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个人教师总结八篇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教师总结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个人教师总结 篇1
落实课程目标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实现。两年来,通过对大连课改实验区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和调查,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实施新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全面设计教学目标,不能只注重知识领域的目标,而忽视其他领域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来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领域,不可有所偏废,而在具体的每节课中,教学目标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 不能以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代替教学目标
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但它不是详细、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此,不能以具体内容标准来直接代替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应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具体内容标准和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目标。例如,“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节课,如果把具体内容标准中的“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直接作为教学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综合相关因素,可以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说出显微镜主要构件的名称和作用,说出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练习使用显微镜,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按程序操作和观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本节目标侧重于动作技能“练习使用显微镜、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三、 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准确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
课程标准中给出了“学习目标的说明”,阐明了各目标水平的要求,列举了各目标水平对应使用的行为动词(设计目标时不限于列举的动词范围),教师应在深入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和使用相应的行为动词,在分析具体内容标准中的目标水平时,一般可以通过描述“标准”的动词来判断其学习水平要求,如“概述、阐述、说明”等对应于理解水平,“描述、说出、识别”等对应于了解水平。
四、 正确处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要实施、落实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教师首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进行教学评价,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另一方面,教学目标设计是以分析的方式进行的,即按照三个领域分别设计出若干个目标,在实施教学目标时,往往是将目标综合在一起进行的,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具体地把握教学目标,综合地实现教学目标。
个人教师总结 篇2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一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回顾这一学期自己的工作,真是有喜又忧,但我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尽心尽责的工作"为宗旨,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同时也非常感谢中心幼儿园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教师个人总结1。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保育方面每天我一进教室,第一件事就是开窗通风,做好毛巾、杯子的消毒工作,以及各项卫生工作。在平时,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进行盥洗时,能及时看好秩序,注意幼儿的安全,并交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即使天冷也让幼儿坚持饭前便后洗手;在午餐时,让幼儿做到不讲话、安静愉快的吃完自己的一分饭菜,做到不挑食、偏食,针对进餐有挑食的孩子,给予引导,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在午睡时,我严格要求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安静入睡;在接送方面,坚持做到人卡分离,认真完成职责,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孩子的快乐,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家长的满意,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二、教育教学方面认真学习幼儿园《纲要》及《幼儿园管理规程》,全面了解幼儿教育新动态,思想紧紧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代。在教学中,尊重幼儿,营造平等、和谐温暖的氛围,用眼睛关注每位幼儿,从幼儿身上汲取闪光点,去点亮他们自信的明灯,我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优势、智能,建立自信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在课堂上利用各种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激发儿童的兴趣。真诚对待每一位家长,如实的和他们交流对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尽量去满足,对家长提出的教育孩子的疑问帮着查资料回答。当问题出现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络很重要,让家长知道老师对问题很重视,对幼儿发展很在意。园内半日活动中,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与进步,同时也看到了别的孩子的优点,有助于家长帮肋孩子找差矩与不足,找到继续教育引导的方向。总之,这学期来,我努力做好本工作,但在工作中也难免存在不足,我会在工作中加以改进,扬长避短,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好,力争更上一层楼。
个人教师总结 篇3
现实中,由于许多教师思想中存在着“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因此淡化了爱生意识,使师生关系出现了一种不平等现象,即教师成了施爱者,学生成了被动的施爱对象,从而失去了学生的主动性。这种没有爱的教育并没有达到“以爱育爱”的目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和谐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懂得爱学生是自己的职责,更要懂得如何做才是真爱学生。
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其实,我们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提前,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的核心内容。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理解、尊重学生,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理解也是一种师爱。在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中,都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作为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的理想尊重,就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愉快。同时,教师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老师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预防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也能更加爱戴老师,有利加深师生的感情,以使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二、耐心说理,懂得去爱
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爱的工作。但仅仅停留在爱上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是师德的“调节器”和“控制阀”,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本质上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对未成年人要允许其犯错误,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对学生说理,要有耐心,有充足的理由。有一次正是放学的时候,同学们都忙着整理书包,打扫卫生,退出教室。坐在第一桌的是班级里较淘气的一个男同学,他平时做事总是毛里毛草,只见他把书包背上,快步想抢到第一个跑出教室的时候,第一张课桌被他一带,咣的一声倒在地上,同学们吓了一跳,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都怯怯地投到我的身上,看我怎样批评这个同学,而我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快步上前,一边把桌子扶起来,还一边询问这个男同学是否被砸着了。这个同学一看,赶紧帮着我把桌子扶起来,他没有想到我并没有批语他,还那么关心他。他低下头,脸也红了,其他同学也随着松了一口气。这是一件小事,可是如果没有对孩子的爱,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试想教师没有这样的师德修养,训斥学生,批语他做事鲁莽,损坏公共财物,很可能导致学生与老师情绪的对立,更从何去谈教育的成功呢?
