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寓言》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3-02-28 08:44:5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寓言》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寓言》教学设计优秀,欢迎阅读与收藏。

《寓言》教学设计优秀

《寓言》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识认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了解寓言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寓言”,回顾:什么是寓言?我们学习了哪些寓言?学习寓言的方法是?

  二、学习《亡羊补牢》

  1、初读寓言

  2、指名分节朗读寓言,相机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

  3、结合理解“亡羊补牢”的字面意思,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研读课文,理解寓意

  a、结合理解句子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示例:

  生:我从“劝”“赶快”“吧”体会到街坊很关心养羊人,是诚心相劝。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生:我从“已经”“还”“呢”体会到这个养羊人,丢了羊心里很难过,不过压根儿没想到剩下的羊。只想着损失没想怎么减少损失。

  b.引导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养羊人的心情。谈谈各自有没有类似的体会。

  c、“他很后悔……”又丢了一只羊后,养羊人的心情怎样?是怎么做的呢?

  示例:

  生:他丢了羊,很舍不得,很难过,但更后悔,因为没有听劝,懊悔极了。

  生:我从“赶快”“再也”体会到,养羊人改变态度,很认真地改过:听了街坊的劝,认真修羊圈,结果就“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d、结合寓言,联系生活体验,理解寓言

  示例:

  生: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

  生:犯了错,不要紧,要记住这个教训,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生:犯了错,要认真改错,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三、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写出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

  3、联系生活实际,写一件自己做过的类似的事。并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认识。

  第二课时

  一、学习《南辕北辙》

  1、认读“辕”和“辙”并理解字意。指名读课题,大致理解词意。

  2、初读寓言,把握寓言大致讲了一件什么事?

  3、研读课文,体会那个去楚国的人可笑之处有哪些?

  a、“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生:在大路上飞跑,路越好跑得越快,越可笑!

  b.“他的朋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

  示例:

  生:从“叫住”可见他跑得很快,很引人注意

  生:也可以看出朋友很关心他,也可以看出,这个人很固执

  生:“见了”“叫住”可见这人很心急,

  生:“你上哪儿去呀!”用的是感叹号,可见朋友对他这么快也有点不太赞同,言下之意是你跑的太快了。……

  c.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示例:

  生:这个人很可笑:朋友这么关心他,特意把他叫住,提醒他,他仍然坚持向北去。

  生:我从三个“没关系”中,体会到他很固执,太很可笑。

  生:他这么做是明知故犯,太可笑。

  生:我从“越……越……越……越……”体会到他想的做的正好是背道而驰,而且还如此固执,错的离谱。

  d、创设情景:好心劝告这个固执的`人,理解寓言

  示例:

  生:你的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这样子怎么能达到目的呢?

  生:你这样坚持下去,盘缠一旦用完,很可能会饿死的呀!

  生:朋友你错了,早点回来可以省点力气,也省钱,还能更早到楚国……

  ……

  e、理解成语“南辕北辙”

  二、拓展学习《买椟还珠》

  三、作业

  拓展:劝劝这个固执的人。并在后面画上相应的笑脸或者难过的脸,老师会根据你的劝说的内容选择相应的笑脸。

《寓言》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3、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用具体形象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驴与愚蠢的狼》导入。

  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课堂实录

  一、文学常识简介。

  【设计意图: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二、学习《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设计意图:理解寓意,引导学生明白爱慕虚荣的危害。】

  1、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1)正确朗读下列生字。

  赫拉()宙斯()庇护()粘住()

  (2)掌握词义:

  庇护:袒护,保护。

  爱慕虚荣:喜欢名利和荣耀,羡慕钱财。

  2、研读课文。

  (1)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明确: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2)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明确: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3)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笑”说明了什么?

  明确: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4)比较赫耳墨斯与雕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变化。

  明确:故事主要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问三答的`对话来叙述的。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区别,第一次用确数,第二次比较而言,只说概数,第三次不用数词,贬低得一分不值。雕像者的答语,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转,给人以巨大反差,讽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

  3、概括寓意。

  明确: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三、学习《蚊子和狮子》。

  【设计意图: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自满,忽略了自己的短处。】

  1、集体诵读,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这则寓言的结构安排和前一则相同,也是分叙讲述故事,结叙点明寓意。先写蚊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因,后写蚊子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

  2、蚊子为什么敢于向狮子挑战?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可以战胜对方,所以它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

  3、“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写出了蚊子的什么特点?

  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

  4、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5、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骄兵必败”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课堂小结

  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布置作业

  展开想象、续编情节。

  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头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难堪、尴尬呢?

