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反思总结(通用9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教学反思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歌教学反思总结 篇1
一、诗歌搜集渠道太过单一,如过独木桥
因为本班学生是外来民工子女,家里配备电脑的只有两三个,学生们大多从书本上进行搜集。搜集到的诗歌也多是唐诗,宋词和元曲微乎其微,外国诗更是凤毛麟角。有一次,布置同学搜集同名诗歌,结果多数同学是早上回校,匆匆从同学那里摘抄的。这本来是利用电脑网络轻而易举的事。因为没有现代多媒体的参与,这次的诗歌综合性学习逊色很多。
二、诗歌知识量贫乏,似管中窥豹。
虽然在知识竞赛中学生了解,背诵,考核了许多诗歌知识和诗歌名句,但是对于浩瀚的知识海洋来说,那真是沧海一粟。在考试时还是让学生束手无策。只有好学生满篇文字,让人有成就感,后进生的试卷真是“七零八落”,惨不忍睹。今后还应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诗歌。
三、活动总结比较枯燥,犹记流水帐
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了两周,其中收获了太多的喜悦,学生也在活动中享受着乐趣,但落实到活动总结中,很多同学却完全失去了诗意。总结是停留在浅层的收获只是没有用心去思考,只是罗列学到的知识,很少使用诗情画意、童真童趣的句子。一篇文章看下来,很少有让人记住的语言。当然其中也不缺乏精品佳作,让我重温诗歌的浪漫、神奇和多姿多彩。
诗歌教学反思总结 篇2
一份浪漫,一份执着,一份诗意,一份追求。诗歌的“每一个字都是无底的深渊”。我想,在诗歌教学中,语文老师如果能针对文本资料安排朗读,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应该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最好契机。
一、融情于读。
读是学生文本性的最直接的方式。诗的情感、诗的语境、诗的意象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而且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也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诗歌的节奏感较强,这些节奏往往是诗人心境的体现,明快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轻松的心情;急促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昂扬的情绪;低沉的节奏,则大都表现为悲哀的情调。而诗歌与音乐又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所以不妨把音乐引进来。
教师可以在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后来一段配乐朗诵,以此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感情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可以让学生伴乐诵读,也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魅力,让学生把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变成美丽的画面,通过画面领悟到诗人寄托的感情,并在一首首乐曲里提升为对文化的倾慕和敬重。
用古人的话来说这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内”。而诗歌更以其细腻含蓄的情感见长,这更需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感情去体验去品味。这种感受是非常精细、微妙的。因此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去感受,去咀嚼,甚至反复体验.
当然音乐的选择也十分重要,比如古琴曲《高山流水》旋律典雅、韵味隽永,琴声铿锵有力可以伴一些描写边塞,表达赞美之意的诗歌,像《凉州词》、《化石吟》;萨克斯《春风》)旋律美妙动听,深邃而温馨,可以伴一些深情、轻柔的诗歌,像《金色花》、《再别康桥》。
我在教授《金色花》一诗时,先要求学生通过自读,然后合理的发挥想象,再现诗歌的环境、氛围,然后将诗歌设想出合理的场景以及是中孩子、妈妈的情态心情,形成文字交流。文中母子的深情而细腻的爱,本来是无形的,却被学生以生动语言,形象描述,根深蒂固的潜入了每个人的心底。这样,给学生开辟了一方思维、创造、想象的天地。
二、用诗寄情。
一首千古传诵的诗篇,往往是意境深远,引人入胜而又蕴含深刻哲理的。然而学生总感觉到与现实生活相距遥远,如果学习诗歌仅是停留正在表面的咬文嚼字熟读吟诵上,学生对此一定会感到索然无味的。
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明白“诗理”的基础上,创设特定情境,巧妙地将诗歌句运用到自己的文字中去,那将会使文章增色不少,从而激发学生“用诗句”的兴致和热情,学生更可以从“用诗句”中深切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如:有些诗句可以直接引用。如:“这是冬天的第一场雪。清晨,雪还在下。我推窗,呵,好一个粉妆玉琢的世界!大地白了,房顶也白了。我兴奋地欢呼着冲下了楼,我要和雪花共舞!干枯的树枝上挂满了白色的花,咦,莫不是“________,_______。”这里直接填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短小精悍,却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有些可以引导学生试着将诗中的意境运用,如“在这次月考中,我考的一塌糊涂,我觉得我似乎终于体会到了古人张继不朽的失眠到底是怎样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痛。但我除了悲伤,留给自己更多的是反省……我应该像张继那样在痛定思痛中完成一篇属于我自己的不朽的篇章。”
这样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经历了一个在认识上由具体到抽象,在运用语言上由纯粹的学诗到学以致用的过程,这种做法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语言的积累,最终达到了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当然也让也让学生明白切不可生搬硬套。
三、诗歌教学的“讲”。
尽管诗歌教学应以指导学生吟诵为主, 但诗歌教学同样离不开“讲”。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主张,不论是阅读课还是诵读课作一点画龙点睛的讲解是必要的。
那么,教师怎样的“讲”才“适当”的?
