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1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
2、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狮子形状的描写。
教具准备:
1张幻灯片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简介卢沟桥及“七七事变”,出示录像。
2、齐读课题,说说由题目可看出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3、观察图画,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
2、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教师据情况找适当时机加以解决。
三、深入阅读,学生自悟
1、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写得是什么?
2、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
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四、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出示幻灯片和描写狮子形状的排比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它们写具体的。使学生体会到除了写看到的,还可以把想象的也写进去。
2、教师补充“七七事变”的资料,播放录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五、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会用“大概、甚至”造句。
3、背诵第二自然段。
4、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2、指导第二自然段的背诵,进一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还会有哪些形状的狮子。
3、把想象出的狮子的形状用通顺的语言写出来。
三、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1、指导学生识记重点生字。
2、指导学生用“大概、甚至”造句。
3、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推荐作业
预习第三课。
板书设计:
卢沟桥的狮子
大的
大小不一、小的
卢沟桥的狮子、有的
形态各异、有的
有的
有的.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
教后记:
1、导课时,让学生说说有关卢沟桥和七七事变的情况,谭硕同学讲得很多,由此可看出学生提前预习和查找资料的好处,今后要多鼓励学生课前拓展预习。
2、在学习赵州桥时,学生已经初步的研究认识了卢沟桥,这次学习重点抓住第二段。教学这一段时,我紧抓住形状“各不相同”一词,图文对照,让学生展开想象。首先让学生想像课文中描写的狮子的五种形态,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具体形象的画面,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2
一、揭示课题,学习第一自然段。
板书课题:卢沟桥的狮子。这个题目里有几个生字,“卢”“沟”“狮”是要会认的字,“桥”是要求会写的字。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记这几个字好?
早上已读了课文,谁知道“卢沟桥”在哪里?翻开书,请你找出那句话,读一读。理解“举世闻名”的意思。老师简单介绍卢沟桥:建于800多年前,意大利有位著名的旅行家曾经说过,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美丽的石桥。
那么,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卢沟桥还是写卢沟桥的狮子呢?第一自然段哪句话是写狮子的?谁找出来了?这句话有不懂的地方吗?看图:这些狮子是真的吗?但是刻得像真狮子一样,所以课文说“栩栩如生”。
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三自然段。
关于卢沟桥的狮子,还有一句歇后语,是?板书:数不清。注意“数”是一个多音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知道什么是歇后语吗?
卢沟桥的狮子不容易数清楚,课文第三自然里有一句话写了,请大家找出这句话来。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学习三个生字,理解这两个词。
关于“数不清”的卢沟桥狮子,还有一个故事,想听吗?288只大狮子,其余的小狮子都是在大狮子身上。
卢沟桥的狮子为什么数不清楚,你能根据这句话猜一猜吗?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大小不一”和“形态各异”两个方面写了卢沟桥的狮子。请你自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哪些是写狮子大小不一的',哪些是写狮子形态各异的?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标出来。
2、学习“大小不一”。指名朗读。板书理解“甚至”,认读两个生字。练习说话。教室里的地板非常干净,甚至------;今天小朋友们上课发言非常积极,甚至------;小朋友把课文读得非常熟,甚至都能背下来了。
齐读这两句。能不能把大的读得更大,小的读得更小些?背诵这两句。
3、学习“形态各异”。听录音读课文,这一部分写了五种狮子的样子,请你分别找出来。
你最喜欢哪种样子,你就练习读哪句,要读到什么程度呢,要让我们听了你的读,就像看到那个狮子一样。
(1)这种石狮子我们见得最多,在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有两只这样威风凛凛的狮子。狮子吼叫起来可就了不得,你们学学狮子的吼叫。表演。再读。
(2)轻声读。板书“专心”,学习“专”字,共几笔,书空一遍。说话。表演“低着头,专心听”的样子。读这句要轻一点,不要影响倾听哦。
(3)“依在怀里”是什么样子,谁上台来和老师一起表演?是这样“依”的吗?看看他熟睡了没有?请你们全体读一读这句,看着小狮子熟睡的样子,该怎样读,知道了吧?
(4)从这个“藏”字,你知道在做什么游戏?小狮子藏在大狮子身后,可能在说什么?
(5)大狮子很生气,怎么读?狮子的力很大哦,该怎样读?
连起来把这段读一遍。
引读。背诵。
只有这五种吗?你能想象一种狮子的样子?
4、第二自然段除了我们学习的内容,还有一句话,找到没?现在,你是不是感觉到了这些狮子真有意思?这一段呀,就是先用一句话总写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再分别从大小不一和形态各异两个方面来具体写狮子是怎样有意思的。我们平时写一段话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拓展总结,完成生字学习。
课文最后说,卢沟桥的狮子现在已经数清了,是501只。这是国家文物馆的工作人员通过编号数不清的,应该是比较准确了。但是不是绝对准确呢?以后我们到北京卢沟桥去可以数一数哦。
看生字表,刚才我们在课文学习中已经学了不少生字了,还有哪几个字没有讲到?出示生字卡:朝,母,熟,容,易。认读。把所有字卡放一起开火车读。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3
教学任务
1.激发自读意识,通过自读自悟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指名读文,回顾全文内容。
2.指名学生说说上节课分段情况,理清文章脉络。
二、析疑定向,自读探索
(一)学生自读质疑,师生归纳析疑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预习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梳理归纳如下:
(1)卢沟桥的狮子有多少?
