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二年级《识字3》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28 12:15:5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识字3》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识字3》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识字3》教学设计

  二年级《识字3》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甲、骨、类”等16个生字,会写“贝、壳、甲”等10个生字,会写“贝壳、甲骨文、样子、可以、钱币、钱财、有关”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2、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归纳一批学习过的形声字来学习本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学重点:

  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掌握贝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中书写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有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自由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1)流、泪、河、江

  (2)说、话、记、读

  (3)树、杨、李、林

  (4)购、货、赠、赚

  2、说说你的发现。

  生1:第一组的字都是“氵”,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

  生2:第二组的字都是“讠”,言字旁的字都与说话有关。

  生3:第三组的字都是“木”,木字旁的字都与树木有关。

  生4:第四组的字都是“贝”,贝字旁的字都与钱有关。

  3、师:孩子们真聪明,观察得非常仔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贝有关的课文。

  4、揭示课题:

  5、贝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预习情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有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

  (2)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汇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看看有不会的吗?如果有不会的,同桌互相教读。

  (2)出示有困难的生字,强调:

  A珍、饰、赚都是翘舌音。

  B品、贫都是前鼻音。

  (3)去掉拼音读一读这些生字。

  (4)把生字送入词语宝宝中再读。

  甲骨文贝类漂亮珍贵饰品随身携带有关

  容易损坏钱币钱财贝壳样子可以

  3、再读课文,注意:要把生字读准确,不能添字,不能漏字。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贝”的由来,以及由贝组成的'字都与钱财有关。

  三、学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指名说明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1)第一自然段贝壳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

  什么?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2)第二自然段贝壳有什么特点在古代人们把它用作什么?除了珍贵漂亮贝壳还有什么特点?它在古代有什么用途?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是贝壳在古代的作用作为饰品。由于贝壳不容易损坏,所以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

  (3)用贝字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书上例举了一些例子。

  赚、赔、购、贫、货

  3、除了书上列举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她贝字旁的字吗?(请同学们让字典帮忙)

  四、细读课文,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再读课文,用横线勾出贝字的由来。

  2、精读细读,用波浪线勾画出贝的作用及特点。

  3、讲一讲贝的故事。

  五、作业。

  1、将“贝”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观察生活中的字,看看你知道哪些字的由来。

  二年级《识字3》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会正确书写“灶、尖、歪”。理解本课新词。

  2.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诵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写好生字“灶、尖、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创设情境;

  上课了,老师先请学生看老师做一个动作,只见老师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做出一个向远处看的样子。“同学们,老师在于什么?”这个问题多容易,“老师在向远处看。”老师接着问学生:“老师为什么把手放在眼睛上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老师稍作提示,学生思考后回答:“太阳照着眼睛,看着不舒服,老师是用手挡太阳的。”“对,你们看看这个字。”出示“看”字,“上面是一个撇手,下面是眼目的目,手搭凉棚向远处看,当时,人们造这个字的时候,和小朋友们想的一样。‘看’多有趣呀。

  2、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学的《识字3》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些这样有趣的字,你们自己读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能发现一些有趣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要求:

  (1)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 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和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

  (3) 把自己记住的字在桌子上书空。

  2、交流讨论:谁发现了哪个汉字有趣的地方。

  学生会发现:

  “笔”的笔杆是竹子做的,上面是竹子头;笔头是动物的毛做的,下面是毛字。

  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尖的“尖”。

  墙上的画挂得不正,就是歪。

  对于“灶”“尾”则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只要有道理就行。

  3、检查读书情况。

  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书,其他同学一边看着书,一边认真听,看他是不是读准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通了句子,当他有读错或读得不理想的地方,请同学们帮助他纠正、改进。

  4、自己练读两遍课文。

  三、细读课文,用心品味

  1、刚才同学们自己把课文读了两遍,谁来说说你对宁宁有了哪些了解? 你是怎么知道的? 找出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2、来,让我们看看宁宁画的画是什么样的。指导看图。

  3、指导朗读课文第一、二句。

  4、宁宁画炉灶没有门,画鸭子尖嘴巴,画桌子腿歪斜,画大马没尾巴。

  课文说宁宁是一个粗心的小画家,你觉得宁宁仅仅是粗心吗?

  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5、“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是怎样的?

  6、、指导朗读第三句,注意问句的读法。

  7、练习背诵,赏读品味。

  (1) 指名读。同学读的时候,你可以跟着他在心里读,或者小声读。

  (2) 老师也想读,听听老师读好吗?老师配乐朗读。

  (3) 老师读得好吗?那是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象宁宁画的画,你们要想读好,也要一边读, 一边想,把课文记在心里,背下来,咱们先回忆一下课文——

  课文第一句,写宁宁是个小画家。

  课文第二句,写宁宁这个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样的?

