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登岳阳楼学生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16 09:32:3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登岳阳楼学生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登岳阳楼学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登岳阳楼学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作家生平及思想体味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能力目标: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诗歌,培养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歌内涵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杜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由广景——个人——广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式感悟式自主式交流式点拨式讲析式比较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欣赏诗歌,就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因为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要想体味诗歌的魅力,就必须能准确把握诗歌内涵。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之法来欣赏杜甫的这首《登岳阳楼》。

  二、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1、学生出示自己查阅的作家作品简介,展示自己建立的作家小档案。

  2、教师做相关补充。

  三、学生整体感知,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1、诵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抓关键字,感知字面意思,口头表述;

  3、联意象——学生发挥想像,想像诗歌描述的画面;

  4、触摸诗人,知人论世,置身诗境;

  四、具体鉴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鉴赏)

  1、首联表面意境简单,其实寓含深意。运用知人论世”之法,试作分析?

  方法:学生感悟,交流讨论(师提示性引导,可联系第三联来结合体会)

  【明确】:

  ①重点抓住昔”今”

  ②联系背景及诗人

  诗人用了昔闻”告诉我们过去听说过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但由于战乱频繁,身世漂荡,这个愿望直到暮年才得以实现。通过今上”写出了自己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其实意在抒发自己早年抱负难以实现的苦闷!杜甫一生坎坷,虽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至今却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哪里还有喜悦?可谓百感交集!

  2、第二联是千古流传名句。请把本联与孟浩然的咏洞庭之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名句作一对比,看哪首诗的意境写得更好?

  (师可提示孟诗与杜诗的描绘洞庭景物的范围、胸怀)。

  【明确】: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湖水的气势和蓄势,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为阔大,其气度胸襟可说是雄跨古今”。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为东南两地,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浮”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由自然之景写出自己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所以杜甫的更好!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试分析作者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师提示何谓宽阔到狭窄的意境)。

  (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法体会)

  【明确】:

  ①由洞庭的广阔壮丽之景到个人的遭遇与境况。

  诗人写出了自己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②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落魄潦倒,黯然神伤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4、第三联中诗人把自己的身世经历融入里面,表达自己黯然凄凉的心境,诗人仅仅是因为自身的遭遇而心感悲凉吗?联系尾联作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法体会)

  【明确】:

  ①通过个人而想到国家,(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

  ②个人颠沛流离,老病孤舟,无人赏识,国家战事频繁,生灵涂炭,怎能不涕泗交流。意境由狭窄转为开阔!

  5、教师引导学生综合以上分析,把握本诗主旨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通过登岳阳楼的所见所感和对洞庭湖浩瀚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写,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五、延伸拓展训练,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请将杜甫这首诗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课后思考练习二)

  方法:

  ①学生讨论交流、分析

  ②教师可提示相关内容,在学生讨论基础上点拨

  【师点拨】:

  ①意境方面:李白的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接着写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雁儿高飞,带走自己的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人间一样,最后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起舞,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境界和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不同。

  ②风格不同:杜甫的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显得沉郁顿挫。李白的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象奇特,显得豪放飘逸!

  六、教师引导学生在鉴赏基础上当堂成诵

  七、课堂小结:

  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风格,通过情景相衬的方式写出了自己的苦闷心情和对国家百姓的担忧之情,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阔相交融,悲伤却不消沉,沉郁却不压抑。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地忧虑和关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尚的爱国诗人形象,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八、作业:

【登岳阳楼学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11-01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06-04

杜甫登岳阳楼08-05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06-16

《登岳阳楼》阅读练习及答案04-23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10-30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12-17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08-01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