- 国培计划初中历史学习总结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初中历史学习总结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历史学习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历史学习总结1
七月底八月初,为期6天的远程培训学习就要结束了。在这次远程培训中,我努力地学习着、 思考着、收获着……
一、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在这次的培训中,我认真观看各个时期的教学视频,各位专家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做出了学习目标的分析,重难点的解读并做好笔记。
二、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反思
在培训的过程中,对于各位教授的专题讲座内容联系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等积极的进行及时的反思;通过学习我明确了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好钢用在刀刃上”、要适合测量或评价。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以操作。我领悟到,教师应对历史学科的理论形成知识整体,更加关心国家大事,将时事政治融于自己的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不是空洞的,历史知识与我们息息相关。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以生为本,承认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要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三、积极参加各类互动学习
在培训中,每天我都认真阅读同行的文章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在阅读文章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的看法,积极吸取对自己教学有用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
在远程远程培训中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感到远程远程培训的必要性,所以在这次远程培训中一直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他人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使得自己也能够不断成长和提高,远程培训即将结束,但是收获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教学的实际中去,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初中历史学习总结2
20xx年3月12日即第四周星期三,我们历史科组一行3人来到了卧龙北校进行交流学习,受到了卧龙北校领导和历史科组老师们的热情接待。现总结如下:
一、学习过程:
第一:我们在历史科组长韩老师的带领下听了第一节初三的历史复习课——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从这节课里面我们看到了上课老师的激情和基本功的扎实,看到了学生们的纯朴、认真;在上课期间,我们偶尔把学生的课本看了一下,我们看到的是密密麻麻而且非常认真的笔记,上课老师思路非常清晰,能结合课标、考纲进行授课,但在讲练结合上可能要再下点功夫,一节课下来老师讲的相当多,有时不敢放手。
第二:听完课,我们在对方校领导校长和教务主任、历史科组长的陪同下对校园进行参观,了解校园文化。
第三:参观完,一起到了小会议室进行了评课和交流活动,双方就这节复习课、相关的教学管理、科组教研、集体备课等进行了相关的交流,从交流中我们看到了怀集一中的`人性化管理,领导干事的亲力亲为(他们副校长是兼级长),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校领导积极追求上进的决心,教师们的乐于教学,这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感触良多。
第四:我们进行深入交谈,内容涉及到考试的设计、学生答题方法的交流、复习课如何上等。
最后,由于时间关系(对方要上课),我们互相留下联系电话,再约下次交流时间。
总之,卧龙北校交流之行相当有收获,感谢学校给了我们科组这个机会。
二、反思和感受:
真正地落实传统教育思想“因材施教”,不要搞那么多的形式,教学才能获得成功。
初中历史学习总结3
今年,我参加了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如何更好的利用开发课堂资源,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以后的教学将会有更大的帮助。下面将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下总结。
(一)备课中的问题
1、首先,由个别教师轮流编写的“导学案”不一定能够保证质量。因为教师的水平有差异,缺少教学经验的教师有时竭尽全力拿出来的“导学案”也许目标、重点定位不当,内容深浅把握不准,问题设计缺少逻辑性、层次感……有的教师教学水平高,经验也丰富,但是由于责任心、事业心不强,会草草完成交差。有的教师水平高,责任心也强,但是由于“忙”,也有可能应付了事。一旦用这样的“导学案”实施教学,师生会集体“受害”。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在不备课已经“合法化”的前提下,会有多少人自觉备课?教师自己没有备课,没有思考,连一道习题都没有做,就拿着别人编写的“导学案”上课,怎么能履行自己的'教学责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教师恐怕只能实行“大放羊”“大撒把”的教学,于是干脆把自己降格为“学习者”,把教师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统统盲目随意地交给学生,并美其名曰“在教中学”。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对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熟悉,教学过程欠思考,教学方法未掌握,怎么能取代老师发挥引导路程、把握方向、激发兴趣、正确评判的作用呢
再说,再好的“教学案”也要适合自己班级的学情,也要根据任课老师个性化的理解才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到教学中去,如果只要有了一个好的“教学案”就等于教学是高质量的话,那么教学工作就是天底下最容易的工作,全国的教师只要共同打造出一个好的“教学案”,甚至汇编出一个“教学案”集,优质课就批量产生了,天下有这样的美事吗?
