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庆祝建州60周年放假通知
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放假两天,庆祝建州60周年,具体时间是8月8日(周一)、8月9日(周二)放假。
【辉煌黔南六十年·脱贫攻坚篇】三十年122万农村贫困人口甩掉“穷帽子”
1986年国家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以来,我州以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致富为目标,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的“三基本”为途径,以重点贫困县、乡、村为主战场,瞄准贫困农户,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行动,大力实施“温饱工程”、以工代赈工程、产业化扶贫、集团帮扶、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定点帮扶等,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3.32亿元。到2015年末,全州累计解决173.61万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减少122.16万农村贫困人口,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03个贫困乡镇实现省级“减贫摘帽”,贫困群众收入水平稳步提升,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走出了一条具有黔南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
特别是近年来瞄准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加强农村养老、低保、医疗、教育、农业和生态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搬迁等工作,使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扶贫领域不断延伸、扶贫攻坚机制不断创新、产业扶贫呈现特色、易地扶贫搬迁步伐加快、金融支撑力度明显加大、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创新扶贫机制 增强内生动力
多年来,我州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巩固执政基础的责任担当,作为扩大内需的有力抓手,作为增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扶贫开发的内生动力。
全州层层签订责任书、“军令状”,落实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对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定期和不定期研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问题;各部门发挥各自行业优势,积极投身扶贫开发事业,建立了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先后组织财政、审计、扶贫、农委、水利、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了项目审查论证、财政扶贫资金自查自纠、扶贫项目检查验收等;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部门资金,发挥各类资金的聚合效应,建立了项目资金的整合机制;通过开展挂乡包村、派驻工作队、干部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职责,调动各级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党建扶贫机制。与此同时,还建立和完善了扶贫工作绩效目标责任制、定期督查、会商通报、定点帮扶等工作机制,发挥了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突出五大抓手 彻底拔除穷根
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拓宽增收渠道。围绕茶叶、蔬果、烤烟、生态畜牧、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坚持产业瞄准、帮扶瞄准,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到村到户,努力提高项目资金对贫困农户的覆盖率,夯实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基础。
以教育扶贫为抓手,促进转移就业。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用技术推广运用、种养业项目实施为重点,多层次、多形式深入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非农技能培训和“雨露计划”工作,不断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增强增收致富技能,培养造就大批乡土人才,努力提高群众基本素质。积极开展消除贫困户“零就业家庭”,推进实施1户1人就业全覆盖和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助学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挖断致贫根源。
以生态建设为抓手,保住绿水青山。瞄准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户,重点推进实施贫困村、地质灾害区整村、整组(自然寨)易地扶贫搬迁,为贫困群众“挪穷窝”。依托岩溶治理、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天保工程、水土流失治理等项目,加大生态治理力度,保护两江上游环境。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扎实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以水、电、路、讯、房为重点,大力改善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
以民生保障为抓手,加大政策“兜底”力度。不断完善乡村医疗设施,配好配齐医务人员,提高新农合医疗报销比例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拓展扶贫领域 构建“大扶贫”格局
为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后发赶超,我州各级各部门牢牢把握深圳市、广州市和其他中直(央企)的帮扶机遇,在做好帮扶项目建设的同时,通过举办招商引资会、项目推介会和兴建产业园区等方式,积极引导产业向我州转移。
同时,积极开展人才交流、新兴技术领域研发、干部培训、职业教育培训、互派干部挂职等多方面合作,借助发达地区优势,大力挖掘和培养黔南人才,为经济发展和提升转型奠定基础。
特别是在与广州市的对口帮扶中,广州市采取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帮扶相结合、物质支援与智力帮扶相结合、项目带动与典型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开启了点面结合的全方位帮扶模式,通过项目、资金的注入和新观念的引进,在科教扶贫、智力扶贫、基础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劳务输出、干部培训、经济协作、开拓市场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据统计,2013年以来,广州市累计在我州投入对口帮扶资金9600万元,援建项目76个,共扶持46个贫困村、69344贫困人口受益。广州市社会各界向黔南地区捐赠帮扶资金(含捐物折资)3342万元,为推动黔南脱贫攻坚作出了重大贡献。
总结推广经验 聚力扶贫攻坚
7月8日,长顺县鼓扬镇联富绿壳蛋鸡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热闹非凡。在当天的分红大会上,600户参与养殖的农户和社员前来领取鸡蛋交售、鸡苗入股、土地入股、劳动就业等4个种类11.35万元的红利。
今年4月,塘寨组村民杨世雄得到扶贫资金扶持,以1600只鸡苗入股合作社,这次就分到了1600元的基础红利,鸡产蛋后,继续享受赢利部分的.分红。
这是长顺县创新的“藤缠树”党建扶贫模式,贫困户是“藤”,合作社是“树”,通过绿壳蛋鸡、高钙苹果、紫王葡萄、小米核桃4大产业,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攀上了“发财树”。
在精准扶贫的工作实践中,我州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扶贫新机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不断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使扶贫攻坚步伐越走越稳健。
罗甸县借种还种或借母还犊、贴息贴保的“一借双贴”模式,以及推行的带资金、带技术、带民增收、带农增效“四带”模式;惠水县走上电商扶贫之路,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实效;瓮安县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农民市民化转移脱贫;三都县集团帮扶经验,发动贫困户以土地和项目入股,参与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按股分红;长顺县升级“一业为主、多品共融、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的“长顺做法”,推出“藤缠树”产业扶贫模式;龙里县开发了“扶贫伴侣”软件系统,对扶贫工作进行全程监控等。
在扶贫攻坚中,黔南的干部群众创造了以“大关精神”、FAST精神为主的黔南精神,涌现了“背篼干部”、“伙计干部”等英雄群像,体现了黔南干部群众在改变贫穷面貌,推动经济发展中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庆祝建州60周年放假通知】相关文章:
黔南州州庆放假通知201608-11
黔南州州庆放假通知2016最新08-08
2016黔东南建州60周年放假通知07-20
黔南州60周年州庆2016放假通知08-08
2016黔南州60周年庆放假安排通知08-08
2016黔南州州庆放假07-18
2016年黔南州60周年州庆放假通知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