(2)为什么说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
(3)我不理解“联拱桥”“挑衅”的意思。
(4)卢沟桥为什么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评析]虽然通过预习和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层次段落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第二课时的一开始,让学生通读全文、回忆分段情况、理清文章脉络还是必不可少的。体现了《大纲》要求———从整体入手。
(二)自读解疑
1.激发自读兴趣:亲自耕耘,才能体会到收获的快乐。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思考,解开心中的疑团。
2.生自读课文。想想看,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阅读哪些段落来领悟呢?(第一、二段)
3.读后,学生说出卢沟桥狮子的特点:数量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三)部分深化,读中寻解
1.指名读第一段,找找文中哪个词能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数不清)
2.卢沟桥是一座怎样的.桥?相机理解“联拱桥”。
3.出示投影,指导看全景图。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
[评析]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而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进行梳理归纳,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开放式教学”的新思想。
小结: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可文物工作者早就数清了,总共有498只。这些狮子还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刚才我们是通过读课文找中心词句,认真观察图并说图意来学习这一段的。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二段。
[评析]及时小结学法,注重语文学法指导,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学。快速默读第二段,找出中心句,并用“———”划出写狮子大小的词句,用“”划出写狮子形状的词句。
5.讨论、交流:
(1)找中心句。(这些狮子真有意思)文中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一中心的?(从卢沟桥狮子的大小和形状这两方面来说明的。)
(2)指名读描写卢沟桥狮子大小的句子,说说怎样有意思。
(3)指名读描写卢沟桥狮子形状的句子,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形状的狮子?为什么?
(4)这些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形状,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充满朝气、富有生命力的狮子。下面请五位同学依次朗读这几句,大家用心体会这些狮子形状的变化以及每种形状的情趣。
(5)同学们从以上五种不同的形状中,体会出了每种形状都很有意思。卢沟桥的狮子是不是只有这些形状呢?你从哪里知道的?
(6)投影:卢沟桥的狮子局部图。指导看图,展开想象,说说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哪些形状。
[评析]这段的结构是典型的先总起再分述。根据这一特点设计自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议论,理解中心句的意思和作用,并找出围绕中心句展开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很快就能从总体上把握了全段的内容和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创造了条件,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
6.引读。师:这些狮子真有意思———生:它们有大有小。师:大的———生:大的……小的……师:它们的形状———生:各不相同。师:有的———生:蹲坐……师:有的———生:低着……师:有的小狮子———生:偎依……师:有的小狮子———生:藏在……师:还有的小狮子———生:大概……
7.小结过渡:通过读课文,大家弄明白第一个问题了吗?(明白)。卢沟桥的狮子不仅数量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成为北京的一道风景线,而且这座桥还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呢!为什么呢?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又该读哪段来领悟呢?(第三段)
8.默读,自学思考:为什么说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9.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相机理解“挑衅”这个词。(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因此,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0.有感情地练读这一段。指名读后评议。(要读出憎恨日军,牢记这段历史的感情。)
11.全班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这一段。
[评析]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文意、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据文设问,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教学活动不枝不蔓,有条不紊。以问促读,以问启思,以问导议。放手让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不仅找出“是什么”,而且理解“为什么”,给学生以读书、思考、议论的权利和机会,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求解。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展开想象,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为生动鲜明的画面,不仅学习语言,而且增强形象思维的能力。
三、整体优化,总结全文
1.总结全文,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熟读第二自然段,背诵第二自然段
[评析]通过学生的朗读,了解历史,启迪他们的心灵,并进行思想教育。总结全文,回归整体,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一个整体形象。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由学生根据课下查找的资料对"卢沟桥"进行简要的介绍。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始建于1189年,桥的总长265米,有241根望柱。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板书课题)
二、观察第一幅图画
1、仔细看图,桥上都有哪些景物?
2、把你看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一段话。
3、谈一谈你对卢沟桥的印象。
三、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填空。
(1)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 __,接着讲了 ,最后讲了 。
2、完成思考题及填空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后明确:
(1)本文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的形态。
(2)文章先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狮子多,接着讲卢沟桥上的狮子姿态万千,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按叙述顺序进行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意思
第一段:(1)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
第二段:(2—3)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第三段:(4)卢沟桥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5、认识歇后语
出示:"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1)歇后语分为前后两部分,仔细观察,看看这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前一部分像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像是谜语的谜底。后一部分是为了解释说明前一部分)
(2)你还能说出几个歇后语吗?
