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27 17:43:2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 篇1

  一、 教材分析

  1.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物质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懂得了 “物质的量”这个新物理量的应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物质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能力,同时为电解质溶液,中和滴定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教学内容

  本课题共包括三大内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存在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都是新的理论知识,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物质的量这个新物理量,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单位以及应用。

  3. 教学目标

  ⑴ 知识与技能:掌握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⑵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从达到本课题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以及和本单元《从实验中学化学》中心内容的联系来看,《物质的量》这一内容的重点,可以确定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单位”“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和有关知识的应用。

  【教学难点分析】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来看,教学的难点应该是“通过举例分析总结得出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这些新概念及如何应用” 。由于高一学生化学科学意识还比较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同时《物质的量》是纯理论性的知识。要使学生感兴趣、完全理解物质的量这一个新的化学概念,需要多联系生活,通过举例,把理论性知识生活化,并引导学生回想以前所学知识,通过例比的方法来学习本节课知识,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避免单一的授课方式,教师应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⑴游戏。通过学生数粉笔的活动,调动课堂气氛,同时为接下来的课题的引入做准备。

  ⑵质疑。游戏后,对游戏结果提出质疑,结合生活分析,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

  ⑶分析总结。在“物质的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按“提出问题——结合生活的能力,运用已学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 学情学法分析

  ⒈ 学情分析

  ⑴ 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物质的量是一个新的化学概念,比较抽象,以高一学生的已有化学知识和科学素养,要完全理解,并懂得运用比较困难。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挖掘化学知识,并能运用已学知识,通过对比来理解记忆新知识。

  ⑵ 学生“认知方式”分析

  学生理解能力基本没问题,但是处理信息能力及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整合知识,运用知识等能力较差,因而在此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

  ⒉ 学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教学生怎样去学,是学生动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⑴ 思——敢思会思

  学生在课堂上要敢于思考,积极配合教师,改变“被动”、“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这样,即活跃了思维活动,又使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必要与快乐。

  ⑵ 探索——发现问题

  对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进行分析,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⑶ 回顾对比——举一反三

  本节教材是理论知识,通过回顾已学知识,再对比引入新知识,能更好的理解记忆新概念。

  三、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以讲述教学法为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和思考去认知新知识,“发现”得出结论和规律性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发现的能力。

  通过举例,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发现化学问题,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类比的方式来学习理解新概念。

  综上所述,可依据“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得出结论——回顾对比——加深理解——提问——学会应用”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后,建立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其中“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学生必做实验。

  二、学情分析

  对于定量认识物质及化学变化,学生初中学习过基于质量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并且掌握情况较好。所以当学生接触“物质的量”这样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概念,是比较难主动使用的。所以教学过程,应该突出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使用过程,在使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的建立,确实为化学研究链接微观和宏观,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概念的内涵,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描述微观粒子的量,学生初步掌握微粒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3.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结合实验或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数据,并应用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组成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质量关系。

  四、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对“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名称和符号,以及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

  2. 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涵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对“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名称和符号,以及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任务1]教师引导: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生活动:

  (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定量意义的讨论,发现化学方程式既能定量地讨论质量关系,也能够定量地讨论个数关系,而且个数关系要更加简洁。

  (2)发现微粒数量太大,直接表述微粒数量不便于计算;

  (3)类比生活中用“堆量”处理较大个数的经验,提出微粒个数的“堆”概念。

  [任务2]教师引导:如何设计“堆”的个数便于化学计算。

  学生活动:利用国际单位制的定义,尝试计算,在计算中发现这样的“堆量”设计,让每一“堆”微粒的质量刚好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任务3]教师引导:明确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车常数、摩尔质量等概念的定义。

  学生活动:

  (1)延续之前关于“堆量”讨论的思路,尝试理解物质的量概念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相关规定的目的。

  (2)通过实践计算,熟悉相关概念的关系和计算方式。

  (二)环节二 气体摩尔体积

  [任务1]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关注到电解水实验中氢气氧气体积比与物质的量比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

  (1)明确电解水实验中氢气氧气体积比与物质的量比刚好相等,提出。

  (2)提出“条件相同时,物质的量相同的氢气与氧气,它们的体积也是相同的”的猜想;

