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5 07:25:1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范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范文1

  教学目标:

  分析诗歌中心意象大堰河。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诵中分析中心意象大堰河人物形象,体味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33年的1月14日,那是一个大学纷飞的夜晚,诗人面对铁窗,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想起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写下了这一首包含深情的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来走进大堰河。

  二.疑问长廊(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从同学们的预习提问中,我整理出了以下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1.字词品味存疑:诗中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数量词以及一些渲染性等词语,他们的使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2.意象分析存疑:大堰河作为中心意象,文中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情感探究存疑:诗人想通过对大地母亲大堰河的描写,传达什么情感?

  教师就学生疑问提出本节课教学目标:本节课以同学们的第二个为题为核心,解决问题:即大堰河作为中心意象,文中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三.初读诗歌,走近大堰河。

  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下面问题进行填空,以文本为依据,读一读,说一说,充分了解学生初读诗歌后对大堰河的初步认识,问题如下:

  大堰河是一个()的人。

  这里可能出现以下种种答案:身份卑微、悲苦凄凉、深爱乳儿、纯朴善良、穷困勤俭、乐观坚韧等等词语。

  四.分组探究,走进大堰河。

  从上面个同学们给出的描述大堰河的人物形象的词语中,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词语进行品析,先找出原诗歌中哪里可以看出大堰河的这种形象,然后进行分析和朗诵,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讨论,每个小组找一个人展示:

  第一小组:我们小组分析的词语是悲苦凄凉。诗歌的第3节,第7节,第10节,第11节中都能反映出来。第10节中,数词“四十几年”和“数不尽”强调多,生前出多,历难多,忍受的苦难多(教师总结);而数词“四块”“几束”“一手把”强调活着时得到少,死后带走的少(教师总结)。这一多一少之间的对比,反映出大堰河凄苦悲凉的一生。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分析的词语是大堰河深爱乳儿。诗歌的第4小节可以看出来,请老师允许我上黑板,写出这节诗歌的结构:

  你……怀里,抚摸我;

  在你……之后

  ……

  在你……之后

  你……怀里,抚摸我。

  从这里可以看出,本节诗歌起于“你……怀里,抚摸我”、止于“你……怀里,抚摸我”,从结构上来说,大堰河只要是有空,总是抱着我,抚摸我。中间是一系列的劳动,说明无论再重的体力活,从结构和内容上来看,大堰河都不会忘记抱诗人,抚摸诗人,体现出了大堰河对诗人的深深的爱。

  第四小组(抢先举手):老师我们分析的词语是勤劳乐观。从第七节诗歌中可以看出,分析方法跟第二小组相同,从结构上看,本节诗歌起于“大堰河…劳动了”、止于“大堰河…开始劳动了”,从结构上重复,给人感觉,大堰河就是一架劳动的机器,加上中间是一系列繁重的体力活,更能看出大堰河的一生是勤劳艰辛的一生,但是诗节的前面有“她含着笑”在不停地重复,可以看出她勤劳辛苦但是依旧很乐观。

  第三小组:我们组研习的词语是纯朴善良。从诗歌的第4小节第8小节都可以看出这一点。我在补充一下第四小组的问题,出了他们说过的'外,大堰河之所以在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下还能“含着笑”,说明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劳动妇女身上那种的坚韧和善良的性格(老师引导),她深爱着自己的乳儿,还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乳儿身上,做着那没办法完成的梦。

  第五小组:我们研习的是穷困节俭。从诗歌的第6节中可以看出来。第六节里写了诗人父母家里很多的极讲究的家具,可是大堰河家里的是乌黑的酱碗和乌黑的桌子,从这个对比中可以看出大堰河家里很穷困。

  老师引导:本节诗歌中有一种相对的矛盾的词语,大家找一找都有哪些呢?同学们找出的有“家”与“客”“妹妹”与“不熟识”“天伦叙乐”与“…”,通过这些矛盾的对比,可以看出作者对着个新家的不接受,映衬出对大堰河的依恋。

  第六小组:老师,我们组讨论的是身份卑微。诗歌中第1节第2节能集中地反映出来,大堰河只是一个保姆,她来名字都没有,从这些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卑微的身份。

  五.总结和提升。

  从同学们研习的这些材料中,可以总结出大堰河如下性格形象: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个地主阶级的叛逆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上善良而又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诗人说“大堰河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而她又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了“我”。这样质朴的叙述,赋予大堰河丰富的象征意义,大堰河是与山河、村庄同在的人民的化身,是一个平凡、沉默、隐忍的大地母亲和生命的养育者的形象。这样,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沉默中蕴含着宽厚、仁爱、纯朴与坚忍,是“大地”“母亲”“农民”“生命”多重意象的组合。土地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以及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他至高无上的诗神就是养育了他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普通人民以及他们生命的存在。

