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蜻蜓和蚂蚁》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蜻蜓和蚂蚁》教学设计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蜻蜓和蚂蚁》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和1全部首,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增强劳动意识,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感悟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4、用续编故事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和一个偏旁部首。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有劳动就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风的声效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跟劳动相关的课文《好日子》,谁愿意说一说文中的三只小老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啊,辛勤的劳动让三只快乐的小老鼠过上了好日子,那么今天这两只小动物是不是也跟小老鼠一样的热爱劳动呢?(板书课题:蜻蜓 蚂蚁)谁和谁?(板书:和),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跟劳动有关的寓言故事《蜻蜓和蚂蚁》,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打开书,想听老师读课文吗?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圈出来的生字的读音。
(2)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蜻蜓和蚂蚁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只小蜻蜓只顾着夏天享乐,没有准备过冬的粮食,到了冬天,饥饿难耐,找到小蚂蚁来求助,小蚂蚁给小蜻蜓讲生活中不能幻想不劳而获的道理。)
(3)那么我们来一齐看一看它的照片好吗?谁能看这幅图用上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说一说小蜻蜓在怎么样的干什么。(小蜻蜓在悠然自得的唱着歌)
(4)“悠然自得”和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个词语意思相近?(逛来逛去),你能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吗?“逛来逛去”说明什么?(闲着没事),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很快冬天就到了,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时间过得快呢?(转瞬之间),“转瞬之间”还可以换成哪个词语?你能用“转瞬之间”说一句话吗?齐读第一自然段。冬天的世界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们来看一看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读第二自然段。
(2)冬天的景象可以用第二自然段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你能找到吗?(荒凉)识记“荒”字。(与“流”联系起来记忆,水流得一滴都不剩了,大地上长出荒草来)你知道什么叫“荒凉”吗?(荒凉就是人烟少,冷清的样子)什么样的景象才能叫做荒凉呢?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的描述边想象荒凉的画面。教师放自然界中的北风呼呼地吹的声效录音,边结合语言的描述:冬天来了,乌云不时的遮挡住了太阳,天空阴森森的,花儿、小草早已经干枯得没有一丝水分,树枝已经变得光秃秃的.,还有几片孤零零的残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刺骨的北风狂扫着大地,干枯的树枝不时地发出呜呜的响声,小动物们都销声匿迹了,田野里一片寂静,没有一点生气。同学们你们体会到“荒凉”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了吗?
(3)对于小蜻蜓来说,荒凉就更加可怕了,田野的荒凉对蜻蜓来说意味着什么?(小黑板出示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张叶子下面都有现成的睡床和早餐的日子,已经远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习“烂”字。用“灿烂”说一句话。
(4)此时的蜻蜓心情会怎么样?你是通过读哪个句子知道的?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同学们做一个愁眉苦脸的表情,再做一个和愁眉苦脸相反的表情,你知道这个表情用哪个成语来形容吗?(眉开眼笑),谁能用“愁眉苦脸”说一句话?想象一下,他会嘀咕些什么呢?
(5)指导朗读,读出蜻蜓那种悲伤、难过、痛苦的心情。此时此刻,如果继续这样伤心下去,蜻蜓有可能会被饿死,于是,它想了办法,它去找谁了呢?
3、学习第三至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的第三至七自然段,想一想通过读这几个自然段他们的对话,你都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汇报学习这几个自然段。
(2)、汇报蜻蜓是怎样乞求蚂蚁的,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要读出蚂蚁那种可怜的样子,哀求的语气。
(3)、那么蚂蚁对蜻蜓又说了些什么呢?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要读出反问的语气。相机学习“劳”字。“劳”是会意字,“劳”的繁体字草字头写作两个火字,意思是时已入夜,但是仍然有人点燃灯火在劳作。谁能想个好办法记住这个字。(戴草帽用力去除草,这个人真勤劳)
(4)、蜻蜓明白蚂蚁说的道理吗?(明白)那他在夏天里没有劳动的理由是什么呢?在课文中找一找。(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因为什么,所以蜻蜓才没有劳动吗?
(5)、最后蜻蜓决定怎么做了呢?指名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6)、分角色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4、思想教育:同学们,这个小故事我们读完了,通过读这个小故事你懂得了怎样的道理?