笔者认为,可以是先诵后讲;也可以边诵边讲,且讲且诵;还可以先讲后诵。当学生大部分能背诵时,教师根据需要,或简介诗歌作者、背景、缘起及相关典故逸闻之类,或让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教师要善于点拨、启发和疏导,或共同品味诗歌语言运用之妙,或抓住“诗眼”等关键处,领悟诗歌内涵,体味诗歌情感、形象和意境。
总之,诗歌教学中讲的时机必须依据学生、诗歌和环境实际灵活安排,力求让学生在理解诗意上有豁然开朗之感。
另外,有些小的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
1、切不可时常齐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戏剧如此,小说如此,诗歌又何尝不如此呢?诗歌,尤其是中国诗词,言少而意丰,字缝里透出许多无法言说的内容,这空白就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去“填补”,再将形成自己独有的图画。但是,齐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更使学生的感受受别人的影响而消融了自己的阅读个性,久而久之就会泯灭个人对诗歌语言的独特感受。
《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2、大胆尝试,勇于探索。
达到课程目标的途径是多样的,体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依据就是学生的需要,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教学中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一致,使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才会敢想,敢问,敢说,他们才能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
诗是开启心灵的艺术,诗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时,应带着“能否上出新理念,如何上出新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论哪种方法都能“吹绉一池春水”,锁住“满园春色”。
诗歌教学反思总结 篇3
诗,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存在,是真善美在语言艺术中的化身。童年时读诗、学诗可以使一个人从起步阶段便诗意地栖居在人生的大地上, 于潜移默化之间锤炼一颗美好而丰盈的心灵。正因如此,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少年儿童的诗教。 孔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 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对于不积极学《 诗》的伯鱼,孔子于中庭训曰:“ 不学《 诗》,无以言。”这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诗对童年与人生的重要性。
而在应试教育的功利氛围中, 诗歌教育在我国语文教学实践中被冷落已经很久了。 在一连声倡导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养、重回传统的教育口号中,诗歌教学却一直未被重视。 相反,2014 年竟然出现上海删除一年级课本中全部古诗的事件。 由此可见部分学校、 教师对诗歌的轻忽已经到了何种严重的程度。但可喜的是,国家领导适时地指出了诗歌对塑造少年儿童精神的重要性, 使全社会再次形成了重视诗歌教学的良性氛围。 落实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广大一线教师理应思考如何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使学生亲近诗歌,并逐步具备诗歌修养。笔者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围绕“ 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综合性活动,通过整体着眼、涵泳细节的阅读感悟法,初步将学生引进了诗歌之门。
一、用诗歌去碰撞童心
六年级学生在此前五年中, 已经接触并学习了一些诗歌,并初步感知了诗歌分行、精短、齐整、押韵的形式特点, 但是还远远没有对诗歌形成整体性认识,也还没有将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区别开来。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诗歌作品不分古今中外,无非是一篇“ 课文”,与散文、寓言、童话并没有显见的区别。鉴于此,通过集中的诗歌单元,使其对诗歌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就很有必要。
“ 轻叩诗歌的大门” 这一综合性教学活动在设计上很具匠心。它基于学生前五年的诗歌学习,将学生的思维从零碎的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的层面。 其重点在于通过收集、整理、朗读、交流、品悟及试写的系列活动, 使学生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初步具备读诗、品诗、写诗的修养。 而“ 轻叩”一词道出了这一活动的本质特点,即这一活动是充满趣味的,是“ 轻”的,是期待“ 叩击”之后的“ 回声”的。 所以在将学生导入诗歌之门前,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正像牵牛饮水不能强按头, 引导学生系统性地接触诗歌,决不能强硬地将其摁在诗歌上,而应想方设法让诗歌对学生产生吸引力。笔者的做法是,以美妙的诗歌撞击童心童趣,撞出美感的火星,点燃学生学诗的兴趣。
如在本次活动中, 笔者就利用教材里的中外名诗去碰撞童心,去感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奇妙,去体验“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的色彩和“ 爸爸的鼾声”的幽默。 这种富有童趣的诗句迅速感染了学生,使他们久久沉浸在诗歌带来的乐趣中。
二、用童心去感悟诗境
诗歌异于其他文体的一个显着标志便是它的含混性,即诗歌作品不像散文、小说、寓言、童话那样主题明晰,它是含蓄、隐晦而多义的。真正的诗歌作品都具有某种“ 复调”,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对之进行解释,这就使学生常常“ 读不懂”诗歌。 而“ 轻叩”诗歌的大门,正是要通过有效地“ 读”,将学生引进诗歌世界。
