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生物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11 11:12: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推荐生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荐生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生物教学设计

推荐生物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

  3.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4.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观察、实验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3.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推荐生物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描述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2、识别鸟卵的结构,说明其各部分的功能;

  3、培养学生热爱鸟类,感受自然之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⑴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重点)

  ⑵鸟卵的`结构及功能。(重、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实验。

  教学方法:

  引导阅读、观察、实验、启发、讲解。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多媒体播放“小鸟天堂”入手,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小鸟天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鸟呢?这与鸟的生殖和发育有关,引出课题。

  新知识学习:

  一、鸟的生殖: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0~51页相应内容,认真观察书中的图片,并思考:

  ①鸟儿大多在什么季节繁殖?

  ②鸟有哪些与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

  ③鸟巢有什么作用?

  ④鸟的生殖方面有哪些特点?

  教师在学生活动后,点评,讲解并小结:

  1、鸟的生殖有明显的季节性;

  2、鸟有占区、筑巢、求偶、产卵、孵卵和育雏等复杂的生殖行为;

  3、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推荐生物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标本,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2、进一步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仔细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情感目标:

  学生合作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及绘图。

  二、教学重点

  学会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

  学会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制作的基本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回忆显微镜使用的基本步骤。(请同学回答,并进行实际操作)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如何计算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有什么特点?如何移动玻片标本?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②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成倒立的像;

  ③学会移动玻片标本是为了辨别玻片上有无污点的存在和玻片标本在不在显微镜观察的`视野中。

  情景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学会使用显微镜之后,一定想看看真实的细胞。我们把一个叶片放到显微镜下是看不到里面的细胞的。我们使用的显微镜是光学显微镜,只有将生物实验材料处理的薄而透明,让光线透过,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二)玻片标本的分类

  自主学习:这一环节由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并简单归纳得出:

  1、材料的处理:薄而透明

  2、根据材料取得方法不同,玻片标本的分类:

  切片: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起的少量材料制成;有的生物非常微小,可以直接制成装片。

  3、根据保存的时间长短,玻片标本的分类:

  临时的标本和永久的标本

  (三)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制作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生阅读教材:

  1、实验的目的:

  教师简要介绍实验桌上的有关实验材料

  洋葱鳞片叶、新鲜的黄瓜、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2、以多媒体的展示,示范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并作简要说明。(学生动手环节,需巡视观察并及时进行知道纠正)

  3、由小组合作完成,结合导学案,并把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绘图。(强调绘图步骤)

  4、小组完成后,请同学总结回答。

  5、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绘制简图(展示)。

  6、学生整理实验桌和收好显微镜。

  (四)课堂总结

  学生整理实验桌以及清洁收显微镜;

  学生完成技能训练中的测量与计算;

  (五)课堂练习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推荐生物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结合解析理解诗句的意思。

  2、再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蝉》和《咏萤》这两首诗。

  3、理解“垂緌”“流响”“疏桐”“的历”等疑难词语的意思。

  4、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5、学会借助插图理解古诗里包含的意思。

  6、学习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再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蝉》和《咏萤》。教学难点:理解“垂緌”“流响”“疏桐”“的历”等疑难词语的意思。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蝉》。(板书诗题:蝉)。

  2、师介绍作者:虞世南,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蝉》。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话语说说诗的含义。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师生探索,弄懂诗意

  (1)欣赏蝉的“近景图”和蝉鸣幽思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蝉》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释义诗中难解词语。

  1、垂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嘴上的吸管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2、流响:传出的响声。

  3、疏桐:高大的梧桐树。

  师:现在你能完整的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吗?书生试着交流。

  4、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拓展活动。

  1、师介绍:《咏萤》是虞世南的另一首咏物诗。

  2、学生试读《咏萤》。

  3、集体诵读《咏萤》。

  4、引导学生理解难解词语及诗的含义。

推荐生物教学设计5

  知识目标:

  了解生物圈中有哪些价值。

  明确人类怎样合理利用生物圈中的资源。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学。

  教学准备:

  设计相关的题目。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二、指导学习。

  (一)、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生物圈

  1、举出几种生活用品来自哪里?与生物圈有什么联系?

