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研修总结【汇编8篇】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研修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研修总结 篇1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安康学院非艺术专业学生。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共向安康学院非艺术专业学生发出问卷388份,收回380份,回收率93%,符合问卷调查规律。调查期间,我们有意识地走访了部分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
2.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升本以来,公共艺术教育在我院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受社会、经济、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及学生自身情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院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学生艺术素质较差
调查发现,上大学前学生基本掌握的仅限于流行歌曲等大众类艺术形式,对绘画、书法、剪纸、手工制作等艺术形式仅是略有了解而已,动手能力差;上大学后,学生接触的艺术形式则多是书法类、舞蹈类、音乐类,而与绘画类、器乐类艺术形式的接触非常少。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艺术素质较低这一现象,但均有“补课”愿望,希望通过选修艺术类课程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2.2客观条件的限制
2.2.1硬件资源匮乏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我院的公共艺术教育的硬件设备很差,供非艺术专业学生使用的各类艺术专用教室(音乐、美术、舞蹈等)仅有3个,部分多媒体教室可以利用,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专用场地、设备及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偏远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艺术教育开展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2.2.2师资队伍薄弱
调查结果显示,到20xx年10月止,我院共有担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兼职教师6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XX%,专职艺术教师占艺术教师总数的0%。这种情况说明我院公共艺术教师资源非常紧缺,不能满足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的需要,与“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的标准相差很远。
走访的5位兼职教师普遍认为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院至今没有专职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兼职教师年均授课量均在6门以上,周学时均在18学时以上,且职称都是讲师及以下教师,说明新建本科院校的专职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师资队伍结构也不尽合理。究其原因是由于多年来我国应试教育制度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在公共艺术教育被偏远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因本科评估被重新确定地位之后,在没有专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兼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队伍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增加了兼职教师授课门数和学时数,使得本来就薄弱的师资力量更加薄弱。
由于艺术系部本身专业教师紧缺,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由于课量的大幅度增加,教师上课疲劳,便疏于科学研究和进修提高,从而更加大了队伍结构调整的难度。更为严重的是,如此一来便难以避免授课当中的“完成任务”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3课程设置不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到20xx年10月为止,我院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形式开设艺术类课程,其授课形式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理论型欣赏课,如《音乐欣赏》、《美术鉴赏》、《书法鉴赏》等,是一种面向大多数学生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带有明显的“补课”性质;第二类为实践型技巧课,属任意性选修课程。如《音乐欣赏与合唱训练技巧》、《师范生用嗓技巧训练》、《数码摄像技巧大全》是一种大多数学生的普及性限选课程等技能课程;第三类参与实践型课,属于第二课堂辅修课。如"SOSO动漫社”、“书画社”、“莘莘艺苑”、“大学生艺术团”等,是一种面向全校艺术爱好者的技能实践课程。这类课程既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他们的艺术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做法。
各类课程中设制的不同学科、不同艺术门类、不同内容的课程,数量相当少且学时也略少,就此而言。可视为偏远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开出的艺术类课程远远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需求学生的选课需要。6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更多的艺术类选修课程,让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同学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另外,调查还发现,偏远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在艺术教育课程开设方面,限定性选修课程没有任意性选修课程开设的数量多。这说明学校还没有彻底把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的精神,致使艺术系(学院)还未能充分发挥潜在的作用。学校应及时加以改革、调整现有教育模式,使偏远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发挥区域优势,办出公共艺术教育特色。
2.4学生选课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我院学生选修艺术类课程人数共计589人,其中专科210人。本科379人,仅占在校生人数的7.55%(我院在校生总数7800余人),而且选修艺术类课程无论本科专科均为在校二年级学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兼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少,开设艺术类课程有限;其次,教室的容纳度不够,对选修人数有限制;再次,由于有些学校作出了选修课程均在第二年学年完成,学生必须选修艺术类课程的规定,致使全部是二年级学生选课;最后,多数学生普遍存在为了拿到毕业证“挣”学分的现象,致使学生不得不选修“压力小”的艺术类课程。
据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学生选课表显示,我院学生选择第一类课程人数为100%(选课人数,容纳人数),第二类课程人数为73.76%(选课人数,容纳人数),单从数字上来看,第一类课程选课比例是较高的。调查发现,第一类课程虽然是限定性选修课,但是均属学生自愿选择行为,说明学生还是非常期望通过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只要任课教师加强引导,并采取得力措施,便会收到良好效果。第二类课程均属技能型实践类课程,普遍存在内容枯燥,教学手段陈旧现象,学生学习氛围不好、积极性不高。
实践证明公共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对选修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有明显效果,同时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多渠道培养具有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2.5主观认识的不足
由于偏远地区人民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管理者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未能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偏远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构的较少,我院至今没有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的机构。我院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大部分由艺术系的教师承担,由于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难以进行教学管理;院团委仅能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例如成立“书画社”、“动漫社”、“大学生艺术团”之类的艺术团体,成员采取的都是自愿报名方式,趋于形式化,受益学生很少。偏远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专门机构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普遍存在重视艺术活动,忽视艺术教学现象。
3.针对调查情况的对策
