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校本培训总结通用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个人校本培训总结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个人校本培训总结通用1
通过一学年的校本培训,令我受益匪浅。从对培训的精彩内容的学习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及班级管理,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总之,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教师个人校本培训总结通用2
一、保障机制科学健全
1.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重视学校校本研训工作。在学校《2018-2020学校发展规划书》中专门对“教师队伍”的工作目标、实施策略、达成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划;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校长是校本研训的第一责任人,校本研修管理模式中采用校长责任制,全权负责校本研修的所有事项。而学校领导班子、分校校长及教科室主任根据合作计划具体分工。小组办公室设在教科室,日常事务由教科室主任吴鑫负责,各位教研组长认真组织开展校本研训工作。这样可以加强管理的有效性,提高校本研修的效率。2020学年,学校共有34人次参加自主报名培训,其中90学时有10人次,占总人数的29%,培训比率高,培训效果好。
2.条件保障
学校有专门的校本研训经费保障制度,校本研训有专门的经费,2020学年,教师参加县级以上自主培训总经费为78607元,比2019学年有所增长(不包括教师参加教研中心学习活动和其它培训活动);为了保障教师研训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将图书阅览室和学校党员活动室开辟为校本研训室,研训室内有充足的图书资料工老师学习使用,学校还为教师征订教育教学杂志提供一定的经费补助,每人60元,青年教师每人一本专业书籍,每年暑假为老师购买一本学习书籍,并组织老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二、管理过程科学规范
学校教务处在安排课时的时候,每天都为一门学科腾出半天的时间作为校本研训时间,具体如下:班主任(单周周二下午)、语文和社会道法(周二下午)、科学和数学(周三下午)、英语和技能(周四下午),这样就避免了老师的工学矛盾,学校集体专题培训一般安排在周五学生放学之后举行,保证培训能够全员参与;学校培训之前先申报项目,项目对研训的内容和方式有明确的规定,每次培训由教研组长或教科室主任进行点名和记录,培训结束后对所有材料进行分类归档,并以培训时间进行编号,便于查找;学校制定相应的方案,将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取得的'学分和职称评审挂钩。学校教科室按照《长兴县校本研训管理员手册》的内容,填写好每一次的研训内容,并放入相应的研训资料内;每次研训都要求老师签到,根据老师参训情况登记学分,每年的1月份和6月份都及时将校本研训的项目和学分录入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
三、实施过程扎实有效
(一)研训内容具有针对性
举行读书活动,以读书提升教师的素养。一是鼓励教师到阅览室借书学习;二是学校为教师征订教育教学杂志提供每人60元的经费补助;三是每年暑假为老师购买一本学习书籍,今年为每一位老师推荐一本书;四是针对青年教师开展读书活动,35周岁以内的青年教师开展“青春正是读书时”读书汇报评比。
举行先进教师介绍先进经验。举行先进教研组经验交流会。学校以先进教研组建设为平台,以先进教研组评比为契机,每学年举行一次先进教研组评比。制定并完善《长兴县水口乡中学先进教研组评比方案》和《长兴县水口乡中学先进教研组评比评分细则》,各位教研组积极申报并认真准备评比材料。在展评会上,各位教研组主要围绕“师德师风”“教研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特色创新”等五个方面进行展示。各个教研组长各显神通,尽量展示自己的家底。二是各教研组开展了不少于六次的专题研修活动,在活动中或开课,或研讨。学校利用“一日草根”教研活动的平台,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或沙龙或专题活动,每一位老师每一学期都要上一节公开课,全体老师积极参加研训活动,认真厅课,每一位老师的听课节次都能达到15次以上。
开展专题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2020年5月份,举行第十二届“紫笋茶韵”教研节暨青年教师五项评比活动,10位35五周岁的青年教师参加了备课本听课本比赛、“青春正是读书时”读书汇报比赛、“微课程资源”研究论坛评比、钢笔字粉笔字比赛、微型课比赛等五项专题评比,以此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举行多种专题研训:开展了教师微课制作信息技术培训,邀请汪咏明老师开展了课题研究专题讲座,开展班主任论坛评比,潘御鑫做了“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教师积极进行校本研修总结反思。学而不思则罔,老师们在研修中不断反思,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结束之后,老师都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记录反思。整个学年结束后,老师们还对整个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书面总结。
(二)研训形式多样新颖
研训形式的多样性。为了达成校本研训的有效性,学校教科室开拓思路,在形式上追求多样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专题讲座,专题研训,网络研讨,竞赛活动等
分层培养。一是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学校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积极开拓渠道,创设平台,让老师们外出学习。本年度除了让老师进行自主培训外,还选派初三年级和部分骨干教师到武康中学学习“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的先进经验,这些老师回到单位后都发挥其学习的辐射作用;二是开展师徒结对,帮助新老师站稳讲台。9月份,学校安排新老师和新班主任和老教师结对。在学科教学方面,卢枫姣老师和吴世华老师结对,班主任工作方面,李雯老师和郭春根老师结对;并开展了新进教师亮相课展示活动。三是开展“五项评比”,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学校在第十二届“紫笋茶韵”教研节的时候,开展备课本听课本比赛、“青春正是读书时”读书汇报比赛、“微课程资源”研究论坛评比、钢笔字粉笔字比赛、微型课比赛等五项专题评比。让青年教师在磨砺中快速成长;四是开展教学能手的推荐评比,提升名优教师的发展。学校利用县第六届教学能手评选的机会,积极推荐学校骨干教师参选,参加评选的老师们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中,王海燕老师被评为县第六届教学能手。五是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我校开展了微课制作培训,“智慧课堂”全体教师培训等一系列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成效明显,陈劼老师获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竞赛省三等奖。
