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学设计的设计

时间:2024-07-17 10:42: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的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的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文本感受夹竹桃的韧性,体会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1.有一种植物,它既不高贵的,也不是最美丽的,它却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夹竹桃。

  2.见过夹竹桃吗?(见过夹竹桃的同学一般来说较少)

  (出示图)

  3.那位同学,借助课前的预习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夹竹桃?(指名简单介绍)

  师总结:夹竹桃是一种常绿灌木,叶片像竹,花像桃,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

  4.同学们,夹竹桃是一种极其普通的植物,但在“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笔下,却有着别样的一番情趣。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季老先生一起走进他心中的夹竹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把课文打开,默读课文。将你看到的夹竹桃用笔画下来。(生默读圈画。)

  2.交流。(板书:美妙、有趣

  一声不响,迎风吐艳

  花影迷离)

  3.出示词语,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些词。(指名读词。)

  三、感受色美

  1.在作者的眼中,夹竹桃是奇妙的。同学们,文章哪一节写出了夹竹桃的奇妙?

  2.出示第二节,读了这一段,你的脑海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这画面给你怎么样的感觉?

  4.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真让人喜爱,谁用你的朗读将这美妙的画面表现出来?(指名、齐读。)

  四、细品“韧性”

  同学们,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让我们走进一墙之隔的大门内,欣赏那一声不响、迎风吐艳的夹竹桃。请同学们翻到课文第四节,用你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夹竹桃的与众不同。(可以读一读、圈画圈画、做做批注、也可以同桌小声交流)

  生自读感悟

  【一品韧性】

  1.好!同学们,我们交流一下。哪些地方你感受最深?

  A『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一声不响:夹竹桃就是那样地默默无闻。

  又开出一朵,又长出一嘟噜:默默无闻的夹竹桃一年三季没有衰败的时候,总是连续不断地竞相开放着。

  B『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谈谈你的感受

  无日不:每日这是一个双重否定。

  既然每天就是“无日不”那我们干脆就把“无日不”换成“每日”,你们觉得好吗?

  无日不,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谁来将这强烈的语气读出来。(指名)

  同学们,(点红: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不管怎样的环境,夹竹桃始终如一。

  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像夹竹桃一样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人或物?请你仿照课文用“无日不”说句话。

  C『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一直、一直、无不:开花时间长。(板书:常开不败)

  同学们,从春天一直到秋天,陪伴夹竹桃开放的都有哪些花?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节。(出示)

  老师想请三个女生分季节读。(指名)其他同学边听边想,通过她们地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看到了许多的花,有多少种花?(很多)多到了什么程度?文中有个词语叫——应有尽有。

  花很美。

  3.多美的庭院,让我们美美地把这一段读一读。(指名)

  4.同学们,作者写庭院中这么多美丽的花,他的目的是什么?(衬托)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节

  同学们,读到这儿,你觉得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总结:同学们,尽管庭院中的花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然而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一声不响,无日不迎风吐艳,一年三季,常开不败。多么有韧性的花。(板书:韧性)难怪作者那样喜欢它

  如此有韧性,难怪作者那么喜欢它(出示:『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二品韧性】

  1.同学们,其实季羡林先生如此喜爱夹竹桃的韧性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一下季羡林先生。同学们课前也一定搜集了许多关于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哪位同学来交流交流。(指名交流)

  2.是介绍季羡林人生的艰苦历程。

  3.同学们,正是这夹竹桃般坚忍的品质支撑着季羡林老人一步步地走向成功。从这平凡的夹竹桃身上,季先生仿佛看到了他自己的影子。

  4.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5.想到自己坎坷的经历,看着这坚韧的夹竹桃,季羡林先生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读:『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三品“韧性”】

  1.同学们,此时此刻,对于“韧性”这个词,你的心中一定有你自己的理解了,请你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首诗,将你心中的“韧性”表达出来好吗?

  2.交流。

  五、总结

  同学们,夹竹桃美妙之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六、作业

  背诵课文第四节。

  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的设计2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1、用彩色纸经过设计,加工制作头饰是十分适宜低、中年级学生的一项活动。在语文、音乐的情景教学中,在节日的联欢会上,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头饰会为教学及活动增光添彩。本课教学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

  2、漂亮的头饰把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人们打扮得更加多姿多彩!同时头饰也还能起到隐蔽自己的作用,如特种兵用草和树叶做的伪装。制作头饰的材料多种多样,如树叶、草、羽毛、金属、塑料、纸等。

  3、在本课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可与语文、音乐教师以及大队辅导员协商,研究、制作具有实用价值的头饰作品。

  4、本课教材共两个页面,其中可分为抽象形和动物造型两种。左下页的四个同学展示的是一个头饰的四种不同戴法,目的是启发学生作品的出新、出奇。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头饰的设计依据头饰的用途来确定,同时要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

  应会:按预定的设计用彩色纸剪贴、加工制作头饰。

  2、隐性内容与目标

  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用简单的材料美化生活,初步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进一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

  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

  (四)学习材料

  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彩色笔、剪子、胶水。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教师展示老虎、狐狸、蝴蝶的`头饰,请学生进行造型设计。结合学生音乐、语文教材中的角色需要,由学生分组选择设计、制作的头饰题材。依据教材和教师的示范作品,启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头饰的多种创作思路。布置头饰制作要求:实用、美观、新颖。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作、设计,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小结,展示,讲评。

  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威武、狡猾和轻盈神态。学生讨论、研究设计、制作头饰的方法。根据实物和教材,学生更深入地落实头饰制作的要领和细节。选择材料,分工、合作进行头饰的制作。

  (三)大胆设计,大胆创新。

  学生戴头饰,摆造型,谈创作思路。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状态。培养学生探究制作方法的能力。养成事先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选题,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体会协作精神,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设计的设计3

  【教学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生命教育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本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感知(1~2课时)

  本环节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把握单元的主题内容;对整组课文进行总体感知;布置安排综合实践活动。

  本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关于生命,我知道了……”,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我想知道(结合整体感知,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确定实践探究的主题)、我去探究(通过阅读和实践探究活动,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去寻找资料和答案)、我做整理(对获得的各种资料、实践探究的经历、体验进行整理)、我很感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包括口语交际和表达、办主题墙报)

  教学流程:

  (一)谈话切入,引起学生对“热爱生命”这一主题的关注

   教师介绍“2004年11月11日,两名14岁少年在昆明机场,偷偷爬上了一架客机起落架舱上,该飞机起飞时其中一名当场摔死,另一名随飞机抵达重庆江北机场”的消息,引发出讨论:读了这个消息,你们想到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发表自己对这则消息看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谈到的“应该珍惜生命”的基础上,引导归纳出“要热爱生命”的主题,引出课文中的导语。

  (二)新旧知识衔接

   引导学生回忆四年级上学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过的“美丽的生命”,一起交流,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们了解了哪些关于生命的知识?我们懂得了什么?

  (三)浏览整组课文

  思考:这一组课文,主要谈了哪些关于生命的故事?哪些内容写出了我们过去不曾知道的事情?你喜欢哪一篇,认真地看一看,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关于谁的生命故事?

  (四)布置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以后的课文学习和实践活动。提示学生准备好主题学习卡片,做好资料积累工作

  二、部分体验一(6课时)

   内容:《触摸春天》+阅读链接+《永生的眼睛》+《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习作参考资料(一)”。

  专题意义的建立:认识生命权利的意义、生命的美好,认识到盲人也在创造着缤纷美丽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义务为他人延续生命做出能做的一切。

  (一)《触摸春天》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不懂得词语,读过课文后,思考:本文讲了一个谁的怎样的故事?

  2.从文中的盲童女孩引出《阅读链接》的学习,了解在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看来,盲人是怎么了解这个世界的?勾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全班汇报交流。

  3.再读《触摸春天》,想一想:本文的盲童女孩安静与海伦·凯勒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勾画出来,认真读一读。读了这些内容,哪里使你受到了感动?

