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⑵。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⑶。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泼水节因为敬爱周恩来总理花炮对襟白褂敲鼓
银碗祝福健康长寿幸福令人盛满
(教学多音字:盛)
⑷。认读长句。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⑸。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⑵。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⑶。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⑷、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四、写字指导。
书写生字“龙、恩、寿、柏、泼、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三自然段。
二、体会感悟。
1、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⑴。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⑵。“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⑶。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⑴、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⑵、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⑶、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⑷、交际互动。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
⑸、课件演示泼水的场面。
⑹、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6—8自然段。
⑴、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脚、凤、凰”
五、拓展延伸。
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在摘抄好词佳句和练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人们和总理心连心。
【教学重难点】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心连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语):
⑴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错的字并且多读几遍。
⑵指名读(中等生、差生)。
⑶齐读。
⑷标一标。
2、复习课文:
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是因为______。是呀,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还做了精心的准备。让我们带满腔的热情再来读一读一二三自然段。
(齐读)
二、学习第四、五段
学习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的来到人群中。
1、看图说话,感知情境:
师:看,和蔼可亲的周总理满面笑容地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图),这就是当时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当时的周总理是怎样子的?
(观察穿着和表情)
3、作者也把周总理当时的样子用文字给他描画出来了。请你找出这个句子,读一读。
4、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一想:你觉得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一些地方看出来?
三、品词析句,促进感悟
其实不仅仅总理的穿着让人们感觉到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他的可亲可敬。读一读第四第五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这样的句子:
1、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⑴从哪些地方你能感觉到总理的可亲可敬?
⑵出示资料,自由读。
⑶有没有和他一样找了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和他一起读一读这句话。读完了之后,还有没有补充的?
⑷带着对总理的崇敬之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⑴简单介绍泼水节。
⑵启发想像,进行写话训练: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身上,祝愿他们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交流。
3、如果你是傣族人民,你当时得到了总理的祝福,你会怎么样?
四、感情的升华,朗读6~8
师:是呀,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能得到总理的祝福是多么让人激动与兴奋的事!谁能用朗读把作者的心情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五、作业练习
1、再次感受周总理与人们的深厚情义。
2、学了这篇课文周老师也特别激动,同学们可以再去读读这篇课文,把课文中觉得特别让你感动的句子抄下来,多读几遍,甚至可以把背下来。
六、附作业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3
【课前透视】
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文章图文并茂,紧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
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图片激趣:
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读课题。你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三、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
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
因为的为读wèi。
翘舌音有蘸、寿。
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
猜字谜、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
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此处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象,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五、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
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
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六、练习
1、填量词:
一( )花炮 一( )龙船
一( )花瓣 一( )象脚鼓
2、 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 火红火红
七、写字
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⑴ 都是半包围结构。
⑵ 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⑶ 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延时评价更易于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3、交流:
⑴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①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
(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② 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⑵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① 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② 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⑶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① 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②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
③ 练习说话:
一手一手
一边一边
拓宽学生思路;当你写字时,当你画画时,当你出去游玩时,当妈妈带着你去拜年时,你或谁是怎样做的。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思考,适时想象,使学生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谊。
三、朗读
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
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指导读:
练习读──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
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四、实践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五、写字
练习书写其他六个字:
1、 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示范书写。
3、 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1、傣族有人口162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纳州和德宏州。临沧的耿马、孟宝、思茅的孟连、玉溪的新平等30多个县也都有分布。傣族历史悠久,在近年发现的傣文史籍中,记述着远古时期傣族先民的活动。傣,意为热爱自由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建国前,傣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过程。不同地区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西双版纳为代表的领主经济保存比较完整;德宏、孟连、耿马是代表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的地区;景谷、新平、元江等内地的傣族地区地主经济已经确立。
2、傣族的节日主要有开门节、关门节、送龙节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人们认为互洒清水可以消灾弥难,互相祝福。节日里还举行堆沙、丢包、放高升,赛龙舟等活动。
3、漫话竹楼: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顾名思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西双版纳是有名的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都是筑楼的天然材料。
〖阅读在线
绿色的竹楼
西双版纳,一片翠绿。那儿的房屋很怪,不用砖,不用石,是用绿色的竹子建造的。竹楼是悬空的,由粗大的竹子支撑着。把竹楼架高,不但能防潮,还能在楼下养牛喂猪呢!据说,这种建房子的办法,还是当年诸葛亮教给傣族人的呢!
进竹楼,先得把鞋脱下放在楼梯边,光着脚走在用竹子铺着的地板上,凉丝丝怪舒服的。人们盘腿坐在竹楼里火塘边的竹席上。老年人手拿一根二尺来长的大竹筒把一根小竹签在火塘里点燃,嘴斜着埋进竹筒里,呼噜噜地抽着。原来这是水烟筒。吃饭时,人们围坐在竹编的圆桌旁。摆在桌上的菜更新鲜。什么蚂蚁蛋拌酸笋啦,油炸青苔啦,而鸡肉是用香茅草裹着在火上烤熟的。
走出竹楼,满眼是绿树、鲜花,连围寨子的墙,都是长得又高又绿的仙人掌。
西双版纳真是绿色的土地。
【教学反思】
在这一课,我采取了让学生在读中思考的方法进行朗读,学生在边读中边开动了脑筋,并提出了关于课文内容的、关于课文中词语运用的一些相关问题。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比如:周总理为什么会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关于课文语言运用的问题比如:课文说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为什么不能说火红的地毯而用 鲜红的地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既可以在朗读中理解课文作者写作的用意,达到自己学懂、学会的目的又锤炼了学生的语言敏感性,让他们在朗读中,品味中懂得怎样使所运用精妙的语言。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4
总教学目的:
1、学会“历、度、敬、赶、驶、串、祝、贵、闭”9个字,会认“凤、凰、族、瓣、毯、载、康、寿、盛、碗”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书写正确、规范。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第一课时:1、学习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课文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1、复习生字
2、学习课文3至8自然段。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复习生字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深情的齐读课题
2、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复习生字
出示①泼水节、傣族、周恩来、凤凰花、咖啡、衣襟、柏树(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出示:敲 、踩、 端、 蘸、 泼、洒(齐读)你发现了什么?
