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字经》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0 16:04: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三字经》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字经》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学则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本教案依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在开教学资源、北洋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作出尝试,在教学的许多疑难处,“留白处”,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化情感,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有韵味地朗读、背诵课文1-5行。

  2、看柱石,说出每一行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历届古代人的思想和事理,能结合实际说出对我们的启发意义。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孟母三迁图、相关事例录像、图片、重点处文字文稿等)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三字经》的有关资料;了解课本中《孟母三迁》、《五子登科》等古人教子事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知出处解题意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了解《三字经》的相关知识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18课《三字经》

  板书:18《三字经》 (齐读)

  师:通过课前预习,你对《三字经》有哪些了解呢?(指明说)

  《三字经》:我国旧时的启蒙教材,相传为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所著,全书1140个字,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均用三个字为一节的韵文写成,读来琅琅上口,教材选取了开头的120个字,分成10行。板书:(节选)

  2、情景导入。

  师:《三字经》既是古时候的启蒙教材,就让我们想象一下那时候的私塾老先

  生是怎样教学生读的呢?

  投影:图片(老先生教学生图)

  文字(人之处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指名读——带全班演示一下

  想一想:老先生这样读有什么好处?

  小结:1、让我们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味美。

  2、有利于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师:结合你刚才悟到的特点,再来读读前两行文字

  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范读-齐读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古文,三字为一韵,读来琅琅上口,但离学生生活实际甚远,与现代文读法差别很大,初次接触,学生不免有些茫然,不知道该怎样朗读,为拉近课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先让学生了解《三字经》的相关知识,认识这是古时候的启蒙教材,在边观察私塾先生图片,便想象老先生一手捻胡须,一手拿书教学生诵读的情景,既激趣,又能引发学生联系生活中已有的经验想象、体会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情景,达到参与学习的目的。)

  二、读诗文晓诗意感悟语言

  1、读准字音

  师:这篇文章的多音字较多,为让大家读得更准确,我们先来读读这些文字

  投影:窦燕山择邻处教知道教五子弟于长非所宜

  跟老师一起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导诵读全文

  师:把这些文字送入课文,便体会读法,便练习

  学生展示:每人一行―老师纠错―学生跟读

  (设计意图:文中多音字、易读错字很多,学生除度,会手足无措,设计老师范读的目的是给学生正确的导向,降低朗读的难度,使学生有兴趣探究学习,并为规范朗读打下基础)

  3、逐字、句,翻译理解

  师:针对古文,要想知道他讲述的道理和文章的内容,就要把他翻译过来,请同学们想一想,翻译古文有哪些方法?

  板书:看注释查字典问老师同学交流上网查找

  师:请你们运用、选择其中的一些方法,自己翻译1-5行文字

  自译后,合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每一行文字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划上?号。

  全班汇报交流

  要求:先读-再译-其他同学认真听,提出不懂问题-同学、老师解答。

  一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指名翻译-同学提问-解答-相机出示

  投影:习相远A、学习、伏羲、练习

  B、受环境影响

  C、习惯、习性

  D、姓

  习礼仪

  师:这是老师在古汉语词典中查到的解释,请你判断一下,在“习相远“中应该选哪一种解释,为什么?

  在“习礼仪“中应该选哪一种解释,为什么?

  小结:古文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同,我们就该象这样“刨根问底”,逐字去理解。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知道古文翻译应先看注释,初知大意,再根据大意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别其中某一个字的意思,明确相同的字,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意思也有所不同,促学生思考。)

  二行:苟不教性乃迁教知道贵以专

  指名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相机理解

  苟:如果乃:就迁:变化道:方法、规律贵:可贵

  以:认为、以为专: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三行:西孟母择邻处字不学断机杼

  理解“择邻处”

  相机投影:《孟母三迁》图片音乐(学生或老师讲故事)

  师:孟母一次又一次带着孟子搬家,选择好的邻居而定居下来,这是为什么?

  (教育孟子专心学习)

  理解“断机杼”

  师:想象,织机上的梭子断了,就不能再继续织布了,这块不就成了一块废材料,孟母又问什么要这样做?(教育孟子做事情要持之以恒。)

  小结:“孟母择邻、断机杼”这两个事例,验证了上一行文字中的那三个字所蕴含的道理呢?

  板书:贵以专

  请你把2、3两行文字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一读

  四行、窦燕山有一方教五子名俱扬

  相机理解:燕山是人的名字吗?(地名)

  义方:教子中好的方法。

  扬:传播

  小结:无论孟母还是窦禹均,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选择了很好、很适合、很有效的教子方法,这又是在讲那三个字的含义?

  板书:有义方

  五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生译-师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导体会:家长的过错(实际上是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教育子女,还要选择好的方法。)

  老师的怠惰:(实际上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偷懒、漫不经心、不负责任。)

  小节:这句话讲了为人父母、老师的一种责任

  板书:师长的责任教育严格

  指名串讲前五行的意思。

  (设计意图:针对2-5行文字,采用了以学生译-提问-师生互答-讲故事助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课堂是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过程,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方法,学会质疑,学会解疑,深入文字,获悉答案。)

  三、诵诗文悟诗情拓展提升

  1、引导诵、背前五行文字

  出示投影:前五行文字

  指名带着你的体会诵读

  背诵:自由练习

  三个字中去掉其中两个,同桌练习背诵

  每行各剩开头一个字,指名背

  一齐配乐背诵。

  2、积累、应用

  师:这节课,我们不但领会了古人的思想和事理,还做到了背诵,但在生活中,我们的父母毕竟不是孟母、窦禹均,老师也不同于孔子那样的大教育家,对于他们责任重的“贵以专、有义方”教育严格中的“度”把我不一定很好,于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学生不理解的事例,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边看边思考:站在同龄人、朋友的位置上,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放录像:事例A、教师严格要求,让我学会了游泳

  B、我迷恋电脑,妈妈严加控制

  C、考试成绩不理想,爸爸严厉批评

  学生在音乐声中思考

  指名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要求,用上今天学到的事例和道理)

  师:我替他们谢谢你们!

