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5 08:16:0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通用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通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通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律诗特点,读出韵味。

  2、理解诗歌内容,读出情感。

  3、品尝意象,通过联想,感悟情境。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读出情感。

  【教学难点】

  品尝意象,通过联想,感悟情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检测预习,请学生们齐读诗歌。(学生齐读)

  师:大家没有读错字,节奏把握得还行。

  二、了解学习目标。

  幻灯片显示学习目标:

  1、了解律诗特点,读出韵味。

  2、理解诗歌内容,读出情感。

  3、品尝意象,通过联想,感悟意境。

  (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

  三、活动一:了解律诗,读出韵味。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律”字,请学生们组词。

  生:律师、法律、严于律己……

  师:《尔雅》中说:“律,法也。”律的本义是规定和法度。律诗又称格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法度最为严谨的一种诗歌体裁。

  幻灯片展现:律诗的章法:篇有定字,句有定字。

  字有定音,音分平仄。

  (一)篇有定字,句有定字:

  师:请同学们齐读律诗的章法。(学生齐读)。律诗是“篇有定句”,大家以句号为单位,数一数律诗是几句?

  生:八句。

  师:不错,八句以上的律诗我们称之为“排律”。“句有定字”,再请一个同学来理解“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生:“五言律诗”就是每一句是五个字的律诗;“七言律诗”是指每一句是七个字的律诗。

  师:“五言律诗”简称为“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为“七律”;他们八句分为四联,请大家依据每一联的名称的意思,思索一下应当对应哪一联,连连线。

  幻灯片展现:第一二句尾联

  第三四句首联

  第五六句颈联

  第七八句颔联(颔:下巴)

  (学生答复:教师提示依据人身体的部位,由上到下的记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师:现在我说哪一联,你们快速的读出诗中的句子。(师生共同完成活动:或齐答、或开火车。)

  (二)字有定音,音分平仄。

  1、律诗的平仄:

  师:“字有定音,音分平仄。”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中有一套固定的平仄格式,八句中每一句的每一个字,该平该仄,必需逐字讲究,古音和今音略有不同,也许可以这样分:

  幻灯片展现:平声:约为今音的一二声仄声:约为今音的三四声

  例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师:平声声调漫长,有绵延之感;仄声短促有力,含顿挫之意。请同学们在读平声时,延长声调,一个平声缓缓的晃一圈头;读一个仄声时,晃半圈头。我们用这种“摇头晃脑法”把握韵律,还可以治疗颈椎。(生笑)

  (活动练习:教师摇头晃脑的范读首联,学生各自仿照亦摇头晃脑的读,选一两个读得好的表演一下)

  师:这样平仄相间,形成了诗歌匀称而多变的节奏,抑扬顿挫,动听和谐,下面我们用“摇头晃脑法”将这整首诗的平仄读出来。大家看黑板的板书,为了便利大家区分把握平仄。教师用“─”表示平声,用“│”表示的仄声。

  黑板板书展现: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 ─ ─ │ ─ ─ │ │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 ─ │ │ │ │ │ ─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 ─ ─ │ ─ ─ │ │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 ─ │ │ │ │ │ ─ ─

  (活动练习:学生各自仿照亦摇头晃脑的读,教师摇头晃脑的范读,然后学生单个、齐读表演。)

  2、律诗的押韵:

  师:律诗的音韵之美除了平仄动听和谐之外,在诗歌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终一个字,都是用韵母一样或相近的字,这叫押韵。

  幻灯片展现:押韵:全首诗通押一韵,通常压平声韵。

  一三五七不管,二四六八清楚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诗歌中找出押了韵的韵脚字是哪些。

  生:应当是:前、悬、年、边。

  师:看看韵脚字都在哪几句上?

  生:在其次、四、六、八上。

  师:对的,这就是押韵的一个规律即:一三五七不管,二四六八清楚。请同学们在读韵脚字时,声音适当的延长,这样能使朗读吟咏时,产生音韵和谐之感。

  (学生活动:学生先自己体会读有韵脚字的诗句,然后加上平仄的“摇头晃脑法”,一起齐读诗歌。)

  师:这一次的吟咏韵味十足,比课前的第一次读得棒多了,但感觉仍缺少些情感。下面我们进入到今日的其次个活动。

  四、活动二:理解诗意,读出情感

  1、谈初读感悟:

  师:请同学们结合你的初读感悟,思索一下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对家乡的思念。

  师:很棒,你把诗歌的大致意思读懂了。

  2、知人论世:

  师:读诗还讲究知人论世,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资料,并结合诗人的情感,思索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幻灯片展现: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写这首诗时,诗人经过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学生答复,教师点拨。

  诗人的形象:一个漂泊羁旅、思念家乡的游子。

  3、深入研读:

  师:请找出表达诗人漂泊外地、思念家乡的字句,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沟通争论,五分钟后沟通答案。)

  生:“次”是停靠之意,题目的意思是临时停靠在北固山下。

  师:是啊,这仅仅是诗人旅途中的一个驿站,不是最终的港湾。

  生:诗人在绿水之上乘着“行舟”,驶向青山之外的“客路”,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羁旅在外,车马劳顿。

  师:你言简意赅,很好的诠释了首联的含义。

  生:思念家乡,写了一封“乡书”,盼望“归雁”能够帮他带回洛阳。

  师:“鸿雁传书”是古诗歌中常常用的典故,同学们要把“归雁”和“小燕子”这两个“yàn”字区分开来。

  师: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哪一句诗点明白写作的时令?

  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结合解释看,这首诗应当是写于年末春初,拂晓之前。

  师:是啊,这个时候一般的人家都是亲人团聚,其乐融融。而诗人却孤身漂泊在外,且时序交替,匆忙不行待,怎叫人不顿生思乡之情?

  五、活动三:品尝意象,联想意境。

  1、师:诗歌一般来说是“诗中有画”,你觉得哪一联最有画面感?

  (学生七嘴八舌的答复,用简洁的语言勾画诗歌的图画。)

  2、师:现在请发挥你的想象,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情景。

  生:江面潮水涨起来了,风吹着船帆鼓鼓的。

  师:是这样的吗?同学们,要描述诗歌的情景,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请同学们找出这句诗写了哪些景物?

  生:潮、两岸、风、帆

  师:依据诗人的描述,想象一下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答复,教师点拨:两岸阔是潮平的结果,我们可以感悟到潮水涌涨,江水浩渺。风“正”,“正”应当理解为“和、顺”,微风和顺;帆“悬”,“悬”是端端直直的高挂着,可见波平浪静。

  师:那么看到这样的景物,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

  生:应当是心胸开阔,心情开心。

  师:对的,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3、总结提升:

  师:现在,我们归纳总结,如何品尝诗歌意象,描绘情景。

  幻灯片展现:品尝诗歌意象,描绘情景

  第一步:找景物——品特点——悟情感

  其次步:发挥想象,缀连成文。

  六、学以致用:(课后作业)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家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发挥你的想象,描绘颔联的情景。

  七、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通过三个活动,吟咏诗歌的韵味,品尝诗歌的情景,有方法,有规律,盼望同学们能将所学,应用到以后的诗歌学习中去,感谢大家!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03-09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范文05-25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通用5篇)04-19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12-15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11-08

《一下识字》教学设计04-03

苏教版五下练习6教学设计03-13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设计的过程04-29

二次根式教学设计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