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03 17:49: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认识扇形。

  2、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3、理解扇形的大小在同一个圆中与圆心角有关,了解扇形与所在圆的`关系。

  4、感受图形之美,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

  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的大小在同一个圆中与圆心角有关,了解扇形与所在圆的关系。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学习有关圆的知识,你能指出这个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吗?(课件出示图形,指名回答)

  2、我们还学习了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下面同学们看一下这道题:(课件出示)一个底面是圆形的蒙古包,沿地面量得周长25.12m,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教师分析题目,指名上台完成,集体订正)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扇贝、扇形藻、折扇。

  师:这些物体的外形有什么相关的地方?(都是扇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扇形)

  2、师提问:那么什么是扇形?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1.教学中注重用迁移法学习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作用,实现知识的有效重组。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设计从扇形和圆的关系入手,借助知识的迁移来了解扇形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便于学生记忆。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教学弧、扇形、圆心角的过程中,利用PPT课件的动画演示讲解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一目了然,也便于学生对扇形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地进行结合,注重课件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课件的效果,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大小不同的圆、圆规、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

  师:这些物体分别叫什么?

  (学生依次回答:扇贝、扇形藻、折扇)

  师:这些物体的名称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扇子形状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扇形”。(板书课题:扇形)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导入,直观形象,学生能很快建立扇形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教学新课

  1.认识弧。

  课件出示扇形图。

  (1)用课件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彩色的线画出这两点间的圆的部分。

  (2)学习弧的概念。

  师指图:这段彩色的线叫做“弧”。因为这条弧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B,所以称这条弧为“弧AB”,弧是圆上的一部分。

  课件出示概念: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3)尝试画弧。

  学生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弧。

  教师课件显示出“弧AB”的反弧,让学生知道这也是一条弧。

  2.认识扇形。

  (1)课件演示:先出现彩色的OAOB两条半径,同时在弧AB与半径OAOB所围成的图形中涂上颜色。

  (2)扇形的概念。

  师指图:这个涂有颜色的图形就是扇形。

  师:根据刚才的演示和讲解,大家能说说什么是扇形吗?

  (生回答后,师小结)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画出扇形)

  (4)教师指着屏幕上圆中扇形的另一边空白部分问学生,这个图形叫什么?

  (学生猜测,答案不唯一)

  师明确:这个图形也是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两端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所以也是一个扇形。

  3.认识圆心角。

  (1)课件显示:OAOB两条半径闪动,然后问:“两条半径所夹的角∠AOB,它的顶点在哪儿?”

  师明确:像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扇形中找圆心角,并标上∠1的标志。

  问:说一说自己画的∠1为什么也是圆心角。

  师生共同总结:圆心角应该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角的顶点在圆心;

  二是角的两条边是圆的半径。

  (3)课件出示三个大小、方向不同的扇形图,让学生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扇形。

  师小结:这三个图形都可以称为扇形,因为它们都是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学设计3

  设计说明

  扇形统计图是小学阶段所学的统计图中较难的一种,它能恰到好处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我在设计时打破了传统统计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观察、操作、讨论为主要活动形式来教学新课。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层次性、实用性。

  设计时,化繁为简,注重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学时以“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为学习材料引入,有利于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渗透了健康饮食的教育。在观察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阶段,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不但使课堂教学具有“由浅入深”的层次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运用PPT课件辅助教学,直观生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

  设计时,教师充分利用课件的便利性和直观性。在探索部分,巧妙利用表格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分析部分,充分利用课件的直观特征引导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体现

  PPT课件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谈话引入。

  师: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但我们的膳食是否平衡呢?老师这里有一幅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课件出示)

  师:它是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并用直观的宝塔图形式表现出来。同学们能不能从这个宝塔图中知道我们需要的哪种食物最多?其次呢?接着呢?

  设计意图:以“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引入,有利于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渗透了健康饮食的教育。

  2.对比归纳,分析特点。

  课件出示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表。

  (去掉最后一列百分比的数据)

  师: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来表示图中的'数据呢?

  (条形统计图)

  师:(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从条形统计图中同学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

  师:大家再来看一下这张统计表,我们增加一个栏目“约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3.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能不能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约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呢?(不能)有没有哪种统计图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小组讨论)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扇形统计图》数学教学设计06-16

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1-28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06-05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02-04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圆的面积》11-30

《扇形统计图》数学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0篇)11-02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最新05-11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5-1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