3.1鉴于偏远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经费紧缺,发展困难,没有更多的经费来投入到公共艺术教育的硬件设备上,学校可以大力发展投资小、受益快的艺术类相关专业的建设,进而利用其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来整合学院固有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使专业的艺术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进一步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水平。
3.2多数大学生均有学习艺术类课程的愿望和要求,但由于课程内容、教学手段陈旧,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建议改革现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教育手段,使艺术教育课程真正成为学生青睐的课程,使艺术教育在高校真正落到实处。
3.3偏远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尽可能按照《指导方案》要求配备专职公共艺术教师,由艺术系专业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来兼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优化师资力量整合模式,做到教师的专业齐全、职称合理。只有在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或教学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策划和具体指导下,成立公共艺术教育教研室,制定统一的公共艺术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举行各种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克服盲目性,实现计划性、纲要性,达到《指导方案》中的课程目标“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部20xx年3月8日下发了《指导方案》,其指导原则就是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健康开展。《方案》的提出为偏远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是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进一步前进的机遇。
教师研修总结 篇2
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担任了七年级两个后进班英语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个学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感慨万千,这其中有苦有乐,有辛酸也有喜悦。在这一学年里,我觉得我自己是过得紧张又忙碌,愉快又充实的。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本学年的工作总结。
一、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更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但不能只做一个“教书匠”,更要做个“教育者”,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各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及时适度的处理,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现在,我就把我在这一年中所做的工作与体会进行总结,力求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
1、课前准备:备好课。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立即提出,请教其它英语老师,综合考虑各种方案。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大家讨论,如有问题立即更正、改进。
2、多听课,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了许多教学技巧,多向他们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哪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哪些地方可以怎样讲可能有更好的效果等等。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的收获,必要时,还可与讲课教师进行讨论,以了解其讲课安排的依据。
3、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我认真钻研教材,把握住知识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讲授本课程的内容,学生学习才会有依据,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时可以参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所以应该重视教材的钻研。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可以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有了这些教法后,上课之前应与有经验的老师多交流讨论是否行得通。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生动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课堂上说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工作出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在教育工作中,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和学校组织的例会,积极参加工会活动、升降旗仪式。在我工作的这一学年中,没有缺席、迟到、早退和病事假的发生,严格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取得的成绩
在本学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本学年的考试成绩来看,我所教班无论从平均分、及格率和优分率都在同年级中表现不错。
四、存在的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对学生还不够了解;教学方法还不够成熟等,而这些问题,只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解决。
教师研修总结 篇3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潜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研究上级的精神下,本学期个人的研修履历以下: 1.自主研究: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取和确定研究书目和研究资料,认真阅读,记好读书条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研究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根蒂根基上展开交流钻研,分享进步。2.观摩钻研: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必须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展开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举动。
3.师徒结对:充分发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事情室的作用,加快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透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门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偏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布课、钻研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举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8.收集研修:充分发挥当代信息技术,个性是收集技术的独特上风,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沉思、火伴互助和专家引领举动的深入、遍及展开。
我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教师研修总结 篇4
1.1课程教育总体目标不明确,课程定位不合理
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偏向音乐教育专业化,我校20xx年7月修订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从事小学教育的知识技能,学有专长,能胜任小学各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复合型小学教师。”[1]有的教师依据培养目标中的“能胜任小学各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在本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套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重视理论的讲解和技能的训练,轻视审美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课程教育目标与教学时数、学生基础形成很大的反差,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最终令教师感到不知所措,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1.2教学管理不规范
这门课程是我校师范学院开设的,由艺术学院、高职学院及外聘的音乐教师任教,目前还不知道归属于哪个教研室。任课教师各人编写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教案,主要是针对每学期的教学检查而写。没有针对该专业和课程的特点,经过认真研讨而制定的教学大纲缺乏科学、合理性与全面性,起不到指导、规范教学的作用。教学存在盲目性、随意性。
1.3选择的教材不适用
