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30 17:51:5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地76——78页内容。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为理念,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推进课堂,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年、月、日是在学生学习了时间单位时、分、秒基础上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时间单位比较抽象,所以教材在编排上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呈现了xxxx年年历,并圈出了不同的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等,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接着又呈现出20xx年年历,着重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对比、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让学生沟通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最后教材还特别安排了“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每月的天数。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我选择了让学生观察xxxx年和xxxx年的年历,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1、使学生学会看年历卡,并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记住各月的天数,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观察、统计、交流、讨论、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在探究过程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存在,渗透分类思想,适时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

  分清大月、小月,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多媒体、年历表。

  一、谈话导入。

  年、月、日是生活中常见的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年、月、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活动1:认识年历、初步感知。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年、月、日在生活中总是帮助我们记录着那些快乐的、难忘的日子。接下来我们就借助年历深入研究年、月、日。

  活动2:合作探究、认识大月、小月、特殊月。

  1、出示活动要求。

  2、同桌合作探究。

  (1)填一填,将xxxx年、xxxx年每个月的天数填在复式统计表中。

  (2)说一说:

  a、一年有多少个月?

  b、按天数给月份分类,哪几个月的天数是一样的?

  c、怎样计算一年有多少天?试着算一算。

  3、汇报交流,教学大月、小月、特殊月。

  师选一组统计结果进行展示,生仔细观察,你们和他们组统计的结果相同吗?(适时纠正错误)。

  a、一年有12个月;

  b、31天的月份是1、3、5、7、8、10、12月;

  c、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月;

  d、2月份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

  师揭示:每个月有31天的叫大月,每个月有30天的叫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特殊的月份。(板书)。

  e、怎样计算一年有多少天?试着算一算?(板书)。

  活动3:交流方法,记忆大小月。

  这么多大月、小月,怎么才能很快记住呢?

  1、交流方法:

  方法一:拳头记忆法。

  方法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方法三:八月之前单月大,七月之后双月大。

  2、熟练记忆: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记忆大月、小月。

  3、小游戏:我说你来做。

  老师说月份,学生判断,是大月的男生举手,是小月的女生举手。

  看样子同学们已经熟练的掌握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了,可有几位老朋友正在为这个问题正犯愁呢,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2、填空;

  3、拓展。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不知不觉,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每位同学在这40分钟里都有不少收获,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的,老师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每天学到新知识,每月都有新收获,每年都有大进步!

  五、布置作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多少周年?

  2、在今年的年历中找出长辈的生日,并给长辈过一个难忘的生日。

  六、板书设计:

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3分钟计时,学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题。

  2、计算。

  教师板书下列各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1)集体完成。

  (2)指名学生板演。

  (3)说一说,各自是怎样计算,如何验算的。

  (4)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

  (5)表扬算理清楚,计算正确及有进步的同学。

  3、计算比赛。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29页例8.

  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问:“大约”是什么意思?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估算267÷3时,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应用乘法口诀,估出商是多少。在这道算式中,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也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且300和270都是3的倍数。

  指名学生板演。

  方法一: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

  267÷3≈100(元)。

  (300)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方法二: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

  267÷3≈90(元)。

  (27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2、学习教材第30页例9.

  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8个箱子大约能装下多少个菠萝。因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个箱子能装下160个菠萝,182160,所,18只纸箱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还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装完这些菠萝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菠萝的总数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数大于20,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所有的菠萝。

  指名学生板书。

  方法一:18≈20。

  20×8=160(个)。

  方法二:182≈180。

  182÷820。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1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

  (1)出示题。

  (2)读题,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解答。

  (5)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有53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如果分4次运呢?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

  (2)估算一下,把530平均分成5份或平均分成4份,每份大约是多少。

  (3)精确计算。

  (4)交流计算结果。

  3、现有643盆花摆进花坛,平均放进5个花坛中,每个花坛放多少盆,还剩多少盆?

  (1)出示题。

  (2)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独立列式解答。

  (5)提问:怎样理解还剩多少盆?(余数就是还剩多少盆)。

  (1)创设情景。教师边讲边出示相关信息。

  (2)营造解题氛围。

  (3)分组合作,尝试多种解答方法。

  (4)比一比,哪小组既解答合理又方法多样。

  (5)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师生分开购票是合算的?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团体票合算?

