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例谈写景文教学设计探究

时间:2022-08-13 11:09:1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例谈写景文教学设计探究

  一、着力“一篇”

例谈写景文教学设计探究

  现行人教版教材中的选文都经过了编者的反复打磨,可以说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都具有原生性的阅读价值和创生性的教学价值。教学时,教师需要深入研读,发掘“这一篇”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采取细化教学的方式,发挥阅读的范例作用,举一反三。作为一篇写景的文章,《七月的天山》具有两大文本特点:一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丰富的体现“移步换景”的典范———除了抓住不同地点的不同景物,还体现了同一景物在不同地点的变化;二是运用多样性的比喻准确写出景物变化的多样性特点。这两个特点是这篇文本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的秘妙所在,也是写景类文体特质的表现。聚焦这一创生性教学价值核心,用活文本,可让学生达到“提领而顿”的高峰境界。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先聚焦直接写山的三处描写,在比较中发现同一景物在不同地点的变化:同样的景物第一次出现时需要具体描写,后面重在写出其变化;然后通过圈划、梳理主要的景物,体会不同地点的不同景物,从而进一步丰富对“移步换景”写法的理解。比喻,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他们更多地停留在“把什么比作什么”“使句子更生动形象”的理解层面上。“运用多样性的比喻准确写出景物变化的多样性”是学生的未知领域,可通过以下教学提升学生对比喻的认识:1.品读第2自然段,发现多样性比喻的秘妙多重比喻:“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变化中的比喻:“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2.略读第3-4自然段,体会比喻的多样性能准确写出景物变化的多样性多角度的比喻、与排比组合的比喻:“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3.串读比喻,体会语言与情感交融的精妙表达。4.情境写话,运用多样性的比喻表现天山雪莲、天池变化的多样性。阅读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文体教学。学习课文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对某一文体的语感。着力“一篇”,类似于抓住写景文本的一个“点”,从例文写作顺序(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来认知描写“大好河山”类写景文的特点。

  二、着眼“一组”

  从现行人教版教材看,“人文主题”组文淡化了文体意识,难以满足文体教学的要求。教师可通过对单元教材调整、重组,补充教材内容,着眼“一组”,深化文体教学。“着眼‘一组’”采用的是互文阅读法,使用的是单元整组阅读的教学思路,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某种类型写景文的一般规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明确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写一处景物。在学习《七月的天山》的同时,教师可引入《记金华的双龙洞》《桂林山水》,组织互文阅读,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祖国壮美河山”这一主题的三篇写景文,有这么几种顺序安排:曲径通幽、总分总、移步换景。顺序安排的差异取决于描写对象的差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抓住一个点来写,需要周边环境衬托,用的是“曲径通幽”法;《桂林山水》写的是一个面,采取总分总的结构便于读者整体认识;《七月的天山》写的是一条线,“移步换景”能突出不同地点相同或不同景物的变化。单元导语明确指出“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语句表达情意的”,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也意在引导学生发现本单元课文语言表达的秘妙。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组”课文共同的语言表达特点———“用相同的句式描写一个事物”(排比句),并通过对比、品读,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表达特点与气势。“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桂林山水》“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记金华的双龙洞》“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七月的天山同时,可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发现,同为写景文,三篇课文的语言表达各有其独特之处。《桂林山水》: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每一个特点都用了一个语句加以描述。无论是写水还是山,其段落都采用了并列式:先写其他地方的水和山的特点,再写桂林的水和山的特点,对比写让特点更鲜明。写桂林山水的特点,又并列着写,一句话一个特点,叠加写让特点更丰满。《记金华的双龙洞》:写景有重点,用“特写镜头”详细地描写了从外洞乘小船进内洞的过程和内洞的风貌。《七月的天山》:运用多样性的比喻准确写出景物变化的多样性。

  三、打通“一类”

  通过“一组”写景文的学习,学生对该文体的基本特征与表达特点应该说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如果要进一步形成阅读该类文体的方法和能力,还需跳出“单篇”“一组”的窠臼,打通“一类”。这里的“类”包含整个小学阶段所有写景文的类型,甚至学生课外所阅读的写景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从整体上审视“某种类型”“某篇文章”的特征、用途和在写景文中所处的位置,达到宏观调控,微观深化的目的。“打通‘一类’”,重点要关注“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异中求同,关注“写什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共编排了38篇写景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握该类文体的共性,即常见的结构特征与取材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经过梳理,我们发现:被选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写景类文章都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其中,总分总结构、分总结构和总分结构的文章最多,共18篇,占47.4%,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其次,占比例较高的是按游览顺序和时间顺序写的例文,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另外,还有按景物的不同方面来介绍的,如《珍珠泉》等。写景类文体大致可以从哪些方面取材,笔者梳理了三年级上册至六年级下册的所有写景类文章:三上:美丽和富饶;三下:壮丽与神奇;四上:自然奇观;四下:大好河山;五上:怀念故乡;五下:走进西部;六上:联想与想象;六下:民风民俗。不难发现,写景类文章大致从自然奇观、美丽家乡、民风民俗、异域风情、大好河山这几方面来取材。二是同中求异,关注“为什么这样写”。“同中求异”需要深入语境领会作者表达的主旨和语言风格,深化对文章内涵和表达秘妙的理解和领悟。语境因素包括作者、时代背景、表达目的、阅读对象等。语境不同,作品的语言风格自然也有差异。老舍的《林海》创作于建国初期,全国人民当时正处在全国解放、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之中,而国家建设百废俱兴。为引发读者的观点与情感认同,激发广大民众以昂扬的姿态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中去,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并由景展开联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老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其语言平实却不失灵动。长短句交替、口语和书面语灵活使用,使得《林海》在运笔的疏密、缓急和感情氛围的浓淡、强弱上具有一种抑扬多变的节奏感。“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短句仅两三个字,长句达二十几个字。这种长短句的交错使用,既简洁明快,又生动细密,语气有急有缓,文笔富有变化,使人觉得大兴安岭的“岭”确实既温柔又亲切。文章以书面语为主,动情之处,口语则自然流出。“多少条岭啊!”“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兴安岭’。”其中的“啊”“呀”“不晓得”都是口语词,口语与书面语的灵活使用,使文章语言既活泼亲切,又寓意丰富深刻,恰当地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感受,同时增加了读者阅读文本时的身临其境之感。可见,只有走进作者创作的整体语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更好地提升学生深度阅读的素养。

  总之,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单元,同一类文体的教学意图与价值都是不同的,教师要依据课标,立足文体教学,走整合和融合之路,引导学生发现和积累写景文在结构布局、取材角度和语言表达上的共性规律与个性特点,从而习得写景文的文体知识体系,提升文体阅读能力。从“单篇”到“一组”再到“一类”文体的阅读需要通过多个环节的过渡,而这些节点就好比一道道门槛,往往容易成为学生发展与成长的拦路虎,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通关过节。采取着力“一篇”,着眼“一组”,打通“一类”的教学流程,正好发挥了教师在帮助学生通关过节中的主导作用。

【例谈写景文教学设计探究】相关文章:

《谈读书》教学设计09-06

《谈礼貌》教学设计06-10

《数学广角例1》教学设计03-27

小学科学优秀课例《观察水》教学设计(通用9篇)11-03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8-02

蝉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04-05

ai教学设计 ai的教学设计05-29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鸟岛》教学设计小岛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11-11

课例研修报告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