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化学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11 14:16:3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化学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的教学设计

化学的教学设计1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

  课题: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 药匙 试管 胶塞 红磷白磷热水

化学的教学设计2

  《燃料和热量》

  教材分析

  这是本章的第2课题,在学习完课题1后学生对燃烧所需的条件有了大致上的了解,本节则重点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规、新型能源以及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本节的内容比较浅但知识面广,以介绍一些常识性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之后对上个课题中的燃烧将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对能源及相关产品和利用的介绍则为学习下一个课题《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做好了准备,因此本节在第七单元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1、针对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 实际情况,进行了信息资源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法、实验法、探讨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 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2、学生由老师上课前布置的一系列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这节课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很容易从身边的常识出发溶入情境当中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与知识目标相对应的内容,从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探索者。

  3、本节对天然气组成成分的探究是学生 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查找归类资料。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珍惜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与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思考、阅读和讨论来学习煤和石油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化学的教学设计3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3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其中

  1、3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3、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五教学策略

  1.组织学生探讨并举例说明火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2.根据课本“活动与探究”实验,总结出燃烧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着火点说明:

  ①燃烧一般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 ②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能随意改变。

  3.根据生活常识,列举一些火灾的事例和灭火的方法,结合课本[实验7-1]和[实验7-2],总结出灭火原理。

  4.展示一些常用的消防器材,选择灭火的影视素材播放,引导学生找出灭火的方法和消防知识,理解课本中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的含义。到实验室或一些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方实地调查后,设置虚拟火灾现场,组织消防演习方案评比,强化消防安全意识。

  5.课本习题可以安排在课堂上讨论完成。

化学的教学设计4

  一、深挖往届试题潜力,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往届高考化学试题中大多数试题无论从知识角度,还是从思维层面都具有较高深度。但我觉得:有些试题还大有潜力可挖,通过把试题进行全面改造后加以训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例1: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电池反应由两个半反应组成,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例如:伏打电池的电池反应为:Zn+2H+=Zn2++H2↑两个电极反应为:

  负极Zn—2e=Zn2+

  正极2H++2e=H2↑铅蓄电池具有电压高,放电容量大,经济上较便宜,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轮船作启动与照明电源。已知:铅蓄电池充电完毕后,电池中硫酸的密度为ρ1,放电完毕后,溶液的密度变为ρ2。又铅蓄电池充电时的反应:

  2PbSO4+2H2OPb+PbO2+2H2SO4

  法拉第常数;F=96500C/mol。

  (1)写出铅蓄电池使用时所产生的总反应式及两电极上的半反应。

  (2)已知充、放电完毕后,溶液的密度是下列两个数据:1。10g·cm—3,相当于含14。35%(质量)的硫酸、1。28g·cm—3,相当于含36。87%(质量)的硫酸。请指出ρ1,ρ2分别对应于哪一个数据。

  (3)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什么时候该充电,什么时候该停止充电?

  (4)按方程式计算生成及消耗的水和硫酸的质量。

  (5)计算一个电容量为4。32×106C的蓄电池中需加多少硫酸?

  (6)对一个电容量为4。32×106C的蓄电池,计算充电和放电后硫酸溶液体积的差值。

  (7)用久了的铅蓄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什么?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复习1996年高考化学试题中有关铅蓄电池的选择题后,参考一些资料,编拟的一道综合试题。该题考查生活中的铅蓄电池,其内容牵涉到化学中原电池、物理学中电学知识及环保方面的知识等,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流畅性、整体性和创造性。进行试卷讲评后,学生普遍感到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受益匪浅。现简答如下:

  (1)由题示可知:伏打电池的电池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依据电池的充电、放电反应互为相反的过程,可得铅蓄电池的电池反应:

  Pb+PbO2+2H2SO42PbSO4+2H2O

  正极反应:

  PbO2+2H2SO4+2e=PbSO4+2H2O+SO42—

  负极反应:

  Pb+H2SO4—2e=PbSO4+2H+

  (2)从方程式看出:铅蓄电池放电时生成了水,溶液的密度降低;反之,充电时生成了H2SO4。因此,ρ1应该为1。28g·cm—3,相当于含36。87%(质量)的硫酸;ρ2应该为1。10g·cm—3,相当于含14。35%(质量)的硫酸。

  (3)该问题是在前两问基础上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创新能力。由铅蓄电池的`电动势和溶液的密度变化可想到两种方法:

  (a)测量电池电动势:放电时,电动势降至某额定限量即充电;充电时,电动势上升达某一额定限量即停止充电。

  (b)设法用比重计测定电解液比重。若充电时比重计的读数为ρ1时,则表明充电完成;若放电时比重计的读数为ρ2,则表明放电完成。

  (4)根据电池反应,每消耗2molH2SO4,即196gH2SO4,生成2mol水,即36g。

  (5)解题关键是求出反应中硫酸和水消耗和生成的量。根据电池的总电量、法拉第常数,可求出充、放电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式,解得开始时需加入硫酸的量为634。6g。

