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
首先,看老师。
第一,语文 老师上课感情要饱满,神情要有亲和力,语言要有感染力。做到这点,课就成功一半了。
语文 是一门研究语言艺术的学科,而语言是来达情的,讲授的老师,如果没有情,苛刻的讲,没有全情的投入,就不能讲好语文 课。语文 课堂,教师“动了情”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想让学生“动了心”。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有本领来“煽情”,此时你的神情和语言,就很重要了:神情要有亲和力,语言要有感染力。
今天授课的张凤君老师、牛丽芳老师,在这点上做的都是成功的。张老师讲的课题是校本内容《杜甫和妻子的情和爱》,这个选题就很“惹眼”,也很容易让人“动情”。从哈尔滨远道而来的张老师一上课也带来了“情和爱”,所以和本来陌生的市实验学生,就没了距离:作者的情,教师的情,学生的情,一下子贯穿在了一起。而这位爱笑的“美女”老师(本人坐在后排,实际看不清张老师本人,从身材、从声音判断),侧耳倾听,俯身“探看”,亲和姿态马上和学生融合在一起,如果不知道,还就以为老师是亲老师,学生是亲学生呢。
与张凤君老师要过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一关相比,牛丽芳老师就如鱼得水了,因为她就是市实验的老师,用的就是自己带了一年多的亲学生。——问题不是这样简单,她今天作课的选题是必修5第四单元科普说明文《作为生物的社会》。语文 老师都知道,不是什么授课内容都能讲的“有意思”,都适合讲课老师“用情”的,直接的讲,有些内容拿出来做公开课很难出彩。牛老师不会真的把说明文讲的很“平实”吧?课一上,牛老师“丹唇一启”,探寻未知的生物社会的“好奇心”就流露了出来,之后的蚂蚁呀,蜜蜂呀,在她那里似乎也都成了亲密朋友,被她一个个的唤出来。她不瘟不火,娓娓道来,又让你感觉她的情是含而不露。至于神情,你看牛老师那会说话的眼睛,会送“秋波”的酒窝就知道了。
当然,教师的“用情”,实质反映的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你要发现老师今天是面无表情的讲一篇课文,你可以判定他没备课,至少是没有深入备课。只有在对文本深入的细读基础上,教师才能体会作者的情,向学生正确“传情”。张凤君老师的授课内容所给的材料就涉及杜甫的诗16首,但是授课过程中,张老师手里除了拿麦克,其他的就没拿,而课堂进行中,张老师没有“卡壳”的地方。想是只有对文本这样的烂熟于心,才能体味作者的情,才能这样好的“用情”。——如果讲到反映杜甫的生活是贫苦的、漂泊的,能不一直面带微笑,流露出一些“悲苦”的神情,当然就更好了。牛丽芳老师,也是如此,课本是拿在手中,但是说到课文各段内容时,她并不看,而是能一大段的背出来。
我一直欣赏“动情”的语文 老师,一直喜欢“有声有色”的课堂;我最怕的就是对文本没一点“感觉”,就给学生上课的老师,最怕的是“死水”的课堂。所以我认为,有了“真性情”的课堂,先不管讲的对不对(语文 这东西,主观色彩很浓厚,也不能就简单的说对与不对),就已经是成功一半的课堂了。
第二,语文 教师授课的切入点要高明,要不留痕迹。
各科的知识点就那么多,语文 的学科知识也是如此,所以教师高明之处,不是你一堂课要讲明白多少个知识点,而是要看你知识的呈现方式。就一堂课来讲,就是问题的切入点。
张凤君老师选的课题是《杜甫和妻子的情和爱》,用高考的尺子一量,这堂课实质在讲诗歌鉴赏。也就是说,如果遇到不高明的语文 老师,就会这样上这堂课,“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一节诗歌鉴赏课。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的一个版块……我们今天就以杜甫的几首诗为例,总结一下赏析作者情感有哪些方法……”课讲的内容可能都是一样的,但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两堂课学生上课的状态能一样吗?效果能一样吗?——听课过程中,我也在想一个问题,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完作者情感,是不是应该总结一下,讲点什么体味作者情感的方法。也就是我们要不要从感性到理性有一个“升华”,教点什么。后来,我想明白了,其实可以不讲,讲方法的目的是体味情感,而学生都把情感体悟出来了,还要方法还干什么。
