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1-02-24 15:00: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对《大道之行也》教参要求,背诵全文并理解孔子的大同思想。

  此文是《礼记。礼运》开头的一段话,主旨在于阐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孔子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尽管他的理想在当时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前他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

  学习本课,可尝试比较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并让学生有所感受两者的异同点;

  学习本课可结合21课《桃花源记》体现的思想,比较两者的异同点。

  学情分析

  由于现在的90后学生对社会经验体验不足、再加上文中所述的理想社会和现在的生活差别太大,学生理解和接受都有困难。

  对字词的理解和识记应该问题不大。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04-26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教学设计12-03

《猫》教学设计及反思10篇03-30

《我也追“星”》教学设计04-05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04-02

头饰设计教学反思04-0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04-24

语文《莫高窟》教学设计10-09

语文《荷花》教学设计08-06

语文《长城》教学设计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