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船长》课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船长》课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船长》课文教学设计1
这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小说。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设计思路
文章3-28小节通过人物言行的描写,展现了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教学这一部分时,我抓住描写船上混乱惊慌的场面和哈尔威船长的应付指挥来体会船长的形象。设计的重点是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通过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一个船长的职责记得牢牢地: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以及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指导学生精读时,抓住重点把能够展示船长风采的部分反复朗读,认真体会,理解感悟。
第二课时上课伊始,我直奔主题:灾难发生了,在人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时候,船长呢?他下达了哪些命令?学生自读。
1、通过学习船长的第一道命令:大声吼道:“安静,注意听命令!……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讨论:“他真的把自己给忘了吗?”以及理解他为什么要“吼”。在各种形式的朗读、感悟中,学生感受到了船长的沉着镇定、临危不乱。
2、学习船长的第二道命令:“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为什么?船长的职责是救人啊!此时他为什么又下达开枪的命令?思维产生冲突,不急着回答问题,读课文,从文中你一定能找到支持船长的理由!学生从第5自然段中体会到了“乱得不可开交”,此时在播发影片剪辑“泰坦尼克”号在出事时的混乱场面,震撼了学生的心灵:这样下去,意味着什么?所以船长下达了这样一道命令: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接着通过读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的对话,体会船长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能救大家于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体会船长的临危不乱、富有谋略、尊重妇女、先人后己的品德;感受船长的威严、自信。自然而然地,同学们就理解了“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此时,让同学们看着课文插图,凝视着哈尔威船长,说说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3、通过换词“屹立”——“挺立”,感受船长是高耸而稳固地站在自己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接着配乐朗读第28小节,船长在救出60人之后,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对文本进行补白:此时人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船长又想了些什么。最后质疑:船长为什么不逃?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船长,你怎样回答?深入到船长的心灵中,理解体会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4、布置作业:1)学习了这文章,写写心里的感受,2)推荐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后练习第4题中的两个句子。
3、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能展现船长风采的重点语句,体会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么一件事:“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巨轮的撞击,在人们惊慌失措的时候,船长呢?他是怎样下达命令指挥救援的呢?请大家快速浏览文章的第二大段,找找他下达了哪些命令?
二、精读训练
生默读后回答船长的命令有哪些。请大家把这些命令再读读,看看你又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注意不要放过一句话、一个词,一会儿来交流。
(一)学习第一个命令
1、谁先来说说,一开始船长下达了什么命令?(课件出示第三小节)指名读,从这道命令中你读懂了什么?(船长的沉着镇定、先人后己……)
2、能读出问题来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读读这两段,看看你读出什么问题来了?(课件出示第三、四小节)
他真的忘记自己了吗?生交流。(联系上下文、自己的生活实际、船长的生活经历说说。)
(学生交流提问题,师整理。)
师小结:无论他忘记自己没有,现在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把60人全部救出去!
3、再读船长的命令。指名读,理解“吼”
(1)为什么要“吼”?自由读课文,交流。(场面很乱)指导读“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2)正是在这突如其来的可怕的灾难面前,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引读)
4、从这道命令中,你能感受到他是个怎样的船长?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
(沉着镇定、临危不乱、先人后己……)
5、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位临危不乱的船长读出来吗?