  (3)利用教师所给数据,完成对猜想的验证。

  [任务2]教师引导:给出1mol不同固体、不同液体体积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单位物质的量体积的影响因素,及气体物质的特点。

  学生活动:

  (1)通过对比和计算,发现不同固体、不同液体单位物质的量体积不相同,而只有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单位物质的量的体积相同。

  (2)从微观角度分析影响单位物质的量物质体积的因素,找到对于气体,微粒之间的距离是远大于微粒本身大小,是影响体积的主要因素;

  [任务3]教师引导:明确摩尔体积的概念,分析专门讨论气体摩尔体积的价值。

  学生活动:建立摩尔体积的概念,明确相同条件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宏观上的气体的体积比可以直接反应微观上气体微粒的个数关系。

  (三)环节三 物质的量浓度

  [任务1]教师引导:回顾物质的量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讨论对于溶液,如何建立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关系。

  学生活动:

  (1)回顾之前所学知识,明确物质的量相关概念的内涵和计算方式。

  (2)根据老师对于溶液问题所提出的计算要求,设计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任务2]教师引导:以精度为切入点,讨论如何配置0.100mol/L的NaCl溶液。

  学生活动:

  (1)明确教师所提精度要求,反思已知实验器材不能满足精度要求;

  (2)在明确教师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出“大肚”“细颈”的容量瓶;

  (3)结合容量瓶的精度要求,明确使用容量瓶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任务3]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设计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完成操作流程。

  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设计操作流程,并明确操作的注意事项;

  (2)主动设计“烧杯中溶解在转移至容量瓶中”“多次洗涤转移至容量瓶中”等为实现实验精度的“特殊操作”,并理解每步操作的目标以及不进行该操作的造成的误差;

  (3)两人一组完整完成实验操作。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 篇3

  知识点和新大纲要求: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C)

  (2)摩尔质量(B)

  (3)气体摩尔体积(B)

  (4)物质的量的浓度(C)

  (5)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C)

  一、有关概念(1课时)

  1.物质的量

  (1)概念: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2)符号:

  (3)单位:mol

  2.摩尔

  (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

  (2)符号:mol

  (3)说明:

  ①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不能是宏观物质名称

  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或它们特定的组合

  ③当有些物质的微观粒子只有一种时,可以省略其名称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含义:实验测定12g12C中碳原子的个数

  (2)符号:NA

  (3)单位:个/mol

  (4)说明:

  ①NA的基准是12g碳-12中的原子个数

  ②12C不仅是摩尔的基准对象,而且还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

  ③NA是一个实验值,现阶段常取6.02×1023作计算

  ④要注意NA与6.02×1023的区别

  4.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

  (2)符号:

  (3)单位:g·mol-1

  (4)说明:

  ①使用范围: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

  B.无论是否纯净

  C.无论物质的状态

  ②与式量的比较:

  ③与1mol物质的质量的比较:

  5.气体摩尔体积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

  (2)符号:

  (3)单位:L·mol-1

  (4)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①标准状况:0℃、1atm即1.01×105Pa

  ②理想气体:A.不计大小但计质量

  B.不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③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22.4L·mol-1

  (5)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①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物质的本性)

  ②结构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温度与压强来共同决定)

  ③结构微粒的多少(物质的量的大小)

  6.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解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来表示溶液的浓度

  (2)符号:

  (3)单位:mol·L-1

  (4)说明:

  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

  ②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物质的量浓度之后学习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课,此实验在高中乃至高校实验教学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在实际应用非常重要,因此学生必须掌握此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基于此,本教学设计就应本着学生学会实验操作为目的,想方设法的让学生学会实验操作步骤并注意细节问题。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分为两大部分,一、视频演示。二、实地操作。教师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尝试,总结和实验,在实验中体会怎样操作和体会实验的快乐。为此设计以下目标和重难点突破方法。

  二、三维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掌握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基础上,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操作方法及各步的注意事项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耳听、目看、书写、脑思的协调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实验的实地操作,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对待科学实验的品质。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与人合作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实验操作体会获得成就的快乐。

  三、重点:掌握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操作方法。

  四、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五、重点突破方法:根据有效学习思想和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提高,采用视频观法达