  (6)在前一问的基础上,求出充、放电后溶液的体积,即得该蓄电池中硫酸溶液的体积差为105。8cm3。

  (7)本问属环保问题。由于铅蓄电池笨重,抗震性差,有酸雾产生,需补水,一旦漏液会造成设备的腐蚀等问题。因此,用久了的铅蓄电池会发生漏液,铅污染环境等。

  二、变换试题设问角度,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在传统的高考复习中,学生的思维会形成一定的定势,久而久之,这种定势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丧失创造力。因此,在新形势下的高考复习中,笔者在考题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变化设问角度,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激活状态中,以达到培养创造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例2:芒硝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试回答:

  (1)我国广西某地蕴藏着一大型芒硝矿。从广西的地理环境看,该大型芒硝矿床应存在于地下浅层,还是地下深层?为什么?

  (2)芒硝可调节室内温度,科学家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之一是将装有芒硝的密闭聚乙烯管安装在房屋的外墙内,当太阳照射时,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达到蓄热效果,使室内温度保持较低温度;晚上,它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出,使室内保持温暖。请问这是为什么?请用方程式回答。从这个意义上讲,芒硝可作什么材料?

  (3)为测定Na2SO4和NaCl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学生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称量样品→溶解→加过量试剂A→过滤出沉淀B→洗涤沉淀→烘干称量→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

  a。实验时,甲学生选用AgNO3作试剂A,乙学生选用BaCl2溶液作试剂A。问哪一位学生所选用的试剂A不合理,为什么?

  b。以下都是在试剂A选择正确时进行的实验:检验加入的试剂A是否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若实验中测得样品质量为Wg,沉淀物质量为mg,请列出实验测定结果的计算式:Na2S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复习第三章《硫、硫酸》专题时,通过参考一些资料独立编写的试题。本题以学力立意,主要考查硫酸盐的溶解性、结晶水合物得失结晶水所伴随的能量变化、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等,但试题变化设问角度,以生产、生活实际为线索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第3问能很好区分学生平常是否做过实验、做实验时积极思考,还是“照方抓药”。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做得极不理想,有80%的学生没有全部做对,这是笔者始料不及的。现简答如下:

  (1)地下深层。由于广西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充沛,而芒硝溶于水,因此只有在地下深层才能存在。

  (2)Na2SO4·10H2ONa2SO4·nH2O+(10—n)H2O

  其中n<10。由于芒硝随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得失结晶水,在得失结晶水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因此,芒硝可作储能材料。

  (3)a。甲学生选用AgNO3溶液不合理。因为除生成AgCl沉淀外,还可能析出少量Ag2SO4沉淀,而且烘干沉淀时,AgCl将发生分解,使测定结果不准确;b。取上层反应清液,再加入BaCl2溶液,若不再生成沉淀,说明A过量;Na2SO4的质量分数略。

  三、精心点拨,层层推进,提高学生思维深度

  思维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只有在一些经典试题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即顿悟。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只有对经典试题精心点拨,并由此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才能在这种循环过程中,产生灵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3:有关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的浓溶液与单质B在加热时才发生反应①,A的稀溶液与足量B发生反应②,D的稀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④的现象是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A浓溶液与单质B加热时能否产生G?为什么?(结合图给信息回答)。

  说明:本题是笔者引导学生综合复习时精心选择的试题,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是D为铁盐,因为D的稀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从而确定B为Fe,A为硝酸,因而问题(1),(2)的答案很容易得出。由③知:2HNO3(浓)+NO=H2O+3NO2,因此,浓硝酸与铁加热时不能产生NO。试题讲解后意犹未尽,笔者又针对信息③出了下面的思考题:

  1、为什么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一般产生NO2气体,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呢?

  2、工业上制备硝酸时为什么只能得到稀硝酸呢?

  说明:本题是对例3中信息③的深化。通过认真分析信息③后,笔者指出:由于浓硝酸中有大量的硝酸分子,硝酸分子与NO分子能很快反应,生成NO2分子和水分子,因而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气体,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而工业上硝酸的制备是③的逆反应,是将NO2用水吸收得到的,若得到浓硝酸,生成的浓硝酸将会很快与生成的NO反应,重新生成NO2。通过上述分析,学生澄清了以前的模糊认识,加深了对信息③的认识:

  2HNO3(分子)+NO3NO2+H2O

  笔者针对例3中“铁盐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的信息,还出了下面的思考题:

  铁盐溶液与苯酚溶液混合后呈紫色是由于发生了下面的反应:

  Fe3++6C6H5OH→[Fe(C6H5O)6]3—+6H+

  某学生把苯酚钠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中,试预测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说明:学生此时的思维已完全被激活,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形成了共识:由于苯酚具有弱酸性,苯酚钠具有强碱性,当把苯酚钠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中,引起Fe3+的水解平衡发生移动,产生红褐色的Fe(OH)3沉淀,反应为:

  3C6H5O—+Fe3++3H2O=Fe(OH)3↓+3C6H5OH

  生成的苯酚再与Fe3+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的[Fe(C6H5O6)]3—,反应为:

  Fe3++6C6H5OH→6H++[Fe(C6H5O)6]3—

  最后,由于H+不断产生,酸性不断增强,生成的Fe(OH)3沉淀不断溶解:

  Fe(OH)3+3H+=Fe3++3H2O

  通过上面的训练,学生普遍感到思维能力提高了。由此笔者想到:信息题应该仅仅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手段,老师更应该对题中信息进行深化,展开它丰富的内涵,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考复习中,有人认为:试题做多了,学生能力自然就上来了,就能考出好成绩。笔者不敢苟同,很不赞同题海战术。我认为采用精讲精练,在深钻考纲和考题的基础上,编写一些知识点广而浅,灵活度高,思考空间大的试题,力求对试题求异求新,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以上是我在高考复习中就如何提高学生思维深度做出的一点探索、一点尝试,希望中学化学同仁能批评指正。

化学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严谨求实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铁架台、铁环、滤纸、酒精灯、药匙。

  药品:硝酸钾、氯化钠、明矾、胆矾。

  其它:投影仪、火柴、粗盐、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XX、XX、XX,使用的主要仪器有XX、XX、XX、XX、XX、XX、XX、XX、XX、XX。

  2.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将浑浊液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XX。

  3.欲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的剩余固体物质中提取氯化钾并得氯化钾晶体,实验步骤有①加热蒸发,②过滤,③溶解,上述操作正确顺序是XX。

  附2:课堂练习二

  4.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让水分慢慢蒸发,溶液先达到XX,继续蒸发就会有XX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就用XX的方法得到固体。

  5.多数物质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有XX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物质,要得到晶体一般就采用XXXX的.方法。

  6.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XXXX溶液。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溶解、过滤蒸、发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药匙、量筒、天平、砝码、蒸发皿、酒精灯

  2.碳酸钙

  3.3 2 1

  4.饱和晶体蒸发溶剂

  5.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

  6.饱和

  附4:随堂检测

  1.某温度时,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一般有两种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一般采用XXXX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一般采用XXXX的方法。

  2.采用XX方法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

  3.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一瓶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则[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溶液中溶剂质量不变

  4.能用结晶方法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B.食盐和硝酸钾

  C.氯化钠和氯化钾

  D.铜粉和铁粉

化学的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着重研究了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关系,而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着重研究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关系,二者都属于热力学研究范畴。

  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的基础,应用十分广泛。利用其原理可制成多种电池,在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的腐蚀,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2、课标分析

  ①新课程标准对电极电势等概念不作要求,在理论方面控制了知识深度。

  ②氧化还原理论和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已对有关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介绍和分析。

  ③本节课重在对原电池中正、负电极的判断,设计原电池时对正、负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选择以及对电极反应产物的判断等。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解决办法:①学生共同探讨设计实验方案,体验探究过程。

  ②通过数字实验室电流传感器作图和多媒体动画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盐桥的作用。

  ③结合实验现象强化原电池的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原电池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体会化学反应原理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学习原电池联系社会、生活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5.教学内容的处理

  在处理教学内容时,把教学内容分为一下几个步骤:

  ①在必修2 “化学能与电能”的基础上以铜锌原电池为例,进一步强调原电池的组成和原理。

  ②学生讨论且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实验的乐趣。教师通过电子白版转换多媒体动画和电流传感器作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并讲解原理。

  ③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结果量化对比、讨论并归纳总结出原电池中盐桥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④结合实验现象的分析,学生熟练掌握原电池的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策略: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动手设计实验,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教学手段:利用数字实验室电流传感器及多媒体动画等辅助教学,量化电流强度及演示原电池盐桥中离子的移动方向,使学生更直观的.掌握电化学原理。

  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亲自探讨原电池,并运用现代数字实验室及多媒体动画展示等直观手段,动静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让学生自主观察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学生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分析:

  ①通过对原电池的学习,增加学生对于原电池的感性认识。

  ②通过原电池的探究,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化学反应原理的过程和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演绎过程。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①氧化还原反应不会判断。

  ②缺乏知识连贯性。

  ③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2、学法指导

  ①合作探究法

  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体验合作、共同探究、提高学习技能。

  ②教师问题引导法

  针对学生探究实验中现象,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探究思维。

  ③多媒体演示法

  运用电子实验室电流传感器作图、多媒体演示原电池中盐桥中粒子的移动方向,增加直观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及设计构思

  (一)实验引课

  教师演示实验,引入课题,质疑问题。

  设计意图:①考察学生对必修2所学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②为本节课探究实验创造情景。

  ③实验引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问题导课

  1、上述实验装置构成原电池了吗?

