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2 19:20:1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本课选取学生熟悉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蜡烛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燃烧发光等一系列现象,揭示变化的两种基本类型。教材分三部分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实验探究,通过加热蜡块实验、火焰烘烤涂与不涂澄清石灰水烧杯壁的实验和蜡烛火焰熏烤白瓷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有形态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两大类;第二部分是交流讨论,辨析判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第三部分拓展探究,在六个实验中,选择几个来做一做,通过动手做,来判断是属于哪类变化。由此看出教材是按照“问题—实验—结论—应用”的思路编排。

  我讲的是第二课时内容:由第二部分—辨析判断和第三部分—拓展探究。 第二课时的思路是辨别-解释-应用-拓展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两类变化的本质区别和代表现象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会从周围的物质变化现象中判断两类变化:形态的变化和生成新的物质变化。养成认真观察,并作实验记录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出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难点:会从周围的物质变化现象中判断两类变化。

  三、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材料

  10个:铝饮料罐、食用碱,石灰水 吸管,鸡蛋,。

  10个: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 烧杯 白醋两瓶

  教师准备材料:烧杯三个,白醋,碱面,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5)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 (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蜡烛的变化》,进一步探究这两类变化的奥秘。

  (二)辨别:观察探究变化(13)

  1、辨一辨填一填

  这是一枚鸡蛋,不借用任何外物,谁能让这个鸡蛋立起来?

  你真聪明,通过让鸡蛋发生变化解决了这个问题。

  你认为炒鸡蛋过程中鸡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变化?

  师:生鸡蛋在变成熟鸡蛋的过程中,颜色发生了变化,它的性质也改变了,什么是性质改变呢?就是说它再也变不回生鸡蛋去了。这种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除了生鸡蛋变成熟鸡蛋外,生活当中物质的变化还有很多,在我们书上31页就给我们列举了一些,请你观察并独立思考,这些变化分别属于哪类变化?你的依据是什么?一边看一边完成73页的表

  2、汇报交流

  师: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和大

  XXX属于XXX变化,依据是XXX)

  3、教师引导学生全体小结:

  我们一致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在观察一个物质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变化的时候,[板书箭头和区别]主要看它有没有产生新物质。如果它有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性质的改变就说明它产生了新物质。如果它只是大小、形状和三态的改变就说明它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三)应用:解释生活现象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许多,请同学们再列举一些。(再次强调句型:XXX属于XXX变化,依据是XXX)

  老师也找了一些相关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属于哪一类变化?

  1、(由棉花—棉线---棉布的过程属于什么变化?人们为什么要把棉花做成棉布呢?)

  2、(由小麦到面粉的过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面粉做成馒头的过程属于哪类变化?那我们能不能直接吃麦粒或面粉?

  做成馒头起到膨松的作用,有利于吸收和消化。变化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四)拓展:活动探究变化

  下面同学们按顺序做一做32页的6个活动,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的记录单中,说说它们属于哪一类的变化?为什么属于这一类?

  组长协调:按1-6顺序活动,每人至少参与其中的一项。每次活动后及时填写对应表格。

  XXX观察到的现象是XXX,因此我们

  认为是XXX变化。)

  考考大家,下面这些成语或俗语属于哪一类变化?

  春暖花开 桃红李白 滴水成冰 生米做成熟饭 铁杵成针 水滴石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朝云暮雨 万紫千红 十年树木

  五、结课

  有关物质变化的知识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课后继续去研究,相信只要你善于观察,学做炒鸡蛋、蒸鸡蛋、荷包蛋,把其中的变化分类,同时体会变化的美妙。

  六、板书设计

  1 蜡烛的变化

  形状、大小

  固液气三态改变 形态的变化

  区别:有没有产生新物质 发光发热

  颜色的改变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产生沉淀或气泡

  性质改变

  七、教学反思

  在实验前的指导上,我充分挖掘了学生已有的对观察实验的一些经验、技巧,从而让学生在一次观察实验中就能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体味,就能对实验中的产生现象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实验的技能与素养,并不是单个实验就能锻炼?来的,而是在老师科学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在以往一个又一个零散的实验中,学生的各种实验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但是,由于受某个特定实验、某种特定场合或自身心理素质的制约,老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前往往考虑让学生完成实验目标的更多,而忽视了为更高效地完成实验目标可以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本课有两个优点:

  一是为学生温馨提示了科学精炼的句型,既规范了思维和强化了回答的针对性,又客观上起到了节省时间的作用。受到了教师的一致好评,学生的课堂效果也因此而好许多。

  二是思路比较流畅。复习导入—>分析生活中的变化—>解释应用—>拓展活动 —>成语和谚语的分析。具体化做法:复习导入,由复习第一课时知识导入本课。接着由立鸡蛋激起学生兴趣和胆量,激活气氛。再由炒鸡蛋引出31页分析生活中的变化:教师小结:结论+方法。二、解释应用。由学生举例——教师举例——小结:阐明变化的意义。三、拓展活动,最后以动手动脑活动完成主要部分教学。最后加入了成语和谚语的分析,生动有新意。

  通过教学,也体悟到了三个缺点:

  一是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观察生鸡蛋变熟鸡蛋的现象中,学生分别依据形态变化颜色变化形成两种意见。这是一个很好的事件,借此教师是做了解释,但没有重点说清,以后遇到此类情况的处理方法,将一个亮点的机会错过。在木变纸的过程中,教师 自己没有明确是哪一类变化,也没有给学生以满意的处理,以后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做一个研究对策。

  二是由于自己组织不力,活动没有达到效果。如果能将活动提前,在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做,效果会更好。与教导主任研究,如果这样做,那么整堂课就要重新设计,思路也有大变动,就是由原来的书中顺序转变为先动手实验,再拓展生活事例和意义及思想。

  三是自己在过渡和评价方面一直有不足之处,本课还是自我觉得有进步的同时还有待提高。自己的这些不足,让我深感遗憾,自己是努力想讲好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多有高手指导,多有培训的机会。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蜡烛》教学设计(15篇)03-02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设计03-04

小鸟的教学设计04-09

《蚕丝》的教学设计04-03

《灯光》的教学设计06-12

赵州桥的教学设计04-23

《荷花》的教学设计03-03

黑白点蜡烛简历封面12-20

变化的成语02-25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