  到初步掌握容量瓶的使用及溶液配制操作步骤学习,然后进行实地演练进一步巩固容量瓶使用和配制溶液的方法,实地体会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使之深刻。

  六、教学方法:以学案-导学教学法为指导,让学生上课有据可依。细节中采用视频观看、讨论总结、自学阅读、实验实地操作、小组间自评互评、合作学习、快乐学习等教学方法。

  七、学习方法:自学阅读法、观察法、实验操作法、互评自评法、合作学习法。

  八、导学过程:

  【复习回顾】溶液的概念: 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混合物。

  质量分数: 单位质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计算;

  二、取固体和溶剂

  三、溶解。

  【问题导入】:即将收获:如何才能配制一定物的量浓度溶液?我们将以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为例获取知识和实验的快乐?

  【学生活动1】:请认真观看视频容量配的使用,讨论总结容量瓶使用情况。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一)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用途:用来配制一定体积、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长颈平底细口磨口瓶。

  2、规格:

  50mL 100mL 250mL 1000mL

  容量瓶上标注的内容: 温度 ,容量 , 刻度线 。

  选用:与所配溶液体积相等或大于所配溶液体积。

  3、使用:

  (1) 检漏 :检查是否漏水。方法:注入少量自来水,盖好瓶塞,将瓶外水珠拭净,用左手按住瓶塞,右手手指顶住瓶底边缘,倒立半分钟左右,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如果不漏,将瓶直立,把瓶塞旋转约180°再倒立过来试一次,如不漏水即可使用。

  (2) 洗涤 :用自来水、蒸馏水依次分别洗涤2-3次。待用。

  【学生活动2】:自学阅读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项。

  4、注意事项:

  (1)不能溶解固体或稀释浓溶液,更不能作反应容器。

  (2)读数: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加入水过多,则配制过程失败,不能用吸管再将溶液从容量瓶中吸出到刻度。

  (3)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不能再补加蒸馏水。

  因为用胶头滴管加入蒸馏水定容到液面正好与刻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为容量瓶的标定容量。摇匀后,竖直容量瓶时会出现液面低于刻线,这是因为 有极少量的液体沾在瓶塞或磨口处。所以摇匀以后不需要再补加蒸馏水。

  (4) 容量瓶不能用来保存溶液,特别是碱性溶液,配好的溶液需转移到试剂瓶中保存。

  【学生活动3】:请自学认真阅读课本16页,并认真观看视频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回答配制溶液所需仪器,并使用简单几个字概括各步骤内容。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实验仪器及用品:托盘天平、称量纸、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试剂瓶。

  药品:固体氯化钠、蒸馏水。

  2、步骤概括: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保存。

  【学生活动4】:根据视频内容及案例中提示,分组配制100ml1.00mol/L的

  NaCl溶液。学生总结收获。

  案例: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

  ⑴ 计算:

  n(NaCl)=c(NaCl)·V[NaCl(aq)]=0.1L×1.0mol/L=0.1mol

  m(NaCl)=n(NaCl) ·M(NaCl)=0.1mol×58.5g/mol=5.85g

  ⑵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溶质的质量5.9 g

  ⑶ 溶解:将溶质倒入小烧杯,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冷却致室温

  ⑷ 转移:将上述溶液转入指定容积的容量瓶。

  ⑸ 洗涤:用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一并注入容量瓶。

  ⑹ 定容:在容量瓶中继续加水至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⑺ 摇匀:把定容好的容量瓶瓶塞塞紧,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几次,混合均匀。

  (8)保存。

  【实验所获】:总 结:

  一算二称三溶解;四转五洗六定溶;

  七摇然后八保存;溶解勿碰烧杯壁;

  转移需在刻线下;定溶平视要相切 ;

  上下颠倒来摇匀;配制溶液要记牢。

  【学生课后完成】

  3.误差分析(所配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与理论浓度的比较)

  ⑴ 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

  ⑵ 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对烧杯进行荡洗。( )

  ⑶ 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

  仰视读数、本来到刻度线却以为没到 俯视读数时到达刻度线却以为超过了

  ⑷ 固体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有散热,溶液未冷却即转移到容量瓶中进行定容。( )