练读、指名读、齐读。
检查学生是不是感悟了课文的语言,只要听一听他的朗读就知道了,这就是以读见悟。方块字起了魔力,教人奇思,教人妙想。透过字里行间,学生读出了丰富的内涵,读出了情和意,一遍比一遍读得入情入境,一遍比一遍体会的深切。这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预设目标才真正得到落实。
(二)学习第二道命令
船长吼出了第一道命令,接着他又下达了什么命令?(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课件出示这一句)
1、为什么要下达开枪的命令呢?船长的职责是救人啊!不要急于回答,再读读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相信你们能从文中找到支持船长的理由。(因为秩序混乱)
(1)这道命令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的?自由读一读。课件出示第五小节。
(2)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呢?(人们急于逃命,秩序难以维持,乱……)(一窝蜂、拥、险些儿、拼命、疯、乱得不可开交。)
(3)能把这种乱的劲头读出来吗?指名读(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课件中显示红色。)
(4)同学们,要知道,这时候疯的可不是一个两个呀,而是整个人群!观看影片剪辑“泰坦尼克”号出事时的'混乱场面。(多媒体显示的影片剪辑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人人都在逃生,这么乱!这么吵!怎么办?真实地再现了混乱场面,学生个个仿佛身临其境。)
(5)齐读“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照这样乱下去,意味着什么?(小艇会翻,“诺曼底”号的人们将全军覆没。)所以船长下达了这样一道命令:(引读)“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2、学习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的对话。课件出示6——21小节。
(1)仅仅是这两个船员听到了这番对话吗?从哪看出人们都听到了?(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2)船长的声音是那么威严,人们从这威严的声音中了解到那些情况?读文后再回答。(船要沉了、还能坚持20分钟、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每个人都能得救、时间够了……)
相机指导朗读“够了”,读出自信,威严。指导朗读“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把这两道命令连起来读一读,个别读,齐读,读出船长的威严、体会船长的忠于职守。
(3)他真的会开枪吗?让学生畅所欲言,理解在这个危急的时候,作为船长该如何保证拯救船上的大部分人,理解船长的权利、职责。
3、把对哈尔威船长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练读
师生分角色看大屏幕读。估计学生读得不够急促、威严,老师说:“同学们,不够了,照这样下去时间不够了!”师范读,师生分角色读。
4、多么精彩而传神的对话啊!大家沉默了,引读第22小节。理解“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课件出示船长的图像)(船长临危不乱、富有谋略、先人后己、尊重妇女、沉着镇定、指挥有方,能救大家于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所以大家从心底升腾起崇敬之情。
课堂不是一个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最重要阵地。教学中,老师让学生与教材、与作者、与同学、与老师对话,视阅读教学为师生共同经历、共同生成的重要生命活动。老师以“船长的职责是救人啊!为什么要下达开枪的命令呢?”为开启情感的钥匙,学生借助与朗读,让语言文字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画面,从而体会船长的忠于职守,有了深刻真实的体验,再来读语言文字。此时语言不再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是从他们内心深处流淌出的话语,是有温度,有感情的,这样的读还有不到位的吗?
三、演示情景,激情导读。
1、沉着镇定、先人后己的船长把每个人每件事都考虑到了,在整个救援工作中,哈尔威船长都始终牢记自己是个船长。看图,听老师背:“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
课件出示改动的第25自然段,把“屹立”改成了“挺立”通过品读,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船长的沉着镇定,忠于职守。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给学生一个情境,学生自主感悟,得出自己的结论,是学生自主感悟的体现,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到用“屹立”的好处:更能体现船长的沉着冷静,忠于职守。而这不是由教师告诉的)
学生集体看图背诵这一段。
2、在调遣完一切之后,哈尔威船长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船长岗位。(师配乐读第29自然段。)
老师动情地朗读,配上低沉的音乐,师生的心里都会掠过阵阵伤感、豪壮、敬佩。
借助多媒体手段,配上低沉的音乐,努力营造和谐的朗读氛围,感染学生,让学生寻声悟情,体会哈尔威船长在危难时刻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船长岗位,此情此景,学生对船长的赞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3、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人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还是个孩子的克莱芒会说什么?
手抱婴儿的妇女会说什么?
4、此时,船长在想什么?
5、是啊!哈尔威船长(引读最后一小节)。理解最后一句话。赞颂了哈尔威船长的一生,又一次表现了他的崇高品质。
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畅想,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创新精神。
6、质疑船长。
(1)为什么不逃?
(2)如果你是船长,你怎样回答?
(3)师小结:其实,他有没有机会逃生,为什么不逃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一生都要求(引读最后一小节)。
四、作业
1、学习了这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把它写下来。
2、学习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手法,写一个人。(二选一)
3、读一读:本文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等。任选一本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收获。
作业的布置体现课内课外有机结合,使课外成为课内的补充,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船长》课文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乐段的不同。
2.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控制自己。
3.体会对战式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行进律动音乐、《大河之舞》剪辑版、故事铺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行进律动进场
2.故事导入
二、基础部分
1.倾听音乐(保留最后一段)
提问:你认为海盗和船长在海上发生么什么事情?
2.问题前置:音乐什么地方战斗最激烈?