  (6)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时间和空间。

  四、思维训练。

  如果同一节目每月播出的时间相同,每个节目每月各播出多长时间?

  (1)出示题,讲述题意。

  (2)解读图意。

  (3)理解题目中所提的问题。

  (4)直观看图,正确解答。

  (5)交流解题思路。

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二、教学内容

  1.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实践活动:

  制作年历

  教材在学生学习完“年、月、日”这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制作年历的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新知识点:

  1、认识年、月、日。

  2、24时计时法。

  3、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对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在设计时着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平台。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校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几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教学时,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整天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表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路线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出经过的时间。

  第一课时

  认识年、月、日

  课题

  认识年、月、日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2、使学生会判断大、小月。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具准备

  各年份的年历卡。

  教学设计

  一、学前准备

  1、填空。

  1时=()分 1分=()秒

  1时=()秒 240分=()时

  1分25秒=()秒 82分=()时()分

  2、提问:

  (1)时、分、秒都是什么单位?(时间单位)

  (2)关于时间单位你还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纪等)

  (3)那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想知道些什么?

  3、导入新课

  讲述: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就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大约就是一个月,同时,地球自己也在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月、日。

  (1)出示材料。

  提问:以前我们用钟、表来研究时、分、秒,那么年、月、日我们可以用什么来研究呢?(年历卡)

  (2)观察手中的年历卡,看看这是哪一年的年历。

  (3)分别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几。

  提问:10月1日是什么节日?申奥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请同学们在年历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纪念日,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别是星期几。

  (5)合作探究。

  观察: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6)讨论交流。

  教师根究学生的回答内容,板书:

  年 月 日

  一年 12个月 365天或366天

  1、3、5、7、8、10、12 31天

  4、6、9、11 30天

  2 29天或28天

  (7)质疑:你们每人手中的年历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这几个月呢?(是)对!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这几个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数都是30天。(是)

  (8)认识大月、小月。

  讲述:通过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我们已经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这7个月都是31天,4、6、9、11这4个月都是30天,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我们把每月天数都是31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数都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个月的天数有变化呢?(2月)从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数比大月、小月的天数要少,所以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2、巩固。

  刚才我们在年历上已经找到了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生日,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于?

  3、记住大月、小月。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和一个特殊月。那怎样记住一年中的大、小月呢?

  教材上介绍了一种左拳记忆法,应该怎么数呢?

  (1)出示左拳图。

  (2)讲清相应部位所表示的每个月的天数。

  (3)根据图,全体一起记忆。

  (4)指着自己左拳再次记忆。

  (5)再介绍一首儿歌,加强记忆。

  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观察今年的年历。

  (1)一、二、三月一共有( )天。

  (2)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

  (3)四月份有( )个星期零( )天。

  四、思维训练

  想一想:9月30日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

  五、板书设计

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数学源于生活,上课注重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感知实践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并在数学生活化过程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学情背景:

  1、该年龄段学生已充分认识与理解了用整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而个别学生已在生活和实践中找到了分数。这都为本课新知识的认识提供了基础。

  2、该班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这也为本课在对新知的意义表述上提供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平均分的感知过程,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这一,能结合图像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经历把一个图形通过折、剪、涂与数学语言表达以及观察比较等的生活数学化过程,培养与发展数学数感。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几分之一的数学化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叙述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准备:图片(饮料、蛋糕、比萨)、磁扣。

  学具准备:若干个圆形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生:喜欢),双胞胎兄弟淘淘和笑笑的妈妈准备带兄弟俩到北海公园玩。你们猜猜他们的妈妈会为他们兄弟俩准备什么?(生:略)。

  生:饮料各人2瓶,蛋糕各人一块,比萨饼各人一小块(一个饼分成相等的`两份是本课的重点,更是难点,学生道不清、说不明)。

  师(故意激疑):是不是这样分(教师出示手中一大、一小图片)?

  生(激动地):不对,这样的两份不一样多……。

  二、引导探索,初步建模。

  1、引导通过动手操作,建立1/2的数学模型。

  师:孩子们,能否用手中的圆纸片当成是“比萨饼”动手折一折,看看到底怎样分合理?

