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26 12:28: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四、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 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 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二、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

  一、教材说明:

  武汉教科院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数学问题巧解答》

  二、教学目标:

  1、掌握INT取整函数的用法;

  2、结合以前所学,实现INI取整函数的综合应用;

  3、分层目标:(1)编程实现教材中的实例;(2)更多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INT取整函数的用法。

  难点:实现INI取整函数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准备:

  教材中的三个实例程序。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问题导入(2分钟)

  [教师活动]:复习上节课内容,演示取整的功能。

  [学生活动]:观察体验。

  过程

  师:前一课我们学习了PR和TYPE命令,也学会了怎样指挥小海龟来做数学题。今天老师要向小海龟提一个小问题,那就是“10/3=”,看它是怎样解答的.。

  (演示:(PR 10[/]3[=]10/3),观察返回结果。)

  生:结果输出为10 / 3 = 3.33,小海龟将后面的数省略了,它只保留了2位小数。

  师:如果连小数都不需要呢?只需要返回3,该怎样办?我们可以用INT取整函数来实现。

  (演示:(PR 10[/]3[=] INT 10/3)),观察返回结果。

  生:结果输出为10 / 3 = 3,小海龟将后面的数都省略了。

  师:大家不要以为小海龟出错了,而是我们指令小海龟,故意去掉小数。这个取整的功能,很多地方可以利用。用好取整功能,可以让我们的程序实现很多不同的功能。

  2、学习新知,感悟方法(20分钟)

  [教师活动]:演示完整例子程序,逐句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活动]:实践例子程序。

  过程

  师:演示例子程序,观察效果。

  生:测试不同的数。

  ……

  师:观察完整的程序,逐句解释。

  TO Z;主过程

  MAKE “X READ;读第一个数给X

  MAKE “Y READ;读第二个数给Y

  MAKE “G :X;将第一个数放到G中

  IF :Y<:X [MAKE “G :Y];如果第二个数小于第一个数,则将第二个数放到G中

  ZS :X :Y :G;调用ZS过程

  END

  TO ZS :X :Y :G;子过程

  IF AND :X/:G=INT :X/:G :Y/:G=INT :Y/:G [PR :G STOP];关键,用到取整功能,判断能否整除,如果都可以整除,则表示找到最大公约数,输出结果,结束程序。

  ZS :X :Y :G-1;自身调用,让G减一。

  END

  (重点讲解关键语句,将之分解,逐一分析)

  :X/:G=INT :X/:G;判断变量:X是否被:G整除

  :Y/:G=INT :Y/:G;判断变量:Y是否被:G整除

  AND;“并且”的意思,如果没有这句,则表示上面两个条件,有一个满足,就会使程序结束,显然是错误的。

  PR :G;用到了前课的知识,输出显示变量:G,就是我们要找的最大公约数。

  生:上机实践

  ……

  3、自行探究,拓展运用(15分钟)

  [教师活动]:鼓励并引导学生上机实践教材中第二和第三个实例程序。

  [学生活动]:动手实践,感悟实例程序,体会取整函数的应用。

  4、反馈展示,自我评价(3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优秀学生成果,引导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

  [学生活动]:填写P54页评价表格。

  [延伸拓展]:你还能想到更多的取整应用吗?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实践尝试。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

  一、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三、教具

  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墨水瓶盒等,课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什么图形?谁来说说 (学生说)

  不错,那谁来说以说它们当中哪些图形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边叙述,边出示幻灯片)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中的两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新授

  1、老师今天带来了长方体(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展示正方体)。 2、还记得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的一些方法吗?谁愿意来给老师说说? (学生说: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 ……)

  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要看一下你们都用了哪些方法?

  现在请仔细观察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想一想,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我请......

  (学生说)

  3、说的真好,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面、棱、顶点三个部分组成的,那谁来指指长方体的面是哪一个部分?

  (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说)

  拿出你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摸看。 谁来指指长方体的棱是哪一个部分? (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说)

  拿出你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摸看。

  那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顶点又是指哪一个部分?请同桌互相指指看看。 (同桌互相指顶点) (课件出示)

  数学上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平平的部分叫做面,把两个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今天我们就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 首先研究长方体,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讨论要求。 (学生读要求)

  现在每排的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写在老师发放的表格中。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P19及P20题4~5)

  教学目标:

  ① 使学生通过操作自己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② 能应用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③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

  ④ 让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自学内容 P19 做一做,P20的T4-11

  1、判断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18,25,46,85,100,325,180,90

  2、说一说2、5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呢?

