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4 14:44:3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8课《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今天,CN人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语言;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方法:阅读、直观课件欣赏、想象、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查找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幻灯片出示文中三幅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的景物?

  2、揭题:(板书: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3、导入:颐和园建在哪里?看图画上各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

  1、生自读课文,思考:颐和园写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哪里,想想理由。

  2、(幻灯片出示)认读生字新词,了解大意。重点指导:耸、堤、柱、栽、筑、狮等字的读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成tí;“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3、交流自读情况:

  ①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首尾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种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

  ②交流自己喜欢的景点,说明理由。(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带领学生去领略美景,并选择一两个自然段读,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③学生欣赏完课件后谈谈感受。(板书:美、大)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领悟结构美。

  1、自读第2——5自然段,交流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①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

  ②讨论交流,指句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学生动手画画旅游示意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画。说说教材中三幅图各对应的段落。

  3、再读这些过渡句,抓住动词,领悟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四、齐读全文,整体感知,指导分段。

  齐读全文,提示学生:文章是按先总后分再总的方法写的,因此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三大段。

  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并给生字组三个词。

  2、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图片感受景物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回顾全文顺序。

  二、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作者来到长廊,抓住长廊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作者又是怎么观察长廊的呢?

  (2)长廊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句子知道?(板书:长、美)

  (3)出示图片和句子,体会描写方法。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这句从哪些词看出长廊的长?用上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提问:观看图片说说画上有哪些内容?“几千幅画没有哪两面三刀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各不相同。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辉煌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提问:这句写什么?从哪些词看出?(“栽满、谢、开”看出长廊两旁花木众多、鲜花常开、景色宜人的特点,从侧面看出长廊的美。)“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点明了长廊的位置在昆明湖的右边。

  (4)有感情地齐读全段,按提示分层。

  先写怎样来到长廊,从外部整体介绍长廊的长;从内部介绍长廊的美;讲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第一层第1、2句;第二层是第3句;第三层是第4、5 句。)

  (5)总结写法,提出自学要求:我们这段是按先读全段整体感知;再说说景物的特点;结合有关图景和语句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从不同角度观察,并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最后按顺序来分层来学习的。下面我们也按学习这段的方法来自学以下3段的内容。

  2、再读课文,思考各景物的特点,说说它们美在哪里,用上了什么描写方法。

  3、体验成功,自主学习。

  (一)交流学习“万寿山”部分(第3、4自然段):

  (1)说说景物特点,找出最能体现景物美的句子。

  万寿山脚下:佛香阁 高 (耸立)

  (抬头一看) 雄伟壮丽 (八角宝塔形 三层 闪闪发光)

  排云殿 大 、多 (一排排)

  金碧辉煌

  (向下望)树丛 葱郁……

  登上万寿山:(正前面) 昆明湖 静、绿 (像……像……)

  (向东远眺)城楼白塔 古老

  (2)重点交流: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可出示填空:找出比喻句,这句把昆明湖比作了( ) 和 ( ),写出了昆明湖( ) 和( ) 特点。“几乎”的意思是 ( ) 。“滑”字用得( ) ,因为( ) 。这两句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昆明湖的( )。

  也可让学生讨论:把“滑”字换成“划”字好不好?

  (3)利用课件带领大家去欣赏万寿山的美景。

  (二)交流学习“昆明湖”的部分(第5自然段)。

  (1) 在昆明湖畔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2) 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景物?十七孔桥是什么样的?(板书:桥洞多 石柱多小狮子多、姿态不一)

  (3) 想象“姿态不一”的小狮子会是怎么样的?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昆明湖上的美景。

  (5) 课件再次展示昆明湖上的美丽风光。

  三、总结全文,学以致用。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脉络清晰,首尾呼应,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记叙的。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描写方法,为我们再现了三处景点的美丽景色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的风景名胜,大家也去游一游,用上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上生动的句子写下来。

  四、作业:1、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观察一处家乡的景物,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下来。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长廊、神清气爽、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隐隐约约、姿态不一”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交流:

  交流“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走进北京的颐和园,到那里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颐和园。注意“颐”的写法,尤其是左边的笔顺,跟我边说边写。

  二、听写字词,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大家都已经学过了,下面咱们先来听写几组词。咱们推荐三位上黑板前跟大家一起写。

  长 廊 万寿山 昆明湖

  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姿态不一

  1、训练说话“昆明湖、姿态不一”

  刚刚前两组词,老师是把两个词说起来说了一句话。最后一组,谁能像老师那样把两个词连起来说一说?

