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18 13:35:43 春鹏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1

  活动目标:

  1.通过训练,学会“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2.借助课文,认识文章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3.学会在文章中设置线索,恰当安排内容的主次详略,进而突出中心。

  活动重点:

  学会在文章中设置线索,恰当安排内容的主次详略,进而突出中心。

  活动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清代王夫之有一句名言:“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立意非常重要。写作时要想说清楚使自己感动的人或事,在叙说时就必须有明确的叙事中心。

  二、请同学们阅读写作指导,交流感受。

  1.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这条线来写。

  2.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越是能强化中心的内容,就越需要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反复加以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要简略叙述。

  3.巧用技法,突出中心。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抒情点题、议论点题、叙述点题、描写点题;从修辞的角度看,有反复点题、设问点题、排比点题、引用点题、比喻点题;从点题的位置看,有标题点题、开头点题、结尾点题。

  4.还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渲染烘托、抑扬对比等技巧,也可突出中心。

  第二课时

  1.导语:书包是每位同学必备的学习用品,你的书包是什么样子的,你的书包里面藏着怎样的故事,说说你的书包或者关于书包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2.学生交流分享。

  3.文题妙解

  (1)“我的书包”侧重于从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对“我”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确立中心。

  (2)“我是书包”则要求以“书包”的口吻表露自己的心声。

  (3)“我和书包”,着眼于“我”和书包的关系,写两者之间的故事。

  范文:

  书包里的故事

  童年像一杯美酒,醇香令人回味;童年像一朵栀子花,温馨沁人心脾;童年更像一把吉他,动听勾人心弦。

  记得那是我三年级的时候了,当时的作业在小小的我面前显得很多,我做作业,也有些吃力,加上我性格本身有些毛躁,便顾不得书本的整齐了。因此,我的书本经常被压折起来,我也无暇顾及。好多新发下来的书本放到我这儿,几天后就会卷边折页,变成了一本“旧书”。可是让我不解的是,原本有毛边的书本在第二天我从书包里拿出来的时候,竟整齐地排列着,一点毛边毛脚都没有。让我很是诧异。当时的我还是个懵懂的孩子,没心思考虑那书本是怎样变“新”的。只是知道第二天早晨,书本就如被施了魔法般,整齐地放在我的书包里。

  终于有一天,我心中出现了这个疑惑。于是,晚上我便悄悄从床上爬起来,蹑手蹑脚地走到房间门口——那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客厅。客厅的中央散发着微弱的光芒,那光芒是柔和的,温暖的。妈妈在淡淡的光芒的笼罩下,正把我的书本一个个从书包里拿出来,把毛边毛角挨个仔细压平,把折角向反方向一折,书本变整齐了许多。最后,妈妈还小心翼翼地把书本放回我的书包里,生怕惊醒了正在“熟睡”的我。我只知晓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似乎被轻轻触动了,一股暖流流入了我的心田.我踮着脚回到床上,却是一夜无眠……

  之后的每天,我都会在睡觉前把自己的书本弄平,像当时我看到的妈妈一样.尽管我的动作很是笨拙……今天,当我翻开书本看到久违的一个细小的折痕时,心中的回忆被慢慢勾起,记忆那么深,就好似在昨天发生的一样。因为我清楚,妈妈的爱,就藏在那不起眼的折痕里……

  1.导语:一方餐桌,承载了家庭的温馨,无论是餐桌上的欢娱,还是餐桌前的分歧,爱永远是向心力。

  2.写作导引:

  题目已经给定了本次作文中的地点是“餐桌前”,事情是“谈话”,那么时间、人物等其他的要素需自己定。动笔前要考虑,这是什么样的一次谈话,所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确定一个中心开始选材、组材。

  范文:

  餐桌前的谈话

  生活如同一张餐桌,餐桌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菜,坐在餐桌前偶然夹起一道名为爱的美食,那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爆竹一声声响起,除夕夜处处洋溢着喜庆。“来喽!”随着妈妈的声音,两盘水灵灵的元宝饺子上了餐桌。奶奶发话了:“大孙子,你妈为了家里忙里忙外,真辛苦。这第一个饺子就给她,好吗?”我点点头,奶奶麻利地夹起饺子送到妈妈碗里。我看了看,那个饺子好特别啊!半圆的饺子边上细细地捏了花边。这里面一定是奶奶做了手脚!正当我思索的时候,妈妈也发现了端倪,说:“这第一个饺子应该长辈吃啊!妈,给你!”但在奶奶的坚持下,饺子还是进入了碗中,但她却没舍得吃。我猜到了,那一定是奶奶视为福音的“钱饺子”!电视里春节晚会开始了,全家人都看得喜笑颜开,餐桌上一片祥和的`欢乐。突然,一个饺子飞了过来,滑进我的碗里。这不正是那个花边饺子吗?我瞧向妈妈,妈妈悄悄指着奶奶,对我使了个眼神。我明白了!这是让我把饺子给奶奶呀!

  怎么才能让她老人家接受呢?我苦思冥想,终于有了好主意:奶奶历来喜欢节俭,我就好好利用她这个习惯吧。

  我不动声色。在奶奶看向我的时候,我就飞快地往自己碗里夹了一个又一个饺子。奶奶急了,说:“能吃的了吗?吃一个夹一个吧,别剩!”我大声说:“好吃!好吃!一定能吃完!”奶奶心疼地望着满碗的饺子,生怕我吃剩了扔掉。我心里可乐开了花——我的计划完成一半啦!我开始细细品尝着饺子,还不时与家人品评着节目,故意放慢了吃的速度。

  只剩下三个了!我偷偷瞧了瞧奶奶,便把手放在肚子上,大叫道:“吃不了了!我快成皮球啦!”奶奶习惯地板起脸:“叫你少夹,你偏不!这回咋办?”我可怜兮兮地对奶奶说:“奶奶,我错啦!要不您吃了吧?”——果不其然,奶奶马上夹走了全部饺子,好像刚开饭似的,吃得津津有味。我得意地看着妈妈,妈妈笑了,用眼神鼓励我,好似在说:“你真棒!”“嘣!”一声清脆的硬币声响起,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看向奶奶,我大笑着说:“奶奶吃到钱啦!来年定有好运啰!”奶奶笑得更是灿烂,脸上的道道皱纹也舒展开来,像一朵幸福绽放的菊花。她笑着吐出硬币,说:“来年大家都会有好运气的。”全家人都看着硬币,互相对视着,心领神会地笑了。