  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4、你们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尝试练习

  1、试着完成P19的做一做练习

  2、判断下列数哪些是3的倍数?

  33 34 27 180

  69 390 405 300

  二、汇报展示:

  同学们,你们只要随便说一个数,我就能很快说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你们相信不?

  1、学生猜想:

  (1)个位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个位是2、5的数是3的`倍数;

  (3)个位是1、2、3、5、6、8、9的数是3的倍数;

  (4)个位是0-9的数是3的倍数

  ……

  2.验证猜想。反馈3的倍数的特征。

  (1)思考并回答

  ①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②要想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应该怎样做?

  (2)学生反馈:(根据学生说的逐一板书,先找出一些3的倍数)

  1×3=3 5×3=15

  2×3=6 6×3=18

  3×3=9 7×3=21

  4×3=128×3=24

  (3)观察: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又什么特征?它是不是3的倍数?其它位数又什么特征?

  (4)提问:如果老师讲这些3的倍数的各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

  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分组讨论,汇报)

  得出结论: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他们的和是3的倍数。

  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是3的倍数呢?

  210,54,216,129,9231,9876543204

  (5)小结: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练习:完成P19做一做

  三、反馈检测:

  1完成P20题4~5

  2(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是3的倍数

  3□5□1646□400□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成为偶数,并且是3的倍数。

  □7 3□ □06 □0 □8 1□□

  (3)有一个数有因数3,又是5的倍数,在两位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在三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四、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五、附检测题

  1、用1、2、9三个数字排成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有____

  2、按要求,在下面的 ( )里填上一个不同的数字。

  (1)是2的倍数:3 ( ) 3 ( ) 3 ( )

  (2)是5的倍数:20 ( ) 20 ( ) 4 ( )5

  (3)是3的倍数:4 ( ) 8 ( )6 4 ( )6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练习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唤起记忆

  1.口答:50+()=80 60-()=30

  列式计算。

  (1)—支圆珠笔1.5元,10支圆珠笔多少元?

  (2)2.5的4倍与60的和是多少?

  (二)教学新知

  1.情景呈现,抽象模型。

  (1)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

  (2)提问:在天平两边放物体,什么情况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学生探究后得出统一认识:当天平的指针指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物体的重量相等。

  2.通过演示引出等式。

  (1)演示:在左边放两个20克和30克的重物,右边砝码也是50克。

  让学生观察,天平是平衡的吗?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学生观察后,发现天平平衡,可以用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20+30=50,指出:说明天平两边的重量相等。

  (2)教师揭示含义: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等式。(板书)

  (3)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1页例题1,写出答案:50+50=100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当中,用不同的砝码使天平达到平衡,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用算式来表达这一现象,最终目的是要引出等式的含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等式的概念。

  3.换用砝码继续演示。

  (1)教师操作天平继续演示。

  调整天平,在左盘放一个50克的重物和一个未知重量的方块,右盘里放一个100克重的砝码。(如教材第1页第二幅图)让学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指针正好指在刻度线中央,天平是平衡的),那么也就说明了这个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怎样用等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教师引导,未知量暂用?表示。

  教师板书:+50=100。

  讲解:等式“ +50=100”中的是未知数,通常我们用x来表示,那么上面的等式可写成x+50=100(教师板书)。

  (3)比较:等式“x+50=100”与等式“50+50=100”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汇报:含有未知数。

  教师指出“x+50=100”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指导学生想一想x等于多少,才能使等式“x+50=100”左右两边相等?(未知方块50

  克时才能使天平两边的重量相等,即x=50)

  4.观察教材第2页例题2。

  (1)出示教学例题图让学生用式子来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展示:(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x+50>100

  x+50=150

  x+50<200

  2x=200

  (3)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所写的算式,选出其中的等式。

  x+50=150

  2x=200

  (4)教师将4个等式标上序号。

  5.揭示方程的含义。

  (1)学生综合观察以上四个等式,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哪些区别?