四、研训成果进步明显
经过一年的研训活动,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总结如下:
建立档案。学校根据每一位老师的情况建立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师学历提升信息、教师获奖、教育科研获奖发表等基本信息,档案的建立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老师的成长情况。
各层次老师都得到了发展。水口中学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关注不同梯队的老师,以教师专业成长分为“职初、适应、成熟、专家”的成长规律为依据,实施教师递进培养工程。建立“水中教学新星、水中教坛英才、水中名师、水中功勋教师”四个层次的教师培训档案,进行逐层跟踪培养。一是青年教师和薄弱教师成长迅速。针对青年教师,学校采用师徒结对帮扶、竞赛评比激励等形式进行培养,因此,这些老师的成长比较快,部分老师工作一年就能站稳讲台,并在各种竞赛中有不菲的成绩。二是名优骨干教师不断涌现。现有教学方面的名师如下:县名师(吴世华、王海燕、李野),县教学明星、能手(王海燕),县教坛新秀(吴世华)。三是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学校骨干教师在县级赛课和公开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获得了好评。张毅赟、向广钢在市项目化学习专题活动中作公开课,祁倩、李杰、林爱青、张哲在市数学教研活动中开公开课;陈劼、李杰、潘御鑫等老师在市县比赛中均获奖。四是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升。2020学年,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本科合格率达到95%。五是教师师德师风有提升。学校经常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开展师德教育在线学习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学校涌现出品德好、师德高的好老师,潘御鑫被评为市优秀德育工作者。
教师参与培训成效显著。学校老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020学年,全校老师人人都参加了至少24学时的培训,培训次数达到48人次,参训率达126%,人均学分为88分,其中90学时培训人数为10人,参训率达29%,达到省定标准,教师培训结束后还认真反思,将学习的内容用于教育教学。
科研成果锦上添花。学校教科室认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教学的课题研究,每学期开学初向老师发放“微课题”问题征集表,指导老师根据问题开展研究,学校还邀请县内外专家对老师做讲座,讲授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方面的知识,并不定期向老师发放教育科研方面的学习资料。学校积极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参加评比或向杂志投稿。
五、特色创新有新突破
建立各类资源案例库。在平时的研训中,各教研组认真积累总结资料,一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有价值的校本研训资料,建立了各学科的资源库,资源内容有教学课件、科研学习资料、考试复习试卷等内容;同时,在班主任建设中建立了大量的德育、安全方面的资源。这些案例都储存在学校建立的之江汇教育广场资源库中,便于老师随时提取使用。
研训创新点和亮点。一是举行“一日草根”教研活动和举办第十届“紫笋茶韵”教研节。利用“一日草根”教研和“紫笋茶韵”教研节的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研训活动,形成了学校的亮点;二是开展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的教师微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教师校本研修,充分利用“一日草根”的教研活动,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微课程资源研修。采用“做中学”“同伴助”的专题社区研讨形式,老师在开课研讨、选择视角、形成汇报的过程中充分讨论,思想互相碰撞,提高了研训的实效性。
教师个人校本培训总结通用3
校本培训工作是一所学校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如何将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开展“主题式”校本培训,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和喜爱,提高了教师培训的效果。所谓“主题式”培训,就是学校结合实际,围绕预设主题开展教师培训的一种民主、开放和有效培训模式。培训对象为全体教职员工,培训内容为根据实际预设的主题,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一、“主题式”校本培训的提出
我校的校本培训开展得较早,形成了以“感动强师德,读书睿师智,反思精师术,听评长师艺”为校本培训内容,以及“笔记一交流一考核”的校本培训模式,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以至来自市内外的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最多时一年可达二、三百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教师的审美疲劳,以及职业怠倦的加剧,原先的培训模式已不新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培训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借鉴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培训方式,形成了“主题式”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二、“主题式”校本培训的操作流程
概括来讲,基本操作流程包括调查研究,确立主题;自主交流,合作点评;课堂实践,扬长避短;自我反思,总结提升。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确立主题。学校召集各学科教研室主任会议,本着“问题即主题”的原则,拟定校本培训的主题,各学科教研室主任深入教师调查研究,了解教师的意见和看法,教科处汇总意见和建议,拟定主题并及时下发全体教师。教师针对主题,撰写交流材料。
第二阶段:自主交流,合作点评。学校定于每周五以论坛的形式召开交流会,让参会教师主动交流。主题发言人按照指定和随机两种方式进行。学校根据教师所撰写交流材料的质量,选取观点新颖的教师,作为指定发言人,每次发言在两人左右。为保证每位教师都认真撰写,学校随机抽取两位教师作为发言人。此外,在交流现场会上,学校允许两名教师自由发言。发言结束之后,学校抽取三名教师对各位的发言进行点评,以促使全体教师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并针对别人的`观点谈自己的认识。在这样交流中,观点得到碰撞,思维得到发展,认识得到提高。
第三阶段:课堂实践,扬长避短。任何形式的培训都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践,任何教育理论都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检验,才能得到完善。在论坛交流之后,全体教师把自己吸收的观点,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找到优势、发现不足,以利于进一步完善。