③敲 ( )踩( ) 端( )蘸( ) 泼( )洒( )
4、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欢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家的习惯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水泼在身上越多表示对他人的祝福越真诚!)
5、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录像)2、学生畅所欲言:“泼水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6、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正遇傣族一年一度的新年。那一年的泼水节,那是傣族儿女难以忘怀的日子,让我们跟着时光老人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来听听傣族儿女的心声吧!请同学们一起读!”
7、出示;“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指导朗读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难忘的一天,去感受一回那幸福的时刻。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三自然段
当傣族人民知道周总理要来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时,他们用哪些方式来迎接周总理的?
1、自由说
2、出示句子:(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鲜红的地毯。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4、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3、指名读欢呼一句(周总理来了!)问:就你一个人在欢呼!(很多人)
指导读:欢呼话语。评价?(高兴、激动)(全班起立尽情的欢呼一次)
4、课文中还有哪个句子告诉我们人很多?①出示句子: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②四面八方:说明人们是从各个不同的地方。赶来:说明人们的心情很急切。)
③指导朗读
5、在这个迎接的场面上,除了人多,还有什么多?(花多)、船多、花炮多
①出示句子: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鲜红的地毯。
②撒满:说明花瓣很多。撒满的凤凰花瓣像鲜红的地毯,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地上撒满的凤凰花瓣比做红地毯。)
③指导读,读出花的美和多
6、出示句子: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①比较“一条、一条条”“一串、一串串”
②一条条、一串串连起来读
③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很多,(结合生活实际说)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场面,是一个十分壮观,特别喜庆的场面。)
7、小结:总理的到来,使整个城市沸腾了起来,傣族人民用民族的最高礼节来迎接人民的总理。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用凤凰花花瓣铺成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傣族人民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多么的兴奋、多么的激动)
8、齐读第3自然段。
“让我们带着这份兴奋激动得心情,再一次深情的欢迎周恩来总理的到来!请同学们齐读第3自然段。看谁的脸上最高兴!谁的欢呼最动听!”
三、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四段,过渡语:“周总理来了,周总理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自由读课文,指名来介绍介绍我们的周恩来总理?”
2、请生介绍周总理。
3、评价过渡:“周总理的穿着、神态都说的很好!那看看这幅图,谁是周恩来总理呀!”
4、出示课文插图。周总理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上和傣族人民一样的衣服,和傣族人民在干什么?看着周恩来的这身打扮,看着他满脸笑容的来到人群中,还和大家一起跳傣族舞。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他把自己当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傣家人。)
5、是呀,能和总理一起跳舞,傣族人民感到多幸福呀?带着这份幸福齐读第4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的第5自然段。
1、过渡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开始泼水了!
我们一起去看看,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的?
2、请同学们默读第5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
3、指名读,找动词。“那这里面哪些词是描写周总理泼水时的动作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两句话用 标出来。”
4、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同时做连个动作,你能仿着说吗?( )一手( ),一手( ),( )。
5、 “周总理不光用行动来祝福傣族人民,他还有许多话儿祝福傣族人民呢?”
老师扮演角色进行语言实践:①假如;现在我是一位参加泼水节的老奶奶了,你是总理,你会怎么祝福我呢?②现在我是一位小伙子了,总理你会怎么祝福我呢?③现在我是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你会怎么祝福我呢?
总理还会把水洒向谁呢?