我认为,高质量的“一次备课”是“二次备课”、“集体备课”编写“导学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有效的“一次备课”,后面的所有环节都是假的、空的、低效甚至无效的。
(二)作业中的问题
1、批改目的不明。
2、重学轻练。
3、要求宽松。
4、追求结果,放弃过程。
(三)批改中的问题
1、缺少思考。
2、机械呆板。
3、目标偏移。
(四)展示中的问题
1、展示的内容缺少选择性。“导学案”中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多数不理解的,一部分是少数不理解的,一部分是个别不理解的。展示应该是面向全班的,只有把多数同学都有教训值得吸取,有规律方法值得总结的题目拿出来展示,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2、展示代表的选择没有针对性。参加展示的学生理应是代表了某题的某种错误类型的一个或几个学生,这种展示才对具有同类错误的学生具有教学作用。但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教师“两眼漆黑”,只好课上各小组组长指定代表进行课堂展示。组长盲目指定的结果,就有可能会出现该生展示的内容100%的正确,做错的学生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也有可能全班只有一个或几个学生做错该题,让参与展示的多数学生浪费时间。
3、展示的重点内容不突出。展示时应该采用“要题入手展示法”,将最重要的题最先展示处理,以确保展示的充分性。有的教师展示不分主次,按照顺序展示,平均分配展示时间,有可能导致次要题化时太多,而重要题没有足够的展示时间。
4、展示的方式单一性。展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多媒体屏幕展示、学习小组内容交换习题展示、学习小组以讨论方式口头展示,师生之间以问答方式展示等。
5、展示缺少深度。由于展示由学生完成的,学生的水平决定了展示层次的肤浅,即使有了其它学生的帮助,恐怕也达不到揭示错误原因并总结解题思路、方法的深度,必须依靠老师启发、引导、解析。假如教师将自己定位为“学习者”,又没有认真备课,学生的解题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就一定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其得益和提高岂能得到保证、
(五)归纳中的问题
一是缺乏“归纳”的意识
二是使用“演绎法”。
第三是教师越俎代庖。
第四是急于求成。
总之,教无定法,任何理论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践行。
初中历史学习总结4
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教师培训学习。本人利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看完所有培训视频,完成各个模块的规定学时。不但使我提高了认识,而且使我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农村教师的个人感受上来说“受益匪浅”是最恰当不过了。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现总结如下:
一、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由于工作在农村中学,对于现在教育发展现状和教师成长方面情况的了解,就像井底之蛙,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过此次培训,本人对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清楚知道了解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知名学者、专家讲座、培训学员同课异构、初中历史新课程资源交流、在线教师授课与教学改革研讨、教师自主研修、班级沙龙讨论、合作式探究互动等,让参训学员多层面、全方位的得到提升。
二、在此次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安排之下,我完成了本次培训,收获颇丰。
(1) 专家学者强大的感染力。在在线视频听课中,看到授课专家不是史学泰斗,便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领军人物。同时,他们又各具特色,见解独到。
(2) 做一个讲真话的历史教师。
归纳所有专家的视频讲座,都会发现这个字眼“真”。作为历史研究或是历史教学,一定要尽可能追求和逼近历史真实。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中学历史教学必须以现代唯物史观为指导,尽可能地搜集史料,复原史实是历史教师的责任。然而教育有很强的选择性和导向性,应选择主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并引导孩子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
(3) 做一个终生学习的历史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一名教师要敢于担当责任,适应改革,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呵呵人文素养。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方案,从三方面发展自己:立德、立行、立言。
(4) 做一个开放性、研究型的教师。
闭门造车的难成大器的,教师要快速成长,必须开放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三、培训课程设置合理,形式丰富有效。
从课程实施上看,既有聆听的讲座,又有课堂听课评课活动又有学员班级讨论沙龙,形式多样又追求实效。
四、通过培训,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体会深刻。
(1) 提高教育思想,开阔改革视野。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把埋头苦干的头抬了起来,发现教育的需要远见卓识的。每位专家精彩的视频讲座,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高的.认识。
(2) 通过学习理论,不断应用实践。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论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今后我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历史教学工作。
(3)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
在培训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执着的扑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上。
(4)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五、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
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培训过程中每一位专家都付出了艰辛个努力,一次次的课例视频讲座,我们都有极大的收获。一次次的课后交流,我们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结成智慧的结晶。
培训已接近尾声,学习仍将继续。通过这次“国培”远程学习,使我走上了初中历史教改路上的有一个起点,我将迎着教改的春风奔向教改的阳光大道。
初中历史学习总结5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学习,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现将培训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把握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都是一种由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及思考所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在传统的历史课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往往只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在个体思维上的差异从而导致课堂结构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这种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的添鸭式教育不仅只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而且还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对教师所讲是“听而不闻,学而不思”;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则是:死记硬背硬后的生搬硬套,最终的结果则是学生对本科目从没有兴趣到厌恶。
改变过去教师为主,学生主辅的添鸭式教学。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探究、创新的精神。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面对信息化的社会,教育必须做出一种选择,做出相应的变革,教育要由原来的“受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从而能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掌握最适宜的知识。因此,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技能和技巧,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是教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规律、教方法。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并在学习中加以运用,成为“会学习的人”,这才是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在历史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治史的相关理论: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历史研究方法,基本史学理念,研究成果的形成等;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从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历史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成果的形成等过程,培养学生读史治史的能力。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注重的.是过程,历史结论的形成过程,而不是结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历史的社会功能在于能以古鉴今,从历史中
汲取经验与教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挂图、实物模型、电影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通过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如讲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我采取讨论的方式,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左宗棠,你该如何收复新疆?让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效果良好。当然,还有很多的方式: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小老师,就某一个专题的分组开展辩论赛,编排和表演历史短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学唱历史歌曲,编写家庭史、社会史,举办故事会,撰写学生小论文等等,都会让学生感到有趣,也就会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历史教学要与时俱进
