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美术教师师德总结

时间:2024-02-21 07:32:06 教师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美术教师师德总结(通用)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师师德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师师德总结(通用)

美术教师师德总结1

  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个教育环节。从当前的美术教育来看,教师缺少将美术教育与德育教育整合的思想,知识单纯的将美术教育作为艺术课程来实施。在德育教育高度被重视的今天,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下,要将美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如何从学科特点出发,从教材特征出发,融德育教育于美术教育,让德育教学进行渗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德育环境

  学生是学习者,具有比较强的模仿性,往往会将身边的人作为他们自己模仿的对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师德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做学生的表率,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与作用。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优雅文明,工作态度要严谨认真,要有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要对教师的教有充分的热爱,要具有身深厚的美术基础知识与才能,还要具有创新能力与表现能力,成为学生心中那个高尚的人。美术教育中国具有情感因素,是道德环境的创设这,是学生的楷模,是导师,是实施教育的主要领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激发学生参与欲望,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可以采取情感性、激励性等手段,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

  二、在美术教育中融入德育,以美促德

  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美术教育的始终,是当前新课该噶的发展趋势与必然要求,这种教学方式决定教学性质,培养目标等等。思想道德教育在美术作品中会更加具有丰富性、形象性、趣味性,让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知识更有感染力,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高尚与庸俗、健康与颓废有正确的认识与评价。美可辅德。以美促德,我们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美育的德育功能。从古至今,许多美术作品中都会融入德育教育中。鲁迅先生也曾经表达过:“美术可以附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上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美术的德育教学并不是通过说教式的管理进行的,著名的美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是将实际的生活、社会风貌进行创作,并且对现实生活做出描绘、评价,并且对人们的精神风貌、道德素质进行细致的描绘,在描述这些内容的时候,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评判,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与感情,以及对社会的感悟等等。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并且让学生接受道理上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创设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思想与情操

  人的思想与意识的转变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人们思想上的问题,并不能够利用强制的、压抑的方法去解决。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变,需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才能够引导学生明确是非,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水平提升,升华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感,让学生潜移默化的交付进行教育。

  四、在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在欣赏课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欣赏课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欣赏课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历史上美术作品的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进行美育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升。我们国家历代美术作品都比较豪迈、博大、精神,蕴含优秀的民族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另外在技法传授、中外历史名片欣赏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发展学生的爱国精神。总而言之,将德育教育融入到美术教育中,是大势所趋,是当前教学改革必须进行的活动之一。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为融德育于美术教育,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环境,时时爱国注意教育,在提升学生美术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美术教师师德总结2

  美术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轻实践,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情况依然存在。美术等课程只是课表中以备检查的摆设。由于条件落后,美术课所需的教具学具欠缺,美术课变得很枯糙乏味。又很少配备专业的美术教师,美术课很多时候便被语文数学等科目所挤占,从而极大的限制和人为地取消了艺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及作用的发挥。这种学生迫于“应试”的现象急需切实的解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必须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的统一在教育环节的各个环节中”,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的改革首先是思想的改革和观念的转变,要真正转移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现就美术学科教学改革谈点看法。

  一、加强美育教育,重视美术课程

  美术学科是培养、发展学生审美情趣、审美素质的基础学科和专门的学科。它承担的任务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活跃的想象、创造思维。美术学科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每个学校必须按国家的规定开足课时,不能随意挤占和取消。必须让广大美术教师认真学习大纲要求,学习新课程标准,专研教材。不断专研教材,农村学校教师在教材偏差于实际的情况下要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而弥补在教具学具上的相对不足。学校也应该尽可能的为音、体、美等学科创建良好的教学条件,使其课程能够生机勃勃的开展起来。

  二、密切美术与各学科联系

  美术学科,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要运用图象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问题,甚至有些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运用图象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美丽的图象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改实验中,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科教学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是拓宽审美教育的一条良好的渠道。比如,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为课文绘制插图,教师通过诗与画密切配合,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如,配合化学实验课,用试剂绘制山水画,通过喷染不同试剂进行化学反应,显现出使人变幻莫测的'绚丽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还密切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历史故事会等,绘制了大量的图表、历史人物肖像,发挥美术学科的教育作用,拓宽了审美教育的渠道。

  三、转变观念,重在育人

  在传统的观念中,美术学科是一门技术学科,强调的是绘画技巧。把掌握美术技能当作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因而放弃了美术学科培养学生审美文化这一根本任务。美术课程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美术人才,而是需要培养学生通过美术课程陶冶情操,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转贴于