出示:总理把水洒向__,总理祝__。
6、总结过度:是呀,此时此刻,傣族男女老少都收到了总理的祝福!”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7、孩子们,那傣族人民又向周总理祝福什么?你能用上这个句式说吗/
出示句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__。
8、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的祝福,一起来读读5、6两段。(男生读描写总理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傣族人民的句子、第六段齐读)
五、激qing升华 总结课文
1、你现在就在参加泼水节,你会把水洒向谁?祝福他什么?写下来。
交流;站起来,把你的祝福大声地告诉大家,大声读出来。
2、得到别人的祝福那是多么令人感到快乐事,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听到总理的祝福那更是多么令人感到幸福的事,祝福的水、快乐的水,它祝愿我们在新的一年中吉祥平安,快乐幸福!请大家齐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幸福,带着我们的欢乐和傣族人民一起记住这个难忘的泼水节1961年的泼水节!” 齐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走进总理,感悟总理爱民之心,以及了解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意义。因为这些事迹离学生生活较远,出于这点,我在第一课时就借助图片、录像充分让学生感受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景以及总理的生平事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发展意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从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出发,利用赏读课文、欣赏泼水节感人场面、想象说话,情境对话等符合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能力结构的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者的知识与发展的空间,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习个体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读文悟“情”
这篇讲读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既生动又形象,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 “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打好了感情基调,在学到周总理为人们祝福那一段的时候“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我突然角色一变,佝偻着腰背,笑眯眯地对孩子们说:“孩子们,现在我是一位参加泼水节的老奶奶了,你是总理,你会怎么祝福我呢?”学生们都被老师精彩的表演逗乐了,不久,一支支小手举起来了。只见一个小男孩边说边做动作:“我一手端着┄┄一手拿着┄┄,祝您身体健康,全家幸福。”后面的学生也迫不及待,有的说:“我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有的说:“我祝您健康长寿,万事如意。”我频频向孩子们点头致谢,接着她又摇身一变:“孩子们,现在我是一位小伙子了,你会怎么祝福我呢?”孩子们又笑了,有的说:“我祝你工作顺利,生活快乐。”一位小女生不好意思地说道:“我祝你找到一个好媳妇。”幽默的话语引得在场的老师、学生开怀大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老师又变了,很童趣地说道:“现在我是一位小姑娘了,你会怎么祝福我呢?”小手又纷纷举起来了,有的说:“我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向上。”有的说:“我祝你天天开心快乐。”孩子们有道不尽的祝福,我及时引导:“是啊,无论男女老少都收到了总理的祝福!”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总理对人民的爱,这次泼水节是多么令人难忘啊,从而紧扣了课题,较好地完成了教学。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华。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使学生明白了要学会为别人祝福,从而也感受到了总理对人民深沉的爱。这就是说,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把知识、能力、情感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高效而快乐的学习。
这篇课文主要表达总理和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这是文章的中心。通过各种渠道的感情激发,以“情感的熏陶”取代“乏味的讲解”,能使学生跨越时间的隔阂,了解周总理的伟大,对学生突破课文各个难点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都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课无完课,本人这次的教学课堂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虽然教学重难点得以落实,但文本的解读的切入点是否更应该合理一些,如不该把重心放在迎接的场面上,而是放在总理的动作和神态语言中感悟更合理;在课堂中,老师该如何做到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从而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
[点评]
一:关注学生发展意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吴老师从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出发,利用赏读课文、欣赏泼水节感人场面、想象说话,情境对话等符合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能力结构的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者的知识与发展的空间,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习个体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二、关注语感形成意识。
(一)着力语言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优质的语文教学,总能扣住文本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借助语言知识,将语言的实践提升,自然无痕地落实在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生成语感。如吴老师在教学“欢呼”一句的教学,体现了对学生语感培养的'关注。学生对周总理的热爱也在无痕的引导中明白,还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语言加以运用,得到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良好的语感自然就得以生成。
(二)激活体验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二年级学生学习规范化的语言,体验是最好的方法。吴老师在“扮演角色进行语言实践”时,就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角色体验情境,将学生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才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也会更加深刻。
(三)注重朗读
阅读教学中朗读是帮助学生形成语感,理解课文内涵,最重要手段之一。这节课中吴老师也是十分注意学生的朗读,如:最后三句话的教学,体现了强烈的语文意识。课堂中。还有很多的个别读,集体读,表演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课堂上是书声琅琅。学生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掌握,读中体验,读中内化了文本。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度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地热闹场面,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意。
过程与方法
抓重点词句品读,感受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游览了新疆的葡萄沟,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吧。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随机介绍泼水节)泼水节为何如此令人难忘呢,让我们一起去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标段。
2、学生自读,画出生字,借助书下的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指名分段读文
5、出示词语,学生认读(生字注音)
凤凰花周恩来敲鼓
咖啡色踩着端碗
蘸水对襟白褂健康长寿
6、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去掉生字注音)
凤凰花周恩来敲鼓
咖啡色踩着端碗
蘸水对襟白褂健康长寿
三、深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同学们,凤凰花开了,泼水节到了,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2)出图,介绍凤凰花。随机理解“火红火红”
2、学习第二段
(1)今年傣族人民的心情很高兴,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
(2)给“特别”换个词。
3、学习第三段
(1)课文接下来要写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段,遇到喜欢的好词好句圈一圈,画一画,一边读一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概括这段主要内容。
(3)这段话有几句?逐句学习
A、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抓住“敲起象脚鼓”、“四面八方”、“赶来”。
(出图:介绍象脚鼓)
(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看课文插图理解“撒满”。)
“鲜红的地毯”: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时。)
(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读“一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比较理解“一串串”、“一条条”。
三个句子随机灵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么热闹、隆重的场面,是傣家人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呢?