笔者以为,要想“ 读懂”一首诗,不能从细枝末节去解析,而首先应该从整体上感悟,通过反复诵读去捕捉诗人的心跳。 据说, 古代宿儒给蒙童讲诗并不多作解释,而只令其熟读成诵,“ 久而自解”.这并非古人偷懒,而是因为其熟谙诗歌对人心的某种提示作用, 一遍遍用心诵读,就是一次次的心灵暗示。这就像诗歌之手在一次一次地叩击“ 心门”,起始可能没有回音,但慢慢便有了共鸣。 所谓“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之意。
所以在本单元活动中,笔者尤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去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心境,并明确告诉学生“ 诗不是用来懂的,而是用来感悟的,放开心灵,在诗意的花丛中像蜜蜂那样去采撷吧”!
三、用童心去涵泳诗歌
诗歌留给读者的精神遗产, 在很多时候可能并不是它的宏大主题与整体意境, 而常常是篇中的某个微小细节带来的怦然心动,这便是名句的力量。名句之所以“ 名”,正是因为它在短短的句式中容纳了大量的信息与磅礴的美感。 所以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必须引导学生注重赏析诗歌作品的细节,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诗歌的感受更为深入细微。 而“ 深入细微”正是诗歌作品的审美特质。
在本次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 我心中的名句”征集活动。如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的“ 明月别枝惊鹊”一句,笔者让学生联系老电影《 少林寺》 主题曲的歌词,比较“ 晨钟惊飞鸟”与“ 明月别枝惊鹊”的不同。学生通过涵泳品悟,认识到寺院的“ 晨钟”发出轰然鸣响,惊起酣睡的飞鸟,这是日常经验,而在春天深山里的夜晚,月亮破云而出的一刹那,惊动枝头鹊鸟的不是响动,而是月亮的光芒,由此体会到“ 月出”那一刹那惊心动魄的明亮。学生受到启发之后,也纷纷献上他们用心品悟出的名句。
四、让童心化为一首诗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因为一旦在广泛持久的阅读中对诗的感悟深入而细微了,心灵便自然生发出诗情与诗意,诗歌的句式、节奏与韵律也便熟谙于心,这个时候,写诗便成为某种必然。但由于古诗写作限制较多,容易束缚小学生的性情, 所以我们更多地倡导学生多写些能反映童年生活的现代诗。
在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模仿阅读教材中儿童诗小辑里的作品,学着试写自己的诗歌处女作。 因为厦门是著名的海滨城市,学生对大海以及海边的生物十分熟悉,所以在学《 我们去看海》后,笔者提倡学生以“ 大海在我心中”为主题写一首二十行之内的小诗。
在写作时,可以自由联想,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让笔者欣喜的是,第一次写诗的学生竟然写出了《 大海,我是你心中的一条小船》《 鼓浪屿的星星》《 跟着海鸥飞过这片大海》等诗篇,其中的一些句子既充满稚气,又让人不禁感慨,诗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儿童,而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五、让诗意在童心中永驻
之所以说中国是诗的国度, 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个国家曾经有过成千上万饱读诗书并写诗、 爱诗的人。 对这些人而言,诗歌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他们人生的依托与慰藉,并成为终生的生活方式。而面向小学生的诗歌教育也绝不能是即兴式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像完任务一样教完便放任不管。笔者以为,我们必须通过系统的跟踪式教学,以有效的考评与激励模式,让诗歌成为学生的终生爱好,让诗意永驻在学生心间。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诗歌育人、养人、提高人的终极目标。
诗歌教学反思总结 篇4
“初中古诗文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的分数负责,对家长的期望负责,它还必须对民族的未来负责,必须对学生的精神底色负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学生的分数负责,只是学习古诗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甚至都不是主要问题。初中古诗词教学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和饱满的精神气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听说读写能力,其中主要是读写能力。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在学生的心田里培育一颗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而这就是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本定位。”
看到这样一段文字,相信很多语文老师都会有所感触,因为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有悖于古诗文教学的基本定位。在应试教育这样一个大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学生要的是高分,老师要的是教学质量,在高分、高效的驱动下,我们的语文教育者及学习者的思想都出现了扭曲,这是老师的悲哀,学生的悲哀。
回想多年的教学生涯,我又何尝不是这么做的了?归结我的古诗文教学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只注重名句积累
在教学古诗文时,我常常把重点放在了名句解读上,并且要求学生必须背诵与默写,很多时候我忽略了学生是不是对名句理解的非常透彻,这样一来学习好的学生可能能掌握和理解,程度稍差的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了。就是这一招,对待考试可能是可以的,尤其是在答积累与运用题时,学生可能能打得很好,但是,要是从长远来考虑,这是不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的。
