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峡之秋》读后感

时间:2024-05-18 07:33:0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峡之秋》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峡之秋》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峡之秋》读后感

  一、谈话导入

  师:据老师了解,我们班许多同学都喜欢旅游,你们中有谁去过长江三峡?

  生:没有去过。

  师: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神游”一番金秋的三峡。下面,结合大家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哪一位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三峡?

  生一: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

  生二: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89公里。生三:三峡的特点是“瞿塘?雄?;巫峡?幽?;西陵?险?”。

  二、放录像,欣赏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的长江三峡,“听起来很美”,那么,三峡的山到底什么样?三峡的水又是什么样?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生:想!

  师:老师准备了一段录像,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放三峡风光片]

  师:欣赏了三峡的美丽风光,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一:我感到三峡太美了,真想去游玩一番。

  师:不仅是你,连老师也想去游览了。

  生二:我觉得三峡的山特别多,特别奇特,每一座都不相同。

  师:看来,你对三峡的山印象很深刻。

  生三:我觉得三峡的水特别清,特别美。

  师:你抓住了水的特点来说,不错。

  三、初步感知

  师:刚才大家看到,录像中的三峡真美;那么,课文中描绘的三峡又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文,读完后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生自学]

  [全班交流]

  师:大家觉得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齐回答):时间顺序。

  师:大家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生:“早上”、“中午”、“下午”、“夜”。

  师:对!这些词作为段落的开头,明确显示了文章的层次。你们最喜欢哪个时间的三峡?生一:早上。

  生二:中午。

  生三:下午。

  生四:夜里的三峡。

  四、深入自学

  师: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试着将景物的特点介绍给小组成员;开始自学。

  五、全班交流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

  生一:我最喜欢“下午”的三峡。我觉得这部分写的“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这一句写出了独特的景物“雾”。

  师:你找到了下午的景物:雾,很好!谁能给他作一下补充?

  生二:下午的三峡还有一个特点:黄昏来得很早,去得很迟。还有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水,使江面上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我这儿有一幅画,画了“一线天”。[投影仪显示]

  师:你介绍出了黄昏来去时间上的特点以及山、水的对比,讲得很好。其他同学怎么认为?生三:下午的三峡,长江平静轻缓,像一条小溪。

  师:哦,你注意到了长江的水势变化,非常细心。你能把这段读一读,读出长江的平静、轻缓吗?

  生三:[读文]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四:没有错字,流利。

  生五:语速平缓,读出了感情,挺好。

  师: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你觉得下午的三峡概括地说有什么特点呢?

  生六:青色、透明。(课文中词语)

  [师:板书:下午──青色、透明]

  师:其他同学谁愿意接着介绍自己喜欢的部分?

  生一:我喜欢“早上”的三峡,因为早上空气好,还有露水,像一颗颗珍珠。

  师:你加上了自己的比喻,真好。

  生二:早上,柚树、橘树上有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

  师:你找出了早上独有的景物:霜,又用两个词点明了特点,概括力不错。

  生三:早上,“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树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

  师:我们发挥一下想象力:阳光照耀下,橘树柚树的枝叶越发地绿,果实的颜色越发地金亮,相互映衬,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

  生:(齐答)明丽。

  [师:板书:早上──明丽]

  师:谁能用自己的体会,把这种明丽的特色读出来?

  生一:[读文]

  师:大家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生二:有一个错字,柚树的“柚”应读“yóu”,不读“yòu”。

  师:你真细心。

  生三:语速有点快,不够轻柔。

  师:你愿意再读一读,争取超过她吗?

  生三:试试吧。[读文]

  师:不错,你确实读出了三峡早上的明丽。下面谁来接着介绍其他部分的景物?

  生一:我最喜欢中午的三峡,因为中午的三峡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师:板书:中午──热烈]

  [教师出示投影图片:中午的三峡]

  师:你概括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提炼文章的能力不错。谁再给他补充介绍?

