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老师爱学生。老师的教导是为学生好,听从老师教导进步快。
2. 知道听从老师教导是尊师的表现。
情感: 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
行为: 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孝亲敬长”德目的有关内容和要求而设置的。 本课课文是讲述华罗庚尊师的故事。使学生懂得老师爱学生,老师的教导是为学生好,所以学生要听从教导。 本课设五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说一说”,设在课文前边,起导入作用。 第二个栏目“议一议”,此栏目设两个问题,紧接课文,起提示作用,帮助学生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概括课文中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第三个栏目“讲一讲”,这是联系实际的题,从华罗庚的例子中,概括出道理,再用自己的例子,说明此道理,进一步理解学生听老师教导的好处。 第四个栏目“评一评”,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白听老师教导的具体做法。 第五个栏目“读一读”是将本课所讲的道理及行为要求融于儿歌中,帮助学生理解观点,指导行为。
教法建议:
1.重视了解学生在听从教师教导方面的情况。课前品德教师可以向各科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情况时可以将老师们列举的学生中好的事例录制成录音,课上播放。
2.教学时,可以将本课中内容联系紧密的栏目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例如:课文与栏目二“议一议”内容联系紧密,建议一起使用。
3.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例如:课前教师可以让一些平时能够听从老师教导的学生稍做准备,课上向同学讲述自己由于听从老师教导取得进步的事例,教育其他学生,激发其他学生乐于听从老师教导的愿望。
教学设计示例
教育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导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家里要听父母的话,那么,请大家说一说在学校里要听谁的话呢?(听老师的话)
2.提问: 为什么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呢?(因为老师是为我们好)
3.小结并过渡: 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道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少年时期就是听了老师的正确教导,改掉了学习上的毛病,这对他后来成为数学家都有很大帮助。不信,我们一起来看看华罗庚爷爷中学时候的故事。
二、学文明理
1.演示课件一(课文全文:华罗庚的故事)
2.提问: 华罗庚爷爷上中学时,老师发现他学习上有一个什么毛病?
3.小结: 老师指出华罗庚有时做作业时,做题粗心写字潦草。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讨论题内容:栏目二"议一议"中的内容。
(1)王老师是怎样教导华罗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华罗庚是怎样听从老师教导的?结果怎样?
5.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6.学生分组进行汇报。 板书:认真听 及时改 进步大
7.小结: 华罗庚懂得老师批评他是为他好,所以他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有时遇到难题就打草稿,做对后再抄在作业本上,结果他进步很大,做题又快又正确,字也写得工整了。由于华罗庚从小养成了学习做事认真的好习惯,为他成为数学家打下了基础。
三、深入明理并导行
1.联系实际,深入明理
(1)教师请学生举自己的一个例子,讲一讲"听老师教导进步快"。(此问题同栏目三"讲一讲"的内容。)
(2)学生在小组中讲自己的事例。
(3)小组代表讲本组中典型的事例,加深对本课观点的理解。(注意:教师听学生发言时,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谈听从教师的教导进步大的道理,如学习上,思想上,小干部的工作上等等,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应当听从教师正确的教导的道理。)
(4)教师播放课前的采访录音,表扬平时做到了听从老师教导的学生,激励同学们向受表扬的学生学习。
2.评论选择,指导行为
(1)教师演示课件二:(名称:评一评;内容:需补充) 内容:栏目四"评一评"中的内容。
(2)学生评议谁做到了听老师要求,按老师要求做。另外,请学生指出两个做得不好的同学的毛病。
(3)教师小结: 小明上课不仅听清了老师的要求,而且按要求去做,所以作业做得很好。 板书:按要求做 小玲虽然听清了要求,但不按要求去做,而小兰根本就没有听要求,因此这两位同学的作业都没有做好。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养成不会听讲的坏毛病,还会影响学习成绩。
3.再次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请学生列举自己没听清老师要求影响自己进步的事例。
(2)请学生谈自己今后的做法。
三、全课总结
1.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明白什么道理?