  3、总结学法

  师:愉快的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顾一下,我们是则养学习这几行文字的

  归纳板书:读译解诵背用

  4、作业:请同学们用今天这种学习古文的方法,课下自己学习课文的6-10行文字,准备下节课交流。

  (设计意图: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又一次感悟,对语言文字韵味的深层品味。背诵意在积累,两环节同时又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再次回顾,结合录像)

《三字经》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义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 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难点:学生会判断《三字经》中的精髓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演讲与名言推荐。

  1、 课前演讲《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2、 演讲评分

  3、 名言推荐。

  二、 导入,师:“常回家看看”不仅道出了作者的心声,而且还唱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那就是对家的重视。《三字经》里也有这样一句话:“夏传子家天下”。今天,让我们再次学习《三字经》,再次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 要求学生背诵《三字经》

  1、 提出要求: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背诵,并简要阐述喜欢的理由。

  2、背诵《三字经》片段并简要陈述理由。

  四、要求学生谈谈学习《三字经》后的收获。

  1、提出要求:请学生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

  2、 学生谈收获。学生1:九峰人的座右铭是“先成人再成材”,这句话说出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和“孙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们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多交良师益友,努力学习。学了《三字经》,我还知道: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连动物也不如。

  学生2:《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这句话就是:“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这句话告诉我们:勤劳就有功效,嬉戏是没有益处的,应该警惕自己,时时勤勉用功。读了这句话,我懂得了凡是勤恳学习的人,一定会有进步。如果怠惰嬉戏,不但没有益处,而且还会有损害,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学生3:“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这句话给我很深的启示。如果一个人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因为不懂礼的话,就会容易说错话,如果懂得礼节,大家便乐意和你为友,并且尊敬你。我们现在求学,常常与老师亲近,要学老师良好的言行,功课上有疑问要请教老师,不要和老师疏远。对于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学,要与他们和乐相初。

  五、拓展阅读,并让学生尝试写《三字经》。

  1、 与《新三字经》作比较,请学生找出《三字经》的创作手法。

  归纳:①巧用典故 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③注意内容结构的层次感

  2、 要求学生模仿所学内容,根据九峰校训“勤诚勇爱”,写《校训三字经》

  1) 学生独立完成。

  2) 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推荐一名学生把所写的内容写在大黑板上。

  3) 全班交流、评析。

  4) 集体朗读《校训三字经》

  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课后第三题,可读读要写的字。

  3. 先写4个独体字,注意要写得匀称。

  4. 再写左右结构的字。 “孙”是左右同宽的字。

  5. 接着写上下结构的字。“华”字 “一”要稳,“炎”字上小下大。

  6. “远”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辶”的捺要写平。

  七、教师小结。

  课后反思《三字经》是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

《三字经》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课文内容的层次。

  过程与方法: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和事例,从中吸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字、词和课文内容。

  2、给课文正确地划分层次。

  教法学法:讲授法

  展示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谁会背诵三字经?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2.你对三字经还有哪些了解?给大家说说。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后经明、清学者补充。它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二、互动合作

  1.谁来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订正字音。

  “燕”读一声

  “教”读一声

  “处”读三声2.俩人一组互相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3.指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4.生字我们已经都认识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乃”的笔顺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杼不要多写一撇。琢不要忘记写点。窦是上下结构,注意把字写匀称。提起笔来把字组成词语写一遍。

  三、展示交流

  1.看注释,查字典理解短文内容。

  ①自己看注释,查字典,说说短文的内容。②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③集体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良好的环境,曾经几次搬家,选择好的邻居居住、安家。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逃学回家,孟母十分生气地折断了织布机上的梭子,以此来教育孟子。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窦燕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他教育出的五个儿子,都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材。2.理清课文层次,练习把课文背下来。

  ①指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几方面来谈做人做事的道理的?②集体交流,给课文划分层次。

  ③指导学生按照层次背诵。

  以提问形式进行背诵练习,如“人生下来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孟母是怎样教育孟子的?”“窦燕山教育成果怎么样?”在此基础上男女生对背,最后进行背诵比赛。

  四、巩固拓展

  1.谈谈你学习课文后有什么感受?2.创编“三字经”。孩子们,“三字经”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读起来也琅琅上口,真有趣!你们想不想编“三字经”?教师引导孩子打开思维,鼓励孩子创编他们感兴趣的“三字经”。

  五、布置作业

  继续练习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

  chǔ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yān

  窦燕山,有义方,jiào

  教五子,名俱扬。

  2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两句,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难点:读出语言的节奏感。难点:体会原文含义,感受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

  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

  学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故事激趣

  1、同学们,我们来听一个故事,(配乐讲故事《孟母三迁》,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

  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发表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3、过渡新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与故事有关让我们一起翻开第二课。

  二、互动合作

  课件出示课文。

  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三、展示交流

  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和环境,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四、拓展延伸

  拓展升华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四、课外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2、亲自查阅有关今天学的《三字经》第二章中的典故事,小组合作试着表演。

  五、布置作业

  背诵第二课

  能讲《孟母三迁》这个故事。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zhù)。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3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四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诵读《三字经》,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具展示,让学生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精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三字经》,演绎《三字经》,领悟《三字经》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对待中国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意识。

  教法学法:

  师:情景教学法,示范法。

  生:讨论,交流法。

  问题导入: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

  1、课前谈话:交流读过的好书和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

  2、教师小结: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我们学校近年来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我读书,我快乐”、“书香校园”等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你们都读了些什么书呀?

  3、指名学生回答:《西游记》《水浒传》《格林童话》

  4、教师小结:看来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古时候的孩子和你们一样喜欢读书,他们进了学堂就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5、简介《百家姓》《千字文》,引出《三字经》。

  互动合作:

  1.教师提问: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三字经》这部经典。《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都能背上几句。你们会背吗?这样吧,我一句,你们一句。

  2.师生接背。

  3.师随机评价,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流传到现在,已经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虽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结构都没有改变。全书虽只有一千多个字,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三字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专家们对《三字经》也非常推崇,他们说〈〈三字经〉〉是“千古一奇书”,如今,《三字经》被翻译成好几个国家的文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展示交流:

  二、教学《三字经》片段,讲人文故事,懂做人道理。

  1、出示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读读《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出示学习要求:

  (1)、读一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

  (2)、议一议:你读懂哪个字?哪句话?知道哪个典故?

  (3)、想一想:学了这几句三字经,你们懂得了什么?