本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尹铁良、孙兰娟主编的《音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才内容分为四篇:乐理与视唱基础;声乐与合唱指挥基础;音乐欣赏基础;少儿歌曲创编基础[2]。各章的音乐知识以“作者独白式文字阐述”的陈述方式编写,各章内容没有建立横向联系,融合贯通性不强,留给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不大;教材选用的曲目大多是八九十年代中等师范音乐教科书上的经典曲目[3],反应当前学生社会生活与思想情感的曲目很少。在“反应学科最新信息,并适合学生能力和需求。”[5]、学科综合及文化渗透方面做得不够。所以,我认为该教材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课程来说不适用。
1.4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大多采用传统的传授接受或示范模仿的教学模式教学
首先,由于任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闭门造车,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论的支撑,教学观念肯定会落后。其次是没有专门的《音乐基础》学科教研室,缺少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处于停滞状态。再次,由于《音乐基础》学科教学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备,不能充分给教师提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尝试新型教学模式的平台。
2解决教学现状的对策
2.1合理定位《音乐基础》课程教育总目标
从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况来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中小学阶段没有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音乐基础很差,经过64学时的音乐基础课程的教学与训练,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况且,目前我国小学的音乐学科教学一般是由毕业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承担。从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上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上的“学有专长,能胜任小学各科教育教学”应该理解为:能胜任小学语文、数学主要课程的教学,且能兼带一门或几门其他学科(英语、科学、社会)的教学。如果要担任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学习《音乐基础》必修课以后,通过进一步的音乐专业学习(选修),才能胜任。所以,本课程主要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普及型教育。它既不同于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专业课、也不同于普通高校音乐欣赏选修课。本课程的性质是学科基础平台必修课程,它的教育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接受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的同时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具备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和基本能力;把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最后达到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的终极目标。
2.2建立音乐基础学科教研室,严格组织与管理(非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必修课程和全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目前,全校只有艺术学院有一个音乐教研室,主要负责音乐教育(本专科)专业的音乐各科课程的教学研究与管理。而(非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必修课程和全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教学与教研基本上顾及不上。我校(非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包括小学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英语教育都开设了《音乐基础》必修课;目前每学期面对全校本科学生开设的《音乐欣赏》选修课也有一定的规模。可见,建立一个音乐基础学科教研室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严格组织与管理该课程的教学,依据本课程教育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大纲,适当进行集体备课,编写授课计划和教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与反思,积极研讨课程改革与发展,使该课程教学逐步走向合理化、规范化、最优化。
2.3精心选择一本适合于本专业特点的音乐教材
传统的音乐教材是“教程式”教材,即立足教师的教学需要,突出的是音乐学科内容和逻辑结构,其目标是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当代教育与课程领域,强调的基本价值是‘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生成的价值观是‘学习为本’。”在“学习为本”价值观指引下,音乐教材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音乐艺术特点与音乐学科教学特点;体现现代音乐课程的“多元化”、“精品化”和“时代化”的特点。“切忌把音乐教材当作是音乐知识的汇编,要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来设计和编写教科书。在音乐知识的陈述方式上,要超越‘作者独白式文字阐述’,走向‘多维对话式语言表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师研修总结 篇5
一、研修主题
1、“有效”教学的理论及相关策略。
2、“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3、学生识字、习作方面的问题与研究
4、学生的养成教育
5、教师二笔字
研训形式
1、学习名家的业务讲座,课堂实录,领悟教学艺术。
2、加强课题研究,提倡协作研讨。
3、教研组就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研讨。
4、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实行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二、研修内容
1、师德修养利用每周三的政治学习时间以集中学习、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和现代教育理论,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义务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优秀师德、典型等内容,通过培训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形成以德治学、规范执教、精益求精、关爱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师风,使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大提高,以适应新课改与发展的需要。
2、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大力倡导读书活动,读书活动实行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修读书相结合、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教师的自主成长和提高,研修书目有:《有效教学》、《建设理想的课堂》、《中小学班主任经典案例》、《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
3、新技术方面
(1)利用远程教育的资源做好远程教育资源使用及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使骨干教师人人掌握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
(2)加强教师“两笔字”练习。
4、新课程
(1)组织教师以践行新课程,大练基本功为契机,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转化成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在全体教师之间开展“互帮、互听、互学”活动,搞好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示范课及年轻教师的汇报课,做好“传、帮、带”工作。
(3)以反思查摆问题为突破口搞好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通过定主题—-(备课说课)—-呈现(讲课、汇报、示范、)—-研讨(评课、汇报)—-反思—-改进模式进行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4)配合中心校做好“”课题《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对话互动》课题的立项与研究工作,做好子课题的研究开发与实施,做好《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的开发。健全校本教研工作组织、完善,校本教研的工作制度,保证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5)指导正在进行新课改年级的教学,学年内做好新教材的解读、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解决低年级识字、写字方面的问题。做好毕业班复习工作的管理。
(6)认真开展好校本培训工作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集中学习的时间,围绕“有效教学”的研修主题,开展系列学习活动,明白“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互动、有效练习”理论,掌握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结合课题研究做好自主研修。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发挥播放点的作用,组织教师观看实录及业务讲座不少于8次。
教师研修总结 篇6
时光匆匆过,执手重轻握,却依然无法挽留住研修结束的行程!恰似那雨疏风骤后的夏日彩虹,短暂的美丽让我们回忆永久。研修不也是XXX吗?