三、宽容中有爱,以情促行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学生在情感上要求,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动机的服从。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教育因素,对学生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崇高的精神境界决定教师要具有宽广的心胸,不在学生面前计较个人的尊严和得失,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时首先要严于律己。由于学生幼稚、不成熟,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常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有时是教师意想不到的。我们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应以宽容的精神对待。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感情问题。”宽容之中蕴含着了解、信任、等待,表明了教育者对自己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渗透了一种对事业、对孩子的诚挚的热爱。在现实生活中,做错事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现象。每个人在成长过程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学生行为失当,老师要看这件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另外还要看他行为动机是否合理,然后再加以批判和处理,这样教育才有针对性,才会产生效果。
四、爱要做到心理相容
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而不是老师施爱的被动对象。当老师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用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有可爱之处,你不会不去爱他们。在有的教师眼里,对后进生常常是不屑一顾的,然而,后进生的坚强毅力和承受能力是常人所没有的。他们明知听不懂教师讲课的内容,却天天要坚持听;他们面对考试,明知要失败,但是屡败屡考。如果教师对他们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你爱,你才会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那么,教师只有从心理上理解学生,帮他想办法,解决问题,帮助他渡过难关,才是对他真正的爱。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回忆说:“我小的时候是个差等生,学习成绩在全班40名同学中总是倒数第一,各科成绩比较起来,语文成绩较好,有一次,我写的作文交给语文老师,他认为我是抄袭的,并当场讽刺我,使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在他上课时,我的眼神总往外瞅,不愿和他对视,后来,换了一个王老师,他衣着俭朴,但很有学问,不歧视我,还鼓励我,讲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他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当我从日本留学回来,第一个想见的便是王老师。苏老先生的亲身体验给教师提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一个人在小学或中学,在学业上、品德上的暂时后进,并不能注定日后会无所作为。在教师的鼓舞和激励下,他们当中同样会涌现出苏步青、郭沫若等驰名中外的科学家、文学家。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后进生的心灵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精神的污染只能用精神的甘露来洗涤,多给后进生一点爱护和关心,把爱的教育融入他们的心田,他们就会感到教师真正地关心他,帮助他,就会接受教师的教诲和劝告,产生追求进步的动机和行动。
五、严中有爱,爱中见严”
爱“并不能溺爱,更不能纵容和放弃,而是把对学生的温情和严格相结合。要”严中有爱“,”爱中见严“。不因为优生就”爱中无严“,也不因为后进生就”严中无爱“。对于后进生要”严中有爱,严之有序“,不急于求成。要尊重学生,才能启发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教师平易近人,和学生打成一片,以诚相待,方可使学生感到老师亲切可敬,就能主动接近老师。同时对于学生所发犯的缺点和错误及时加以指正,决不姑息。
六、把师爱撒向学生的心田
爱学生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爱学生要深入地爱。深入的爱是指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关怀学生,对学生的身体、学习、生活、思想、情感等多方面加以关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教师不仅要做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而且要当好学生人生的领路人。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总之,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的表现,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主要标志,又是教师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作用是其它教育因素和力量无法取代的。教师爱学生就是期望学生成才。这期望表现在对学生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使之牢固灵活地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其才干,陶冶其各种高尚的心理品质与情操。
做为教师,他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优秀的师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章来
个人教师总结 篇4
新课程下的教育评价观对学生的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再是只关注学生的分数,更关注的是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树立起足够的自信心;不再是以淘汰一大批“差生”为手段而是择出另一批“精英”;不再是着力于学生的眼前状况,而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这一评价教育观早在50多年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并进行实践了。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评价观,对于指导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评价,具有针对性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评价观作一简单的分析。
