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绿色》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迎接绿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迎接绿色》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结合上下文,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
认读3个字,体会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句子所描
绘的景象,积累词语,体会第2、3、4自然段的衬托作用。同时,使学生了解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野生丝瓜的,感受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野生丝瓜的,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
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习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生活中,你见过丝瓜藤吗?请你说说。今天我们来学习17课迎接绿色。
二、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轻声读文,看看还有存在哪些字词障碍。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4、检查自学情况。
三熟读课文,正确流利。
三、初步了解课文各部分内容。
1、生读第一部分,想你读懂了什么?
2 、生默读第二部分,联系“极目不能远眺,门虽设而常关,疑心自
己成了井底之蛙”读读你的体会。
3、指导朗读。要读得自然,要读出住楼疑心成了井底之蛙之感。
4、生读文后,说这部分你读懂了什么?
四、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五、布置作业:抄写生字。
17、迎接绿色 教学目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意思。体会第2、3、4自然段的
衬托作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按要求背诵并抄写一段话。了解人
们是怎样爱护这株野生的丝瓜的,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
及对生活的热爱。
授课过程:
(一)、导入
绿色
是生命的象征,是蓬勃的标志,当我们整天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都
市中,看到的是灰色的墙,黑色的柏油路时,怎能不对绿色有一丝渴
望?就让我们一同来迎接绿色。
(二)、新授:
1、上节课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我们没有解决?
(绿色指什么?问什么要迎接绿色?怎样迎接绿色?)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2、我们先来解决为什么要迎接绿色。
课文的那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2、3、4三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迎接绿色。) 请你快速浏览课文2、3、4自然段,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迎接绿色?(请2个学生回答。生活的空间里都是楼房,站在窗前,极目不能远眺,居住在钢筋水泥营造的有限空间里,日久便会觉得无比的压抑。感觉自己就是一只井底蛙。希望生活中充满这样象征生命的绿色。) 请你找出感受最深的那句话来读一读。
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会对绿色有着渴望。(板书:向往绿色)
3、解决绿色指什么
课文中的绿色指的是什么呢?(一株丝瓜)
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株丝瓜?(1、5、8自然段描写了这株丝瓜) 第一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一段。
这句话什么意思?(其实只是株野生的丝瓜。)
那书中为什么用这种表达方式?再读这句话谈谈感受(说明了丝瓜的普通,或强调是野生的。)你理解得真好,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2个人读,全班齐读)
第五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写了什么,谁来说一说?(让学生先读再说)
出示“就这点间隙,竟容得下这蓬蓬勃勃的生命。”
谁能把“竟”字换一个词。(居然)
为什么换这个词?(同样是表示一种不可思议。)你体会得真好,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找2个学生读。)
第八自然段: 第八自然段又写了什么?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读然后说)
你的概括能力很强。那么我们一句一句来看一看这一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第一句:(读,说)这株丝瓜长得多快呀!
谁来说说第二句。(读、说)出示两句对比。你喜欢那种表达方式。为什么?
(概括出:花多,长得快,生命力旺盛,长得好。)叫2个学生说出不同的感受,并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全班一起读。
第三句:(读说)
为什么说丝瓜像惊叹号般的垂着?
(丝瓜带着花,样子非常像样子非常地像惊叹号)
请你再把这句话读一遍。
看到这样的丝瓜,人们会不禁赞叹道:“ !” 这是一道多么美丽的自然风景呀!(板书:自然风景)
4、怎样迎接这么美丽的自然风景,人们怎么能不渴望,那他们是怎样迎接绿色的?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中重点介绍了王叔、爱人和老张是怎样迎接绿色的。先请你读课文6、7两个自然段,看看王叔是怎样迎接这个绿色的,请你划出王叔是怎样做的。
(王叔把一个鸟笼的底儿拆掉,罩在丝瓜上,希望别人不要踩到这株丝瓜。) 你能试着填写这个空吗:因为 所以 。
王叔还做了什么?(王叔特意买来铁丝给丝瓜搭架,希望丝瓜能够更快往上爬,长得更好。)
试着填一填这个空:王叔之所以 是因为 。
(2)王叔是这样迎接绿色的,那么作者爱人和老张又是怎样做的?请你自 学课文第九自然段,看自学提示。
作者爱人之所以将窗户打开,是因为希望能够丝瓜留条路,让丝瓜能够长进家中。
作者爱人之所以把撑衣竿伸出去,是因为他想让丝瓜顺着撑衣竿爬上来。 老张之所以把鱼线垂下来,是因为他想让丝瓜顺着鱼线继续往上爬。 人们就是这样用爱心为丝瓜搭建了一条成长之路。
(3)出示:“花一路黄过去??”再读这句话,看看你是否能读出新的感受?