  家,永远是温馨的避风港。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会眷恋着那餐桌旁的幸福。

  1.导语:亲爱的同学,久在校园中,是否有些枯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校园外的斑斓的世界。哪一件事,哪一个场景,哪一个人物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呢?拾取记忆的片段,写下你的真情实感。

  2.写作导航:

  (1)校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写作时,可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或一个人物去写。

  (2)“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是这件事、这幕场景或这件物品等的写作价值所在,也是确立本次作文中心的立足点。

  (3)对这个场景或物品做点儿细致的描写,对这段对话中的某些语句做些强调,或者拿这首民谣与其他歌曲做点儿对比,都会使读者目光聚焦,文章就会显得中心突出,条理清晰。

  范文:

  那一幕,触动了我的心灵

  冬日了,风肆虐地呼啸,大地也为之而动摇。

  我走出去,被风吹得站不住脚跟,踉跄着躲到一个角落,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不无担忧地看向外面。

  还要继续走吗?

  猛然间,我看到了一棵梧桐——几片黄叶依旧顽强地挂在上面,摇摇欲坠,它纹路错综的树皮写满了沧桑。有一阵强风!它的枝干晃动了几下,依旧挺立。在这场战斗中,唯有它孤独坚守。

  我要去挑战那风吗?

  我的心灵狠狠地触动了一下,只因他而赞叹。

  风,又猛了。

  它,仍在搏斗着。

  哦,那一阵风卷起了地上的一堆叶子,它们恣情飞舞,铺排了整个天空,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不,那是对梧桐的赞歌,写满了它的骄傲。

  落叶轻,飞到了我的心灵深处,撞击着,雀跃着,我为之震撼。

  在这风中,它们却可以勇敢起舞!

  梧桐的树枝弯了,又弯了。“啪”,它的枝桠断了。风没有停,舞还在继续。战斗,他还没有放弃。

  风又一次把它吹弯,却迎风而上,它不怕!万物萧索,只有他苦苦斗争。

  一步,两步,三步……我如梧桐一样挺直腰,勇敢搏斗!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明白中心的含义及其作用。

  2、理解并掌握一种突出中心的方法:详略得当。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致描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以详略得当来突出中心的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升格病文,让他们在升格中体会细致描述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么多年,我们的作文一直被老师批改。今天,老师想邀请大家做做小老师,帮一位同学的作文升格,好不好?(好)同学们的声音这么洪亮,老师对同学们接下里的表现充满期待。

  为了做好小老师,我们得给自己充充电,加加油。所以,我们要先从第四单元写作课《突出中心》里学习一点理论知识。

  二、借助课本,学习知识

  1、浏览知识短文,快速圈点勾画

  ①说一说,什么是中心?

  ②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什么样的中心?

  ③中心对于文章有什么作用?

  ④写作文如何才能突出中心?

  2、回顾重点课文,怎么突出中心

  课题中心句怎样突出中心

  《猫》

  《鸟》

  《狼》

  总结:怎样才能突出中心

  归纳:观点单一,明确中心;精心选材,紧扣中心;巧用技法,凸现中心。

  三、学以致用,升格作文

  1、整体感知作文,评析中心思想

  纸飞机

  ①在我卧室的床边的书桌上,放着一个纸飞机。虽然它很普通,虽然它曾经带给我很深很深的失望,但现在却是我最喜爱的宝贝之一,永远放在离我最近的地方。

  ②九岁那年,妈妈带我到宜昌的小姨家玩。到了小姨家,除了第一天去儿童公园划了船,后几天一直呆在屋里看电视,很无聊。小姨见我整天闷闷不乐,就为我报了一个亲子游戏——抢“宝”。

  ③游戏规则就是将家长的左腿和孩子的右腿绑在一起,奋力奔跑,谁先跑到终点谁就可以抢到一个宝贝。比赛前,我早已看中那个布娃娃和积木,但比赛规定只能抢一个“宝”。比赛中由于我的犹豫不决,尽管妈妈不断地为我加油,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比赛结束时,我嚎啕大哭,为我的犹豫不决而后悔。我要求再参加一次,但工作人员说一位小朋友只能参加一次,并给了我一个纪念品——纸飞机。

  ④我伤心到了极点。于是,我生气地扔掉了那个纸飞机。但在妈妈的要求下,我还是把纸飞机带回了小姨家。我恨这个纸飞机,因为它永远代替不了那个漂亮的洋娃娃和好玩的'积木。但是,妈妈的话使我从此改变了对它的看法。

  ⑤这架纸飞机之所以成为我最喜爱的纪念品,就是因为它告诉了我三个道理:

  一、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可犹豫不决,犹豫不决是你的敌人,要学会场战胜它。

  二、要懂得取舍,舍弃坏的一方面,这样才能取得累累硕果。

  三、要将失败作为耻辱,就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能夺回自己的国家。将失败作为耻辱,激励自己,使我拥有不竭动力,最终成功。

  ⑥从此,那架纸飞机就挂在我的书桌上,每当我因不懂得取舍而犹豫不决时,它便会使我回想过去,做出正确的选择。

  ⑦一架纸飞机,不昂贵也不精美,但它却告诉我许多人生道理,使我学会坚定不移,懂得如何取舍,做出人生的正确选择,使自己永不后悔。

  中心句症结:

  2、浓缩过多议论,提炼明确中心

  (提示:原文中用来揭示中心的三段文字中反复强调了两个词——不懂取舍、犹豫不决,所以浓缩中心句时要关注这两个词)

  提炼的中心句:

  3、品析叙事主体,找出问题所在

  叙事主体症结:

  4、小组通力合作,升格突出中心

  ①号同学:请描叙一下让“我”难以取舍的洋娃娃和积木分别是什么样的。

  ②号同学:请描叙“我”在比赛过程的心理、动作、神态等,以很好地展现“我”的犹豫不决。

  ③号同学:请描叙一下赛终“我”嚎啕大哭时,别的小朋友拿着洋娃娃和积木时开心玩乐的样子,通过对比,以此突出“我”的伤心与懊悔。

  ④号同学:请根据全文,写出妈妈到底对“我”说了些什么?可以伴有妈妈的动作与神态描写。

  5、展示升格成果,品尝劳动之乐

  每小组①②③④号同学上台展示连缀成篇的作文,看看哪个小组修改的最好。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学生归纳总结:写作文时我们一定要记住这四点,才能写出中心突出的好作文。

  紧扣(一个)中心

  详略一定(得当)

  (详写)细致描述

  (略写)概括简明

  2、课外作业:请同学们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突出中心的方法,课后以写作实践三的作文题“走出校园”为话题,写篇作文。祝同学们写出中心突出的像花儿一样引人注目的好文章。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3

  学习目标

  1.借助课文,学会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从读到写,掌握突出中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文题展示

  书包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请你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中心要突出,条理要清晰。

  二、写作导航

  要做到文章中心突出,作文构思要做到“六个一”:

  1.一锤定音的开头。即开篇两三句点出记叙要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奠定感情基调,这样的开头,简洁洗练,直截了当。

  2.一线穿珠的结构。即没有贯穿全文的中心事件,而是以主要人物的活动或品质为主线,典型而各有侧重,统一服务于中心。这种结构避免了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点突出。如《我的老师》。

  3.一波三折的情节。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里,如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弛有度,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

  4.一字传神的细节。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如《春》中写春花时,一个“闹”字使人联想起春天到来,百花争艳,蜜蜂在花间忙碌采蜜的情景。

  5.一语反复的扣题。文章以关键语句反复扣题,显得内容紧凑、中心突出。

  6.一箭双雕的收尾。即文章的结尾既自然结束全文,又巧妙引发思考,深化主题。

  三、例文引路

  我的书包

  我有一个小巧玲珑的书包,它虽然小,但很精致、漂亮。

  书包的表面是鲜红色的,中间画着一只活泼可爱的米奇老鼠,它戴着一副大大的太阳镜,胸前高高地飘扬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穿着一件土黄色的衬衫,背着个小书包,甩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米奇老鼠总爱扬起手,昂首阔步地向前走,好像在向我炫耀它的美丽,神气十足的,可爱极了!米奇老鼠下面还写着一句天蓝色的英文:Hello!

  书包一共有四个大袋子,旁边还带着两个狭小的兜兜。第一个袋子里住满了说不尽的智慧——书本;第二个袋子里住着我心爱的文具盒;第三个袋子里则住着一对形影不离的“亲戚”——试卷和本子;至于那两个狭小的兜兜嘛,住着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不过有时候,一些文具变成了一只只生机勃勃的“调皮鬼”,“住厌”了自己的地方,便敏捷地“窜”到我的手里,让我带着他们欢欢喜喜地搬新家去了!

  书包默默无闻地为我服务着。每天早晨,它载着一大堆文具,跟随着我上学去。当我从书包里抽出文具时,就觉得书包仿佛在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啊!因为只有勤劳的人才会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嘛!我相信你一定能有收获!”这时,我便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勤奋学习,不令我可爱的小书包失望!”

  哦!书包,你虽小,但是,你肚子里的知识是多么丰富,多么精彩,多么广阔啊!我喜爱我的小书包!有了这么漂亮精致的书包,我怎么能不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它呢?

  【名师点评】作者对书包的.外表、包中的内容展开细致的描绘,可贵的是在说明书包的功用时,能适当穿插自己的心理活动。全文脉络清晰,开篇点明书包的精致、漂亮,结尾再次强调书包的精致、漂亮,反复点题,中心突出,文末的情感表达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四、板书设计

  一锤定音的开头

  一线穿珠的结构突

  一波三折的情节出

  一字传神的细节中

  一语反复的扣题心

  一箭双雕的收尾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回顾课文,让学生感受不同文章是如何突出主旨的;

  2、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中心的定义、中心的作用及突出中心的方法;

  3、通过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抑扬对比、铺垫渲染和详略、主次的安排等方法突出中心。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抑扬对比、铺垫渲染和详略、主次的安排等方法突出中心。

  教学难点:写作实践,让学生在作文中注意突出中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怎样才能做到在写作中突出中心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突出中心的方法。

  (板书——习作:如何突出中心)

  二、课文回顾,方法指导

  1.课文回顾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文章,想一想,这些文章的中心分别是什么?填写在表格中。《猫》《动物笑谈》《狼》

  2.方法指导:如何突出中心围绕中心写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写作者要根据确定的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舍弃无关的内容,并对选定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剪裁和加工,安排好先后次序。

  (1)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如郑振铎写《猫》,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叙述清晰,不蔓不枝,有效地突出了猫的命运带给“我”和家人的情感冲击。

  (2)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能强化中心的内容,不妨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着意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简略叙述。如《猫》一文中,前两只猫虽然可爱,但它们的亡失都是由于偶然的因素,对“我”的情感冲击较浅,所以略写;而第三只猫的受屈与死亡却引起了“我”深深的自责和反思,情感冲击最强,所以作者以最多的篇幅来写。

  (3)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可以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雨的四季》一文,也可以卒章显志,如《狼》一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经过,结尾以议论的形式点题,突出人的智慧还可以采用前后呼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等技巧,突出中心。

  三、合作探究,写作实践

  1.小活动。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试将你想到的填写在下图中。

  (1)生交流探讨

  (2)师提示:

  将“我的书包”视作客观事物,着眼于介绍、说明,可以写写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和内部构造等。

  1.如果“我是书包”,让我们化身为书包,去听听它的`心声:是为主人负担重而鸣不平,还是因主人乱扔乱放而暗自委屈?设身处地,发挥想象,看看你能想到些什么。“我和书包”着眼于书包和主人的关系。你第一个书包是谁送给你的?你和书包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都可以作为确立中心的角度。想一想,在列提纲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2.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1)提示:

  ①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参与的人有谁?谈话的内容是什么?是一次内容宽泛的聊天,还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需要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确定写作内容。

  ②内容确定了,需要考虑你想表现什么,也就是立意的问题。比如,要写爸爸在餐桌前跟你语重心长地谈话,纠正你的错误,立意就可以放在生活的启示上;要写一家人热烈地讨论电视节目,立意可定在展现温馨的家庭氛围上。

  (2)佳作欣赏餐桌前的谈话“吃饭啦!吃饭啦!”随着奶奶一声声呼唤,我们一家人都围坐在了餐桌前。

  ①今天的饭菜很丰盛,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西红柿炒蛋……我却一点儿也吃不进去,举着筷子望着饭菜发呆。

  ②奶奶看到我的样子,不禁又唠叨起来:“现在的孩子可真不好喂啊,搞不清到底喜欢吃什么,这要放在你爸爸小的时候,别说有这么多好菜,光是看见这白花花的米饭,早就抢着去吃了……”这时妈妈端着盘子进来对大家说:“来尝尝这个,这是昨天放学后我和思睿一起挖的野菜,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好多人都在地里抢着挖,好不容易才弄了这些呢!”

  ③我一下子来了精神,抢着说:“给我!给我!我要吃野菜!”

  ④爸爸也夹了大大的一筷子,一边往嘴里放一边说:“一个野菜还用抢啊,我小时候遍地都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嗯!不过今天这个吃起来味道确实不错,我再来点儿……”奶奶也夹了一些,放进嘴里说:“怎么不用抢啊,我们小时候野菜可是主粮啊,别说是野菜了,就连榆树叶、柳树芽都吃光了,那还吃不饱呢,为了抢野菜还打架呢!哪像现在啊!放这么多油、调料、芝麻和碎花生,那时候就是用水煮一下,放点盐就吃,有时候连盐都舍不得多放,别提多难吃了,一辈子不吃我也不想!”说完又吃了一大口。

  ⑤爷爷看着大家吃得起劲,也夹了一些,放进嘴里慢慢嚼着对我说:“通过这小小的野菜,就可以看出社会的进步,我们小的时候,吃野菜是因为没有粮食可吃。后来实行了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条件慢慢变好了,能吃饱了,就变着法子吃些好的,隔三岔五弄些鱼啊肉啊解解馋,把野菜给忘了。看看现在,这一桌子的菜,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又把野菜端出来,是因为野菜更有营养,更加健康啊!你看,这才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改革开放政策好啊!”

  ⑥“哈哈!真有意思!爷爷奶奶小时候是为了吃饱,爸爸妈妈小时候是为了吃好,我现在是为了吃出健康!

  ⑦奶奶你不能整天逼着我吃大鱼大肉了,为了健康我提议,星期天全家一起去挖野菜,我们来一个‘野菜宴’好不好?”我高兴地说。

  ⑧“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饭也吃得更加起劲了!

  用奶奶的一声声呼唤开头,既先声夺人,又交代了谈话的地点。“我”为什么面对这样丰盛的饭菜发呆,设置了悬念。“抢着挖”“好不容易”写出了野菜的来之不易。“听说是野菜”,“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和前面看到大鱼大肉时的情态形成对比,可见“我”对野菜的喜爱。奶奶回忆了以前生活的艰苦,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现在生活的满足感。爷爷赞扬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三代人在吃饭上的不同要求,点出了社会的进步。以异口同声回答“好”结束全文,这样的结尾给人以力量。

  3.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①写作时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方面写开去就好,要学会取舍。当然,将多件事情、多个场景组合起来,表达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也是一种新颖的写法。

  ②“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是这件事、这幕场景或这件物品等的写作价值所在,也就是你确立中心的立足点。

  ③对这个场景或物品做些细致的描写,对这段对话中的某些语句做些强调,或者拿这首民谣与其他歌曲做些对比,都会使读者目光聚焦,文章就会显得中心突出,条理清晰。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使得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相信同学们通过设置线索、安排详略、运用技巧这样的方法,一定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习作。

  2.作业:任选写作实践中的一题,完成本次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5

  一、【课前交流】

  说说近期来自己遇到的最使自己感动的人或事,力求把自己最动情的一幕描述出来,在小组内交流,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班级里交流。

  【明确要求】

  1.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意思。

  2.中心意思要鲜明突出,必须分清材料的主次。

  3.选取那些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详细地写。

  【小结】:

  写人记事突出中心三步:

  1.动笔之前,深思熟虑,确定中心。

  2.动笔之时,心中有数,紧紧围绕中心。

  3.写成之后,根据中心需要,推敲修改,无关内容,一概删除。

  二、作文修改练习-砍掉那双“完美的手”

  为了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罗丹砍掉了雕像完美的双手。雕塑如此,写作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否则,就砍掉。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就人物而言,详写其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就事件而言,详写具体的经过。一人几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几人一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人而略写其他。这样,才能详略得当,平中有奇,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一篇文章要突出中心,一个语段也往往需要突出本段的某个中心意思。下面这个语段中,加线的句子没有提炼好,影响了全段中心意思的表达。你能对这一句提出修改的建议,并说说理由吗?

  【修改片段】

  大森林里居住着许多松鼠。松鼠是一种精明强干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身段修长。玲珑的小脸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擦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可以一直翘到头顶上,显得格外漂亮。

  【师生简评】

  三、【学生自由作文】

  要求:以你遇到的使你感动的人和事为题材,写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做到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写作引导】

  一、唤醒那颗“感动的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巴金说:“五十年来我在小说里写人,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熟悉的人,按照我亲眼看见的人写出来的。”只有在静观默察的基础上,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细想,才能一挥而就。

  诗人白朗宁说: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众多的人、事、物沉睡在我们的记忆里:风雨里,一盏灯为我点亮星斗。寒冬里,一团火为我送来暖流……唤醒爱的记忆,唤醒生命中的达观与感动。一旦唤醒,那些沉淀在心里的感动,就会携着岁月的温馨,穿越光阴向我们走来。

  二、抓住那个“统帅的魂”

  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这里的“意”,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运用。如果没有明确集中的中心,无论材料多么充足,遣词造句多么讲究,都算不上好文章。

  立意要真、要正。说真话,诉真情。思想内容正确,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立意要新、要深。选取合适而独特的视角,吸取新鲜的思想,阐发新颖的感悟。不落俗套,通过现象看本质,开掘人物内心世界,把握时代律动的脉搏。

  三、选好材料,确定中心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小组间讨论,列提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

  重点难点:

  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板书:如果不现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毫无意义。———黎萨尔

  提问:在同学们眼中,飞行员是什么样的?