时光倒流,我们细细品味从第一年的远程研修培训开始,看视频写感受做作业。去年的新课标培训,本年的中级教育技术培训。我们经过的不只是一个曾经拥有的进程,而是在研究之后,带给我们教师的深深的震撼,深深的影响。学以致用,学有所成才是我们忙碌后的硕果。
今年的培训改变了过去看视频写作业的简单形式,增加了研究的点击步骤,研究后的知识测试,而且作业难度也需要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制作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作品。研究步骤紧凑了,县里培训部门和学校领导亲自抓过程,让今年的远程研修规范之余,老师收获颇丰!指导教师忙碌了,助学组长流汗了,给予我们教师最大的研究帮助。技术团队,后勤团队热情服务,给予老师们最大的`技术支持。
研修几场雨,得失靠自己!XXX当乌云压城的夏雨,给我们只是一个风凉的短暂!而应该内心中当做贵如油的春雨!给予我们的是急需汲取的养分,是我们在教学领域成长的养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火上浇油。单元主题设想,学生评价设想,量规的合理制定。这些并不是我们学完就能领悟的,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摸索创新!
研修几场雨,汲取多少汁。几分感激,几多收获。抛弃自扰的嫌,暂停一时的悠,趁暑期工作罅隙之余,静下心来好好的研修。六天研究路,满载而归时。培训结束不是结束,是一个蜕变之后重装后开始!汲取研修的能量,抖掉过往的疲惫,重新上路!
教师研修总结 篇7
从事教育工作的我需要不断地研究,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研究与自我反思的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今后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研究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三年级组认真开展高效备课,高效课堂教学、高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我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一节课之后,会与同组的老师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2、自我反思及案例。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的备课;反思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养
1、积极参与校本及研训中心研修活动,认真聆听专家的指导,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研究模式。我研究讲授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打算,并实施打算,以补偿自身不足,提高自身潜力。
三、研修资料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教书育人,师德为本,我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我继续把研究、实践、验证的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研究。课堂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到达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教育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教师研修总结 篇8
研修,引领教育前进之路
——研修总结
在远程研修过程中,我收获颇多,通过“观看视频案例分析,阅读主讲教师讲稿,参与在线研讨和交流,完成提交作业,完成并撰写随笔”的过程。使我在知识结构上产生了一个极大的飞跃。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突破。
一、主动才能得到收获
教师要教好学生,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一种可以不出家门、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好途径。这次培训给我们组织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远程教育只是一种学习形式,唯有主动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进步
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闭门造车,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手段之一,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三、远程研修打破了我原有的思维方式
新课改的春风已经吹遍中国大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不能跟上
时代的步伐,面对新课改,我们教师持怀疑态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能行吗?通过这次研修,消除了我的顾虑,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样的知识,不同的老师教,学生乐学程度就大不相同,教学效果自然就大相径庭了。所以从这一点看来,教学要“为学生服务”,同样的知识要有针对性的考虑不同学生的求知要求,时时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四、远程研修引领我前进,给我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远程研修改变了我的生活,给了我前行的动力。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我的工作室,在新的作业、日志、话题中汲取我需要的营养。从网上的专家学者那里学到了很多,也从身边的优秀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学习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
五、收获。
通过参与此次远程培训活动,我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更新了自我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远程研修尾声的到来,满心都是深深的不舍,享受着远程研修的智慧大餐,方才明白,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精彩,梦想与智慧的相逢原来可以如此激情澎湃!研修的日子里我们思考着,成长着,收获着,快乐着!然纵有千般留恋万般不舍,我们终要分手,只能在心灵一隅,在三尺讲台,在每一寸教育的土地把远程研修珍藏!虽然再学
习使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但更让我看到我自己的更多不足,这将督促我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学生共同成长。
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通过这次网络研修培训,我学到了许多,我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师研修总结】相关文章:
教师研修个人研修总结10-31
教师研修个人研修总结02-16
教师研修反思总结,教师研修反思总结12-27
教师研修的总结05-24
教师研修总结02-11
教师研修总结05-16
教师研修总结【经典】07-31
教师研修个人研修总结经典4篇11-28
教师研修个人研修总结2篇02-16
教师网络研修个人研修总结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