1.要十分重视教育评价的作用。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定期使用教育评价这一工具。但如何发挥教育评价工具的作用,不同的教师却不同的观点。有的教师把评价当作惩罚学生的工具,如果学生成绩低了,就要对其进行惩罚。而有的教师却把评价当作激起学生学习愿望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赞同后一观点的教育家。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中曾说过:
“教师的工作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他要经常地评价自己学生的工作。在衡量知识质量(也就是劳动质量时),教师的评价带有明显的道德含义。评价里包含着刺激,应当使儿童在这种刺激的影响下确立一种要学好而不要学坏的意向。通过这种评价,不应当使儿童对于人们怎样看待他(是爱劳动还是懒散的)抱无所谓的态度。评价所起的这种微妙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就是它一定要跟儿童的内在的精神力量结合起来。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学习的愿望,帮助形成这种愿望,而不是对于不愿学习的一种惩罚。”(374页)
2.要慎重对待学生的评分
在前苏联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评价也用划分数来体现,它在每节课中都以“五分制”的形式来进行。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成绩评价的作用,并提出“评分是一种最微妙的教育工具”,一定要慎重对待对学生的评分(2-591)。他说:“不要把对知识评分当做一项独立的事情从教学过程中划出来。只有当师生关系建立在彼此信任和关怀的基础上,评分才能成为促使脑力劳动积极起来的推动力。”为了慎重地使用好这一工具,他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每节课都对学生进行评分。他说:“宁愿评分的次数少些,但要使每次都评得更有分量、更有意义。”因此,评分不可滥用和多用,一定要在关键时刻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其评价和激励的作用。
对不理解分数作用的小学生,先不要使用分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7岁的小孩还不能理解评分是取决于自己的劳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的,这时他暂时还做不到的。……而是要等到孩子已经懂得了自己的智力劳动质量要取决于自己在学习上所付出的努力这个道理的时候,才在他身上使用分数。”(3-103)只有这样去做,才能真正发挥分数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和激励作用。
3.不应把学习成绩当成评价的唯一工具
苏霍姆林斯基在看待学生发展的问题上,提出不应当把学习成绩看作是评价的惟一工具,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他说:“不能,也不应当使集体中的任何一个人成为‘没有任何才能的人’。不应当把学习成绩,形象地说,看做是惟一的土壤,即培育了人品的土壤。在那没有任何别的土壤的地方,个别的学生永远会感到自己是学习差的、落后的学生。”(2-383下)单凭学生成绩的评价来看待学生,会使有些成绩低的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
4.学生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就不要打分数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谈到学生成绩评价时,他再三强调,如果学生没有完成某项任务的学习,就先不要打分数;“如果一个学生还不能完成某项学习,我们什么分数都不打。分数只能表示学习的肯定结果;没有分数,就是还没学好。这样做,可以避免负责日志的学生与班集体在相互关系方面出现不正常现象。”(2-808上)他进一步分析,这样做,防止学生把成绩记在日志里或让家长看到后认为孩子没有学好。他再三提醒教师们:“如果你发现学生的知识含糊不清,发现他们对正在学习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念有点不明确,就根本不要作任何评分。”(2-592)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来不给学生打‘2’分,而是经常激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有经验的教师就是这样做的:当一个学生还做不好作业时,教师就不给他打任何分数,永远不堵塞他争取好成绩的道路。”(4-658上)因为,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划一个低分,对孩子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2分和1分,这是十分锐利和精细的工具,聪明而又经验的低年级教师问题备而不用的。……只有当教师掌握了人学的最高智谋会尊重孩子的无知的时候,2分才能成为那种最锐利、最精细但在小学从不运用的工具。”(3-103下)
只有等到孩子们全部掌握了所学知识后,老师们才给他打分数;要等到孩子们懂得自己的智力劳动质量取决于努力时,才给他打分数。
5.评分的项目要多样化
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总是尽量避免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回答划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和全方面的评价,评价的项目要多样化:“我总是对学生在某一的学习给予评分,这种评分包括好几个项目在内,如回答问题(可能是对几个问题的回答)补充同学的回答、书面作业(少量的)课外阅读、实践性作业长远等。我定期研究学生的知识状况,学生也感到了这一点。”(2-591)
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性的多项评价,既避免了孩子们因一项作业没有完成而得一个低分数,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又可避免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牢固。
6.不要考察学生已经背熟了的东西
关于对课堂学生作业与问题的检查和考试的命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当避免提出这样一类问题,即要求的答案只是十分准确在重复教师讲解过的东西或从书本上背熟了的东西。……知识的转化应作为复习的基础。”(2-593)因此,教师检查的命题要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和运用情况。如果只检查教师讲过的或学生背熟的知识,就可造成学生在课堂不不动脑思考和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