  ①20+30=50,

  ②50+50=100

  一般的等式

  ③x+50=100

  ,

  ④2x=2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

  ①、②、③、④算式中都有一个等号,是等式。

  ③、④算式不仅是等式,而且都含有未知数。

  (2)教师揭示板书:像x+50=100

  ,2x=200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追问:要判断是否是方程,必须要满足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未知数,二者缺一不可。

  6.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1)追问: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判断出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那等式和方程之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2)教师小结指出:在数学上,我们还通常用这样的集合图来表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3)板书: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图。

  (三)巩固新知,练习应用

  1、预习答疑: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等式与不等式的区别与含义。

  答疑:含有“>或<”的式子是不等式,含有“=”的式子是等式。

  2、教材习题

  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

  讲评:等式有(6+x=1436-7=295y=4050÷2=25)。方程有(6+x=145y=40)。

  3、练一练第2题(指名学生来回答,教师补充说明,答案不唯一)。

  讲评:此题答案不唯一

  如3+x=10y×6=48240÷a=8,重点让学生初步体会未知数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五、课堂作业:

  完成第三部分习题设计“课堂作业”第1、3题。

  教学反思:

  从等式到方程,学生的认知有了跳跃,因此本课的教学中,应借助天平演示帮助学生感知等式与不等式,然后再借助现实的相等情境写出方程。这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学生在把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用符号化抽象成方程时,既感受了方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也体会到了方程的本质特征,从而巩固了方程的概念。在新课结束后,可能有部分学生在练习时发生错误,订正时应让学生抓住方程的特征进行辨别判断。

  七、板书设计:

  等式: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的相等关系。

  如20+3=50 50+50=100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如x+50=150 2x=200等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比较,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

  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

  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数学来源生活,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1、出示实物,根据形状给它们归类。(长方体、正方体、球、其它)

  2、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文体和正方体。(顶点、棱、闪烁)

  导入:为什么,我们能很快地挑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因为,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

  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归纳事物特征。

  1、学生用小圆木棒和橡皮泥制作多个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三组面都不同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超高的、超扁的)

  2、小组中每个人都要独立动手制作,组员中相互指导、评议。

  3、思考:怎样选取木棒才能又快又好地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选取三种长度的木棒,每种4根)

  4、选取合适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将框架围起来,制成一个立体的小盒子。

  5、利用学生自己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棱、面、顶点。

  6、结合制作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

  7、请每小组把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变成正方体(事先用长白萝卜削好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所有的特征,是特殊的长文体,并用韦恩图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8、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中较长的叫长,较短的叫宽,竖直方向的棱叫高。)

  三、回归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

  1、量一量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的长宽高和棱长。

  并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指出哪些是等长的.棱,哪些是相同的面。

  2、知道了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4cm,宽为10cm,高为7cm,想像这个长方体。

  3、通过你的观察,从某个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一个非正方体的长方体中,最多有几个面是相同的?

  4、长方体广告箱长5米,宽0.5米,高3米,要用铝条镶嵌框架,至少要用多少铝条?

  5、有6米长的铁丝,要制成一个棱长为40厘米的灯笼框架,够瞧用吗?

  6、要将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的礼品盒系上彩带,至少要买多少彩带才够用?

  四、拓展应用

  用数学创造生活。

  欣赏水立方、长方体建筑物、美丽的盒子、装饰品,让学生感受数学创造的美,也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五、总结

  在这40分钟的四步学习环节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吗?

  六、作业布置

  用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能有多少种摆法?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请你亲自动手试一试。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7

  1.教材地位及作用

  《3的倍数特征》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3的倍数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倍数与因数及2、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猜想中,通过动手圈画百以内的数表,在观察、分析、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本节课的教学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前后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2.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 让学生猜测、验证3的倍数的特征。并在活动中能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的这一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2、5的倍数特征,他们会利用2、5的倍数特征进行迁移来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由此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想要探究的愿望,学生会在观察、比较、分析及教师的指导、验证中得出新的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策略]

  1.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学生刚学完“2、5的倍数特征”产生的负迁移,直接抛出问题,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学生自然而然将2、5的倍数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的'问题中来,由此产生认知冲突,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很快进入了问题情境,猜测、否定、反思、观察、讨论,学生会渐渐进入探究者的角色。

  2.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紧紧围绕“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来开展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组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逐步发现、归纳规律,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分析、概括、验证、判断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原有认知出发,激发学生求知欲。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又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来猜测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比如33、66、99。

  生2: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比如13、16、19就不是3的倍数。

  生3:个位上是0、1、2、3、……9 的数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3的倍数。

  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

  二、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1)师:在百以内的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

  (2)组织学生观察、交流,并呈现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后组织全班交流。

  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

  生2:我发现不管横着看还是竖着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一出现。

  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那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是0-9这10个数字都有可能。

  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十位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吗?