  2、为什么无电流通过?

  3、怎样才能使得装置有电流产生?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设和解决的方法

  设计意图:

  ①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②通过讨论判断,强化学生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以提出解决方案。

  根据现象强化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现象1:电流传感器显示有电流通过,并指示电子是由锌片流向铜片,在铜片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

  结论1:发生了原电池反应,且其中锌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

  负极: Zn-2e-=Zn2+ 正极: Cu2+ + 2e-=Cu

  总反应: Zn + Cu2+=Zn2+ + Cu

  现象2:随着时间的延续,电流越来越小,直至无电流通过。同时锌片表面逐渐被铜全部覆盖。

  (二)问题导课

  1、为什么随着时间的延续,电流逐渐减小,最后没有电流呢?

  2、怎样才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呢?

  根据现象强化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电极反应: Zn - 2e-=Zn2+ (负极)

  Cu2+ + 2e-=Cu (正极)

  电池总反应: Zn + Cu2+ = Cu + Zn2+

  盐桥:通常是KCl饱和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

  盐桥的作用:①使整个装置构成闭合回路。 ②平衡电荷。

  (三)课堂小结(学生概括)

  1、总结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2、原电池中电子、电流以及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

  3、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板书设计

  教师简明扼要书写课堂探究主题流程,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板书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强化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的教学设计7

  课题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和巩固初中学习过的金属的化学知识,

  2、了解金属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

  3、了解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验金属性质的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重视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将其应用于今后学习的全过程中,发挥科学思想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钠与空气反应的产物的不同

  教学难点:钠、铝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

  教学

  过程

  预习探究(学生用)

  1、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金属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通常情况下,活泼金属单质能够与非金属、 盐 、酸、氧化物等发生反应。

  根据教材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1)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 2Al+3CuSO4===Al2(SO4)3+3Cu ; (2)在空气中点燃2Mg+O2=====2MgO

  (3)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2AgNO3===Cu(NO3)2+2Ag;(4)镁条放入稀盐酸Mg+2HCl====MgCl2+H2↑;

  2、钠的表面呈银白 色,有金属光泽,用小刀可切开,说明硬度小 (质软),钠在坩埚中加热,很快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熔点低,钠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色固体,现在,我们知道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两种,它们是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氧的化合价为 —1价,在钠燃烧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O2 ,还原剂是钠;钠很活泼,一般保存在煤油中,钠的密度比煤油 大 。

  3、铁、镁、铝等常见金属化学性质比金属钠不活泼,通常能存放于空气中,其原因是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镁、铝等金属的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金属与氧气进一步反应;这些金属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也能剧烈反应,甚至燃烧。

  互动课堂

  (一)情景激思(教师用)

  【引入】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金属和它的化合物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例如: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金属的通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高温可以燃烧,而氧化铝却耐高温,为什么呢?本章我们就来讨论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首先我们先探究几种重要金属的化学性质。

  【强调】本节的课标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等金属的主要性质。

  【板书】: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合作探究(师生共用)

  【思考与交流】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点燃

  2、图3-2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思考与交流并板演。

  【教师总结】2Al+3CuSO4===Al2(SO4)3+3Cu 2Mg+O2=====2MgO

  Cu+2AgNO3===Cu(NO3)2+2Ag Mg+2HCl====MgCl2+H2↑

  【推进新课】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金属与非金属单质---氧气的反应。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讲述】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Fe3O4,而铁在空气中生锈的产物是红棕色的铁锈,成分为Fe2O3.这说明反应条件与产物有很大的关系,那么钠与氧气反应,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点拨】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一)、金属钠(Na)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小结】

  【演示】 :,并观察图3—4。

  【提问】1、通过实验的观察,你能不能简单描述出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2、放置一会儿,新切开的钠表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学生回答】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教师总结】对,新切开的表面逐渐变暗,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白色的固体----氧化钠。

  【板书】 3.钠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4Na+ O2 ===2Na2O(白色)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过渡】如果将钠在空气中加热,会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是否与刚才的一样?

  【教师演示】:

  【提问】钠在空气中燃烧有哪些实验现象呢?

