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考历史教学总结与反思
高考历史教学总结与反思一
2XX届高三历史教学是在高考要求发生变化、选修科目的地位比较尴尬的情况下进行的。回顾一学年教学工作,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强调计划性。
接手20XX届高三历史教学是从20XX年8月开始。为了很好地完成高三历史教学工作,就全年的教学工作制定了计划。
一轮复习,时间从20XX年9月到201年4月上旬,主要任务是完成三本必修教材。重点是夯实基础,并适当提高同学们的材料阅读与处理能力。每周做一个定时小练习,题量为20个选择题和两个主观题。
二轮复习,时间从20XX年4月中旬到5月中旬, 主要任务是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上自然单元为单元加以整合,以单元来组织复习。重点是提升同学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周做一个完整试卷,提升同学们的应试能力。
三轮复习,时间从20XX年5月下旬到6月初。主要任务是讲练习结合。做几套完整的高考模拟题,从方法上和心理上提升同学们的适应能力。同时适当补充一些热点问题与江苏地方史问题。
6月3、4、5日为同学回归课本的时间和考前辅导时间,老师不再讲解新内容。
二、针对课时紧、识记内容多的特点,经常性地让学生读教科书的目录与默写教科书的目录,强化知识的再认现现。
历史教科书目录,是对历史教材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某一历史阶段知识的浓缩,是历史教科书的“浓缩版”。
首先是从目录出发,概括历史阶段特征。高中历史教材的单元,往往是由若干章节组成,逻辑严密,互为补充,突出主题——阶段特征。
其次从目录出发,探求章节、单元之间的联系,发掘隐性知识,构建阶段知识体系。
再次从目录出发,回顾、夯实基础知识。历史教材多达5本,知识繁多,线索复杂,要把教材看一遍,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更何况一次次翻看教材,极易使人眼花缭乱,反应迟钝,缺乏应有的复习效果。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从目录出发,自我设问,逐层深入,渐次回顾。如果知识暂时联系不上,可以有针对性地翻阅教材,查漏补缺,加深对未掌握知识的印象,这样,将可大大提高复习速度和复习效率,养成自我置疑释难的学习习惯,培养自我发现、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今高考改革对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力度的要求。
三、注意能力培养。
新高考实施以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要概述、归纳、总结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20XX年高考,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这一方面的要求更为明显。
高考明确要求四大能力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目前阶段,主要注重于第一层次的能力目标,具体说就是学生的读题能力。要求学生拿到题目后,读清:①本题有几个问题?②各个问题问什么?找出核心词。③找出各个问题的限制项,时间、地点等等。④找出做答要求,是从材料中找案,还是从教材是找答案。然后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四、关于训练与讲评问题。
训练题目要遵循考查内容上不超出考纲范围,设计风格符合考纲示例,以不偏不怪为原则,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与技巧为目的。2008年新高考以来,高考的考试内容还没有出现超纲现象。
具体方法是从课改地区高考模拟试题和各大历史教学网站上收集整理,也可以参照考纲示例,自己设计题目,应加强考生应试能力与技巧的培养,如字迹是否工整,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答题,语言表达是否概括精练,心理压力是否过于紧张等问题。在讲评时,尤其不能拘泥于参考答案,应多鼓励学生按合理的思路来组织答案,答案要专业化、规范化、精练化,多研究高考方向,总结命题规律,总结做题技巧和要求。
五、通过感悟、想象、思考提高历史素养。
历史教学靠一味灌输,死记结论要点是没有前途的,应充分依据材料,由师生共同营造尽可能完整的历史图像,对历史进行想象、分析的处理,让学生逐步体会通过图文材料认识历史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历史教学应围绕高考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热点知识,尽可能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素材,在自主阅读、思考交流中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历史思维,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历史知识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考历史复习的实效。学生只有通过材料感悟、想象、思考的历史内容才会变成自己真正熟悉、得心应手运用的内容,而不是教材看似枯燥、僵死的文字叙述。这一理念算是与张元教授的见解不谋而合吧。
当然一学年来,工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也是有的,如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一些同学历史思维的培养做得还不够到位。所有这一切都有待进一步调整、改进。
高考历史教学总结与反思二
一年的时光倏忽间就过去了,回头想来高三这一年是那样的紧张、又是那样的充实。对于教学,我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遗憾。当然,一年的高三教学,对我而言是一次锻链,也是一次提高,可称得上更上层楼。下面我归纳总结几点:
首先,我认为,在高三历史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是以后要注意和改进的。
1、研究高考方向虽然是花了很大力气,但还不很够。对于今年的新课标高考最终方向并没有完全把握,导致学生在复习当中并没有很好的把握高考内容,这是我们每个高三教学的老师都应该吸取的教训。w.w.w.k.s.5.u.c.o.m
2、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还不够,使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基本常识的错误。比如很多同学不清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成立于1954年”。而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又重视基础,因而许多眼高手低的学生不知所措了。所以如何落实基础知识是我们所有老师共同要解决的问题。
