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想要知道更多的资讯,请多多留意CN人才网!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是——《赤壁之战》,那个故事是以周瑜、黄盖为主的。今天我们又学一篇以诸葛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
揭题、读题。
2、审题。
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3、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请用陈述句表达。
草船惜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2、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
(出示课后题1/(2))
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草船借箭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的经过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惜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4、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l句。
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2、从第二节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吗?
(1)指名2生分角色读课文第2节,师读旁白。
大家听2人对话共几轮,为每一轮编上序号。
(2)每一轮对话中,都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3、学习第一轮对话。
(1)齐读,边读边根据老师提的问题想想周瑜是怎么想的。
师问:周瑜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
(2)那周瑜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两人一组讨论。
交流:2人一组,一人读周瑜说的话,一个说周瑜的心理活动
(可发挥想象,有不同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这样就落入了我的陷阱。”
生:“你一定会说是弓箭,那样就正合我意”……
(3)过渡:显然,周瑜正在设计想陷害诸葛亮,那他怎样一步一步进行下去的呢?
4、学习第二轮对话。
(1)指名2人读对话,师在其间提问让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动。
“公事”是什么意思?“推却”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推却?
(周瑜以公事来压诸葛亮,使诸葛亮无法不答应。)
(2)同桌一起像刚才一样讨论周瑜的心理活动。
交流:“我用公事来压你,你想推也推不了。”
5、学习第三——六轮对话。
(1)分四组讨论~六轮对话,学着刚才的方法,先分角色对话,再说说周瑜的心理活动。
最后一轮,周瑜没有问话但有动作——
(2)讨论、交流。
6、 小结,我们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从每一次对话中,我们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
7、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计划得逞了。真的是这样吗?
思考:诸葛亮在与周瑜对话时心理活动怎样?
他为什么答应周瑜如此难办到的任务?
默读1~2节,思考这些问题。
(诸葛亮其实已识破了周瑜的计划,但他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不顾个人恩怨,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
分组分角色,指名一生读旁白,朗读第1、2节,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四、小结。
周瑜想害诸葛亮,而诸葛亮更是立下军令状,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篇2
一、 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1、(播放背景音乐《三国演义》主题曲)
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哪些故事?哪些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长江边上,曾经有无数的英雄豪杰演绎了无数神奇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其中的一个经典故事。板书课题。
2、通过预习,你对《草船借箭》的背景有哪些了解?
3、“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二、 略读“借箭原因”,体会人物内心。
1、通过课前的阅读,我们了解到周瑜妒忌诸葛亮,要陷害他。那么周瑜是怎样把造箭的任务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又是怎样接下这个任务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1—2自然段,认真研究一下他们的对话,体会一下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活动。(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周瑜与诸葛亮在对话时,心中各自是怎样想的?
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分角色朗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我们共同体会周瑜的暗藏杀机、心怀鬼胎,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不动声色。
3、 那么,“草船借箭”之后,周瑜对诸葛亮又有何评价呢?
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 “借箭的经过”,看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板书:神机妙算
三、精读“借箭经过”,领悟“神机妙算”。
(一)请同学们用心读读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诸葛亮神机妙算,“算”到了什么?“算”的准不准?画出有关的语句。(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二)学生自主阅读后,把自己的读书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三)全班交流:诸葛亮神机妙算,“算”到了什么?
1、诸葛亮算到了天气。
从哪儿看出来的?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从这儿可以看出诸葛亮预测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候有大雾,他是胸有成竹的。
你能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吗?
那诸葛亮“算”的准不准呢?从哪儿看出来?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他们看到这场大雾各自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诸葛亮会暗自高兴。这场大雾,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此时,我们仿佛看到了鲁肃的惊奇恐慌、诸葛亮轻摇羽扇的潇洒。
那么这场大雾有何妙用?请同学们具体说一说。(因为大雾漫天,能见度很低,所以曹操看不见来兵有多少,又担心江边有伏兵,不敢轻易出兵,就只能用远距离的武器防御,这样诸葛亮才能达到草船借箭的目的。)
诸葛亮真聪明!怪不得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齐读。
2、诸葛亮算好了人物。
从哪儿可以看出诸葛亮算好了人物的心理?
A鲁肃。“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忠厚守信)
B周瑜。知道周瑜聪明过人,因此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C曹操。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分角色朗读)
是啊,你看,诸葛亮算得多准呀!了解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料到曹操谨慎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曹操果然只叫弓弩手放箭,而且放箭如雨。这样,诸葛亮就一定能够借到十万支箭。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因此,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齐读。
3、算好了受箭的方式。
受箭方式是怎样的?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就叫船上的兵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请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一下:这种方式妙在哪儿?
把二十条船横着一字儿摆开,受箭面积大,两面受箭,受箭数量多。用青布幔子,箭射在上面就固定在布上,不会掉下去。而且插上草人也可以把箭插得多一些,至少不会因达不到十万支箭而受罚。
你看,诸葛亮计算得多么准确,策划的多么周密!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齐读。
(四)小结。
其实,诸葛亮在立军令状之前的瞬息之间,就已经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他想得那样周到,那样细致,那样准确,你们说诸葛亮他神不神?因此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齐读。
就在这看似平静、谈笑风生中,诸葛亮轻摇羽扇,轻松取胜。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四、总结深化
尽管诸葛亮想到周瑜要害他,尽管诸葛亮想到了三天后这场大雾,尽管诸葛亮想到了借箭的方法,尽管诸葛亮想了很多很多,但是我就觉得很奇怪,诸葛亮为什么不推辞呢?明明知道周瑜要陷害我,要我的身家性命,我干嘛还要替他借十万支箭呢?不接受不行吗?
