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的思想品德科教学任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圆满地完成的这个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在这个学期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研究这一学期的教学经验,反思和总结这一学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工作。这学期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人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二、加强对中考的研究和中考信息的把握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加强中考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和中考复习中,我联系教材,研究课标,研究2014年的考试说明并不断总结三年来的中考题,从而把握中考的热点和复习的重点。极大地改善了中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多渠道获取中考信息,加强对学生的中考模拟训练,使学生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解题的灵活性。
三、面对全体学生,尤其留意培优补差,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非常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拨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四、不足之处:
1、新课改理念运用于实践较少。虽然大家思想上、观念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对于新课改理念落实的还较少,课堂上还是较多地采用传统的教法,给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时间、空间机会不多。
2、教学中,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平时对思品题目的训练和学法教法的指导还不够。
五、改进方向及具体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仅要努力做学生的良师,还要做学生生活中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后进生,给他们更多的赞赏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成绩迎头赶上。
1、更新课改观念,改进教学
教材的设计和中考的命题要求,要求我们尽快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所以我们的教学不仅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把握其内在联系;同时要明确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与具体的要求,对照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对知识进行学科内和学科之间的整合。
3、掌握方法规范答题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强化归纳综合的训练。训练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适度训练,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学科表达能力。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把握教材重点,从不同角度、层次,精心选取不同题型练习,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2
时光流逝,转眼间一个学期又结束了。本学期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圆满地完成六年级《思想品德》科的教育教学任务,现将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以身作则,紧抓纪律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能围绕教学目标,树立培养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思想教育观,努力探讨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耐心地整顿所上的每个班级的纪律,以致保质、保量、保时地完成每一节的教学任务,回顾具体的教学过程,总感到学生的纪律整顿是最头疼的事情,而纪律又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必须紧抓不放。“正人先正己”。一个学期来,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当做到。如:要求学生做好两分钟预备铃,要求学生预习新课的内容,准备与该课有关的材料。自己必须提前熟悉地备课,收集,处理好有关的信息资料;要求学生制作的物体,自己必须事先精制好样品;要求学生保质、保量及时完成作业,自己必须按时检查兑现,给予适当地评价;要求学生字写工整,自己板书不潦草、不马虎。这样教师的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起了楷模表率的作用,班级的纪律良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资源整合,精心备课
《思想品德》科重在培养学生品学兼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实践社会,它综合了小学生的道德水准与社会知识技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收集处理有关教育教学的信息材料,潜心探讨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运用语文科教师的范读,指导学生深情地朗读,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内化规范自己的言行。运用教学科的计算方法,算一算黄河比长江短多少千米?地形海拔高度比,人口和资源的分布情况。指导学生画图、拼图与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运用历史学科,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的主要成就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这样各门学科知识、方法的渗透,优化了本学科的教学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思维空间,使学生深刻领会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关心学生,促进发展
一个学期来,本人善于做好培优较差的思想工作。对于优秀的`学生要求加强课外阅读,在课内进行演讲展示;对于后进生,表现不好的不厌其烦地进行说服教育;对于学习困难的,如朗读问答方面,就利用全体读、分组读、分行读、个别读,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学生迎头赶上;对于拼图、制作有困难的学生需及时热心指导帮助;并适时地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下课常问一些学生的学习、生活、玩乐的情况,贴近关心他们,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已顺利完成,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中收获了很多,当然,对孩子思想意识的影响和教育是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册书就可以完全解决的,但我在教学中对学生潜期兴趣和发掘,却可以使孩子对本学科保持着一种喜欢的兴趣,相信这兴趣可以让孩子慢慢懂得,品社学科真的影响了自己的认识。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教学六年级思品课程,根据思想品德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全学期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重点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一、基本情况概述。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转变时期,所以认真做好制订的“思品、社会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的学习、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组织思想品德、社会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研讨讲座。
二、主要成绩。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三化”建设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还引导学生认识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我们要热爱和敬重他们。
3.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主要做法。
在教学中,我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
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知为,“辩析导行”十分重要。我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辩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学生真切感悟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在指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时,不仅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英雄人物之情。
动情用理,辩析导行。我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动情用理导行,让学生心服口服,入耳入脑。例如,有道辩析题:“国产的东西都不如进口的东西好”。学生争论很激烈,最后教师从国产名优产品为国争光,假冒伪劣产品败坏名声,外国的东西并非样样都好,这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爱国产物品的情感,引导学生澄清思想,统一看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于具体的道德实践,在导行训练和实践中,让学生不仅巩固道德的认识,培养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萌生崇高的道德情感。我热情鼓励,积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情感体验,从而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四、存在问题与教训。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老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搜集材料的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
学校应注意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问题,应加强学科组集体备课,在教学设备、资料上加大投入,引导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样会更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4
在20xx—20xx学年度,我担任了九年级(3)班和(4)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一直秉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现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任务完成基本情况