3、在引导学生落实基础,化为学生自身知识和能力方面也是我们没有做好的一件事情。这主要是因为最后阶段学生学习时间紧,作业多,没有时间看书和自己整理知识;也是因为最后阶段落实不够。这既需要学校的.引导,同时也需要我们在最后的冲刺中更讲究复习的方法。
其次,下面的做法算不上成功可供参考:
1、补充重要史实史料和基础理论,拓宽知识帮助理解考试内容
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而补充一些必要的史实。新教材版本就有四种,高考并不是一本为本,许多考试内容我们教材就不清楚,所以我们可根据《考试说明》和课标要求进行补充。
2、重视学科之间的综合和时政热点
历史高考源于课本,却又不局限于课本。时下的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历史高考也越来越走近生活,关注时政,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这也就是说,备考过程中,我们一味地局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拓宽视野,关注新知,也就成为高考的一项必然要求。因而,作为辅导学生备考的教师来说,不光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而且自己也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关注史学新动态、关注时政热点、关注备考信息,编设新意专题和练习题。如:中美关系问题、东北问题,台湾问题等;
3、搞好历史专题复习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搞好专题教学是高考历史复习中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关键。我认为选好专题,可以以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参考,将知识板块划分成若干小专题进行教学,例如,整个必修可以划分为二十五个专题。也可以选择一些能力类,如历史信息解读等专题进行教学,还可以以人类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长远问题为中心开展专题教学。
4、强化对学生高考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
说到答卷,同学们对有些题目不得分或者得低分,不是知识没掌握,也不是内容不知道,而是在审题时思维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没有扣住题目的要求,造成答非所问的失分。也有同学则是因为表达的粗糙、不到位、不能用学科语言表述所致。审题与表达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高考分数断难上去。所以我平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规范答题(做到四化: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整洁化;三点:面全、点齐、化简),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
5、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对高考试题的研究
高三教师应当加强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高三历史教学效率。相对而言,我觉得我们教师更要注意上海高考历史卷。
最后,有几点想法
1、夯实一轮基础,狠抓二轮提高。
2、提高复习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
3 关注热点,收集信息加强交流。
高考历史教学总结与反思三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学期之初,我的工作岗位由高二年级调整到了高一年级,面对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的变动,我曾有过彷徨、有过担忧,然而值得庆幸地是,学生的纯真和热情很快地感染了我,起初的忐忑不安也渐渐被内心的充实与丰盈所取代。身处教学第一线,我始终认真完成各项教学与工作任务,虚心从各位前辈教师那里汲取经验和养分,并始终秉承着对读书的热情和坚持,不断开拓眼界、充实自我。当然,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也存在诸多的缺点和不足。为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促进今后的工作,现将我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总结和工作反思陈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承担高一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其中包含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平行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个别学生对历史学科兴趣浓厚、成绩突出;有些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以至于事倍功半;而更多的学生则缺乏对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本学期的工作大致分两个阶段展开:前期(即3月初至6月初)完成了必修二新课内容的讲授;后期(即6月中下旬)积极开展期末复习工作。总体而言,因材施教显得格外重要,教学任务并不轻松。
二、所做工作
任教期间,在主要教学目标的宏观引领下,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某些疑惑或不足,但我都能秉承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努力去探索解决之道。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由高二年级调整到高一年级,缺乏对高一上学期必修一教材的细致分析和微观理解,因此,精心研读、融会贯通仍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面对高一年级这样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群体,尽快了解他们、融入他们,也是我所面临的一个首要任务。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尽量向我的师傅王静老师、高一学科组长刘迎丰老师及其他教师请教教学中的有关问题,把握重点、难点,除此之外还通过检查作业、即时小测、月考等方法了解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与及基础水平。