  2、想象一个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迹情节,给寓言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板书设计

  寓意四则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寓意:批评了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寓言》教学设计优秀3

  基本教学思路:

  对诵读目标的处理,我设计了七读(时间是30分钟左右,其中理解读8分钟,背读5分钟,其它各遍读都在3分钟左右):先听师范读,掌握生字新词,再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大声读,把课文读通畅,接着进行默读,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学生想象读,根据所读到的文字来想象山市美景,坐在此基础上,学生美读全文,深化领悟,最后大声背读。这些步骤使学生渐渐地熟悉理解了课文,反反复复的诵读培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对第二个目标的处理(用时10分钟左右),我打算是课上稍提激趣,课下自主解疑。

  本课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亮点:一是导入阶段,用优美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给学生以熏陶;二是讨论反馈阶段,通过做游戏来掌握字词,使困难的文言字词学习变得活泼有趣,符合六年级学生特点;三是深化领悟阶段,在同学和老师的渲染下,学生脑海里有了山市美好景观的画面,此时学生美读,可能掀起一个高潮。四是激趣探究阶段,学生七嘴八舌献计献策,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科学知识。五是作业布置阶段,给蒲松龄先生写信说明山市的科学成因,既是对课文的巩固和延伸,又是对探究习惯的督促检查。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

  山市的有关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2、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感觉到秋天已经来到了吗?天空中秋风飒飒,秋雨潇潇,田野里枯枝颤抖,黄叶飘零,一派秋的庄严。是啊,秋天的满地落红,冬日的漫天飞雪,春时的嫩芽娇花,夏季的绿树浓荫,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每个人每年都能看到。可是有一种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却好多年都难得一见,多数人一生都无缘看到。这种自然现象就是海市蜃楼。幸好清代有一位写狐写鬼的文学家蒲松龄,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描绘了一次这样的景观——山市(山市蜃楼),弥补了我们不得一见的遗憾。今天,让我们走进《山市》这篇课文,通过文字描述来欣赏一下这种奇特的景观。

  板书题目作者,学生记住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二、诵读施标:

  1、初读感知阶段: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标划生字词,并听出师故意读错的生字。然后打出电子词典,指定一学生领读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2至3遍,力争读得声音饱满,通畅无阻。

  读完之后,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2、自主学习阶段:

  老师先学了这篇课文,觉得这篇课文的目标可以有这两个。大家看同意吗?

  打出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2、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3师布置自学任务,出示自学指导:

  结合注释默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思考想象“山市”的初生、发展、高潮三幅画面。比一比谁理解得快。时间8分钟。

  3、讨论反馈阶段:

  4师生、生生之间以做游戏的形式来检查词句理解情况。

  游戏:

  甲:我来问,你来答。

  某词的意思是什么?

  乙:这个问题难不倒我。

  ……

  师与一学生合作举例。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

  山市高潮时出现的“危楼”是不是指“快倒的楼”?

  生:这个问题难不倒我,“危楼”指的是“高楼”,它还站得好好的。

  师:这座高楼是几间的几层的?里面的人在干什么?

  生:五间的、数不清几层的。里面的人有的靠着,有的站着,干什么的都有呢!

  师:它是怎么一步步消失的?

  生:先渐低再渐如常楼渐如高舍,又倏忽如拳如豆消失了。

  师:“危楼”一词在哪诗里还学过?

  生: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

  然后学生之间热闹游戏,快乐掌握。师巡回听听。

  5请学生根据文中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描绘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一两名学生描绘出画面。

  师借机描绘:

  你不经意地一抬头,看到不远处,突地出现青塔白楼,楼阁殿堂,街道里巷,并且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然后一阵大风,尘土飞扬,烟雾弥漫,只剩下那座高楼,灯光点点,人影屑屑,可是只一会儿,楼渐低,减低,直至如拳如豆消失不见。的确是很神奇啊!

  这么美好的景观,我们得用同样美的.朗读读出来。引入下一阶段。

  4、深化领悟阶段:

  下面请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美读课文——投入感情,放飞想象,如醉如痴,物我两忘。

  5、激趣探究阶段:

  6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师生共同想办法探索“山市”成因。

  师引导:这样的美景,古人却给它起了个瘆人的名字“鬼市”,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点拨引导:古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所看到的现象无法做出解释。另外,多年的迷信思想的控制,叶使人们相信真有所谓鬼神。可是现在,科学的巨手早已揭开了这种景观的神秘面纱。同学们,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可以了到更多海市蜃楼的知识呢?

  学生七嘴八舌献计献策,然后明确:可以通过查字典、上网、《物理》课本、《十万个为什么》等资料。

  学生快快行动,查字典,看谁先查到谁读出来。

  师引导:你明白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了吗?这个解释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求知欲。同学们,要做明白人,就必须自己动手,探索研究。

  那么,交给大家一个光荣的任务:六人一组,课下查阅资料,得到海市蜃楼的有关知识。然后整理成文,给蒲松龄写一封信。

  三、作业布置:

  请学生查阅资料后给蒲松龄写一封信,解释“山市”的科学成因。

  板书设计:

  要求学生记下板书上的几读,用于以后的文言文学习。

  山市

  蒲松龄

  初读:

  大声读:

  默读:

  想象读:

【《寓言》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伊索寓言》优秀教学设计03-01

伊索寓言的优秀教学设计02-16

《人生寓言》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5-05

《寓言两则》优秀的教学设计05-05

寓言两则优秀教学设计05-05

《寓言两则》优秀教学设计05-06

《寓言二则》的优秀教学设计05-06

寓言二则优秀教学设计05-06

《寓言二则》优秀教学设计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