(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四、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卢沟桥上的狮子都是什么样子。
二、自学第二大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的?
2、细读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写了狮子哪几种形状,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
1、指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大小、形状、神态来写的。
(2)细读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写了狮子哪几种形状?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在讨论学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偎依"的`意思。"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偎依的意思是亲热地紧挨着。这里是指小狮子紧紧地挨着妈妈,紧密地依靠在一起。)
由学生谈一谈"你认为哪种形状最有意思?为什么?"
引导学生领会到是由于作者的遣词造句、合理想象使这些石狮子活灵活现,引起读者兴趣。
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3)作者为什么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
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万千,远远不仅仅这五种形态,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形态不一的狮子。
发散练习:你能通过想象,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一说卢沟桥上还有什么形态的石狮子吗?
3、短短的266米中,501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读到这里你想到什么?
(卢沟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三、学习第三大段
1、过渡:卢沟桥扬名于世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狮子,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应该忘记的原因。
2、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卢沟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由同学根据课下查找的相关资料谈一谈"七七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查词典,联系"七七事变" 理解"挑衅"的意思。
(挑衅:故意制造事端,挑起冲突。这里是说日军找借口生事端,企图引发冲突或战争。)
4、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
师:《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具体地写了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的特点,使我们从这些特点中体会到: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七七事变"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使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这座桥同时代表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的精神。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词义。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卢沟桥的狮子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学习边观察、边想象的描述方法。
3.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从石柱上雕刻的狮子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
2.学会抓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学习观察与联想相结合的描述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责任感。
教具准备:
课件、词卡、田字格磁贴
教学过程:
创设氛围,课前互动
1、出示一幅卢沟桥的大图,师述:卢沟桥是一座举世的桥梁,到此游览的中外游客都会被卢沟桥的狮子深深地吸引住。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游览一下这座著名的卢沟桥,好吗?
2、播放多幅带有狮子的卢沟桥画面(伴随音乐,由远及近、从高到低、从正面到侧面,用简要的话语指引学生欣赏卢沟桥)。
谁能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你眼前的卢沟桥。(生自由说,师引导学生抓住最大的特点:狮子多。)
同学们,咱们开始上课了,好吗?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着重向我们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板书:卢沟桥的狮子(边写边指导写“卢”:“卢”字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不要写成“户”、)。
生齐读课题。咱们先来读读词语吧!
二、扫清字词障碍,初读课文
1.检查词语,纠正读音。
课件出示:
长吼、偎依、淘气、甚至
大概、挑衅、建筑、抗日
数不清、歇后语
lián、gǒng、shu、xiē、gài、tiǎo、xìn、jiàn、zhù、kàng、hǒu、wēi、yī、táo、shan
拱石桥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指名读,一个人读一行词语,字音不对的请小老师纠正;然后重点停留:指出多音字“挑”,另一个读音组词:挑水,理解本课“挑衅”的意思,注意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简笔画理解“联拱石桥”;最后简介“歇后语”的相关文化,明确文中开篇第一句歇后语的用意,突出卢沟桥的狮子多的特点,引起全文。)
2、初读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yì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课件提示读书要求)
生自由读文。
三、学习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课文写了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
生:写了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师相机板书: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师:三个词语出现在同一句话里,你们发现了吗?
生:第三自然段。
PPT出示第三自然段句子: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全班学生读句子。
师:卢沟桥的.狮子真是很难数清楚。出示第一段文字,读悟“多”“数不清”,抓关键词语体会狮子多的特点。从歇后语、数据,要不仔细数是数不清楚的,仔细数,你们知道有多少只狮子呢?(增加课外资料补充,仔细数出来的具体数字是501只狮子,体会“多”)。
师:还因为什么“很难数清楚”呢?
生:是因为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个不一定答得出来,可以直指第二自然段。)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现在请同学们拿起铅笔,默读第二段,用横线画出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卢沟桥的狮子形态各异的句子。
出示句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_______鼻子眼睛都看不清。(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去感受、体会大小不一的狮子“真有意思”、。)
出示句子: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
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____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____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请同学们找到你最喜欢的狮子,自己和同桌一起读一读。
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狮子(结合图文进行不同形式品读、演读)。
(预设)
生1: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师:这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猜它们在做什么游戏呢?
生:捉迷藏。
师:也许他还会说什么呀?
生:它们好像在说:“你找不着我的,找不着我的。”
师:一边读一边想象,就能把课文读好。谁还想读?