3.再次欣赏音乐(关键点教师语言引导)。
4.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完整叙述情节路线,并请幼儿设计情节动作。
5.教师示范,扮演船长与海盗。
6.请幼儿根据示范说出游戏规则。
7.幼儿分别尝试角色。
8.纠错与小结。
9.幼儿自主分组并尝试对战游戏。
10.加入最后一段,引导幼儿想办法怎么分出胜负。
11.完整游戏。
12.互换角色再来一遍。
三、结束部分
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幼儿回去创编更厉害的动作和战胜的方法
活动反思:
游戏内容的设定环环相扣,每一环节对孩子都是新的挑战,活动中没有游离的孩子。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能够仔细观察与聆听,发现游戏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纠错。给了幼儿主动探索,大胆创设的空间,增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人翁意识,保持了幼儿进行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学会控制自己。
《船长》课文教学设计3
一、教材简解
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了哈威尔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遇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二、目标预设
1、通过哈尔威船长三次下达的命令,感悟他对弱者的关心、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品质。
2、背诵课文最后六个自然段。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1、通过课文语言感悟人物形象。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四、设计思路
《船长》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一篇小说。小说以沉船与逃难为叙述的顺序,塑造了一位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勇于献身的船长形象。文章情节感人,文字隽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本设计将以“感”和“悟”为宗旨,以体验语言文字的作用为目标,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个性感悟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种的语文实践活动,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情感的价值。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读课文的每句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反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了《船长》的.第一课时,围绕课题,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还记得吗?(根据学生回答投影出示:①船长是个怎样的人?②课文写船长一件什么事情?③课文为什么要以“船长”为题目?)
2、第一课时,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根据回答,消失问题)
二、入情入境。
1、我们先来观看一段沉船时的录象。(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的片段,配上课文录音)
2、同学们,“诺曼底”号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的猛烈撞击,情况危急吗?请你们打开课本将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生读)
三、自学课文。
1、在这危急的情况下,哈尔威船长怎样指挥自救呢?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3到28自然段,要求:
①哈尔威船长指挥自救时下达了哪些命令?请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②从这些命令中,你知道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请在课本上写上批注。(要求在投影片上出示,指名学生朗读要求。)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交流感悟。
1、命令一(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①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名朗读,评价(重点突出哈尔威船长的大声吼道),再指名朗读,最后齐读。
②感悟。从这条有力的命令中,你看出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各抒己见:沉着镇定、临危不惧、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引读课文第5自然段,船长的第2条命令是什么?
2、命令二(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①齐读。
②播放泰坦尼克号船长开枪的片段。
③感悟。
从这里你又看到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临危不乱、在死亡面前,想的是别人,保护弱小者,将妇女、儿童摆在首位……)
联系第3条命令:“快救克莱芒!”(出示)
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如泰坦尼克号、悲壮的一幕……)
④哈尔威船长的言行感染着人们。这时候——
(引读第22自然段,并出示)
⑤教师小结:
哈尔威船长在马上要沉船的情况下,沉着冷静地维持秩序,心里想的是60位乘客的安全,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样一位灵魂高尚的船长,谁会违抗他的意志呢?你会吗?你会吗?同学们,你们会违抗他的意志吗?
引读第24自然段。
3、感情朗读6到21自然段。
4、①课文中还有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反映了船长在危险面前沉着镇定,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②听课文录音。
③学生自己练习。
④指名分角色朗读,分组分角色朗读。
五、感情升华。
1、引读过渡。20分钟到了,60名船员全部被救出,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
2、出示课文,同时播放录音。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3、这段话,同学们在预习时,疑问最大,52位同学至少有40位同学提出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逃生呢?为什么选择和船一起沉入海底呢?学到这里,你现在明白了吗?(学生自由回答)
4、小练笔。对,面对死亡,哈尔威船长作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这时候,如果你也是60名乘客中的一员,你会在心里怎样对哈尔威船长说呢?请写在37页的空白处。(学生练笔)
5、交流(指名2到3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哈尔威船长就像一座雕像,就像一座丰碑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你明白为什么要用“船长”命题了吧?让我们大家用无比崇敬的语气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让我们对哈尔威船长说(出示填空)面对死亡,哈尔威船长你。?
