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时间:2024-03-14 11:00:18 晓凤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通用1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

  一:热身运动

  师:同学们,我们上课之前先来个热身运动,把你积累的孔子名言跟大家分享吧。

  生汇报交流

  二:读课题

  师: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吗?意思是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孔子拜师(学生齐读)

  师:课题为什么用拜师,而不用求师、认师呢?(出示课件)说文解字说拜者,服之甚也。服,崇敬、佩服。甚,到了极点。谁在读课题(出示课件)

  学生读课题

  师:听出来了,孔子对老子十分的尊敬。我们带上动作齐读课题。

  师生带动作齐读课题

  三:听写生字

  师: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写本课的生字。

  听写生字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候传授

  师评议

  四:学习课文

  (一)师:孔子拜老子为师,师板书老子,关于老子,你知道多少?可以看看老师给你们的资料。

  学生汇报

  师:老子的学问渊博,孔子对他佩服到了极点,所以千里迢迢的来到洛阳拜他为师,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打开课文67页,小声读第三段,画出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学生小声读课文

  师:谁能说说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板书)请跟老师书空

  师:这些词语写出了孔子求知路上的不易。听(出示课件)风声、雨声、雷声。

  学生认真听

  师:假如你是孔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怀着永远不放弃的希望向前走着,去洛阳拜师。

  师:又是风来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生:不好,早点见到老师,就能学到更多知识。

  师:天黑了,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生:不好,我得赶路。

  师:困了,孔子你怎么不睡觉啊?

  生:我在树上打个盹就行了。(全场笑)

  师:饿了,孔子你怎么不吃饭啊?

  生:我会去树林里找野果子吃。

  师:求学艰辛啊,像这样白天赶路晚上也在赶路,就是哪个词?

  生齐说:日夜兼程。

  师:像这样顶风吃饭在露天睡觉,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齐说:风餐露宿。

  师: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谁能把这两个词语读一读。

  指两名学生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两个词语送到句子中去,(出示课件)谁会读这个句子?

  生(朗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她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好,因为她把“兼”读得急,看出很辛苦。

  生:我从“兼”字感到孔子日夜赶路,很急、很辛苦。

  师:那你读一读。(学生朗读。)还有谁来读?

  (一位学生站起来朗读)

  师:她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好,因为她把“终于”读得很重,说明孔子很高兴。

  生:因为孔子终于走到洛阳,可以见到老师,很高兴,所以我读得响。

  师:好,只要你想得有道理,爱怎么读就怎么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句。

  学生自由朗读

  (二)师:孔子历尽艰辛,终于走到了洛阳。师生见面,有一段非常生动的对话,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中描写孔子和老子对话的片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

  师:谁能够把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呢?

  (指名读)师:你喜欢读谁的话?你呢?

  一生读孔子的话,一生读老子的话。两个学生分角色读(两组)

  师:请你再来读读老子说的第一句话。生1读

  生2读(生2):你是——(学生拖长音,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你们喜欢谁的读法?

  生3:应该带有疑问的心情(语气),所以要拖长音,表示我不认识,他怎么认识我?所以“你是——”

  三位学生分别带着疑问来读一读

  师:好,读出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你喜欢谁的话?

  师:谁再来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可以是其中的一句或者两句。

  生4:我喜欢孔子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师:可是老师有时明白,有时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学习就到头了吗?

  生4:知识很多,永远学不完。

  师:现在是三年级——

  生4:还要读四年级,三年后读中学,再读大学。

  生5:还要考博士。

  师:学习就完了吗?

  生6:还要考研究生。

  师:是啊,工作了,还要学习,这就叫——

  生(齐):学无止境。(老师板书)

  师:谁能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读出知识的浩瀚无边)

  师:你还特别喜欢那句话?

  生1读: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师:非常好,非常有礼貌,彬彬有礼,有礼有节,值得大家学习。

  生2: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吧。

  师:求知心切呀。

  生3: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这个老子真高兴,因为他终于见到了孔子。我们来看,句子中有一个词:迎候,什么是迎候。迎(学生接)迎接、侯(生接)等候。合起来,迎候的意思是?

  生说

  师:像这样理解一个词语中的一个字就能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老子,您老已经70多岁了,请您坐在车上等候可以吗?

  生:不行,我坐在车上等候,表示我对你的不尊重。

  师:多么谦和、知礼的老子呀!假如你就是老子,你会怎样迎候孔子?

  指生上台表演(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师:我们现在要在现孔子和老子见面时的情景,分角色表演,我们同坐两个先试一试。

  学生试着表演,师相机指导。请一组上台汇报。

  师: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在洛阳城外.....上前行礼,问道:学生表演。

  (三)第三段

  师:从此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学?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师:孔子是怎么学的?