  4.再读课文,看一看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

  结合讨论,指导学生朗读。

  5.体会在文章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小安静怎样的态度?指导朗读课文。

  6.《语文园地》“我的发现”部分内容的教学。回忆:在本课学习中,我们提出了哪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我们是怎么理解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来归纳总结一般性策略。

  7.指导书写生字词。在词语积累本上抄写自己认为好的词语。

  8.勾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背一背。

  (二)《永生的眼睛》

   1.围绕如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本课学习。

  (1)在解决了字词问题的基础上,自己读这篇文章,把握这篇文章写了怎样的故事。弄懂与前面一篇文章有什么联系。

  (2)这篇文章中父亲母亲的做法,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找出相关的语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可以采用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的方法,抓住这些语句,然后运用前面学习归纳出的方法来进行理解,深化对本文情感和思想的体会。

  (4)找出课文中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勾画出来,练习朗读。

  2.讨论:学了本文以后,你对热爱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写在自己的主题学习卡上。

  3.拓展阅读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献出爱心,延续生命》,阅读后讨论:这些白衣天使跟《永生的眼睛》有什么相似点,有什么不同点?

  4.阅读“日积月累”,用前面学到的内容来具体解释一下这些名人哲言。要求课下进一步搜集积累更多类似的名人哲言。

  5.小组检查、汇报前段实践探究进展。选代表汇报进展情况,提出遇到的问题。

  6.勾画、抄写自己认为好的语句和词语。

  三、部分体验二(4课时)

   内容:《生命生命》+《花的勇气》+《语文园地》“手不释卷”、“参考资料二”。

  先布置预习《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两文,解决字词,并想一想,这两篇课文所写的对象与前面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一)《生命生命》

   1.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检查对字词的学习情况。读通课文。

  2.读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想一想,文中对“飞蛾、小瓜苗”的介绍中,哪些句子是你产生了关于生命的感悟?勾画出来,想一想,他们使你产生了怎样的感悟?为什么?

  讨论理解后,练习朗读,读出对飞蛾、小瓜苗的敬佩。

  4.读“我”的思考,提出读不懂的句子。结合以前学过的文章、联系上面的“飞蛾、小瓜苗”、自己的生命经验想一想:作者说这些话主要想强调什么?

  5.阅读《手不释卷》,说说本文讲了怎样的故事。说说题目的意思。针对文中的“人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相看”一句找一找与之相应的成语。

  6.指导书写生字词。

  7.尝试着利用课余时间背诵。在词语积累本上抄写好的语句和词语。

  (二)《花的勇气》

  《花的勇气》的教学主要采用自读交流的方式。

  1.检查对生字认读和读书情况。

  2.读书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3.通过让学生提出不懂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讨论,探索生命的意味。

  4.朗读课文中描写小花的`部分,读出对小花的敬佩之情。

  5.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四、整体回顾──综合实践活动(4~5课时)

  (一)单元学习汇报

  1.通过这一组学习,你对“热爱生命” 这个主题,有了怎样的理解?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2.我会背诵了。学生背诵自己在本单元课文学习中所背诵下来的句段和名人哲言。

  3.这些词语你积累了吗?(词语盘点)对照学生的词语积累本,看哪些词语自己抄写了,哪些没抄写。读词语盘点,想一想,“读读写写”的词语,自己都会写吗?小组内考一考。“读读记记”的词语,自己都知道意思吗?小组内比一比。

  4.学了这么多文章,在写作方法上自己认为有什么收获?(学生随意谈,教师相机指导。)

  (二)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整理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先分一下类,把同类的材料归并到一起;然后想一想:口语交际课上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什么?自己准备一个发言提纲。

  (三)综合实践活动:我很感动

  口语交际

   1.老师了解学生对资料整理和发言提纲的准备情况。

  2.按照单元教学初确立的主题,学生了解到内容的类型,请学生代表发言。每一名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听,针对发言中存在的“内容不够具体、介绍不够清楚、真实”等问题,进行提问、补答,或者提出改进意见,请发言的同学改进。讨论之后,教师针对同类主题或者同类型内容的表达,组织学生进行一般性策略方法的归纳。然后,学生自己练习说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内同学再评议,提出意见,自己修正。

  习作

   利用课上剩余的时间和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发言,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写下来。写的过程中注意提示学生要写得具体、真实,必要时,可以参考一下别人怎么写的。作文的题目可以是“热爱生命,我知道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容,自己确定题目。

  写完以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传看,互相写评语,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教师收上来看一看,针对学生的批阅情况,在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发还学生再次修改。修改完毕,自己反复朗读,看看字、词语和句子,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进行再次修改。

教学设计的设计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自行车实物,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看来运动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那么摩擦力对于我们有害还是有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课堂实施:

  (1)摩擦力的利与害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摩擦力在什么时候对我们有害?在什么时候对我们有利?

  各小组讨论得出:(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这时摩擦力是有利的。机器运转,部件相互摩擦而摩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小孩蹬滑板车玩,摩擦力对滑板车前进有阻碍作用,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但人能稳稳地站在滑板车上,靠的是鞋子和车板间的摩擦力,这里的摩擦力又是有利的。)

  (2)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3)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三、小结:

  通过学习认识了摩擦力的利弊关系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

  四、板书设计

  运动与设计

  有利摩擦力:走路、汽车行驶摩擦力、人站在滑板车上,鞋子和车板间的摩擦力

  有害摩擦力:机器运转、小孩蹬滑板车,摩擦力对滑板车前进的阻碍作用

  增大摩擦力:鞋底做花纹、汽车轮胎做花纹、挂铁链

  减少摩擦力:旱冰鞋安滚轮

教学设计的设计5

  教学目标:

  1、明确毕业赠言的目的及内容,辨别赠言的优劣,了解赠言的特点。

  2、通过说、写毕业赠言,练习用简洁得体的语言表达心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

  3、在说、写赠言过程中感受同学间纯真美好的情谊,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赠言的内容及特点,学会说、写赠言。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同学的特点写出风格独特、富有个性的赠言。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离别”的诗句、谚语、名言。

  2、学生自己制作或购买一些卡片。

  3、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回忆,创设情境。

  1、欣赏同学们以往在一起学习生活的照片。(请主角简要讲述当时情景)

  2、师导入:看着这些照片,听着同学们的回忆,能让我们回想起多少关于校园,关于老师,关于同学的往事啊。同学们每一张可爱的笑脸,每一个有趣的动作,每一次精彩的发言,都深深地留在了大家的记忆中。这友谊是多么珍贵啊!再过几个星期,我们就要告别温馨可爱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学生轮流说说自己心中的感受。)

  3、师:是呀,在离别之际,大家一定感慨万千,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倾诉给母校,倾诉给老师,倾诉给同学,那么如何把心里话尽情地表达出来呢?写毕业赠言,就可以把你们对老师、同学、母校的留恋、感激之情表达出来。(板书:毕业赠言)齐读课题。

  二、诗句引路,激发情感

  1、师: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离别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古人云:自古多情伤离别,古人在送别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2、交流搜集的资料与同学共享。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关于送别的诗句、谚语、名言,谁愿意把你搜集到的资料读出来和大家分享,看看别人是怎么写临别赠言的。

  3、老师也把我们比较熟悉的关于“送别”的诗句列出了几条。

  ①、王维在渭城送元二使安西时曾说——(生接力,说送别诗句。)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写道:

  《送别》【唐】白居易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③、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曾说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④、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嘱托道: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⑤、诗仙李白交友广泛,他在离别汪伦时曾吟诵道:

  《赠汪伦》【唐】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⑥、李白送别孟浩然后登高远望长江和友人的行舟,写道: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⑦、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在送别朋友董大时曾乐观的写道:

  《别董大》(唐)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⑧王观在送鲍浩然之浙东时曾道: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3、谈读后的感受。

  师:读着这些千古名句,你觉得在写临别赠言方面有什么启示?