  【学生回答】

  点燃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知道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的固体,而现在燃烧的产物却是淡黄色固体,可见钠在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不是氧化钠,它是钠和氧形成的另外一种化合物,我们把它称为过氧化钠。

  【板书】 2Na+ O2 ====== Na2O2(淡黄色)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反问】对金属钠与氧气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1.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就不同,因此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要注意反应的条件。

  2.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保存钠时应隔绝空气。

  3.在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氧化钠中为—2价,过氧化钠中为—1价。初步推断过氧化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探究】钠除了能和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初中时学过钠能跟谁反应?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点燃

  【板书】(2)钠与氯气反应:2Na+Cl2=====2NaCl

  【教师强调】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板书】(3)钠与硫反应:2Na+S====Na2S

  【教师小结】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空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教师讲述】除了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外,其他活泼金属也可以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在金属的表面形成氧化膜,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表面的铁锈;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镁、铝表面的氧化层。所以,在点燃镁条前,常用砂纸打磨,这样点燃起来更容易些。铝的情况如何呢?既然铝易与氧气反应,那为什么我们可用铝锅来烧饭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铝与氧气的反应。

  【学生演示科学探究1】用坩埚钳钳住一块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生描述实验现象】 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

  【讲解】 铝的熔点 为665℃ ,氧化铝的熔点 为20xx℃,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落下。

  【提问】如果我们去掉氧化膜再加热,有什么现象呢?

  【学生演示科学探究2】用坩埚钳钳住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描述实验现象】加热萎缩但熔化的铝仍不滴落

  【师生共同分析原因】磨去氧化膜的铝片在空气中很快又形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板书】(二)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 点燃 2Al2O3 纯氧中: 空气中:

  【提问】从这两个科学探究中,可以得到怎么样的结论呢?

  【小结】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而稳定存在于空气中,日用铝制品可以较长时间使用。

  【回顾】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图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设问】能否看出金属的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有什么关系?

  【小结】可以看出: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就越易进行,如钠露置空气中就氧化;金属活动性越弱,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较高,如铁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就说明金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

  【总结】请根据今天所学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金属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氧化物的颜色

  化学方程式

  钠

  常温/加热

  常温下生成白色固体;

  加热时能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生成的固体呈淡黄色

  Na2O:白色

  Na2O2:淡黄色

  4Na + O2 ==== 2Na2O

  2Na + O2 Na2O2

  铝

  加热

  氧化铝:白色

  4Al+3O2 2Al2O3

  铁

  纯氧\点燃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质

  四氧化三铁:黑色

  3Fe+2O2 Fe3O4

  铜

  加热

  加热有黑色物质生成

  氧化铜:黑色

化学的教学设计8

  1.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理解原生质的概念及其实质和含义;了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其重要作用;通过生物体组成元素与非生物的对比,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认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初步学会抓住知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用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建议

  1.重点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是生物体的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很多,至少有62种,常见的有29种。这些元素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及其各自具有的生理作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和方法,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不同的名称——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基本元素和主要元素等。

  2.难点分析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内在联系、根本区别,以及表现出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在以前的生物学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从生物的主要特征了解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现在从元素水平上认识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抓住两点来分析,一是“生物界中没有自己特有的化学元素”——表现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二是“各种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中的含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表现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差异性。

  三、教法建议

  1.[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或班级]

  可采用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以讨论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以及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2.[普通学校]

  可采用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讲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教师列举、展示、讲解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四、教学设计方案

  引言:在绪论中我们知道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共同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大体是相同的,他们共同构成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特殊在什么地方,通过研究原生质来研究。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问题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哪些?

  案例1:经过科学家的研究,生物体内含有各种不同的化学元素。请根据“玉米和人体内化学元素含量对比表(见扩展资料)”来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哪些。

  说明: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根据案例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哪些?与非生物界是否相同?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是否相同?

  哪些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高?哪些很低?

  最后归纳总结如下:

  1、 基本元素:C、H、O、N

  C为最基本元素

  2、 大量元素:万分之一以上

  C、H、O、N、P、S、K、Ca、Mg等

  3、 微量元素:必需、很少

  eFe、Mn、B、Zn、Cu、Mo、Cl等

  二、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问题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通过介绍具体事例来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元素的生理作用,或者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总结归纳如下:

  1、组成化合物和原生质,作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C、H、O、N、P占97%

  2、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如: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Mo作为牧草生长的必需微量元素(新西兰草场与钼矿)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案例2:请比较生物与岩石圈所含元素,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原生质平均含量 人体内含量 岩石圈含量

  C、H、O三种元素 93% 74% 少于1%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生命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2、差异性:生命元素在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的含量不同

  板书提纲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基本元素:C、H、O、N

  2.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3.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等

  二、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1.组成化合物和原生质,作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生命元素不特殊

  2.差异性:含量不同

化学的教学设计9

  一、课题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新课标中要求达到“理解”的层次,本课题教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并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质量守恒规律”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探究的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质量守恒定律”的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主动参与各项学习的探究者。并学会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品质。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准备。同时为全部初中化学的学习,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

  4、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使学生能用实验定量研究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的猜想,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重点,难点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它的含义和应用