第四阶段:自我反思,总结提升。教师经过交流和课堂实践之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形成对预设主题的客观、理性的认识,在总结中提升自己的认识,并逐步地内化为自己的基本素养。
三、“主题式”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
在主题选择上,坚持“问题即主题”的原则。要想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就要在校本培训过程中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脱离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都是假培训。针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高原”现象,我们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反思”系列活动。比如,列举“反思我们的模式”、“小组如何构建”、“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反思我们的课堂”、“如何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等“五大”主题,开展讨论培训。每个主题交流讨论一个月,充分发言、各抒己见,交流观点、碰撞思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活动形式上,坚持“灵活多变”的原则。学校坚持“集中交流与小组交流”相结合、“个人展示与别人评价”相结合,“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相结合等多种交流方式,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学校先后采取理论学习、观看名家专题讲座录像、论文比赛、论坛交流等形式开展活动。
在培训对象上,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倡导每一位教师都参加,每一名教师都交流。为此,在展示和点评的环节上,我们选择随机抽取的办法,每一位教师都有可能被抽到,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在评价机制上,坚持量化考核和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把校本培训纳入教师量化考评。与绩效工资、评优评先、晋职晋级挂钩,从而极大地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每次主题培训结束之后,学校都评选出优秀参与教师,对交流材料评出等级奖,既有精神奖励,又有物质刺激,教师主动参与的意识得到增强。
四、“主题式”校本培训的现实成效
“主题式”校本培训的模式符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当前学校教师培训的实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是增强了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现代教育强调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主题式”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让大多数教师深感知识的不足,为了准备交流材料,大多数教师及时查阅各种资料,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增强。教师一旦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就不愁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是增强了教师自主反思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上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主题式”校本教研注重教师的反思、总结和提升,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个人校本培训总结通用4
总结近几年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可以用这几句话来概括,即抓住一条主线,做到两个三结合,突出三个重点,落实四个策略,实现五个一,反思六个问题。
一、抓住一条主线:以校本研修活动为主线
校本研修包括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就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校本教研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一种原动力,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发展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教师个体的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实践证明,校本研修这种形式,对于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对于提高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弥补当前继续教育资源的不足,有多方面的现实价值。因此我校从校长到具体运作部门,都非常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我们在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和院校组织的培训、教研活动及自身的学历进修外,每学年都把校本研修活动列入学校计划,精心安排,认真实施。我校每学年举行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平均40次以上,同时组织去外地考察学习培训的有60人次以上。2006—2008两学年学校用于外出培训的经费约21万元,请北师大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指导的经费约8万元。
二、做到两个“三结合”:教学、教研和培训结合,通识培训、分层培训和人本培训结合
教师成长道路有常规道路和超常规道路两种。常规道路指的是传统的拜师傅、结对子,这需要教师付出十分辛苦的劳动,加上不断的进行经验总结。这条成长道路漫长,而且只是简单的观察模仿,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模子。而超常规道路则要求教师广泛学习理论,再进行大胆而小心谨慎的实验,最后探索出规律。我校是一所新学校,老教师少,新教师多,走常规道路存在老教师少的问题。而且学校起点高,可利用资源丰富。另外根据我校的目标——争取在五年内成为名校,如走常规道路教师成长的时间太长,满足不了我校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超常规道路是适合我校教师成长的道路之一。实践证明,我校的这一决策是英明的。
学校充分利用北师大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通识培训。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听课、评课、指导教研活动。四年来,邀请教育部官员、北师大教授、英美学者、魏书生局长、省市教育专家达八十多人。