《船长》课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开展救援的。通过对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无私无谓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嘈、遣、渊”,读读记记“嘈杂、调遣、深渊、井然有序、巍然屹立、忠于职守”等词语,激励学生从中选用常用词写话,还可进行场面描写练习。激励学生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船长哈尔威在轮船被撞即将沉没的时候,是怎样井然有序开展救援的。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知道船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
1、读通读顺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新词,试着应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新词。
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质疑。
【关注学生预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自能读书而努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检查预习,初识船长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在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人物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板书:船长
2、出示词语:读词语,想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画面)。
嘈杂 井然有序 巍然屹立 调遣
犹如铁铸 纹丝不动 深渊 忠于职守
二、细读课文,再识船长
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我们介绍了三个场面:一、被撞遇险。二、指挥援救。三、以身殉职。请按下面要求自学课文:
(1)、“被撞遇险”部分:从哪些词句看出险情的严重性?当时的场面你能用一些什么词语来形容?(千钧一发 危在旦夕……)
(2)“指挥援救”部分:哈尔威船长做了哪些事?从中你发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文中的哪些词句向你传递了这些信息,请圈画出来。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适当的引导,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力保证。学生是阅读文本的主人,教学中给学生阅读文本的时空,关注学生阅读能力、习惯的培养。】
2、交流收获,共享资源。
(1)“被撞遇险”部分:学生交流自己研读中的“发现”,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并通过朗读想象危急画面。
【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把朗读与想象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指挥援救”部分:
a、哈尔威船长做的.事:命令放艇,布置有序;了解船况,明确时间;救援有序,安全撤离。
b、在交流从词句中所获得的有关船长人物特点的信息时,适时渗透读的训练,加深理解感悟。如第3自然段可用齐读;5、6自然段可教师读,对话部分师生分角色读等。
【合理应用“读”的形式,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c、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3)齐读本段。
3、“以身殉职”部分:
“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画面,感受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
“读”的形式:第29自然段可男女生分开读,最后一段齐读等,变换形式反复进行三到四遍;读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以身殉职”部分,教学选用不同形式的读,去盘活教材中的文字,去激活教材中的人物形象,领会教材人物的精神品质。】
三、交流收获,个性解读
读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要交流的?(在学生交流中,教师适当进行引导。)
【引导学生对于“人生观”的再次解读。】
四、课后练习
1、激励学生从“嘈杂 调遣 深渊 井然有序 巍然屹立 忠于职守”等词语中自选词语应用写话。
2、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有积累价值的语句。
3、选做:观察一个场境,进行场面描写练笔。
板书设计:
19﹡船 长 —— 哈尔威 →
↓
补充建议:
这篇课文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崇高精神。特别感人,可以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通过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
指导学生精读时,应抓住重点把能够展现船长风采的部分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因此,教学时可直奔中心,谈话引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句子回答: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指名用自己的话初步说说“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义。你怎样理解句中的“又”?朗读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范读、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质疑过渡:课文怎样具体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以此辐射全篇,带动全文的学习。
《船长》课文教学设计5
[设计理念]
《船长》一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在这一课的设计上本着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更大的程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让学生在自己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和全班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起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这一节课依据“自主发展,点拨启导”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设置了自读、自悟、质疑、表达、讨论、评价等学习活动的情景,使学生欣欣然,跃跃然投入其中,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船长的人格魅力,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
难点:从船长的言行中去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危难之处显身手,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十九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船长》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形象。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船长》(板书课题:船长)。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课文写了他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说他的灵魂是伟大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出示自学提纲。(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想想、查查、问问;(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轮船遇险后船上的场面怎样?(5)船长是怎么做的?(6)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出示小黑板)
2自读感悟,初步感知。学生自由读书。边读边在自己感兴趣、有心得、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读后交流:(我读懂了……知道了……;我不懂的地方是……我不明白……)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谈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感知,并初步认识段落结构:
遇险→自救→牺牲 (相机板书)
三、自主探究,精读感悟
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再逐段由学生自读、探究、讨论,教师适时予以指导。
⒈朗读体会最后一自然段
提问:读完这篇课文,你认为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忠于职守)你是哪里知道的?
出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①理解“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思。说说句中的“又”说明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这段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质的赞颂。他面对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职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应怀着崇敬之情,用赞颂的语气来读)
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呢?
⒉朗读体会第一段(“遇险”)
①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当时情形怎样?在文中用“——”划出有关语句。
②学生讨论交流。
“像平常一样”可见这条航线是“诺曼底”号的定期航线。
“薄雾笼罩”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声巨响”、“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可见事故之大,情况之危急,这紧急的情况 可用什么词来形容?(万分危急,接着板书:万分危急)
③指导朗读。(先缓后急,注意读出当时情况的危急)
过渡:在这种危急关头,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做的呢?
⒊朗读第二段(“自救”)
①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现船长沉着镇定的一段话,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沉着、镇定)
②学生交流: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③老师演示当时现场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船长的“沉着镇定”。
指导分角色练说:船长的神态和动作分别是怎样的?
(教师相机板书:巍然屹立)
④指导朗读这段话,并从中进行感悟。
⑤哈尔威船长真的把每个人都考虑到了吗?