  ⑸ 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内时,不慎将液体洒到容量瓶外。( )

  ⑹ 将定容后的溶液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用滴管加少量水使液面重新恢复至与刻度线相平。( )

  ⑺ 定容时,液面不小心超过了刻度线,并用滴管将超出的部分吸去。( )

  (8)其它情况下可能引起的误差,应由同学们在实验研究中补充、总结。

  板书

  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一)容量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实验仪器:

  2、步骤概括: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及洗涤、定容、摇匀、保存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 篇5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式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物质的量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引言]既然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那么如何通过物质的量求出物质的质量呢?也就是说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先填写下面的表格,看是否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有用的结论。粒子符号

  物质的式量

  每个粒子的质量(g/个)

  1摩尔物质含有的粒子数(个)

  1摩尔物质质量(g)

  [答案]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mol碳原子含有个碳原子,1mol碳原子的质量为个。同理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1mol铁原子含个铁原子,是56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1mol硫酸含个硫酸分子,是98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1mol水含个水分子,质量是18g。电子质量过于微小,因此失去或得到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的式量是23。1mol钠离子含有个钠离子,是23g。的式量为17。1mol氢氧根离子含个氢氧根离子,是17g。

  [学生思考]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规律?

  [结论]①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

  (此处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引入得出结论。例如:通过推导得出

  [讲解]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所以,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由此我们可求出x值和y值。

  计算得出x=16gy=32g

  [得出结论]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若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1mol分子的质量应该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而对于离子,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

  [板书]二、摩尔质量

  1.1mol物质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讨论]为什么1mol任何物质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以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一个碳原子的质量跟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之比是12:16,因1mol碳原子与1mol氧原子含有的`原子数相等,都约为,所以1摩尔碳原子质量跟1摩尔氧原子质量之比也应该是12:16。1mol碳原子质量是12g,那么1mol氧原子质量就是16g,同理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各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因此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离子是通过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电子质量微小,可忽略不计,所以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离子的式量。根据以上分析得出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投影]课堂练习

  1.填写下列空白

  (1)原子质量是克

  (2)分子质量是克

  (3)分子质量是克

  (4)离子质量是克

  (5)离子质量是克

  (6)质量是克

  [回答]原子是64g;分子是32g;分子是44g;离子为35.5g;离子是23g;质量为58.5g。

  [设问]能否说一说什么是摩尔质量?它的单位是什么?数值怎样确定?

  我们将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也就是说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量之比。摩尔质量的符号是M,常用的单位为g/mol或kg/mol。

  [板书]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M。

  (2)单位:g/mol或kg/mol。

  (3)数值:等于物质或粒子的式量。

  [投影]课堂练习

  2.回答下列问题

  (1)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2)的摩尔质量是多少?

  回答:(1);

  [投影]课堂练习

  3.下列物质各多少克?含粒子数多少个?

  回答:(1)质量是1800g,含有个分子。

  (2)质量是1.7g,含个

  4.下列物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含有多少个粒子?

  (1)90g水(2)56g氮气

  [回答](1)90g水物质的量为5mol,含个分子

  (2)56g氮气物质的量为2mol,含个分子

  [设问]通过以上练习,能不能总结出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三者间的关系?

  [回答]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量之比。

  [讲述]根据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可求出物质的量,反之根据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也可求出物质的质量。

  [板书]三、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

  (-)依据

  [板书]1.准确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

  2.掌握好有关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n)和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

  (二)类型

  1.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粒子数之间的相互换算。

  [投影]例1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分析]我们可以通过的相对分子质量,得知的摩尔质量。然后利用关系式计算出的物质的量。

  解: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摩尔质量为。

  答: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投影]例2中含有和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分析]的电离方程式为:

  从的电离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可以电离出和。

  我们可以利用的关系,首先计算出的物质的量,然后再计算出和的物质的量。

  解: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摩尔质量为。

  则的物质的量为1mol,的物质的量为0.5mol。

  答:中含有的物质的量为1mol,的物质的量为0.5mol。

  [讲述]通过以上例题,明确了解这类型题的步骤和方法。在今后的计算中应该注意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投影]练习1.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分析]氧元素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由已知条件可先求出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如下关系:求出氧原子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出氧元素的质量。