  展示学生的分法:

  生1:老师,我是把“比萨饼”对折(边说边比划),分成相同的两份。

  生2:每人分到的也就是“比萨饼”的一半。

  ……。

  师:那也叫什么分,能否给它起个名称?(生:同样多、平均分)孩子,你真了不起,分的同样多我们把它叫着“平均分”(相机板书:平均分)。

  师:在生活中用什么数来表示一半呢?你会写吗?

  生:表示一半。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妈妈告诉的,一元的一半是元。)。

  师:还有其他的数也表示一半?

  生:1/2,我是自己看书知道的?

  师:你会写吗?能否是来写写?(生:略)。

  师:、1/2都是表示一半,而我们以后在研究。

  介绍分数各组成部分的名称:

  ……分子,表示1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分母,表示平均分2份。

  师:“1/2”读作二分之一,那1/2是怎样分出来的?(突出“平均分”)是谁的1/2?把你的想法再与同桌相互说说。

  生:把一块“比萨饼”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1/2。

  ……。

  2、采用素材转变的方法建立并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

  生:把2瓶饮料再平均分成2份,每份1瓶。1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2。

  师:我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蛋糕”,再来帮助陶陶、笑笑分一分、折一折,再看看第一次吃了“蛋糕”的多少?第二次吃了“蛋糕”的多少?(突出“平均分”)。

  展示学生的分法:

  生1:我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1/2。如:

  生2:我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1/2。如:

  生3:我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1/2。如:

  生4:我是从比萨饼的厚度中平均分成2份,一份也是1/2。

  ……。

  展示学生的分法:

  生(讨论互相补充):我是把1/2(圆纸片的1/2)再对折,也就是一半的一半,是平均的平均,所以我们认为是1/4。

  师:是谁的1/4,为什么?(生:比萨饼的1/4)。

  师:比萨饼的1/4是怎样分出来的?怎么平均分?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

  生:就是把一个比萨饼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1/4。

  师:说的真好!谁还能象他这样再说一说?(生:略)。

  师:通过同学的动手、动脑得到了1/2、1/4,象1/2、1/4都叫什么?(生:分数)。

  师:那1/2和1/4谁大、谁小?

  生:1/2比1/4大(即1/21/4);1/4比1/2小(即1/21/4)。

  3、创造分数。

  师:1/2、1/4都是怎么分的?你们想不想创造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分数?

  生(齐答到):想!

  师:好!那就用信封里的正方形分一分,并把分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展示学生创造出来的分数:(图略)。

  生:1/4、1/2、1/8、1/3……。

  师:你们是如何得到的?(让学生说说创造过程)。

  生1:我创造的分数是1/3,我是把它(正方形纸)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1/3。

  生2:我创造的分数是1/4,我是把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1/4。

  ……。

  生:我们可说成1/21/8,或1/81/2。

  师:看到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横线下的数越大,分数就越小,横线下的数越小,分数就越大。

  师:真是了不起的发现。我们看看书上是怎能样说的,与大家想法是否一样。

  三、巩固深化,拓展练习。

  1、看书p92——92。

  2、p93做一做第1、2题(请认真读题,看看要求我们做什么)。

  3、联系生活实际,找出“几分之一”的分数。

  师(出示一把伞):你们能在伞上找到分数吗?

  生1:我找到1/8,黄色的占1/8。

  师:你是如何找到的?(生:把伞平均分成8份,黄色的占1/8)。

  生2:我找到1/4,红色一份、黄色一份,合起来为一份,即伞的1/4。

  ……。

  四、课后小结。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学情与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习了常见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注意把握两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多媒体课件、几种常见的实物图片。

  学生方面:。

  1、课前要求学生到商场了解商品的价格,选择几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并把价格记录下来。

  2、测量自己身高,并以几米几厘米的形式记录下来。

  3、搜集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数。

  1、师:昨天老师在超市里看见有两个同学在忙碌着,瞧瞧,他们在干什么?

