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1-02-22 10:11:1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析晏子与楚王的三次交锋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及反思

  体会晏子的机智勇敢(延伸到晏子维护国家尊严的爱国之心)

  学习简单的逻辑推理

  [重难点]分析楚王与晏子的三次交锋,从而体会人物情感品性,延伸到晏子不畏强权的爱国之心

  [教具准备]

  小黑板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导入

  简介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的历史场景,导入到晏子使楚的事件。

  (中国历史上有个延续八百年的朝代,国号“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段。周天子分封诸侯,到春秋末期小国相继被大国兼并,大国之间相互争霸,而齐国和楚国都是当时的大国,这时候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于是就拉开了“晏子使楚”的`序幕)

  释题

  子:对男子的尊称 使楚:出使楚国 晏子使楚:晏子(晏婴)出使楚国

  (晏婴是春秋时期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孔子同一时代,孔子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三、讲解

  (一)录音朗读全文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齐读

  2、提问(上一个问题的答案引出下一个问题,以下提问也是这个规律)

  (1)几个主要人物?(2个)是谁?(楚王、晏子)

  (2)楚王想对晏子干什么?(侮辱晏子)

  (3)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4)晏子是如何反击的?(导入到下面段落)

  (三)学习正文部分三、四、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提问: 楚王一共几次侮辱晏子?(三次)

  3、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引出下文)

  现在我们就来分析楚王和晏子的三次交锋

  第一次交锋(指明读该段)

  问:发生在哪里?(城门)

  怎么侮辱?(关城门、叫晏子从洞里进城)

  叫晏子从洞里进城就是让晏子干什么?(钻狗洞)

  晏子是如何反击的?(访问狗国才钻狗洞)

  简单推理:访问狗国才钻狗洞,你让我钻狗洞可以,那么楚国就是?(狗国)

  既然楚国是狗国,那么楚王就是?(狗王)

  如果你是楚王,你还会让晏子从洞里进吗?(当然不会,除非你承认自己是狗王)

  第一次交锋结果如何?(楚王败北,只好吩咐打开城门)

  第二次交锋(指名读该段)

  问:进了城门就来到了?(宫殿)

  怎么侮辱?(齐国没人)

  晏子如何反击的?

  (举袖成云、挥汗成雨、摩肩檫踵 表示人多)

  楚王:既然齐国有人为什么派你来啊。意思是说?(齐国没人才)

  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

  (齐国规矩,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我最不中用,所以被派来楚国了)

  简单推理:如果楚王说晏子不是人才就表示晏子是?(下等人)

  那访问楚国就表示楚国是?(下等国)

  楚王会承认楚国是下等国吗?(当然不会)

  楚王认为楚国是什么国?(上等国)

  既然楚国是上等国那晏子就是?(上等人)

  既然说晏子是上等人你能说齐国没人才吗?(不能)

  很自然第二次交锋结果如何?(楚王败北,只好赔笑)

  第三次交锋(指名读该段)

  第三次地点在哪里?(酒席)

  楚王怎么侮辱晏子的?(齐国人没出息,做盗贼)

  晏子是如何反击的?(淮南柑橘又大又甜,一到淮北就成又小又苦的枳,是因为水土不同。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只是因为水土不同)

  简单推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因此可推断齐国?(社会风气好)

  一到楚国就做盗贼了,因此可推断楚国?(社会风气差)

  这么差的社会风气,那表明楚国是什么国?(盗贼国)

  显然第三次交锋结果是?(楚王败北,只好赔不是)

  小结: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三次被反侮辱,三次皆以楚王败北告终。楚王真可以说是:引导学生概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学习最后一段

  经过三次交锋后,楚王态度最终如何?(不敢不尊重晏子)

  体会人物品性

  利用板书以及分析课文流程自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晏子的机智勇敢、以及不畏强权的爱国之心。

  《晏子使楚》剧本,要求学生表演

  序幕:(齐国宫殿)