  荀子说的好“赠人一言,重于珠玉”。临别的赠言不但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之情,更给朋友以鼓励。

  三、辨析赠言,习得方法

  师:一篇好的赠言应该表达什么主题,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读书中赠言:下面我们打开书143页,读一读书中的毕业赠言,品味一下每句赠言,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句,多读几遍,一会来说说你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1、生自读、汇报。

  ①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中。老师,您是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你。

  赏析: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老师像春雨一般,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②2老师,当了您六年学生,我明白了:原来阳光是这样照亮人生的,雨露是这样滋润禾苗的。

  赏析:作者把老师比作阳光、雨露,哺育自己成长,照亮自己人生的路,这既是作者的内心感悟,也是发自内心的赞美。

  ③在我小小的心灵里,除父母外便是你;在我的小小的世界里,最了不起的便是您,将来我也做老师,我常常这样梦想——

  赏析: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以及将来也要做一名老师的愿望。

  齐读,小结:这三句都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赞美了师生间的情谊。

  板书:感谢师恩赞美情谊

  ④我们曾是并肩生长的两棵小树,我们曾是重唱的两个声部,我们曾是一张课桌上的一对学友。当我们挥手告别时,请带上我最美好的祝福。

  赏析:作者把自己和好友称作“并肩生长的两棵小树”二重唱的两个声部”表明他们彼此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离别情浓,难舍难分。

  ⑤你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真诚的友情,我将永远珍藏在心里。

  赏析:简短的赠言,表达了学友间的纯真的友谊。

  ⑥童年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路上,笑语欢歌留在花坛的馨香里,母校的每个角落,都珍藏着我们的友情,播种着我们的梦想。

  赏析:以对校园生活的美好的回忆作为赠言,自然引发学友对昔日美好时光的回忆,体现了同学间深厚的友谊。

  齐读小结:回忆美好的校园生活,赞美了同学间的友谊,抒发了依依不舍之情。

  板书:回顾生活抒发不舍

  2、赏析过这些赠言,我们知道了赠言的内容主要包括:

  (1)回顾生活,抒发不舍(2)感谢师恩,赞美情谊。

  3、小结:在赠言的最后,我们免不了要祝愿一下老师和同学的将来,这叫什么?

  板书:展望未来,表达祝愿。

  写赠言时除善用修辞,还可以恰当引用古诗词或名家名言会为你的赠言增色不少。

  (二)、课件出示赠言,学生看后辨优劣。

  师: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赠言,哪儿来的呢?是老师以前的.学生同学录上的,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欣赏一下。

  附:赠言

  (1)我们即将离别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祝愿你未来的日子里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

  (2)你的文章“凤头豹尾”令我钦佩不已,相信进入中学以后经过努力,你的口才也能像你的文笔一样清新、流畅。

  (3)我送你一个168,祝你财源滚滚,一路发!发!发!

  (4)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5)愿你是航船,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愿你是水晶,永远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愿你是雄鹰,经得起生活中狂风暴雨的考验。

  (6)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7)祝你笑口常开,笑死活该!

  2、学生读后评价,辨优劣。

  师引:有的同学读着读着就发笑,能问问你们为什么发笑吗?主要针对1、3、6、7句展开评析。你最欣赏,最喜欢哪一句?能简单说说理由吗?主要针对2/4/5句展开评析。

  回答小结:

  2、4、5这三则赠言抓住了同学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写出了对同学真诚的希望和祝愿。像这样语言优美、针对性格特点、有激励作用的赠言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积极向上的作用。

  1、3这二则赠言有的商人味十足,有的成人味太浓,6没有任何针对性的空话、套话,7只是恶作剧,这样的赠言是不受人欢迎的。

  3、师:那你觉得我们写毕业赠言要注意什么呢?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一个好的赠言应该有这样的特点:语言优美生动且简洁,能写出接受赠言同学(老师)的特点,有较强的针对性;观点正确,有激励等的作用。我们对同学和老师的祝福是发自内心的)

  随机板书:语言简洁主题健康风格独特抓住特点生动得体情真意切

  4、了解不同的格式,感受不同风格

  师对照板书适当小结:一条小小的赠言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文采,可别小看它。

  四、学写赠言,感受真情。

  师:下面就是你们小试牛刀的时候了,写之前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

  1、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写之前想清楚赠送的对象,送给班级中的一名同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择2——3位写。

  ▲想想刚才同学对几条赠言的评析,记得扬长避短。

  ▲可以引用诗句、名言警句,但要写出你的个性来!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有特色的打上记号

  五、交流赠言,表达情感

  1、互动游戏,交流赠言

  (1)老师也带来了为我们班几位同学写的赠言,(师读赠言)猜猜是写给谁的,然后说说理由。

  (2)我们请刚才老师在纸上打上记号的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赠言,做个小游戏:上来的同学只读赠言内容,不能说是赠给谁的。下面的同学听完后猜猜他是写给谁的,其余同学要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听完之后进行评价,接受赠言的同学到台上说说自己此刻的感受。也可以用你们平时最为默契的动作来见证你们的友情。

  2、在音乐声中互送赠言:(播放女声版《友谊地久天长》,同学们在音乐中互送赠言)现在,请把你写的赠言赠送给你的好朋友,并亲自念给对方听。要念得声情并茂,念完后把书签送给好朋友。

  六、拓展激情,升华情感。

  1、师:听着同学们写的赠言,我仿佛看到了你们那一颗颗诚挚的心,也感受到了你们那一份份纯真的情,真是一份赠言一份情,份份赠言表真情,他年回忆此时刻,定有泪水湿眼睛。同学们,赠言倾吐了我们的真情,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在未来的日子里,老师衷心希望你们每一个人学习更优秀,生活更开心。一面请接受老师送给大家的赠言:

  无论走到哪里,

  请记住:你们曾经是六年的兄弟姐妹,

  无论身在何方,

  请记住:帮助他人就是帮助你自己。

  成功时,

  不要忘记告诉大家,让我们与你同乐;

  失败时,

  不要忘记我们永远支持你。

  勤奋、进取、正直、善良,

  诚信、尽责、儒雅、博爱,

  勇敢、坚强、乐观、向上!

  这是老师对你们的期望。

  祝福你们中的每一位,

  永远健康、快乐、幸福!

  2、老师一边朗读一边赠送赠言卡。

  3、同学们,时间是如此短暂,下课的铃声将要敲响,请大字起立,把我们的《临别的留言》送给我们母校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

  4、生齐诵:

  夏天马上过去,我们将要离去,

  喧闹的操场上,有人将继续我们的游戏,

  悄悄萌动的心绪和属于童年的记忆,

  一天天增长的友情,为岁月留下最初的痕迹.

  耳边响起熟悉的铃声,是召唤还是别离,

  阳光下的你静静站立,我的眼里却在下雨.

  走过校园四季,我踏过爱的足迹,

  临别的留言写下永远美丽的回忆.

  秋天马上来临,我们告别这里,

  未来的日子啊,不会忘记您的教诲,

  粉笔染白的发丝啊,教鞭舞动的旋律,

  我的梦想和您的期待,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耳边响起熟悉的铃声,是召唤还是别离,

  阳光下的您静静站立,我的眼里却在下雨.

  走过校园四季,我踏过爱的足迹,

  临别的留言写下永远美丽的回忆.

  板书设计:

  毕业赠言

  主题特点

  回顾生活,抒发不舍语言简洁主题健康

  感谢师恩,赞美情谊风格独特抓住特点

  展望未来,表达祝愿生动得体情真意切

教学设计的设计6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藏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课文分析: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第二组文章都是介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我感觉学生在学这一单元文章内容时,应该非常感兴趣,结果也正如我所料。《藏戏》一文,感受颇深。现将自己对本节课的反思随手写下来,可能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界同仁能够提出宝贵意见。

  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深受感染,然后也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质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比较难一点的问题,简单的问题随提随时解决掉,然后赏析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学生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非常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收集的欲望。整个课堂被浓浓的藏戏包围。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教学设计的设计7

  活动目标:

  1、以学生熟悉的校园情境为背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

  2、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策化设计布置校园的方案。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6月1日是什么节?你们已过了几个儿童节?