  大堰河用所有的乳汁喂养着民族的梦想,把母爱种植在苦难的岁月里,她的宽厚、仁爱流成了一条源源不断的真正的大堰河。在苦难面前,她含着笑。虽然想吃上乳儿的婚酒的梦,在她生命的尽头也没有抵达,背负着“悲苦种族之最悲苦”“岁月积压下来的耻辱和愤恨”,没能”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孤眠在“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上。

  诗人用雪、瓦菲、园地、青苔等等营造了一个低沉、晦暗、沉重、破落、充满沧桑感的画面,诗人对大堰河的思念、同情沉淀在字里行间;诗中一幅幅画面快速组接、变换,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勤劳、善良、纯朴的劳动妇女形象,无声,就是沉默。大堰河就如同一匹老马,默默地忍受苦难,她身上有着中国人民的美德——坚忍、善良。这在诗人心中耸起了一座精神丰碑。

  六.拓展和作业:

  艾青在那样的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想起了身份卑微一生劳苦的大堰河,为她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赞美诗。同学们,在我们身边也生活着这样的底层劳动人民,你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感触和思考呢?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发表自己的见解。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范文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的诵读方法,体会排比反复修辞的好处和诗歌抒发的情感。

  2.通过反复诵读和揣摩诗歌语言,锻炼朗读能力,培养鉴赏能力,体会诗人的情感。

  3.激发创作热情,尝试着自己动手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情愫。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大堰河的感情和文中排比、反复等修辞运用的好处,激发创作热情。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关键词句赏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与学生共同回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引导学生回忆作者对国家深沉的爱,引出作者对于其保姆——大堰河的思念之情,顺势导入本课《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初读课文,学习批注阅读

  1.通读全诗,标出小节,试着划分出节奏读出自己的感受。

  明确:全诗共13小节,学生初步感知艾青对大堰河的情感。

  2.教师范读一小节,划分节奏。(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

  明确:以第6节为例,诗人在这一节突出的描写了地主家庭的富足以及我的不适感,与我之前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诵读时,比如“红漆雕花”“金色的花纹”“‘天伦叙乐’的匾”“丝的和贝壳的”“油漆过”“安了火钵”“碾了三番”等修饰语都应适当强调,以符合作者突出地主家庭富足这一意图。

  作者自比为“新客”,比如在读“摸”“呆呆”“看着”“不认得”“不熟识”等词语时应用心诵出“忸怩不安”之态,以突出作者的.不适感。

  3.学生带着这个任务继续读诗:这首诗很长向我们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明确:首先,分别介绍我和大堰河;其次,雪天作者在囹圄中,触景生情,回忆起自己的保姆大堰河;最后,作者集中的抒发了对于大堰河的爱。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

  1.第4节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首先,一幅充满温情的劳作画面,大堰河在一天的劳作之后抱起我、抚摸我,充满温情。其次,这样文字让每一位读到的人都会感觉到温暖,比如“厚大的手掌”“怀里”“抚摸”“灶火”“煮熟”等,与第3节的“雪”“坟墓”“枯死”等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作者在困境中(入狱)触景怀人,引起作者对于温暖美好的回忆。最后,运用“在……之后”的排比和“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这样的反复,通过排比的列举突出了“大堰河”的劳作辛苦,通过反复,突出的体现了大堰河对我的爱并不会因为繁重的生活而有所减少,给幼小的作者带来了丰富的爱的感受。

  2.设置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作者后来回到了他的家里,他的感受是怎样的?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要求:小组内的成员都要积极发言并且认真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可以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去理解作者的心理变化。

  明确:“新客”将作者回到富足的自己家中的不适凸显了出来,面对家里华丽的装饰和物质生活上巨大改变,我产生了强烈的陌生感,这样的陌生感足以让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心理崩溃。

  3.通过刚刚分析过的两节,你认为排比和反复的修辞在“新诗”当中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内容上,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形式上,与古体格律诗比较起来,没有严密的韵脚和整齐的句式,但是通过排比和反复的运用让全诗节奏鲜明旋律回环,体现出新诗的韵律美。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作者的两个家是“贫与富”“亲与疏”“简陋与华丽”的对立,如果你是作者你更喜欢哪个“家”呢,说说你的理由。

  2.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试着自己写一首自由诗,内容不限,真情实感即可。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范文3

  【三维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

  ⑵ 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难点:

  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讨论分析──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我爱这土地》、《给乌兰诺娃》、《礁石》等。