  生(朗读):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师:如果用课后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

  生:温故而知新。

  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知道及时复习巩固,真了不起。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没有不懂装懂,学得实在。

  师:老子怎么教?

  生(朗读):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师:真是无私呀,不怕孔子超过他。老子还会怎么教?

  生:老子一丝不苟地教孔子,一下也不会觉得孔子很烦。

  生:老子一字不露地教孔子。

  生:老子一心一意地教孔子。

  生:老子专心致志地教孔子。

  师:我们来齐读这句话。老师领读,孔子怎么学?生读

  老子怎么教?生接读

  (四)师:想不想夸夸他们呀?

  生:孔子的学问很渊博,我尊敬他、佩服他!

  生:我夸老子:老子非常无私,毫无保留地教,不怕孔子超过他。

  生:我夸孔子:他勤学好问,又谦虚。

  生:我夸孔子:孔子的学问已经远近闻名,还去拜师,值得我们学习。

  师:对古人的赞美,可以用一副对联——(板书)“孔子拜师学无止境,老子授徒毫无保留”现在要把上下联的后四个字换一换,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语?上联——

  生:随时请教谦虚好学勤学好问专心致志谦虚谨慎

  师:下联——

  生:一字不露一心一意一丝不苟专心致志不厌其烦

  师:横批——

  生:虚心接受流传千古专心致志敬佩敬重

  师: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对联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针对文本特点和孩子的学习特点,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师的故事。(板书:孔子拜师)

  2、学生交流、介绍孔子和老子

  通过预习和搜查资料,小朋友对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谁先来向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情况。

  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孟子)孟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做记号;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新词:

  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相距止境长进敬重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曲阜(注意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是读准:兼、宿) (指名2个读,开火车读,齐读)

  3、再认真、仔细地读读课文,了解孔子为什么拜师?是怎样拜师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出示):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2、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呢?

  3、查字典理解“渊博”:什么叫渊博?师提示:通过查字典,渊就是深,博就是广,这里“知识不够渊博”是什么意思?

  【预设: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懂得还不够多,不够广。】

  4、理解:远近闻名

  孔子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那他的知识是不是真得不够渊博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补充资料,体会孔子的好学:是啊,孔子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已经是一个大学者,甚至连当时的国君鲁昭公和秦国的国君齐景公都经常向他请教,但是孔子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还要拜师求学,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谦虚好学

  6、指导朗读。

  你能把他这种如饥似渴的好学的精神读出来吗?

  7、过渡:为什么知识这么渊博的孔子,总认为自己还不够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段,从第二段中找找答案吧!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一)、默读二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概括成一个词就是——板书:学无止境

  2、联系第一自然段,说说“学无止境”意思。

  3、联系生活理解学无止境:是啊,孔子当时很有学问了,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拼搏。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4、小结:是啊,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有句俗话说得好“人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去学习,去拼搏,才能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语:好学的孔子又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同学们再轻声读读第二小节,划出有关孔子拜师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

  (二)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指名读句子。这句话中有几个词很难读,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再读一读。为什么把“终于”或“上千里”读得那么强调?

  2、理解上千里、几个月:从曲阜到洛阳比瑞安到上海还要远,而且当时又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因此孔子足足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除了感受到路途的遥远,你还感受到什么?板书:不畏艰辛

  3、想象理解“风餐露宿”:

  (1)可见孔子拜师的旅途是多么艰辛,特别是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2)指名读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

  (3)在这么艰难的旅途中,孔子可能会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呢?

  出示句式,学生想象填空:孔子一路走着,有时肚子饿了,就;有时走累了,就;白天,孔子在加紧,天黑了,孔子还;正是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是啊,饿了就随便吃点干粮,渴了就随便取点水喝,找不到旅店就在野外住下,像这么艰难的旅途生活就叫——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他为什么日夜兼程不停地赶路?板书:求知若渴

  4、面对如此好学的孔子,不想再读读这个句子吗?

  5、联系上下文理解“风尘仆仆”:

  (1)经过了几个月的拔山涉水,千难万险,孔子终于来到了洛阳,此时站在我们眼前的孔子会是怎么样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一个词来说说吗?

  (2)风尘仆仆的孔子是怎么样的?

  过渡语:还有哪些句子也是写拜师的?