  开心吗?再过几个月,我们又将迎来你们自己的节日,大队部将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听说我们三(1)班的同学们数学学习进步较快,大队辅导员潘老师让大家来设计一个布置校园的方案好吗?大家一起努力。

  二、展开:

  1、提供材料:彩旗数面,盆花数盆。

  2、问:布置校园,你会先考虑什么?需要知道什么?

  (校门插彩旗,能插几面彩旗,须知道校门长是几米?每几米插一面彩旗?)

  (1)出示:校门长6米,每1米插一面彩旗,能插几面?

  (2) 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

  设计一:一头插一头不插:插彩旗的面数=间隔数;

  设计二:两头都不插:插彩旗的面数=间隔数—1

  设计三:两头都插:插彩旗的面数=间隔数+1

  (3) 问:你认为哪种设计较好?理由。

  3、问:彩旗插在校门上,盆花放在哪儿?

  (1)出示:校园主通道长120米,每4米放一盆月季花,你最少放几盆?

  (2)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

  说一说你最少放几盆?你是怎样想的.?

  (要求最少放几盆,因此放花时,两头不放才是最少,只要间隔数减1,所以120÷4—1=29(盆)

  (3)再出示:如果两盆月季花中间放3盆兰花,至少几盆?

  (4)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

  (至少放几盆,首先想29盆月季花中有几个间隔

  29—1=28(个) ∴28×3=84(盆)

  4、问:三盆铁树放在哪儿较为合适?(两幢楼房中间)

  (1)出示:两幢楼房之间相距12米,平均放3盆铁树,每两盆铁树之间相距多少米?

  (2)四人小组讨论,后讨论。

  问:每两盆铁树之间相距多少米?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一:两头都放,所以两幢楼房之间间隔数有2个,

  12÷2=6(米)

  设计二:一头放一头不放,所以两幢楼房之间有3个

  间隔,12÷3=4(米)

  设计三:两头都不放,所以两幢楼房之间有4个间隔,

  12÷4=3(米)

  (3) 问:你认为哪种设计较好?理由。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插彩旗的面数与间隔数有关。两头都插,彩旗面数=间隔数+1,两头不插,彩旗的面数=间隔数—1,一头插一头不插,插彩旗的面数=间隔数,放盆花也是如此,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巧妙放置,才能将校园布置得更美丽)

教学设计的设计8

  《美术字体设计》教学设计

  一、课题:美术字体设计

  二、课型:设计、应用

  三、授课年级:七年级

  授课人:刘爽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辅助教学:幻灯片

  板书

  范例

  六、教学方法:引导式、讲授式

  七、学法指导:合作探究

  鼓励创新

  八、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字的应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美术字的变化方法,并进行书写练习。

  九、教学重、难点:

  1、重点:美术字的特点和设计步骤。

  2、难点:美术字的变化方法。

  十、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 (2) 稳定学生情绪

  2、教学导入:

  回顾已学内容,黑体字的特点和宋体字的特点。

  3、讲授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黑体字和宋体字的书写并了解到他们的书写也遵循一定的章程和规律。但是除了这两种字体外,美术字还有哪些字体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美术字体——变体美术字。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体美术字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请同学看视频)看看我们身边最熟悉的地方都是哪儿运用到了变体美术字。并请同学总结变体美术字相对于黑体、宋体字它的特点是什么?

  变体美术字的特点: 变体美术字更能吸引人,其生动性和趣味性很强,装饰效果很好,有些美术字本身就是一幅图案。

  (由此得出)

  变体美术字的定义:

  (大家齐读)

  变体美术字是在宋体字、黑体字的基础上经过修饰、变化、夸张后形成的新字体。

  (出示一组图片)并请同学讨论一下,你能发现它们各自的变化规律吗? (设计意图:学生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总结——变体美术字变化的大致方法: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粗细长短求得变化,或者改变笔画的形状求得变化。(出示图例)

  b、字形变化:改变字体的外形,可以写成长、扁、圆、梯形、菱形等。(出示图例) c、结构变化:有意识的将某些笔画进行省略、合并或移位来求得新颖的效果。(出示图例)

  d、象

  形:根据某些事物的实际形象来装饰相对应的字体。(出示图例) e、立

  体:画出字的影子或边框以求立体的效果。(出示图例)

  4、课堂练习:

  出示图片并请同学指出分别属于哪一种变化方法。(教师指正)

  5、补充说明:

  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并不是一个死板的公式,而是可以灵活应用的,有些方法可以结合起来,对于同一个变体美术字还可以进行笔画、字形和结构的综合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写好美术字。(演示范例)

  6、课堂作业:

  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设计一下自己的名字,要求上色。

  7、作业展示:

  以竞赛的性质看一看哪位同学的名字设计的又快又漂亮,并请同学自己去讲解设计思路,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开拓思路指出不足并鼓励创新)

  十一、小结:

  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强调变体美术字的设计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才是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体现。

教学设计的设计9

  一、 课程设计设计的性质、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

  1 .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 . 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 . 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一般选择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作为设计题目(比较成熟的题目是以齿轮减速器为主的机械传动装置),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拟定、分析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案;

  ( 2 )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3 )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校核轴、轴承、联轴器、键等

  ( 4 )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 5 )绘制零件工作图;

  ( 6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设计要求在 2 周时间内完成以下任务:

  ( 1 )绘制减速器装配图一张( A1 )

  ( 2 )零件工作图 1 — 2 张

  ( 3 )设计说明书一份(齿轮、轴、箱体等)

  ( 4 )答辩

  三、教学进度

  按教学计划规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总学时数为 2 周,设计进度及时间大致分配如下:

  1 、 设计准备 1.5 天 (约占 4% )

  2 、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1 天 (约占 10% )

  3 、 各级传动的主体设计 1.5 天 (约占 4% )

  4 、 减速器装配草图的设计与绘制 3 天 (约占 35% )

  5 、 减速器装配图的绘制与完成 3 天 (约占 25% )

  6 、 零件工作图的设计与绘制 2 天 (约占 10% )

  7 、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天 (约占 9% )

  8 、 设计总结与答辩 1 天 (约占 4% )

  总计 14 天

  四、答辩与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完成后的全部图纸与说明书应有设计者和指导教师的签名。未经指导教师签名的设计,不能参加答辩。

  由指导教师组成答辩小组,答辩时按说明书编写顺序,设计者首先对自己的设计进行 5-10 分钟的讲解,说明设计者主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回答教师提问。每位学生答辩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

  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学生平时工作情况、课程设计水平、深入程度、图纸质量、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答辩情况综合衡量,由答辩小组讨论评定。

教学设计的设计10

  一、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第二章、第一节、图形分类(教材22页—23页)

  二、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本节课注重发展学生数学感、空间感。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能对常见图形进行分类,并能找出三角形及四边形特点。

  2、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在一、二年级认识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活动,对常见图形可根据自己想象进行分类。

  3、教材分析:本节课学生要对一些图形进行分类,教材安排了三次对图形分类的活动。第一次是对已经学过的图形按是否是平面图形进行分类,第二次是对平面图形按是否由线段围成进行分类,第三次是按线段所围成的边数进行分类。教材呈现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供了需要学生分类的直观图形;二是对学生每次的分类结果,让他们说一说分类的标准,体会图形分类的特征;三是通过“找一找”,让学生根据分类标准,重新观察图形,提高对图形类别的认识。

  4、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二年级下册对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加深了理解,可以说,这节课接触到的图形,学生都认识过,对它们进行分类,学生思维活跃,可能出现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师要做好引导,帮助学生从本质上去分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学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会说明分类依据。

  ②、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

  ③、认识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实际应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实际应用。

  1、方法与途径

  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及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3情感与评价

  通过认识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施进行直观教学。

  四、教学重点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五、教学难点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六、教学准备

  课件、纸、笔、表格、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实物图等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指名让学生回答,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图形,并尽可能地说出来,学生在列举学过的图形时,可能与教材上呈现的不一致,只要合理也是可以的,应该加以肯定。)

  (出示课本教学情境图)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分类。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的图形,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让学生观察,自由发言)

  1、分类

  师:同学们,请你们形成四人小组讨论:你是怎样将图形分类的?将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2、交流汇报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将图形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理由。

  指名汇报讨论结果,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第一次分类时,学生可能按是否平面图形进行分类:

  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学生可能是按照平面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的来分类:(直线图和曲线图)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再进一步对图形进行分类:同学们,请想一想,还能不能将图形进行分类呢?