二、只注重教师的讲授
这一点在我的课堂上表现的比较明显,这也可能与我的教学经验有关吧。在课堂上,我总想把我备课备到的以及讲课时想到的都告诉给学生,生拍讲课有什么漏洞,其实殊不知一节成功的课绝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讨论出来的,在课堂上只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古诗文教学更应该如此,因为古诗文的作者、内容及创作背景离我们都比较久远,所以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就不能太主观,不能太武断,其实只要我们分析的在理就行,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确如此,一个文本,我们的知识水平不同,我们的年龄层次不同,我们的人生经历不同等等,都可能会影响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所以说老师过多的讲授不一定是好事,他可能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误导学生的多样理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只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把握
忽视了学生情感素养的提升。我在讲古诗文的时候,往往会显的很枯燥,不外乎介绍作者、理解重难点字词、解读名句命短、背诵文本等,这些都是知识层面的,掌握起来也是比较简单的。其实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度来说,我们的古典文学,尤其是中国的古诗词,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不可估量的,这也是中国五千年来最宝贵的文化财富。那么,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有责任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让一代一代人在这种厚重的文化熏陶下开拓创新,不断前进。
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真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了,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千万不要一味的去追求高分,培养出来的学生全都是“高分低能”。在教学实践中,我更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诗歌教学反思总结 篇5
《山城的雾》是一首诗歌。作者满怀激情,以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山城重庆的雾所特有的,无比奇幻的景致。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现代诗歌语言浅显易懂,而且有不少文质兼美的儿童诗歌,《山城的雾》就是很具代表性的一首。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会发现学生并不喜欢读诗,究其原因:因为它不像童话、小说那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也不像历史故事、科普知识那样能让孩子阅读以后有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成就感;所以孩子们对阅读诗歌的兴趣并不高。所以这堂课我打算从诗歌的形象性入手,让孩子感悟诗歌的.语言美,使孩子的思想与诗的内容形成共鸣,体会山城的雾的奇幻之美;培养学生喜欢读诗,能试着写诗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以图片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诗歌语言所表达的雾的奇幻之美,并着重分析诗歌语言所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悟到诗歌语言的形象美。这是我第一次上公开课,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挑战。课前,我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且精心准备了教案,自认为学生听课后,肯定会有收获,这才开始上课。但实际并不像我预料的那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太少,兴趣也不大,课堂上更多的是我在引导、启发,学生参与的人数较少,而且有的内容学生根本不明白,所以这是一堂失败的公开课。回想起来,我感到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一、遵循新课标理念,结合文本特点,进行教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教学应以读为主。诵读,对学生掌握诗歌主题,培养语感,具有很大的帮助。《山城的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应该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而我在上这一课时,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只是让学生齐读诗歌,再指名朗读。虽然我意识到要阅读课文应该培养学生各种读的能力,设计了自由读、默读,却没有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读”,以致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朗读诗歌是开启理解诗歌大门的金钥匙。当然也并不是单纯的反复无目的的读,老师要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仔细揣摩。在设计《山城的雾》教学时,我应该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诗句的画面,感受山城雾的奇幻。如“像天上的仙女撒下帷幔,山城变成了谜一样的宫殿”,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雾把山城笼罩的像谜一样的宫殿,并且读出景物在大雾的弥漫下朦胧的美感:“啊,我真写不完雾中的奇景,我要把它绘成美丽的画面。”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神奇创造的赞美之情。