引导学生读课文。
⑥哈尔威船长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下达了哪些不同命令?结果怎样?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哪些品质?
小组交流,讨论。
⑦出示: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指名读:为什么没有人违抗他的意志?(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
“伟大的灵魂”指什么?(哈尔威船长面对死亡,一心想到的是乘客,是妇女、孩子,惟独没有想到自己安危的高尚精神)
⑧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为课后排演课本剧做好准备。
⒋朗读体会第三段(“牺牲”)
①齐读课文第三段(板书:以身殉职),假如你是生还者之一,你想对殉职的船长说些什么?
②阅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回归整体,巩固提高
学生速读课文,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系统化。
自由表达: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⒈文章主要内容及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
⒉学习课文从行动、语言等方面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五、结合板书,总结课文。(全班大声呼唤船长的名字——哈尔威我们爱你!)
六、巩固性作业:1、抄写好词好句;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模仿课文的场面描写,写一个场面片段。
实践性作业:将课文编排成一幕课本剧,并在活动课上演一演。
附板书设计:
船长
遇险 万分危急 忠于职守
自救 临危不惧 巍然屹立 一名英雄
牺牲 以身殉职 舍己救人
《船长》课文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背诵课文的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⑶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
⑴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后作业4中的两个句子。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⑵借助多媒体带学生入情入境,通过语言文字感悟文中人物伟大的人格。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段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内容: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轮船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2、教学重点和难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3、突破方法:课文主要写的是哈尔威船长,而作者却花了较多笔墨描写险情,因为这样的描写仅能突出当时的情况危急,还有助于展现人物的个性,衬托出人物的形象。所以,在这里播放相关的录象资料(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片断),将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除了进一步渲染惊恐的气氛,让学生入情入境外,也为下面感受人物形象做了铺垫。在教学过程中,每一次命令通过初读、体会、提问、解答、再有感情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感悟语言,感知形象。在教学进行到后部的时候,通过运用多媒体对补充的材料(新疆克拉玛依大火)的学习,学生再一次被哈尔威船长伟大的人格魅力所震撼,同时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像船长这样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英雄。三、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在语言积累和语言文字的理解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社会阅历还很浅。教学本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更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们沉浸在那一个个难忘的镜头中,然后一问,二问,三问船长,在心与心的交流中,船长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变得更加清晰、深刻。在学生细细品读了船长的命令,对船长的形象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①明明船上有61人,为什么船长只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他为什么会把自己给忘了,他真的把自己给忘了吗?
②船长的职责是拯救船上的所有的人,但他为什么又下达开枪的命令?
③ 船长为什么不选择逃生呢?他完全有获救的可能啊?问题提出后,学生再次研读课文,终于感受到:在轮船即将沉没时,哈尔威船长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面对死亡的威胁,他最终做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至此,船长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心中。而最后的拓展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事件中那些道貌岸然的领导人与船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擅离职守,视群众利益而不顾,自私自利更能衬托出船长的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通过补充材料的学习,船长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更加鲜明。
五、教学媒体设计: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及教材的特点,设计了本课件。本课件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交互灵活。课件中运用影片播放,向学生展示了轮船遇险后情况的紧急。糟糕的天气,猛烈的碰撞,汹涌的海水,惊恐的人们,学生在光与影的交互中,很快进入情境,有助于对课文的学习和对人物的理解。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哈尔威船长已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再加上课件中那随着低沉的大提琴音乐缓缓移到屏幕中心越来越放大的人物画面,更使得他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越来越崇高。课堂上最后补充的三段文字,以熊熊烈火作为背景,再配上解说员充满感情的解说,把学生带进了那场灾难,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我们多么需要像船长这样的英雄,从而使船长的形象更加伟大,升华主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船长》课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过程与方法
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作者介绍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生于长岛。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青年时期,他帮助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等,他性格自由散漫,喜欢游荡并和船夫、舵手、渔民、杂役、马车夫、机械工等结交朋友,自称是美国的“吟游诗人”。1855年出版《草叶集》第一版,收诗12首。南北战争期间,他自愿到华盛顿看护伤员,战后曾先后在政府部门供职多年。1873年身患瘫痪症,以后始终没有恢复健康,直到逝世,卧床达20年之久。但他的乐观主义,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民主理想至死不渝。在他生前,《草叶集》再版多次,每次都有变动,现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谓“临终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收诗383首。1865年,诗人还出版了《桴鼓集》及其续集,内有一首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1882年,诗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草叶集》中最长的《自己之歌》,表达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草叶”象征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普通的人。诗的背景是纽约的街道和长岛的海滩,反映了劳动阶层人民的生活。诗采用日常生活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人的肉体、灵魂和宇宙间关系的。认识。他的泛神论思想,他对无罪的肉体的歌颂,在当时都是惊世骇俗的,而他的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以及像大海波涛一样气势豪迈的诗歌节奏,都是对传统诗体的创新。毫不掩饰地表现出诗人胸襟开阔、勇于进取的个性。除《自己之歌》外,《草叶集》还收录了《通向印度之路》、《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等佳作。惠特罗为建立美国自己的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写作背景介绍
这是诗人惠特曼为纪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农奴。他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候,反动势力雇用的刺客杀害了他。惠特曼为此极度悲痛,写下了许多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这首诗是最著名的一首。
三、文本研习
1.教师范读。
2.分别请几位同学朗读。
3.师生齐读。
4.诗文赏析。
(1)在这首诗中“船”、“船长”、“航程”分别象征什么?
