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1-05-01 09:12:1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课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p5 2(例3)~~p53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通 过探究过程,使 学 生 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

  学具准备:水果卡片(不同的水果),鲜花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运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接下来你想让老师猜几号学具,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谁来考考老师?

  2、学生摆、问老师、老师答。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图意,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校园情景,认真想一想哪些使可以用除法来解决问题的?(课件展示)

  学生提出问题

  2、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学例题1。

  a、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b、动手操作:

  c、提问思考:

  d、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e、你能说说列竖式的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吗?

  (2)教学例题2。

  a、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b、仿照例一的方法进行探究,发现有什么不同?

  c、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d、尝试列式:23÷5=4(组)……3(盆)

  e、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f、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g、列出竖式:

  (3)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观察比较

  观察一组列式,你能发现什么?

  a、课件展示

  b、小组讨论

  c、全班交流

  d、小结: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叫余数;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巩固拓展

  1、猜猜看 : 课件展示,学生猜

  2、拓展题:

  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

  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24个、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2

  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P51—P5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及操作活动,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概括等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余数要比除数少的道理。

  教学难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余数要比除数少的道理。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圆片等。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51页的主题图,创设情景,提出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摆,最多摆几组,还多几盆?

  二、合作探究,创新发展。

  (一)自学、交流,学习例2。

  (1)自学、合作探究。

  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们课本P51的例2。

  出示: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摆,最多摆几组,还多几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看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跟你们组的小伙伴尝试解决问题。

  (2)学生自学、合作探究。

  (3)学生自由汇报。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4)师生共同点评学生作业本。

  小结:剩余的3盆,我们把它叫做余数(板书余数)像这样的除法没有正好分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二)自学、交流,学习例3。

  (1)猜想-验证,突破难点。

  1、让学生猜想:假如除数是5,请猜猜余数可能是几?

  2、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验证: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到底余数可能是几?请同学们翻到52页看例3,利用小棒摆一摆,再观察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学生得出:余数<除数

  4、小结:余数<除数

  (2)看书质疑。

  师:请同学们再看课本51-52页的内容,有不懂的请提出来。

  三、精心设练,乐中求实。

  1、基本层:

  ⑴P52做一做。(课件示“第一关”)

  ⑵P53做一做。(课件示“第二关”)

  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刚学的知识解决P51的问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你是怎样想的?)

  p51做一做p53。4(课件“第三关”)

  2、综合层:(课件示“第四关”P53第2题)

  3、开放层:(给猫送鱼)

  准备:余数分别是1、2、3、的3只猫,及鱼状的卡片。

  方法:学生写了余数的算式(鱼)贴上相应的猫上。

  最后点评表扬学生(课件出现小猫说谢谢同学们送来的`鱼)

  四、全课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2、你能说说自己或小伙伴在这节课中的表现吗?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 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二)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三)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1)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2)教师板书规范写法:7÷2=3(盘)1(个)。

  (3)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1)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下表。 分的物品 6个草莓 7个草莓 几个一份

  每2个一盘 每2个一盘 分的结果 分了3盘,正好分完 算式表达 6÷2=3(盘) 分了3盘,还剩1个

  7÷2=3(盘)1(个)

  (三)理解商与余数名数的确定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1)学生读题,根据题意独立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第1小题算式中每个数分别在图中表示哪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这一题涵盖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1)学生独立先在图中圈一圈,再说一说,最后用除法算式表示。

  (2)比较发现两小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

  三、观察比较,发现关系

  (一)合作探究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2、学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3、小组合作:用8根、9根、10根、??15根、16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9种情况)

  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二)交流反馈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三)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1)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2)余数可能是4、5、6??吗?为什么?

  (3)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4)学生举例验证

  3、教师小结并板书:余数<除数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教材第61页“做一做”。

  2、学生读题,教师引导理解:用小棒摆一个五边形需要5根小棒,如果有剩余,可能是几根?

  3、为什么是这几种可能性?你是怎样想的?

  4、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可能会剩余几根?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评。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体会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方法。

  (二)填一填:( )÷6=7??

  1、思考:里可以填哪些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集体交流。明确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来确定余数。

  五、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一)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二)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05-07

《有几辆车》教学设计04-02

《背影》的教学设计范文04-09

《散步》的教学设计范文03-30

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09-13

跳绳教学设计范文09-10

《太阳》教学设计范文04-09

《赵州桥》教学设计范文04-09

《西湖》教学设计范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