  2、总结生物圈有哪些价值?

  (二)、人类合理利用生物圈中的资源

  1、自然资源根据是否再生如何分?试举例。

  2、怎样合理利用生物圈中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课堂小结

  内容见课本。

  四、拓展延伸

  1、面对全球的能源危机,我们应如何做?

  2、乱砍乱伐带来哪些危害?

  3、找找身边破坏资源的现象。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考虑属于自学范畴,引导学生学习归纳,所用的时间稍长,同时延伸的内容有些片面,作业尽量设计成填空、选择题。让学生更明确答题的目标。

推荐生物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确存在着神秘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本节教学内容虽不难,但较抽象,通过安排一系列的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二、学生分析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他们不喜欢、不满足简单的教材里的图画、文字,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但乐于观察、分析图片,自己动手做实验等来表现他们的活力。如果能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控制的,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能力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模拟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能够对性别歧视现象作出正确的评价;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大胆思考和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男女染色体的图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通过模拟随机受精活动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五、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是“以探究为特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本设计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六、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猜测验证法、综合归纳法、科学探究法。

  七、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搜集相关资料,准备活动材料。

  学生:调查不同范围的人口性别比例。

  八、教学过程

推荐生物教学设计7

  课前解析

  关注文体特征:《表里的生物》是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文章的时间线索明晰,文章多次出现时间词语,如:“小时候”“一天”“许多天”“以后”“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我”的心理和情感也在变化。

  关注人物形象: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比较执着的孩子形象。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时要聚焦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要找出依据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关注文中插图:文中插图画的是父亲把表盖打开,“我”睁大眼睛兴奋而入神地看着面前表里的美丽而神秘的世界,也表现了“我”的天真和好奇。

  关注文章结尾:文章结尾处,“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这样的话”指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回想自己是否也说过类似的话。为什么不说了?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体会告别童年的悠长滋味。

  关注字词:“蟋、蟀”两个字笔画较多,应予以重点指导。提示学生注意笔顺、笔画,注意结构安排。“脆”字要提示右边的“危”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璃”右边笔画较多,书写时要写得紧凑,注意“离”的笔顺,以及最后两笔是撇折和点。

  教学目标

  1.会写“脆、拦”等8个字,会写“机器、钟楼”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重点

  1.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难点

  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脆、拦”等8个字,会写“机器、钟楼”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找怀表》,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个《找怀表》的故事,请大家认真听,想一想,农夫和其他孩子是怎样找怀表的?这个小男孩为什么能找到怀表?

  预设1:文中农夫和其他孩子是盲目地几乎把马厩翻遍了也没有找到怀表,小男孩进去之后什么都没做,只是静静地坐在地上,慢慢地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于是循着声音找到了怀表。

  预设2:农夫和其他的孩子没有方向乱翻,小男孩善于思考,根据怀表能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的特点,循着声音找到了怀表。

  2.组织交流: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预设:做事之前要先思考,三思而后行,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过渡:为什么怀表会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呢?我们今天学习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表里的生物》。

  教师板书课题:16.表里的生物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善于思考,同时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读故事,理清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勾勾画画,梳理文章内容。

  2.集体交流,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课文大意。

  (1)文章的时间线索明晰,我们按文中出现的顺序交流一下勾画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并围绕课题说一说在这个时间点上发生了什么事?

  预设1:文中出现的第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小时候”,在这个时间点上“我”很疑惑: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声呢?

  教师引导:请同学快速浏览文章第一、二自然段,是什么原因让“我”有这样的疑问?不难得出结论:儿时的生活环境和“我”当时对于声音的认识,引发了“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声”的好奇和疑问。

  谁能再来简练地说一说:,在“我小时候”这个时间点上发生了什么事?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小时候好奇:为什么怀表会发声?)