  参考答案: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2.8g。

  [投影]练习2.含有个分子的物质,其质量为0.7g,求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根据所给粒子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首先求出物质的量,再根据已有的质量和物质的量求摩尔质量,因为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通过求算出摩尔质量即可知道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参考答案: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板书]2.不同物质中,某粒子数相当的计算

  [投影]例3多少克硫酸所含的分子数与3.65g10%盐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分析:要满足二者分子数相等,只要满足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可。

  解:设质量为的硫酸所含分子数与3.65g10%盐酸所含分子数相等。

  (硫酸)(盐酸)

  答:0.98克硫酸所含的分子数与3.65g10%盐酸所含分子数相等。

  [讲述]解此类型题的思路是:找准不同物质间的物质的量关系,然后列方程求解。

  [投影]课堂检测题

  中所含的原子数与多少克中所含的离子个数相等?

  (参考答案:)

  板书设计

  二、摩尔质量

  1.1mol物质的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M。

  (2)单位:g/mol或kg/mol

  (3)数值:等于物质或粒子的式量

  符号表示:

  三、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

  (-)依据

  1.准确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

  2.掌握好有关物质质量(m)、物质的量(n)和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

  (二)类型

  1.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粒子数之间的相互换算。

  2.不同物质中,某粒子数相当的计算。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 篇6

  一. 教学背景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确定的“内容标准”,在必修课程的6个主题中,《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的核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学生了解化学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物质的量作为化学基本概念学习。物质的量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新概念,为以后物质的量浓度配制,化学计算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及其单位摩尔;

  2、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3、了解引进摩尔这一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类比的方法从熟悉、具体的概念入手来认识未知、抽象的概念。

  2、学会选用合适的集合概念来计量物质。

  3、学会从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抽象出解决该问题的数学本质,并将其进一步应用到化学问题的解决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在化学研究、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实例引入,逐步抽象,揭示实质,清晰脉络关系,结合练习。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培养: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教具准备:容量瓶、天平、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试剂瓶、药匙、投影仪、胆矾

  教学方法:设疑、启发、实验、讲解等。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学习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这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可以计算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但是,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对于溶液我们通常不称其质量,而是量它的体积。同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量相互间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2NaOH~H2SO4

  2mol∶1mol

  在化学反应的溶液中如何体现出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呢?

  【讲述】初中时学习过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使用时有很多不方便之处。溶质如果是固体物质,还可以称量,如果是气体或液体,称量它的质量就很不方便。至于溶液的质量就更不好称量,实验室常用量筒来量液体的体积。

  【设问】能否用所量出的溶液的体积来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呢?

  【过渡】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里含有多少摩溶质,运算起来很方便。通常我们取溶液的体积为1L。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就是使用溶液的体积,用升做单位。

  【板书】

  【设问】溶质的量在溶液中用什么表示呢?

  【板书】 一、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通常是用mol/L表示。

  【讲述】(1)溶液体积为1升,而不是溶剂体积是1升;

  (2)溶质是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用摩尔质量表示。

  【投影】课堂练习

  1.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___mol/L,取5mL该溶液,其浓度为___mol/L。

  【设问】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设问】5mL与500mL的NaOH溶液,它们所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相等吗?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

  【投影】课堂练习

  2.从1L1mol/LNaCl溶液中,分别取出100mL、10mL和1mL溶液,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等?所含溶质各是多少克?

  【过渡】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生产上和科学实验上常用的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要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板书】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配制100mL0.5mol/L的CuSO4溶液。

  【设问】配制溶液的第一步首先应知道什么?

  【板书】1.计算

  【设问】⑴实验室中只存在胆矾晶体,我们可以来计算出所需的溶质的质量,那么如何计算出需要胆矾的质量?⑵若所取溶质为液体,应如何取?

  【板书】2.称量

  【设问】用托盘天平来称量固体药品应注意哪些?

  【演示】称量12.5g胆矾晶体。

  【设问】若称量有腐蚀性的物质,例如:NaOH能否放在纸上称量?应如何称量?