牛丽芳老师讲的是科普说明文,她给出了三个问题,按照她说的,三个问题是有层级的,分别培养学生的筛选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三个方面实质也是高考科技文阅读的三个考查点,也就是牛老师设计课的时候,还是紧紧围绕高考展开的。但是你看她问题的提出,绝不是简单的告诉大家,“高考考这么几个能力,现在我们培养这几个能力……”比如课堂第二个问题,“请自主研读①、③自然段,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假设同组的组员同为某一种生物,请你尝试着用这种语言风格来描述自己小组的行为。”这个问题比起“请总结本文的语言风格”的提问方式,其妙处就多了,一是知识的传授是自然不生硬的,不留痕迹的;二是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归纳总结上,而是上升到“使用”的这个层面;三是最关键的,它激发了学生自我表现的兴趣。
由此看,怎么不留痕迹的把所谓的“要考的知识点”无声的传授给学生,即让学生让别人看不是你是“为了教而教”,这是最高明的。这也是成功课堂的一个表现。
第三,语文 教师课堂要善于“激化矛盾”,要善于“导”。
曾有人撰文说,中国老师和外国老师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没有问题”。中国老师下课爱问一句:“还有没有问题了?”如果没有了,老师就会心满意足的走了,感觉自己讲的不错,学生都会了。否则,就会“诲人不倦”,直到学生没有问题为止。而外国老师不这样,下课了后,他会说:“希望你们明天提出更多的问题。”“有没有问题”,涉及到教育理念的问题,即我们的教育,追求统一,追求什么都要求有一直的答案。而这对于语文 课堂是致命的。如果一个老师讲什么都要向他所谓的“标准答案”去拉,那么课堂是没有生气的。所以我说,成功的语文 课堂,老师要善于“激化矛盾”,制造“问题”。说白了,老师要善于“勾火”,“你这么说,我觉得这么还有道理呢。谁有相反意见?”思考就在一次次“激化”中被引向深入,真理就这样一点点的被“剥离”出来。
张凤君老师和牛丽芳老师都深得其“激将之术”。比如张老师在讲到杜甫自外返回后,妻子心情的探究,“你说高兴,我觉得不是,可能还是怨恨呢,家里现在一贫如洗……”。牛老师课堂最后一个问题的探讨,争论的很是激烈,直到打铃,还有同学埋怨老师没给发言的机会,说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当然,学生的见解也有“跑偏”的,思路也有不畅的,或者干脆“冷场”的,这时候是最见老师功力的。怎么能不是直接告诉,而又给指出一条“明路”,是需要技巧的。
比如,牛老师让学生讨论第三个问题,人与其他生物哪一个更高明。第一个站起来的学生,说了半天,观点并不明确,牛老师就引导说:“你认为人怎么样?”学生答;“你认为生物怎么样?”学生答;“用你们哲学的观点总结,这叫怎么的看问题?”“辩证的看问题。对,我的意思就是,他们各有所长。”老师因利势导,学生就条分缕晰了。
再比如,张凤君老师有一个地方就“导”的不是很巧妙。在讲到杜甫回家与妻子相见的场景时,学生要表演一下——课堂要不要表演,“演”的意义何在,后来遭到了张玉新老师的质疑。但是我觉得大可以让演,关键看怎么导。学生表演的很简单,尤其对话很“苍白”,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说:“你们看,同学演的这个见面场景,很简单,很平白。但是我们看杜甫诗句,表现的却情深蕴藉,荡气回肠,足见作者文字功力,值得我们用心学习。”这么一导,既回到了对诗歌文本的深入探究上来,又激发了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怎么“激”,怎么“导”,是课堂最好看的地方,也是课堂最见授课人“功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