  19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为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颠覆政府”罪判处艾青有期徒刑六年。被捕之后,狱中生活使他由绘画转向了新诗写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这样诞生的。1933年1月的一天早晨,牢房阴冷,铁窗临风,窗外晓雪飞舞,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这位只有二十三岁的诗人,不禁想起了用乳汁把他养大的保姆,思念感激之情冲击着诗人的心。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它在《春光》杂志一卷三期上发表之后,立即轰动了全国,并受到了茅盾、胡风等文学前辈的好评。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播放本诗朗读录音带,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2、学生试读,除要求准确、清楚之外,还要注意表达出本诗的节奏和旋律。

  3、理出本诗的抒情结构,初步说出大堰河形象特征:

  第一部分(1~3节)怀念痛悼──身世悲苦低微。

  第二部分(4~8节)眷念 感激──勤劳善良无私。

  第三部分(9~11节)同情控诉──命运悲惨。

  第四部分(12~13节)讴歌赞美──灵魂高尚。

  三、深入研究,体会构思特点

  诗人在构思本诗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进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时而详写,时而略写,任意挥洒,无拘无束。请学生举例说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可作如下的归纳:

  第一部分,诗人告诉我们,由于看到雪才想起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这是写本诗的导火线。在具体安排上,却一开始交代大堰河与我的关系,她没有姓,没有名,缺少独立的人格。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突出诗人强烈的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在激情的推动下,回忆大堰河对我的抚爱。为了充分地表现这种爱,诗人不惜笔墨进行铺排,又写他在自己家里的陌生、忸怩之感衬托大堰河的可亲可敬。

  第三部分,用叙述方法,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这是诗人最感痛苦的事。他用舒缓的笔调,边叙述,边叹息,更显得沉痛。

  第四部分,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诗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诗人的感情到了极致,往往要抛弃具体的叙述或描写,借助直抒胸臆的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火山喷发似的激情,第12、13节便是明证。第13节,感情最强烈,语句却最少。诗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语言罗嗦,就难以充分表现自己心中的强烈的激情。

  四、分段朗读,揣摩体会诗的节奏和旋律

  朗读提示:

  第一部分:第1、2节充满怀念和同情,语调舒缓。第3节,感情沉痛、悲哀,语调低沉、有力。

  第二部分,着重写回忆,感情上时喜时悲,变化不定。朗读时也要随之节奏多变,构成变化多端的旋律。

  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的凄凉,节奏应放慢。

  第四部分,是献给大堰河的赞美诗,感情炽热,因而要节奏强烈,旋律加快。最后一节,诗人的感情已走向高潮,朗读时也应热情奔放,把火山喷发似的感情传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做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

  六、布置作业

  课外反复朗读课文,注意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对大堰河进行塑造这一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大堰河的形象。

  2、分析诗歌的'表现特点。

  〖教学过程〗

  一、讨论分析大堰河形象

  1、布置预习思考题:

  ⑴、从哪些地方表现出大堰河对诗人有慈母般的爱?

  ⑵、大堰河的勤劳纯朴、宽厚善良、只求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⑶、为什么说大堰河的形象意义决不仅仅是对大堰河个人的讴歌与赞美?

  ⑷、本诗除了通过对大堰河形象的塑造进行抒情外,还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进行抒情。这具体表现在何处?

  2、根据预习提纲,学生自学,再分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代表一名回答一题,经师生评议、补充,统一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答案〗

  第1题:主要表现在第4、5、8节里。在第4节,用八个排比句集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这八句实在是八个出色的细节,把她的爱心写得非常具体、充分。“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两句首尾反复,起了点化、强调感情的作用。在第5节,叙写“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之后,发问道:“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显而易见,从哭声中传达出来的是对乳儿的爱。这种间接表现的方法是十分有力的。在第8节,进一步写大堰河对乳儿之爱,其细节有切糖、夸画、赞儿、梦做“婆婆”等。特别是那个梦,表现她具有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得浪漫,富有幻想、激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爱至极致,不禁做起梦来。她的梦可以看作对乳儿的祝福,当然也表现出她个人的精神要求。不过,她很本分,知道自己地位低下,不配享受这幸福,所以她不敢把梦对人说。

  第2题:在第4节,描写她在家整天做家务,带孩子,忙得不可开交,在第7节,用6个排比句集中写她在乳儿家劳动,年复一年,始终“含着笑”,显得那样勤劳纯朴,宽厚善良。为了乳儿,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什么都肯干,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

  第3题:大堰河的性格特征和不幸遭遇,在旧社会颇有典型性。诗人在第12节里明确写道:这首诗是“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由此可见,“大堰河”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诗人对她的讴歌和赞美,实质上是对广大劳动妇女的讴歌和赞美。

