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教学设计
周一第四节课是7班的生物课。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生物圈的植物有哪些类群?”通过这个问题的复习引出了本节课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以说,我们都是靠种子植物养活的。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如:海椰子的种子,大到重达1500g左右,而斑叶兰的种子,小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g。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迥异呢?以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入本节课的第一部分的学习。
实验 观察种子的结构
在实验之前,我让学生先预习《观察种子的结构》的实验内容,预习过程遇到疑问可以提出来,以便大家讨论解决,同时注意思考实验后的四个讨论问题。巡视发现,仅有个别同学能提出了问题,几分钟后,许多学生都说“老师,我看完了。”“没有疑问吗?”“没有。”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我没有做进一步的解释,然后把实验材料分发到各小组(4人/组),每组的材料有:浸软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放大镜、碘液和滴管。要求各组同学按实验步骤逐步进行,并回答课本上四道讨论题。结果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看书预习时不够认真,拿到材料时根本不知道干什么?把碘液滴在种子上玩,不知所事。学习比较自觉的小部分同学能按课本上的步骤逐步进行。最后实验小结提问时,有几个同学居然什么都不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是什么都说不出。我甚至觉得是白白浪费了半节课的时间。
课间我在思考着:课堂看似挺热闹的,许多学生也看书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呢?归纳起来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我对学生没有充分的了解,对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估计高了一些;2、观察目的不明确,有些同学就觉得生物课好玩、有实验可做、课堂热闹,可是在玩的过程中没有学到一些知识,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3、没有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同伴互学没有得到体现;4、可能与我对他们的要求不到位也有关,对他们的激励也不够。
下午第7、8节,在其他4班学习同样的内容,我改变了一下策略,引入课题后,引导学生一起学习实验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同时提出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接着把材料分发到各小组,要求各组同学共同合作,观察后总结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填写课本第84页的表格,并回答课本上四道讨论题。巡视时发现各小组的同学都比较认真。实验小结时许多学生都能完成课本表格的填写,通过小组同学的相互帮助,也基本回答出了四道讨论题。但是由于新课前讲评了上节课的练习,所以一节课的时间太紧,没有完成后面“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比较”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每周就两节课,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评讲前一节课的练习(如实验报告),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无法按预设的完成,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周三下午在3班学习这节课内容,我又对该课进行了一些调整:一上课就直接引入新课,然后和学生一起学习该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并明确提出要讨论的4个问题及注意事项(如碘液应滴在哪里等)。同时先给他们激励:“许多同学对生物很感兴趣,每一节课都有一些标本、模型或实物进行观察学习,形象又直观,有趣又好玩,但是我希望每个同学在这好玩的过程中都有些收获,收获知识,提高能力,而不是热热闹闹40分钟后什么痕迹也没有。待会各小组的同学完成上述的问题(小结出种子的结构,填表比较,回答四道讨论题),比一比哪一组同学做得更好,大家有没有信心?”“有。”大多同学都响亮地回答。
巡视全班,许多同学很认真,并在书上画出重点,写出问题的答案……
小结时,我不仅让同学讲出答案,还要求到黑板上指着挂图向大家说出种子的结构名称,但不能看着书讲,讲错了本组同学可帮助纠正,否则就给机会别的小组。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灵,各小组的同学争着举手、抢着回答,生怕老师没点他起来回答问题,连刘超同学也把手举得高高的,抢着到讲台上来回答问题,虽然没有完全答对,但起码他已经积极参与学习了。
这一课时完成了,自我感觉在193班的效果最好:1、学生的.观察目的明确,有次序;2、小组合作较好;3、学生参与程度高,课堂分心、讲小话的少了。4、老师的激励评价给予学生信心和鼓励。
但在这里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学生在小结汇报时只管自己说自己的,不管别人听不听,没有点到发言的同学也不倾听他人的意见,大家抢着举手发言,但如果老师没有点他发言,“咳”的一声就不管了,或玩、或说小话,总之没有善于倾听。他们在意的是老师是否叫我回答问题,即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潜意识中交流的对象是老师,因此其他同学的发言内容与自己无关。
本学期生物课的课堂观察活动很多,如何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合作,认真观察,从而提高课堂观察活动的有效性?我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着。
反思:如何提高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1. 明确观察对象、排除干扰、正确引导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学生参与观察活动的重要前提。材料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但也并不是说材料提供越多越好,要选择性地提供与教学设计最有利的材料。
学生没有参与观察活动或交流,大多是在玩观察所用到的工具如放大镜、镊子等,而且玩得不亦乐乎。因此在观察前,明确所要观察的对象及观察的目的,同时要求小组成员相互督促;另外,把握时间,观察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材料管理,由组长管理好材料,或将材料放入抽屉等学生不易看见的地方,以免分散学生在汇报交流时的注意力。因为许多初一的学生自控能力还比较察。
2.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组织、巡视指导
评价始终贯穿在观察活动之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学生给出汇报结论之后的评价。如在巡视过程中对做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并记录,或者参与到学生活动中, “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观察到了什么才这样说?”……,这样的评价,促使学生持久观察,这时评价的针对性、指导性更强,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组织交流与倾听,让倾听、表达巧妙地结合。在学生汇报前组织好学生倾听,可以给予提示,如同学的发言与自己的一样,请在自己的记录上做一个记号,避免重复,有补充的要等他人发言完后再举手补充或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对于补充意见的学生,也应作出评价和引导,如“您很善于倾听,其他同学说过的,您没有重复,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3.尊重学生差异、创设环境、扶放结合
尊重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每一位学生的能力不一样,他们所观察到的和描述的内容也不一样。尊重差异,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与鼓励。力求在交流汇报中相互补充,对所观察的对象认知更加全面。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通过猜测,创设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情景中培养学生求真的态度,明白想象代替不了事实,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不能代替科学的结论。
在观察活动的指导方面教师应做到扶放结合。学生熟悉的观察内容以放为主,教师在这里只是一个学生探究活动的旁观者。而对于实验中的观察,特别是第一次出现的实验操作,如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等需要教师指导正确操作方法,以扶为主,先扶后放。
生物课中的观察活动,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在忙些什么,他们是否真正参与了课堂的观察活动?不要被看到的热闹的场面所迷惑,观察贵在坚持,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亲身体验,建立学生对生物概念的形成和对生物学现象正确的认识。
【生物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关雎》教学设计03-24
初冬教学设计04-03
《海燕》教学设计04-03
《zcs》教学设计03-26
草原教学设计03-11
《景阳冈》教学设计03-05
蝗虫教学设计03-05
《蛇》教学设计03-05
《心愿》教学设计03-02
《数数》教学设计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