B、激情引读句1,句2,句3。
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天天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许多多重要的事情,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当时傣族人所在的景洪地区交通非常不方便,周总理乘飞机后又改乘汽车,最后又乘渡船过江,不辞辛苦,不远千里,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小城,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当时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难怪,难怪,难怪(引读句1,句2,句3)。
C、引读句4。
就是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了,人们欢呼着:“--------------。”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在人们的欢呼中,周总理来到了人群中。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观察。理解“笑容满面”
(2)这段中除了描写总理的衣着外还写了什么,读一读。(动作)画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词语。
5、学习第五段
(1)泼水开始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的?(学生自由朗读第五段)
(2)泼水节被泼的水越多,也就代表着你收到的祝福越多。
(出示:
当周总理把水洒向孩子,总理祝孩子____。
周总理把水洒向老人,总理祝老人____。
周总理把水洒向傣族小伙子,总理祝小伙子____。
总理还把水洒向__,祝__。)
(3)孩子们,傣族人民又向周总理祝福什么?用上“一边……一边”造句
(4)文中处处体现了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正因为如此,所以泼水节才如此令人难忘。再次齐读课题。
6、学习第六--八段
课文的最后三段表达了人们对泼水节的难忘,让我们齐读课文。
四、总结
周总理就是这样一位与人民心贴心的好总理,类似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些,我们下节课来交流。
附课文:难忘的泼水节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们笑着,跳着,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课时数】
2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都穿盛装,端着清水,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庆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家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儿女来说,是永生难忘的节日。为什么是“难忘的”呢?请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泼”右边是“发”不要和“波”相混。
二、初读识字
1、抓“特务”:
默读课文,圈画生字。
2、消灭“特务”:
借助文下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互检“战果”:
两人合作,一人读一人听,看看还有没有“特务”,如果还有,帮他指出来。
4、交流识字方法: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认字的,向全班推荐好的方法。
5、对号入座:
听一个人说字的特点或看同学做相应的动作,快速在字卡中找出生字,比比谁找得准,找得快。
(可从字形、字义、字音三方面描述其特点,“蘸、端、踩”可用动作演示)
三、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1、都是半包围结构。
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第二课时
一、看图发现导入
看课文插图,说说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二、朗读感悟
1、揭示课题后进行交流所查资料,并相机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⑴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什么?
(或者问: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感到特别高兴)
2、围绕课题中的“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
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
⑴ 自读自悟。
⑵ 在小组里读有关段落,并说说从所读语句中体会到什么。
⑶ 选代表在全班展示读,说说感受,其他同学可参与读或补充说感受。
⑷ 教师重点指导朗读,比如:
读第三自然段,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及反思识字3 写句子苏教育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案1 古诗两首母亲的恩情 教案北师大版2年级语文4册第14单元《一件好事》教案《丁丁打针》识字教学设计识字2(二课时) (苏教版二上语文)查看更多>>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3、看图听读想象:
⑴ 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看课文插图,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⑵ 从课文插图和课文的描写中,你感觉周总理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4、再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三、积累运用
1、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
2、读一读,再口头填空:
鲜红的地毯 敬爱的总理 难忘的泼水节
鲜红的( ) 敬爱的( ) 难忘的( )
一条条龙船 一串串花炮 一座座山峰
一条条( ) 一串串( ) 一座座( )
3、词语积累:
敬爱 鲜红 火红 欢乐 欢呼 开心 幸福
难忘 水红色 咖啡色 四面八方 笑容满面 健康长寿
4、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
四、实践活动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板书设计】
11 难忘的泼水节
凤凰花 火红火红
──周总理 对襟白褂 咖啡色长裤
傣族人民 特别高兴
难忘
【课后记】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及反思识字3 写句子苏教育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案1 古诗两首母亲的恩情 教案北师大版2年级语文4册第14单元《一件好事》教案《丁丁打针》识字教学设计识字2(二课时) (苏教版二上语文)查看更多>>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7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二、教学重点:识字
三、教学难点:体会感悟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四、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查询泼水节资料,了解周总理生平,事迹。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时间:3月20日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
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
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
3、自读课文,思考感悟。
三、识字教学
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消灭“特务”。借助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
3、交流识字方法。(感悟:有学生发现可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识记的,也有编故事识记的如“褂”字,孩子说成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出了一件神奇的衣服。)
四、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看图发现,说说人物的表情、衣着,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2、课件出示语句段落,朗读体会。
(1)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总理衣着与表情的句子朗读体会。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3)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3、5、6、7、8自然段)
(反思: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我让学生进行分组、个别、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反复地朗读课文,力图通过朗读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我指导孩子朗读本文的语调定为稍高些,因为本文的感情基调始终是热情洋溢、幸福快乐的,也加上一些运气和吐音的知识,让孩子不光是语调提高,加上自己的情绪激动,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反思:问这个问题是预测孩子可能会想知道什么是凤凰花,想了解凤凰花的有关知识。果然,上课时就有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我就给孩子们欣赏了凤凰花的图片,介绍了凤凰花的习性。)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又体会出了什么?
二、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恩、凤、凰”)
三、作业:
1、积累词语和句子
2、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者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8
【课前透视】
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文章图文并茂,紧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上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杭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宋城泼水节的盛况。
1、个别介绍。
2、其他同学作补充。
3、课件出示有关宋城泼水节的图片和录像。
4、积趣存疑: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
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三、检查朗读,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 bà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 wèi 。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利用课件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自由回答。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五、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用你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4、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六、写字指导
1、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⑴ 都是半包围结构。
⑵ 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⑶ 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2、利用课件,分析结构和注意点。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4、学生互相观察和欣赏,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读文思考
1、学习四五自然段:
⑴ 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⑵ 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2、反馈交流:
⑴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 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①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
(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② 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⑵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① 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② 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⑶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提供句型,练习说话,发散思维。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个别读──男女同学──齐读。
三、学习最后段落,重点指导朗读
1、配上音乐,激起情感高潮:
师:周总理开心,人们更开心,我们也开心。
2、配乐齐读。
四、知识延伸
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因为有了周总理的参加而显得格外难忘,你还知道哪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呢?
(师介绍:火把节 那达慕大会等)
五、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利用课件,分析结构和注意点。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六、课后实践活动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特别是笔画多的字。
(二)通过看图,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
(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
(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
(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
(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
(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6)人们围聚在周总理身旁,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周总理,表现了傣族人民的什么感情?