  (4)、说一说:你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

  3、按学习要求进行学习。

  拓展延伸:

  老师:除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你还知道关于文明礼仪的历史典故吗?学生:《王郎卧冰》《负荆请罪》《曾子杀猪》《千里送鹅毛》等等。师生:你还知道哪些文明礼仪常识?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和“孙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们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多交良师益友,努力学习。学了《三字经》,我还知道: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连动物也不如。学生2:“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句话给我很深的启示。如果一个人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因为不懂礼的话,就会容易说错话,如果懂得礼节,大家便乐意和你为友,并且尊敬你。我们现在求学,常常与老师亲近,要学老师良好的言行,功课上有疑问要请教老师,不要和老师疏远。对于你志同道合的同学,要与他们和睦相处。

  (学生回答不足的地方,老师补充。)

  布置作业:

  1、与《新三字经》作比较,请学生找出《三字经》的创作手法?

  2、尝试写《三字经》。

  3、背诵本篇课文。板书设计:

  三字经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常读千古美文,争做少年君子

  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经典,读了《三字经》的一小部分内容。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三字经》真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有那么多的知识,那么多的名人故事,那么多教育我们为人处事的深刻道理。正如专家评价的那样,《三字经》真是“千古一奇书”,值得我们去看,去想,去品味,去研究。我希望同学们常读千古美文,争做少年君子。

  4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五课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由于现在的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过度溺爱,对孩子的要求,大多是有求必应,致使孩子们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而孩子呢,觉得父母对自己应该有求必应,才是好父母,因此,有的孩子甚至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哪怕父母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学,也被孩子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们的孩子却没有感恩之心,这就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因此,选择《三字经》的第五课内容作为感恩教育的.内容之一。

  教学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大体了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的意思,并能反复吟诵,熟记在心。2.过程与方法:通过以读为主、以读促悟的方式来理解文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就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习惯。知道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去感恩、去回报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从小就要尊老爱幼,要孝敬父母。

  2.知道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去感恩、去回报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社会。

  三、教学方法:阅读法

  探究法

  练习法

  四、问题导入:

  在这几句《三字经》里,有一个《黄香温席》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生讲《黄香温席》的故事,如果没有谁知道就由老师告诉你们好吗?)黄香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五、互动合作:

  1、出示“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有谁会读这些句子的,请给大家读一读,好吗?(指名学生读,教大家读)

  2.教读不认识的生字。(学生互相教读)3.同桌互读,指名汇报读,全班齐读。

  4.师生合作读两遍,跟师读一遍,自由练读,试着读出节奏,读出韵味。5.小组互读,评议。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孩子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后再与同伴交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读书所得。)

  六、展示交流:

  1、你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

  2、老师说意思:

  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冬天用自己的身体替父亲暖被窝。孝顺父母,这是每个儿女都应该做的。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要增长自己的见闻。学习更要从数数、认字做起。

  (设计意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诵读经典文化,应该粗略地讲解大意,让他们在粗略地知其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诵读的效果。)

  七、拓展延伸:

  1.你能说说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吗?2.指名说,同伴互相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感受家人之间的深厚亲情,懂得用关爱回报父母。)

  八、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五课,进一步了解原文意思。

  2、背诵比赛。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做的。

  九、板书设计:

  香九龄,能温席。---------孝(首)

  融四岁,能让梨。---------悌

  知某数,学某文。---------见闻(次)

  5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二课教案设计

  指导思想:

  如今的人们不仅要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中,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才人。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与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因此,选择《三字经》的第二课内容作为教育的目的。教学内容: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体会含义,理解其中积极的道理,受到儒学经典熏陶,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只是根底,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读出节奏及韵律。

  2.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三、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法

  讲故事法学法:讨论法

  表演法

  四、问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孟母三迁

  孟子家住今天山东省邹县乡下的一个小村庄,庄外不远处是一片坟地,总有送葬出殡的人家在那里吹吹打打。孟子好学,看了以后回来就学人出殡打幡、哭丧祭拜。孟母非常担忧,小孩子从小就学这些事,将来怎么得了呢?于是决定搬家,给孟子换个环境。

  孟家迁到了庙户营(今山东邹县县城西北),这里是个大镇甸,母亲的原意是让孟子多长一些见识,开阔眼界。但这里十天赶两个集场,喧闹异常。孟子倒是兴高采烈,看了回来不是用棍子挑两块石头学卖菜,就是用木头作刀子比比划划地学杀猪。孟母觉得不对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于是决定再次搬家。

  这一次孟家搬到了因利渠畔(今邹县县城南关)隔壁是个学堂,周围都是读书人。孟子每天都看到上学的人举止文雅、落落大方,也学着读书演礼,孟母这才放下心来,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十分聪明,上学以后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慢慢就觉得学堂的课实在没有意思。有一次,孟子一连三天没有上学,早上出门说去上学,下午还准时回家,孟母以为他是放学了。三天不去学堂老师不放心,派人到家里探问,看孟子是不是病了,这下子孟母才知道儿子逃学了。下午孟子又回来了,母亲问他到哪去了?孟子回答说上学去了。孟母大怒,拿起剪子就把织布机上的经线齐着机杼给剪断了。这一下孟子害怕了,因为他们维持家计的唯一来源就是母亲织的布。孟母让他将断了的线头全部接上,几百根经线全剪断了,哪里还接得上。

  孟母于是将道理讲出来说:读书与织布一样不能截断,截断了就接续不上了。即使能接续上,但织出的布满是疙瘩,还有人要买吗?你贪玩逃学,荒废时光,怎么能学到安邦定国的本领呢?

  孟子这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他痛下决心刻苦学习,终于成为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亚圣,这就是“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

  3.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想到了什么?

  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是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五、互动合作:

  出示“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1.有哪位同学会读这些句子吗?

  2.老师带读,注意学生不认识字的发音。

  3.同桌互读,全班齐读。

  4.老师示范读,跟师读一遍,学生自由读,读出节奏及韵律。

  六、展示交流: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老师说意思:

  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得剪断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五代时,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教育子女很有方法,五个儿子长大后都很有成就,名扬四海。

  七、拓展延伸:

  1.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

  2.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3.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们说什么?(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八、作业布置:

  1.背诵第二课,进一步了解原文意思。

  2.回家背给爸爸妈妈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做的。

  九、板书设计:

  择邻处

  断机杼

  教育子女

  都成为声名远播的人

  有义方

  教学反思:

  6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图片与磁带的帮助下,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本课内容。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兴趣,让孩子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今后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地落实低年级识字教学目标。

  2、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教法学法:

  师:引导、讲解法。

  生:讨论,交流法。

  问题导入:

  1、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2、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互动合作:

  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展示交流:

  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

  教师讲述比尔盖茨小时候在学校图书馆帮助整理书籍的故事,提出问题:为什么比尔的母亲没有像孟子的母亲一样坚持搬家?他们的母亲哪个更好?(其实思维:其实目的都是一样为了孩子读书、做人好。)

  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布置作业:

  1、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想一想并且把它写下来。

  2、熟读本课,试着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三字经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读读议议背背

  7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人之初》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

  过程与方法: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

  四、问题导入:教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看看你平时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经》中的一样?