  生:没有什么规律,1至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

  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

  师: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我发现3所在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

  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它斜线呢?

  生1:我发现6所在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

  生2:9所在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等于9。

  生3:我发现另外几列,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6,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

  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6,9,12,15,18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实际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3)师:刚才是从100以内的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3位数甚至是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

  (4)生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三、巩固应用,深化提高

  1.圈出3的倍数

  75、43、655、888、7431、5916、4012

  2、在□内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你有几种方法?

  127□ □3□ 11□2

  四、小结反思

  今天,大家自己探究了3的倍数的特征,请你们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发现这个规律的?(生回答)

  附:[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12 1+2=3 15 1+5=6 18 1+8=9

  21 2+1=3 24 2+4=6 27 2+7=9

  33 3+3=6 36 3+6=9

  …… ……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及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并总结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m,宽2Cm)与方格纸。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在数轴上标出4、6的倍数所在的点。

  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

  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2.引入公倍数。

  (l)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

  (2)观察:从4和6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和21。

  (4)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和6的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

  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

  3.用集合图表示。

  如果让你把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后问:

  (1)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

  (2)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3)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6的倍数

  4,8,

  16,20,…

  12,24,

  4和6的公倍数:

  5.引出例1。

  前面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我们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砖铺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的实际问题出示例1。

  (1)操作探究。

  学生任意选择操作方式。

  ①用长方形学具拼正方形。

  ②在印有格子的纸上面画出用长方形墙砖拼成的正方形。边操作、边思考: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与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反馈并揭示意义。

  ①请选用第一种操作方式的学生上来演示拼的过程,并说一说拼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板书正方形边长,如6dm

  ②请选第二种操作方式的学生汇报,老师让多媒体课件闪现边长为6dm、12dm……的正方形。

  ③正方形边长还有可能是几?你是怎样知道的?

  ④观察所拼成的边长是6dm、12dm、18dm…的正方形与墙砖的长3dm、宽2dm的关系。体会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3和2的公倍数,而6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思考: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小公倍乘2乘3…就是这两个数的其他公倍数。)

  ⑤阅读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画一画,说一说。

  小松鼠一次能跳2格,小猴一次能跳3格,它们从同一点往前跳,跳到第几格时第一次跳到同一点,第2次跳到同一点是在第几格?第3次呢?

  引导学生将本题与例1比较:内容不同,但数学意义相同,都是求2和3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完成教材第8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答案并交流:4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4的倍数;6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6的倍数。总人数在40以内,所以是求40以内4和6的公倍数。

  (3)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

  (4)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指导学生找到写出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简便方法,先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乘2、乘3.得到其他公倍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通过解决铺长方形地砖的问题,了解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一)

  4的倍数:4、8、12、16、20、24、28、36……

  6的倍数:6、12、18、24、30、36……

  4和6的公倍数:12、24、36……

  4和6的最小公倍数:12

  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主要学习怎样进行约分,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找到约分的技巧,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总结出约分时的注意事项。本节课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不足:首先在分层练习的时候题目较简单,没有体现由易到难,分层练习这个过程。其次本节课从整体上来说更像一节纯粹的做练习课,缺乏必要的讲解和语言文字的修饰,更只是简单的习题罗列。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9

  授课时间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

  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激趣:欣赏古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先了解一下同学们第三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是出示一幅正方体组成的实物

  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板书:

  师:这单元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板书:观察物体的整理和复习)

  师:观察物体从什么角度来观察?看到的物体是否一样的呢?(板书:观察角度:上、左、右、正等,)

  结合学生的回答问:除了这种情况,生活中许多实物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样的,就如诗中所见的山峰、、、、、、)

  知识结构网络:

  观察物体 观察角度:(上、左、右、正等) 物体不一样。

  的整理和复习

  物体形状 观察角度(上、左、右、正面等)