诸葛亮顾全孙刘联合抗曹的大局,避免和周瑜发生正面的冲突,同时也是要在心理上挫败周瑜,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创造了军事的战争史一个奇迹。
你会怎样赞美诸葛亮?
诸葛亮真的是神仙吗?据老师查阅的资料得知:
1、诸葛亮之所以能预先得知三天后有大雾,是因为当时孙刘联军力量弱小,不宜久战,欲破强敌,须用火攻。而火攻必须有东南风方可奏效。因此,他必然密切关注气象,这就使他在借箭之前测知几天后必有大雾。
2、鲁肃肯施以帮助,除了因为他顾全大局,还有一个不被注意的关键原因是鲁肃不怕得罪周瑜:鲁肃旧日有恩与周瑜,周瑜将鲁肃引荐给孙权,两人交情非常深厚。鲁肃深受孙权器重,在东吴位高权重,况且周瑜害人不是光明正大之举,因此周瑜不忍、不便、也不敢打击报复鲁肃。
3、曹操在雾天不敢出战,固然是由于他多疑,但还有重要原因:此前在三江口水战中曹军损兵折将,因水军战斗力孱弱,曹操只得坚守不出,加紧操练。敌军忽然雾天前来挑战,通晓兵法的人都会断定这是诱兵之计,只宜坚守不出,放箭退敌。即使诸葛亮处在曹操的位置上也会这么做。
由此,我们可以感悟到:诸葛亮卓越的指挥决不是来自上天的.赐予,而是源于博大精深的知识,周全缜密的思虑谋划。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一下课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五、延伸阅读,课外拓展:
“草船借箭”,既为“借”,则有“还”。那么,诸葛亮借来的箭怎样还给了曹操呢?周瑜真的服气了吗?他和诸葛亮之间还有哪些明争暗斗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三国演义》之分解。
自我问答:
诸葛亮的“神”“妙”表现在哪些方面?
朗读感悟出诸葛亮卓越的指挥决不是来自上天的赐予,而是源于博大精深的知识,周全缜密的思虑谋划。诸葛亮卓越的指挥决不是来自上天的赐予,而是源于博大精深的知识,周全缜密的思虑谋划。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篇3
创造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到学习一篇按事情发顺序写的记叙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
2、提高抓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读懂课文的能力,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创造出发点:草船借箭的经过。
创造训练点:认识诸葛亮成功的原因是有胆识,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创造训练策略:引导法、自学法,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
教具准备:《草船借箭》录像幻灯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内容:二、三、四段。
重难点:草船借箭的经过,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造教育渗透点
复习前文导入新课
1、周瑜怎样为难诸葛亮?
2、诸葛亮又是怎样做的?回答:
1、三天造十万支箭。
2、立下军令状。
复习导入,保持思维的性。
讲“借箭准备”紧扣妒忌与才干
1、周瑜为什么这样做?
2、诸葛亮是怎样做的?
3、哪些词句可以看诸葛亮挺有才干?(自有妙用)
1、自由读课文思考,找出周瑜为难诸葛亮的词句,在书上做记号。(故意延迟,不给齐练)
2、体会心情,自读自练。
3、读诸葛亮说的话,体会心情。
通过读讲引导学生分析明白借箭的实质原因,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三、学习“借箭经过”突出“神机妙算”20`
1、指名读机关句子,诸葛亮是怎样做靠近水寨。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2、鲁肃怎样说的?说明什么?诸葛亮又是怎样说的。
3、曹操怎样说,怎样做的。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两者相比较说明了什么?
4、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样做的。
5、小结
1、自由读课文,用“—”划出诸葛亮做的、说的。用“~”划出曹操做的、说的。
2、看录像(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3、看幻灯片,比较“一定不敢”与“不一定敢”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4、看录像,体会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心情,模仿神态分角色朗读。
5、体会“谢谢”的含义齐读这一句话。
6、体会理解“自有妙用”体会周的心情,朗读长叹一声说……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提高自学能力。录像、幻灯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分析,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四、讲“借箭结果”突出周瑜的“长叹”5`
1、指名读课文,诸葛亮借了多少枝箭。周瑜是怎样说的?说明了什么?
2、小结
五、总结全文
分清前因后果5`师述:借箭的表面原因实质原因表面结果实质结果,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的文章,注意分清前因后果。
六、作业
幻灯片,填空(略)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赶造十万支箭———→借———→十万多枝箭
周瑜:妒忌故意迟延不给齐全长叹一声
诸葛亮:才干只要三天立军令状自有妙用管保有箭
(大雾漫天)靠近水寨一字摆开擂鼓呐喊掉转船头(放箭如雨)神机妙算
创造教育得失
本课能过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内心。弄清前因后果。使学生明白分析问题,要运用多层次多角度思维方式。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03-06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05-16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04-0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2-31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通用5篇)04-17
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学设计08-29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复习试题10-21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05-16
最新《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05-09
人教版数学《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