  五、互动合作:多种方式诵读

  (一)、静心自读;

  (二)、指名接读;

  (三)、齐读;

  (四)理解含义

  1、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

  2、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重点解释“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一段。

  3、老师补充《三字经》中的故事《孟母三迁》《窦燕山五子登科》,学生认真听故事,听后讨论。

  (五)、再读

  1、接龙读。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

  2、学生赛读

  3、师生拍手齐读。

  4、让我们再来感情地读一读。

  六、展示交流:尝试背诵

  1、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师生互动,考考你

  (1)老师考学生。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2)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

  3、全班拍手背。

  4、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

  七、巩固拓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设计: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三字经》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三字经》中说的那样做,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做一个文明有礼、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

  九、板书设计:三字经----人之初

  11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相关句子

  2、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3、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内容,理解意思并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

  一、辞旧迎新

  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游戏规则:每人诵读一句(6个字),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

  二、问题导入

  同学们,都做好预习了吗?

  谁来为我们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三、揭示揭题:

  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文释义:

  1、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⑴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⑹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⑻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

  四、学文晓理: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

  五、新授

  1、出示新授语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2、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3、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4、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5、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6、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

  六、扩展活动: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人,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七、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板书设计】

  黄香

  孝亲孔融

  让梨我?

  13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过程与方法: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背诵《三字经》,了解《三字经》里面的内容。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互动合作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读过的好书和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

  一、问题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

  1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校向我们每位同学推荐了《三字经》这部经典。《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都能背上几句。你们会背吗?这样吧,我一句,你们一句。师生接背:

  2那关于《三字经》这部书,你知道哪些呢?(作者、书的内容等)3师随机评价,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流传到现在,已经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虽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结构都没有改变。全书虽只有一千多个字,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三字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读读《三字经》。

  二、互动合作:读《三字经》,讲人文故事

  1、《三字经》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很多名人,而且这些名人的故事也已经成为千古佳话。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从《三字经里》认识了哪些人?指名学生说。

  2、相信你一定知道这些人——这些句子中讲到的人你熟悉吗?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学生讲故事)

  (课件)出示填空:

  _____,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ù)。(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啊,听了你的故事,我知道了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_____,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就是那个成语“五子登科”的出处呢。)_____,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做人准则。)

  _____,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我想问问孔融,你怎么会这么做呢?能友爱兄长、友善对人,也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的。)

  3、让我们再读读他们的故事。指导读。书可以怎样读呢?指导配乐个性化朗读。(齐读)。

  4、小结:读《三字经》,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名人故事,这些名人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学会处事做人。相信你们读了之后,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展示交流:读《三字经》,学史地知识

  《三字经》是一部奇书,不仅让我们知道了那么多名人故事,而且,我们读三字经,还可以从中读到各种各样的知识。

  1、出示片断:稻粱菽(shū),麦黍(shǔ)稷(jì)。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shǐ)。此六畜,人所饲。

  2、这里有好多的生字,你能读准吗?自己读一读。指名读。齐读(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读得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3、了解知识:

  这段话里,藏着许多知识呢,接下来我们分两队进行PK,问题的答案都在这两段话里面,好好地读一读,读完还可以与同桌议议。什么叫六谷?六畜?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知道了这么多知识。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看来我们很有必要把这两段含金量极高的话背下来。

  生:试背,指名背(老师学生合作背,生生合作背),齐背。(不能背的可以跟着读。)

  四、拓展延伸:背诵经典(音乐响起):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经典,读了《三字经》的部分内容。虽然只是部分,但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三字经》真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有那么多的史地知识,那么多名人故事,那么多教育我们为人处事的深刻道理。正如专家评价的那样,《三字经》真是“千古一奇书”,值得我们去看,去想,去品味,去研究,最好能够背下来。

  五、布置作业

  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六、板书设计

  六谷:稻、粱、菽、麦、黍、稷(食)六畜:马、牛、羊、鸡、犬、豕(饲)

  七、教学反思:

《三字经》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2)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四、复习: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五、总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教学难点: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 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 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2) 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三、总结。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读三字经。

  教学难点: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三、总结。

  4、师生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

  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教具准备:幼学琼林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

  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

  四、总结。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古诗文。

  教学难点: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

  三、总结

  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

  四、拓展

  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三字经》教学设计5

  (一)“三个字”游戏导入

  1、开始部分

  导语: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一起做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三个字”,大家还记得怎么玩吗?(教师引导第一轮)

  2、结束部分

  导语:刚才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叫三个字,老师想问小朋友们,你们在游戏时都说出了那些三个字的词语呢?

  总结:我们的小朋友们真聪明,说出了这么多三个字的词语。让我们鼓励一下自己吧。今天老师给我们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也是一个三个字的词语,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呢?(出示《三字经》图书)这本书就是老师带来的新朋友,大家来念一念它的名字,它叫三——字——经。

  (二)认识《三字经》

  导语:《三字经》的作者是我国南宋时期的王应麟,全书一共只有一千多个字,别看字少它的内容可不少,里面有语文、数学、历史故事、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等等许多方面的知识。因为内容的每句话都是三个字的所以叫做《三字经》,它是我国古代小朋友读书用的课本。

  (三)诵读《三字经》

  导语:(出示挂图)大家看,老师把《三字经》的前四句话写在了大字卡上,下面老师来给大家读一读,小朋友们仔细听,一会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四)解读《三字经》

  导语:现在我们小朋友们都能完整的念出《三字经》的前四句话了,可是谁知道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讲一讲这四句话说得到底是什么!