  课文第三句,问一问大家,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吗?

  (4 我们来试着背一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会背又想表演的同学还可以站起来表演。

  四、学习生字,认真书写

  1、下面我们要写字,它们是“灶”、“尖”、“歪”。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并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位置、笔顺。

  “灶”左边的火字旁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右边的土要写得稍微瘦一点。

  “尖”上面小的竖没有钩,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歪”以横中线平分,横中线上面写“不”,横中线下面写“正”。

  2.学生练写(先描后仿),老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笔顺和写字姿势。

  五、课堂小结,引申迁移

  今天,我们学了《识字3》,认识了一些有趣的汉字,不正就是“歪”,上小下大就是“尖”。其实,汉字有趣的地方还很多,老师想请同学们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哪些汉字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二年级《识字3》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甲、骨、类”等16个生字,会写“贝、壳、甲”等10个生字,会写“贝壳、甲骨文、样子、可以、钱币、钱财、有关”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3、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4、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归纳一批学习过的形声字来学习本课。

  5、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学重点:

  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掌握贝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中书写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有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甲、骨、类”等16个生字,会写“贴、街、扫”等9个生字,会写“贝壳、甲骨文、样子、可以、钱币、钱财、有关”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1)流、泪、河、江

  (2)说、话、记、读

  (3)树、杨、李、林

  (4)购、货、赠、赚

  2、说说你的发现。

  生1:第一组的字都是“氵”,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

  生2:第二组的字都是“讠”,言字旁的字都与说话有关。

  生3:第三组的字都是“木”,木字旁的字都与树木有关。

  生4:第四组的字都是“贝”,贝字旁的字都与钱有关。

  3、师:孩子们真聪明,观察得非常仔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贝有关的课文。

  4、揭示课题:“贝”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预习情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借助拼音认识文中的生字。

  (2)有困难的生字多读几遍,有困难的句子多读几遍。

  (3)有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

  (4)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汇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看看有不会的吗?如果有不会的,同桌互相教读。

  (2)出示有困难的生字,强调:

  A 珍、饰、赚都是翘舌音。

  B 随、损、财都是平舌音。

  C 品、贫都是前鼻音。

  D 漂是多音字

  piāo( )

  piào( )

  (3)去掉拼音读一读这些生字。

  (4)把生字送入词语宝宝中再读。

  甲骨文 贝类 漂亮 珍贵 饰品 随身 携带 有关

  容易 损坏 钱币 钱财 贝壳 样子 可以

  (5)说说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再读课文,注意:要把生字读准确,不能添字,不能漏字。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贝”的由来,以及由贝组成的字都与钱财有关。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自由观察,提醒大家写字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2、指导书写贝、财用贝做偏旁的'字。

  3、提示学生:贝出现的位置不同,最后一点的长短有所不同。

  4、指导钱字的写法,以及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5、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6、学生书写生字。

  四、作业。

  1、扩词。

  珍( ) ( ) 币( ) ( ) 财( ) ( )

  赔( ) ( ) 贫( ) ( ) 购( ) ( )

  2、近义词

  漂亮----( ) 珍贵----( )

  损坏----( ) 容易----(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2、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归纳一批学习过的形声字来学习本课。

  3、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导入,复习本课生字词。

  (1)出示本课词语自由读一读。

  甲骨文 贝类 珍贵 漂亮 装饰品 佩戴

  钱币 购买 偏旁 钱财 携带 富贵 货物

  样子 可以 有关

  (2)指名读词语师生纠正读错的字音。

  (3)全班齐读词语三遍。

  (4)单独出示文中1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5)一起朗读生字。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指名说明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1)第一自然段贝壳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2)第二自然段贝壳有什么特点在古代人们把它用作什么?除了珍贵漂亮贝壳还有什么特点?它在古代有什么用途?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是贝壳在古代的作用作为饰品。

  由于贝壳不容易损坏,所以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

  (3)用贝字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书上例举了一些例子。

  赚、赔、购、贫、货

  3、除了书上列举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她贝字旁的字吗?

  (请同学们让字典帮忙)

  三、细读课文,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再读课文,用横线勾出贝字的由来。

  2、精读细读,用波浪线勾画出贝的作用及特点。

  3、讲一讲贝的故事。

  四、拓展延伸。

  1、根据“贝”的故事,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字的由来。

  2、猜一猜:我还知道哪些字与什么有关。

  如:

  (1)铜镜与什么有关?