  师:请你用你所学的知识帮它解决一下问题。(出示题目)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让学生拿出自备的骰子、摆出这样的图形

  (1) 定正面

  (2) 定好正面后,你从正面、左测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一样吗?请你在纸上画出你在正面、左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

  (3) 侧面分为左侧面和右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观察到的图形一样吗?(从左侧面看到的是…、,从右侧面看到的也是…、、)

  2、观察圆柱体

  (1)观察圆柱体的上面:老师拿出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罐

  (观察圆柱体的上面和下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圆形)

  (2)观察圆柱体的正面、侧面(难点)

  学生从正面和侧面来观察,得出的图形可能不是正方形有学生认为是

  这样的图形,上面两条边是弯曲的。

  师剖析:观察圆柱体的上面学生很容易得出是一个圆形,但是由于观察角度以及光线作用于弯曲的圆柱体侧面的原因,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侧面不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因此配合课件,来进行讲解

  正面和侧面 上面(和下面)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这个图形是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那么,只有一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有两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只有3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有4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只有5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

  2、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 ,从左边看

  也是 的情况。

  四、小结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观察图形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教材41—4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能力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1、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

  师:乌鸦喝水的故事其中蕴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明白。

  (设计意图:利用故事导入,激兴设疑。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有大小。

  师:你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一大、一小的两个纸箱,教师边说边从纸箱中拿出2个量杯、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等物品。)

  生1:一个大纸箱和一个小纸箱,三个玻璃杯。

  生2: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

  师:你认为纸箱和量杯哪一个比较大?

  生:纸箱大,量杯小。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学生例举生活中的物体,并指出谁大谁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2、提出问题,研讨解决方法。

  师:你们说红薯和土豆比,谁大?

  生1:红薯大。

  生2:土豆大。

  生3:不一定,因为它们的形状不一样不好比较。

  师:谁说得对呢?你们能想出办法让大家知道哪个大,哪个小吗?

  (1)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

  (2)指名说。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引导。)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

  师:你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量杯里,哪个水杯水涨得高,哪个就大,好,老师现在就来给大家演示一次。

  师:为了能很公正的知道红薯和土豆哪个大,应该在两个相同的量杯里放入同样多的水,而且放入的水不能太多,以免水溢出来,无法正确判断。请大家在下面注意观察,两个杯子的水面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把红薯和土豆分别放到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量杯里。)

  生1:杯子的水面升高了。

  生2: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多,放土豆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少。

  师: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

  生:因为红薯和土豆会占一定的位置,水并没有增加。

  师:那就是说红薯和土豆在杯子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

  师:为什么水面的高度不同呢?

  生:因为红薯和土豆的大小不一样。

  师:你现在认为红薯和土豆,谁大?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生1:红薯大。因为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高,说明红薯占的空间大。

  生2:土豆比红薯小,因为土豆占的空间比红薯小。

  师: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红薯和土豆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如,粉笔占有一定的空间,数学书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你能再举出一些物体占有空间的例子吗?

  (学生举出各种实例说明物体是占有一定空间的。)

  教师揭示概念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有空间的大小不同。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感知了体积的实际含义。)

  设计实验方案,感知容积的意义。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教具,它们都是放在哪里的?

  生:老师把它们都放在纸箱里的。

  师:像量杯、纸箱这样能容纳物品的器具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多,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少?(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水杯)这两个水杯哪一个装水多呢?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分组上台做实验。)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①先把一个水杯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水杯,如果第二个量杯中的水不满,说明第二个水杯大;如果第二个水杯中的水正好也满了,而且没有剩余,说明两个杯子一样大;如果第二个水杯中的水不仅满了,还有剩余,说明第一个水杯大。

  ②先把两个水杯都装满水,再分别把水倒入第三个水杯,以第三个水杯里的水的多少来判断谁装的水。师:两个杯子装得水不同,说明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板书)。杯子里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

  师: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生1:纸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纸箱的容积。

  生2:冰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冰箱的容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为学生提供实物进行直观操作演示,使学生充分感知容积的意义。)

  4、区别体积和容积。

  (出示:魔方和装满沙子的木盒)

  师:比一比,它俩谁的体积大?谁的容积大?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具有容积。)

  师:木盒的体积和木盒的容积有什么不同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木盒的体积是木盒所占空间的大小,木盒的容积是它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生2:木盒的容积就是盒子里所盛的沙子的体积。

