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茎和叶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12 19:37:4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茎和叶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茎和叶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茎和叶的教学设计

茎和叶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剪纸作品,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懂得剪纸的阴剪、阳剪技法和综合法,知道剪纸的基本纹样。

  2.继续学习折剪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动物或人物的剪纸作品。

  3.通过剪纸练习,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重点:

  学习剪纸折剪的基本技法及阴剪和阳剪的组合等。

  难点:

  抓住动物和人物的特征设计构思剪纸作品。

  教具准备:

  剪纸范作、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美工刀、胶水等。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学生一般带的都是剪刀,不能够用美工刀把剪不到的地方刻出来。

  教学建议要求学生能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剪。

  课后反思由于工具有限,剪的作品不是很精美。

  教 学 过 程本人教学思路

  教 学 活 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比一比。

  (1)欣赏:展示河南陕县的《柿子对鸟》和广东佛山的《龙头》剪纸作品或展示剪纸实物作品,让学生对剪纸作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提问:你知道剪纸的起源吗?剪纸有什么用途?这些剪纸作品和平时看到的绘画有什么不同?左右一样的形象采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剪纸作品形象夸张、简洁,线条流畅,有一种鲜明的装饰美。采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了对称的作品。

  (2)揭题:《巧折巧剪》。

  2.学一学。

  你了解关于剪纸的哪些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1)展示《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和《五福捧寿》等剪纸作品。

  由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来了解剪纸的方法:

  阴剪——剪去轮廓线,或剪去形象以内的纸。

  阳剪——剪去形象轮廓线内外的纸,只留下造型的线。

  综合法——阴剪和阳剪结合法。

  (2)展示常见的剪纸装饰纹样。

  学生小组讨论:这些装饰纹样像什么?有什么特点?给它们取个题目。

  小结:锯齿纹:——常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刺、草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比较硬朗。

  月牙纹:——用来表现衣纹褶绉、头发纹路、植物叶子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变化多端。

  水纹:用来表现水波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光滑、柔和,有动感。

  云纹:用来表现云雾、花朵、波浪、衣服上较为复杂的图案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装饰感强。

  3.议一议。

  展示青蛙、小女孩的剪纸作品。

  (1)这些剪纸作品的制作需要哪些步骤?

  (2)你想剪怎样的动物或人物造型?

  小结:

  ①步骤:折、画轮廓(抓住特征);

  ②剪(先内后外)、贴。

  ③展示完成的剪纸造型作品。

  4.做一做。

  学生练习:用折剪的方法剪动物或人物。

  5.展一展。

  完成的作品叫什么题目,想做什么用?指出作品中的图案哪里是对称的。

  6.理一理。

  办一个班级剪纸展或整理一本学生剪纸集。

茎和叶的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学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宁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的好思想,为大家服务。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关心集体的好思想。

  【教学重点】

  1、重点:

  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王宁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的好思想,为大家服务。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关心集体的好思想。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

  2、难点:

  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音,有些字容易写错。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选”。

  (选举、推选的意思。)

  2、齐读课题,提问:

  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他为什么要选自己?)

  3、下面你们就轻声读课文,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楚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示范

  请学生说一说:

  “我”是谁,他为什么选自己当班上的劳动委员?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1自然段,指名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班上的劳动委员李青转学了。

  2、学生自由轻声读第2、3自然段:

  ⑴ 边读边想:

  ① 当林老师让大家补选一名劳动委员时,为什么教室静悄悄的?

  ② 当王宁说:“我选我”时,为什么大家都愣住了。

  ③ 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⑵ 学生读后讨论,教师加以点拨,先理解前两个问题。

  “静悄悄”就是一点声音都没有。说明大家对补选劳动委员这件事很认真,都在想该选谁劳动委员。“愣住”的意思是遇到没有想到的情况时呆住了。大家愣住的原因是王宁的发言大家都没有想到。因为一般选举总是选别人,难得有人选自己。

  ⑶ 指导朗读:

  “选谁呢”要读出思考的语气。“教室里静悄悄的……”要读得慢而低,显示出教室里很安静,大家正在思考问题。“我选我”,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⑷ 让学生多读王宁的话,体会他为什么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① 王宁和李小青是好朋友,非常想学习李小青爱劳动,爱集体的优点。