2.学儿歌,结束全课 为了记住今天学习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儿歌。
3.演示课件三:(儿歌:老师像妈妈) 内 容: 栏目五"读一读"中的内容。(内容逐条出现,内容有旁白,可以反复播放,即如简单的节奏声音,屏幕上实质开关声音的按钮,可以随时关掉声音)
4.学生跟着电脑读,学生自己读。
5.教师进行全课总结: 在学校里,老师经常会对同学们提出一些要求,看到同学有了缺点和错误老师会及时指出或批评,老师这样做是为了同学能更快的进步。希望同学们今后都能听从老师的正确教导,各个方面取得更大进步。
板书设计:
四、老师我好
认真听 及时改 进步大 按要求做
探究活动
(一)
开展一次“比一比,谁的进步大”的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利用本队会时间宣布开展此项活动,并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认真听取各科教师的意见、建议、批评、要求,争取在各个方面取得进步。
活动时间:一个月
2.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3.一个月后,召开一次班队会,参加人员除了本班学生、班主任外,还可以邀请本班的一些其他任课教师。
(1)班长或中队长主持会议,宣布“比一比,谁的进步大”的活动汇报会开始。
(2)学生用各种形式汇报自己在老师的帮助下取得的进步。
(3)参加班队会的各学科教师表扬最近由于认真听取老师教导进步大的同学。
(4)班主任总结发言。
(二)老师,您好
一、主题与构思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以轻松、活泼的活动形式,让老师们过一个愉快的教师节,同时,同时,也进一步增加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交流。
二、活动准备
1.买好饰品、礼物及奖品,并布置好教室,将礼物一一送到各个教师那里,并邀请他们参加活动。
2.安排好节目,并进行排练。
3.班会活动形式:文娱小节目,如诗朗诵,表演唱游戏(师生、同学)等。
三、主题会实录(一)
开场白:
A: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B:今天,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A:是啊,又一个9月10日来临了,而这个9月10日,是我们高中的第一个教师节。
B:因此,我们想在这里对在座的老师说一声:
合:老师,您好!
A:教师,您好!--高一(1)班庆祝教师节中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诗朗诵:
B:一支粉笔,指点知识王国的迷津;
A:一块黑板,记下老师无限的深情;
B:一个讲台,映着老师高大的身影;
A:三尺教鞭,开辟通向理想的路程;
B:此时此刻,我们有许多的心声要向老师吐露。请欣赏诗朗诵--《一份真心的祝福》
一份真心的祝福
时光飞掠而去
而园中的鲜花
已经开放
啊!老师
千言万语
不足以形容我的谢意
您给予我的那片燃烧的.阳光
我将为这珍贵的拥有
而永远骄傲
老师,我诚恳地祝福您
您用知识的泉流浇灌祖国的花朵
您用满腔的热血铸成了类的灵魂
成长的书籍
页页相系着关怀和期许
是您引领着我们
在知识领域里尽情地挥洒
舒展着年轻的挚情
记取那灿烂的一页
感谢您授予的一切
仅以诚挚的心
祝福您
纤细的粉笔的线条
在一小块黑色的领地上
铺设着时代的路轨
谢谢您,老师
从您的道道皱纹里
我走出天真和幼稚
或许有千里冰封
或许有万里雪飘
您的圣洁和温暖却使我们相信
生活没有冬天
永远感激您,祝福您
教诲如春风
思情似海深
一份真心的祝福
给我最敬爱的老师
数载寒窗,永沐恩泽
(三)男生独唱:
B: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喜庆场合,人们都喜欢用歌声来传达内心的情感。
A:今天,我们班的:"情歌王子"也要来一展歌喉,为教师献礼,有请陶频为我们带来一首《爱好潮水》,掌声欢迎。
(四)女生二重唱:
A:嘿,真不愧为我们班的"情歌王子",唱得还真不赖呢!
B:哎,你们女生还有什么节目吗?
A:当然有啦,我们还童趣十足,为老师们献上一首儿童歌曲呢。
B:那就快请吧!
A:好!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儿童歌曲--《我爱米兰》(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大家欢迎!
(五)游戏一:
A:下面,让我们稍微放松一下,来做个游戏吧。既然今天是教师节,不好,让我们师生来合作一番,大家说好不好?(好!)那就让我们来做一个"心有灵犀"的游戏,来考考我们同学与教师之间的默契吧!
游戏过程:师生共同完成猜成语
第一轮: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成语,老师猜 。
第二轮:老师通过肢体语言表演成语,学生猜。
(六)游戏二:
A:请问各位同学,在新环境中,你们各自的好朋友是谁呢?既然你们是好朋友,那你们到底对对方了解多少呢?不好,让我们来做另一个心灵感应的游戏吧!
游戏过程:两位同学组成一组,确定一人为答题的对象,两人同时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写在题板上),回答的答案相同相近的最多的一组获胜。 题目如下: 1.生日时,你会买什么送给对方? 2.你最讨厌什么? 3.起床你第一件事做什么? 4.你最喜欢什么?
(七)结束语:
A:您的知识如同春风
B:您的教诲如同雨露
A:使我破土而出
B:使我茁壮成长
A:老师,您是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B:您的付出,您的辛劳,我们永记心房
A:我们想说一声
合:"老师,您辛苦了!"
A:"老师,您好!"--高一(1)班庆祝教师节中队主题会到此结束!
【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总结08-31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08-14
思想品德教学总结09-03
《毕业赠言》小学教学设计04-06
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范文07-12
小学《正比例》的教学设计05-11
小学语文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03-29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03-07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15篇09-17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