明确: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统一和废奴战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
(2)课后问题探讨(第二题)
明确:普希金把自己的诗作称作“自由的歌声”,并不是因为他在牢狱之外,而是指他在诗中所表达的反对专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在本诗中诗人用“他的嘴唇惨白而僵硬”、“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是为了突出林肯悲壮的死,胜利的钟声响起,而带领人们战胜惊涛骇浪的船长却死去了,这就突出了悲痛的气氛,同时表明了诗人对领袖的憧憬怀念之情。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不同,《致西伯利亚囚徒》写给受难的战友格调高昂,豪迈奔放。充满对战友的鼓励。《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在胜利到来之际悼念死去的伟大领袖,充满了悲痛之情。
(3)课后问题探讨(第三题)
明确:在第1节中,诗人呼告“我的船长哟”,用的是第三人称“他”(“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而第2节中在呼告“我的船长哟”后,用的却是第二人称“你”(“号角为你长鸣”),在第2节中,反复出现的.“你”表现出诗人的极度悲伤,既为胜利而欢呼,同时又为船长的倒下而悲痛,时而叙述,时而呼告,喊出了自己的悲伤。第l、第3节用第三人称,而第2小节换为第二人称,在人称的转换中,诗人纵情地倾吐了自己对领袖的崇敬怀念之情。
问题探讨:
1、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对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林肯的崇敬和赞颂)
2、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诗歌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运用象征的手法“国家—航船,林肯—船长,南北战争—可怕的航程,港口—胜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象征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这样构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现人物的伟大崇高。在航船到达港口时,船长却到下了,具体可感地表现了诗歌的悲壮的情感。)
(运用场面的对比。航船即将到达港口的时刻,万众欢腾喜庆胜利,而为搏击风浪而顽强奋斗的船长却在此时到下了。这种场面的对比,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反差,也更能体会到诗人心中的那种悲痛欲绝的感受。)
3、诗歌为什么每一节的末尾都写“他已浑身冰冷,停止了呼吸”?
(人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在反复的咏叹中加剧了悲剧气氛。)
4、第二节的诗的称代为什么突然发生了转换?这种转换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
(表达出人民对林肯的崇敬,“船长,亲爱的父亲”,表现了人民对总统高尚人格的敬重。)
5、你认为本诗歌的基调是怎样的?
(悲壮的基调,表达出对总统的崇敬和赞颂)
6、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两位诗人都是有正义感的战士。诗人都抒发了英雄的敬重之情,他们的诗歌都在赞颂高尚的人格。《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鼓励战友的诗篇,悲壮中充满了乐观;《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是悼亡,基调是悲壮而忧伤的。
7、谈谈你对“燃烧的心”的理解
(既指诗歌中所写人物的心,也指作者的燃烧的心)
四、小结
这首诗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讴歌人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比喻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了创造了丰功伟绩的林肯总统,在万众欢腾中,以一曲悲歌赞颂一位伟大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对领袖之死的悲痛之情以及对领袖深深的崇敬之情。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着两首诗歌。
2.完成《学习与评价》上的练习。
【《船长》课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船长》教学设计06-27
《船长》教学设计[优选]11-25
《船长》精彩教学设计10-13
课文尊严教学设计10-17
课文《散步》教学设计05-18
课文白鹅教学设计10-17
课文《散步》教学设计10-17
课文教学设计01-25
课文教学设计短文教学设计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