(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板书:爱戴
(7)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傣族人民,说明了什么?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板书:心连心
过渡: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泼:念“p#”,不念“b#”。
乐:在“欢乐”一词中念“l8”,另一个音念“yu8”,音乐。
2、字形:
乐:共5画,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竖、横。
幸:要与熟字“辛”区分字形,不要混淆。“幸”字第二横最长,下面不要写成“羊”字。
瓣:左中右结构,两边是“辛”字,第一个“辛”的竖要写成撇。中间是个西瓜的“瓜”。要与熟字“辨”区分异同。
族:不要丢了右上边的“卧人”。
驶:左边是个“马”,右边是历史的“史”字,不要写成“吏”。要与使用的“使”区别异同。
祝福:这两个字都是示字旁,一个“点”,不要写成“衤”旁。
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上下两个“火”,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毛”的最后一笔要写大些,把两个“火”都包在里面,要注意写均匀。
3、解词:
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
4、熟读本课生字词。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
(六)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讲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二)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8自然段。
(三)复习本课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二)练习概括每句话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生字词。
(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
(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
(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书:1961年
(3)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为什么还要到那么遥远而又非常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呢?
(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
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
(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
(龙船、花炮)
(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
(四)学习4~6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一看共有几句话?(两句)请两个同学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
(1)这段有几句话。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
(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
(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
(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
(3)全班齐背。
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
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
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
(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作业。
1、写本课字词各三遍。
2、熟读全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3、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2.板书“泼水节”,解题。
师: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4.补齐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今天,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它到底特殊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给他纠正)
3.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带有生字的下面做记号。
4.检查初读情况。
5.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重点理解: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
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二)学习课文3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语句。
(1)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展示象脚鼓图片。
(2)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这句中有一个比喻,生动形象。
(3)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2.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三)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课本插图)谁来说说“今天”周总理穿的什么样的衣服。周总理为什么要这样打扮呢?
2.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并反复读一读。
(四)读、议第五自然段。
(1)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总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边泼水一边祝愿,想想怎么说呢?
启发想象: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五)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1
【设计理念】
遵循儿童识记规律,鼓励自主,分类处理,分化难点,突出重点,突破识字难关。
课文有一幅占一个整页的插图,我们不应忽视。本课教学可以图文结合,用好插图,引导阅读;再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2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2、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2、学生准备:
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
1、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
(生答泼水节)
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为什么呢?
(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初读课文:
师: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或挂图)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找到不认识的字。
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
1、大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师用生字卡(或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凤凰恩敲襟褂
咖啡踩端蘸寿
⑴哪些字你见过?在哪里见过呢?
抽生读,全班读。
⑵你觉得最容易认的字有哪些?
抽生认,全班读。
⑶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难记的字多读几遍,思考如何记住它。再与全组交流识字方法。
⑷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动作你会做?
生做一做,再读。
⑸哪些生字组成的东西你见过?
说一说,再读。
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示出来,再教读。
设计意图:12个生字,数量看起来较多,但是分类处理,区别对待,就能化难为易。有的字见过面,有的容易认读,这些就不需花太多力气;剩下的是学生觉得较难认的,我们可以多花时间,用多种方式帮助识记,比如做一做动作,说一说词句,这样就能突破难点。
三、朗读片段,检验生字认识情况
师:刚才学的生字在词中、句中还会认吗?
1、生词卡认读:
(词卡呈现)
凤凰周恩来恩人敲打对襟白褂衣襟白大褂
咖啡踩伤端正顶端蘸墨水蘸水笔长寿
2、在句子中认读:
师:这几句话,看谁读得更流利:
周恩来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生字加粗)
3、自由读书,检验课文的字都会认了吗?
4、边读书边想,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还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问。
5、哪一段你喜欢读,读给同桌听。
6、哪一段你觉得难读,请教班上的同学读一读,再自己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只有将汉字及时纳入词中、句中,并在语言环境里会认会读,才算真正会认,这样的识字也才有真正意义。
四、自主观察,写字练习
1、师呈现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复习。
2、生观察第一、二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师:我发现这6个字都有点,它们的写法和位置都不一样。大家观察观察,再讨论讨论,看能发现些什么?
(恩的下部分心,三个点笔势都不一样;寿特两字都有寸,可是寸的点的位置不同)
3、观察讨论后,师范写,生试着练写2个生字。
设计意图:学生书写质量高低往往与动笔前的观察水平相关联。因此,写字指导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观察,耐心观察。
第二课时
一、生字巩固,区分多音字
1、复习12个会认的字:
师:大家上节课学的字还会认吗?现在考一考吧!呈现12个生字,再轮流抽读。
2、学习多音字:
师:12个生字会读了,现在出四个简单的字来认一认,看会认吗?
师呈现四个多音字好、空、乐、盛,抽生读。
(读好。若生读hǎo师问:还可以读什么?读hào。以相同办法读后三个字)
引导学生进行多音字的辨析、组词,注意纠正不当之词及读音。
设计意图:识字是第一学段的重点目标。在各课教学的各个教学时段中,我们都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识字及巩固练习活动。
二、自主读书,图文联系
1、师:看来,多音字难不倒大家。不着急,难的来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样吧,大家抓紧时间读书,读得越熟越好,待会儿就有难题考大家。
(生自由读)
2、出示挂图:
(课文插图)
师:大家认真看图,注意图上画的内容,再对照哪些内容是书上有的句子或段落。
⑴用──画出反映图上景物的句子。
⑵用∽∽画出反映图上人物活动的句子。
⑶用====画出图上人物表情或心情的句子。
⑷把自己画出的部分读给同桌听,看自己勾画的句子正确吗?