7.要慎重对待学生的综合评定
在一个学期或学段学习任务结束之后,就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在帕夫雷什中学,在学季和学年结束之前,对学生划定操行分数。同评价学生的成绩一样,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慎重地对待学生操行的评定。他们的评定标准是:“我们评定操行的依据是这样一些要求:能进行自我教育,能认真劳动(包括学习劳动的公益劳动),爱护并人民财产,诚实,尊敬劳动人民,尊敬父母,尊敬老人,尊重妇女,不容忍坏事,积极参与对低年级同学和学前儿童的教育活动,能为别人做好事。”(4-314页)他们还认真组织好评定的过程。“这个对学生非常重要的问题,要在教师(班主任)和学生有同样表决权的会议上作出决定。学校里还有一条规则:如果班集体在评定操行分数和问题上意见不一致,就把问题交给校务会议作最后决定。但我们学校还从来未发生过必须把问题提交到校务会议解决的情况。”(2-808)
正是这样非常慎重而灵活地运用了学生成绩评价的杠杆作用,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下的帕夫雷什中学校园里,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即使是个别头脑迟钝或发展不全面的学生,也会在教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取得最大的进步。愿我们的学校和教师们,也能从苏霍姆林斯基评价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启迪,以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学生成绩评价工作。
个人教师总结 篇5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做到关爱学生,像慈母无微不至;理解学生,像朋友亲密无间,对待学生,像严父一丝不苟,与学生建立一种文明、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人们常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教师的职业赞为“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这实质上是对教师道德品质的高度赞美。正是因为人们对教师有了如此高的评价和称赞,从而对当代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作为教师其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在这个活动中决定了师生关系产生的必然性,而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职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能够起到无与伦比的良好效果。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主动、乐意接受教师的培养塑造。反之学生仇视教师,抵制教育,教师厌恶学生,消极劳动,那些学生是不可能接受教师的教导的,往往是背道而驰。可见。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能从其教。
热爱学生,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也是一种社会的感情,孤立地看,是师生之间的爱,其实这种热爱,是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爱的具体表现。只有在这种责任感的驱使下,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才是发自内心的和诚挚的。关心爱护学生不能只关心爱护自己所喜欢的几个“得意门生”,而要胸怀宽阔,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促使他们共同进步。作为学生群体,自然有男有女,有俊有丑,有聪明有迟钝,有听话有淘气,有成绩好成绩差,有干部子弟有普通大众后代。教师关心爱护学生不能偏心眼,要公正无私。决不能以感情好恶为标准,也不能以学生品行优劣,智力高低,相貌俊丑定亲疏,更不能以家庭出身分高下。否则,就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
热爱学生,就是要关心、爱护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首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进步。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朝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的难能可贵之处是做好学生的导师,而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教师的责任。其次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进步。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纠正偏科现象,帮助学生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再次,教师应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让他们健康成长。总之就是要使学生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德、智、体全面发展。
热爱学生,还要坚持正面教育,要始终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学生人格,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然坚持正面教育并非迁就落后,而是要向学生提出高标准、严要求。热爱学生,更要做到对所有学生不厚此薄彼,不另眼看待。孔子有句名言,叫做“有教无类”,意思是说,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歧视。好的学生要教育要爱护,差的学生同样也要教育也要爱护。对于差生,不但不能嫌弃和歧视,更应加倍爱护,对他们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只有不断地提高师爱的层次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教育效能。关心学生人格的发展,教师的心更贴近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教学之中。
个人教师总结 篇6
回首一年,本人虽未轰轰烈烈,但也踏踏实实。现总结如下:
一、为了明天的教育而充实自我