  生二:中午,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整个峡谷波光荡漾。

  师:你说说:为什么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呢?

  生二:因为中午的阳光把长江染成了金色,长江又很长,所以流动时,像一条金鳞巨蟒。生三:我给他补充:另外,中午时长江的水势很急,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师:你能把描写水势的词句读出来吗?

  生三:[读文]

  师:谁来给他的朗读点评一下?

  生四:太棒了,把山的“静”、水的“急”都读“活”了。

  师:确实如此,我们要向他多学习读课文的基本功。自己试着,像他那样读一读这段课文。

  [全体学生读文]

  师:只剩下“夜”没有介绍了,谁愿意试试?

  生一:夜晚,有渔火、灯标,渔火像星星一样眨着眼。

  师:你用得比喻,很恰当。

  生二:夜里还有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师:为什么像惊醒了一般?

  生三:因为夜很静。

  [师:板书:夜晚──宁静]

  师:关于夜晚,谁还有补充?

  生四:夜里还写了“月”。这里的月来得迟,不知不觉中就出现了。

  生五:我给她补充。月出的景色很美,我想给大家读一读。“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生六:我还有补充,“这一天,正是中秋”。我这儿有一幅课前画的画──《月底下的三峡》[展示画卷]

  师:面对如此朗月夜,你觉得这种氛围──

  生七:有一点儿神秘,让人产生幻想。

  [师:板书:神秘]

  师:我们了解到了早上、中午、下午、夜晚的三峡各有不同之美,那么,《三峡之秋》整体上带给我们一种什么气息呢?

  生:(齐答)成熟的气息!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一: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两岸的橘树柚树上结满了果实。

  师:在这个成熟的秋天,假如我们现在就坐在一艘游轮上,正行驶在长江三峡,谁愿意当向导给大家介绍一下美丽的三峡风光?

  生一:早上,橘树和柚树…

  师:作为导游,先给大家打个招呼。

  生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正行驶在长江三峡的第一峡──瞿塘峡,现在正是早晨,大家看:满山的橘树和柚树上,透明的露水闪耀着,仿佛撒下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今天恰逢中秋节,祝大家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合家幸福美满!

  师:大家觉得这位导游合格吗?

  生:(齐答)合格!

  师:不错,尤其是最后的祝福,充分显示出一个优秀导游的良好素质。

  六、扩展

  师:其实,三峡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是刚才导游介绍的这些景物,它的美可以说是美不胜收,关于它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大家拿出自己搜集到的诗歌、故事、图片等资料,相互交流一下。生一:我找到的资料是诗词,毛泽东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

  师:你认为哪几句是关于三峡的描写?

  生一:“高峡出平湖”。

  师:很好。

  生二:我找到的资料是《巫山神女峰的传说》;

  生三:我找到的是歌曲《长江之歌》;

  生四:我找到的图片是《葛洲坝水电站》;[投影仪展示]

  生五:我找到的是《三峡名胜古迹》明信片;[投影仪展示]

  师:大家搜集到的资料都很好,还有许多同学的资料没有展示,以后有时间再相互交流。最后,让我们在一首描述三峡两岸风光的古诗中结束这次三峡之旅吧!

  全班齐诵:《早发白帝城》

  七、谈感受

  师:课文学完了,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没有发言的同学,可以先讲。

  生一:我感到三峡太美了,长大了一定要去看看。

  师:不必等长大,假期有机会就可以去。

  生二:我觉得作者写的这篇课文很好,很有特色,很吸引人。

  (随机掌握)

  八、作业

  师:现在正是暮秋时节,请同学们课后观察一下身边的景物,借鉴本课的写法,完成“小练笔”。

【《三峡之秋》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峡之秋的阅读答案12-11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方案07-02

三峡之秋读后感10-02

山梁之秋成语10-21

《三峡》读后感04-28

《三峡》教学设计01-07

《三峡》的教学设计01-02

三峡教学设计06-10

三峡读后感范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