二、调整角色地位: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就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地位。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我在语文实际教学中,走入了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不仅使学生成了教材的奴隶,也使自己成为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价值,并且也没有成效。
再者,“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知道学了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学,要学什么。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只着重从分析诗歌语言入手,告诉学生这句诗的意思,用了什么手法,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借鉴学法进行自我学习,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我应该让学生自己谈看法,学认识。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我的满灌式的教学,照本宣科,“牵”着学生一步步地走向我挖好的坑里,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通过这一次的教学让我感悟道:以教师讲解诗句含义和写作技巧为主的教学,只能是培养出能回答各种练习的解答机器,而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一学习目标。
我还意识到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探究的积极性。
教师提问:你觉得诗中那句最能表现山城雾的特点?
当时这样设计问题动机在于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但经反思:学生的答案可以是多样化的,学生有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况且这个问题一提出就圈定了学生对诗歌理解的范围,不利于学生的自学自悟。我应该做的是有意识地营造气氛,让他们自己在品读诗歌中发现诗歌的美;让他们亲身体验学习过程,鼓励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真正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的身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出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
三、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而我对三年级的学生了解太少。
我在备课中通常比较重视备教材和教法,但对于备学生,虽然知道很重要,但是真正用于实践之中的却是很少。经过《山城的雾》这一课教学,我充分认识到备学生的重要性。
提问:你觉得诗中那句最能表现山城雾的特点,为什么?
由于上课前我没有更多的接触、了解学生,因此对学生我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其理解能力把握不太充分,导致教学设计过高,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可能句子回答要简单些,但 “为什么”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有相当大的难度了,况且学生理解诗句的能力本来就不是很好。这样一来,我的教学也打击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这一点值得我深刻反思。这同时也说明的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不充分。在课堂上,当学生已经出现理解上的障碍时,我就应该发现这个内容对学生来说太难,应该及时进行调整。比如改变提问的方式:“你觉得作者用这样的语言描写恰当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理解。这样就会降低难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虽然《山城的雾》这节课上的不是很好,但是收获甚多。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发现了可以提高的机会。我是一名刚走出校门的新老师,除了在大学时期进行过半年形式主义的实习之外,可以说毫无工作经验。但我相信,吃一堑长一智,我错了,经过反思进而改进会进步得更快。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还会多听有经验教师的课,及时做好经验总结,并在教学中进行实际尝试,做到快学快用。同时努力研究好新课标,提高教学效率,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教师。
诗歌教学反思总结 篇6
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和谐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获得提升,文学艺术素养有所丰富,不断完善。
诗歌教学贯穿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语文教学过程,甚至可以延伸到幼儿学说话时候。按说,高三学生应有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了,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呢?经过长期观察,我感到以下几个因素阻碍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
1、背诵积累少。
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识记,恰恰相反,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原始积累。由于一些错误的认识,目前学生能完整背诵的诗歌非常有限,这对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对语文教学都是极大的悲哀。