  (三)出示句子: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从这几句话中,你又感受到什么?板书:谦逊有礼

  2、快速读读这几句,圈出表现孔子谦逊有礼的词语。

  3、师生分角色读。(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第三小节

  1、出示句子: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抓住“每天”、“随时”来理解)

  (1)什么叫随时请教?(什么时候有问题就什么时候向老子请教。)

  (2)他可能什么时候有问题?(吃饭时、睡觉时、走路时)板书:勤学好问

  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六、观看图片,升华主题

  1、出示图片介绍:正因为孔子如此好学,所以后来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们很佩服他,也很敬重他,为了纪念这位圣人,人们为他修建孔庙,塑了孔子的行教像。每到孔子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都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隆重的祭孔活动。孔子的学说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响。韩国举行祭拜孔子活动,日本为孔子设立孔庙。美国还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

  2、看了那么多的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3、带着敬重、佩服我们再来讲讲孔子拜师的故事。*齐读全文。

  4、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孔子的好学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谈谈孔子其他方面的品行以及老子的高尚品质。最后,老师想送同学们一句警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3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①教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

  ②感悟题意。

  a、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

  b、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认读生字。

  a。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b。指名认读生字。

  ②给生字找“朋友”。

  a。给这些生字组词。

  b。读词语。

  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①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②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课件重点出示: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外作业

  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复习词语

  ①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②组内检测。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朗读感悟

  ①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②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③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④品读升华。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指导书写

  ①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②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布置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课外作业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活动。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4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出示孔子画像)。

  2、课前作业检查:大家收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如:孔子的生平、言论及治学思想等。现在来交流一下,一起来认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3、今天课文会讲他的什么事呢?

  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质疑:谁?干什么?那么在拜师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听录音读课文,纠正自己的发音问题,做上记号。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重点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3)课文中到底写了几个人?让学生认识到古人在姓后面加子,表示尊称。如孔子、老子等。

  (4)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交流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认识,其他学生养成仔细聆听的习惯。说得简单和详细都可以,关键在于语句通顺,口齿清晰)

  3、以最后一段话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齐读。

  (2)师: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理解课文里的.词语──渊博)

  (3)师:他们的品行又怎样呢?生默读,边读边找相关句子。并提示学生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4、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

  a、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b、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并造句),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c、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d、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e、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f、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a、“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b、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交流,综合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在学生的交流中,在学生的评价中,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去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美好的品质,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评价技能。】

  生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孔子的品行:谦虚好学,不畏艰辛,求知若渴;老子的品行:爱护晚辈诲人不倦。并相机指导朗读。)

  (4)学生谈感受。

  师: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涯有什么启发呢?

  三、教师总结

  四、拓展活动

  背诵孔子的著名言论,积累名言。

  五、生字指导:(较难的字,教师书写演示)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孔子、老子的更多资料。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5

  【学习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⑴ 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⑵ 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⑶ 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四、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五、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六、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主民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6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感悟老子的为人。

  1、用上节课的方法,边读边划出能表现老子品行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感悟品行:爱护晚辈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感悟品行:诲人不倦

  3、自由练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迎候”和“等候”这两个词语可以调换嘛?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拜访”和“拜见”呢?

  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师引读,演读感悟,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三、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四、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灿烂的.文化”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五、课外实践

  开展“灿烂的文化”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板书:

  孔子 老子

  谦虚好学 毫无保留

  永不满足 悉心传授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1、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⑴ 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⑵ 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⑶ 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2、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⑴ 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⑵ 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⑶ 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① 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② 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谦虚礼貌)

  ③ 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Ⅰ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Ⅱ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 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

  3、齐读三段:

  ⑴ 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⑵ 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⑶ 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

  (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组词竞赛。

  3、学字:

  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

  二、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⑴ 读一读。

  ⑵ 背一背。

  2、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组推代表交流。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教师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举手汇报。

  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

  ⑴ 学生说一说。

  ⑵ 教师建议。

  2、组成活动小组:

  ⑴ 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

  ⑵ 确定活动目标。

  ⑶ 拟定活动计划:

  ① 确定内容。

  ② 确定活动方式。

  ③ 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④ 设计出活动计划。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8

  【学习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理解“远近闻名”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勤奋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设计】

  一、叙述揭题,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课件滚动出示)你知道是谁说的吗?

  关于孔子,你还知道些什么?(课外收集资料)

  为什么中国的孔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呢?学了《孔子拜师》这一课,相信对你会有所启发。

  二、初读感知,自学生字、词

  1、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先去读一读课文,碰到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且想一想,孔子向谁拜师?(生自读)

  你知道孔子向谁拜师了吗?(点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老子,或老聃。老师听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老子和老聃到底是两个不同的人还是同一个人呢?老师这儿有些资料,看能不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师介绍古代人的姓名)

  课件出示:古代人在姓后面加子,表示尊称。如孔子、老子等。

  2、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课文中有许多新朋友,见我们班的同学这么能干,都急着要出来和大家见面呢。来看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全部词语,生自读)

  请几个小老师带读。(卡片形式)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认识完这么多新朋友,接着我们去研究课文了?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自读以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2、汇报交流:

  ⑴ 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 找到这自然段

  ② 你们 知不知道他的理由?(认为孔子谦虚或好学?)追问: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算知识渊博呢?