3、生读书交流:
课文除了写图上可以看得见的内容外,还有不能直接看到的内容,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⑴看到周总理对傣族人民泼水,我仿佛听到周总理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⑵看到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我仿佛听到傣族人民_____________,我想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目的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因为只有读懂了课文内容,才能正确勾画,才能对插图进行恰当联想。
三、重点段朗读
1、呈现课文第三自然段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⑴师:人们怎么赶的?
师引:东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大家会怎么说?走呀,快走吧,
西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
南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
北村的说:嗨,今天周总理要来咱们傣族寨子参加泼水节哟。
他们会怎样应答,怎样的心情聚拢来?只有这四个村吗?能读出怎么赶来的吗?
生读: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⑵读第三段全段:
师:你们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左边的同学读,右边的同学听课文想象,再左右交换。
师: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归纳并板书盛情迎候)
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人们的盛情呢?
读一读。
2、指导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
引导学生归纳出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敲鼓跳舞、泼水祝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敲鼓跳舞泼水祝福)
设计意:通过对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的具体情境的再造,丰富了学生对于赶来的情境的想象,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朗读的干瘪状况。
四、再读全文,感悟体验
1、读课题,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师:这真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能和傣族人民一起参加泼水节,大家太快乐了太幸福了。
2、师:你能像老师这样,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别的泼水节等)
设计意图:通过一种开放的句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既发展语言,锻炼概括能力,又鼓励个性化的不同理解。
五、识字巩固,写字练习
1、观察第三、四排要求会写的字词,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范写。
3、生写,看谁写得更漂亮。
设计意图:把识字任务分解,把书写要求分解,便于各个击破,利于扎扎实实地落实识写任务。
六、板书设计
盛情迎候
11难忘的泼水节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
设计意图:1961年的泼水节十分难忘。难忘的是傣族人民盛情迎候周总理的场面,难忘的是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同敲象脚鼓同跳傣族舞,更难忘的是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亲密无间互相泼水互致祝福,因此,板书抓住难忘的几件事情能突出重点,简明地反映课文主要内容。
【特别建议】
本课识字量写字量都较大,我们教学时可将任务分解,分在两个课时分别完成;还可以将目标进行分化,对容易者少花时间,把重点放在难认难记的字上。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不要只孤立记单个的生字,而应该尽快地将识记的汉字放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认和运用,这才是最有效的识字巩固方式。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1、会认凤等12个生字,会写龙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写字。
2、感受傣族人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设计思路
自主识字,在朗读课文,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认识到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
读前要求:
⑴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⑵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字音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⑴ 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好听。
⑵ 去拼音读生字词,开火车读。
⑶ 全班齐读。
⑷ 学生分段抽读,互相评议。
三、再读,学习新知
1、再次自读课文并想:
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带着问题(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读第三自然段。
4、看图理解第四自然段:
⑴ 画出描写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⑵ 看图上除了周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
5、体会第五自然段:
⑴ 老师做动作扮演总理。
⑵ 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读中感悟
1、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2、读一读,再口头填空:
鲜红的( ) 敬爱的( ) 难忘的( )
一条条( ) 一串串( ) 一座的( )
3、词语积累:
敬爱 鲜红 大红 欢乐 欢呼 开心
幸福 难忘 水红色 咖啡色 四面八方
4、照样子写句子:
⑴ 周总理一手盛满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民泼洒,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⑵ 傣族人民一边呼唤,一边向周总理泼水。
一边一边
三、写字指导
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用重点指导:
1、都是半包围结构。
2、第一笔是竖撇,第二笔是横折弯构。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3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上的背景画的是西双版纳地区的特有风光。树木茂密,鲜花朵朵,地上是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周恩来总理在画面中间,双手端着银碗,穿着傣族服装,面带笑容。他周围是穿着节日服装的傣家儿女。有的拿着银壶,有的端着花碗,有的敲着象脚鼓,有的打着镲,大家十分高兴。课文内容同画面相联系,讲了周恩来总理同傣家儿女过泼水节的情形。课文共8段,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的。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2指导有序观察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后四段。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了解周总理与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欢渡泼水节的情景,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2难点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学生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
教学设计
一故事录像激趣,设问质疑,导入课文
1讲《泼水节的来历》看泼水节的录像,让学生了解泼水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
2为什么今年的泼水节特别令人难忘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在什么时候举行?你从课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泼水节都在5月13日举行,今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样?用高兴的语气读12自然段。
二读中体验,读中感悟,音乐辅助
1随着《欢乐锣鼓》乐曲,同学们自由诵读第三段,体会当时欢乐的气氛。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同学们读读,写写,议议,用铅笔在书上画出重点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四面八方”“赶来”“敲鼓”“地毯”“龙船”“花炮”“撒满”“一条条”“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用“四面八方”造句。
3有一个词最能表达傣族人民的兴奋心情。(欢呼)什么叫欢呼?同学们反复诵读体验。想象傣族人民会欢呼什么?