  有些学生可能想到对线段所围成图形的边数进行分类:

  四边形三角形

  甚至有些学生还能按四边形所围成的角是不是直角来分类:

  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学生针对每一次分类结果表述分类标准时,可能会出现多种标准,比如,在第二次分类时,可以是按“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也可以是按“图形是否是圆来分”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课件演示

  师出示课件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对比和自己分法有什么不同。

  在分一分活动中,我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去发现图形的特点,然后,小组合作,探索、交流图形分类的方法。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并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进行进一步的分类,使他们更全面的认识图形、形成体系。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23页第1题:看一看,说一说。该题主要是展现三角形和平等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看一看:(出示教学情境图,让学生去观察。)

  说一说:这些图片中的物体,你们见过吗?它们包含着哪一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让学生来说一说他的发现及

  5理由)

  1、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出大吊车的结构

  2、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制作铁的栅栏大门,四边形的伸缩变形。

  3、生活中你还见过运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情况吗?

  三角形:自行车三角车架;木屋架等

  四边形:超市中电动升降车等

  (四)动手操作

  让学生进行探索:拉一拉,你发现什么?

  活动要求:

  (1)分组合作:四人小组

  (2)动手操作:

  先将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摆成一个四边形,然后两手握着对角互拉,看看图形出现哪些变化?将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四边形受力易变性,即四边形有不稳定性三角形

  接着,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动手拼成一个三角形并探索它的特性。(根据上面的经验,学生可能很快发现:把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它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改变,也就是说,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

  6确定,它的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了,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1、学生自己拉一拉

  2、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把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图形不改变形状,它具有稳定性。

  3、你能解释吗为什吗吗?

  先让学生思考在组织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

  四、总结。

  你对所学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五、作业安排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板书设计图形分类

  按照图形是否是平面图形来分。按照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平行四边形不稳固三角形具有稳固性

教学设计的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深入阅读人物传记。了解项羽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对项羽进行辨证的认识、评价;

  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总体把握《项羽本纪》的内容,了解《项羽本纪》在《史记》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品读第1—2节了解项羽家世与早年情况,从而自主归纳项羽早期性格特点。

  3、通过疏通课文,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各种文言现象。

  4、品读第3节,疏通文意,了解巨鹿之战,并掌握各种文言现象。通过把握“巨鹿之战”,分析并了解项羽的将帅神威。

  教学重点: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各种文言现象。

  一、导入新课:

  提问:课前让大家查阅有关项羽的故事或诗文,下面请几位同学来交流一下。

  明确:(1)鸿门宴、四面楚歌等故事(2)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等。

  二、内容介绍:

  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从历史上说,本文具体记录了楚汉相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从文学上说,本文是我国散文中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艺术杰作,文中描绘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塑造的项羽这一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形象,对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历程,其中着重描绘的是这个英雄人物在短暂而大起大落生平中的四个关键阶段:1、吴中起兵,是项羽一生事业的起点;2、巨鹿之战是他辉煌功业的顶点;3、鸿门宴,是他生平、事业中由盛而衰的转折点;4、垓下战败自刎,是他英雄末路的终点。清人郑板桥曾说:“《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

  本文节选了项羽家世与早年情况、巨鹿之战、垓下之战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项羽身世及其性格中“才气过人”和“不肯竟学”两个侧面,并以个性化的语言,初步展现共心胸器度;“巨鹿之战”部分以极为精彩而有气势的情节与文字,生动展示出项羽勇猛善战,所向披靡的将帅神威;“垓下之战”则通过帐中别姬、东城快战、乌江拒渡、“为德”自刎等情节,描绘出项羽性格的多个侧面:或英雄气短,慷慨悲歌;或愤懑不平,决死快战;或叱咤阵前,神威不减;或兵败自刎,坦荡磊落??,从而以极尽辗转腾挪之能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传达出项羽这一悲剧英雄的形象与神采,表现出司马迁极为高超的人物形象的刻划艺术。

  三、品读第1—2节:项羽家世与早年情况品读,归纳项羽早期性格特点。

  1、疏通课文,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文言现象

  第一节: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季”,兄弟中排行最小的。

  第二节:②去:放弃,丢下。③竟学:学到底。“竟”,终于,完毕。④逮:及,指有罪相连及。⑤请:求,要。书:信。抵:到达,这里是送达的意思。⑥以故:因此。已:止,了结。⑦皆出项梁下:意思是都不如项梁。⑧繇:同“徭”。⑨阴:暗中。部勒:部署,组织。宾客:“指客居吴中依附项梁的人。子弟:指吴中的年轻人。⑩妄言:胡乱说。(11)族:灭族,满门抄斩。(12)扛:两手对举。(13)虽:即使。惮:害怕。

  2、在理解了文意的基础上提问:第1、2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一介绍项羽家世:世代为楚将,祖父为秦戮;

  二介绍项羽少时由项入吴后的学习情况(求学项梁),突出“才气过人”和“不肯竟学”;观秦王巡游时的“言志”之语“彼可取而代也”(观帝出游)。

  3、思考以下问题:

  ①文章开头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

  明确:出身武将世家,与楚渊源深厚。

  ②项羽早年的学习态度以及面对秦王的“言志”所显示出的性格特点,和他以后的成功与失败,有什么潜在联系?

  明确:少时即胸怀大志,才智非凡,有叛逆精神。但几次学习“不成”、“不成”、“又不肯竟学”,使之缺乏谋略。

  ③试比较:三人话语在内容、语气、思想上的异同。

  项羽“彼可取而代之也。”----看不起,胸怀大志。( “悍而戾” )

  刘邦“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豪情壮志,大丈夫气概。(“津津不胜其羡”)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平等的观念,激励人心。

  ③说明:按纪传体史书惯例,人物传记开始要介绍传主的家世及生平初期的情况。古人认为“不凡之人,必异其生”,即凡是后来做出非常事业的人,必定会在其人生之初显示某种征兆。本段对项羽的有关描写,似也有此寓意。

  因项羽一生的成败都与项梁的影响有关,所以文中对项羽这二层内容的介绍,都笼罩在项梁的形象之中。但项羽的形象已初见端倪。

  4、选文随后省略的“吴中起兵”一段,叙述的是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响应陈涉、起兵反秦的情况。

  同学们课后可在网上或图书馆找到这段内容自行阅读,想一想省略的这一段在主体描写项梁的同时,侧面交代了项羽的哪些事迹?从中显示出项羽怎样的气质性格,这对以下集中描写项羽的事迹及塑造其形象,有什么作用?此外,同学们还可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及思考结果写出表达观点,抒发感想的议论文章;

  ①项梁自身的性格器度及其对项羽早期的培养教育,对项羽日后的性格的形成及一生的事业成败,产生了哪些影响?

  ②项羽早年情况对其一生起制约作用的事例,对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为未来发展而明确学习态度、培养气质性格、选择事业方面而言,可提供哪些启发?

