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 自读自悟,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和作者所产生的幻想。
2 、感受意境,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凭借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 凭借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一、导入:
1、请看,这就是上堂课我们已经认识的一种奇妙有趣的植物。(出示夹竹桃图片)它的叶片像竹叶,花朵如桃。它静静地、默默地绽放,开得泼泼洒洒,充满无限生机。虽然它在百花中并非最艳丽,更谈不上名贵,但它却算得上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它就是夹竹桃。
2、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是什么原因令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因为作者喜欢夹竹桃的韧性和带来的幻想)(齐读第六自然段,认识中心句。)读完你有什么问题吗?(一、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二、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哪些幻想?)
(板书: 爱夹竹桃 、韧性、幻想)
3、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夹竹桃,来细细地感受它的韧性,同时领略它带来的幻想,好吗?
二、细读课文,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夹竹桃的韧性”是“我”爱上了夹竹桃的原因之一,那么,夹竹桃的韧性表现在哪里呢?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夹竹桃的韧性?(请大家自读课文第四段,拿起你们的笔到书中去划一划吧!划出来后,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2、 交流:我知道了这段主要讲夹竹桃的韧性难能可贵。
3、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它的韧性呢?
指名读一读。其余学生听一听,看看能不能听出夹竹桃的韧性。学生1读: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的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出示课件]
能不能向大家说说你是从那些词语听出来的?(抓住:悄悄的,一声不响,又,又 )你真会听,听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就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它不张扬,正是它“柔”的一面。
学生2读: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投影显示]
(你听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就是生命力顽强,正是它“结实”的一面,你也用朗读来表现吧。)
4、出示文中重点句子。
(1)读句子,作对比。体会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2)练习用词造句。
5、学到这我们对夹竹桃的认识更深刻了,你能用自己的话,夸夸夹竹桃(从春到秋你都自始至终、始终如一;从你的花期,我看出了你坚韧的品质,那种韧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的韧性是非常可贵的。)
6、和那些花比起来,“那些花”指哪些呢?它们留给你的印象又是什么呢?课文哪个自然段写院子里那些花呢?请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依次让学生说说读读些春夏秋三季景色的句子,配套出示课件
(欣赏春天、夏天、秋天院子里的花的繁荣)
7、课文第三小节一百多字,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写到夹竹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那么,能否把它省略吗? 为什么?
第四自然段有一句话体现了作者的用意,谁能说一说。
[课件显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出示句子)齐读,并把它改成陈述句,再读。
8、作者家院子里的花开得这么美,作者为什么只对夹竹桃情有独钟呢?(因为其它的花只开一个季节,而夹竹桃三季都开,夹竹桃的韧性是其它花所没有的。所以,它的韧性是难能可贵的。)板书:难能可贵
三、继续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夹竹桃“引起我许多的幻想”,也是“我”爱上了夹竹桃的原因之一。夹竹桃的韧性我们了解了,那么夹竹桃又令作者产生哪些幻想呢?课文那些自然段写作者的幻想?(课件出示,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2、交流:
我知道了这段主要写了夜晚夹竹桃很美和引起作者的许多幻想。
3、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美?
(1)你站在———————许多幻想
谁来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
(2)“模糊”花朵美 ;“毫不含糊”“浓浓烈烈” 香气美;“叶影参差”、“花影迷离” 影子美;
4、“叶影参差”、“花影迷离”的夹竹桃带给我们无穷无尽地想象,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5、你还能把夹竹桃幻想成了什么?说一说。大家的想象真丰富,那作者又幻想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把心放进去,默读那些幻想的句子。你觉得作者的幻想怎么样?
6、 交流:
(1)、我好像看见了地图,上面有七大州,四大洋,小虫子好像海轮。精妙。
(2)、我好像看到了池塘,树影是塘中荇藻,飞蛾是塘中游鱼。很美妙。
(3)、我好像看到了一幅水墨画,而且是随风而动的画。随风而动的画,很奇特美妙。板书:奇特美妙
7、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作者充分地发挥想象,让我们领略到了无限的妙处,就让我们再一次美美的读一读。
小结:作者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夹竹桃的韧性及它带来的无限幻想。让我们再一次来赞美它吧。读最后一节。
四、总结全文
现在,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
五、知识延伸
1、改写句子。
(1)大家听了劳动模范的报告,没有一个不激动万分。(用“无不” 改写句子。)
。
(2)王小华刻苦钻研数学,成绩优秀,参加《小学生数学报》知识竞赛,每次都名列前茅。(用“无……不”改写句子。)
六、课后作业
1、 阅读《夹竹桃》原文,进一步感受大师的散文风格。
2、背诵第四、五两个自然段。
板书:19 夹竹桃
爱夹竹桃 韧性 :难能可贵
幻想 :奇特美妙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夹竹桃》是苏教版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比衬的手法,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会用“无……不……”和“无不”等词语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种花,她静静地、默默地绽放,开得泼泼洒洒,充满无限生机。它就是夹竹桃。(出示夹竹桃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
二、我们都惊叹于它的美丽,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家也种着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一盆白色,它们在眼里是怎样的景象呢?看课文插图,复习第二自然段,相机板书:景象奇趣。
这位语言学家对这两盆夹竹桃有着怎样的感情呢?快速浏览课文。
交流,相机示句: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请大家轻声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能从中读出问题来吗?