  第4题:第1、2、12、13节都是诗人直抒胸臆。

  3、讨论小结:

  这首诗选择了大堰河若干生活片段,一系列细节,多侧面地展示了她丰富的个性。大堰河勤劳纯朴、善良无私,在她身上概括了千百万劳动妇女的共同品质,她的悲剧命运很有典型性。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对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愤怒控诉。

  二、赏析诗歌艺术特点

  1、是借叙事抒情。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在叙事中抒发强烈的怀念、赞美、爱戴之情。

  2、是对比、反复、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提问:本诗哪些地方运用了上述手法?举出例子后,请谈谈它们所起的作用。

  明确:

  学生可从重点语段如第4节中的八个排比句,第7节中六个排比句,第4、6、7、8、9、11节开头和结尾诗句的反复,第4、6节的对比等来回答。

  妙用对比:两个家庭生活对比,体现社会制度不合理;两家的不同待遇对比,显示诗人的爱憎;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美丽梦境和凄惨死亡对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

  大量反复:表现特有的感情,使诗句一唱三叹,增强表达效果。

  多次排比:既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也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三、激活思维,探究阅读

  (学生自由发言,答案不尽一致,但只要有闪光点,教师都给予肯定和赞许)

  探究课题:关于“紫色的灵魂”的理解。

  观点一:紫色是悲哀、不幸或伤痛、死亡的象征。

  观点二:紫色应是高贵的象征。

  观点三:著名特级教师韩军则认为:“痛苦”和“高贵”不矛盾,灵魂因“承受太多苦难”而“尊贵、伟大”!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重点问题的探讨进一步了解了人物形象和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分析了该诗的艺术特色。这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但并不排斥叙事,甚至是细节描写,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充分体会诗人满怀的激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此诗一大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并学习这些修辞手法。

  五、布置作业(二选一)

  1、复习课文所学,联系生活现实,给母亲写首颂歌。

  2、课外阅读艾青诗作《我爱这土地》、《礁石》、《给乌兰诺娃》等, 写一篇评论谈谈你对艾青诗的认识。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范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了解本诗铺叙细节,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学会通过诵读去体会把握诗中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反复诵读,体会回环、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挚的情感,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

  揣摩语言,理解诗中形象,领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三、主要方法

  分组比赛,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几天,晓风来我校作报告,内容之一,就是学会感恩。我觉得这个题目选得太好了。是啊,应该学会感恩!因为人是在恩惠的阳光雨露里长大的。学会感恩是做人的.起点,学会感恩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学会感恩才能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上个世纪,有个最懂得感恩的诗人,他把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献给了养育他的保姆——他就是著名诗人艾青。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深挚情感。

  2.揣摩诗歌语言,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三)分组比赛,合作探讨

  1.第一轮比赛:诵读

  大致过程:(1)宣布比赛规则。两组合作读一遍课文,第一、三组读1~7节,第二、四两组读8~13节;推荐代表诵读;没人读算弃权。

  (2)准备两分钟。

  (3)各组轮流读

  (4)集体评议,奖给优胜组一个五角星。

  2.第二轮比赛:各组轮流提问,自由解答

  宣布规则:

  (1)时间15分钟

  (2)一组提问,其它组自由解答。

  (3)每提一个问题或每一次正确回答,其组均加一个五角星。

  (4)提的问题没人能回答,提问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两分钟准备──开始提问──评出此轮优胜。

  3.第三轮比赛:老师提问,学生抢答

  此轮比赛视上一轮提问的情况而定,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刻,就少提问;如学生的理解还较浅,那教师就要通过一定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安排时间大约5分钟。答对一个,其组加一个五角星。如:

  (1)大堰河是怎样的形象?

  (2)作者是这样塑造这一形象的?

  (3)第12节最后三句如何理解?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4)本诗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

  4.算出三轮比赛各组所获得的五角星总数,确定优胜组,予以表扬。

  (四)拓展延伸思考讨论,自由发言

  1.问题:学了这首诗,你对自己的父母特别是母亲有没有一些深的认识?你觉得应该怎样去感恩自己的父母?