  1、人之初,性本善。

  (1)观察图片(出示“小宝宝”图片)

  导语:小朋友们,这张图上画的是什么呀?(刚出生的小宝宝)

  (2)贴字卡游戏(将字卡散放在地上)

  导语:刚刚花仙子送来了许多字卡,上面写着送给小宝宝的美好祝福,可是被坏心的巫婆知道了,于是她也偷偷送来了写着邪恶咒语的字卡。老师一不小心把它们混在一起了,哪位小朋友能帮老师找出花仙子送来的祝福卡片,贴到小宝宝身边,把坏心巫婆送来的咒语扔到这边的垃圾袋里。(先出示字卡让幼儿读字卡内容再贴)

  总结:我们来看看花仙子送给小宝宝的祝福有:善良、勇敢、懂礼貌、受人欢迎,她希望小宝宝长大了成为善良、勇敢、懂礼貌、受人欢迎的`孩子,那小宝宝长大了以后小朋友们愿意和他交朋友吗?(愿意)我们再来看看坏心巫婆送来的咒语有:不讲卫生、胆小、说脏话,小宝宝长大了要是不讲卫生、胆小还爱说脏话我们还愿意和他交朋友吗?(不愿意)。我们大家以后也要做善良、勇敢、懂礼貌的好孩子,这样别人才喜欢我们、愿意和我们交朋友。

  (3)总结

  “人之初,性本善。”是说我们人刚刚出生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喜爱,也愿意和有良好品德的人交朋友。

  2、性相近,习相远。

  (1)观察“人猿泰山”图片

  导语:小朋友们看他是谁呀?(泰山)。泰山刚出生的时候和上面画里的小宝宝是一样的,但是因为他从小在森林里和大猩猩一起长大,所以他吃饭用手抓着吃,走路也像大猩猩一样(让幼儿模仿)。如果泰山从小在爸爸妈妈的爱护下长大,和小朋友们一样上幼儿园、上小学,那他长大了以后可能会做什么呢?(科学家、老师等)

  (2)观察“教师医生”图片

  导语:图上画的是什么?(医生、老师)如果泰山从小在爸爸妈妈的照顾下和小朋友们一样上幼儿园、上小学,那他长大了是不是可能会当医生当老师呢?

  (3)总结

  “性相近,习相远”告诉我们,人的天性本来差不多,但因为在不一样的环境里长大,所以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同。

  3、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1)提问引导

  导语:那如果这个小宝宝(看“小宝宝”图片)的爸爸妈妈每天在家吵架,还总打骂小宝宝,小宝宝上学以后不听老师的话、不认真听讲,上课睡大觉,那小宝宝长大了还能当老师当医生吗?

  只有爸爸妈妈、老师都给小宝宝做好的榜样,好好的照顾他、教育他,再加上小宝宝自己认真努力学习,他才能越来越好,长大了当老师、当医生对吗?

  (2)总结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没有好的教育,那么他善良的天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的、专心的教育他。

  4、总结

  小朋友们老师刚刚把《三字经》前四句话的意思告诉了你们,小朋友们学习了这四句话以后明白了些什么道理呢?(好好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五)听儿歌

  导语:老师用《三字经》的前四句话编了一个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听一听吗?(放音乐)。

  小朋友们这首儿歌好听吗?那让我们再听一遍,这一遍小朋友们可以试着跟着唱一唱。

  教学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字经》的前四句,那我们回家以后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好吗?

《三字经》教学设计6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三字经的片段。

  2、知道《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从故事中明白“孝”与“悌”的道理。

  3、在日常生活中能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学会友爱、谦让,形成美好的品德。

  教学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三字经》诵读)

  1、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名称叫“动作猜猜猜”。准备好了吗?(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坐神气摆好手、认真倾听状、举手)

  2、你从刚才的动作中,猜出老师想告诉你们什么?

  A、上课要坐神气。(评:瞧,XX就坐的很神气,老师喜欢)

  B、认真听。(评:是呀,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回答)

  C、积极举手。(评:老师就喜欢你两眼放光,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认真样。)

  3、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看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来,听仔细了——你知道,古时候的小朋友上学学的是哪本书?

  4、对了,就是《三字经》(课件图片),读过《三字经》的小朋友请举手。

  评价:你们可真爱读书呢!

  《三字经》中藏着许多小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听听《三字经》中的故事,学学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本教学环节以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不仅是对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课要认真倾听、积极动脑举手发言等的提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

  1、【出示】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2、听范读录音。

  3、想学吗?老师读一句,小朋友们跟读一句。

  4、下面借助拼音,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能把它读熟了。

  指名读2位(评:你把每一个字音都读准了;你读的很有节奏感。)

  5、在这几句中,藏着两个小朋友呢,你能找出来吗?

  香九龄中的“香”就是黄香;融四岁中的“融”就是孔融。

  设计意图:毕竟孩子才一年级,对文本的把握还在起始阶段。本段学习内容,第一个字是人名,第一句话中藏着故事,第二句话则是道理。因此,从全局把握,让孩子有个整体的了解。

  三、学习“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过渡:让我们先来听听黄香的故事,小朋友可要听仔细喽,待会老师会提问题来考考你们的。

  1、视频《黄香温席》

  2、故事中的黄香做了什么事情呀?冬天给爸爸暖床——温席,夏天给爸爸扇凉席子

  3、黄香帮爸爸温席,这时他多大?他九岁时帮爸爸冬天暖被窝,原来这故事就藏在“香九龄,能温席”这句中。【出示】,谁来读好这句?(评:听出来了,他才9岁;这句告诉我们他做的事情)齐读

  4、从故事中,我们知道,黄香母亲生病了,他就照顾他母亲。母亲死后,冬天他为父亲暖被窝,夏天为父亲扇凉席子,对父亲十分体贴。这就是孝顺父母的表现。

  (1)【出示】“孝于亲,所当执”,在这句中,“孝”就是孝顺、孝敬的意思。跟老师读“孝”,孝敬、孝顺。

  (2)那你知道“孝于亲”是什么意思吗?(孝顺父母亲)

  (3)从孩子出生起,爸爸妈妈就为了孩子操劳,那作为子女孝顺父母,就是理所应当要做到的。“执”就是做到的意思。

  (4)亲爱的孩子们,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孝顺父母的吗?

  评:会做家务,你是个能干的孩子;知道父母上班辛苦,你是个体贴的孩子;学学习上让父母少操心,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请你读好这句。

  5、看来,在我们班有一群孝顺的好孩子,你们像黄香一样,处处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父母们的关爱、关心和孝敬。把掌声送给自己。

  6、喜欢小黄香吗?为什么?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把黄香的品质牢牢记在心里。

  (1)男女比赛读

  (2)四小组合作读

  设计意图:本节教学环节以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入手,视频播放了故事,听故事前还提出了“听”的要求,目的明确。结合故事,讲解本句三字经中何为“孝“,继而拓展到生活中。在明理的基础上熟读而成诵。

  四、学习“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过渡:《黄香温席》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孝顺父母的黄香,懂得了“孝”的道理。孔融身上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1、竖起小耳朵,让我们听一听《孔融让梨》的故事。(生上台讲故事)故事讲的真好,掌声送给她。

  2、看图

  (1)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评价:刚才的故事你听的真仔细!