生2: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师:老师发现你按得比较温柔,这是只温柔的狮子妈妈。
师:还喜欢读哪一句?继续。
生3: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师:出示词卡“偎依”——“依偎”,学生读词,师生配合演读体会。说说还知道那些类似于这样的词语,例如:来往——往来。
师:她用虚声读,好像怕吵醒了小狮子的梦,太有味道了。
生4: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
师:猜猜看,这是怎样的狮子?长长的吼叫,是怎么吼叫?狮子大王真威风!谁来吼一吼?一生表演狮子的动作,一生再读这句。
生5: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我觉得这是只喜欢安静的小狮子。
师:这些不动的石头狮子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力,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觉得这些狮子是有人情味的,是有灵气的,老师也忍不住想和同学们一起读读。
(PPT完整呈现排比句式)
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
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
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师:你们发现没有,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1:我发现都用了“有的……好像……”句式。
师:意义相关结构相同的几个分句排列在一起,中间用分号隔开,这是排比句,达到加强语气的效果。
生2:我看到句子的前半部分是作者观察到的狮子的形态,后半部分是由此产生的联想。(分男女生合作读。)
师:这样边观察、边想象的句子让人读起来感到既生动又有趣。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6
教学任务
1.激发自读意识,通过自读自悟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指名读文,回顾全文内容。
2.指名学生说说上节课分段情况,理清文章脉络。
二、析疑定向,自读探索
(一)学生自读质疑,师生归纳析疑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预习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梳理归纳如下:
(1)卢沟桥的狮子有多少?
(2)为什么说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
(3)我不理解“联拱桥”“挑衅”的意思。
(4)卢沟桥为什么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评析]虽然通过预习和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层次段落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第二课时的一开始,让学生通读全文、回忆分段情况、理清文章脉络还是必不可少的。体现了《大纲》要求———从整体入手。
(二)自读解疑
1.激发自读兴趣:亲自耕耘,才能体会到收获的快乐。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思考,解开心中的疑团。
2.生自读课文。想想看,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阅读哪些段落来领悟呢?(第一、二段)
3.读后,学生说出卢沟桥狮子的特点:数量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三)部分深化,读中寻解
1.指名读第一段,找找文中哪个词能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数不清)
2.卢沟桥是一座怎样的桥?相机理解“联拱桥”。
3.出示投影,指导看全景图。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
[评析]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而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进行梳理归纳,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开放式教学”的新思想。
小结: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可文物工作者早就数清了,总共有498只。这些狮子还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刚才我们是通过读课文找中心词句,认真观察图并说图意来学习这一段的。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二段。
[评析]及时小结学法,注重语文学法指导,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学。快速默读第二段,找出中心句,并用“———”划出写狮子大小的词句,用“”划出写狮子形状的词句。
5.讨论、交流:
(1)找中心句。(这些狮子真有意思)文中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一中心的?(从卢沟桥狮子的大小和形状这两方面来说明的。)
(2)指名读描写卢沟桥狮子大小的句子,说说怎样有意思。
(3)指名读描写卢沟桥狮子形状的.句子,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形状的狮子?为什么?
(4)这些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形状,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充满朝气、富有生命力的狮子。下面请五位同学依次朗读这几句,大家用心体会这些狮子形状的变化以及每种形状的情趣。
(5)同学们从以上五种不同的形状中,体会出了每种形状都很有意思。卢沟桥的狮子是不是只有这些形状呢?你从哪里知道的?
(6)投影:卢沟桥的狮子局部图。指导看图,展开想象,说说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哪些形状。
[评析]这段的结构是典型的先总起再分述。根据这一特点设计自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议论,理解中心句的意思和作用,并找出围绕中心句展开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很快就能从总体上把握了全段的内容和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创造了条件,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
6.引读。师:这些狮子真有意思———生:它们有大有小。师:大的———生:大的……小的……师:它们的形状———生:各不相同。师:有的———生:蹲坐……师:有的———生:低着……师:有的小狮子———生:偎依……师:有的小狮子———生:藏在……师:还有的小狮子———生:大概……
7.小结过渡:通过读课文,大家弄明白第一个问题了吗?(明白)。卢沟桥的狮子不仅数量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成为北京的一道风景线,而且这座桥还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呢!为什么呢?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又该读哪段来领悟呢?(第三段)
8.默读,自学思考:为什么说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9.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相机理解“挑衅”这个词。(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因此,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0.有感情地练读这一段。指名读后评议。(要读出憎恨日军,牢记这段历史的感情。)
11.全班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这一段。
[评析]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文意、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据文设问,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教学活动不枝不蔓,有条不紊。以问促读,以问启思,以问导议。放手让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不仅找出“是什么”,而且理解“为什么”,给学生以读书、思考、议论的权利和机会,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求解。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展开想象,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为生动鲜明的画面,不仅学习语言,而且增强形象思维的能力。