  (快速播放课件:两个同学在超市的货架边了解商品价格并用笔记记录着)。

  2、师:当时我很奇怪,就上前问了一下,原来他们在做“社会小调查”,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我看了看,发现他们是这样记录的:。

  (课件出示两张记录单,第一张是在商品名称后面,以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记录价格,第二张是在商品名称后面,以几点几的小数形式记录价格)。

  大家更喜欢哪位同学的记录单呢?说说你的看法。

  3、师:是呀!两种方法各有长处,而第二个同学的记数方法,更简单、明了、方便,值得我们来研究它。

  (点击课件,突显第二种用小数记录的记录单)。

  4、师:像0、85、5、98和2、60(课件中的数字)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呀?(课件闪现小数点)“、”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认识小数。

  1、师:谁来说说,这些小数应该怎么读呀?

  2、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小数吧。

  3、师:那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

  (老师示范,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设计意图:小数该怎么读?怎么写?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个别与集体的练读,老师的范写与学生的仿写直接解决。不拖泥带水,将主要的时间与精力放到下个环节的联系商品价格认识小数上。)。

  4、师:哪些同学已知道,这些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表示。之后,小结看用小数表示价格的方法:小数点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

  (课件显示出第一个同学的记录单,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教学例1。

  1、师:看来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已经对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已经很清楚了。下面请大家在自己周围找一找,看看还有那些地方也有小数的存在。

  (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后,老师再通过课件出示教材中第91页第2题的大象、鸵鸟、长颈鹿有关数据,让学生齐读材料)。

  (学生可能会猜出正确答案,但讲不清楚其中的理由。)。

  3、师: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老师的身高1米75厘米为什么可以表示为1、75米这个问题。

  (多媒体显示表示1米长的尺子,然后平均分成10份,第一段变为红色。)。

  (媒体显示两种对应的表示方法)。

  5、师:老师还可以从尺子上找到另一个小数,猜猜是指哪部分啊?说说你的想法。

  6、师:同学们,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又有了新的发现。请看:。

  (课件演示将1分米平均分成10份,使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了100份。)。

  现在一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

  7、师: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呢?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间互相交流,再指名回答,说出想法)。

  那么3厘米用小数怎么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8、师:18厘米呢?

  9、讨论:现在大家能理解老师的身高1米75厘米为什么可以写成米吗?

  10、师:王东同学身高上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呢?

  11、师:谁愿意来介绍下自己的身高几米几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四、运用拓展。

  2、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事物的发展总是朝着简洁、方便的方向不断的演化,数学如此,生活也是如此。下面就让我们用今天刚学到简洁的小数记数方法来玩个“价格竞猜”游戏吧。

  (老师出示实物图片,让学生猜价格,可以以“高了”或“低了”的提示形式,引导学生猜出正确价格。)。

  [设计意图:“竞猜价格”的游戏既是对小数含义的巩固,又培养了学生对小数的数感。]。

  五、总结延伸。

  师: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设计思路:本课教学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正式接触小数。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数的含义,设计时力求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并让生活素材贯穿与整个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一、突出小数与生活、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与延伸点。

  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是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思路的关键。本节课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已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项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新课开始,创设学生在“社会小调查”中记录商品价格的情境,这样的情境给予学生较强烈体会小数在生活应用中的独特作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唤起他们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使学生感受所学内容不再是简单抽象枯燥的,而且是非常有趣并富有亲近感的,并适时调控教学活动,以真正做到学生知道的不讲,学生已会的不重复,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从而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用多种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生感知小数的形象支撑,同时预防思维定势的产生。

  概念教学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一定要用具体可感、可知的形象作为支撑。只有在具体形象支撑下学生才能对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才有利于学生全面的了解概念的本质。教材的设计也充分的遵照了这一原则。先是通过商品价格来认识小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各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再通过长度单位之间的改写来揭示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这一本质联系,最后的应用是结合自己的身高说说怎样用小数来表示,三个环节每个都是在具体的情景中展开的。本课教学设计也是按照这一规律进行的,就是在传授例1前,让学生汇报课前要求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老师也适时呈现一些小数的其他用途的资料,不但进一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感性认识,也防止部分学生形成小数只能表示商品价格这一思维定势。

  三、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各个教学环节的引入,期望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有启发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能给学生的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有意义的现实背景。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又有独自的思考和感悟。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让孩子们在静思中,在交流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三年级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年月日》教学设计04-27

年月日教学设计11-12

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1-07

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02-01

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7篇)09-11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02-28

小班数学教学设计《认识许多》02-03

数学《线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4篇)05-05

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