  飞行员翱翔于蓝天,让无数人羡慕不已。因为飞机的发明,世界变得近在咫尺。但是,飞机的发明和制造经历了一个曲折而艰难的漫长过程,飞行员的试飞和航线的'开拓也同样经历了一段艰辛的时期。

  举例:我国英雄飞行员李剑英遭遇鸽群撞击,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弃逃生的机会的英雄事迹。

  今天,我们还要记住另一个英雄飞行员的名字:圣埃克絮佩里。让我们一起走进他。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和背景介绍。

  圣埃克絮佩里:法国飞行员,1935年12月29日,他和他的同伴在一次飞行中,飞机因故障坠毁在沙漠中心,他面临的危险:寒冷、严重的缺水、饱受寒风的鞭打无处藏身,濒临死亡。空气湿度百分之十八,残存的饮料不到一升。指望飞机在纵深三千公里地带,从高空搜索出混杂在沙漠中千万颗黑点中的两颗黑点,只是一种幻想。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东奔西走,受尽海市蜃楼的愚弄,寻觅沙上的踪迹,把希望寄托于露水,盼念茫茫沙海中一个悠悠晃晃的驼队来营救。

  2、快速阅读课文,同时思考:文章是以第几人称来写的?并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第一人称

  圣埃克絮佩里和他的同伴与恶劣自然环境相抗争的心路历程。

  3、请同学们看到课后第一题,朗读题目,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阅读课文,注意用笔勾画出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想一想是痛苦、绝望、平静还是乐观。

  痛苦—————————绝望————————平静————————乐观

  开门见山,“我”所处死亡的威胁仰望星空,闭上眼睛回顾人生、事业

  的恶劣环境由环境到内心告别生命的意义、价值

  苟延残喘,颤抖,跪地干渴、寒冷面对死亡,无所畏惧死得其所

  由此我们得出作者的心理变化顺序是:痛苦——绝望——平静——乐观。

  4、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

  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性格与形象

  教学难点

  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在多媒体上展示沙漠的图片

  同学们,图片上这些地方是哪里啊?(生答:沙漠)

  那大家对沙漠都有什么印象啊?(学生描述)

  不错,同学们对沙漠都有自己的理解,沙漠是千姿百态的,这让老师想起一个沙漠的小故事:在1935年,法国一位非常优秀的飞行员圣埃克絮佩里,在飞往印度的途中,飞机不幸失事,坠毁在利比亚沙漠当中。在面对生与死的考验的时候,他会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在沙漠中心》。

  预习检测

  学习课文之前,我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对课文的预习情况(指名学生读PPT上的生词生词),明确答案,再让全班齐读一遍。

  乙醚mí虫豸zhì

  硌gè犁铧líhuá

  脐带qí真谛dì

  噎yē筛糠shāikāng

  作家作品

  好的,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应该说啊,他是一位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大家看一下PPT,一起来读一下(生读:圣埃克絮佩里:法国作家,他是法国最早的一代飞行员之一,二战期间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失踪。

  其作品多描述飞行员生活,代表作有《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人类的大地》是一本由八篇文章组成的散文集,本文就是节选自其中的一篇。

  整体感知

  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4分钟)

  1、那同学们读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好好思考一下。

  (感受到作者遇险后碰到一系列困难,很惊险;

  感受到沙漠的可怕;

  感受到遇险后,“我”展开了一系列自救活动;

  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有过一系列心理活动,并贯穿全文;

  感受到“我”强烈的求生欲望,以及“我”对责任、事业、生命的思索。)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生答,后明确:文章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沙漠中的一场遇险。

  探寻心路历程

  既然是一场遇险,那么肯定遭遇到了很多痛苦。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在文中找出“我”在沙漠中心遭遇到了哪些痛苦与煎熬?(自己完成后,四人小组讨论、完善)

  因血液缺少水分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

  感到呼吸困难

  寒风越来越猛,吹得他团团转

  找不到任何水源,连露水也没有

  走了很远的路,却没有脱离困境

  身体虚弱并产生幻觉

  沙漠里白天炽热,夜晚寒风侵袭

  面对这些痛苦与煎熬,“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请把反映作者心情的句子划出来。(可以结合课后练习一进行思考)(自己完成后,四人小组讨论、完善)

  1、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痛苦)

  2、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绝望)

  3、我感到,有一股图像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在大海深处,江河就平静了。(平静)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乐观)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赏析,我们看到作者在痛苦和绝望中,却变得平静、乐观,重新充满生的渴望。于是,他在最后对同伴说什么呀?(生答:“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指名学生朗读这一句,然后简要评析。

  对,这句话中“上路”和“继续”最能体现作者求生的渴望,所以朗读时要重重地读,读出作者的那份坚韧。大家自己读读看(生读)。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生齐声朗读)

  (七)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2、完成作业本上相关的练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我”的心路历程

  上节课我们在文中找出了主人公在沙漠中心遭遇到的困难和所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有哪位同学可以复述一下?(生答)

  (二)品味探究

  1、那么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力量使他能由绝望转向平静与乐观呢?我们来分组朗读一下文章12~21段的内容,在文章中找找答案。(生分组朗读)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找到相关句子,然后进行分析。

  重点语句:

  ①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明确:作者所谓的生活,并非一般意义的衣食住行,而是有着与生命、事业、责任、勇气、信念等相关的丰富内涵。

  ②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斗牛士,我喜欢的不是危险,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