三、整体优化,总结全文
1.总结全文,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熟读第二自然段,背诵第二自然段
[评析]通过学生的朗读,了解历史,启迪他们的心灵,并进行思想教育。总结全文,回归整体,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一个整体形象。
〔总评:本“教学设计”运用“质疑———析疑———解疑”的课堂教学结构,放手让学生自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将学生的主体性引向朗读训练、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教学有的放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课教学设计注意了图文紧密结合这一“看图学文”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边读文边看图说图意,牢牢把握“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结构模式,层层深入,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语言的理解和积累结合起来;把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道卢沟桥的狮子不但数量多,而且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非常有趣。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句子的意思,在读中展开想象。
3、对卢沟桥的狮子产生喜爱之情,为北京有这样的著名古建筑物而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卢沟桥的狮子
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5课《卢沟桥的狮子》,和字词宝宝交了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看字词宝宝来了,快快找找你的朋友。(学生认读,书空“卢、世、异此”)
二、直入重点,展开想象
1、切入重点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学习课文也这么棒吗?看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质疑学生,生回答:1、我想知道有多少狮子?2、我想知道狮子的大小···)、师:你们真会动脑筋,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课件)文中有一句话就写出了卢沟桥狮子的特点,请你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用直线画在书上。(生动手读书,找句子。教师巡视)
汇报: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
(师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数不清)
2、理解“大小不一”
师:文章哪段写了“大小不一”?请你大声读出来。(第二段第一句话)(课件)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只有、甚至、什么意思?(你能用读告诉大家吗)
3、理解“形态各异”
师:什么叫“形态各异”?(、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它们的样子怎么不相同,你是从哪知道的?用波浪线画在书上。
师:小朋友们找的真认真,谁来说说:你找到了什么样子的狮子。(适时其他孩子补充)
(教师出示课件)
师:你们找的.都很好。我们先来读一读描写大狮子的句子。你发现什么?(表示动作的词,有的···好像)
师:作者就是通过对石狮子进行不同动作的描写,使狮子的形态跃然纸上,不仅如此,作者除了向我们介绍狮子的形态,还加入了想象。把昂着头的狮子想象成朝着远方长吼,把低着头的想象成在听桥下的流水声,多么形象生动的描写呀!使人如临其境。这就是“栩栩如生”(板书)让我们带着想象读一读吧!(课件)
师:小狮子就更有趣了。你能找到动词吗?圈一圈。
师:小狮子这么有意思,你能用动作把小狮子的形态表演出来吗?快来试一试。(评选表演小明星)
4、拓展练习
师、卢沟桥的狮子只有这五种吗?你从哪知道的。
还会有什么形态的狮子,展开你的想象说一说。(课件,说话练习)
师:读了作者的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或你有什么感受?)
师: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么,它真的是数不清吗?(学生讨论:)
5、师总结
岁月如梭,卢沟桥在风雨战火中始终不倒,成为了“举世闻名”(板书)的建筑,这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让我们为有这样的古建筑感到自豪吧!
三、小结、促升华
师: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想对卢沟桥的狮子说什么吗?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8
教学任务
1、激发自读意识,通过自读自悟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指名读文,回顾全文内容。
2、指名学生说说上节课分段情况,理清文章脉络。
二、析疑定向,自读探索
(一)学生自读质疑,师生归纳析疑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预习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梳理归纳如下:
(1)卢沟桥的狮子有多少?
(2)为什么说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
(3)我不理解“联拱桥”“挑衅”的意思。
(4)卢沟桥为什么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评析]虽然通过预习和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层次段落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第二课时的一开始,让学生通读全文、回忆分段情况、理清文章脉络还是必不可少的。体现了《大纲》要求———从整体入手。
(二)自读解疑
1、激发自读兴趣:亲自耕耘,才能体会到收获的快乐。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思考,解开心中的疑团。
2、生自读课文。想想看,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阅读哪些段落来领悟呢?(第一、二段)
3、读后,学生说出卢沟桥狮子的特点:数量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三)部分深化,读中寻解
1、指名读第一段,找找文中哪个词能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数不清)
2、卢沟桥是一座怎样的桥?相机理解“联拱桥”。
3、出示投影,指导看全景图。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
[评析]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而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进行梳理归纳,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开放式教学”的新思想。
小结: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可文物工作者早就数清了,总共有498只。这些狮子还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刚才我们是通过读课文找中心词句,认真观察图并说图意来学习这一段的。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二段。
[评析]及时小结学法,注重语文学法指导,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学。快速默读第二段,找出中心句,并用“———”划出写狮子大小的词句,用“”划出写狮子形状的词句。
5、讨论、交流:
(1)找中心句。(这些狮子真有意思)文中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一中心的?(从卢沟桥狮子的大小和形状这两方面来说明的。)
(2)指名读描写卢沟桥狮子大小的句子,说说怎样有意思。
(3)指名读描写卢沟桥狮子形状的句子,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形状的狮子?为什么?
(4)这些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形状,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充满朝气、富有生命力的狮子。下面请五位同学依次朗读这几句,大家用心体会这些狮子形状的变化以及每种形状的情趣。
(5)同学们从以上五种不同的形状中,体会出了每种形状都很有意思。卢沟桥的狮子是不是只有这些形状呢?你从哪里知道的?