  【讲述】我们配制溶液用的主要仪器之一是容量瓶。容量瓶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它上边标有温度和体积。

  【设问】⑴容量瓶上边标有温度和体积说明了什么?

  ⑵能否用容量瓶来溶解固体物质?

  【板书】3.溶解

  【设问】根据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溶解固体物质应在哪儿溶解?用到哪些仪器?在溶解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演示实验】用小烧杯加水溶解12.5g胆矾,并用玻璃棒搅拌。

  【设问】溶质溶解后是否可马上放到容量瓶中呢?

  【讲述】把溶解好的溶液冷却后,从小烧杯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里。

  【板书】4.转移

  【讲述】把小烧杯里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转移,由于容量瓶的瓶口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出,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小烧杯里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中。

  【设问】烧杯和玻璃棒是否需要处理?应如何处理?

  【讲述】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该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二、三次。

  【板书】5.洗涤

  【讲述】当往容量瓶里加蒸馏水时,距刻度线2~3cm处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线,这个操作叫做定容。

  【板书】6.定容

  【设问】定容时如果不小心水加多了,可否用胶头滴管取出多余的溶液呢?

  【讲述】所以,定容失败,只好重新做。定容时还要注意凹液面下缘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

  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否则,都会造成误差。最后把容量瓶瓶塞塞紧,把容量瓶倒转过来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叫做摇匀。

  【板书】7.摇匀

  【设问】容量瓶摇匀的操作具有特殊性,那么应如何操作呢?

  【演示】摇匀后,再把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

  【设问】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定容时若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小结】①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样,都是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但在应用中物质的量浓度有很多方便之处。

  单位是mol/L。

  ②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作业】课本第61页,第1题⑴⑸⑹,第⒊题⑵⑶。

  【随堂检测】(1)配制200mL0.1mol/L的NaCl溶液,需NaCl的质量为多少克?

  (2)欲配制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___g。

  ②将称好氢氧化钠固体放入___中加___蒸馏水将其溶解,待___后,将溶液沿___移入___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___次,将冲洗液移入___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___(低或高)。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___时,改用___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___,应该___。

  ⑤最后盖好瓶盖___,将配好的溶液移入___中并贴好标签。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目标: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

  一、投影: 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异:

  1、溶质: 以质量表示 以物质的量表示

  溶液: 以质量表示 以体积表示

  2、单位: 1摩/升

  同: 都表示溶质和溶液的相对比值

  提问: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讲解:以配制0.05mol/L的溶液250mL为例,讲解有关仪器和步骤以及注

  意事项。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仪器:容量瓶、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过程:

  (1) 准备工作:检漏

  (2)操作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3)结束工作:存放,整理清洗

  三、误差分析

  依据公式 C=n/V 造成浓度误差的原因可由n或V引起。造成n的误差可由⑴称量⑵转移洗涤造成V的误差可由⑴俯视或仰视造成,⑵未冷却等

  例如:

  称量时,砝码有油污或生锈

  称量时,药品与砝码颠倒

  量取液体时,量筒内壁上有水

  称 NaOH固体时,把 NaOH放在纸上

  量取浓盐酸、动作太慢

  溶解或稀释溶质的小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

  容量瓶未干燥

  搅拌或移液时,有溶液飞溅出来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

  四、讨论

  国外教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请评价。

  例题:

  1、溶液配制:

  欲配制 1000 mL 浓度为 012 mol·L—1 的 NaOH 溶液,需要的仪器是 ( )

  请选择配制过程所必须的操作,按操作先后顺序编号,为( )

  1)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使混合均匀。

  2)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相切。

  3)在托盘天平上先称取洁净干燥烧杯的质量后称取( )g NaOH

  4)将容量瓶瓶塞盖紧,反复摇匀。

  5)向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使其恢复室温。

  6)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mL 容量瓶。

  2、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1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代号)。

  A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 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100mL

  C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 用100mL量筒量取 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慢慢倒入烧杯中

  练习:略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 篇9

  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学习了概念之后,今天我们学习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板书:

  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如:配制500L0.1l/LNa2CO3溶液。

  提问:配制的第一步要做什么?

  板书:1.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加以订正。

  提问:知道了质量如果取固体?如果是液体呢?