新课程实验已经进入正式实验阶段,为了保证新课程实验能健康顺利开展,重要的是教师要树立的新课程理念,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领悟新理念。为此,我非常重视学习,平时认真阅读教学杂志上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文章,学习教科研专著,认真听讲座,积极参加校本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自己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对新课程理念感悟也在一步步加深。我深切体会到:当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不易,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课改,从教学理念的转变到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一个质的飞跃,不学习则落伍。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学习理论文章外,我还学习文化知识方面的书籍。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我还虚心向同行们学习,积极参与教研组的备课、听课、评课、观摩、研讨活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我平时还及时进行实践反思,写出教后感,每学期二、三十篇,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数篇。
二、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今年下半年新课程在我校启动,对于我这个一线的老教师来说既是一种全心的挑战,又是一次考验。为了使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不落伍,我努力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模式。平时认真钻研业务,在“五认真”上下功夫。严把备课关,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精心设计每堂课。在教学中本着“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以“用好老教材,实践新理念,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谐发展”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努力创设语言训练的条件,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主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使课堂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学习。而我本人则隐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学生。现在学生在新课前都能认真预习,特别是能在网上查资料,在图书管找资料,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热烈,常常高潮迭起。
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我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学生思维活跃,闪光点频频,他们已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班内学生普遍反应喜欢上语文课。一节课40分钟,往往觉得太短了,下课后还围着我讨论问题。
新课改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课外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我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我经常利用午间活动进行读书体会交流,优秀作文赏评,还有新闻发布会,故事会等,最近又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让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特别是学生看课外书的兴趣大大增强。每天学生们都围着图书箱借图书看,有的学生已经在看《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在增加阅读量上还增加了写作量,一学期学生写小作文几十篇。随着训练量的增加,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在提高,发表、获奖文章很多,居年段之首。
一个班级中难免有学习态度不端正、接受能力差的学习困难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循循善诱、耐心辅导,特殊照顾。
三、民主管理,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管理原则是创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这学年我觉得自己班主任工作最有特色是——民主管理,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我的班务工作主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地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爱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因为有我这样的班主任,每天能快乐充实。在工作中把成功教育这一思想灵活地运用到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去,改变陈旧的教育模式,变埋怨、责怪学生为相信每一个学生,变教师对学生外压式的强制教育为学生内调式的自我教育,变片面追求分数的教育为争取每个学生多方面成功的教育。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尝试尊重学生、发现学生,使他们在“我能行”的指导下,个个充满自信,能够抬起头大胆往前走,有勇气迎接风雨,乐于在困难中微笑,人人有成功的体验。平时,充分发挥队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使全体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如,班级目标的确定、班队活动计划的制订、主题队会的设计、雏鹰争章台的布置、争章考核细则以及各类先进评比标准等,都充分利用晨间活动、班队活动,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取得共识。因为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成效也好。如:陆悦、张艺帆、杨奕琦、朱颖婷等同学经常放弃休息时间整理图书,出黑板报等。在中队活动中,力求少一些老师的具体指导,多一些学生的互相探讨;少一些集体的共同规矩,多一些学生的自我规范;少一些共性需求,多一些个性发展。活动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我爱五(3)》、《祖国颂》、《警钟长鸣》、《水果拼盘赛》、《财富大考场》,研究性课题的设计等,平时还实行“值日班长制”,让队员尝试做班级、学校的主人。在活动中引导队员进入小主人的角色,体验主人翁的地位处境,增强劳动服务意识,在亲身实践中增长才干,学会本领,增长了才干,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由于在工作中,充分相信学生,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士气,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全体学生文明守纪,团结向上,集体凝聚力和班级凝聚力大大增强。在每月一次的红领巾五项监督岗竞赛中,我班加分较多。平时我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经常找