学校还根据各类教师的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导师制”培训:对参加工作不足三年的教师,采取导师带教的培养方式;“名师工程”培训:对骨干教师,学校启动了名师培训工程,2005年引进教育部“以学术能力为本的名师培训”项目,选送25人,学习怎样读书写综述、开展教育研究、撰写学术论文,逐步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目前我校已培养省级学科带头人4名,省级骨干教师12位,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13名;“量体”培训:学校有部分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属各学科领军人才,为了使他们度过高原期,稳步向专家型教师迈进,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要,学校聘请大学教授或国内著名的教育专家,对其进行一对一定向培训,目前有三位高级教师和北师大教授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书。
三、突出“三个重点”: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能力”培训、“教学研究”培训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主要抓政治学习制度,采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定期总结反思的方式方法。2003年建校伊始就确定了加强对教师进行教育法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工作思路。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教师行为规范》,从仪表、语言、风范、思想、信念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明确每位教职工在师德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实践活动,如德育教育论坛,“我喜欢的职业操守语”的撰写、推荐和评选等,引导教师在业务上求深求精。每年都对班主任、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推行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将师德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每年开展一次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名师等评选活动,采取学生问卷、考评组评审、领导小组认定等办法,使评选公开公平公正。学校建立校园网,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联系,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放在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中和教师自律意识的提高上,收效极为明显。
在“教学能力”培训中,主要抓青年教师的"导师制”、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课堂教学创新比赛等活动。我校每年12月份举行一届的“新课程杯”课堂教学创新比赛都把教学技能列为一个评价项目;每学年进行一次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或比赛,内容包括硬笔书法、普通话能力、常用简笔画、课件制作、试卷制作等。如2007年举行教师硬笔字比赛、简笔画比赛,2008年举行硬笔字、简笔画作业评比,2009年举行粉笔字考核。对在校内比赛成绩优异者我们优先推荐参加上级部门举行的比赛,并免于参加下一轮相应的基本功培训,这样通过比赛、考核使教师对教学基本功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在“教学研究”培训中主要抓读书自修、推行“一组一题”、“带题进课堂”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及教学案例、教育随笔及论文撰写辅导等活动。为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大力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争做学习型教师,每年寒暑假校长向全体教师赠书,布置阅读并撰写心得体会或研究论文,开学之初进行评选。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理论、探索实践、提高教科研能力的过程。我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提倡“带题进课堂”,科研、教研、教学一体化。建校以来我校先后承担了部级、市级、区级近30个课题。这些科研工作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也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
四、落实四个策略:管理从“严”,形式从“细”,问题做“精”,结果必“思”
一是管理从“严”。我们对校本培训的管理做到严格制度,严格纪律,严格操作。我们制定了《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和《校本培训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在各种培训活动中加强过程的监控,每次活动都有点名签到和活动记录,影响比较大的活动还要在校园网上消息。我们还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内设5个文件夹,记录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和继续教育成果,学年末进行评价和交流。
二是形式从“细”。在培训中我们注意从细微入手,细致操作,细心组织。如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由有经验的教师传帮带,我们要审查导师的资格,召开拜师会,制定《新教师成长手册》,规定了师徒交流的次数和主题,相互听课的'节数,各种计划、总结及公开课等要导师签字等等,都有详细规定,期末和学年结束时一项项验收。对教师的“两笔一画”基本功培训,我们已形成制度,每年都进行培训和考核,至今已编辑了两本“硬笔字、简笔画练习丛书”,并表彰了一批培训积极分子。通过这些细致的工作,促进教师培训工作的深入。
三是问题做“精”。校本培训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开展活动,因此,我们在培训中做到精确提炼,精心设计,精细实践。如针对教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的写法容易混淆的问题,我们请本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开了讲座,还结合五周年校庆出版《探索》文集,把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文稿分开目录编辑,以便让教师参考对照,在每届的课堂教学比赛中把评比“教学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等。