  ③ 现在字面上的意思懂了,那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吗?自己先去试试?(生自己读)点名读

  我好像听到他读的时候强调了几个词语,你听出来了吗?(点名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想读的'站起来读)

  ⑵ 曲阜和洛阳……走到了洛阳。

  ①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你们看到了吗?(点名说)

  ② 你是从哪个(哪几个词)感受到的。

  ③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孔子赶路的艰难。

  ⑶ 对话部分:

  ① 找出孔子的话。想不想当一回有礼貌的孔子?那就赶快去读一读吧!(点两个人读)他在和谁对话知道吗?你也找个老子对话吧。(同桌互读)(点一组或两组读)

  读是读得很好,不过老师觉得如果能加上表情和动作会更好。你们认为呢?(试读)

  汇报。

  有没有发现这中间藏了一个新的符号?他的作用同学们刚才都已经不知不觉地读出来了。你知道他的作用了吗。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②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看是不是这样的。这回老师也要跟你们一起读,行不行?

  师读提示,2部分同学对话。

  ⑷ 学无止境:

  ① 说说理由吧。

  ② 其实这么长的一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觉得可以是哪个成语?

  四、面对这样的孔子,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9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课前准备

  1、搜集孔子的相关知识

  2、做好预习,理解字词义。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我们泱泱中华,从古至今,涌现过许多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今天老师就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2、 (出示孔子简介)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我们两千多年,在世界也有很大影响。他被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受到人们的广泛尊敬,后人修建了孔庙纪念他。有些国家和地区还把他的生日作为教师节。

  3、 你能猜出他是谁吗?(板书:孔子)对,他就是孔子(出示孔子图像及名字。)孔子又名丘(qiu),字仲尼(zhong ni)。古代人的姓名比现代人复杂一些,名和字是不一样的,自称常用名,为表示对别人的尊敬,称呼别人用字。

  4、 你还知道关于孔子的其他知识吗?

  5、你想知道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吗?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6、 读题,质疑。

  孔子为什么拜师?

  孔子拜谁为师?

  他是怎么拜师的?

  ……

  二、初读感知

  1、 通过朗读解决你的好奇和疑问吧!放声朗读课文,把字词读正确,句子读流利。边读边思考,自己解决疑问。

  2、 开火车读课文,并正音

  远近闻名 渊博 曲阜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老聃(聃是老子的字,补充老子的资料)纳闷

  迎候 等候(两个词用法不同,用句子填空区别) 止境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品行(“品行”就是指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行为品德。)

  三、学习第一段

  1、 文中有一个地方把“孔子为什么拜师?孔子拜谁为师?”这两个问题一起解答了,你找到了吗?(出示第一段)

  2、 指名读

  3、 用“因为……所以……”说说孔子为什么拜师、拜谁为师。

  4、 从这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孔子的好学精神并板书:好学)

  “远近闻名”却“总觉得……知识不够渊博”:他的学问已经出名了,却总觉得不够,说明他很好学。

  5、 感情朗读:

  是啊,这就是求知若渴的孔子啊,读(指名读第一段)。

  这就是勤奋求学的孔子,读-。

  四、学习第二段,体会孔子“不畏艰辛”的好学精神。

  1、 于是,勤奋好学的孔子踏上了漫漫拜师之路,一路上出现了不少感人的情景。读读第二段,把感动你的此句划出来,并想像一下当时的画面。

  2、交流: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上千里”、“几个月”:上千里的距离在50万米以上,可见孔子拜师的路途是多么的遥远。古代没有汽车、没有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千里的路程孔子只能靠双腿、马车一步步艰难的行走着。

  (2)“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生活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管白天夜晚都在赶路。

  (3)同学们,你能想像一下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的情景吗?(配乐想像说话)

  (4)脑中想像这样的画面,来读这句话。

  (5)还有什么词让你感受到孔子路途上的辛苦?(风尘仆仆)

  (5)孔子就这样在这千里迢迢的求师路上,面对炎炎的烈日、凛冽的寒风,一直行走,(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我听到同学们读到“终于”这个词时松了口气,你们有什么感受?(体会不易)是什么在支持着他走到洛阳?(强烈的求知求学的欲望)

  五、小结,写字

  1、 这节课,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孔子是一位有着求知好学的学生,那老子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 写字:闻、尘、仆、纳闷、丘。理解“纳闷”的意思是因为奇怪而发呆,用纳闷造句。注意“尘”上部分没有钩,找“仆”的形近字“扑”。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听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引读第一段及第二段第一句)。

  二、学习2-3段,品味“感动”

  上节课,我们被孔子好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这节课我们继续交流,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一)研读第二段,体会孔子和老子的谦虚有礼

  1、划出孔子和老子的对话,指名读。

  2、孔子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你读懂了吗?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学无止境。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看法。

  3、读了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是从哪个词里看出来的呢?