2、语言障碍。
古代诗歌中的特殊句式,文言词汇,都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鉴赏。
3、缺乏必要的训练。
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一首诗歌,学生即使感悟到了,也不会表达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除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就是重讲轻练,同时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基于以上思考,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中,通过对内容归类,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理解能力;通过训练解题模式,提高鉴赏表达能力。
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常常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者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诗歌作品。“以世论诗”即为再现当时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以其世观其诗。
语文教学应该重欣赏,而诗歌教学尤其要重视欣赏,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对比较难懂的古诗文更加不赶兴趣。
当然,要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并不是仅靠一朝一夕之功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诗歌训练中,了解作者,辨清风格,仔细揣摩、细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认真积累一些诗歌知识,增加自己文化底蕴的积累,相信我们在“操千曲”“观千剑”之后,一定会“晓声”“识器”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古典诗歌鉴赏阅读中立于不败之地。
诗歌教学反思总结 篇7
本学期高一级语文课采用与新课标要求相配套的粤版语文教材,讲授必修1、必修2两册课文。这两册课文各有一个诗歌单元,占课文篇目的四分之一,说明编者很重视在学生进入高中的时候就培养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作为老师应该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采用适合诗歌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形成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美好情感。在讲授两个诗歌单元时,我花了不少工夫,力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初步的诗歌鉴赏方法,能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读懂难度不大的诗歌。由于必修1的单元是古诗,必修2的是现代诗,合起来谈面子铺得太广,故这里简单汇报我在教现代诗歌单元时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诵读指导,增强感受能力
语文学习离不开朗读,诗歌教学尤其要从诵读开始,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在教现代诗单元时,充分注重学生的诵读。一方面向他们讲清楚诵读的重要性,引起他们的重视,一方面循序渐进指导他们掌握诵读技巧。针对学生对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比较陌生,读起来并不习惯这个实际,我给学生提出一个诵读与感受
同步进行,边诵读边深化感受的四步诵读标准:一要放得开,读得起来,读出气氛;二要读出轻重缓急之节奏,结合必修2《点击链接》中关于诵读技巧的《朗诵的要领》进行指导;三要读出感情,发挥想象,把自己融入作品的氛围,酝酿并表现真正的感情;四要读出意境,结合对诗歌风格的理解,读出或雄壮(《致大海》)、或平和(《我一无所求》)、或明朗(《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或宽厚(《黑八月》)的感受来。我反复跟学生讲解诵读跟感受力能够同步进行互相促进这个道理,经过动员,学生读的热情提高了,对诗歌的感受力也提高了。
在“读”的指导上,我还把它表述为读——朗读——涵咏——美读四个层级,而以美读为指归。“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毕竟诗源于歌,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必须引导学生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加深对诗歌的体会。
闻一多的《死水》是他诗歌“三美”主张的最成功试验,富于节奏感和音乐感;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气氛、情感、景象融为一体,有一种和谐、优雅的音乐美;戴望舒的《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虽以散文笔法为诗,却自有自然流利的节奏;即使是外国诗,也有译者把它译得节奏明晰、音韵讲究,如普希金的《致大海》。我引导学生对诗歌中音步(音尺)
进行划分,把韵脚的韵标示出来,在实际操作中加深了对诗歌音乐性的认识。
二、准确把握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高中生中有极少数人颇为喜欢诗歌,他们摘诗抄诗玩味诗(不一定读诗),却难以说出所喜爱的诗歌的妙处。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谓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情感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它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比如“双桅船”“岸”“风暴”“灯”等并不是一些普通的事物,而是诗人自身、与诗人密切相关的事业、时代风云、对光明的向往等的写照,它们共同把诗人复杂的心态和情味细腻的表达了出来。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又如徐志摩《再别康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水草”这一意象,把徐志摩对康桥深切的依恋之情自然的表达出来,具有诗人独特的个性特征。