  四、简介“吴中起兵”等省略的有关情节

  项羽随项梁在吴中响应陈胜、起兵反秦后,接受如召平以陈胜名义的命令,从江东吴中“渡江而西”。沿途收编或兼并了好几支军队,气势大振。陈胜死后,刘邦也来投奔。项梁采纳范增建议,立楚怀王的孙子为楚怀王。其间项羽受遣攻下襄城,之后项梁又屡败秦军,

  项羽与刘邦还率军斩杀了秦宰相李斯的儿子李由。一连串的胜利使项梁骄傲起来,拒绝了宋义“将骄卒堕者必败”的劝谏,终于导致以楚为首的联军被章邯所率的`秦朝援军击败,项梁也战死,从而使反秦义军在陈胜死后,又一次遭受到重创。秦军则趁机将反秦阵营的赵国君臣及军队包围在巨鹿城,与赵国及诸侯援军形成决战局面。

  五、品读第3节:巨鹿之战

  1、疏通文意,概括大意。

  (1)重要文言词语:

  河:这里指漳河。②少利:胜利不多。③釜:锅。甑(zèng,憎):做饭用的一种瓦器。④冠诸侯:在诸侯军当中居第一。⑤壁:壁垒,营垒。⑥纵兵:出动军队。“纵”,放。⑦惴(zhuì,赘)恐:恐惧。⑧辕门:即营门。古时军营用两辆兵车竖起车辕相对为门,所以叫辕门。⑨膝行而前:跪着向前走。“膝行”,有膝盖行走。

  2、说明:在这场决定双方胜负存亡的关键性决战中,项羽充分展示出其勇猛善战,一往无前的将帅神威,使他的一生功业发展到了顶峰。明代茅坤说,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文中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镇楚国,名闻诸侯”以下对巨鹿之战的正面描写部分,虽文字不多,却极有气势,尤为精彩,值得反复诵读。

  3、在巨鹿之战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战争?表现了项羽什么的形象?大量采用短句有什么效果?

  明确:明人唐顺之认为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在这场决定双方胜负存亡的关键性决战中,项羽充分展示出其勇猛善战,一往无前的将帅神威,他的一生功业发展到了顶峰。故而侧重展现其将帅神威形象。破釜沉舟、势如破竹,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三个“无不”、两个“莫敢”从侧面极力渲染烘托项羽的将帅神威。

  4、随堂思考:

  (1)我国古代散文中的战争描写,与小说中侧重于兵戎相见的正面描写不同,多侧重于双方战略的形成、人心向背、双方的内政、外交等战争诸因素的交代。对战争的交锋场面及结局,一般不多着笔墨。思考这种写法和传奇、武侠小说中侧重交战场面描写的手法相比,有什么好处和不足?

  (2)回顾必修三《鸿门宴》

  巨鹿之战基本消灭了秦军主力,并使秦王朝内部出现分裂,导致秦军首领章邯投降。项羽在纳降秦将,并在新安坑杀秦朝20万降军后,继续向秦地进军,于公元前206年12月攻破函谷关,进驻鸿门。此时项羽年仅28岁,即成为各诸侯军的统帅,事业上可谓如日中天。

  巨鹿之战是项羽等人受楚怀王派遣,从北路击秦时为救赵国而遭遇的大战。同受派遣而从南路攻秦的刘邦,则由于项羽主战的巨鹿之战吸引了秦军主力,而得以长驱直入,率先入关,从而与因战争耽搁而后来入关的项羽,发生了反秦军队中的内部冲突。这一冲突导致了鸿门宴上刀光剑影的明争暗斗,并由此拉开了继秦代灭亡之后楚汉数年相争的序幕。而项羽性格中的长处短处都在鸿门宴上得到集中体现,他毕生的功业及生命历程,也以此为标志,出现了重大转折。

  鸿门宴一段已选入必修课本,本书对这一段内容予以简单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品读本文所选的《垓下之战》时,对项羽生平和垓下之战的背景,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把握,并由此思考或讨论:鸿门宴的结局对项羽的人生历史和楚汉相争的最终结局,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六、课后作业:

  巩固前知,预习4—8小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第4-8节,疏通文意,掌握主要内容。

  2.体会项羽在“乌江自刎”时的悲壮。

  教学重点:

  1.掌握各种文言现象。

  2.能用辨证的眼光来看项羽的人物形象。

  一、品读第4-8节:

  鸿门之宴拉开了项、刘楚汉相争的序幕,项、刘由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政权争夺战。项羽在鸿门宴后进入咸阳,烧杀抢掠后又东归,分封天下诸侯王,并自立为“西楚霸王”,不久又派人击杀楚怀王。刘邦被项羽分封到蜀地为汉王,仅三个月就率先引发了楚汉战争,并于公元前205年春率50万军队东伐项羽。虽屡遭败困,但均得逃脱,并用反间计除去项羽身边的范增。公元前203年,刘、项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议和罢兵后,刘邦又违约击楚。几经反复,项羽不断被削弱,终于在公元前202年,被刘邦主力和诸侯联军合力包围于垓下。项羽在悲歌别姬后,率仅28骑残部,与数千汉军展开了生平最后一次“快战”,终于自刎于乌江边。

  1、品读第4节:悲歌别姬

  (1)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并翻译句子。

  原文:项王军壁(于)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解词:壁:营垒,名词活用为动词,扎营、驻扎兵:军队及:以及之:代词,指代项王军

  翻译:项王军队在垓下驻扎。军队很少,粮食也完了,汉军以及诸侯的兵马把他们包围了好几层。

  原文: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解词:夜:在夜晚,名作状楚:用楚地方言,名作状惊:惊异

  这句话,所显示出来的一个成语:四面楚歌。

  翻译:在夜晚听到汉军营的四面八方都用楚地方言唱歌,项王于是非常惊异地说道:“难道汉军已经全部占有了楚国吗?(不然)这汉营中楚人怎么这么多呀!

  原文: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

  解词:则:于是夜:在夜间,名作状

  翻译:项王于是夜中起床,在营帐中饮酒。

  原文: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项王)常骑之。

  译文:有美女名叫虞,常受宠幸而跟随在项羽身边;有匹骏马,名叫骓,(项王)经常骑着它(行军作战)。

  原文: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

  解词:于是:在这时忼慨:同“慷慨”,情绪激昂(忼,慷的古字)

  译文:就在此时,项王情绪激昂悲愤地唱起歌来,自己作诗唱道,

  原文:“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解词: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啊,呀盖:超过时:时运逝:奔驰

  译文:“力气能拔起大山呀,英雄之(豪)气超过全世,时运不利啊,乌骓马也不奔驰。原文: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解词:奈何:怎么办若:第二人称代词,你奈??何:固定句式,对??怎么办译文:乌骓马不奔驰啊,我可对你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对你怎么办呀!”

  原文:(项王)歌数阕,美人和之。

  译文:唱了好几遍,美女虞姬也应和着唱了一首诗。

  原文: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解词:泣:眼泪;哭莫:没有谁

  译文:项王流下了几行眼泪,左右的将士都哭起来,没有人能仰视。

  (2)赏析项羽的《垓下歌》,可与刘邦《大风歌》比较

  《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明确:《垓下歌》“悲歌慷慨”“泣数行下”体现项羽的多情。无奈的悲愤,表现英雄末路的悲哀。项羽霸王别姬的悲歌形象与他叱咤风云的形象,融合于项羽一身,人物形象丰满。在垓下被围悲歌别姬,主要是渲染一种悲剧氛围,表现出作者对项羽的怜惜之情。

  《大风歌》是刘邦在彻底击败项羽,做了几年皇帝后回家乡沛县时,在欢乐的宴会上哼唱的一首诗。这是一首豪情满怀的歌。

  《垓下歌》和《大风歌》说不上有多少艺术性,但十分确切地表明了“诗言志”的道理。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情感、志向。

  (3)思考:“霸王别姬”中项羽为什么哭了?如果删掉“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效果如何?