四是结果必“思”。我们强化教师自我反思的渠道,引导在新课程践行中坚持多方面反思,如“研究活动中的反思、参观学习中的反思、读书活动中的反思、观摩课堂后的反思、与学生谈话中的反思、与专家对话中的反思”等。特别强调课后的反思,对教师备课本中的“教学后记”,我们提出五点实施建议:1.思想上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要求;2.内容上一事一议,一得一记;3.写法上有感则长,无感则短;4.时间上记录及时,一课后随想随记,每个教案后必写;5.学校定期检查审阅。每学期检查、展示、交流教案,现在教师都养成自觉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通过这样的要求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提高实践能力,生成教育智慧,使反思教学成为教师的专业行为。
五、实现“五个一”
“五个一”就是打造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形成一批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培训项目,开发一个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建成一套比较规范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开辟一条通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校本培训之路。
1.打造一批学科领军人才。我们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各层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同时通过不同层次的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及教学技能比赛,促进骨干教师迅速成长,目前我校共有省级学科带头人4名,省级骨干12位,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13名,区级骨干15人,合计占教师总人数的35%。他们已在我校的历届高考、中考和小学毕业会考,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教育科研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2.形成一批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培训项目。我们充分利用北师大的教育资源,经过几年探索,在教师赴京培训、教学基本功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的培训项目。这些项目教师参与面广,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受到教师们的欢迎。
3.开发一个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为了满足教师继续教育需要,我校加大投入,在校园网上搭建五个资源平台。一是数字图书馆,目前已有1.1万册电子图书,最近通过发动教师选书,很快会增加到3.5万册。教师既可以在校园网内使用,也可在校外使用,还可以下载图书(即图书借阅),甚至可以在上面写书评、导读等。二是报纸期刊资源库,其中期刊库包含了1994年至今的1286种与教育相关期刊、杂志全文数据,报纸库包含了2000年至今210种与教育相关报纸全文数据,总数据量达2、5T,并且数据进行分类索引,检索使用非常方便。三是“国之源”资源库,它是一个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资源库,内含1—9年级各学科教学资源,其中有图片、动画、视频、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法学法指导、课堂练习、测试题等。四是清华同方“动画课堂”多媒体教学工具包,内含2300多个动画,其中初中1500多个,小学800多个,这些动画覆盖了中小学主要知识,满足日常课堂教学需要。五是视频点播系统资源库,内有本校及外来的教学课件,教师可随时学习和取用。
4.建成一套比较规范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培训学习、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借鉴外校成功的经验,我校先后建立和完善《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方案》、《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条例》《优秀教研组评选方案》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其中涉及校本研修的制度就有11个。这些制度保证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成效。
5.开辟一条通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校本培训之路。就读我校的学生家长,具有时代的特征。他们一部分是失地而成为城市居民的当地农民,一部分是购买商品房的业主。他们高度关注学校教育,但又不会正确引导孩子。所以我们把校本培训延伸到了家庭。中学部、小学部分别成立家委会,定期举行家委会和家长会,邀请家教专家给教师和家长作培训;班主任、年级组长和家委会成员举行家校合作教育研讨会;设立教学开放周,请家长进班听课并座谈;在校园网上搭建“德育网站”,内设“家校互动”、“教子有方”等栏目,刊登校园新闻和家教文章等。《厦门日报》08年12月19日在报道改革开放30年城市巨变时,以“校门口的那排布鞋”为题写了我校为改变当地家长的一些陋习,学校特意买来布鞋放在校门口,请穿拖鞋来的家长换了鞋再进校的做法,这就是用实际培训来提高家长文明素质,通过教育家长来实现家长教育,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实践证明,校本培训实现了家校教育的互连、互通、互促。
六、还需要探讨的六个问题
一是要不仅仅把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活动来运作,更要把它上升为一种课程来设置和开发,还需要做许多工作,它涉及到课程计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课程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必要在每次主题培训前,对教师进行需求的调查,征求意见,但这又很花时间和精力。
三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已经满负荷的情况下,既要开展集体性的培训活动,又不过分增加教师的负担,使教师能从心里认同培训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这也需要组织者深思的问题。
四是在教师培训中,教师往往重视校外的教育资源,轻视校内的教育培训资源,所以,挖掘、培育和壮大本校的培训资源,发挥它的亲和力和教育力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五是教师年年培训、各种培训繁多,但我们组织者有没有反思过这样一些问题:每场的培训,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老师们是怎样看待这场培训的?培训后,教师的哪些能力得到提高,哪些能力没有提高等等。
【教师个人校本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教师校本个人培训总结04-07
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总结01-28
教师个人校本培训总结06-23
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总结11-08
教师个人校本培训总结(精选)01-13
教师校本个人培训总结范文01-01
(精华)教师个人校本培训总结07-06
校本培训个人总结02-27
校本培训个人总结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