  板书:2.称量

  提问: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演示:用托盘天平称量无水碳酸钠。

  设问:如果需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如果称量其固体?

  讲述:配制用的主要仪器――容量瓶。让学生观察容量瓶,注意有体积、温度和刻度线。介绍其规格,如何检验是否漏水及其使用方法。(此处也可以播放动画“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相关部分。

  板书:3.溶解

  提问:溶解能够在容量瓶中进行吗?

  演示:在烧杯中溶解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溶解时不能加入太多的水;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烧杯壁;不能把玻璃棒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待溶液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因此第四步是转移。

  板书:4.转移

  讲述:由于容量瓶瓶颈很细,为了避免溶液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提问:烧杯和玻璃棒上残留的液体应如何处理?

  板书:5.洗涤

  演示:洗涤2~3次,每次的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提示: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

  板书:6.定容

  演示: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据刻度线2~3c时停止。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提问:若水加多了,超过了刻度线,如何处理?定容后的溶液各处的浓度一样吗?

  板书:7.摇匀

  演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数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匀。

  提问:此时溶液的液面不再与刻度线相切,如何处理?需要再加入蒸馏水吗?

  不能再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时体积一定,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少量液体沾在瓶塞或磨口处。

  讲述: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因此应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和浓度。

  板书:8.装瓶贴签

  演示: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小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进行误差分析。

  微机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课堂练习:

  1. 用98%的浓硫酸( =1.84g/c3) 配制250L10l/L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_____L浓硫酸,把_______缓缓注入到__________中,并用__________不断搅拌,待溶液_______后,将溶液沿着玻璃棒移入_________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_________和_______2~3次,将洗涤液移入_____中,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刻度线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于刻度线相切,最后盖好瓶塞_________,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_________中并贴好标签。

  2.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对所配得溶液无影响的是(写序号) ;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 ;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

  (1)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2)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3)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

  (4)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5)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6)将容量瓶中液面将达到刻度线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让学生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并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培养目标

  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科学思想目标

  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科学品质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科学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教具准备:

  容量瓶、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药匙、小黑板、氯化钠

  教学方法:

  设疑、启发、实验、讲解等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初中化学课中我们已经学过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数,我们都知道,它不涉及溶液的体积。但是,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往往是量取溶液的体积,而很少称量溶液的质量。此外,在进行有关化学反应计算时,利用前几节课所学的物质的量计算很方便。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引入一种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只要我们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就可知道所取溶液中含有多少摩尔的物质。根据这个设想,人们就找到了“物质的量浓度”这种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可用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量浓度。

  [讲述]

  首先,我想和大家一起完成课本23页的活动探究小实验。课本中给出的是配制0.5L,0.2molNaCl溶液,在做实验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仪器。大家看,我手里拿的是容量瓶,先介绍它的构造:容量瓶是细颈、梨行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瓶颈处标有刻度线,表示在所指温度下,瓶内液体的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体积相等

  容量瓶的规格实验室里常用的容量瓶有100ml,200ml,500ml,1000ml

  容量瓶突出的特点:

  1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的浓度准确的溶液

  2是一种精确量器

  3不能用于溶解或稀释,也不能用于保存溶液,即配制好的溶液要立即转移到细口试剂瓶中。

  为了避免溶质在溶解或稀释时因吸热、放热而影响容量瓶的容积,溶质应该首先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待溶液温度达到室温后,再将其转移至容量瓶中。

  介绍完了仪器后,我们再回到实验中。

  [设问]同学们想一想,配制溶液的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学生]计算所需溶质的量

  [板书] 1计算

  [讲述]好,我们来一起计算一下所需NaCl的质量,由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0.2molNaCl的质量为0。2molx58.5g/mol=11.7g我们已经算出NaCl的质量为11.7g,那么我们用什么来称取NaCl的质量呢?

  [学生]托盘天平

  [板书] 2称量

  [讲述]对,因此第2步就应是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11.7g

  [讲述]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会了它的使用,今天我请一位同学来称量一下,看看同学们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是否掌握。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称量(在同学称量时老师边说托盘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大家再想想,如果溶质是液体,它用什么来量取?