(6)投影:卢沟桥的狮子局部图。指导看图,展开想象,说说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哪些形状。
[评析]这段的结构是典型的先总起再分述。根据这一特点设计自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议论,理解中心句的意思和作用,并找出围绕中心句展开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很快就能从总体上把握了全段的内容和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创造了条件,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
6、引读。师:这些狮子真有意思———生:它们有大有小。师:大的———生:大的……小的……师:它们的形状———生:各不相同。师:有的———生:蹲坐……师:有的———生:低着……师:有的小狮子———生:偎依……师:有的小狮子———生:藏在……师:还有的小狮子———生:大概……
7、小结过渡:通过读课文,大家弄明白第一个问题了吗?(明白)。卢沟桥的狮子不仅数量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成为北京的一道风景线,而且这座桥还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呢!为什么呢?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又该读哪段来领悟呢?(第三段)
8、默读,自学思考:为什么说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9、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相机理解“挑衅”这个词。(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因此,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0、有感情地练读这一段。指名读后评议。(要读出憎恨日军,牢记这段历史的感情。)
11、全班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这一段。
[评析]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文意、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据文设问,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教学活动不枝不蔓,有条不紊。以问促读,以问启思,以问导议。放手让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不仅找出“是什么”,而且理解“为什么”,给学生以读书、思考、议论的权利和机会,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求解。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展开想象,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为生动鲜明的画面,不仅学习语言,而且增强形象思维的能力。
三、整体优化,总结全文
1、总结全文,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熟读第二自然段,背诵第二自然段
[评析]通过学生的朗读,了解历史,启迪他们的心灵,并进行思想教育。总结全文,回归整体,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一个整体形象。
〔总评:本“教学设计”运用“质疑———析疑———解疑”的课堂教学结构,放手让学生自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将学生的主体性引向朗读训练、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教学有的放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课教学设计注意了图文紧密结合这一“看图学文”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边读文边看图说图意,牢牢把握“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结构模式,层层深入,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语言的理解和积累结合起来;把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9
教学设计思想:
《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是北京市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四册的内容,课文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了卢沟桥狮子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充满丰富的想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和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针对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我力求突出识字与朗读,在读中识字,通过识字促进朗读。孩子们虽然生活在北京,可是许多孩子并没有亲自去过卢沟桥,亲眼看过卢沟桥的狮子。针对这个情况,在媒体的选择上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特点,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促进阅读。入课时播放卢沟桥的录像片,形成对卢沟桥的初步印象,录像的选择主要突出狮子的多,有针对性,同时激发孩子学习课文的兴趣。在词语的学习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解决难理解的词语,例如学生知道“蹲”和“坐着”两种姿式什么样,可是对于什么是“蹲坐”头脑中没有十分清楚的认识,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蹲坐的大狮子,告诉学生这只狮子正蹲坐在石柱上,使词语和图像建立联系,从而比较深刻的理解词语。利用多媒体进行朗读指导和激发想象。在阅读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感受大狮子的威武,感受大狮子对小狮子的爱,感受小狮子的小,理解“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楚”的意思,通过媒体的促进学生对文字进行内化,再通过朗读达到外显。媒体的直观性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影像,激发学生的想象。卢沟桥的狮子各式各样,无法描尽,激发学生的想象就十分必要,利用媒体提供想象的材料,降低想象的难度,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材料,渗透想象也要有依据的思想。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极大丰富课堂的内涵,我们要善于思考,合理运用。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认读8个字,能够正确读写7个新词。
2.在阅读中体会生字新词的意思和用法,能用“举世闻名”写一句话。
3.朗读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结合课文说说“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的意思。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卢沟桥狮子的有趣,为北京有这样的古建筑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在阅读中体会生字新词的意思和用法。
2.朗读课文,感受卢沟桥狮子的'有趣。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理解“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座非常古老的石桥。(播放课件)认真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观看卢沟桥的录像片后说一说对卢沟桥的总体印象。
2.今天我们就来参观卢沟桥,看看卢沟桥的狮子。(师生共同板书)学习生字“卢”和“沟”,跟课件进行书写,巩固字形。
3.你对卢沟桥有哪些了解,学生结合资料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新词:(1)举世闻名:你知道什么是举世闻名的?
(2)栩栩如生:读准字音和句子。
(3)还有:读一读。
(4)爪子:了解不同的读音,正确区分。
(5)形态各异:读一读。
(6)因此——一句话——相关句子。
3.认读认读字:(1)雕刻、厘米、甚至
(2)蹲坐——利用课件理解
昂起头——做动作
倚在——师生互动
(3)大概
4.把生字放回到课文中,指名读课文,想一想卢沟桥的狮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说一说)
三、精读理解:
1.从哪看出卢沟桥的狮子特别有意思?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教师巡视)
2.汇报:(1)有大有小:结合课件和手势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有大有小,非常有意思。
小结:它们有大有小,用书上的词来说就是什么?(板书:大小不一)
(2)形态各异: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狮子的几种样子?(5)你觉得哪种样子的狮子最有趣,边想象边有语气地读一读。
(3)汇报感受狮子的不同姿态:通过课件感受大狮子的威武和大狮子对小狮子的爱,练习朗读。
3.整体读这5种姿态,感受有趣,体会句型。
4.卢沟桥的狮子只有这5种样子吗?(课件出示图片)想象它们怎么样,好像在干什么?