(一)作为科任,我严格制定教学计划,深入研究中学政治教学理论,认真准备每一堂课,积极参与教研组活动,并且经常听取其他教师的课程,从中汲取宝贵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每次上课我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前,以亲切、轻松、认真的态度面对学生。依据“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授课,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同时,我也注重德育,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循循善诱,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二)教育是一项充满爱心的事业,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始终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引导。对于一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我会利用课间的空隙多次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树立正确学习态度,积极面对生活。而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则教育他们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榜样,让学生树立自觉地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三)作为教授初三政治课的教师,深知自身教学工作的重大意义,因此在课前认真备课,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为了提升每堂课的效果和教学质量,除了深入研究教材,掌握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之外,我还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形式进行教学。通过这些方法,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并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四)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制定了有效的复习计划,并认真准备了复习课程,成功培养了优秀学生,帮助了后进学生,使得本学期九年级(3)、(4)两个班的政治成绩显著提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期考试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本学期,我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共听了15节课,并且还积极参加了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通过这些教研活动,我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学习到了其他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六)通过学科特点,渗透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和安全法制教育。强化环保知识教育,提升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结合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加强了学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与讨论,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法律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
二、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本学期尽管克服了个人困难,积极工作,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成绩并未特别突出,对学生关怀不够周到,优等生与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也不够到位,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有限,导致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此外,有些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兴趣。今后,我将在工作中不断改进。
三、今后努力方向
汲取教学工作的经验教训,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愉快的融洽的教学氛围,让政治课鲜活起来、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因材施教,分层要求
今后,尽快总结学生们的进步与不足,在教学设计上,制定多种方案,安排不同的练习及作业,对他们提出差异化的要求,使优秀生得到提升,后进生也能获得进步,从而全面提升学习成绩。
(二)把握教改模式
寓明理、知事、动情、养成四环节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明理”在指导学生分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先要求学生自学看书讨论,教师再加以指导,在讲解过程中作到清透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对所学易于接受。“知事”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做。“动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情感。“养成”通过这一环节的落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每三周开一次时政评论,让学生广泛收集相关的时政热点新闻,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以及对时政热点新闻的敏锐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增强学生的应考能力。如何审题,如何提取有效信息,如何多角度思维,如何组织答案等,多花时间经常训练,选取有代表性的题目讲清讲透,中考试题的设问都力求让学生有话可说,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展现学生的个性,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注重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作用,进行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敏锐捕捉课堂时机进行理想道德教育,培养对祖国、社会主义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总之,教学工作要以课本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社会实际出发,把握时代脉搏,用活课本,活用时政热点新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政治课鲜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5
品德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引导他们参与社会、学会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品德教学是从多个方面改变传统品德教学的一些弊端,使品德教学充满思辨色彩和生机活力。它秉持大品德的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以学生的全程参与为主线,以提升品德教学效果为根本目的,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较为“封闭”和“静态”,主要依赖教师的讲授,缺乏儿童自由想象和表达的空间,更谈不上思维的激荡,学生主体参与度不高,即便有短暂的热情,也难以持久。本学期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1、广阔的教育平台。开放教学应突破传统教室的局限,除了在教室内授课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之外的场所开展教学活动。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并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他们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的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生活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由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激发了高度的热情。
开放式的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获得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这有利于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觉行为,同时也能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来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有助于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时,应为他们创设特定的情境。情境表演对学生而言较为真实、亲切,能促使他们积极参与、主动表现,融入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知,内化道德情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
《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1、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2、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
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开放化,将引发教学结构、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的变革。总而言之,唯有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从教材到课堂封闭且单一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才能真正提升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6
这一学期,本人承担了六年级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同学们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同学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我主要实施的措施有: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同学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同学们的生活经验
同学们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同学们已有的经验,结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同学们的生活经验,使同学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同学们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同学们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同学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同学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同学们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同学们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同学们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同学们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同学们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同学们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同学们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同学们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我依据教学特点和同学们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同学们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同学们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同学们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同学们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同学们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同学们,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同学们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知为,“辩析导行”十分重要。我根据同学们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同学们辩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标准。小同学们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同学们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同学们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同学们真切感悟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在指导同学们学习英雄人物时,不仅让同学们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同学们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同学们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英雄人物之情。
动情用理,辩析导行。我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动情用理导行,让同学们心服口服,入耳入脑。例如,有道辨析题:“国产的东西都不如进口的东西好”。同学们争论很激烈,最后教师从国产名优产品为国争光,假冒伪劣产品败坏名声,外国的东西并非样样都好,这三个方面激发同学们爱国产物品的情感,引导同学们澄清思想,统一看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于具体的道德实践,在导行训练和实践中,让同学们不仅巩固道德的认识,培养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萌生崇高的道德情感。我热情鼓励,积极肯定同学们的点滴进步,让同学们产生成功的欢乐情感体验,从而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7