  从:“行礼”、“再次行礼”的动作,“拜见”“ 等候”、“迎候”等话语中体会他们互相尊敬和礼貌。

  3、 同桌分角色、全班分角色表演对话。

  (二)学习第三、四段

  1、孔子和老子谦虚有礼的品行深深感动着这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你还读出了其他的感动吗?

  2、交流: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

  2、 你因什么而感动?(孔子好学、老子无私教授)

  三、学习最后一段

  1、一次拜师求学,折射出孔子、老子高贵的人格品质,让我们一次次为他们而感动,难怪课文中这样写到:(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2、《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学到这就结束了,但老子、孔子却让我们留下了刻深的印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四、拓展、写字

  1、孔子不仅品行流传千古,还有许多耐人深思的名言至今让后人传诵。(出示孔子的名言)并积累。

  2、写字

  (1)孔子拜师让我们深深的懂得了对待学习是永无止境的——(生:“学无止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积累这个词语,学习“止境”两个字。

  (2)写迎、等、止、境、授、品,注意区分“迎”与“柳”。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重点)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重难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一)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1.抽读。

  2.齐读。

  (二)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1.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了词语,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现在,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如果能用上上节课我们新学的词语就更好了。

  板书:决定拜师 前往洛阳 认真求学 受到敬重

  2.小结:课文就是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孔子拜师这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

  二、了解孔子拜师中的所想所做所说,激发崇敬之情。

  (一)今天,我们就要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进一步去认识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大思想家。首先让我们放声读读课文1自然段,看看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

  “远近闻名……,还觉得不够渊博,决定……”

  1.孔子自己觉得知识不够渊博,那你觉得呢?

  2.学问很渊博,还要去拜师,如果你就是当时孔子的学生,听说你的老师还要去拜师,你会怎么想?

  3.齐读1自然段,感受孔子的好学。

  (二)拜师过程中,孔子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勾出相关的句子。板书:默读 做 说

  “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1.句中有哪几个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①默默地读读这两个词,联系上下文,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

  ②根据刚才说的意思,看着这两个词语,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说一说,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上千里的路途中,孔子会遇到哪些困难?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③小结:两个成语,却让我们想到了丰富的画面。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也要善于运用积累的成语。

  ④现在,想一想,几个月后赶到了洛阳的孔子,会是什么样子呢?你能用上恰当的词语甚至是成语来形容吗?

  “每天不离……随时请教”

  1.孔子在向老子学习的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呢?

  2.理解“随时请教”。

  3.评价孔子这个学生。

  “多谢老师等候,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课件)“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1.孔子是这样做的;那么,他又是怎么说的呢?

  2.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3.这句话中也藏有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学无止境(课件)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去做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三、了解孔子拜师过程中老子怎么说的、做的。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谦虚好学、不畏艰辛的.学生,老子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咱们还像刚才那样,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用波浪线勾一勾。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1.自己试着读读老子所说的话,想想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理解“迎候”。

  文中哪个词和它意思相近?

  迎候和等候的区别是什么呢?

  老子的话中用的是迎候,那孔子对老子所说的话中该用哪个词呢?(课件)

  为什么不用等候呢?

  3.小结:作为老师的老子,很谦虚,在他的话中用了迎候这个词;而作为学生的孔子,也很尊敬老师,在他的回答中只能用等候。我们用词也要这样注意人物的身份。

  4.分角色读对话。

  “老子也毫无保留……”

  1.什么叫“毫无保留”?

  2.想一想老子为什么愿意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孔子呢?

  3.他就不担心孔子的学问会超过他吗?

  四、讲故事

  (一)这节课我们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了解到孔子和老子都是很谦虚、好学,了不起的人。我们讲故事也要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故事中的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和怎么说的讲清楚。

  (二)师生共讲《孔子再次请教老子》的故事。

  1.孔子又一次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洛阳。他看见老子又到城外来迎接他了。想一想,这一次他们会怎么做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注意说的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2.小结:孔子再次向老子请教,又一次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五、诵读《论语》中的句子,升华对孔子及《论语》的认识。

  1.《孔子拜师》的故事流传至今,对人们影响很大。孔子的弟子还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了《论语》。在今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扮演孔子“三千门生”的演员们手持竹简,神采飞扬地诵读着的也正是《论语》中的句子──(师生一起吟诵。)他们也正是通过孔子、通过《论语》向世界人民传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可见,孔子,以及他的著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之深远。

  2.我们课后也摘录了几句孔子的名言,(课件)你对哪句比较熟悉?读给大家听一听。你们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六、总结全文。

  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也只是孔子一生中很小的一个片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去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了解《论语》这本中华传世精典著作。

  板书: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读“日夜兼程”、“风尘仆仆”、“传授”等词语。

  2、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相互认识

  2、学生说说自己姓氏的名人,教师相机引出孔子。

  3、教师简单介绍孔子,引出课题,学生齐读。

  4、看了课题,你能想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学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并圈出生字和读不准的词语。

  2、学生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生字。

  ①让学生说说认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

  ②猜字游戏。

  4、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领读,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

  5、出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名读。

  6、谁还有读不准的词语?指导读读不准的词语。

  7、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课文69页,田字格中的生字要求我们会写,一起来读一读。

  2、如果按结构分类,哪些字可以放在一起?