  明确:可联系课后练习中作者在《人类的大地》其他章节中的几段话解读。痴迷飞行,并不是喜欢冒险,而是因为热爱生活。无畏死亡,并不是看轻生命,而是因为热爱生命。

  ③通过飞机,人们可以离开城市和他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我觉得自己是中途站的农人。

  明确:作者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与平凡的农人相提并论。飞机只是一个工具,它让作者从另一个视角审视自己和世界,无论是飞行员还是农人,他们的人生真谛是一样的,那就是默默耕耘,为人类的幸福、为人类能更快更高地飞行,而履行自己的职责。

  小结:正因为这种责任感,使他在面对死神时,能显示出一种视死如归,能超然淡定地审视这一切,能把这当成生命的再次回归。

  2、文中还有许多优美的语句,也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请同学们找找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大家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①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提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漠中寒风刮得又猛又急,来势汹汹,令人无法躲避。“冲”写出了风来的气势之大、之狂。

  ②我听见自己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提示:运用反复的手法,突出了“我”的极度干渴、缺水。

  (三)延伸拓展

  学了这篇文章,联系自己,你学到了什么?

  (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

  冒险要有价值)

  (四)小结

  看来同学们从这篇文章中都学到了很多,我想对于本文的学习,重要的不是对文本的理解,而是应该通过文本获得一些感悟,来帮助自己成长。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时特训》的相关练习。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8

  (1)分析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及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即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师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其次,还要尊重学习主题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和问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恰当的指导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相同。

  (3)学习内容分析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但真实的任务是否能体现教学目标以及如何体现,就需要对学习内容深入分析,明确学习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以及知识内容的结构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

  (4)设计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的提出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中的核心和重点,为学习着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任务,使得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可能。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或是观点分歧,他们都代表某种连续性的复杂问题,能够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展开,均要求采用真实的情景通过自主建构的方式来学习。

  (5)学习情境设计

  建构性的学习情景有三个要素:学习情境的上下文或背景。描述问题产生的背景,有利于控制,定义问题;学习情境的表述及模拟。为学习着提供一个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上下文背景;学习情境的操作空间。为学习着提供感知真实问题所需要的工具,符号等。

  (6)信息资源的设计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最好能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或使用现有的资源管理系统),并提供正确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以帮助。

  (7)提供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Derry,1990).在现代学习环境中,主要是指与通信网络相结合的广义上的计算机工具,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学习者可以利用它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也可用来表征自己的思想,替代部分思维,并与他人通信与协作。

  (8)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指为了激发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要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整体上来讲,学习策略分为四类:主动性策略,社会性策略,协作式策略和情境性策略。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均应成分考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①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③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9)管理和帮助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但并没有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有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由于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路径,所遇到的困难不相同,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而且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启发,使他们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10)总结和强化练习

  适时地进行教学总结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在总结之后,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以便检测,巩固,拓展所学知识。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的挑选,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11)教学评价

  建构主义主张评价不能依据客观的教学目标,还应该包括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学习参与度的评价等,即通过让学生去实际完成一个真实任务来检验学生学习结果的优劣。建构主义主张学习是自我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源于建构观的评价并不强调使用强化和行为控制工具,而较多使用自我分析和元认知工具。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阅读课文,研读作者在沙漠中心的险恶处境和心理变化过程,领悟冒险的真正意义。

  2、能力目标:练习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

  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体味生命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提及沙漠,也许你马上会想到荒凉之境、死亡之地。古诗云: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不飞下,兽铤亡群。假如你身陷如此绝境,你会做何感想?今天,让我们将时光回转到上个世纪30年代,跟随一位坠机于撒哈拉沙漠的法国飞行员——圣艾克絮佩里,一同置身于茫茫的沙漠中心,感受那非比寻常的沙漠之行——《在沙漠中心》。

  2、圣艾克絮佩里是法国优秀的飞行员,被称为“蓝天白云的耕耘者”。他常常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写入作品。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代表作有《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人类的大地》等。

  二、出示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朗读课文;

  2、研读作者在沙漠中心的险恶处境和心理变化过程;

  3、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体味生命的价值。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讲述: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首先得用心朗读课文。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要把握好节奏,必须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下面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其余同学边看边听,发现有读错的地方做好符号,待文章读完后提出来订正。

  2、指名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勾画有误的地方和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

  3、学生纠错,正音释词。

  学生可能读错和难以理解的字词: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分析人物处境和内心)

  1、出示自学指导: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A、当时作者和同伴置身沙漠,遭遇了哪些艰难处境?采取了哪些应对办法?有何生理反应?请找出相应的语句认真体会。

  B、我的心情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找出体现作者心路历程的句子加以领会。

  2、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

  3、师生交流评议,抓住重点词句,分析人物处境和内心。

  A、艰难处境:干渴、风大、寒冷

  ⑴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不不畅,寒气逼人,牙床冻得格格作响。

  [沙漠夜晚的低温和严重的缺水使作者感到寒冷难耐,死亡的危险更让作者感到绝望,这是作者所面临的危险的真实写照。]

  ⑵“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作者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表现了作者镇定乐观的精神。]

  B、应对办法:喝乙醚酒精、用沙子盖住身体

  C、生理反应:产生幻影、感到疲倦、呼吸困难

  D、心路历程:痛苦、绝望、平静、乐观

  痛苦(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我的牙床冻得格格作响,身子也斗得像筛糠似的。)

  绝望(我跑不动了大限到了冻死的想法不喜欢像奴隶那样忍受鞭打)

  平静(一种超越任何希望的平静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我们遇到的也是人的烦恼我们和大自然的力量斗智斗勇)

  理解: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宝贵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乐观(工作中,我是幸福的我没有一点遗憾我总算是呼啸过海风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理解: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作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的,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即使失败,甚至牺牲,也无怨无悔。]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总结拓展)

  1、出示自学指导: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理解探险的意义的?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他我们从中应该学会什么?