  生3:木盒的体积比它的容积大。(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师:现在谁能说一说,故事中的乌鸦运用了什么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联系体积和容积的知识来理解乌鸦的策略,并适时揭示课题:体积与容积。

  三、巩固应用。

  (出示课件)

  (1)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教师验证。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是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三、课后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科书116~117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学习:在生活中将多个相同长方体物体进行包装时应怎样选择最优策略的技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包装一个长方体物体开始,逐步增加相同长方体物体的个数,通过动手操作、感悟,再动手操作、再感悟,加上适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最终寻找出包装多个相同长方体物体的最优策略。

  教学设想

  《包装的学问》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大都接触过物品的包装,清楚地意识到用包装纸包装物品就是求物体的表面积。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了帮小明设计包装方案的情境,对学生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在猜想验证中经历包装的过程,综合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解决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体现数学的优化思想。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的包装才是大学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2、能力目标: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亲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3、情感目标: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增强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并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难点: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学法指导

  小组分工,合作交流,探究规律。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4盒英语磁带、长方体模型。学具:英语磁带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课件出示包装精美的礼物。

  同学们,这些礼物漂亮吗?漂亮在哪里?(包装)包装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包装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2、揭示课题。

  同学们,孝心爱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明为了感谢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特意为喜欢音乐的妈妈精心挑选了一套共4盒的音乐磁带。小明想亲手将这套磁带用彩纸装饰起来。你愿意帮他设计一个既美观又节约的包装方案吗?注意包装时要考虑节约美观。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包装的学问。板书课题:包装的学问。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渗透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二、复习。

  1、要算出需要多少包装纸,要用到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长方体的表面积)你还记得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吗?

  2、你会计算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吗?

  3、出示实物长方体,介绍长方体的各个面。强调长方体最大的两个面我们叫它大面,最小的面叫小面,中间大的面叫中面。

  三、探索新知

  (一)课件出示一个礼品盒,算出包装一个礼品盒需要多少包装纸。

  师:你能算出包装一个礼品盒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吗?(接口处不计)

  师:要求需要多少包装纸,就是求礼品盒的什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求包装纸的面积就是求礼品盒的表面积:(20×15+20×5+15×5)×2

  =(300+100+75)×2 =475×2 =950(cm2)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求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要求表面积。】

  1、将两个礼品盒包装在一起。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要把两个礼品盒包成一包,你能设计出几种包装方案?哪一种包装方法最节约包装纸。

  2、验证猜想:小组分工、合作交流,学生动手摆一摆。(学生用英语磁带摆一摆)

  (1)摆一摆,有几种包装方法?

  (2)请学生上台摆出3种不同的包装形式。

  (3)请学生看着这三种包装方式,先估一估,哪种包装方法最节约包装纸?为什么?【设计意图:渗透有序思维的`数学思想,以点带面,着眼长远。】

  (4)在实验报告卡上做好数据记录。记录重合面、长、宽、高4栏的数据。

  实验报告:两个礼品盒的包装

  包装方法重合面长宽高计算表面积的算式包装纸(cm2)(cm)(cm)(cm)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3、学生演示:展示不同的包装方法。

  4、师生整理出三种包装方法。(课件出示)

  5、师:你发现哪种包装方法最节约包装纸?

  6、生:隐藏起来的面积越大,露在外面的面积就越小,也就是表面积越小,越节约包装纸。

  7、小结:节约包装纸的方法是:重叠的面积越大,包装纸的面积越小。(板书)【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重点研究的内容,分两个层次进行:先研究包装方案(即方法)的多样化,再估一估,验一验,探究节省包装纸的问题(即策略最优化),使部分学生初步意识到重叠的面积越大,包装的面积越小。】

  8、师:这是我们通过拼摆、猜测得出的,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现在我们用计算的方法来验证。

  9、各小组用实验报告卡上记录的数据计算,注意小组内的分工。

  10、学生汇报各种包装方法的计算结果,课件出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11、课堂小结:通过计算验证了重叠的面积越大,包装纸的面积越小。

  12、师:同学们,除了用这种方法,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包装纸的面积就是用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减去重叠的面积)

  13、课件出示3种包装方法,问:同学们,用第二种方法计算,你会使用简便方法吗?