《迎接绿色》教学设计2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课标“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指导思想设计本课教学。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在体会情感的同时学会语言领悟写法。根据课标的要求,本节课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在体会情感的同时学会语言,领悟写法。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迎接绿色》这篇文章和以往学过的描写植物的文章有所不同,它不是单纯描写丝瓜,而是以丝瓜为引线,重点描写了人们想尽办法呵护它迎接它,体现人们对绿色的珍惜与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2、学情分析
(1)我班的学生基本上全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对丝瓜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对于丝瓜的太过熟悉,可能导致他们很难理解对于一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丝瓜,人们为什么要急切而又热烈的迎接它。
(2)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对于课文几个重点句段内涵的理解有些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抓重点词,运用想象在对比、引读中体会句子的生动优美,寻觅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野生丝瓜的,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2、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这道自然的风景,这道人间的风景,给生活增添了情趣,是这里充满了生机”的意思。
3、指导背诵第八自然段。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野生丝瓜的,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理解“这道自然的风景,这道人间的风景,给生活增添了乐趣,使这里充满了生机。”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教学流程】: 一、 出示课题,初谈对 “迎接绿色”的理解。
二、 复习词语,引出“迎接绿色”的过程。
三、 研读“迎接绿色”的过程,体会人们对绿色的向往、珍惜之情。
四、 回归主题,再谈“迎接绿色”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初谈对“迎接绿色”的理解
课题中的“绿色”指的是什么?(板书:丝瓜),迎接绿色其实迎接的就是一株丝瓜。
二、复习词语,引出“迎接绿色”的过程
1、出示第一屏
钢筋 水泥 蜂巢 视觉污染
读词语,这些词语描写的是作者生活在楼房里的景象,这些景象给作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板书:压抑)
2、出示第二屏
满楼清香 鲜嫩滴翠 蓬蓬勃勃
读词语,这些词语是在对丝瓜进行描写,看到了长势蓬蓬勃勃的丝瓜苗,鲜嫩滴翠的丝瓜叶,闻着丝瓜花带来的满楼清香。此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引导学生说出“舒服”、“愉快”、“舒畅”)。
三、研读迎接绿色的过程,体会人们对绿色的向往、珍惜之情
(一)读课文,找出人们“迎接绿色”的过程,为体会人们对绿色的向往、珍惜之情做铺垫。
1、快读浏览课文,找出描写人们“迎接绿色”的段落(5——9自然段)
2、默读5——9自然段,按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提示:
用“——”画出表示人们“迎接绿色”时表示动作的词语
(2)用“当丝瓜( 怎么样 )时,( 谁 )( 怎样 )迎接它”的句式来回答 3、集体交流
当丝瓜( 刚长出 )时,( 王叔 )( 罩 )迎接它。 当丝瓜(破笼而出)时,( 王叔 )( 搭架 )迎接它。
当丝瓜( 向上攀爬 )时,( 我爱人 )( 伸出竹竿 )迎接它,( 老张 )( 钓 )迎接它。
(二)研读人们“迎接绿色”的过程,体会人们对绿色的向往、珍惜之情
1、研读丝瓜长出时,我和王叔的的行为,体会我和王叔的惊喜和喜爱
(1)研读丝瓜刚长出时的样子(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
就这点空隙,竟容得下这蓬蓬勃勃的生命
① 师范读“就这点空隙,竟容得下这蓬蓬勃勃的生命”。(有意识把“竟”读重一些,把“蓬蓬勃勃”读重一些)
② 学生评读,于评读中体会到“竟”是惊喜,意想不到。“蓬蓬勃勃”是生命力强
(2)体悟王叔对丝瓜的关爱(第六自然段)
出示课件:
家住一楼的是王叔。王叔发现这株丝瓜后,怕人伤着它,就把一个旧鸟笼的底儿拆掉,罩在丝瓜上。
《迎接绿色》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2、通过理解课文,提高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理解作者及文章情感的能力。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丝瓜的,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迎接绿色》
2、绿色指的是什么?
3、这是一株怎样的丝瓜?
4、就是这样一株野生的丝瓜,一株普通的丝瓜,我们为什么要迎接它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2—4段:
1、打开书,轻声读2—4段,想一想:这是怎样的环境,人们要迎接这株丝瓜呢?
2、谁来淡淡你的感受?
3、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心情无比压抑。如果你长期生活在这里,你最渴望什么?