  2、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微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实现以观生趣、以趣激疑、以疑导思、以思求知、以知增能。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释反思—交流应用”的程序来探究。整个设计不仅注重了科学知识的获取,更注重了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以实验探究为主,多次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本节课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每位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融入到课堂中,体验化学的再发现过程,学习化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真正做到

  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设计思路

  xx

  六、教学准备

  1、白磷燃烧前后物质质量的测定的视频,用flash动画模拟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的课件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简史的录音。

  2、学生实验用品:铁钉、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稀盐酸、镁、氢氧化钠溶液、酒精灯、坩埚钳、烧杯、试管、托盘天平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

  思考: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何变化?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根据实验结论推导质量守恒定律

  学生观察实验

  讨论

  通过几组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都是遵守质量守恒的。

  板书:

  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强调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总质量

  ②气体的质量不能忽略

  ③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讨论并解释化学反应后质量变化的原因。

  通过不同的事例让学生注意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注意事项。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意义

  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了解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思考并讨论: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化学反应前后为何质量不变。

  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观察整个过程并推导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许多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由于学生们的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了定量研究的重要性,形成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节课采用电脑动画模拟出在化学变化中,原来的分子被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这一过程,使得学生看到整个过程中原子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原子种类也没有改变,十分直观地引出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增强了本节课的色彩,教学效果明显。

化学的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回顾,加深对酸碱化学知识的理解,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有效的组织。

  2、过程与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总结出解题的思想套路,掌握学习的一些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能力。

  学时重点

  通过题型训练,总结出解题思想套路。

  学时难点

  如何教学生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酸碱化学性质复习板块

  完成复习学案第一部分:知识整理

  解题指引:

  回忆总结酸碱类物质各所具有的通性

  设计意图:

  知识梳理,整理出框架,作为下面的解题工具

  例题分析:

  例(1)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碱→盐+水

  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

  A.HCl B.CO C.NaOH D.CaO

  解题指引:

  (1)、①②中X与碱或金属氧化物指导学生交换位置

  (2)、指导学生回忆碱与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3)、推出哪类物质能与上述两类性质共同反应

  (4)、验证选项中哪个属于推导出的这类物质

  设计意图:

  从最简单的选择题入手,先巩固学生利用所整理出来的知识来直接套用,形成最简单的解题思路框架

  例(2)如图如示,若将稀H2SO4比作初三学生在“应急演练”中,要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各层都有三道门(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至少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才能到达出口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①若按“距离最短”的原则疏散,则其疏散路线由上至下依次为(填化学式)进口→ →出口.若按“速度最快”(化学反应速度最快)的`原则疏散,则应将上述疏散路线中第五层改为(填化学式),所有楼层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共有种.

  ②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三层时的物质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无法通过第层.

  解题指引:

  (1).透过图表理清应急演练中的疏散路线

  (2).判断H2SO4属于哪类物质

  (3).分析酸所具有的通性,套用所整理的知识网络

  (4).注意题干要求“距离最短”

  (5).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

  (6).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规律

  设计意图:

  从填空题出发,说明该部分知识出题方向的多样性。也把知识点透过图表来考查分析,吻合中考命题方向,也适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另外,也把学科内、学科间的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3)如图以稀硫酸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的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Ⅱ)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色;

  (Ⅲ)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Ⅳ)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包括填序号);

  (Ⅴ)若X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

  Na2CO3)中的.

  解题指引:

  (1).判断H2SO4属于哪类物质

  (2).整理酸的通性,并把酸的几个通性套到图形中

  (3).判断出X属于哪类物质

  (4).再根据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来判断

  设计意图:

  综合考查酸的性质,通过图形串连出酸的通性,也更进一步巩固知识的套用思路

  从例题中总结解题套路

  理清题意→判断物质类别→分析物质属性→结合信息,找准思路

  设计意图:

  从做题经验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规律,给予学生解题方法,将活的知识死用,也突破知识难点,理清解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

  4、学以致用

  解题指引:

  审题→判断→套用

  设计意图:

  通过习题适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透过题目将知识综合起来。练讲过程中及时查漏补缺,及时巩固知识。

  5、课后作业(南方新中考P42-45)

  设计意图:

  强化基础,强化训练,加深题型外延,使知识更加牢固。

  6、板书设计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

  ①酸能与指示剂作用

  ②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盐+水

  ⑤酸+盐→新酸+新盐

  2、碱的通性

  ①碱能与指示剂作用

  ②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③碱+酸→盐+水

  ④碱+盐→新碱+新盐

  3、解题套路

  理清题意→判断物质类别→分析物质属性→结合信息,找准思路

  7、教学活动评价设计

  关于本部分内容的复习,我认为学生已对酸碱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复习。先是判断物质的类别,再分析其通性,再直接套用,从例题到习题的评讲与练习过程,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种解题模式已经是得心应手,也解决了学生面对酸碱盐这一大知识板块就产生恐惧心理。