三看图学文,学会观察,理解图意
1用电脑显示画面,指导学生看图,周总理是怎样打扮的?周总理的心情是怎样的?傣族人民都在做什么?重点观察几个人。周总理为什么要穿傣家人的衣服呢?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笑容满面”“接过”“敲着”“踩着”“跳舞”这些词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象普通的傣家人一样。并用“笑容满面”造句。
四创设表演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导语激情,感知体会
1当时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呢?观看录像,启发想象。
2同学们,你们也想象傣族人民一样跟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吗?请一个同学朗读56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做动作,老师配上音乐。你们想周总理会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傣族人民会欢呼什么?会向周总理祝愿什么?
3请几个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朗读课文,同学进行评价。
4老师导语激趣,人民的总理爱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爱总理,向总理祝愿,人民和总理心连心,是多么幸福难忘的场面呀!傣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同学齐声朗读78自然段,感悟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理解最后两句的!
五总结朗读,回顾感悟,背诵课文
1961年的泼水节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难以忘记1961年的泼水节,请同学们大声诵读,把你们的感情都融入字里行间吧!读到“开始泼水了”让同学关上书试着背诵课文5678自然段。
板书设计
9难忘的泼水节
特别高兴
欢迎总理
共渡节日
幸福难忘
设计说明
1让学生读中体验,读中悟情,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读贯穿始终。
2巧妙的运用音乐,录像辅助教学,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通过想象,体验情景,通过想象总理和傣族人民祝福祝愿的话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4通过学生读读,写写,划划,和表演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主动的探索,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积累重点词句,并进行简单的拓展运用。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激情朗读,体会课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浓。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难点】
体会人民和周总理心连心的感情。
【教学准备】
搜集周总理资料,在班级进行周总理资料展示,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欣赏云南傣族的民俗风情。
一、字词引领,巧入文本。
1、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组云南傣族的图片。聪明的孩子一定知道,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把你想重读的词读重一点,再读一遍。
2、学习课文之前,老师要考考你们昨天的生字学得怎样。
出示词语:凤凰花对襟白褂咖啡色踩着端着盛满敲起鼓蘸了水周恩来
齐读,最后剩下“周恩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名字——
出示周恩来的图片,配上文字:他12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共和国的第一位国家总理。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新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有他的心血;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是他的朋友。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你想认识他吗?1961年,傣族人民就有幸见到了他,并且和他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板书:1961年),去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
二、逐段学文,体会“难忘”。
1、通读全文。
这篇课文充满着喜悦与热情,适合我们带着激情大声朗读。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一遍课文。
2、分段学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你们见过凤凰花吗?咱们来认识一下(出示凤凰花图片),凤凰花正好在每年的泼水节前后开放,开花时满树结花,远远看去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课文用了一个词——“火红火红”,多么喜庆、热烈的颜色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这段话。
(2)学习第2自然段。
引读——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这里有个词“特别”,可以换成什么词?把你这个词放进去读一读。全班一起读读这段话,把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过渡:周总理要来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了,人们会怎样迎接他呢?
(3)学习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段落)请女生读读第3自然段。
傣族人民用各种方式来迎接周总理,其中哪个场景让你印象最深?(相机出示)
句子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四面八方”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是“赶来了”而不是“走来了”或“来了”?(体会人们急切想要见到周总理的心情)
欢乐的象脚鼓敲起来了,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这场面可真——(热闹……)再读这个句子。
句子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在什么情况下会铺红地毯?(指名说)这里的“地毯”指的是什么?傣族人民用他们最喜爱的凤凰花铺成地毯来迎接周总理,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指名说)读出傣族人民的热情。
句子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从“一条条”、“一串串”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读读这个句子。
象脚鼓、凤凰花、龙船、花炮……傣族人民用他们民族最高的礼节来迎接周总理。当总理到达的消息传来,人们欢呼着——(引读)“周总理来了!”
想象一下,你是傣族村里的一个孩子,最先知道总理来了的消息。假如我是你的姐姐,见到我你会说什么?假如我是你的奶奶,你会说什么?假如他是你邻居的大哥哥,见到他你会怎么说?
很快,总理到来的消息传遍了傣族的村寨,人们都在欢呼——“周总理来了!”
让这欢呼声再响亮一点!——“周总理来了!”
过渡:是啊,周总理来了!你看——
(4)学习第4自然段。
出示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总理的衣着、神态,理解“笑容满面”,体会“周总理就像我们傣家人”的感受)
课文是这样描写的,(出示段落)指名读。
周总理是汉族人,却穿上了傣族的服装;他是国家总理,是人们眼中的“大官”,却和人民一起跳舞;而且这个总理一点都不严肃,还——“笑容满面”的,这样的总理你喜欢吗?傣族人民喜欢吗?喜欢,就让我们把他的样子记住,一起读!
过渡:泼水节里最重要的活动开始了,(出示段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呢?请男生读读第5自然段。
(5)学习第5自然段。
透过这些文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里用了一个句式“一手…一手…”,谁能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句话?(指名说)
你还能听到声音吗?都有些什么声音?(指名说)泼水声、欢呼声、祝福声……
是啊,在傣族的传统里,水泼得越多,祝福也就越多,
清清的水泼到白发的老爷爷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清清的水泼到可爱的孩子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清清的水泼到年轻的小伙子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傣族人民也同样在祝福着周总理,他们会祝福总理——……,还会祝福总理——……
泼水声,欢呼声,祝福声,构成了一幅多么欢乐的场面!孩子们,你们也想加入这欢乐的人群吗?那就把这里当作泼水节的现场,一手拿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了柏树枝蘸水,对着你周围的人泼洒,并说出你对他的祝福!(现场体验泼水)开心吗?带上你的开心读起来!(齐读)
(6)学习第6自然段。
师接着学生的朗读引读——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出示)带上你的想象,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周总理就要离开了,但是这个泼水节已经永远留在了傣族人民的记忆中,人们在心里一遍遍回味着——
(7)学习第7、8自然段。
出示第7、8自然段,齐读。
课文最后连续用了几个感叹号,从这些感叹号里你读懂了什么?