  3、学生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4、这类生字,哪个最难写?想跟老师一起写?

  5、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6、投影展示,学生评价。

  四、课文小节

  总结本课内容,对学生提出搜集孔子和老子材料的要求。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的达到炉火纯青的”。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4、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掌握文章内容。

  3、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孔子照片)

  2、他就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他是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理解:毕敬厌倦诚恳如痴如醉戛然而止席地而坐顺畅 悦耳 知道:厌倦、诚恳的近义词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

  课文的主要内容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重点: 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课文想一想,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孔子弹奏的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炉火纯青)

  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

  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

  (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 时间 孔子弹琴的程度 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 会弹 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 过了几天 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又过了几天 令师襄如痴如醉 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知过了多少天 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 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逐步体会

  1、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 课件:(对比读)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弹着那首曲子。

  2、练习朗读。

  3、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说说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

  五、课外拓展

  1、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2、积累孔子的名言。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3

  设计意图:

  孔子、老子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可贵品质隐含在字里行间,尤其是附着在关键的词句之中。本堂课重在引领学生关注、发现那些内涵丰富、意韵深广的词句,通过理解意思,揣摩内涵,自然进入人物的真实内心。这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是立体的,活生生的,语言也会伴随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4、学会借助课文资料袋来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教学流程:

  一、走近孔子,略知孔子。

  1、学生交流心目中的孔子。

  2、读课后资料袋,进一步感受孔子形象。

  3、教师小结:一个人能称为家不简单,孔子却同时誉为两个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那就更了不起了。孔子为什么会有如此成就呢,学了今天这篇课文可能会有所启发。

  二、走近课文,初步感知。

  一、读题。提示:子在这里读第三声,古代特指有学问的人。

  二、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文中讲了几个人物,写了怎样一件事?

  2、指名朗读,及时正音。

  3、问题反馈: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孔子和老子。屏幕显示孔子、孔丘、仲尼;老子、老聃。简要解释古人的名与字。同时简介老子的成就。

  课文围绕两人写了怎样一件事?(学生回答,要求语言连贯,简单扼要。)

  三、走进课文,以悟促读。

  体悟词句,蓄势蕴情。

  1、自读第一段,要求边读边圈圈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词句,然后仔细体会,从这些词句中你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远近闻名总觉得还不够三十岁)

  2、学生畅谈体会:(虚心、好学、对知识永不满足等)

  3、指导学生紧扣这些重点词来进行朗读,(最好加点竞赛朗读)。

  自读自悟,感受人物精神。

  刚才我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来体会,来朗读,效果十分明显。现在就根据这个经验来自学2、3自然段。

  1、学生读、圈、思。

  2、检查自读效果,完成屏幕填空: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3、指名读,齐读。

  4、给宿组词,(住宿、宿舍、留宿、宿营),组词中明白宿的意思(住);露宿就是?(住在野外)。风餐露宿整个词的意思呢?(在野外吃,在野外住,很辛苦)。

  5、联系上下文猜猜日夜兼程的意思。并给兼扩词(风雨兼程、文武兼备、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形神兼备等)

  6、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来体会这两句话,畅谈感受,让学生充分感受孔子的谦虚好学。

  7、同学们,现在我相信你们的心里肯定被孔子的精神所感动,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读好这句话。

  8、男女生竞赛朗读第一自然段和填空部分。孔子本来就已知识渊博的,现在跟老子学习后肯定?(更渊博了,知识更丰富了)这就是课文所说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用四个字来概括?(学无止境)。

  四、对话朗读,丰满人物形象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孔子的虚心好学已有了很深的印象。二、三自然段中除了屏幕上的部分,还有很大部分是对话。自己读读对话,你还体会到了什么?(说话很有礼貌、谦恭有礼、文质彬彬等)

  1、要求把这些对话读好,边读边揣摩两人当时的神情、心情。

  2、师生对读。读中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五、笔谈收获,达成内化。

  读到这里,你是否对老子和孔子油然而生敬意呢,一起读好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了课文,你有何收获或你想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板书:

  孔子

  老子

  谦虚好学

  毫无保留

  永不满足

  悉心传授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作业:

  结合搜集的资料,以分小组为单位编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孔子的小文章。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4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用简练的语言交待了孔子当时的身份,以及他拜师求学的愿望及原因。虽然当时他已经是“远近闻名” 的老师了,却还要拜师求学,更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

  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先讲孔子的旅途之苦。作者使用了几个词语:“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课文接着详细描写了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

  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他虚心向老子请教,老子则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授给他。

  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通过理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

  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二、交流资料,认识孔子: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现在来开个小小交流会,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

  渊博、曲阜、洛阳、老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

  (结合了解“名”、“字”。)

  (2)交流通过理解的词语。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抽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初步理清课文思路:决意拜师——前往拜师——认真求学——受人敬重。

  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一)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读句子,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

  2、他们的品行又怎样?