一、明确课程性质,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本课程将“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需要为根本。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世界风情》这一课,我在教学时充分地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教学相长,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8
一﹑转变观念,树立
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
在教学中我注意到转变观念,力求树立先进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因此,我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认真钻研教材,
探索种种教学方式。
品德与社会科目涉及历史、地理、人文、科技、心理等诸多领域,对教师备课的要求也相当高,尤其是教授新教材。本学期我力争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多渠道地搜集资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总体效果良好。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加强德育方面的[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不仅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
四、善于从教材出发,
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
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明理是思想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以上是我对一个学期以来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总结。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9
一、教学工作
1、加强对中考说明的研究和中考信息的把握,摸准考试方向
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强化中考研究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和中考复习过程中,我紧密联系教材,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分析20xx年的考试说明,并不断总结过去三年的中考题目,以准确把握中考的热点和复习重点,显著提升了中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中考信息,加强对学生的模拟训练,帮助他们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的灵活性。结合毕业班复习备考和教材特点,我对教材进行了系统梳理,采用“板块式复习,三轮式提高”的复习策略,并仔细研究近四年来中考题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第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抓纲务本”,学生完成配套资料,教师全批全改,对于不会的题目进行集体讲解。第二轮复习则针对专题内容,教师依据中考研讨会的精神,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增加课堂容量,提升复习效果。第三轮复习关注热点时事,结合近一年来的热点事件和专题,分析其中的教材观点和原理,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同时注重学生答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及时纠正复习中的易错点,培养学生的多角度、多层次思维能力,提升分析、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2、面对全体学生,尤其留意培优补差,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心的事业,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特别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引导。对于个别学困生,我会利用课间时间多次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于优秀的学生,则教育他们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向上,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榜样,让学生树立自觉地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在工作中,我认真研读了上级的相关文件,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教育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同时,我也深入学习了新课程改革理论,努力提高专业能力,及时掌握中考动态。通过学习,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为我转变教学观念、更新学生观、改进教学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我深入细致地完成教育教学各项环节,认真备写教案,挖掘教材,力求既备教材,又备教法、备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课后及时认真批阅作业,了解学生情况,因材施教,调动教学资源,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成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学期,我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还存在比较多的不足之处。比如:
1、新课改理念运用于实践较少。虽然大家思想上、观念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对于新课改理念落实的还较少,课堂上还是较多地采用传统的教法,给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时间、空间机会不多。
2、教学中,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平时对思想品德题目的.训练和学法教法的指导还不够。
3、在自身的再学习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不够高,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上还有待提高。
4、总的来说对学生的耐心有所改善,但对后进生有时还是缺乏耐心。
三、改进方向及具体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仅要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还要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朋友。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后进生,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赏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成绩迎头赶上。具体措施如下:
(1)更新观念,改进教学
新教材的设计和中考的命题要求,要求我们尽快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所以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尽可能增加学生的自主活动,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知识。
其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情境和活动的设计,推行开放式教学。近年来,考试题目中的材料引用越来越新颖,情境设置也越来越贴近生活,问题也越来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围绕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相关材料,如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社会关注的问题或情境,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通过活动感悟和理解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出发点的考试,都是基于对基础知识的深化学习来命题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准确、全面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能力;在牢固记忆和理解主干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把握其内在联系;同时要明确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与具体要求,对照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对知识进行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整合。
(3)掌握方法,规范答题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强化归纳综合能力的训练。训练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方式,适度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分析解决问题及学科表达的能力。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把握重点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次,精心挑选不同类型的习题,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
我相信,只要有决心,一定能改正自己的不足。我会持续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进一步!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10
本学期我所代的学科起先是三、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后来又调整为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现就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本学期六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一、广阔的教学阵地。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针对学生的厌学情景、身体素质较差及受挫能力较差,我组织部分学生上品德体育课,实现了思品、心理和身体多方位的收获。
二、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
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多样化的情境式趣味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设计开放式实践活动。
《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
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1、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2、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
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
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化。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4、复习阶段教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促进学生省时高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联想记忆法、答案速读法、图形识记法、数字排列法、读述记忆法、问题罗列法、高度概括法、逐一秒杀法、事件对照法等,教学生省时高效的投入综合复习中。
总之,上课充满“趣”,教学突出“精”,是我一贯的教学理念,我也自始至终践行着这个理念,在教学与生活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思想品德教学的工作总结02-13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06-07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12-07
思想品德教学个人工作总结01-18
思想品德教学的个人工作总结04-01
初一思想品德教学的工作总结04-02
思想品德教学的工作总结15篇02-14
初二思想品德教学的工作总结02-02
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总结03-04
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