  四、注重个性化发展

  在传统观念中,美术学科就是按照教材“依样画葫芦”,要求学生按照教材和教师的“范画”整齐划一的进行美术实践。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美术师艺术学科,艺术失去了创造就失去了生命,失去了灵魂。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这种状况在一步一步的转变,但是在农村学校依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思想,转换方式,转换地位。教师要变主体为主导,主导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体的想象力,不能“依样画葫”,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五、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而且地域辽阔的大国。各个民族有不同的民风民俗,各有特色。各个地方也有经济、文化上的差异,所以教育水平也有差异。就像我们农村学校和城里学校差异就很大。在美术学科来说,城里学校有专门的画室、静物、模型,有美术馆、文物馆、博物馆、风景名胜……。学生也有画板、画纸、画笔……。但是对于农村学校的孩子,这些都是渴望而不可求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的美术学科就需要老师多下功夫,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了。比如带孩子到田野山间、农舍小院、小溪池塘……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和感受。利用一些现成的材料完成美术作品,比如让学生制作动植物标本,还可以让学生收集花草树木等拼成喜欢的图画等。这不也算一种特色的美术教育吗?此外,要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挖掘乡土文化,自制乡土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去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选择美术素质较好的老师担任美术专职教师,分管学校美术教学、美术特长生培养、学校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学校美术总体水平的提高。比如我所在的学校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美术竞赛、作品展览,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活跃学校的气氛,释放美术教师的活力,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六、加强师训,强化管理

  目前,特别是农村学校,美术教师数量不齐,质量不高。相当部分兼职教师都未受过美术专业教育,中师毕业生,高中毕业代课转正教师多,这部分教师所学的知识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加上知识老化,已很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要求每个教师都必须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高艺术素养。掌握教研信息,提高科研水平。总之教师的继续教育是当务之急,要尽快建立一支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美术教师队伍,这是全面推进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美术教学已经不是从某个局部进行研究或改革可以奏效的,必须对美术学科进行整体研究,全方位的改革,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美术学科教学体系,才能真正使美术学科在培养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健康审美素质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发挥其育人功能。如何以审美教育为先导,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建体,以美助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校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改革和探索。

美术教师师德总结3

  各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渗透德育。美术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极其丰富,为学生展示了世界各地名家名品,能够让学生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同时,名家名品当中都具有独特的时代性,寄托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仅仅做知识的传播者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与新课标教育目标背道而驰的,在素质教育普及的今天,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教学中不断改革,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一、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传统道德认识

  美术课的讲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美术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把握和理解才能充分发挥美术教材的作用,对于十分具有德育作用的课程内容要着重讲解,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要让学生切实讲出自己的感受,例如“你觉得哪幅作品最好?”“你最感兴趣的作品是哪一个?”“你为什么喜欢这幅作品?”“你觉得作品想要表达什么?”“从中你懂得了哪些道理?”等,通过这些简单的问题设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融入美术世界,用心感受每一幅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通过作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给学生讲《中国民间美术》一课时,除了开展作品欣赏的环节外,美术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人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民间美术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民间艺术最难?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通过这样的小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言,充分思考,在提高自己的美术意识、道德意识的同时还能分享到小伙伴们的故事,从小伙伴的故事里也能够学到很多。例如,有的同学认为,剪窗花很难,尤其是大窗花,每一下都要十分精细,在剪之前大脑中就要形成剪完之后的形状,感觉和最强大脑节目里的名人堂的选手一样,我也要锻炼自己,向最强大脑发出挑战。经过这样的故事分享,学生都受益颇深。美术教师一定要做好总结工作,明确为学生指出德育点,让每一名学生都从不同的故事中学到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

  二、通过美术课,找到美术知识与传统美德教育的结合点

  要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先,美术教师要具有十分高尚的道德情操。美术教师应树立传统美德教育意识,透彻分析教材,把传统教育结合美术教学的各个知识点,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讲课时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对于德育的关键点要进行深刻讲解,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美术与传统美德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使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学会去观察生活,观察美好的事物,发现美的存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与道德素质,通过美术的学习,切实让学生感受事物的美好所在,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讲授《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时,根据此课的.内容,把爱国教育渗透到课程当中。欣赏完图片后询问学生有什么样的感受,还可询问学生到过哪些著名的景点,首先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要认真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通过赏析中国古代建筑造型艺术,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古时候我国人民的伟大智慧。

  三、通过美术课,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展示好人好事,深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美术教材的知识点是有限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在多媒体时代,教师要找到鼠标与粉笔的平衡点,不可过于倾向某一种教学,做好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的有效整合,使多媒体教学达到最佳效果。通过多媒体搜集与本课相关的好人好事美术作品,为学生树立榜样,有效进行传统德育工作。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途径十分广泛。美术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仔细分析教材,把握契机对学生加以引导。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是美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大胆说出所感所想,教师做好引导与总结工作,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