1.潜心学习,钻研教材
由于我没有经历高一上学期必修一教材的教学工作,因而缺乏对高一历史知识的宏观把握。为了能够尽快熟悉教材,我采取了通读教材、梳理知识脉络、多听课、多参加教研活动、以作课的形式接受众人意见等具体措施,在较短时间内领悟新课标的精神理念。本学期我进行校级作课一节(必修一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组内各教师在评课中基本表示教学效果良好,教学设计新颖合理,给予了良好的.评价;5月份参加了西青区信息技术整合大赛。除此之外,我也积极听课(数量为二十七节次),并客观参与评课。
2.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和“身正”四个字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出了严格的要求,我也时刻以此自律。在教学上,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已,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精心制作每一节课件,做到无教案不上课,课堂上做到板书工整,重点突出,语言清晰,不拖堂,力求上好每一堂课。同时,坚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按照教案中所涉及的教学思路制作课件,布局合理,脉络清晰,图、文、视频并茂,在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除此之外,在批改学生作业方面做到及时、细致,力争为每一名学生写评语,评语内容新鲜活泼(如“赞”、“加油”、“棒棒哒”等),获得学生好评。
3.制定方案,积极备考
针对本学期的期末统考,我按照高一历史备课组的教学计划,在6月初完成历史必修二整本教材的授课,利用本学期的三次阶段性测验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期末复习过程中,为学生认真编写模块复习纲要和复习资料、精心选择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习题,分析期末考试真题,采用时间轴、图表等形式,将必修二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实现了古今中外经济史知识的整体联系和宏观呈现,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考试前一周,安排学生展开自主复习,在课上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答疑,并利用课外时间与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心,进行单独辅导监督,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4.经常反思,不耻下问
为了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取得更大进步,我经常在教学后进行反思——“这一堂课有何成功之处?存在哪些不足?学生的反应如何?这种教学方法是否适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等等,特别是对高一一班、六班的历史教学,虽然我仅仅带了半年,但我已经觉得自己有了许多心得体会,比如,一班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头脑也比较灵活,但踏实劲不足、用功劲不足,因而成绩不甚理想;而六班的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男生成绩较好,女生成绩暂时落后,但六班的学生纪律性较强,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能按时完成。除此之外,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时刻注意向有经验的教师多讨论、多沟通、多听课、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不懂的地方一定会多问、多想、多做,以尽快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主要问题
由于能力的不足和经验的缺乏,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如下:
1.缺乏学生管理经验,课堂驾驭能力较弱。实事求是地讲,高一一班的历史教学始终是让我头疼的地方。由于该班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理科,因此他们对历史学科本身就缺乏应有的重视,且课堂表现较为懈怠、散漫,加之我的要求不甚严厉,常常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面对以上情况,我常常感到茫然、无从下手。
2.课堂上仍然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本学期我的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满堂灌”等教学方法,过度强调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背诵和记忆,使本该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历史课堂丧失了应有的活力。
四、反思感悟
结合本学期教学实际,针对教学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我作了如下思考: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而于我而言,在追求课堂民主、开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因为活跃而乱了纪律、不能因为民主而丢了规范,只有在严格遵守学校教学秩序的前提之下,只有时刻提醒自己,才能实现互动有度、交流有序,才能更加顺利、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高考历史教学总结与反思】相关文章:
历史科目教学总结06-28
历史月考总结与反思(精选13篇)10-18
历史教学的工作总结02-19
教学反思及总结05-20
历史教师教学总结02-25
高三历史教学个人总结04-21
历史教师的教学总结04-26
初三历史教学个人总结05-22
初中历史教学总结范文07-10
高三历史教学的工作总结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