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日教学设计
《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春日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春日》中的生字“泗”,理解“胜日、寻芳、等闲、万紫千红”等字词的意思。
2、能理解《春日》中诗句的意思,能熟读并背诵。
3、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自然美,感悟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并培养学生学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感悟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无限美。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设计理念
坚持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理解诗的意思,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课件一个。(课文插图)
2、学生搜集与春天相关的古诗
3、每人准备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背《咏柳》
2。上节课我们从诗人贺知章的笔下领略到了春天柳树“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丽。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3.揭题。出示《春日》插图:这是怎样的春天?。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在这首诗中,诗人把春天描绘的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4。板书课题:春日 简介作者朱熹。
二、初读《春日》,感知“春”美
1.生自由读。
2.师范读。
3.个别读。
4 。齐读。(可以让男生齐读,女生齐读,或小组齐读)
[教学意图:学习古诗,多形式的,有效的范读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三,精读《春日》,品悟“春”美
1同桌或小组间互相说一说诗意。
。。重点把握:(1)“胜日”、“寻芳”、“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
2.全班交流。
(1)出示图片:作者胜日寻芳泗水滨,看到了“无边光景一时新”,他看到了什么?(自由说)
(2)。小结,反复朗读“无边光景一时新”。
(3)。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作者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一阵微风拂面而来,作者灵感一动,涌出了一句千古佳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为什么会“等闲识得东风面”?
(5).反复朗读“万紫千红总是春”。
3小结:“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姑娘翩翩而来,挥舞剪刀,裁剪出了“千万条绿丝绦”,裁剪出了“千万朵鲜艳的红花、紫花、白花、黄花”,裁剪出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裁剪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因此,“万紫千红”这个词语就有了新的含义。
[教学意图:合作探究,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体现学生个体的个性。在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规范的表述诗意,对于学习古诗是很有必要的。]
四。赏读《春日》,懂得惜“春”。
1。赏画品诗,再探发现。
这美的诗,这万紫千红的春天给我们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这些,还有哪里也是万紫千红的?
2。领悟惜“春”。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
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孔子”儒家思想“万紫千红”,书本的知识“万紫千红”,懂得诗句中“劝学”道理。
3。教师小结:《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指着学生板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教学意图:在老师引导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就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春天仿佛就在眼前!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进入佳境,随着诗人畅游,享受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大好春光。这样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暗含的道理,让学生更加领悟作者的情感,懂得珍惜美好的春天]
五。延伸课文,布置作业
1。布置学生收集几首朱熹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2。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你眼中的春天。
[ 教学意图:增强学生的文化积累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
六。板书设计
【古诗春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选15篇09-14
成人高考《春日》古诗练习题及答案12-14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04-02
《关雎》教学设计03-24
初冬教学设计04-03
《海燕》教学设计04-03
《zcs》教学设计03-26
草原教学设计03-11
《景阳冈》教学设计03-05
蝗虫教学设计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