  齐王:晏大夫,本王派你出使国楚国,争取齐楚同盟。

  晏子:臣必不负大王重托。

  第一幕:(楚国宫殿,一大臣来报) 大臣:大王,齐大夫晏子出使我国,快到城门了。

  楚王:齐国此次造访我国,无非想结盟而已,看我如何羞辱齐国。

  (大臣哈哈大笑,然后在一起窃窃私语)

  第二幕:(楚国城门)

  (两武士手持长刀站岗,城楼上大臣等候着,城门紧闭。)晏子:齐国特使晏子出使贵国,请开城门。

  大臣:原来是晏大夫,这边请。(手指“狗洞”) 晏子:(皱眉)此乃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稍等一会,烦请大人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什么国家? (大臣退,与楚王窃窃私语。) 大臣:(来到晏子面前,拱手,命令士兵打开城门)晏大夫请

  第三幕:(楚国宫殿) 晏子:(拱手,行跪拜礼)齐国特使晏子参见大王。

  楚王:(冷笑)难道楚国没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叫你来呢? 晏子:(为难地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不屑地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楚王:(陪笑)今晚我设宴招待使者。 (众人下)

  第四幕(宴席)

  (众人坐在酒桌旁,说说笑笑, 两个武士押着一个犯人,从堂下走过) 楚王:站住,那个囚犯犯什么罪?哪里人? 武士:回大王: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朝着晏子,笑嘻嘻地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 (楚国大臣得意地大笑) 晏子:(面不改色)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赔笑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晏子:(拱手)哪里?我这次出使贵国,实是希望齐楚能永结盟好,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楚王:(笑)好,齐国有晏大夫在,足见齐国强大,本王愿齐楚永结盟好。

  (众人笑,举杯,做饮酒状。随后退下)

  19:晏子使楚

  楚王(侮辱) 晏子(反击) 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打开城门

  没人才 下等国 只好赔笑

  没出息 盗贼国 只好赔不是

  晏子:机智、勇敢、爱国

  反思:

  这是我在学校内上的一节公开课,评课反映还不错,我也深有感悟。借今日国培之机,写下来作为参考。在上课之前,简介历史背静时体现大国相争的环境,从而自然引出齐楚相争,楚王侮辱与晏子反击。

  我上课崇尚简洁,提问板书都显简炼,学生回答问题也求简洁。日常教学中常提醒学生尽量简炼,不要罗嗦。提问上注重引导,问题之间注意承接,往往上一个问题的答案即为下一个问题的引子,尽量避免问题的突兀。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转承有序,思辩有据的熏陶与锻炼。

  剧本表演也不错,学生发挥较好,几天前用了一节课时间让演员背诵台词,揣摩角色,并做相关指导。演练几乎是学生课后进行的。

  教案设计的巧妙,就看上课流畅否?课中《晏子使楚》剧本,要求学生表演,更加深学生理解。

  【张卫峰回复内容为】:

  感谢陈老师的点评。

  上课是否流畅,和老师的引导有很大关系,教案是个框架,具体还要看老师的发挥与学生的素质配合。个人认为打比方是个比较好的引导方法。

  例如:我在讲述到楚王说齐国人没出息时,从表面上的水土不同,要学生直接回答出深层的社会风气差比较难,所以我选择这样引导:假如一个班上,有a、b两组学生,a组学生喜欢打闹,不爱学习,欺负同学,b组学生爱学习,肯帮助人,互相鼓励。

  问:你们觉得哪个组好哪个组坏?学生答:b组好a组坏。

  有个学生,他常和a组在一起,那么他就会?学生答:变坏

  我们有个成语就是这个意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和好人在一起会变好,坏人在一起会变坏。(有的学生可以回答出来)。

  问: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就成盗贼了,那说明?

  学生答:楚国人做盗贼,楚国是盗贼国

  老师顺势补充:其实就是说楚国社会风气差(可以先提问,学生表达不出“社会风气”的话老师可以明说)。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合集15篇03-15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汇编15篇)10-22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通用15篇)06-12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集合15篇)03-01

《猫》教学设计及反思10篇03-30

头饰设计教学反思04-06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反思03-30

晏子至楚王踢晏子酒阅读答案03-15

《读书使人优美》阅读及答案06-12

音乐课教学设计与反思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