  [学生]量筒。

  [讲述]对,如果所取的溶质为液体时我们应用量筒来量取。称量好之后,我们将它倒入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大家注意一下,因为我们今天所配制的溶液为500ml,所以所加水不能超过500ml

  [板书] 3溶解

  [演示]溶解过程

  [设问]溶质溶解后能否马上转入容量瓶中呢?

  [讲述]是的,不能。因为我刚才给大家介绍了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容量瓶上标有温度,为了避免溶质在溶解或稀释时因吸热,放热而影响容量瓶的容积,应待恢复室温后转移至容量瓶。

  [板书] 4转移

  [讲述]把小烧杯里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转移时应注意,由于容量瓶的瓶口较细,为了避免溶液洒出,应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小烧杯里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至容量瓶中

  [设问]大家再想一想,现在这个烧杯和玻璃棒是否需要处理?

  [讲述]目的是为保证溶质尽可能的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我们应用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小烧杯2——3次。将洗涤后的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板书] 5洗涤(目的是尽可能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

  [讲述]当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距刻度线1——2CM处应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应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刻度线,这个操作叫做定容。

  [板书] 6定容(目的是确保向容量瓶中加水不超过瓶颈上的刻度线)

  [演示]定容

  [设问]定容时如果不小心水加多了,能否用胶头滴管取出多余的溶液呢?

  [讲述]不能,因为此时溶液中溶剂便多,溶液浓度低于所要配制的溶液的浓度,所以,定容失败了,只好重来。在定容时还要注意凹液面下缘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切忌俯视或仰视。

  [演示]定容完后,应把容量瓶瓶塞塞上,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反转,使溶液混合均匀,这一过程叫摇匀

  [板书] 7摇匀

  [演示]最后,我们将已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板书] 8贴标签

  [设问]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讲述]俯视刻度偏小浓度偏大

  仰视刻度偏大浓度偏小

  [讲述]配制完溶液后,我们再回到课前我给大家所提出的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物质的量浓度,它是用单位体积溶液所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例如,上述实验所配制的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也就是说,1L这样的溶液里含有0.4molNaCl,所以溶液的组成可表示为0.4mol/l。像这样,以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表示,常用的单位为由定义可知,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讲述]大家注意一下,这里分母上是溶液体积,而不是溶剂体积。分子上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摩尔质量。为了巩固一下概念,我们来做道练习题。

  [小黑板]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________mol/l,取5ml该溶液,其浓度_______mol/l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简单计算。

  2、通过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理解,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通过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间的简单计算,运用和巩固概念,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3、通过概念的构建和公式推导计算,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微粒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难点】

  理解物质的量含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买米、买面,如何购买?家里盖房子,建筑高楼大厦,如何买石子、沙子呢?学生很自然地会回答论斤买米,论袋买面,石子、沙子等用吨计。为什么不买一粒米、一颗石子呢?学生很自然会说米粒质量太小,不易称量,只有大量的米粒,才方便称量。

  【教师过渡】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比例定量地进行化学反应,但我们只能从宏观上测量其质量、体积等,无法一个一个地进行称量。怎样将微观的粒子数目与宏观的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来研究分子、原子或离子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衡量物质的物理量。

  环节二:观察计算,学习新知识

  1、物质的量

  【教师展示】水与水的微观构成示意图。

  【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的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

  【教师过渡】建立一个桥梁,把多个微粒当作一个整体来计量,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教师讲解】生活中相对较小的物体常用许多个体的集合作为一个整体来表示,比如去超市买米,常用“斤”或“千克”来表示米的多少。对于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用“个”描述物质的粒子的数目非常的不方便。因此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来源于拉丁文moles,原意是大量和堆积。“摩尔”mol描述许多微粒集合的单位,它可以计量所有微观粒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

  【教师总结】题目中的表示容易产生分歧,需要注意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应该如何问,如何回答呢?

  【学生讨论】1mol氢气分子中有2mol氢原子。

  环节三:回顾新知识,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回顾表述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物质的量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教案物质的量教学设计03-05

变化的量优秀教学设计02-09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11-26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02-15

《 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02-25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01-18

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02-08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的教学设计02-22

小学数学《认识米 用米量》优秀教学设计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