  ② 王宁有信心,有决心,能做得像李小青那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3、有感情地朗读课第1~3自然段。

  (齐读、指名读。)

  4、齐读第4自然段,讨论:

  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全班同学想念王宁一定能当好劳动委员,大家用掌声表示赞同和鼓励。)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茎和叶的教学设计3

  活动名称:

  有趣的中班数学活动

  设计意图:

  鉴于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

  3、训练幼儿的分类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游戏活动: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3、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三、自由分类活动。

  1、为自己的一份纽扣分类,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分的类别进行活动。

  2、分好后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何种类别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三正好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会用多种分类方法对纽扣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强化)

  活动延伸: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茎和叶的教学设计4

  1、借助学过的识字方法独立认识本课的19个生字,正确书写和熟练运用10个生字,并掌握多音字“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有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里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才能成功。

  教学重点:

  抓住独臂乞丐的言行、神态,体会其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后的复杂心理变化,懂得劳动可以使人获得尊严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乞丐搬砖后前后心理发生变化的语句,懂得妇人所说的“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砖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尊严的名言或者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刚学完有关“尊严”的哪两篇课文呢?(《囚歌》、《晏子使楚》)在这两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革命者叶挺和齐国的使者晏子,他们为了真理,为了国家始终坚贞不屈,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为了他的尊严》,想想这篇课文与尊严又有什么关系呢?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读完课题,有没有思考下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谁为了他的尊严?(他—乞丐;谁—妇人)(指名回答)

  2、过渡:课文围绕着妇人和乞丐发生了什么事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一(1-8)详写独臂乞丐乞讨来到老妇人,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他搬砖,才给他20元。二(9-12)写双臂乞丐宁可不要施舍也不肯搬砖,以及妇人与孩子的对话,点名了妇人坚持让乞丐搬砖的原因。三(13-21)写独臂乞丐成功后,谢赠老妇人,老妇人不接受这种赠送。】

  3、师:你说的真不错,也就是说这篇课文围绕着这三个主要人物:妇人、独臂乞丐、双臂健全的乞丐展开的。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篇课文读一下好吗?请女生读下1-8段,男生读9-12段,全班齐读13-21段。思考:课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事情呢?

  4、课文主要写了独臂乞丐什么事情呢?谁愿意来说说?(指名回答)

  5、师:你说的真好,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一个乞丐来到一个院子里乞讨,女主人没有立即施舍给他钱物,而是毫不客气地要求他搬砖,刚开始独臂乞丐很生气,后来搬砖中受到了启发,若干年后成了一名成功人士,因为他从中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懂得了只有靠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报酬,这样才有自尊和尊严。

  6、师:那现在有谁愿意跟大家说说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三、学习生字词

  1、师:很好,说的太好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划一下本课的生字词

  2、全班齐读生字词两遍

  注:由于第二课时要上公开课,所以第一课时上的很简单,也就是稍微了解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茎和叶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胡同文化与北京胡同的关系,并能对胡同文化谈出自己的看法。

  2、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教学重点:

  概括、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胡同文化与北京胡同的关系。

  教学设想:

  1、1课时完成。

  2、突出学生的读书、思考与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3、重点在课文后半部分,并向课外延伸。

  课前准备:

  印发《北京的胡同》、冯骥才《文化眼光》。

  学生预习:

  1、熟悉课文。

  2、阅读印发的材料。

  教学程序:

  一、导入:

  我们班同学的研究课题中有一个是《青城山道教文化研究》,(课前印发的材料中冯骥才的《文化眼光》一文谈到)其实“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处不在”,衣食住行无不具有文化内涵。我们单来看--住的文化!

  居住方式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性格、行为,我们称之为一种文化。

  我们来一起学习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胡同文化》,看看北京胡同对老北京市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 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先来看几幅北京胡同的照片。

  (展示图片)

  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课文1--5段,勾画出关键词语。

  交流。(两生发言)

  (重点词语:方正、取名趣俗、多、安静、和四合院一体)

  三、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一)、胡同到底对北京市民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也就是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还是再来看看汪老先生怎么写的吧!