  14、引导学生得出:只要算出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再分别减去重叠面积就可以了。

  15、学生汇报计算结果,教师课件出示。再次验证了重叠的面积越大,包装纸的面积越小。

  【设计意图:渗透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先让学生猜一猜把两个礼品盒包成一包,你能设计出几种包装方案?哪一种包装方法最节约包装纸。再让学生验证猜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再利用多种方法求出拼在一起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相信学生亲历这样的学习过程,一定会对所获得的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

  填一填:

  1、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

  是2的倍数,也叫_________。

  2、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是5的倍数.

  3、一个数,如果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

  的个位上一定是_____。这个数最小是。

  4、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最大的奇数。

  2的倍数有: 。

  5的倍数有: 。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偶数有: 。

  奇数有: 。

  。

  课件出示

  师:用5、6、7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这个数是2的倍数?说说什么样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可以摆成5的倍数吗?说说怎样摆?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生:口答)

  师:可以摆成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观察这个数的个位。那么你能从个位上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揭示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新知。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学生填一填)

  师:学生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观察。生:汇报结果

  1、课件出示:(学生填一填)

  师:学生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观察。生:汇报结果

  1 2 3 4 5 6 7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3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课件出示)生结论:3,6,9是3的倍数,但12,15,18个位上的数就不是3的倍数。(出示课件)

  师:根据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能确定一个数是3的倍数吗?(不能)那么3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

  3、观察讨论(二):3的倍数12和21。(课件出示)

  谈话:比较观察这两个数,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生:数字相同,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师:在3的倍数中,再找几个数,把他的数字顺序改变一下,看看是不是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3的倍数,改变数字的顺序后,仍然是一个3的倍数。

  师:在不是3的'倍数中,也有这样的数,你能把他们一组一组地排列起来吗?(13,31;14,41;23,32;25,52;)这里又说明什么呢?

  生:一个不是3的倍数,改变数字的顺序后,仍然不是3的倍数。

  师:由此推想,3的倍数的特征和数字的排列顺序没有关系,那与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有关吗?这里到底有什么奥秘呢?

  4、探索发现规律

  (1)活动: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些小棒和一张数位卡,我们在数位卡上分别来摆几个3的倍数,看看分别用了几根小棒。现在请你在3的倍数中任意选几个来摆一摆,开始。

  生:小组中完成并记录,然后汇报,教师板书如:12:1+2=3

  师:有什么发现?(是3的倍数)

  (2)活动:下面我们反过来试试看,请你数出21根小棒,摆成一个两位数,看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操作后汇报结果21:2+1=3)

  师:现在你猜想什么样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猜想:3的倍数,它的各位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3)活动: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举例,如49×3=147,166×3=498等,使学生进一步确认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还可以任意写一个数,利用这一结论来验证,如3697,3+6+9+7=25,25不是3的倍数,而3697÷3也不能得到整数商,因此,它不是3的倍数。

  5、出示总结: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通过活动的方式,减缓学生在概括时的思考难度。教学时,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完整过程。由于学生在概括2和5的倍数的特征时,只注意到了个位数,因此,学生在概括3的倍数时,也会很自然地寻找个位上的数的特征。但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于是产生认知冲突。经过进一步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使学生认识到:找出某个规律后,还要找出一些正面的、反面的例子进行检验,看是不是普遍适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

  三、练习中提升认识

  通过完成“做一做”,哪些数是3的倍数?你是怎样判断的?明确方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可以先把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相加,看得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练习三,4、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在下面的( )里面“√”。

  42 78 111 165 655 5988 ( ) ( ) ( ) ( ) ( ) ( ) 49 95 311 82 20xx 2222 ( ) ( ) ( ) ( ) ( ) ( )

  1、下面用数字卡片摆出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在每个数后面增加一张卡片,使这个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

  2、在□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

  3、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课堂练习时,还可以把一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经过不同的排列,再让学生判断,以加深对“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理解。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作业: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找出100以内3的倍数。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27--29页例1.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五的1、3、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了解长、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知识,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了解长、正方体的关系。

  2.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观察、想象、操作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真实体验,获得知识,激发兴趣。

  3.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并能确定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正方体纸盒。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老师这儿有一张长方形纸,它是什么形状的.?如果我把100张这样的白纸整齐的摞起来,那将会是什么形状呢?(板书:长方体)