学生谈心,做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这学期班里又发现偷窃现象,经过我耐心细致的工作发现有一个学生经常偷钱,已经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于是我就耐心教育他,现在是一星期谈几次心。平时我经常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打电话、家校联系本等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便于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四、其他工作
教研组的工作,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力求有新意,这不仅体现在自己的教学理念上,更体现在如何通过活动带动全组教师学习新理念,实践新课程的标准,以适应教育改革。我能认真做好教研组的常规工作,把教研活动的重点放在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对课题的研究上,以学习和研究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在活动中,我努力营造平等的氛围,鼓励大家有什么想法就怎么说,对课不对人,目的是使大家都能在活动中有最大的收获。由此,我们高语组形成了团结健康向上的组风,形成了一批业务较硬的年轻教学骨干。本学年我自己也先后收了两位徒弟,较能耐心地教他们,经常听课、讨论教案、帮助管理班级等。
五、春的耕耘,秋的收获。
通过这学期的努力,这学年取得的成绩如下:
1、《是“良师”更是“益友”》获全国一等奖。《用赏识的眼光评价学生的语文作业》获全国“爱满天下”论文优秀奖。劳技论文获市三等奖。
2、在全国第四届语文教师范文写作比赛中获三等奖。
3、县“苗苗杯”作文比赛,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
4、学生写的作文在《海盐日报》发表8篇,《南湖晚报》发表2篇,在《小学生园地》发表9篇。
5、全国“爱满天下”作文竞赛三等奖1名,优秀奖1名。
6学生周舟的影评获市三等奖。王力存县环保征文赛获二等奖。
7、学生张艺帆被评为海盐县XX~XX学年度优秀少先队员。
8学生新华书店读书活动征文获县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
9、校语文阅读比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居段第一。
10、班级集体各项获奖,学生个人获奖居年段第一,体育达标全校第一。
11、校语文作文竞赛15个优胜奖。
12、学生体验日记获县二等奖。
在我的工作中,我觉得最大的不足是“只知埋头赶路,不知抬头看路。”我常常忙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任务,缺少对教学理论专著的系统学习,缺少对自己教学的深刻反思,自己偶尔有的一些教学方面的想法,不能细致深入地研究下去,使自己成为一个日常事物型的教师,不能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仍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我相信:只要坚定信心、发奋学习、锐意进取、自觉奉献,一定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征程中取得更大的成绩,拥有更为辉煌的明天。
个人教师总结 篇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我们的创造性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所以,在实践中,教师积极投身于“用爱转化后进生”的行动中去,赋予后进生更多关爱和理解。我认为在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要用赏识的眼光看他们。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后进生一旦从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下轻柔的抚摸中意识到被重视、被赏识,便会感到无限的温暖,如同受折而焦渴的小苗吮吸甘甜的晨露,进而点燃希望之火。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被赏识,后进生更是如此,也更应该被赏识。教师要善于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赞扬,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点燃她们内心要求上进的火花。我们始终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们吧,你就会发现天才就在你身边。
二、不抛弃、不放弃。我们老师应该像电影《士兵突击》里的连长对待许三多那样,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要做到这些我认为就应该具有耐心爱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正确对待,耐心等待,要反复抓,抓反复。应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即使是他们做错了事,批评也要适时,适度,才能真正使他们提高思想觉悟,使他们“怕学,厌学”转化为“爱学,乐学”。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他们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学习上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耐心地帮助,哪怕再简单的问题也要细细讲解,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要热爱他们,亲近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孩子和朋友,悉心地护理,做他们的贴心人,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你用爱去感化他们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后进生”也是那么可爱!