  自由朗读6--12段,勾画重点语句。

  学生读自己勾画的语句。(两生读,其他补充)

  提示:我们找的语句大多在文段什么位置?(段首)

  因此我们把握文章内容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语句,又特别要注意段首句。

  (投影:封闭、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二)、给你印象最深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朗读品味两处语句。(根据具体情况,融在其中或单独提出来品味。)

  1、8段:“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充分表现了极其满足的心态。

  指名读。(要读出韵味,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来。)

  齐读。

  这个地方如果改成:“……较好,……好,……更好,……很好,……最好。”如何?读一读,体会一下。

  2、12段:“‘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活画出其神态,对“忍”最好的注解。

  指名读,齐读。

  --“真有你的”赞赏还是否定?(我的意见是有调侃,更有无奈。)

  四、对胡同文化的态度、认识

  (一)、胡同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呈现怎样的景象?随着北京现代化推进,胡同逐渐衰败、没落,为高楼大厦所代替。请看几幅图片。

  胡同文化将何去何从呢?

  对胡同文化,作者的感情和态度如何呢?

  齐读后3段,找相关词句,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毫无生气”、“怀旧”、“伤感”、“无可奈何”、“总有一天会消失”、“怅望低徊”、“再见吧”……

  (二)、课堂小结:课文思路胡同特点——胡同文化内涵——感情、态度

  阅读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内容

  (三)、对胡同文化,你怎么看?

  学生交流,发表各自意见,教师适当引导。

  请课外练笔的时候,写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

  要求:有标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茎和叶的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鸟岛》这篇课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课文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意在让孩子们从小增强环保意识,懂得爱鸟、护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鸟岛风光的迷人之处和六月鸟岛热闹的景象。

  4、知道我国青海湖鸟岛的特点,培养学生喜爱鸟类、喜爱鸟岛的感情,进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悟鸟岛的景象。

  2、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像、小黑板。

  2、学生准备:生字卡片。

  设计理念:

  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了解并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借助鸟岛录像让孩子去感受鸟岛的神奇与美丽,产生对鸟儿和鸟岛的喜爱之情,进而增强爱鸟、护鸟的环保意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图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巧设提问引发探究

  分组合作

  巡视指导

  边读边画

  抓住重点词,感受3个多

  读出语气

  4发爱鸟意识

  欣赏共鸣

  结合板书总结

  领悟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五一假期刚过,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

  2、那么你们有没有到过一个叫鸟岛的地方呢?(板书鸟岛)

  3、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到鸟岛上去看看,点击课件⑴好不好?

  4、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板书(1、鸟岛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叫鸟岛?)

  5、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不少,答案都在课文当中,等学完了课文,你们就会知道了。

  6、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105页。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在预习中,你发现本课应该掌握哪些内容?指名说,出示课件。

  2、以小组为单位检查一下生字的认读和课文的朗读情况,看哪个小组检查得最认真。

茎和叶的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积累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

  1、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情感与思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拓展与延伸

  ?世说新语》上的其他关于言语表达的小故事。

  教学重、难点:

  突破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文章读准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要是我问你,你会说话吗?一定有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个不需回答的问题。如果我再进一步问,你能把话说好吗?你怎么回答?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近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说话的?从中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悟语言表达中透出的智慧。我们先去认识谁呢?

  板书课题,解释课题,理解“氏”“之”的意思。对“氏”的解释可能发生分歧,学生可能认为“杨氏”是称谓杨家的女人,而理解为“杨氏的儿子”,“氏”在字典上也确有这样的意思。可以先存下这个疑问,在读文的时候自然会迎刃而解。

  二、初读课文,根据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提示:要求学生根据书中给出的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把不理解的字、词标记下来,与大家交流。

  参考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对词语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三、再读课文,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提示:从学生读错的地方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通过交流学习成果,彻底弄懂文章的意思。

  四、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体会文言文的读法。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五、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说杨氏子“甚聪惠”,你从哪里体会到他的聪惠呢?

  提示:要求学生抓住关键的语句加以理解。

  参考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板书设计:

  杨氏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智答 ——委婉(礼貌)、机智、巧妙

  孔君平 :“此是君家果”

【茎和叶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植物的茎》教学设计03-19

茎越长越高教学设计02-07

叶教学设计范文11-24

《植物的叶》教学设计02-16

《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06-16

变色叶美术教案教学设计03-11

《一片完整的叶》教学设计04-27

《葡萄叶的梦》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本02-11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植物的叶02-24

《芦叶船》课堂教学设计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