  2.自由发言

  五、课堂小结

  学会感恩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一个有高尚修养、令人敬佩的人。学会感恩从感恩父母开始。

  附:板书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范文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2、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3、情感目标: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对大堰河形象的认识

  2、难点:

  (1)作品写作时代、背景离现实时代较远,学生热情较难调动

  (2)文章篇幅较长,四十分钟学习较紧张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MTV作品《懂你》,用画面、歌曲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冲击,激发学生

  的兴趣,同时用这首作品引出“母爱”这一话题。

  播放片段后,教师以“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一篇赞美特殊母爱的诗歌,艾青的《大堰河──

  我的保姆》”导入新课。

  投影课题:课题背景设计为一只燕子给几只乳燕喂食的图片。

  投影“学习目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配较为凄凉的背景音乐烘托气氛。

  同时投影自读时的任务:试在脑海中为大堰河“画像”——目的让学生从整体把握大堰河

  的形象。

  自读课文后,让生闭上眼睛想想大堰河的形象。

  (三)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后,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给大堰河

  填写一份“档案”,可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也可自己设计。表格留出空行,目的让学生

  自由发挥。

  表格见课件

  教师巡视,适当点拨,拓展学生思维。

  五分钟后,教师提问,检查学生讨论情况。并让学生说明理由,相机让学生朗读诗文,体会感情。

  预想可能出现不一致的回答:

  属相:牛——忍辱负重、默默奉献、脚踏实地

  猪——任人宰割、不知反抗

  兔、羊——温顺善良......

  血型:O——奉献型,万能献血者

  其他型——学生可能从大堰河性格方面考虑

  身高、体重——体重可能因大堰河生活状况而偏轻。

  健康状况——估计学生会写出“营养不良、椎间盘突出”等,能自圆其说即可。

  人生信条——学生的答案会是丰富多采的。教师适时说出自己的认识:套用鲁迅先生的名

  言“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来深化大堰河的形象。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中筛选有用信息,并发挥想象,对“大堰河”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也能使学生把这篇较长的文

  章读短,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中的第(2)点。同时也避免了就课本讲课文的简单枯燥乏味。

  2、教师:“既然是档案,照片必不可少。老师这儿有几副图片,你们帮我看看哪副图片

  更符合大堰河的形象。”

  依次投影四副母子图,最后将四副图定格在屏幕上,让学生讨论争鸣。

  预想可能出现的情况:

  学生会在第二副和第三副之间发生争议。

  处理方法:发动学生进行争鸣。要求从文中找依据,言之有理。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对大堰河的认识由抽象的概念上升为具体的外在形象。让学生在争鸣中进一步明晰大堰河形象。

  (四)观看观看MTV《懂你》

  体会片中母亲的形象

  教师:“分析了大堰河的形象后,让我们再感受另一分伟大的母爱,请欣赏《懂你》,大家要注意画面中的故事。”

  教师播放MTV《懂你》片段,学生静静感受。教师也可用包含深情的语言叙说这一片段的故事。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

  1、由大堰河这一特殊的母爱扩展到广泛的母爱,扩展到学生的内心,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2、将学生由合作探究的热烈气氛过渡对感受母爱的'深沉气氛。

  (五)诵读课文

  让学生再读课文。同时投影要求:

  1、哪些语段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母亲?

  2、找出让你感动的语段,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学生任意挑选一段朗读,教师相机评价。必要时反复读,直至教师范读一段。

  学生朗读后,教师可适时提问:“你读的这段是否让你想到自己的妈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妈妈吗?”或“妈妈疼爱你吗?能给大家讲讲吗?”

  之后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将最后一段中的“大堰河”换成“妈妈”,再反复读。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大堰河形象后,通过诵读课文,体会感情。并将作者对大堰河的感情升华为学生对自己母亲的感激之情。再怀着这种感情去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课文中。

  预想可能出现的情况:

  学生可能会因为害羞不愿说自己母亲的事。

  处理方法:教师要用诚意去打消学生害羞心理。

  (六)课内(外)练笔

  教师:“只有平凡的儿女,没有平凡的母亲。我们的母亲都是可亲、可敬、可爱的……母爱,人类情感走廊中的上品,伟大永远是它的同义语。母亲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声轻轻的呼唤,还有那眼角的皱纹、满手的老茧,微驼的背影,哪一个做子女的不应刻骨铭心?

  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

  投影要求:以“母爱”为话题写一段文字,50~150字即可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由课文的学习转入对自己母亲的赞美,完成情感目标。预想可能出现的情况:时间紧张,学生无时间写。

  处理方法:

  1、留作课下作业

  2、读一篇学生写的片段

  (七)结束语:

  学习这课,我们不仅要学会分析人物形象,诵读时把握感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课让我们更了解我们母亲的情、母亲的爱、母亲的心,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珍视母爱,更好地爱我们的母亲!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大堰河教学设计10-07

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有感02-20

大堰河我的保姆读后感02-22

我选我教学设计08-02

《我的家》教学设计11-27

我想教学设计08-08

我的太阳教学设计09-10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05-30

原谅我教学设计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