  (2)珠宝与什么有关?

  五、作业。

  1、将“贝”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观察生活中的字,看看你知道哪些字的由来。

  二年级《识字3》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认识“神、州”等12个生字,会写“夕、与”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3、感知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对三字经感兴趣。

  4、进一步锻炼自主识字能力和对语言的感知、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生动的情境中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1、布置搜集资料或询问,了解中国别的称谓。

  2、准备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图片及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情感铺垫。

  1、出示导语,学生自读,再教师引读。

  引读: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

  谈话: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她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壮美的河山。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欣赏祖国的几处大好河山,具体地感受祖国的伟大。

  二、创设情境,识字学文。

  (一)识记“神、州、川”,学习第一句。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在交流中引导识记“神、州”。

  (1)你认识这幅地图吗?你觉得它像什么?

  (2)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称呼吗?从哪儿知道的?

  (3)根据交流出示“神州”“华夏”“中华”,先自主认读,再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认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神、州”两字的。

  谈话:我们的祖国土地十分辽阔,山川十分壮美。在一年级时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首小诗:“长江两岸,柳树已经发芽......”(教师引诵,学生齐诵)这首小诗生动地描述了神州大地的辽阔和壮美。大家再来读一读下面的三字经,看看它写的是什么。

  出示课文第一句“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1)自读,有不认识的字问同学或老师,想想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2)指名读,正音,学习“川”字,读准字音,初识字形。

  (3)说说读懂了什么,相机引导运用象形联想法识记“川”字的字形和字义。

  (4)大声诵读句子。

  学习第二句,识记“涌、耸”。

  1、你去过祖国的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儿,为什么?

  2、过渡: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祖国几处著名的山川。

  3、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看图片,说说分别是哪儿。

  4、引导观察图片,说说每个地方的特点,相机出示第二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练习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并结合图片读懂句意。

  5、结合图片交流识记“涌、耸”。“涌”是形声字,字义与水有关,可以与“勇”比较识记;“耸”字可用会意法结合图片联想识记。

  6、结合中国地图,了解“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地理位置,然后边诵读边体会祖国山川的壮美。

  学习第三句,识记“岛、隔、峡、与、陆”。

  1、观察地图,指认台湾岛,引导认识台湾岛与大陆的地理关系,告诉学生台湾虽然与大陆隔着台湾海峡,但自古以来它都是祖国的`一部分。

  2、出示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地图理解句意,然后识记生字。

  3、指名读句子,再引导交流生字识记情况。可用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鸟──岛、夹──峡、写──与;分类识记:隔、陆。

  4、结合地图,诵读体会。

  识记“民、族”,学习第四句。

  1、出示词语“民族”,请认识的同学读一读,并介绍一下自己是在哪儿认识的,再引导交流识记方法。

  2、谈话:我们属于哪个民族?你知道祖国大家庭中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还知道哪些?

  3、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读读认认”中的图片和词语,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

  4、出示第四句,反复朗读、体会,然后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再大声诵读。

  整体诵读课文。

  1、自主朗读,自主体会。

  2、同位合作诵读,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后半句,感受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律。

  3、男女生分行合作朗读。

  4、看地图和图片,师生合作诵读,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5、齐诵两遍。

  三、巩固识记生字。

  1、集中出示12个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2、卡片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3、“抽签”组词。学生抽到一个生字,先认读,再组词,比比谁组的词多。

  4、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认读巩固。

  (1)自主读。

  (2)同桌互读。

  (3)开火车读。

  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1)自读田字格中的字并观察字形。

  (2)指名读并说说自己认为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提醒学生注意“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

  2、引导发现。

  (1)相似的字:川、州。

  (2)难写的字:争、民、族。“争”字中间一横右边要出头;“民”字的第三笔是竖提,不能写成撇(讲解时避免强化错误写法),“族”字右边分上下两个部分。

  3、范写指导。

  (1)夕:撇要短,横撇的横要短,撇要长;

  (2)与:竖折折钩要写正,宽窄适度;

  (3)川:第一笔是竖撇,中竖要短,右竖要长;

  (4)州:第一点向左,另外两点向右点;

  (5)民: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舒展。

  4、学生先描红,再练习。

  5、展示评价。教师拿着红笔全班巡视,发现写得好的打五角星表扬,发现六个字都写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励学生认真写字。

【二年级《识字3》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识字 》教学设计03-18

识字教学设计12-07

《识字5》教学设计10-16

《识字6》教学设计01-29

识字7教学设计06-06

识字写字教学设计09-03

《识字4》教学设计04-17

《识字1》教学设计07-03

《识字5》教学设计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