  (2)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师:他把大梨让给哥哥。这时的他才多大?这就是“融四岁,能让梨”【出示】告诉我们的故事。谁来读?

  (3)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爸爸看到了是什么表情?他会怎样夸奖孔融?谁能学学爸爸来夸夸孔融?

  (4)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这是对哥哥的敬爱,【出示】悌于长,宜先知。“悌”,在古代就是尊敬、敬爱得意思。跟老师读“悌”。“长”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哥哥,“悌于长”的意思懂了吗?(敬爱哥哥),跟老师读:悌于长。

  孔融4岁就懂得把大梨让给哥哥们,这个道理他知道,我们也应该从小就要明白这道理。跟我读:悌于长,宜先知。(男女生读)

  (5)指导读好整句:我们一起四小组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3、孔融在4岁时就敬爱大哥,把梨让给哥哥们,这种敬爱表现在谦让上。在生活中,你做过哪些事情,表达对哥哥姐姐的敬爱?

  评:你也懂得了《孔融让梨》中的道理,奖励你读好这句。

  扩大“悌”的内涵:班级里排队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坐公交车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4、一(4)班的.小朋友多懂事,让我们齐读这段文字。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加入了,我们一起合作吧。我读前面的,你们接后面的。交换过来读。拍起手儿一起读。

  5、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我们班的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经做到了,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把这首《谦让歌》送给你们。全体起立,跟着老师读一读。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

  好处、方便,我不抢,

  要学孔融把梨让,

  先别人,后自己,

  人人夸我“你真棒”!

  6、小结:孔融四岁能让梨,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齐读,把孔融的品质记在心中。

  设计意图:《孔融让梨》的故事,让一个学生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孩子们听的可认真了。再结合图片讲解“悌”的道理,继而将“悌”的内涵扩展,引进社会生活中,让孩子们明白道理。

  五、熟读成诵

  1、我们从故事中认识了孔融和黄香两位小朋友,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孝顺,友爱,谦让等)

  2、聪明的小朋友一定不会放过任何学习道理和知识的机会。自己练练,看谁能背得又快又好。指名背、比赛背、齐背。

  3、听了你们的背诵,老师也想加入你们,和你们一起背。不过,老师想找个搭档一起来,谁来?(对拍手读)

  4、这样既有趣,记起来又容易,和同桌一起练练吧。

  5、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时候的人是这样读书的,咱们也来学一学古人的读法。(评:还真是有点古韵呢!)

  总结:

  小小的《三字经》节选中,藏着许多的道理。难怪这么多人喜欢诵读《三字经》节选呢。让我们再次用朗读表达我们对经典文化的热爱。

《三字经》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

  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

  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这几天,我们这儿都是阴雨绵绵,给我们上学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但是在海南省,从上月底开始已经连续下了9天大暴雨,范围波及15个市县,受灾人口达164.8万,海南万宁特大暴雨中心区致经济损失约5亿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暴雨过程。水灾如此严重,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治水。早在夏朝就有一个君主对治水很有办法,他就是——大禹。你听说过他治水的故事吗?

  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孔子《论语?泰伯篇》中说:“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闲然矣”!意思是: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办得非常丰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时穿的衣服做得很华美;他住得也很简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却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设上。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这是孔子的原话。这就足以证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我们的三字经就把大禹这个有名的人物编了进去。你想读一读吗?

  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

  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

  (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3)小结: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尊敬?

  (4)是啊,商汤、周武王和大禹一样,也是非常善良、仁爱、开明的国君,所以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5)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学生齐读。

  3、各种形式朗读

  (1)学生练习朗读

  (2)男生、女生赛读

  (3)小组比赛读

  4、背诵比赛

  A、重点字空留记忆 夏( ) 商( ) 周( ) 称三王

  B、主句缺失记忆 夏有禹 ( ) 周武王 ( )

  5、理解“称三王”

  (1)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王字是“三画而连其中”,三画表示天地人三才,中间是顶天立地的一竖代表道,即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也”。王既然是垂示于天地间的大道,它在人间的首席代表天子人王,也应该顶天立地,成为人群的典范和样板。

  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统治方法。三王的统治用的是仁义道德,其结果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种政治体制是王道。历史上描绘这个时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万民乐业,天下太平。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如果你长大后,做了市长,你会怎么做呢?

  四、课堂小结,提出希望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三字经》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课文内容的层次。

  能力目标

  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思品目标

  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和事例,从中吸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字、词和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给课文正确地划分层次。

  教具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课件制作。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谁会背诵三字经?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

  2、你对三字经还有哪些了解?给大家说说。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学者王应麟编撰,后经明、清学者补充。它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二、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

  (一)检查预习

  1、谁来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订正字音窦燕山读一声教五子读一声方少时读四声择邻处读三声。

  2、俩人一组互相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把“琢惰杼”等字音读正确。

  3、指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4、生字我们已经都认识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乃得笔顺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杼不要多写一撇。琢不要忘记写点。窦是上下结构,注意把字写匀称。

  提起笔来把字组成词语写一遍。

  三、看注释,查字典理解短文内容。

  1、自己看注释,查字典,说说短文的内容。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集体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性:人性,天性。相近:相同;相似。相远;差别大。

  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人生下来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受到的影响不同,每个人的性格才有了很大的差异。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不对儿童进行教育,他们善良的天性就会因为外界的不良影响而改变,对儿童进行教育,最重要最宝贵的规律就是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良好的环境,曾经几次搬家,选择好的邻居居住、安家。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逃学回家,孟母十分生气地折断了织布机上的梭子,以此来教育孟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他教育出的五个儿子,都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材。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对儿女只是养活而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对学生光教育而不严格要求,是做老师的懒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你不学习是不应该的.,小时候不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玉石不经过打磨就不能成为有价值的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知道做人的道理。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四、把课文连起来读一遍。

  第2课时

  一、理清课文层次,练习把课文背下来。

  1、指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几方面来谈做人做事的道理的?