  (二)教师引导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1、默读第二自然段:你从课文哪里感受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边读边注)

  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以下两点:

  (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艰辛、求知若渴

  教学过程:A、品读词语: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B、理解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C、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动。

  D、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2)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对话。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教学过程:A、品读人物的言行: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孔子与老子的谦逊有礼?

  B、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C、演读:同桌合作——展示评议

  D、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3、小结

  (三)自学1、3自然段,体会孔子的虚心求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

  (四)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拓展学习。

  1、谈谈我心中的孔子和老子。

  2、拓展学习孔子的名言。

  六、综合性学习:

  1、分组制订学习计划,交流。

  2、分组活动,积累资料。

  3、学习成果展示、交流。

  七、生字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七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十二个字,正确读出“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感悟人物形象。

  2.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孔子名言及文中插图,用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品行。

  3.练习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激发学生对孔子与老子的崇敬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孔子拜师的经过部分,带领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文章插图,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同时感受人物的品行。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文中插图,用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品行。

  三、教学策略

  这篇课文从文题看,直接揭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紧紧围绕“拜”字,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以及拜师后怎样学习的过程,这是一条贯穿全篇的主线。事情的经过部分又是围绕孔子与老子的对话展开的,这又出现一条辅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抓住主线体会孔子的品行,又要不放辅线,体会老子的品德。在文章结尾处进行小结,把两条线并拢,让学生体会先人品行的伟大。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沿着作者行文思路,遵循学生阅读的规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文本对话。

  2.借助孔子名言解读人物品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这些名言警句,并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这些名言警句。真正落实积累与运用的目的,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学习中得以传承。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直插行文思路

  1.同学们,你能依据课件中的提示向大家介绍介绍这位人物吗?

  出示课件:(孔子画像)

  画上人物是( ),名叫( ),字( )。

  他是( )时代的( )家。

  他的代表著作是( )。

  我知道他的一句名言是( )。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于这个伟大人物的故事──孔子拜师。注意把“拜”字写准。

  3.在这个故事里,“拜”字的意思是就是很有礼貌地请对方做老师。

  4.还记得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吗?

  总结:为何拜师、怎么拜师、怎样学习、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回顾整体,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运用已知,通过提示,整合对孔子的认知。借助课题中的关键字──“拜”字理清行文思路,既对主要人物有了初步感知,又理清了学习文章的思路。

  (二)品析文本,感悟人物言行

  1.学习第一部分:决意拜师。

  (1)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孔子的行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虚心好学)从哪些内容感受到的?(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远近闻名)

  (2)小结:同学们能够联系上下文进行学习。正因为孔子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才使他走上了拜师之路。你知道孔子名言中的哪句话能体现他的这种行为吗?

  总结:学无止境。

  (3)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决意拜师这段内容。

  【设计意图】强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这一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人物形象。把孔子的语言和孔子的行为这两者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名言解读人物言行”的教学策略。

  2.学习第二部分:洛阳拜师。

  (1)请同学们默读这部分,边读边思考:“孔子是怎样拜师的?与老子见面时又是怎样的情景?”

  【设计意图】借助默读思考内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读书,既理清叙述层次又帮助学生明确了本段的重点内容。

  (2)孔子的拜师路有着怎样的艰辛?在文中标画出相关词句。这些又让你有怎样的感触呢?(路途之遥,时间之长,行路之艰,求师之切)

  出示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小结:同学们抓住了“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这些词语体会到孔子拜师的艰辛。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悟人物的品行。

  (3)功夫不负有心人,历尽艰辛之后,孔子终于见到了自己的老师。这就是孔子和老子见面时的情景。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看看,哪位是孔子?哪位是老子?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啊?(图中孔子弯腰行礼,态度恭敬;图中老子俯首弯背,态度谦和)

  【设计意图】插图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学生会先对两位人物有一个初步的感性了解,再引导他们回归到文本,研读对话内容,使学生逐渐明白,只有通过品读作者生动的文字,才能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鲜活的画面。这样图文结合,旨在提升学生对两个人物品行的认识和理解。

  (4)课文中写到了孔子在见到老子时他们之间的两组对话。圈一圈孔子的表现,想一想孔子在拜师时的态度是怎样的?(彬彬有礼:上前行礼、连忙、请、再次行礼;诚心诚意;执着求学)