  2、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

  3、师生交流评议。

  (1)作者认为,冒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是为了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社会的奉献,出于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2)作者是个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的人。

  4、拓展延伸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展开辩论。

  材料: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辩题:大学生能否参加这种高危的探险活动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大学生不具有登山运动员的专业素质,不应该参与这种专业性强的极限运动,他们这是拿生命开玩笑。持赞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登山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参加登山也是未尝不可的。】

  5、课堂小结

  即使处在沙漠的中心,也要为自己点一盏温暖的心灯!只要心还亮着,世界就是明亮的!人生的道路不会一马平川,也不是一帆风顺。要记住:面对生活,豁达而不旁观,犹如傲霜斗雪的梅花,于素雪晶莹中坦然释放,任凭风云变幻,孤独地守望春天;面对生活,清爽而不冷漠,犹如心存高远的溪流,于舒缓低吟中洗涤万物,随时光荏苒,执着地一路欢歌。

  六、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以“考试失败后的我”或“比赛受伤时的我”写一段话。

  附:板书设计:

  在沙漠中心——(热爱生命,顽强生活)

  A、艰难处境:干渴、风大、寒冷

  B、应对办法:喝乙醚酒精、用沙子盖住身体

  C、生理反应:产生幻影、感到疲倦、呼吸困难

  D、心路历程:痛苦、绝望、平静、乐观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10

  一、导入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这是2007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英雄试飞员李剑英的颁奖词,他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为了保护地面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迫降过程中,飞机爆炸解体,李剑英同志壮烈牺牲。在16秒时间里,让我们永远的记住了英雄的名字。今天,我们还要记住一个英雄的名字————圣埃克絮佩里。

  二、展示目标

  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在熏陶感染中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三、整体感知

  指导:快速阅读要根据要求,抓住内容要点,抓住关键字词句段,默读课文,不重读不回读。

  1、用一句话概括文意。(文章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2、请同学们谈谈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感受到作者遇险后碰到了一系列困难,很惊险。

  感受到了沙漠的可怕。

  遇险后,作者展开了一系列自救活动。

  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有过一系列的斗争。

  感受到遇险后,作者有了一系列心理活动,并贯穿全文。

  感受到“我”强烈的求生欲望,以及“我”对责任、事业、生命的思索。

  师:在那个飞机性能差、机场设备简陋、气象情报不全、救援工作还比较落后的年代里,一个人在全世界最大的沙漠里,那种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四、自学思考

  1、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沙漠环境的恶劣呢?

  (学生共同品味赏析环境描写的句子)

  2、师:面对求生机会微乎其微的处境,“我”的心情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

  找出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揣摩作者的情绪。

  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痛苦——绝望——平静——自豪、无悔、乐观——勇气重燃

  作者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的平静、乐观的原因:

  ①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

  ②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

  ③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

  ④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

  ⑤20、21节,文中“我”盼望着清晨的露水,以给自己带来生的希望,强调了身处沙漠的我们对水的渴盼。总之表明了“我”信心坚定,继续寻找生路,对生存下去充满了信心。

  课前积累:与沙漠相关的诗句;与探险相关的格言;探险家的故事

  3、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

  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

  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4、作者是怎样理解探险的意义的?

  不是寻求刺激,不是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是出于对社会的贡献,出于责任感、。

  五、合作探究

  在这种严酷的职业锻炼下,经历多次生与死的搏斗,圣埃克絮佩里向我们展示的人生意义,行动价值,心灵底蕴究竟是什么呢?老师在他身上看到,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对他人的一种责任。我们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内容:

  ①应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②身处逆境应该看到生活的希望。

  ③困境中应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④生命的价值在于发现。

  ⑤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对他人的一种责任。

  写法:心理描写

  六、牛刀小试

  仿照课文心理描写的方法,写一段心理活动。

  要求:符合身份、表现性格、结合环境、扣住主题。

  指导: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神态描写、梦境和幻觉描写等,

  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动作语言描写。

  佳作赏析

  要求:

  1、以心理描写方法的运用及语言的表达效果为主要标准进行评价。

  2、推荐组内最优秀的一篇佳作在全班交流。

  结语:人生的道路不会一马平川,也不是一帆风顺,请同学们带上从这课书得到的感悟,勇敢面对生活。要记住,面对生活,豁达而不旁观,清爽而不冷漠,希望大家做一个心怀责任、直面困难的强者。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字词积累。

  2、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3、理清人物内心变化过程。

  4、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体会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

  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内容。

  2、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体会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难点:理清“我”心理变化过程,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人物的人生追求,引导学生去追求有信念、有理想、有奋斗的人生。

  教学方法: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自读、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8年5月12日14:28汶川发生地震,与震中地区远隔千里的我们,也有震感。灾难虽没有降临在我们头上,但触动了我们的心灵。如果真的强震发生了,被埋在废墟里的我们,濒临死亡,我们会想什么?害怕、恐惧,痛苦,更多会是遗憾,遗憾我们的生活还没有真正开始,许多想做的事还没有做,有许多理想没有实现,丰富的人生还没有来得及体验等等。太多的遗憾会让我们不甘心生命就此结束。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在他驾驶的飞机坠毁于利比来沙漠濒临死亡时却有着完全不同于我们的'体验和思考。今天,我们学习《在沙漠中心》这篇文章,了解他的不同。

  二、解题。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后媒体展示对作者的简介。

  三、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四、审读题目和导语,进行联想,提出问题。(预测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归类,媒体展示)

  1、沙漠中心是什么样子的?

  2、在沙漠中心发生了什么事情?

  3、“我”有怎样的感受?