5.自由想象,小组交流。
6.小结:卢沟桥的狮子在我们的想象中仿佛有了生命,活了一样,这就叫“栩栩如生”,带着理解在读句子“前面两边的石柱上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卢沟桥狮子的样子太多了,说也说不完,用书上的一个词表示就是“形态各异”。(板书:形态各异)
7.学习第三自然段:读句子: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结合上文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8.介绍卢沟桥狮子数量的资料,提示学生收集资料的渠道。
四、小结: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非常有意思。卢沟桥离我们很近很近,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亲自去看一看,感受卢沟桥的狮子的有趣。
板书设计:
25.卢沟桥的狮子
大小不一
有意思数不清
形态各异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10
教学目的:
一,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了解"七七事变"的大致经过,认识卢沟桥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地点的历史意义。三,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一,理解并体会课文对石狮形状的描写。
二,了解卢沟桥作为"七七事变"发生地的.历史意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理解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认识卢沟桥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地点的历史意义。
三,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认识卢沟桥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地点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教授新课:
请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问题,小组归纳,意见反馈给老师。经整理问题如下:
1)找出具体描写狮子“大小不一“的句子。
2)找出具体描写狮子“形态各异“的句子。省略号代表什么?
4)有感情的朗读第二段,
5)找出能概括卢沟桥狮子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7)想一想,为什么说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抢答:
1)卢沟桥的建筑特点是什么?它建与哪年?
2)文章中用了一个歇后语,找出来,并解释
3)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
个人能力考查:
能说出有关抗日的历史吗?
三,复习巩固:
对照板书,总结中心。
四,课后作业:仿写一处景物。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11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
2、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狮子形状的描写。
教具准备:
1张幻灯片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简介卢沟桥及“七七事变”,出示录像。
2、齐读课题,说说由题目可看出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3、观察图画,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
2、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教师据情况找适当时机加以解决。
三、深入阅读,学生自悟
1、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写得是什么?
2、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
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四、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出示幻灯片和描写狮子形状的排比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它们写具体的。使学生体会到除了写看到的,还可以把想象的也写进去。
2、教师补充“七七事变”的资料,播放录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五、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会用“大概、甚至”造句。
3、背诵第二自然段。
4、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2、指导第二自然段的背诵,进一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还会有哪些形状的狮子。
3、把想象出的`狮子的形状用通顺的语言写出来。
三、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1、指导学生识记重点生字。
2、指导学生用“大概、甚至”造句。
3、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推荐作业
预习第三课。
板书设计:略
教后记:
1、导课时,让学生说说有关卢沟桥和七七事变的情况,谭硕同学讲得很多,由此可看出学生提前预习和查找资料的好处,今后要多鼓励学生课前拓展预习。
2、在学习赵州桥时,学生已经初步的研究认识了卢沟桥,这次学习重点抓住第二段。教学这一段时,我紧抓住形状“各不相同”一词,图文对照,让学生展开想象。首先让学生想像课文中描写的狮子的五种形态,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具体形象的画面,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12
黄陂区塔耳小学陈顺芹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7个字,能正确读写文中新词。
2、通过观察图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狮子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原因,受到爱国教育。
3、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的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和这座桥的历史价值的`原因。
教学难点:
1、在品读中激发爱国之情,受到情感教育。
2、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
生字卡、词卡、课件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大致了解文意,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说歇后语激趣。
2、读马可·波罗的话,初步了解其义。
3、导入:卢沟桥的狮子还有什么特点?
二、品狮形,悟狮情。
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回答: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读文中写卢沟桥狮子大小不一的句子,理解: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然后,适时指导朗读。
(3)学生读第2自然段中的第3句话,把自己最喜欢的狮子的句子多读几次。
(4)交流各自喜欢的句子,适时理解新词:长吼、偎依、按,并进行感情朗读各句。
2、读中学写:
(1)师小结第2自然段的写法特点。
(2)学生仿照第2自然段的写法,想像卢沟桥狮子的特点说话。
3、学习第3自然段
(1)生默读,找画文中写狮子大小,形态特点的词,后齐读此段。
(2)第二次读马可·波罗的话。
4、学习第4自然段
(1)生齐读第4自然段,后交流“七·七”事变,理解:挑衅。
(2)课件演示“七·七”事变。
(3)学生想像战火中的卢沟桥狮子的形态特点说话。
三、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再次读马可·波罗的话。
2、师小结后,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3、学生齐读老师写的小诗升华情感。
四、延伸训练:
1、对于卢沟桥或卢沟桥狮子,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课外查资料、上网等查询,进一步了解卢沟桥相关信息。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1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图文对照学习理解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练习用“甚至”、“大概”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运用查找有关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了解“七七事变”经过,认识卢沟桥作为抗日战争正式开始的地点的历史意义,从中受到爱憎分明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石狮子形状的描写。
(二)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事物和描写的方法。
(三)解决的办法
1.运用反复读的方法,理解和体会文中描写狮子形状的句子。
2.课前预习时重点让学生阅读一些抗日战争的有关资料,并向家长了解一些有关“七七事变”的经过,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搜集的图片,传阅观察(或做实物投影),说说观察到的狮子的特点,归纳特点让学生试着描写。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四、活动设计
(一)展示一下自己课下所搜集的图片。
(二)小组讨论交流。
五、教具准备挂图和投影片、图片
六、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的是卢沟桥的狮子。
(二)(出示第一幅挂图)
1.边观察边说出桥上的景物。
(供人通行的桥面、桥栏杆和栏杆之间的望柱、望柱上的狮子。)(培养观察能力)
2.拿出课前自己准备的有关卢沟桥的图片,说一说图片的内容。(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看图片,讨论对卢沟桥的总体感觉。(卢沟桥非常雄伟、壮观,桥上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主要介绍了什么?