教学的一切活动以社会和学生的发展为本,新时期的人才要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和优秀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确立现代历史教育观,追踪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深化和拓宽学科领域,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四、历史教学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在开发教学资源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在利用时教师要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的利用课程资源,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五、历史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历史内容离学生很遥远,学生学习不感兴趣。如果在教学中搜集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材料加以利用,学生就会感兴趣,就乐意去学。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也不再只是变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自主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学习,掌握学生方法。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
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从而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
初中历史学习总结6
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教学不再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它开始向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迈进。只有形成这种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畏惧、释放个性、发展潜能,真正做到“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同时营造出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堂课的教学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对教师而言,有效的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入,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必须的到挖掘。
一、提高了参加培训的认识。
参加此次培训,能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和文字图片资料,同时还可以接触到一些名师、专家的授课,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学习,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所以说通过培训进行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如果我们教师僵化了自己的思想,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谈不上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并且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地得到调整和改善。现代社会,各种知识更新换代快,旧知识迅速老化,新知识飞速生成。假如我们教师仍然坚持自己的传统观念,不愿意学习,势必跟不上形势,因而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落实初中新课程标准要求。
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学习方式。这种注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新颖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转变理念、勇于创新。
新课标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过渡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观点。发挥学科的特有功能。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手段,培养创新型学生。
五、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六、提高专业能力,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此文园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同时,也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我有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一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初中历史学习总结7
一、教育理念的不同。
1、精英教育发展成为全人发展的大众化教育。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讲到其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反映到教材的编写上,则抛弃了过去的“难、繁、偏、旧”的内容和专业化、成人化的内容,真正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2、从注重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科学主义倾向转为更加注重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注重科学和人文的整和。
在新的课标的课程目标设置上,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等。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和尊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3、从重视传授知识为主到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带来的弊端越来越为人门所认识到,在新的课改中就强调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反思并作出独立、独特的判断。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4、从让学生掌握知识到留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们是系统的学系统的忘”。学完就忘,这是不止一人告诉我的尴尬事。可喜的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特别关注这个问题,要求课程的内容、教材的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评价等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培养,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
5、让历史更贴近生活,让历史更贴近自我,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
“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二、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改变
1、有“传授型”向“导向型”的转换
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45分钟老师一个人讲完,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还生怕学生没听够,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考点没讲到。老师挺喜欢讲的一句话是:“只要你们跟着老师的上课、复习的步伐,你们一定能考一个好成绩”。学生则一个个无精打采,小话不断,呵欠连天。课改之后,老师的角色更多的象一个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组织、引导、示范和协调的作用。我们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将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让他们改变"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念。
2、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之中
历史课本中有许多现成的结论,如“……的历史意义”“对……的评价”等,学生有的并不赞同,有的不明所然。这就要求教师将得出结论的过程、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的暴露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分析、讨论中来,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
3、利用课本中的活动课和学习与探究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历史课的研究性学习。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许多的学习与探究的内容和4节活动课,这些内容不注重结果,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要达到理想的目的,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工夫了。
4、由“专业课”向“综合课”转变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能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育也必须向这个趋势转变。作为历史教师在从事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努力寻求历史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和地理等的交叉点,突破学科的封闭,使个学科相互渗透,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1、自主(参与式)学习:各种各样的调查表明,历史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但历史课却是学生不喜欢上的。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学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而是通过老师的灌输被动的来获得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新的课改要求这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新的课改中特别提现了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在新的课改目标中有一点是(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事实上增设的学习与探究课说明了这一点。
3、探究性(创新)学习:在新的课改中,特别强调用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悟。为此,新的课标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在评价方案的制定上,也要求是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
【初中历史学习总结】相关文章:
国培计划初中历史学习总结11-23
初中历史工作总结12-02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范文07-10
初中历史教师总结06-08
初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04-30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总结08-29
初中历史教师期末总结12-21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总结01-13
初中历史学科工作总结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