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探索
摘 要:“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是一个全新的数学教学内容领域,它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教师在进行“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学时,应从学生学习的需要、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的客观条件等出发,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思路和方案。关键词:实践 综合应用 教学 过程 策略
在一次全市范围部分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关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内容的教学,有近60%的教师未能达到“比较适应”的程度,只有约30%的教师对于上好这一领域的课有一定的把握。这一调查结果引起了我们对“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内容教学的关注。
作为一个新的内容领域,“实践与综合应用”突出数学的整体性、现实性和应用性,注意数学的现实背景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具有明显的活动属性,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核心价值指向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数学课程目标。如何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是我们在开展有关这一领域内容的教学中着力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对“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学的认识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它的教学过程一般可以包括这样几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解决问题阶段,表达和交流阶段。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小商店》一课可以安排以下教学环节:首先,通过师生谈话,回忆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情景和数学问题,进入情境;接着安排购买玩具或文具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现实的购物活动,初步获得购物体验;然后,再安排学生用获取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教材情境中的其他购物问题;最后,安排“你能和同伴说一说买东西的经过吗”的交流活动,让学生总结、反思并交流活动的体验、感受和收获,积累有益的活动经验。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活动、体验、反思等几个关键词。
“实践与综合应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解决问题的活动又可以细分为收集信息、组合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答案及反思等环节。因此,“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是有目的、有序列的活动,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新颖的,任务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这就决定了活动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有时要对文本场景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有时要对现实场景进行实际调查与走访;有时要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有时需要与同伴合作、交流,甚至向教师、家长求助。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可以在一节课中完成,也可以是跨越课时的长程活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属性规定了这一领域内在的课程价值。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应着眼于过程性目标的达成。就像课程标准叙述的那样,要让学生根据现有的能力或水平,在教师设计的数学活动中、或者在(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经验,深化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学习中所获得的体验,是建立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的基础上的。并且,教师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设计中,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尽可能为学生预设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活动方案,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充分地经历活动的过程。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在关注活动和体验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活动和体验进行反思,以深刻地再认活动的数学价值,将零星的、粗糙的、特殊的活动体验逐步上升为完整的、精致的、具有一般意义的活动经验。因此,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活动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回顾并反思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汲取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即不是仅仅停留于解决问题的结果,而是进一步认识哪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实际上,反思不是简单地“回头看”,而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对问题进行重新探索。当然,学生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策略
上述“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活动的一般流程对各种类型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课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同时,由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具体内容的特点,教学时应更多从学生学习的需要、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的客观条件等出发,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思路和方案。具体来说,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流程设计。
教材中很多“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都是提供一定的生活或生产场景,营造解决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类似的“场景型”活动,由于场景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受认知能力的限制往往不善于观察,会更多地关注非数学信息,而且无法把握各个部分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影响活动的效果。教学这样的实践与综合应用,特别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收集信息,把握场景中的各个活动之间的联系,从而把握相应的学习重点。
二年级(上册)《快乐的队日活动》一课是“场景型”的活动,它呈现的情境图是由几个并列的队日活动与自然场景组成的。在教学中,我们尝试设计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流程:首先,分步出示场景图(背景、活动),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队日活动;接着,从最简单的钓鱼活动入手,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总结观察、思考的学习方法,并将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其他三项活动中;最后,再回到场景图,让学生进行整体观察,交流“参与”队日活动的感受,反思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新的数学问题。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从全面地认识某一“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内容,初步感受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课+活动+课”的教学架构策略。
苏教版教材“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内容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相关内容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能更充分地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一课,教学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重建了“课+活动+课”的教学结构,分为三个环节完成教学:第一个环节是上课,以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中的编码为素材,初步研究并了解“数字与信息”;第二个环节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调查生活中的其他数字与信息;第三个环节是再回到课堂,主要由学生汇报、交流调查活动的内容、过程和方法。表面上看,这样的调整拉长了教学时间,但实际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在自己的活动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这样的组织,也改变了一些教师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的认识浮光掠影的状况。
“课+活动+课”的教学架构方式还可以应用到“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其他课中。例如,四年级(下册)的《我们去春游》、六年级(下册)的《旅游费用的预算》等。当然,根据教材具体内容的设计,“课+活动+课”的教学架构方式也可以适当调整为“活动+课”或“课+活动”等。当然,类似的调整主要着眼于教学实效。
3.优化活动效益的内容重组策略。
苏教版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资源。只有准确理解教材设计的意图,才能把教材的资源用好;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才能把教材的资源用足;而只有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做出适当调整,才能把教材的资源用活。教材中有些“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内容较多,部分活动有一定难度,简单地减少活动数量或降低活动难度都不恰当,组织成“活动+课”或“课+活动”的方式也不太合适。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组,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的前提下,对教学资源做出最优化的处理和利用。
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一课,教材安排了“数一数”“量一量”“称一称”等三项活动。三项活动的外在形式不同,但都是运用“以少推多”的策略。我们在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后,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将“数一数”作为全班共同实践和体验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数数、推算的验证过程,初步获得“以少推多”的策略;将“量一量”“称一称”等两项活动作为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分组选择其中的一项去做,经历策略运用、巩固和提升的过程。实践活动侧重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方法形成初步的认识和体验,而后续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则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积累对活动的深度体验。
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一课,有“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和“估一估”五项并列的活动。教学时,教师也应注意对活动内容进行重组,把形式相近、方法相通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活动更加充分,体验更加深刻。
4.将过程性评价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评价要强调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系统、连续地观察和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即参与活动的积极态度和个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水平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特别是,教师对于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的勇气要给予更积极的评价和鼓励。http://www.cnrencai.com/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探索】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05-24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10-10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11-18
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教学设计12-27
高中综合实践课优秀教学设计11-05
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模板12-27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15篇03-24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15篇)03-26
综合实践心得05-06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