三、给孩子们一个机会。小强是我们班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也是我的一个大难题。他自制力较差,他会在我的课堂上毫无顾忌的大笑,有时会无缘无故地打人,说脏话,对他让我感觉很无奈,但是他确实是一个很单纯的孩子,虽然调皮,打人,但是我始终相信他的本质并不差,只是喜欢找事而已。对他我感觉自己付出的心血最多,花的时间最多,当然这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
这周我们班又获得了流动红旗,我心一动,为什么不让小强上台领奖呢?这对他不是一个很好的鼓励吗?
我告诉他,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你也是班级的一员,上周你也没有为咱班扣分,说明你也是咱班的功臣,所以你去领奖时理所当然的,你什么都不需要想,只要大步流星地走上去,我会把流动红旗给你,我相信你能行!他还是拿不定主意,我说:“我在上面等着你,可不要让咱们班的流动红旗没人领了。”于是我就走了,其实当主持人宣布领奖时,我心里也担心,他不会上来,但是我发现在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我看到他一脸认真的,大步跑上来,郑重地接过流动红旗,我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但是我很激动,我为他自豪,骄傲!我想在他以后的人生路上,也一定会对这一幕记忆犹新的!!通过这次的领奖,我想激发他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其实不管多调皮的孩子,外表看来什么也不在乎,其实,在他的内心也是希望自己是优秀的,只是不给他机会表现,他们一次次的失望,导致在各个方面对自己失去信心,他也就没有去努力的勇气了,老师应该给他们创造机会,使他们重振旗鼓,人生的帆能高高地树立起来!给孩子一个机会,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
个人教师总结 篇8
有效课堂上教师应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即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达到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变会学、愿学到乐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目标。
每个教师上了无数节课,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上的每节课都有效吗?有没有低效无效的时候?低效无效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课堂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学目标要有效
教学目标的高效应包括:一是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 二是目标的设置要恰当。不仅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
2.教学策略要有效
要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每一个环节应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如果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这种环节就是无效的,就不能让它占用我们的课堂时间。因此,每一节课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抓住切入点,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要精心设计合适的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使课堂更有效。
教师应做到精讲。精讲要讲清,不啰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表达准确,讲准讲到位;该放则放,学生能自学的可略讲或不讲,不能包办代替。要针对学生有疑问的或重点去讲,讲解透彻,切中要害。
问题的设置要追求高效。问题的设置往往反映出教师备课的深度、广度,提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深刻性、层次性、启发性,必须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杜绝随意性的简单即问即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投入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学生一时无法解决,应灵活将问题化解成若干小问题,或转换设问、或提供思考背景等。问题要有一定的系列性,要将整节课问题系统设计。问题还可以是课前提问(学案),也可以是课后问题,尤其可以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变换问题。总之,要设计出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创造学生敢问,敢说,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的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
有效课堂离不开有效管理。有效管理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础,设法既让学生有一定的时空去想、去做、去活动,又让学生想有方向、做有目的、动有收获。要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关注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及时解决课堂上学生遇到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要有效评价和反馈,多采用鼓励性评价。
3.教学手段要有效
针对不同的内容,应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手段,要恰当运用多媒体、实验等辅助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注重课堂反馈和课后反思
课堂上及时反馈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教学中我们要用心设计合理的课堂反馈题目,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老师课下要不断总结,多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有效课堂要求师生和谐对话,一堂课结束,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探索的兴趣、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有关个人教师总结八篇】相关文章:
有关教师个人学习总结4篇02-20
有关教师个人学习总结四篇02-20
有关教师个人学习总结5篇02-20
有关幼儿教师个人教学总结3篇08-01
教师个人评优总结08-26
教师个人反思总结01-27
小班教师个人总结12-16
学院教师个人总结10-16
信息教师个人总结09-29
英语教师个人总结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