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青玉案》贺铸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13 07:08: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青玉案》贺铸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玉案》贺铸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玉案》贺铸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领悟作品以及作品以外的艺术魅力。

  【教材分析】

  这首词又名“青玉案”,为作者晚年退隐苏州期间的作品。贺铸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据周紫芝《竹坡诗话》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可见其影响之大。

  【学情分析】

  “一川烟草,满城同絮,梅子黄时雨。”这句是千古佳句,在学习《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时,曾做过分析介绍。因此在带领学生学习这首词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比喻等修辞手法外,更要让学生鉴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悟贺铸词的婉约风格,鉴赏词清丽的语言。技能目标:鉴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

  情感目标:体会词人表现出的隐退后的孤寂处境和怅然若失的心情。

  【教学重点】

  感悟贺铸词的婉约风格,鉴赏词清丽的语言。

  【教学难点】

  鉴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情感体验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歌曲《在水一方》中回忆诗经《蒹葭》:

  (设计意图:在邓丽君《在水一方》背景音乐中,引导学生背诵《蒹葭》一诗,回顾诗中写思慕美人而不得的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知人论世: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更有利于理解诗歌的意蕴内涵。)

  贺铸(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长于卫州(今河南汲县)。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能诗文,尤长于词。词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抒发怀才不遇之慨叹及纵酒狂放之作品。风格多样,情深语工。有《庆湖遗老集》、《东山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代表作有《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等。

  《宋史·文苑传》说他“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据说贺铸的仕途失意跟他的外貌有关,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贺铸状貌奇丑,面色青黑,当时人称为“贺鬼头”。贺铸长得丑,脾气又大,“人以为近侠”,是说贺铸其人性情豪朗率直,即使是对于权倾一时的贵族要员,只要稍有不合他的心意,他都要毫无保留地对其责骂而不计任何顾虑。因为为人秉性刚直,始为武官,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文职,一直沉沦下僚,官终太平通判。

  贺铸平生深受屈原影响,在历史人物中,贺铸理想的人格就是以屈原自比:“文章俪坟诰,俛就犹诗骚。?近接屈平好,佩兰杂申椒。”(《鹦鹉洲》)

  三、朗读全词,把握情感基调:

  (设计意图:诗歌重在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整体解析全词内容,把握“愁”的感情基调。)

  1、全班齐读,抽生朗读。

  2、老师指导朗读,点出全文感情基调:闲情(愁)

  3、诗人为何“愁”?

  四、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搞清楚全词的写作目的。)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贺铸晚年退隐至苏州,并在城外十里处横塘有住所,词人常往来其间。这首词写于此时此地,写路遇一女子,而引起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横塘,在苏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盤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是作者隐居之所。

  五、赏析全词:

  1、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设计意图:整体把握上片内容,明确哪些是描写的真实场面,哪些是虚写内容。)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

  2、赏析“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

  (设计意图:了解《洛神赋》的典故,体会词人留念、遗憾之情。)

  A、凌波、芳尘:

  典故: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

  B、“但”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仅仅、只有”之意,表达诗人留恋、遗憾之情。

  3、赏析“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

  (设计意图:了解《锦瑟》典故,掌握诗歌设问、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体会诗歌意境。)

  “锦瑟华年”指青春时代,语出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A、表现手法:用典、设问、虚实结合

  B、意境:

  “月桥花院”:环境之幽美;“琐窗朱户”:房室之富丽。

  青春年华,无人与度,写出主人公幽居独处的失望、寂寞之状。暗合作者自己不为世用的遭遇。(盛年不偶,必至“美人迟暮”)

  小结:上片写相恋和怀念,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

  4、赏析“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

  (设计意图:理解几个典故,体会词人悲伤之情。)江淹《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曹植的《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

  “彩笔”之典,出自《南史·江淹传》,江淹少时很有才华,后来梦中将所用的五色笔归还了原主郭璞,晚年才思减退,“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梦笔生花:江淹在被权贵贬黜到浦城当县令时,相传有一天,他漫步浦城郊外,歇宿在一小山上。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魁首,当时人称为“梦笔生花”。

  江郎才尽:中年以后,江淹官运亨通,官运的高峰却造就了他创作上的低潮,富贵安逸的环境,使他才思减退,到齐武帝永明后期,他就很少有传世之作,故有“江郎才尽”之说。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怀才不遇思想的流露,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才华和能力的信心。

  5、赏析千古名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设计意图:词人的愁绪在这句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本环节主要引用多位诗人写愁的诗句与贺铸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愁之多与连绵不断。)

  宋人罗大经曾作过一番比较,他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

  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以水喻愁者:

  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

  点拨:“烟草”连天,“愁”之辽阔无边;“风絮”满城飞舞,“愁”之纷烦杂乱;“梅雨”淅沥,愁”之连绵不断,永无尽期。

  结句之妙:

  A、以博喻表现“闲愁”之多、乱、连绵不断,十分生动;

  B、化虚为实,将无形抽象的情化为具体生动的物以增强感染力;

  C、设问的句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D、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者包括了初、仲、晚春,风雨阴晴,城内野外,天上地下各种情况,使人觉得愁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辨不清,拂不去,躲不开。

  “若问”一句的好处还在一个“闲”字。“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

【《青玉案》贺铸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蝉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04-05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8-02

ai教学设计 ai的教学设计05-29

贺金婚对联11-07

祝福的贺语06-09

贺炜语录10-19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鸟岛》教学设计小岛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11-11

怎样教学生构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及教学思路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