4、在我们渴望看到绿色时,这株丝瓜从楼角长出来了,我和邻居是怎样爱护这株丝瓜的?请你认真读读5—9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标注出自己的感受,再把感受深的语句读一读。
5、你还有那些补充?
6、王叔和孩子们这么爱这株丝瓜,他们还会来为它做些什么事?
7、还有哪些人来迎接绿色,爱护这株丝瓜的呢?请大家接着说说。
8、我家和老张对这株丝瓜那么的向往和渴望,谁来把你的感受用朗读来展现出来。
三、学习“自然风景”
1、在人们的精心呵护和热切期盼下居民楼间形成了一道美丽的自然风景线,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道美丽的自然风景吧?自读第8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儿感受的美了?
2、谁来说说?
3、这株丝瓜在这里展现着它独特的风采,谁能用读把它展现在我们眼前。
4、多么生动、多么形象、多么优美的语言啊!想把这段优美的语言记在心间吗?赶快记一记,能试一试吗?学生自己先试,再齐读。
四、学习第10自然段。
1、这是一道自然的风景线,它不但令居民们赏心悦目,还帮助居民们牵连出一道人间的风景线。
2、(投影出示)有时,我把头伸出阳台,竟会看到五六个伸出的脑袋!他们伸出头来干什么?还会干什么?
3、正是这株野生的丝瓜,在邻居照顾下蓬勃的生长着,使平日里不大来往的邻居加强了联系,关系融洽了。生成了一道人间的风景。
4、(出示投影)这道自然的风景,这道人间的风景,给生活增添了乐趣,使这里充满了生机。这道自然的风景指什么?这道人间的风景指什么?它给生活增添了什么乐趣?
五、对比以前
1、多么美丽的自然风景,多么和谐的人间风景,可是作者还是用了2—4自然段写以前的景象,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六、回顾课题
1、迎接的绿色,人们仅仅是指这株野生的丝瓜吗?其中包含了什么希望?
2、因为有了关爱、交流、沟通,自然风景就令人赏心悦目,人间风景就令人真情感动。
七、作业
1、背诵并抄写课文中形容丝瓜的优美语句。
2、学完课文,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板书:17、迎接绿色
自然风景人间风景
《迎接绿色》教学设计4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课时教学,从学生的疑问入手,紧紧抓住课题,围绕“人们怎样迎接绿色”和“为什么这样迎接绿色”这两个问题展开“对话”学习的过程,通过品读“人们对喜爱与珍惜丝瓜的表现”,对比“楼房生活的封闭与压抑”,让学生感受到人们对这株丝瓜的珍惜与照顾之后,结合课文开头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升华课题,最后理解“迎接绿色”的深刻含义。
【教材分析】
本课以楼房为背景,以一株丝瓜为主线,讲述了平时不大来往的邻居,因为这株野生的丝瓜而加强了联系。表现了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表达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文本语言生活化,结构特点清晰,重点描写人们精心照顾这株野生丝瓜,使它蓬勃生长,此前,以现代城市生活压抑、封闭为衬托,体现出人们对绿色的向往与珍惜,结尾“这道自然地风景,这道人间的风景,给生活增添了乐趣,使这里充满了生机”更是照应和升华了课题,体现出人们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对丝瓜及其生长过程也比较了解。但是对于丝瓜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乐趣与和谐的邻里关系不容易领会。
本班学生生活在城市,其生活环境的单调与压抑,学生有所体会与经历,易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但对于“一株野生的丝瓜”所引起的人们行为表现的变化,学生较难理解与感悟。因此,教学中要努力把孩子带进文章的情境中,深刻理解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前期教学状况及相应对策】
学生初读后已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也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初步了解人们迎接的绿色就是这株野生的丝瓜。然而,对于人们迎接绿色的深刻含义还不能深入领会,因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抓住“罩”、“搭”、“伸”、“垂”等词语体会人们对丝瓜的关爱与珍惜,通过想象与对比,感受丝瓜给人们及生活带来的`变化,并结合2——4自然段的学习,体会人们迎接绿色的原因,深刻体会迎接绿色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
1.从人们迎接绿色的表现,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这道自然的风景,这道人间的风景,给生活增添了乐趣,使这里充满了生机”的意思。
3.体会2——4自然段的衬托作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要求背诵一段话。(第8自然段)
【教学重点】
从人们迎接绿色的表现,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这道自然的风景,这道人间的风景,给生活增添了乐趣,使这里充满了生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再现回顾,导入新课
1.再现词语:
租住 钢筋 有限 拆掉 瓜藤 晶莹 牵连 蓬蓬勃勃 间隙
【意图:学生开火车带读词语,并随机进行多音字组词、词语搭配、近义词区分、词语积累等练习,并导读第1 自然段,体会丝瓜很不起眼、很普通。】
2.再读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师:说说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预计学生可能最想知道:人们是怎样迎接绿色的?