  (5)在孔子的治学名言中,哪些名言体现出了他这样的言行呢?(学无止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老子迎接孔子言行时,又是怎样的?(谦和有礼:迎候;喜悦)

  (7)分角色朗读这两组对话,再现孔子和老子在相见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联系前期了解到的孔子的治学名言,来解读人物的品行。再次运用“名言解读人物言行”的策略,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次感受到孔子确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3.学习第三部分:认真求学。

  (1)快速阅读第三自然段,圈画词语并交流在孔子向老子求学的过程中,他们各自有怎样的表现?(孔子很刻苦:每天、不离左右、随时;老子诲人不倦:毫无保留)

  (2)请同学们两人一组配合朗读,读出对他们的敬佩。

  【设计意图】通过圈画词语,使学生感悟到求学者的刻苦,传授者的无私,在孔子与老子身上都有着令人欣赏与敬佩的地方。在交流之后的朗读可以将理解与情感融入其中。引领孩子们读文入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

  (三)回归整体,评价人物品行

  1.请同学们朗读最后一段,思考:通过学习孔子拜师的故事,你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谦和有礼、勤奋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2.全班齐读孔子名言。

  出示课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小结:先人们的品行见证了他们的'语言和思想,他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后人,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设计意图】借助积累的孔子名言对人物进行评价,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让孔子的人物形象走进孩子的心里。

  (四)拓展延伸,引入综合性学习

  1.小结: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小故事,让我们认识了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方面。

  2.拓展延伸: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其他方面的传统文化。如,精美的民间工艺,古老的民族艺术,独特的风俗习惯……让我们在本单元的课内课外学习中,继续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设计意图】小结语既让学生认识了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又明确了古代名人的故事属于我们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拓展延伸的内容则是引导孩子认识到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多姿多彩,激发孩子们对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解的兴趣,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迁移延伸,再去了解有关传统文化的名人与知识。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6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学问、风尘仆仆、纳闷”等词语。

  2、能力:通过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条理。

  3、情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经过,初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创设情境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结合孔子生平图片及配乐《破阵》,配合教师导入语,介绍孔子,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其人,并初步激发起学生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那个战火频仍、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为了百姓安居、天下大同,他周游列国,不惜累累若丧家之犬;他创办私学,因材施教,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的言行著录成书,一部《论语》彪炳古今;他被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至今被供奉在孔庙大成殿。今天,他涉水而来,跨越那汤汤沂水,缓缓向我们走来。你知道他是谁了吗?(孔子)

  孔子何以如此伟大?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你也许会得到些启示。让我们齐读课题《孔子拜师》。请伸出你的食指与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其间指导“拜”字写法)

  二、出示生字生词,检查学生预习

  1、出示生词,学生“开火车”读,教师检查预习情况,纠正读音

  (师:生词是我们认识生字的翅膀,卸下翅膀,单独的'生字你还认识吗?)

  2、出示生字,男女竞赛,看谁读得又快又好。一遍正序,一遍打乱顺序,看男女生谁读得整齐,快速,准确。

  3、同桌互相帮助,彻底解决生字词。

  (师:请同桌两人互相指读课后生字,同桌不会的生字,你来帮帮他。)

  4、疑义相与析

  (师:快速浏览课文,还有哪些生词你不明白呢?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先说,说完后,视情况解决“远近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四字词语,并借机讲解理解词义的几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法、拆字组词法、寻求近义词法等。

  三、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

  (师: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最后评一评谁读得最好,好在哪里。)

  3、细读课文,概括大意

  (师:请你学着他们的样子再读一读课文,读完后,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四、梳理文脉

  (师:请仔细默读课文,说一说孔子拜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经过按照“先…然后…最后…”的顺序来说。))

  五、魅力汉字

  (师:悠悠五千年文化,汉字一脉相传承。汉字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字。从古至今,绵延未绝。今天,我们就结合本节课的几个生字,探一探汉字的前世今生……)(配乐《墨香》)

  1、“尘”字

  讲解“尘”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

  2、“止”字

  讲解“止”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

  3、书写汉字

  (师:请你怀着敬畏之心在生字本上认真书写这两个汉字,写完后同桌互评,写得不满意就再写一遍。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哦!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来写一写!)

  六、故事时间

  (师:大家已经圆满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作为奖励,老师给大家讲另一个孔子拜师的小故事。)

  (配乐《金陵子》)

  作为拓展,配乐讲述《孔子拜项槖为师》的故事,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课外阅读,组合文本)

  七、余韵绕梁

  (师:课文的最后说道: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呢?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下节课,我们再深入文本,细细品味吧。)(为第二课时做铺垫)

  八、作业布置

  1、摘抄3~4句论语。

  2、小组活动,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03-29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1-30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20篇06-02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06-26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5篇04-01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通用9篇)06-24

孔子拜师有感06-15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12-31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11-24

读《孔子拜师》有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