  它是一个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长方体。(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一张纸变成一摞纸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从面到体的转变,并自然地导入课题。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4

  一、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二、思路说明

  通过具体实验,比较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最后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抓住体积和容积的区别,使学生认识到“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引导学生认识到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利用实物教具使学生体会到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离开实物去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不同的计量单位进行计算的能力。抓住实际事例,帮助学生区别比较体积和表面积。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本单元的内容为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打下了基础。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几何知识的进一步延伸。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进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长方师:引导学生用数小正方体的方法,数出第1题中两个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来比较各自占空间的大小。学生数出个数后比较大小,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第一个图形可以利用长方体体积的公式计算出来。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

  2、出示教材第48页练习四第2题。

  师:我们学习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对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在头脑中有了直观的认识,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

  学生小组内交流,填出适当的体积单位。

  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出示教材第48页练习四第3题和第4题。

  师:我们通过用小正方体摆图形的方法找到了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总结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谁来说一说计算公式?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师:很好,请同学们完成第3题和第4题。

  学生独立利用公式计算第3题和第4题。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通过比较,能正确地计算整数除以分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2、使学生在探索除分数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通过比较,能正确地计算整数除以分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熟悉法则。

  1、口算。

  9/10÷3=4/7÷4=3/10÷1=3/5÷6=

  口答出答案,并说出得到答案的具体过程。分数除以整数:是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

  2、梳理相关的知识。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只要用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

  举例说说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把9/1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二、激活记忆,引出课题。

  1、出示课件。

  幼儿园李老师把4个同样大的饼分给小朋友。

  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口答答案和算式)

  每人吃1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口答答案和算式)

  每人吃1/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口答答案和算式)

  板书:4÷1/2=8(个)

  2、观察算式,引出课题。

  观察算式,揭示课题——整数除以分数。

  三、探究算法,形成法则。

  1、交流得数8个人的想法。

  分一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体会8个苹果的由来;用算式表示4×2=8;比较算式4÷1/2=8和4×2=8,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整数除以分数的算法,4÷1/2=4×2=8。

  2、变换数据,增加感性认识。

  每人吃1/3个,可以分给几个人?每人吃1/4个,又可以分给几个人?

  先列算式,再在图中分一分得出结果,最后把算式写完整。

  4÷1/3=4×3=12(个)

  4÷1/4=4×4=16(个)

  3、出示课件

  有1根2米长的绳子

  (1)截成每段1/2米,可以截几段?

  (2)截成每段1/3米,可以截几段?

  (3)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几段?

  列出算式;在图中分一分,写出结果;思考计算方法,形成法则后再计算。

  4÷2/3=4×3/2=6(段)

  4、交流,形成计算法则。

  小组交流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再班级交流,形成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整数除以分数,只要整数乘分数的倒数。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完成练一练。

  12÷2/3=12×()/()9÷6/7=9×()/()

  10÷2/5=8÷2/3=3÷6/7=12÷8/7=

  2、8÷6/7 5/12÷3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课堂作业。

  6÷1/4 2/3÷1/5 4/9÷2/3 8/3÷4 1/3÷3/4 5/6÷1/4 3/7÷7 5/7÷7/5

  4、1壶水可以装几杯?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幼儿园的老师分饼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感悟学习数学的意义和必要。

  2、注重自主探索:

  学生有了知识的求知欲望后,赶紧让他们在小组内自主探索,借助圆片和图形语言理解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与讨论,自主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除以分数"与"乘这个数的倒数"之间的关系。

  3、经历知识的形成:

  数学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的效果,更注重知识的学习过程。于是,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猜想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借助图形语言来验证知识的形成,如4÷1/2=8是怎样得出学生就能借助图形语言自己探索出每张分了2个1/2,4张就有8个1/2。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严密性,还让学生明白了知识或真理是能接受实践的验证的,为以后同学们的学习猜想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法.

  4、练习循序渐进:

  设计练习时,我在算一算里安排有层次的计算,让学生先算简单的不需要约分,再算需要约分的,最后算要化成带分数的算式,满足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然后把所学的知识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1-08

五年级下册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01-29

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精选8篇)12-05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旋转的教学设计01-17

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最新教学设计02-0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精选12篇)03-18

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5-07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02-23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5-28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找次品教学设计(通用10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