一首诗中出现的意象通常不是单一的,而是一连串意象组合在一起,共同表现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情感。这就需要学会两种能力:一抓住主要意象,二总体把握住多个意象所共同表达的内容。抓主要意象,如《死水》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中心意象,其它如“破铜烂铁”“剩菜残羹”“花纹”“青蛙”“白沫”等则是围绕这个中心意象而出现的,它们突出了死水的恶臭污浊,死水与它们之间存在着主从关系。多个意象共同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如《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中“行云接受远天的邀请”“风筝飞出了公寓”“杜鹃烧红了山岭”“鹧
鸪临走前一再叮咛”,表达的是“我”对春天的思考正在由肤浅走向成熟。它们没有主从之分,而是共同组合成一个整体。把诗歌中这些意象的关系弄清楚,能帮助学生在看似复杂的意象中较快地理出思路来,进而把握准诗人的思想感情。
由诵读到明了意象的含义从而把握感情,实际上体现了披文、缘景、入情这一诗歌分析的基本过程,循着这个过程来解诗,虽不中,必不远矣。
三、指出表现手法,评价艺术效果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尤为如此。艺术必定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法,才能表现所要表现的东西。学生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并没有多少了解,这时候就必须给他们做些介绍,我把这个工作穿插在几首诗歌的讲解中间。先总体分析三几首诗,让学生初步知道鉴赏诗歌的基本知识,再集中介绍诗歌的表现手法:情景、虚实、动静、色彩、表现手法、辞格运用等,讲解时用所学过的诗作作例子,学生显得较易于接受。之后,在接下来的几首诗里就更多地要学生依据所学到的内容对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他们或自我思考,或小组讨论,基本上能够把一首诗的主要艺术手法及其效果讲出来。
这个过程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具体的情况,在教学中达到教师适度点拨与培养学生自我感悟及鉴赏能力二者的统一的过程。它着眼于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力与鉴赏力这一层次。它使多数学生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未窥诗歌鉴赏方法之门径,过渡到能稍为运用一点鉴赏方法来相对深入地阅读诗歌这个层次。
四、由理解接受,到尝试创作
上面涉及的内容是鉴赏,如果能够作得扎实,学生培养起一点读诗的兴趣和方法,则可算达到基本的学习目的。要深入点开展诗歌教学工作,则可以把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场”由课内扩展到课外,由课上扩展到课后,从而把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1、在完成周记时进行诗词的摘抄评论,以随感式的评点为主,说出妙处即可,给学生更自由的发挥空间。用小作文的形式,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首诗歌,并用500字左右的篇幅对它的意象、语言、技巧进行评价。我在安排这个作业之初,对学生到底能有多好的感受、分析能力心中无数,收起来的作业却发现不少闪光之处。看起来学生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2、自己尝试创作一首诗歌。我把它当作一次作文来要求。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还发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作品。它们或许还显得稚拙,或许不是很和谐,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诗歌单元后的体会以及创造能力。
如果再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则可以让学生把诗歌改写成另外的文体。比如把《雨巷》《山民》改写成记叙性散文,或改编成戏剧。也可以组织诗歌朗诵会。这些工作我都来不及做,希望今后能尝试尝试。
诗歌教学反思总结 篇8
《秋天》是一首诗歌,描写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歌的每一小节,很值得引导孩子进行仿写。特别是二、四小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我是这样引领孩子们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得到更多朋友的指点:
一、思维引路,学会用“秋风在……”说话。
第二小节: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
先和孩子们一起感受了秋风的调皮和可爱,为了打开孩子的想象空间,我问孩子们:秋风像我们小孩子一样调皮可爱,那么他们还会去哪?有了“田野、小路”的铺垫,有了自己平日的调皮经历,有的孩子们想到了果园、公园等,在此基础上,这些孩子的回答也激发了其他孩子的记忆,他们想到了“农田、荷塘”等等地方。接着,我又问孩子们,在果园我们能看到什么?孩子们回答:看到红通通的苹果、黄黄的柿子等等,接着问其他地方的景物,孩子们回答起来显得简单多了,因为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对春夏秋冬的景物进行过讨论,甚至写过话。这样,再来进行“秋风在……”这样的表达训练,就等于是将两个问题进行组合,孩子们表达起来得心应手。
有了引导,孩子们的写话比较顺畅,写出的句子很真实。小小展示一下:
秋风在果园里追逐,秋风在池塘里嬉戏;
秋风在公园里散步,秋风在农田里忙碌;
秋风抓一把野菊花的香气,把秋的气息布满人间。
(感慨:有些孩子的思维比较局限,在特定的环境中如果没有老师的引路,想象的空间得不到更广的拓展,所以,我们给他们多一点扶持,就等于多给他们得到成功的机会,他们的自信就会多一点,离真正的成功就更近一点!)