  预设2:文中出现的第二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一天”,在这个时间点上“我”猜想:有个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教师引导:哪几个自然段是对这“一天”发生的事情的描写?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一天猜想:表里有生物)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划分结构段,梳理文脉,同时关注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为下节课感悟人物形象做铺垫。)

  预设3:文中出现的第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过了许多天”,在这个时间点上父亲打开怀表让“我”看,但不让动,“我”看到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摆动。

  教师引导:你有过“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的经历吗?父亲打开怀表后,“我”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我”当时的心情吗?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过了许多天打开怀表,有个小尾巴摆来摆去)

  (设计意图:很多人在童年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体会“我”对身边现象的好奇和关注。)

  预设4:文中出现的第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此后”,在这个时间点上父亲的解说印证了“我”的猜想:表里有一只蝎子。但又有了新的疑问:为什么要把蝎子放在表里?最后“我”用想象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疑问。学生回答这个时间点上的事情有可能不全面,教师要及时追问。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此后印证猜想:表里有蝎子。自己解答新的疑问。)

  教师引导:“过了许多天”和“此后”父亲多次打开怀表,通过“我”的观察和父亲的讲解,才印证了“我”的猜想。这两个时间点上发生的事可以划分为一部分内容。

  预设5:文中出现的第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后来”,在这个时间点上“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个小蝎子,不知说了多久才不说了。

  教师引导:为什么“我”后来不说了?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后来见人就说表里有蝎子,再后来就不说了)

  (2)请同学们结合板书梳理文章内容,先在小组练习概括文章的大意,再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本文的段落较多,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步进行,先引导学生勾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再联系课题,概括在这些时间点上发生的事情,借助板书这个抓手梳理概括文章大意。)

  三、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自学

  提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给生字注音,每个字抄写两遍,每个字口头组两个词,如果有成语的,可以再组一个成语。在自学的过程中,你认为哪里需要老师讲解,或者有想和大家分享的,请勾画出来。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2.集体交流

  教师指导学习:

  (1)“蟋、蟀”两个字笔画较多,请同学们注意笔画和笔顺,同时看一下每个字的结构安排。“虫”字旁不要写得过大,“蟋”右半边的上半部分与虫字旁基本持平,“蟀”右半部分下边的“十”要托住上边的部件。我们跟着课件一起来书空一下。

  (2)“脆”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我们跟着课件一起来书空一下。

  (3)“璃”笔画较多,书写时要紧凑,注意“离”的笔顺,最后两笔是撇折和点。我们跟着课件一起来书空一下。

  下面请同学们把这四个字在田字格本上各写三遍,注意关键笔画和字的笔顺。

  四、课后作业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表里的生物》,概括了文章的大意,发现文章中的“我”和我们有不少类似的地方,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请同学们课下再读书,并写上批注。我们还学习了生字词,请大家书写课后词语各两遍,利用工具书查找不理解的词并记录在书上。

  五、板书设计

  16.表里的生物

  小时候好奇:为什么怀表会发声?

  一天猜想:表里有生物。

  过了许多天打开怀表,有个小尾巴摆来摆去。

  此后印证猜想:表里有蝎子。解答新的疑问。

  后来见人就说表里有蝎子,再后来就不说了。

推荐生物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

  重点:

  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

  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课前准备

  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多媒体,展示宇宙中各大星球的外貌,从而和地球作出对比;没有条件的学校可收集各大星球的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另外,还准备一个地球仪。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中各大星球的资料。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生物圈的概念

  ①学生观看生动的'课件,然后根据自己在课下收集的资料,共同讨论太阳系中各星球的状况。

  ②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中的地球仪,讨论生物圈的范围,然后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①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把一幅美丽的太空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地球上生物圈的概念。

  ②教师事先让学生们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范围

  ①学生分组开展竞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最精确的语言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②学生将自己的设想记录下来,然后在全班评比最具创造奖若干名,日后进行一次模型比赛。

  ①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竞赛。

  ②教师布置学生设计生物圈的模型。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①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且利用手头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结果。

  ②学生分别扮演动物和植物在各个星球上的生活状况,表现出它们对食物、水、氧气的依赖。

  教师布置学生扮演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课下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生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生物教学设计03-31

关于生物教学设计05-25

《昼夜与生物》教学设计04-28

生物教学设计模板热门02-23

《昼夜与生物》教学设计通用05-23

生物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2-01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04-21

《生物间的食物联系》教学设计05-22

初一生物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