老师从网上找到了几张当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的照片,咱们来看看。
每当翻阅这些照片,傣族人民都会忍不住感叹——(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很多年过去了,每到凤凰花开的季节,人们都倍加想念周总理,想念1961年的泼水节——(读)
怀念放在心里,声音轻一些——(读)
三、回首扣问,难忘总理。
到这里,我们读完了整篇课文,假如让你用一个词来说说1961年傣族人民的这个泼水节,你会用什么词?(学生说)
是啊,1961年的泼水节对于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幸福的,激动的……这都是因为——周总理(板书:周恩来)
四、情感延伸,指导写字。
从那时起,傣族人民把“周恩来”三个字深深刻在了心里,大家看到这个“恩”字,上面是个“因”,下面是个“心”,正是因为周总理的心中装着人民,所以人民也从心底里热爱他,写这个字的时候,一定要把“心”字写好,现在拿起笔来写一写!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
五、小结拓展,了解文化。
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比如说彝族有火把节,藏族有雪顿节……蒙古族有那达慕节,等等。同学们课后可以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作业:收集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4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想象当时的欢乐场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讲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和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语句。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识字,写字。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指名朗读。
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交流,教师将学生的疑问归纳整理。
二、问题阅读,初步感知
1、教师谈话:这么多的疑问等着我们去解决,快快打开书,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3、组织集体交流初读感受,解决以下问题:
⑴ 泼水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
⑵ 为什么说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
⑶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来。
三、自主学习,读中识字
1、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教师提出要求后,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圈出生字,并练习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生字,重点订正“恩”、“襟”、“凤”的读音。
3、生字组词读,带句子读。
4、练习:
⑴ 接力朗读课文,分小组赛读课文。
⑵ 出示本课中含有多音字“好、乐、空、盛”的句子。
指名朗读,再说出它们的另一个读音,练习说话,体会读音不同,意义不同。
四、学写生字,培养能力
1、学生仔细观察要求书写的生字,并试着写一写。
2、学生提出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组内评价,集体评价。对写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五、课堂总结,布置实践活动
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周恩来的故事和我国其它少数民族的有关节日。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通过朗读、感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交流学习
同学们互相说说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周恩来总理的故事。教师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使学生对周恩来总理及他与人民的深厚情谊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朗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教师引导: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2、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分别找出描写傣族人民和周总理的语句,并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小组汇报,并说说自己对所划内容的理解:
教师相应指导:
⑴ 第三段:通过引导学生对“四面八方、敲起、撒满、驶过”等词语的理解,体会傣族人民的心情,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⑵ 第四段:引导学生观察周总理的服装、表情;想象,体验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周总理特别高兴的心情,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⑶ 第五段:引导学生想象朗读,体会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的热烈场面。
5、教师范读第六、七、八段,再引导学生结合全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小结:
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难忘的泼水节?
7、指名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三、扩展延伸
1、学生互相交流介绍收集到的我国其它少数民族的有关节日。
2、结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就像56个兄弟,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5
知识目标:
1、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想象当时的快乐场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观察图画。
2、理解泼水节和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的语句。
教学难点: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读全文。
二、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 提问:傣族人民在什么时候过泼水节? (风凰花开了的时候,泼水节就到了。)
“火红火红”是什么颜色? 什么是“一年—度”?
(2) 指导朗读。
练习读。指名读。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 提问: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2) 指导朗读
要读出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 提问: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理解“四面八方”“赶来”“地毯”“驶过”“一条条”“—串串”等词语。
(2) 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快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用自己的活,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 提问:周总理怎样来到人群中的,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理解“对襟白褂”“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从什么地方看出周总理特别高兴? 先找出书上的句子读读,再说说。
理解“象脚鼓”“地毯”“—起跳舞”等词语。
(2) 指导朗读。
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接过象脚鼓,敲着鼓点,踩着“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总理爱人民。要读出周总理的高兴心情。
小声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穿着什么服装,怎样来到人群中的。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 提问:周总理怎样泼水? 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 向周总理祝福什么? 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理解:“银碗”“祝福”“健康长寿”等词语。
(2) 指导朗读。
要读出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真挚的祝福,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真诚祝愿,仿佛泼水节就在我们跟前呈现。读“健康长寿”要慢些。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6、指名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1) 提问: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为什么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
(2) 指导朗读。
读的时候,注意语气词“呀、哇、啊”及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小声练习读。
三、练习朗读
1、指名分段读全文。
2、齐读全文。
读的时候,注意读好长句子,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四、总结提问:课题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五、作业练习
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5篇】相关文章: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03-10
《一件难忘的事》教学设计2篇03-02
泼水节习俗06-08
傣族年节泼水节10-31
《荷花》的教学设计03-03
小鸟的教学设计04-09
《蚕丝》的教学设计04-03
《灯光》的教学设计06-12
赵州桥的教学设计04-23
《背影》的教学设计范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