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先讲卢沟桥的特点,接着讲卢沟桥上狮子以及形状,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按叙述顺序分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二段:〈二、三自然段〉第三段:〈第四自然段〉
4.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课后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
厘米甚至偎依大概淘气歇后语第一课时
挑衅意义蹲在侵略永远卢沟桥
(2)出示带有重点词语的句子,重点检查词语的`理解。(投影,从理解词语入手,加深对句的理解,培养语境解词的能力)
①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②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③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学生对歇后语的理解,只知道什么样的语句是歇后语即可。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根据学生回答直接显示在投影上
偎依:是说小狮子紧挨着大狮子,亲热地依靠。
挑衅:指日军借理由惹事生非,以引起冲突和战争。
奋起:指振作起来,打击敌人。
(3)检查朗读情况①分段读②自由读全文(为进入重点、难点的学习打基础)
(四)学习第二段〈重、难点部分的学习〉
1.通过读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部分?为什么?
(具体写狮子的第二段,这段写出了卢沟桥狮子的各种形状,写出了狮子的千姿百态。)
2.安排学习第二段的自学内容:
①把描写卢沟桥狮子形态的句子用笔画出来,看是从几方面描写的?
②观察书中两幅狮子的特写图,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3.学习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
思考:“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大小、形状、神态)
(2)逐步读出描写狮子形态的句子,理解“甚至”一词。
(板书:大的…小的……甚至……)
蹲坐吼
低着头听
偎依熟睡
藏游戏
淘气按
(看)(想)
(3)提问:作者为什么在段末用省略号?(说明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
结合省略号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想象,继续想象狮子的情态。(完成课后练习2)
(4)观察两幅特写图,在书中找一找描写这种情态的句子。
(5)概括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1、第(1)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
(6)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7)概括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五)小结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作者没有一一写出来,因为卢沟桥的狮子多得很难数得清,请同学们课下再多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生动(六)完成作业
1.看拼音写汉字。
2.根据所组词语,给多音字注音。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背诵第二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卢沟桥厘米蹲偎依大概侵略
2.指名背诵第二段。
(二)学习第一、三段
引导谈话
1.卢沟桥的狮子这么有特点,如果你不上桥能看到这么有趣的狮子吗?
2.学习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
思考:在这一段中,都讲了什么?桥有什么特点?
(板书: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桥的特点:联拱石桥,板画理解)
(2)结合桥的特点说一说这种设计的好处,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渗透德育教育)
(3)齐读第一段。
3.第二段的学习
(1)启发谈话:卢沟桥的出名不光是因为狮子多,各具情态,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2)齐读第三段
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最重要的一句是哪一句?为什么?(第二句最重要,概述“七七事变”是怎么发生的,是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原因。)
(3)每4人为一小组,根据课前向爸爸妈妈了解的知识,请同学们讲一讲。
(4)各组选出一个代表讲出“七七事变”的经过,其间要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①事变的时间:1937年7月7日。
②挑衅的理由。
③挑衅的结果。
(完成课后练习2)
(三)指导朗读这一段告诉我们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读这一段时要牢记侵华日军罪恶,牢记这段历史。下列词语要读重音
挑衅奋起难忘具有历史意义
(四)朗读全文
(五)知识拓展(难点的解决)
把课前搜集到的图片传阅观察(或作实物投影)归纳图上狮子的特点,运用文中抓特点做具体描写的方法
1.传阅图片
2.归纳特点
3.指导描写具体描写的。
(六)完成作业:
1.指导用“甚至”、“大概”各说一句话
甚至:我的作息时间妈妈给我安排得好紧,甚至连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了。
大概:天空积起了乌云,大概要下雨了。
七、布置作业
(一)熟读每首古诗。
(二)按课文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八、板书设计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狮子和鹿》的教学设计02-17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02-15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优秀02-15
《狮子和鹿》的教学设计优秀02-16
《狮子和鹿》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2-13
狮子和鹿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12-19
小班帮狮子做头发教学设计10-22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05-13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