二、兴趣激发,学会用“……嚷着……,要……”说话
第四小节: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
如何让孩子们仿写这句话?我先让他们来说说秋天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各种水果成熟时是什么颜色的?起初,孩子们举手的不多,原因是他们对秋天成熟的水果不太了解。于是,我给孩子们展示了秋天的水果,五颜六色的水果图让孩子们激动,好多小眼睛亮起来了,发出了“哇”和咽口水的声音。这下子,情感被完全打开了,学习兴趣陡增,思考的激情也被激发,表达一下子就变得容易了:
柿子嚷着冷了,要穿红袄;
桔子嚷着冷了,要披黄袍。
诗歌教学反思总结 篇9
《谈中国诗》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为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内涵与意义无论从哪个角度挖掘都会有收获的。总体来说,本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组织紧密、严谨,学生应该是有所收获的。当然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细化的地方。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应具备五实标准,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我在设计、处理《谈中国诗》这篇文章时,也力图向这五个目标靠拢。
第一、扎实。
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学习来讲,叶澜教授认为有三级意义:初级意义学到东西;中级意义锻炼了能力;高级意义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我在本文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上秉承这一理念。
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国诗的特征,加深对中国诗诗创作和鉴赏的认识。
2、能力目标: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中国诗歌同类现象。
3、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完成情况看,对照本课的三维目标,我认为学生了解了钱钟书的生平及作品,分析、提炼出了中国诗的特征,并且能够运用掌握到得中国诗的特征,学以致用的分析具体的诗歌,知识和能力目标实现了。课堂上大家积极投入,对中国诗的特点有了完整的认识,并且通过品读部分诗歌,激发了学生对中国诗的热爱,学生积极的参与,愉悦的表情表明本课的情感目标也实现了。
所以,我认为本堂课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目标,让学生在学到东西锻炼能力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级意义上均有所收获。
第二、充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
效率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范围上来说的,对全班多少同学有效率,对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困难学生的效率是否相同。
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应该说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本堂课我立足文本,在解决教学重点把握中国诗的特征上,采用了跳读勾画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的投入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把握文章观点,从课堂效果看学生能够较好的运用提供的方法,思路清晰的提炼出要点。课堂能够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从而达到高效率的结果。
第三、丰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应该是在课堂中有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新课标》中在对阅读和鉴赏的要求中,直接提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注意个性化阅读的要求。总体来说,在课堂的生成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例如课堂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结合《寻隐者不遇》体会诗歌暗示性的特征,学生就能够深入诗歌,积极思考,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深入挖掘隐藏在诗歌背后的内容和情感。从而加深对中国诗暗示性特征的理解。
第四、平实一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
课堂的价值在于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不仅是比赛时可以上,应该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上。所以我认为一堂课应该多些实际有用的东西,少些花架子。我就意图体现这一理念,我有意只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引导他们对内容自主分析、提炼、归纳。当有学生出现疑惑或错误时,让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比较中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这一环节中,有位女同学归纳说:中国诗讲究在篇幅上讲究短小精悍,外国诗篇幅较长。她没有注意到文本中很重要的一句话外国诗歌篇幅越短越妙。所以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很快,就有同学站起来否定了她的观点。文章的要点就在智慧的交流与碰撞中越辩越明。我想如果在课堂上能长期坚持,假以时日,定能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五、真实一节好课应该是有待完善的课。
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本堂课,在时间驾驭上还是有遗憾的,由于在比较中国诗和外国诗的的特征这一教学环节上费时较多,导致对诗歌暗示性特征在具体诗歌中的体现和达到的效果挖掘还不深入,结尾比较匆忙。除此之外,在个别地方教学语言也还不够精炼。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诗歌教学反思总结】相关文章:
诗歌教学总结与反思06-19
诗歌氓的教学设计及反思02-21
期末教学总结与反思06-18
月教学总结与反思06-18
教师教学总结与反思06-18
课后教学总结与反思06-18
高考教学总结与反思06-19
数学教学总结与反思06-19
初中教学总结与反思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