(学生自读、思考后发言)“这样的韧性”——是指怎样的韧性?第一自然段说“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为什么是作者最留恋的花?第六自然段说“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为什么夹竹桃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有哪些幻想呢?我的问题是:“我爱上了夹竹桃”——“我”为什么爱夹竹桃? “我”爱夹竹桃的什么呢?
师:你们边读课文边思考,所以能从课文中读出问题来。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读书!读课文!)
师:好啊!就请大家认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读读书、划句圈词,相信你一定能悟出问题的答案来的。(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行读书,研究问题,个个认真投入,相互之间讨论热烈,学习的兴致很高。)
三、品读课文:
(一) 韧性
问:课文哪句话提到了夹竹桃的“韧性”?
1、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提到“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不屈不挠、顽强不屈、能屈能伸……)
2、(出示第四自然段)轻声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再读读画的句子,细细品味,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在旁边。
3、先别急着告诉大家,先与同桌交流交流,看谁体会得深。
4、集体交流。
a第一句: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了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1)谈体会。(默默绽放,一点儿也不张扬,常开不败。)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学习作者对比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用“……无……不……”“……无不……”造句。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感悟夹竹桃花期所呈现出的可贵韧性。
2、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对比、映衬手法的作用,从中感悟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种花,她静静地、默默地绽放,开得泼泼洒洒,充满无限生机。虽然它在百花中并非最艳丽,更谈不上名贵,但它却算得上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它就是(生齐读课题)夹竹桃。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读读季羡林先生的文章,相信你也会深深地爱上夹竹桃。
二、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过渡:是什么原因令作者爱上夹竹桃的,说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用文中的语言来回答。
2、朗读末段,认识中心句。(既能回答了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的原因,照应了开头,游食文章内容的总结。)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韧性
1、提到“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不屈不挠、顽强不屈、能屈能伸……) 那么夹竹桃的韧性又体现在哪呢?
2、轻声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圈出句中的重点词语。再读读,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3、交流、指导朗读
◆“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了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夹竹桃默默绽放,生命力旺盛常年不败,不张扬。)
◆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夹竹桃生命力顽强,一年三季充满生机,花期长。)
“无日不”能不能换一种说法呢?(每日都)与原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原句是双重否定句)还有哪句也写了夹竹桃的韧性,也是双重否定句?
◆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花期长,别的花无法与之相比)
“无不奉陪” 能不能换一种说法呢?也与原句比较,体会这两句双重否定的作用(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
(1)用“无…不”造句。(无时不、无人不、无法不)
(2)用“…无不…”造句。
4、小结:不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替,夹竹桃依旧迎风吐艳。它们不张扬,不倦怠,不抢眼,而生命之歌却是那样嘹亮,这是多么可贵的韧性呀!齐读第四自然段。
5、是啊,“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陈述句改反问句)说说作用
6、院子里其它的花又如何呢?请三人分季节读第三自然段。(多媒体出示图片)
7、院子里的花开的这样美,可是作者却单单钟情那一声不响、悄然开放的夹竹桃。既然如此,文章的题目也叫“夹竹桃”,那作者为什么要将小院的花写得如此美,这样写用意是什么?(衬托夹竹桃的韧性)
8、小结:悄悄地,一声不响的,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美景,又亲见了百花的无奈凋零,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无闻以及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不正是它的韧性所在吗,让我们再一起来读第四自然段,感受它的韧性。
四、作业:
1、 造句:“无…不” 、“…无不…”
2、 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板书: 春风
这样的韧性 暴雨 无…不
深秋
(“我”爱上了)夹竹桃
许多的幻想
反思:
《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去欣赏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走近作者,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伊始,我紧紧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以作者的感情为主线,以最后一个自然段为突破口——夹竹桃的韧性是“我”爱上夹竹桃的原因之一,直奔中心。紧接着讲读第四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主要讲的就是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这一自然段的教学,我主要让学生找出写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再找出重点的词语来感悟夹竹桃花的生命力强,花期长,从而领悟夹竹桃的韧性。第四自然段中的两个双重否定句是最能体现夹竹桃的韧性的,我让学生理解“无日不”“无不”的意思,在比较句子朗读,谈感受、说体会,得出了双重否定句在文中的作用。但在这段的教学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到位,学生对夹竹桃韧性的体会不够深,所以感情朗读的效果不明显。
第三自然段对于第四自然段而言,所起的是对比衬托的作用。这一自然段无需过多讲解,我主要在学生读中通过图片及四字词语的展示,问学生:为什么要把院中的花写得这样美,用意是什么?学生不难体会第三自然段所起的对比衬托作用。回顾我的课堂教学,如果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的方式,将春、夏、秋三季的花与夹竹桃进行对比朗读,学生对夹竹桃默默无闻、可贵的韧性,可能会体会的更深刻。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03-05
夹竹桃教学设计03-01
《雪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4-03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9-03
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3-03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16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8-26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7-05
《庐山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3-05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