  但本课题学习的一个障碍点就是,有少部分学生对酸碱的概念认识模糊,无法判断物质所属类别,导致无法使用解题框架。

  8、教学反思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我认为对于化学教学要把握好两个趋势。第一,对于零散的知识点的教学要做到勤抓、勤练,这样,学生才能巩固好基础。第二,对于有难点的知识板块,作为教师要用经验总结出解题思想套路,学生就会感觉做起来得心应手,在每种题型中驾驭自如。另外,把难点知识简单化,公式化,这样也就解决学生的应试恐惧心理。针对本节课教学过程所出现的一些情况,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强化酸碱的概念教学,这样才能为本节课打下基础,为解题框架的确立找对方向。

化学的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b、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2、过程与方法

  a、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b、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分析,对信息的归纳处理,获取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b、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c、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

  在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其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一个重点。此前,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研究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对其中表现出的金属活泼程度的不同有所了解。在这里安排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能使学生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的共性,又能通过反应上的区别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下一课时,这样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建构更加完整,对置换反应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也更容易。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有意义的建构。

  三、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可以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完成对金属活动性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四、执教者自我分析

  本人对新课标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恰当的处理教材,正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对象,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结构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方面:提出探究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认可学生的探究行为并鼓励学生尝试;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提升研究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学法方面:通过猜想、实验、合作交流、搜集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并在技能、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的发展和学习。

  六、教学策略

  1、以活动形成探究的链节,以问题的解决建构知识的阶梯,多层次获取规律与结论。

  2、利用学习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实验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组间互动评价,使学生才智展示与评价激励和谐发展,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

  七、教学设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利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建构金属活动性顺序15 min【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讨论了金属和氧气的反应,首先来回忆一下,mg、fe、zn、au这四种金属,是否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如果可以,各需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

化学的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课件。

  实验用品:事先用酚酞溶液写好“化学”字样并晾干的滤纸,事先用酚酞溶液画好“小笑脸”并晾干的滤纸,稀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浓氨水。

化学的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复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b.学习总结规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b.学习通过对化学计算问题类型的对比分析,对信息的归纳处理,获取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总结激情。

  b.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

  金属和酸以及金属和盐反应时,物质之间质量量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计算

  教学难点:设计“问题”和总结规律。

  三、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讨论、总结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可以用“总结――讨论”的教学模式,完成对金属活动性的认识以及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四、学生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总结,能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一定的思路完成制订的学习任务。学生对于计算问题比较不擅长于独立完成,缺乏信心。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师生总结讨论的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方面:提出讨论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认可学生的研究行为并鼓励学生尝试;引导学生的研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提升研究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学法方面:通过猜想、合作交流、搜集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并在技能、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的发展和学习。

  六、教学策略

  1.以讨论交流为链节,以问题的解决建构知识的阶梯,多层次获取规律与结论。

  2.利用学习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组间互动评价,使学生才智展示与评价激励和谐发展,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

  七、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它们是如何排列的?

  生:(回答)

  教师对学生回答做出评价,把正确的顺序写在黑板上。

  问题激疑

  1.在上面的.排列中,那些可以置换出酸当中的氢?枚举出来。

  2.在上面的排列中枚举出可以在水溶液中置换出银和铁的金属。

  3.等质量金属(镁、铝、锌、铁)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你能计算出来吗?

  师生互动

  教学片断:

  师:化学计算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生: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写出已知数、标出未知数,对齐列比例式,计算。

  师:在上述的题目中,没有要求我们根据何种酸来计算,请男同学计算硫酸和这些金属的反应结果;女生使用盐酸来计算,计算完毕交流一下。

  男生女生:顺序为al>mg>fe>zn。

  概括提升、得出结论

  通过所有同学的计算,可知:等质量金属(镁、铝、锌、铁)无论跟跟足量常见的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都一样为al>mg>fe>zn。

  拓展自我

  请你动脑筋,设计问题情景,证明如下的规律:

  在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中:

  a.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b.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化学的教学设计14

  授课时数:3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结构及主要特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熟悉: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各种氨基酸的结构;蛋白质的分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蛋白质元素组成及其特点。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结构及理化性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高级结构,肽键、肽单元、肽平面的概念。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组学概念,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及其应用。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难点: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空间结构测定。

  授课内容

  绪论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化学就是生命的化学。它是研究活细胞和有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化学分子及其所参与的化学反应的科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及其基因结构、表达与调控机制的科学。

  一、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二、生物化学研究内容

  1.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3.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

  三、生物化学与医学

  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生物化学的理论与技术已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

  3.生物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疾病病因、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形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

  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功能最多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几乎在所有的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作为生物催化剂,2)代谢调节作用,3)免疫保护作用,4)物质的转运和存储,5)运动与支持作用,6)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