  4、“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自学。

  1、齐读生字词,正字音。

  2、自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体验、思考、感情的句子,并作批注。

  3、完成学习目标。

  六、交流。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叙写“我”在沙漠中心濒临死亡的感受和思索。

  2、理清文章结构。

  “我”身困沙漠忍受痛苦(1-6)--沙漠求生(7-8)--心态平静后我的思考(9-19)--继续走在坚定求生的路上(20-21)

  3、联想问题。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1)没有水汽,极度干燥,白天酷热,夜晚寒冷。“我”的处境很危险。

  (2)飞机失事后“我”被困沙漠,想办法自救。平静中“我”思考自己的生活,觉得死得其所、死而无憾。清晨醒来,“我”又继续坚定求生。

  (3)痛苦:没有水汽-干渴-寒风的鞭打。

  绝望:跑不动了-大限到了-冻死的想法--不喜欢像奴隶那样忍受鞭打。

  平静:一种超越希望的平静--回忆所从事的工作、接触的人。

  乐观:乐观中的幸福--我没有一点遗憾--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4)他是一个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的人。在沙漠中他也有彷徨,绝望,但他不仅与自然抗争,也在与自我进行抗争。他是一个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为人类命运承担责任的人。

  七、解疑、拓展。

  1、作为什么会由痛苦、绝望转为平静、乐观?

  他感到人受的苦还真不多,他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绝不是他的错。他感到上天很厚爱他。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他的生活就是冒险是去寻找真理,是尽对人类的责任。他没有遗憾,他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过,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死而无憾。

  2、如何理解“寒风就象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经躲避它的来犯”?

  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刻画了人物的感受,语言风趣,表现出“我”的乐观精神。

  3、为什么“我”认为“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我需要体现信念、勇气、事业、生命的意义的生活,在城市里,人们为了物质忙忙碌碌,碌碌无为,没有我想要的生活,表现出我对理想、事业、信念的执著追求。

  4、如何理解“他们自以为是人,然而却因承受着某种他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当空闲的时候,他们用什么来填满他们那些荒唐而短促的礼拜日呢?”

  这是“我”对庸俗生活的观察,反衬出“我”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对理想、对事业、对责任的追求。

  5、为什么说“我们期待黎明就象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象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贴切地写出飞行员的职业本质:寻找真理,探索人生意义。

  6、如何理解“我没有一点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表达一种为事业而牺牲,死得其所、死而无憾的心情。

  7、你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向往壮丽的生活,象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一样,用雄才大略推动历史进步,成就辉煌的人生。

  我向往旅游的生活,去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体会不同的文化、风情。

  我向往平淡的生活,我愿做个普通人,享受生活的安静、平凡。

  我向往探险的生活,在大自然中

  八、自测。

  1、听写并解释加点词语。

  大限犁铧虫豸死得其所硌躯壳脐带芸芸众生卷土重来

  2、你会如何对待你的生命?

  我会让我的生命中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有追求,为此我会珍惜每一分钟,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在生命结束时,可以问心无愧,不留遗憾。

  九、自我总结。回顾学习过程,突出重点,从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总结。

  十、课堂总结。

  泰戈尔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愿我们的生命如有浓烈生命力的夏花,绚丽繁荣,饱满绽放,充满奔驰、跳跃、飞翔的力量。在告别世界时,因为我们成长过,奋斗过,承担过而心中无憾无怨,豁达平和。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12

  暑假,反复读朱则光老师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一书,常读常新。朱则光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教师,同时也是北京市十一学校盟校的执行校长。书中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对于小学或初中语文老师来说,更容易上手,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特别符合广大一线教师的需求。

  读这本书的题目就会给人思考,我们平常的教学设计不是以学习为中心,那又是以什么为中心呢?或者说,我们自以为是以学生为中心,其实的经不住推敲的。那怎样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呢?

  书中从怎样制定和落实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方法、语文大单元学习、教学现象的分析和反思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以“基于学习、为了学习、促进学习”的角度设计教学。

  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自己的教练角色,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工具、脚手架,为不同的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学习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如果我们经常设身处地地替学生着想,就会投入大量的精力,设计让学生“学的更好,而不是更累”的工具和脚手架。

  第二辑有一章节的题目是:怎样减少课堂里的“吃瓜群众”。我们很多课堂都有小组合作学习,但由于缺乏有关小组活动的课堂研究与指导,导致大多数小组活动都流于形式,学习效率欠佳。

  朱则光老师的这一讲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什么是“吃瓜群众”呢?所谓课堂里的“吃瓜群众”,就是那些在课堂里无所事事、懒得去想更懒得去做的学生。那么怎样减少课堂里的“吃瓜群众”呢,该如何具体操作呢?朱老师指出办法就是八个字:赋予角色,任务驱动。具体地说。就是赋予学生六种不同的角色和任务。

  复述者——讨论之前,教师告诉学生:“讨论之后,我会请你复述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析!”这句话,自然会促使所有同学认真倾听,尤其是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吃瓜群众”。

  总结者——讨论之前,教师告诉学生:“讨论之后,我会请你总结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这个任务要比单纯复述复杂得多,不但要倾听、甄别每位同学的分析,还要对其进行筛选、整合、排序和表达。

  评价者——一个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最容易成为“吃瓜群众”,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评价者”。教师可以根据展示内容的特点制定评价指标,并让全体学生参与评价,也可以给每个小组(或每个学生)以一定量的投票权,展示结束之后再公开投票。

  点赞者、找碴儿者、补充者——小组展示前,请所有小组的组长抽签决定自己小组的角色。“点赞者”要进行肯定、表扬,“找碴儿者”要指出不足和疏漏。同样,抽到“补充者”的小组,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其他小组展示后进行补充、完善。只要任务分配得当,就会使不同层次认知的孩子积极地参与和思考。

  以这样的六种角色为例,我们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中举一反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对角色进行重新分配。以常见的四人一组为例,可以赋予学生:讲述者、补充者、评价者、总结者的角色,以任务为驱动,真正减少“吃瓜群众”。

  这本书里除了这些实用的教育策略,还有语文大单元学习的具体操作步骤等,都带给我许多新鲜的营养。每当我思维的枯竭的时候,就会拿起朱则光老师的这本《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常常会有新的收获。这本书“非常理想,特别现实”,值得一读再读。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关于教师面试中如何突出教学重点07-24

初中心理课教学设计12-26

初中心理教育教学设计01-02

简历写作如何突出个人特点08-05

个人简历如何突出你的特长07-28

初中心理教学设计模板(精选7篇)12-21

初中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12-19

初中心理教育教学设计5篇02-10

应届生简历如何突出个人亮点08-01

大学生毕业求职面试如何突出亮点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