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07 17:27:1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重难点、关键】

  1、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教具准备】

  字卡、课件。

  【课时划分】

  两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准6个生字,指导书写“聪、晃荡”。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

  3、在朗读中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爱和老爷爷话语的深刻含义。

  【导学过程】

  一 故事激情

  1、老师讲《卧冰求鱼》的故事。

  2、师问:听了故事你们想说些什么吗?生自由说感受。

  3、小结引课:

  “百善孝为先”,这节课我们一起再认识三个儿子,看看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4、板书课题。

  二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小海鱼。

  2、游戏:

  “找朋友”当小老师教大家读生字。

  在游戏时教师随机提示:

  动作理解“拎”。提示“沉甸甸”的变音等。

  3、在语境中识字。大屛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生先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师提示读准个别变音的词语。

  三 默读质疑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按以往的要求做标注。

  2、学生汇报。

  四 朗读感悟

  教师以学定教,这个环节与上一个环节结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随机教学。但有一个宗旨,就是学生汇报到哪儿,就读到哪儿,在读中悟情悟理。

  预设:

  1、学生疑问:

  ⑴ 第三个妈妈为什么说自己的儿子没有特别的地方?

  ⑵ 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2、朗读指导1~6自然段先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不同的语气,然后分角色朗读。7~8自然段赛读看谁 能读出妈妈提水的辛苦。9~11自然段师生互动读,师引生接,配音朗读读出三个儿子的活泼可爱。12~13自然段指读,评议,再指读,男女对读,体会老爷爷的幽默风趣,话语的意味深长。

  3、解决疑难 。

  (只有懂得关心体贴劳累的妈妈的儿子,才是妈妈真正的儿子。)

  五、联系实际

  师问:你们在家是妈妈真正的儿子、女儿吗?指名说,同桌互说。师提希望。

  六 指导写字

  1、大屏展示“晃荡”的笔顺。

  2、生观察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3、生仿写,师巡视。

  4、评议书写作品。

  七 布置作业

  1、给爸爸妈妈讲《三个儿子》的故事。

  2、找一找象《卧冰求鱼》《黄香温席》这样感人的故事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23 三个儿子

  一 二 三

  聪明有力气 好嗓子 ?

  ↓ ↓ ↓

  ? ? 提水

  ↓

  真正的儿子

  【教学反思】

  《三个儿子》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大道理。

  教学之初,我以《卧冰求鲤》的感人故事创设情境,打动孩子们的心,激发情感,自然引出“三个儿子”。初读课文之后,以“我当小老师”的形式自主学习生字,将生字还原到课文中,让学生认读生字所在的句子,帮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读书贵有疑,默读课文,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做标注。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从课文中一时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提出来。培养学生的读思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处理学生置疑问难时,梳理出主要问题“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将它与朗读感悟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说到哪里,就读到哪里。这篇课文人物对话多,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在导读课文时,设计了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读,开火车读,挑战读,分角色读,师生互动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后以“你是妈妈真正的儿子,女儿吗?”引发学生联系自身谈认识。写字指导分散在课中和课尾。课中板书时, 师范写“聪”指导字形,课尾借助媒体演示“晃荡”的笔顺和结构。

  由于我在学生质疑问难时没有及时抓住契机引回课文中,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挤占了学生写字的时间。这说明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己的教学机智,在备课时要尽量预设出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想出应对的办法,才能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教”。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合集15篇03-05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通用15篇08-27

《第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03-02

《关雎》教学设计03-24

初冬教学设计04-03

《海燕》教学设计04-03

《zcs》教学设计03-26

草原教学设计03-11

《景阳冈》教学设计03-05

蝗虫教学设计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