  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有C、H、O、N和S,各种蛋白质的含N量很接近,平均16%。

  通过样品含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的公式:蛋白质含量(g%)=含氮量(g%)×6.25

  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L-a-氨基酸:种类、三字英文缩写符号、基本结构。

  分类(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极性中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理化性质(两性解离及等电点、紫外吸收、茚三酮反应)。

  3.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a-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

  肽、多肽链;肽链的主链及侧链;肽链的方向(N-末端与C-末端),氨基酸残基;生物活性肽:谷胱甘肽及其重要生理功能,多肽类激素及神经肽。

  三、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蛋白质一级结构

  概念: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主要化学键——肽键。二硫键的位置属于一级结构研究范畴。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概念: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主要化学键:氢键

  肽单元是指参与组成肽键的6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又叫酰胺平面或肽键平面。它是蛋白质构象的基本结构单位。

  四种主要结构形式(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及影响因素。

  蛋白质分子中,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空间构象,被称为模体(motif)。

  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概念: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主要次级键——疏水作用、离子键(盐键)、氢键、范德华力等。

  结构域(domain):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迭得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分子伴侣:通过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迭成天然构象或形成四级结构的一类蛋白质。

  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每条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subunit)。

  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各亚基之间的结合力——疏水作用、氢键、离子键。

  5.蛋白质的分类:根据组成分为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根据形状分为球状蛋白质和纤维状蛋白质。

  6.蛋白质组学

  基本概念:一种细胞或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即“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研究技术平台

  研究的科学意义。

  四、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一级结构相似其高级结构与功能也相似;

  氨基酸序列提供重要的生物进化信息;

  氨基酸序列改变可能引起疾病。

  2.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功能依赖特定空间结构;

  肌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血红蛋白结构、运输O2功能,氧饱和曲线。

  协同效应:一个寡聚体蛋白质的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能力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

  变构效应:凡蛋白质(或亚基)因与某小分子物质相互作用而发生构象变化,导致蛋白质(或亚基)功能的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蛋白质构象改变可引起疾病如疯牛病等。

  五、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

  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2.胶体性质

  3.变性、复性、沉淀及凝固

  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分子的特定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变性的本质: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造成变性的因素:如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试剂等。

  蛋白质变性后的性质改变: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及易受蛋白酶水解。

  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称为复性。

  蛋白质沉淀:在一定条件下,蛋白疏水侧链暴露在外,肽链融会相互缠绕继而聚集,因而从溶液中析出。

  变性的蛋白质易于沉淀,有时蛋白质发生沉淀,但并不变性。

  蛋白质的凝固作用(proteincoagulation):蛋白质变性后的絮状物加热可变成比较坚固的凝块,此凝块不易再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化学的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掌握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的氧化反应,跟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够分析比较铁与镁、锌、铜等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能够判断铁分别与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初步知道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的主要原因及防锈的主要方法;

  4、进一步学会对比、比较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和假设验证探究的思维方式,辩证的认识外因条件对化学变化的影响;

  5、参与试验探究认识铁的化学性质活动,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体会动手试验自己获得铁的性质的知识的成功愉悦,保持学习的兴趣;

  6、初步知道钢铁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和我国钢铁生产的发展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2.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的认识。

  教学模式:边讲边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式。

  教学过程:

  引入:

  展示课件1:《钢铁的广泛应用》

  钢(steel)并不等于铁(iron),人体里也含有铁元素,组成血红蛋白、细胞色素,人体含铁元素约0.0004%。

  一、铁的物理性质

  展示实物:电磁铁中的铁心、铁片、铁丝、铁块、弯曲铁丝,磁铁吸引铁片。

  学生观察回答: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良好延展性、铁能被磁铁吸引。

  阅读教材P120: 密度7.86g/cm3、熔点(M.P)1535℃、沸点(B.P)2750℃、电和热的导体。

  二、铁的化学性质

  回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演示实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3Fe + 2O2 Fe3O4

  板书:1.铁跟氧气的反应

  分析:3Fe + 2O2 Fe3O4 氧化反应

  讨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

  设问:铁在空气中能否发生反应呢?(同学们经常可以看到铁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为什么?)

  展示课件2:

  先假设: ①常温下,铁钉与氧气发生反应生锈。

  ②常温下,铁钉与水发生反应生锈。

  ③常温下,铁钉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生锈。

  演示探索实验:

  学生汇报观察现象:

  验证:(1)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生锈 假设①不成立。

  (2)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明显变化 假设②不成立。

【化学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设计01-18

化学教学设计12-13

化学实验的教学设计02-22

学习化学的教学设计02-23

化学教学设计-绪言02-14

《奇妙的化学》教学设计02-11

化学与环境教学设计02-11

奇妙的化学教学设计03-05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11-13

化学键教学设计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