  2、 “金碧辉煌”

  (1)点拨字形

  辉,光也。——《说文》

  煌,火状。——《广韵·唐韵》

  (2)图片理解

  瞧,在阳光的照射下,多么的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3、点拨“廊”、“ 态”的字形

  4、堂堂正正中国人,方方正正中国字,请大家对照自己这两个字,试着挑出一个,把字写得更美观一些。

  5、概括课文内容

  一说主要内容,抓景点

  (1)师引导说清楚

  你看,这真是有山,有水,有建筑的一处皇家园林啊!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三处景点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内容?你比如说:先讲了——然后——最后——。

  (2)抓景点,个别说(两生)

  3、二说主要内容,抓游览顺序

  (1)自由读文,勾画游览顺序的句子

  请大家打开书到87面,快速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

  (2)汇报交流

  (3)刚才咱们汇报的句子都在每一段的开头,不仅可以承接上文,又可以引起——下文,这些句子都是——过渡句。

  (4)给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首尾段,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课文,提炼中心句

  课文就写了这三处景点吗?不止这些,还有一处、两处、三处(副板书:……)所以说:“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浓缩成两个字——美、大(板书)

  四、精读品悟,游赏长廊

  好文不厌百回读,我们走进课文,去长廊看看吧!

  1、个别读,其余同学思考: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师生交流。

  3、品读句子,领悟长廊的美

  预设一: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 273间。

  (1)“绿漆”、“红漆”

  颜色美吗?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能数得清吗?(一眼望不到头)

  (2)“一眼望不到头”

  再读点拨,“一眼(孩子,还没看到呢,再等会儿。)——望不到头”。

  (3)“七百多米长”、“273间”

  长也是一种美啊!

  (4)点拨观察角度

  孩子,你现在是站在什么地方看的啊?——站在长廊里,放眼一望。

  预设二: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1)多少幅?几千幅!读出感受

  (2)“。”改“!”

  其实这里完全可以把“。”改“!”,谁来读一读?你在感叹什么啊!

  (3)点拨观察角度

  这时的我们又把目光投到了长廊上方的横槛上,这又是在——抬头看去。

  预设三: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廊外的美景吸引了你啊。

  师生合作读,体会鲜花常开。

  4、“神清气爽”

  (1)目之所及,手之所触,身之所感让人感觉到——“神清气爽”

  (2)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闻闻这朵朵花香,记住这一幅幅图画。再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3)点拨观察角度:

  作者这时带着我们继续——边走边赏,把目光转到了长廊的两旁。

  5、渗透观察景物的写法

  同学们看,作者依据游览的顺序带领我们参观长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的同时,不断转换着观察的视角:放眼望去、抬头一看、边走边赏。作者叙述得非常有条理,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长廊的美和大。

  6、示范说导游词

  读得美,背得好!但是说出来不一定比这差。(配合图画说长廊导游词)

  7、明确导游词特点

  同学们,刚才我变成了——导游,带领在座的各位游客游览了长廊,有意思吧!

  五、迁移运用,改写导游词

  1、自由读第三段

  要求:多读几遍,想想如果你是导游,你会怎么向你的游客介绍?

  2、改写导游词出示要求:

  用添加符号,直接在书中改。

  2、生改写交流

  3、出示图片:

  4、一生试说

  六、作业。

  修改第三段内容的导游词,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附:板书设计

  颐和园

  游览顺序 长 廊 万寿山 昆明湖

  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姿态不一

  (大 美)

【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篇)03-22

《颐和园》教学设计(集合15篇)11-03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04-0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04-26

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教学设计04-03

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05-11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4-22

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2-23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2-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