  2、集体交流,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层:(第一行)人生下来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受到的影响不同,每个人的性格才有了很大的差异。

  第二层:(2——5)孩子一生下来,就要接受教育,教育者要讲究教育方法。

  第三层(6——10)人要学习,要知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3、指导学生按照层次背诵。

  第一层比较简单,学生问题不大,直接比赛就可以。

  第二层以提问形式进行背诵练习,如“人生下来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孟母是怎样教育孟子的?”窦燕山教育成果怎么样?……”在此基础上男女生对背,最后进行背诵比赛。

  第三层方法同上。

  二、思考。

  谈谈你学习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三、背诵。

  推荐三字经全文,让有兴趣的同学练习背诵。

  四、作业。

  继续练习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三字经》教学设计9

  《〈三字经〉节选》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课文。背诵《三字经》节选。

  2、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懂得勤奋好学、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会认至少十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课文。背诵《三字经》节选。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懂得一些道理。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一本书的节选。

  (二)通读古文:

  教师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通读这组文章。要求:正确、流利。

  (三)交流整体感受:

  读了这组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四)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3 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为人者,如果终日不学,待到年迈体衰时,会因终身无为而羞愧。人如果慵懒度日,不思进取,岂不是连动物都不如了。)

  (五)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第二课时:

  一、朗读背古诗

  指名读、全班读、小组读 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1、在读背理解的同时,学生对字形有了一定的无意识记。

  2、学生对生字字形的分析与记忆。

  教给孩子们一些规律性的识记方法,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3、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4、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如:非字,学生可能会说:非字像个梯子,把梯子一分为二,再反过来拼装而成。

  三、总结与延伸: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同学们课下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诵读。

《三字经》教学设计10

  一、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描红。

  2、认识部首,再找出和部首对应的汉字并连线。

  3、按课文内容填空。

  4、在田字格正确描红、仿影、描写。

  5、熟记8条成语。

  6、朗读,背诵《新三字经》节选。

  7、练习在不同场合,用适当的语言劝阻不安全、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数:4课时

  三、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指名读题目。

  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板书断学生回答一般书写规则(先左后右)练习书空。

  指导书空并说出笔画。

  3、练习

  指导学生坐正握好笔,在田字格里描红,要求一笔描成,边写边想笔顺。

  行间指导,及时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指名读题,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出示第一行8个部首,老师讲解,这8 个汉字的部首

  出示部首卡片让学生认读。

  认读每个部首的名称。

  小结:弄清这些部首是的依据。

  将卡片发至学生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起始笔画中寻找部首。

  3、练习

  学生在自己书上连线,然后找一学生到黑板上连线,及时纠正并进行矫正训练。

  三、作业 :

  1、写第三课的笔顺

  2、找出第三课生字的部首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学生认读题目。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指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这两个句子,比一比,看谁背得正确流利。

  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回头填空。

  指导学生书面填空,要求学生坐姿要正确。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并口头造句。

  出示第一句:理解骄阳似火得意思。(让学生根据句子说一说),指导学生用骄阳似火造句启发学生回忆夏天烈日当空时人们得感受。

  出示第二句:理解密密麻麻得意思,并用该词造句。

  3、练习:

  重点指导反复朗读,在读准字音得基础上积累和巩固词句。

  二、教学第四题:指导书写七、大女永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三、作业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

  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学习要求。

  2、指导:

  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或问老师。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读,并说出8个成语的大概意思。如:

  孜孜以求:勤奋努力的样子。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3、练习

  自由读

  同桌互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指导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指名试读

  教师范读。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意思。(第一句主要是讲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恒心,铁棒可以磨成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句讲的是再穷也不放弃学习。第三句讲的是学习是无止境的',要永不停步。)

  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学生自由练读,注意纠正字音。

  指名读。

  练习背诵。

  4、反馈。

  检查朗读。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1、审题。

  教师谈话,揭示话题:学会劝阻。

  学生自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

  2、指导。

  指导观察四幅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让学生观察四幅图,看出是在哪些公共场所,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高压线下放风筝打谷场上点燃爆竹

  公共汽车站扔香蕉皮在操场边喝生水

  指导练习在第一种场合下的劝阻。

  让学生假设处在这种场合,你会怎么想。

  让学生说说江小宁是怎样劝阻的,要求学生能展开说。

  指导学生能各自练说,并与同桌同学配合表演。

  请同学上台表演,老师作直指导。

  3、练习。

  分别选择一幅图,以第一种场合为例,自由练说。

  同桌互相配合,分角色表演。

  教师在巡回过程中作有重点的辅导,注意发现好的配对,让他们准备在全班表演。

  4、反馈。

  请同学站起来说一说劝阻的内容,尽可能照顾到那些胆子不太大的同学,让他们有机会练习说话。四幅图内容都要能说到。大家听后评议,教师总结。

  请同桌起来分脚色表演,同学评议,教师指导后,再同学上台来表演。

  最后请四个同学在模拟的情境中表演,教师作课堂小结。

  二、教学第八题

  见写字备课

《三字经》教学设计11

  一、活动目标

  1、熟读《三字经》第一课》:“人之初???? 师之惰”;

  2、识字:山、远、近;

  3、知行合一:通过故事《妈妈生病了》引导幼儿学会做一些关心父母的事,孝敬父母。

  4、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能获得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礼物盒子一个,里面放有一本《三字经》

  2、字卡:山、远、近

  3、卡通小贴纸

  4、教师用碟:《三字经》第一课内容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律动:《如果感到幸福》

  2、“小朋友跳的真棒,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神秘的礼物。”出示盒子,“我的宝盒里会藏着什么呢,我们用‘爱的鼓励’把它请出来。”将盒子打开,取出书本《三字经》。“哦,是一本可爱的书宝宝。大家看看书宝宝的封面上都有谁呀?〔小兔、小猪、小乌龟、公鸡,还有多多。〕上面的字你们认识吗?”让小朋友来认上面的字,然后把它念出来。

  “对了,书宝宝的名字叫《三字经》,读了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可爱。”

  (二)、诵读《三字经》

  1、师:“现在让我们来听听看《三字经》里写着什么宝贝呢,请多多来给大家读《三字经》第一课。”播放VCD ,请小朋友听一遍。

  2、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三字经》,小朋友,赶快找找,给你们准备的《三字经》在哪里?”〔事先在每一组孩子桌子的.中间放一个小篮子,将《三字经》放在篮子里,用一张手帕将其盖住,保持一些神秘感,也是为了不先引起孩子的注意。〕请小朋友去找书,必要可以提醒幼儿。〔提醒:到第二次取书的时候,就是播放音乐,然后将书放在第一个小朋友的桌子右上角,一个一个往后传。