三、集中识字。
1、出示词语卡片:荒凉、灿烂、每张、唱歌、愁眉苦脸、劳动、难道、软绵绵。开火车读、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荒、烂、张、歌、脸、劳、难、软。开火车读。
3、出示写有词语的小黑板:荒山、荒草、破烂、灿烂、功劳、劳动、张口、歌剧、脸色、困难、软和。
四、指导书写。
歌,介绍“欠”字旁。软、荒
《蜻蜓和蚂蚁》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阅读中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寓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增强劳动意识,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热爱劳动的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感悟寓意。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从分发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指导。围绕重点语句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三、说学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以读为本,做到充分朗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来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说教学媒体的运用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制作了一些课件。这样做有以下优点:
1、符合教学内容的需求。
2、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否安排的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首先我出示几幅寓言故事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并导入《蜻蜓和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出示蜻蜓和蚂蚁的头饰,告诉学生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过关形式,谁表现的好,谁就得到它。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复习生字,扫清障碍。
主要是检查第一课时学生对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认读词语,加强对词语的理解,也为下一环节理解课文扫清了障碍。认读词语结束后,出示其中的词语“逛来逛去”理解词义,说一说几个这样形式的词语,并借机导入下一环节,课文中说的是谁在逛来逛去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找一找。
(三)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主要是分以下几步来完成:
第一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找出蜻蜓在夏日里逛来逛去都在干什么,让学生结合图片体会到它当时的悠闲。然后理解词语“转瞬|”让学生体会时间稍纵即逝,蜻蜓的这种好日子很快就会过去,当冬天来临时,纵情享乐的蜻蜓姑娘周围的处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由此导入第二步,学习第二自然段,学生轻声读课文,找出蜻蜓周围的环境,用一个词语概括(荒凉)学生理解词语,教师出示荒凉的图片,目的是为喧染蜻蜓所处的恶劣环境,找出这一段的重点句子进行理解,“是啊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学生反复朗读,了解到当时的蜻蜓真是饥寒交迫,接着让学生想象此时他内心是怎样的?可以用难过、悲伤、痛苦等词语来形容,然后让学生找找书中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找到(愁眉苦脸、嘀嘀咕咕)激发学生结合第一自然段,想象蜻蜓嘀嘀咕咕说些什么呢?这样设计更加形象体现冬夏两个季节的不同,给蜻蜓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
第三步学习3———7自然段,教师首先出示课文插图,问学生:处在饥寒交迫中的蜻蜓来到谁的面前,他会说些什么?学生看图说话,不仅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看完图以后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里是怎样写的呢。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蜻蜓和蚂蚁的对话,是揭示寓意的重要部分,所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朗读上,并且通过多种朗读方式,为学生搭建朗读的平台,教师做好朗读指导,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如蜻蜓为了求生是怎样对蚂蚁说的,应读出恳求的语气,蚂蚁是怎样回答的,他的回答主要是为了教育蜻蜓,所以应该读出蚂蚁真诚告诫的语气。学生掌握朗读方法之后,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同桌互换角色读,小组之间互换角色,男生和女生互换角色,老师和学生互换角色。总之,通过多重方法朗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且在思想上达到共鸣。在此基础上可以理解重点句子。先出示句子“在我们软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游戏呀,一刻钟接着一刻钟的,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劳动呀?”理解词语“软绵绵”把“哪有工夫想到劳动呀”这句换改为陈述句,用“因为——所以”一组关联词连接起来,体会蜻蜓此时明白了自己所犯的错误,不劳动者不得食,在美妙的夏季,一心纵情享乐的她,只有在寒风呼啸,饥饿难耐的冬天才能明白这个道理。组织学生讨论:蚂蚁在冬天为什么生活的这么好?通过结合上下文讨论得出,因为蚂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会衣食无忧,过着充实安定的生活。以上几个问题弄懂之后,老师阶级总结:人也是一样,不能只贪图享受,幻想不劳而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不播种也就没有收获。教师板书,并揭示寓意。蜻蜓此时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打算怎样做?读一读他说的话,那么它能做到吗?课文没有说明,但是发挥想象结合寓意说一说,也就是第五个环节。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大优点:
1、在阅读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词语意思,积累好词佳句,运用词语,丰富语言积累。这也是本课教学力求体现的重点。认真而扎实地教学生字和词语,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都很有限,更需要教师的指导。为避免生硬呆板的解释,我采用抓住重点词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体验情感的方法教学。在提倡感悟体验的同时又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积累了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例如积累叠词“嘀嘀咕咕”,ABAC式词“逛来逛去”,ABB式词“软绵绵”,及“愁眉苦脸”等好词。积累句式“哪有……呀?”,“难道……吗?”教学中围绕重点语句,训练词语的掌握与理解,重点句式练习说话,积累语言,鼓励学生多积累,多运用,改变学生词语贫乏的现象,为三年级的习作打好基础。
2、抓住对话,读懂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在读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情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再读中感悟寓意。
课文的三到七自然段主要是蜻蜓和蚂蚁的对话,是揭示寓意的重要部分,所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朗读上,并且通过多种朗读方式,为学生搭建朗读的平台,教师做好朗读指导,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回文朗读,在情境中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角色扮演读文,升华情感。语文教学,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篇课文重点部分小蜻蜓和小蚂蚁的对话是分角色朗读练习的好段落,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去想象当时的情境,去体会小蜻蜓的心想,理解小蚂蚁的话的寓意,让孩子们在边听边想中品赏课文,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分角色朗读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品味中升华对文章的理解,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阅读的乐趣。
4、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应当成为儿童创造力驰骋的广阔天地。学生的想象力需要保护,创造力需要培养,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本课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孩子想象小蜻蜓从夏天到冬天的变化画面,体会小蜻蜓的心情,为读文和理解寓意做铺垫。续编故事,第二年,小蜻蜓会怎样?又会遇到谁发生什么事?让学生大胆想象,训练想象说话能力。最后送给文中两个角色小蜻蜓和小蚂蚁一句话,是对寓意的深化。这一开放性问题,再一次拨动了孩子们心灵的琴弦。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四)设计情境,理解感悟。
在此我设计了两项内容:
第一项是小组内说一说蜻蜓姑娘打算明年也要为冬天的日子学会劳动了。他打算怎样做,学生说一说表达自己的愿望。
第二项进行课本剧表演,再现课文内容。通过创设情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愉悦的表演中,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做到读中学,眼中悟,更加深刻理解劳动的重要性。
(五)总结评价,升华主题。
让学生说一说你喜欢故事中的那个人物?你明白了什么?你打算以后怎样做?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随机出示几条劳动格言,让学生朗读,一是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二是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因为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了劳动的技能就等于拥有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享用一生,在此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六、板书设计
蜻蜓和蚂蚁
蜻蜓图片蚂蚁图片
夏天逛来逛去辛勤劳动
冬天愁眉苦脸享受安乐
劳动才有收获
【《蜻蜓和蚂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05-06
《蚂蚁》的教学设计01-07
《蚂蚁》教学设计07-07
蚂蚁教学设计03-28
教案和教学设计12-12
《骆驼和羊》教学设计11-24
《海燕》教学设计和反思07-05
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设计12-18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