  明确:项羽意识到无可挽回的失败命运已经降临到头上了。“泣数行下”,一个英雄的哭,一脸英雄的泪。热泪滚滚,迸涌而出,是不可遏止的悲痛,不期而然的流泻。

  周围的人一方面受感染不忍看,因同情而跟着悲泣,一方面因敬畏之情而不敢与项羽的目光相遇,怕伤他自尊。

  本文虽是历史传记,其中却多有这样的细节描写,如“夜闻楚歌”、“项王悲歌”、“虞姬和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等,并且在这些细节多有对历史事实合理的艺术加工,如“慷慨悲歌”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塑造了有血有肉的悲剧英雄形象。

  3、说明:

  近人郭嵩焘评论“垓下之战”的描述是“项王自叙七十余战,史公独记巨鹿、垓下两战为详。巨鹿之战全用烘托法,??而垓下(则)显出项羽兵法及其斩将搴旗之功。”其实,在司马迁笔下,无论是悲歌别姬还是快战东城,无论乌江拒渡还是“为德”自刎的描写,都能“于势穷力尽处自显神通”。阅读时可仔细体味。

  司马迁在《垓下之战》中对项羽形象的刻画,不仅极为生动极具神采,极有气势,而且笔法曲折多变,极具戏剧性和艺术韵味。品读本段时,注意细读项王别姬一段,分析其中展现的项羽叱咤风云的性情中的另一个侧面。

  二、品读第九小节

  1.随堂讨论:自主探究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分小组讨论)

  2.教师说明:投影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思考:以下三位诗人对项羽兵败自杀各持什么态度?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咏项羽(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明确: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李清照: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李清照持赞扬态度,歌颂了项羽的英雄气概;杜牧持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明确: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明确: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兵家用兵)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得出。(民心向背)

  李清照: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这首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气节)

  李清照持赞扬态度,歌颂了项羽的英雄气概;杜牧持肯定态度,又对项羽未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表示惋惜;王安石持否定态度,认为项羽自杀是历史的必然。王安石的诗是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他反驳了杜牧诗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观点。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明确: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

  三、课后作业:

  思考:项羽悲歌别姬的描写,后来曾被改编为多种形式的作品。如元杂剧《楚霸王别虞姬》、元散曲《项王自刎》、京剧《霸王别姬》、琵琶曲《霸王卸甲》、《十面埋伏》等。有条件可让学生视、听或阅读相关作品,并指导其分析其与《史记》原文的联系与差异。

教学设计的设计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赏析中初步认识展示设计,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特点和设计类型。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学习实践中感受展示设计的实用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评述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展示设计的基本表现特点。

  难点:运用基本特点进行评价和改进生活中的展示设计。

  教学设计:

  1、导入。

  (1)教师提出问题:假设学校将组织一次学生美术作业展,你们将怎么布置?

  (2)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2、欣赏。

  (1)先来欣赏摩托车展示设计的场景图片。仔细观察,在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这个摩托车展示设计包含了哪些设计?

  (2)学生积极回答,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3、教师讲解。

  (1)教师向学生介绍展示设计的含义以及展示艺术的`发展概况。

  (2)介绍展示活动的作用。(如经济、教育、加速社会发展作用)

  4、深入分析。

  (1)教师详细介绍展示设计的范畴,如:展览会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博物馆设计、演示空间设计、庆典环境设计、旅游环境设计等。

  (2)组织学生讨论,想象一下这些展示设计的场景。

  5、学生练习。

  (1)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展示设计。

  (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6、评价。

  (1)小组选出代表,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展示思路和作品。

  (2)师生互评,选出优秀展示作品。

  (3)学习建议:对展示设计有没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设计的设计13

  备课设想:对于这节课,我们的设计思想是这样的: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组成钟表的物体的共性,那就是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其二,很多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大家能选一种来自己设计钟表吗?我们来个设计大比拼。设计并展示,展开交流活动。第三,让学生了解一些有趣的生物钟,如驴钟、花钟和人体的生物钟以及意义。第四,让学生针对列表项目学会自我客观地评价,。最后,就是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对未来钟表的想象用图画或文字表达出来。

  课程标准:能对搜集到的众多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教学目标:

  1、根据自己获得的各种资料和数据,比较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出不同材料做成的钟表的共性。

  2、学会动手设计钟表,敢于大胆地实践。

  3、学会自我客观的评价.

  4、了解各种各样的"钟"

  教学重难点:目标1和目标2.

  教法学法:引导 分析 总结 归纳 动手制作

  教具学具:钟表,自己(或合作)制作钟表的材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与反思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精确时间的步伐》、《钟摆的秘密》和《小水钟》等,以及我们获得的各种资料,我们从中比较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你能找出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吗?

  自由发言(可参照书本上的资料卡)

  总结:看来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

  二、活动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那同学们能自选一种来设计自己的钟表吗?看看谁是我们班的发明大王?

  学生自己设计钟表。(可以合作交流想法)

  展示自己的钟表,小组交流,评出最有创意者在班上进行讲解交流。

  第二课时

  一、科学自助餐

  学生自己阅读书本上的“有趣的.生物钟”。如驴钟、花钟和人体的生物钟。

  那我们人体内的生物钟,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后,举手发言。

  二、自我评价:

  搜集到了哪些钟表的资料?

  完成了哪些钟的实验研究?

  搜集到的资料,是否与同伴进行了交流、学习?

  大家对我设计的钟是如何评价的?

  三、设计未来的钟表

  展开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设想用图画或文字表达出来。画到24页。

教学设计的设计14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手机全面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学会与他人交流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竞答等方式,让学生从中建构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增强对技术设计中人文因素的理解,创新意识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2)通过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分析评价,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辨证观。

  教学内容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苏教版)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以及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因变和主次关系。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设计的一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学生通过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理解,能初步形成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关系的理解。

  (2)初步应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些产品。

  教学难点:

  对设计原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关系的理解。

  教学策略设计:

  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将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合作探究——强化理解——能力展现——总结提升”。本节安排2课时,第1课时通过探究进行知识的构建,第2课时通过竞答,强化理解,并通过大量事例的分析评价,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辨证观。

  教学资源准备:

  手机的图片和阅读资料;

  多媒体;

  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竞赛题,并复印若干份;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1、 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小组调查

  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产品设计的一般原则,我们以手机作为代表进行学习……

  设计这样一个情景:某手机开发单位,已经开发了很多产品(老师展示手机图片),现在准备开发设计一款新型手机,在设计开始前准备做一次用户调查。把学生分为几个“用户群体”( 年轻男性用户,年轻女性用户,工薪阶层,高收入用户等),请几位学生作为设计单位的调查人员分别向这些用户群作调查。

  2、小组调查汇总,合作探究

  调查之后,他们作归纳介绍,最后由老师(设计主管),总结新型手机的设计要求(原则)。

  ① 小组调查,一起探究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手机消费者对手机的要求,请小组长将汇总的调查情况写道黑板上。

  附一个班课堂实录小组调查情况:

  年轻女性:漂亮、好看、使用、体积小、能上网、辐射小

  年轻男性:个性、金属外壳、带p4、上网、结实、外壳有金属质感

  工薪阶层:经济实用,能打电话就行

  高收入用户:功能多、样式美观、显得高贵有派头

  让我们换位思考:假设我们都是手机的设计者,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让我们设计的手机受消费者欢迎呢?就是要满足顾客的需求,现在我们将黑板上的各项需求总结一下:

  板书)美观原则

  人人都有爱美之心。

  美观原则的多元性。

  板书)实用原则

  手机的各种功能满足了人人们的各种需求。举例。

  板书)经济原则

  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

  谁都喜欢物美价廉

  板书)创新原则

  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问:它们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是外观?是造型?

  请两位同学指出他们喜欢的手机。告诉他们若你的手机是水货,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五道德原则

  需求中的外壳,有金属的,有彩色塑料的,手机废弃后好不好处理呢?除了这些原则外,设计还有哪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呢?原则与原则间有什么关系?大家先看一下书。

  ②教师讲授

  老师利用多媒体和大屏幕投影展示典型案例对学生设计中没有或难以体现的原则进行补充,对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进行总结和引伸。

  第2课时:

  3、抢答练习,强化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理解

  过程:

  ①学生按提前分号的小组就坐;

  ②分发知识竞赛题,小组长在领到题目后,不能拆开;

  ③教师发开始口令,在10分钟内,小组内合作答题,可以讨论;

  ④知识抢答,教师发出“第几题,1,2,3开始”,小组长们举手抢答,组员准备答题,答对的10分,答错扣10分;

  ⑤统计各小组得分情况。

  4、学生评价产品

  ① 阅读材料“MOTO手机当种子 竟能长出向日葵[图]”,加以评价。

  (强调创新性、可持续发展)

  ② 阅读材料,加以评价:

  在青岛啤酒厂包装车间的屋顶上的五彩旋转球就是无动力风机,它不使用电不使用煤,完全是无能耗的。“包装车间,它长年的温度是在35度到40度之间,它跟室外的温度形成的温度差保证了空气的对流,产生了这个动力,这种无动力风机既不消耗能源,又提供了散热的可能性,可谓是两全其美,这样既省电又省煤,什么都不用,就用一个热交换。

  (创新原则、经济原则、实用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③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以设计的一般原则为标准,对上节课各组设计制作的“便携式小凳”予以评价,将知识内化为初步评价产品的能力。请一至二个学生做代表扮演成设计师,对各组作品进行点评。

  5、 出示课后练习提纲:

  通过网络或者相关资料收集和调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月饼的各种包装”,写出一个评价小报告。

  6、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课堂讨论达成的共识;

  强调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的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关系。

  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以知识和理论为主,如果单纯以案例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本教学的各个环节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建构知识,在设计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体验过程,这样不仅理解了知识,内化了能力,而且体验了真实的情感,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要求。

  2、本节课以手机为例,学生非常熟悉,感兴趣,所以调查起来比较轻松。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和实事作为“话题”展开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在体验中对设计的一般原则产生共鸣,容易将知识内化。给予了学生足够的空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接受律比较高,从而反映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3、抢答练习部分,一开始设计的是学生见到题目就开始抢答,结果有个别学生光等着别人抢答,未积极动脑。上过一节课后,改为现在这种先发题目到小组,小组成员合作,10分钟后抢答的形式。

  4、设计本节内容时,我参考了好几个教案,但这些教案都设计了1个课时,我认为1课时只能实现知识的构建,不能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际上课,感觉设计为这样的2课时效果最好。

  附:小组竞赛题目

  请问下列题分别体现什么原则?

  1、海尔显示器事业部推出“润眼显示器”,一推出市场均引起不小的轰动,除了画面显示相当清晰明亮之外,最主要是因为海尔润眼显示器屏幕采用了最新的润眼技术,长时间使用眼睛也不干不痛不流泪,对眼睛进行更细致体贴的呵护。(创新性原则)

  2、成都日报报道,明明没有借钱,可手机里却有能够作为证据使用的短信;在茶楼里喝茶聊天,可电话那端听见的'却是开会时的掌声和讲话声,可以堂而皇之地称,“不好意思,我正在开会”。日前,一种帮助手机“撒谎”的软件受到众多网民的追捧。对此,专家认为,这种“撒谎软件”的盛行,对社会诚信是一个挑战。(道德原则)

  3、 在设计中,产品的生产尽可能就地取材,以免增加运输成本,设计普及型产品时,一般民众不太需要的功能不必纳入,以免产品的价格太高等。 (经济性原则)

  4、 汽车设计技术中,其螺丝和其他零配件采用标准件,大大方便了维修保养,设计过程中采用国际标准,产品可以在世界各国生产使用 。(技术规范原则)

  5、 计算机的操作,早期要输入许多程序,既不方便又费时,现在只要用鼠标点一下显示器上相应栏目就可以了,操作人员感到快捷、方便,人机之间建立了协调关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用原则)

  6、产品的外观、款式、颜色符合顾客的审美要求,顾客就会被这种产品所吸引。瑞士SWATCH手表的成功更多地应归功于其对顾客审美需求的准确把握。(美观原则)

  7、 设计一个产品或项目时,必须同时考虑到它可能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并同时设计排污净化系统。(可持续发展原则)

  8、 广告宣传的信息必须全面,并且尽量同时顾全广告主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对消费者在购买并使用广告宣传产品之后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警告。(道德原则)

  9、空调器是一种需要消耗电能的产品,在达到同样的制冷效果下能耗越低给顾客带来的节约就越大;(经济性原则)

  10、农业机械具有适合平原或山区使用的性能、特点等,深受山区及平原的居民喜爱。( 实用原则)

  11、为了展现甜美女孩般纯净、静谧的质感,资生堂、IPSA、高丝、佳丽宝等品牌,不约而同都大玩“局部整型”的彩妆调和美概念。透过蓝、黄、红等三色光影折射变化原理,以含光透膜感、四次原粉体、多种保养成分等,科技彩妆新品与技法,展现自然冰肌、浓眉、大眼、小颜、丰唇、红颊等妆感。(美观原则)

  12、(中新社兰州十月二十三日电)二十二日下午,黄河兰州段有一市政排水管排放了红色污水,致使河面近岸局部呈淡玫瑰红色,水面上有少量油花,废水在下游五十米处汇入黄河主流。据介绍,红色污水排放约三个小时。

  经调查,兰州市滩尖子第二供热站当日因锅炉补水水箱内拉筋断裂,在进行焊接的同时,对水箱内的残留物进行了冲洗,残留物中有去年采暖期添加的染色剂,冲洗废水经地沟排入小区化粪池,后经市政管网排入黄河。(道德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请你们思考以下案例,除了书上的七种原则以外,设计还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A研究所接受某空调机生产厂的委托,研究一种可变频空调的电机控制模板,当时规定6个月内交货,每块价格不超过200元,该研究所在8个月后才完成任务,该控制模板各功能指标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每块价格190元,但该空调厂家不能接受该项目研究成果,因为当时,已有另一研究所同时研究出功能相同的控制模板,每块价格为160元。

  (时效性原则:必须按照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截止日期完成设计,要避免使用产品制造出来后成为过时的东西,在设计开始时其拟定的功能指标可能是先进的,但在设计结束时可能已是过时的了。)

  A市电热水器生产厂发明了一项高温预热式电热水器,在室内气温太低时,启用时可以先喷出高温水蒸气(达150℃)将浴室内温度提高,当室内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如20℃)后则停止喷射高温水蒸气,自动转入正常供热水洗澡状态。该产品开始很受北方寒冷地区用户的欢迎,但由于外壳受潮后会带220V交流电,而且喷出高温水蒸气的控制技术不够可靠,在洗澡时,间或喷出高温水蒸气,造成伤人事故,后来被破停产。(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

教学设计的设计15

  教学要求:

  1、了解认识桥的新的功能。

  2、提高学生对桥的审美能力。

  3、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设计桥的新造型。

  教学难点:造型新颖,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上堂课同学们画了自己喜欢的桥,画的真不错。但是,如果同学们再加入自己创造性的思想,那就更好了。

  2、现代桥梁的作用不仅仅用于便利人的过河,对于河两边的地区繁荣市场、发展经济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且,桥梁设计得也越来越新颖,越来越讲究美观。桥梁设计专家也就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比如: 南京长江大桥 它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 连通市区与浦口区,是一座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1968年12月 29日竣工。上海黄浦大桥、九曲桥等。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做做桥梁设计专家,如果要你来设计这座大桥,你会怎样设计?

  二、新授

  1、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各种桥的'优美姿态。欣赏图片中各种各样的桥。

  (苏格兰钢架铁路桥、英国伦敦塔桥、日本现代夸海桥、立交桥……)

  2、分析教材范画,范作。

  ① 可用多种铅画纸、硬板纸、细木条、泥土等制作。② 可用多种用色工具,合作绘画。③ 让学生说说教材作品好在哪里?作者设计的好的地方在哪里?

  3、学习绘画、制作方法。

  ㈠、学自行设计

  ① 构思自己设计的桥有何新的功能。② 学生画简略草图。③ 可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描绘。

  ㈡、同学之间可相互合作完成制作。① 进行制作的同学分成各小组,小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构思所设计的桥。② 考虑怎样制作,合理分工,合作完成。

  三、布置作业

  进行绘画或者手工制作。可以画自己幻想中的新桥,造型功能有新意,也可以帮还没造好的一些大桥设计,加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造;用你们的巧手,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

  四、学生练习

  播放音乐,老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学生观察以后互评,老师小评。

  六、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成为桥梁设计专家了,而且做的都很不错。希望大家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板书:

  绘制方法①构思 ②草稿或制作 ③涂色

【教学设计的设计】相关文章: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鸟岛》教学设计小岛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11-11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8-02

ai教学设计 ai的教学设计05-29

蝉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04-05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2-24

教学设计07-11

教学设计04-19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