  3、找到书以后,请每个孩子拿一本。“请小朋友双手轻轻的将《三字经》拿出来,放到自己面前的桌子上。”引导孩子:一手扶着书,一手捏书角,一页一页往后翻,把书翻到第一页。请小朋友将右手举起来,伸出右手的小食指,将小食指落到第一页的第一个字上,然后‘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开口读’老师读一遍,小朋友跟着读一遍。读完后,请小朋友轻轻地将书合上,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

  4、游戏‘身体上的字’。“小朋友,你们会唱头发肩膀膝盖脚的儿歌吗?”和小朋友一起来唱儿歌并加上动作。

  完了以后,问他们喜欢自己身体的那个部位。选三个,如头发、肩膀、膝盖。然后用刚才唱儿歌的节奏,加上排头发、肩膀、膝盖的动作来读《三字经》第一课。一个字拍一个部位。

  5、比赛读。将小朋友分成两组,比如香蕉组和苹果组,看哪组的小朋友表现更棒。

  (三)、识字

  (四)1、“今天还有三个字宝宝也想来和咱们做游戏。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三个字宝宝必须在我们今天学的三字经里找到和它长得一样的好朋友。小朋友,快来帮帮字宝宝吧。”出示写有三字经的黑板和三张字卡:近、远、山。请三位小朋友分别上来,在黑板的文章里找到和它一样的字。找对了,老师奖励一颗“多闻之星”。如:找到‘近’以后,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看‘近’应该怎么念,从第一句读起:“人之初??? 性相近”,这个字念‘近’。这样在读文中让小朋友识字,一举两得。其它两个字也是这样。

  2、说文解字。“小朋友,你们知道‘窦燕山’的‘山’是怎么来的吗,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汉字老爷爷怎么说的吧。”播放VCD ,看说文解字。

  3、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4、知行合一5、“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生过〕“生病的时候是谁在照顾你呢?”〔爸爸妈妈〕“如果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呢?”〔请小朋友自己说〕“好,我们来看看妈妈生病了,爸爸出差了,多多是怎样做的。

  播放VCD 知行合一。看完后,请小朋友说说,老师总结。

  四、活动结束播放VCD ,学生跟读,老师给每个孩子发“卡通小贴纸”。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感受到语言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三字经》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二、诵读新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光者,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三纲”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

《三字经》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三字经》中的“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诗文内容明白只要努力用功读书,就会取得好成绩的道理。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并且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3、明白学习别人的优点可以使自己进步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对“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内容及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文、理解大意

  三、明理品读

  四、拓展升华

  五、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两篇小故事,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这两个故事讲的都是什么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述祖莹吟诗、李泌赋棋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讲的是什么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道理?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这两个故事有关的“三字经”。

  二、初读诗文、理解大意

  1、出示诗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教师语速适中,使学生听清字音)

  (2)学生自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读准字音)

  (3)指名读(多种形式:拍手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接龙读……)

  2、理解诗文

  (1)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讲解:赋棋、彼、尔、效等字词的'意思。

  (2)指名讲解诗文的意思(学生尝试讲解,教师适时补充)

  (3)教师对诗文意思进行小结: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你现在正是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地读书。

  三、明理品读

  1、北齐的祖莹、唐朝的李泌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成绩?

  2、我们应该向他们俩学习什么?

  3、让我们再来把这两句三字经有感情的读一读(自由读后齐读)

  四、拓展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北齐的祖莹、唐朝的李泌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效法他们,从小就努力用功地读书,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三字经》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原文,积累语言。

  2、知道《黄香温床》《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孝敬父母,互相谦让是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

  3、培养学生“感恩、爱”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学习古人的孝敬父母。互相谦让礼仪道德。

  教学准备:

  1、《黄香温床》《孔融让梨》配音动画课件。

  2、《三字经》朗读录音。

  3、学习内容的课件设计。

  4“经典诵读能手”头饰、“经典诵读小名星”头饰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黄香温床》《孔融让梨》的故事吗?想看一看吗?

  2、播放《黄香温床》《孔融让梨》动画课件,要求学生认真看,用心听,用脑想,能说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各做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看完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的片段内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课件出示: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二、诵读感悟

  1、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学生自由读,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龄、能、融、染、犁、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读熟读顺。

  4、看大屏幕个别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布置诵读评比规则。

  5、师提示,古文的朗读不但要正确还要读出节奏韵律,播放《三字经》朗读录音,学生听后先说感悟再试着自己读一读。

  6、指名学生个别读——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之美。)

  出示课件: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7、接火车读。小组读。各小组评选“经典诵读能手”带上头饰。师生鼓励。

  8、由“经典诵读能手”上讲台诵读,评选“经典诵读小明星”带上头饰,师生鼓励。

  9、男女生互相接读。为人子,XXXXXXX。亲师友,XXXXXX。香九龄,XXXXXX。孝于亲,XXXXXX。融四岁,XXXXXX。弟于长,XXXXXXX。

  10、全班同学打节奏,齐声背诵

  1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的内容你们已经记住了,老师希望你们回家把古诗文背诵给家长听。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三、拓展升华

  1、读古诗文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汇报中质疑,再次体会原文的含义。明白做人的道理。

  2、在生活中,你是应该怎样关心爸爸、妈妈的.呢?看到别人做不对时你会说什么?

  3、你该怎样和同学、小朋友相处呢?

  四、总结提高

  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的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可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谦虚礼让,富有爱心,懂得礼仪是多么重要。这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更要学会用爱和感恩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三字经》教学设计15

  阅读《三字经》总体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中国的文化知识

  2.提高心理素质

  3.认识汉字

  4.提高记忆能力

  三字经教案: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的: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二、学文晓理

  三、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1、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3、揭示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文晓理

  (一)、自读

  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二)、学文释义

  1、讲(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

  ⑴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⑹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⑻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三字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字经》教学设计08-13

《三字经》教学设计(精选20篇)04-14

《三字经》教学设计(通用11篇)03-09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8-02

蝉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04-05

ai教学设计 ai的教学设计05-29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鸟岛》教学设计小岛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11-11

怎样教学生构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及教学思路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