人们为什么要迎接绿色?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
师相机巡视指导,针对学生需求提供帮助。
三、共议交流,深入体会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
思路预设:引导学生按照丝瓜的生长过程进行汇报交流,抓住人们的动作表现,细心揣摩,体会人们对丝瓜的喜爱与珍惜,并结合第8自然段,感受丝瓜的蓬勃生机与美丽,再次体会人们的喜爱之情。
(一)了解人们迎接绿色的表现
1.了解人们迎接绿色的表现,感受人们对丝瓜的关爱
预计学生可能谈到6、7、9自然段。提示学生按照丝瓜的生长顺序交流。
品读王叔的做法,感受王叔对丝瓜的关爱
预计学生能从“拆”、“罩”等词语初步体会到王叔对丝瓜的关爱;也易于从“买”“搭”“递”“拉”等处体会到当时搭架时的情景,从“唧唧喳喳”等处感受到热闹。但易忽视“省略号”的作用,与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并相机点拨如下:
点拨1: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王叔的做法,结合“旧鸟笼”、“拆”、“罩”等词语体会王叔的用意。 ②换词“扣”,读中想象王叔的小心翼翼,体会对丝瓜的喜爱与珍惜。
点拨2:
想象一下“大家一边说鸟笼与丝瓜的事,一边忙着递竹竿、拉铁丝??”,后面的省略号
可能省略了什么?(浇水、递、拉、绑等)感受当时欢乐热闹的场景,感受人们对丝瓜的喜爱与珍惜。
“我”爱人及老张对丝瓜的关爱
预计学生可能抓住“留路”、“伸”、“垂”等词语,感受到“我”爱人、老张对丝瓜的喜爱。 点拨:从撑衣竿、“钓鱼迷”与鱼线,你又读出了什么? 回归整体:
(1)师生配合朗读
我们看,人们为了迎接绿色做了这么多。丝瓜也在人们的照顾下蓬勃地生长着。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配合着读读人们关爱、照顾丝瓜的表现吗?(出示学生读的语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关爱丝瓜的表现
现在,谁能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说,谁是怎样迎接绿色的?(出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2.感受丝瓜的美,体会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人们就是这样精心地关爱着,照顾着丝瓜,而丝瓜呢?也就在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下,长得蓬蓬勃勃。快读读第8自然段,说说这株丝瓜长得怎么样?
预计:学生可能抓住丝瓜的颜色、样子等感受到丝瓜的蓬勃生机与美丽。
(1)指名谈谈自己的感受。
(2)换词练习,感受丝瓜的生命力强,出乎人们的意料。
文中的“竟”字可以换成什么词?读读换词后的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3)换词对比语句,感受丝瓜色彩的美。
通过对比读句子,谈谈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结合“一路”了解花和叶从下到上的生长过程,感受丝瓜的蓬勃生机与美丽。
(4
)想象丝瓜的样子,感受它的美丽。
①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预计:学生可能通过“惊叹号般地垂着”、“晶莹的风铃”等感受到丝瓜形态的美。
②结合图片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小结:这株野生的丝瓜,在人们的关爱中蓬勃生长,它不仅颜色美、味儿美、样子美,而且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它的生长过程,这又是一种动态的美,多么惹人喜爱的丝瓜呀!谁能带着你对丝瓜的喜爱之情再读读第8自然段。
难怪,我爱人、老张是那样着急地想迎进自己家。相信整栋楼的人都有着和他们一样的想法,都急着、盼着丝瓜快快来到自己的家。(二)体会人们迎接绿色的原因
师:其实只是株丝瓜,野生的,为什么人们会如此地迎接它呢?补充出示学习提示2:人们为什么这样迎接绿色?
预计:学生可能谈到2——4自然段,以读代讲,体会在文中的衬托作用。也可能找到第10自然段,因为这株丝瓜给人们带来了生机与乐趣。相机进行如下环节:
1.结合图片换位思考:假如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是怎样的感受?
小结:多么无奈,多么压抑的生活呀,此时极目远眺,如果能看到一片绿色那该多么惬意呀!课文2——4自然段没有写到一个绿字,却通过写人们压抑的生活更加衬托出了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2.想象:“这些平日里不大来往的邻居,就在这株丝瓜的牵连中,说着丝瓜以外的话题”,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
读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请把你的理解写在这儿!)
四、总结全文,升华课题
1.升华主题
导语:刚才我们读懂了人们是怎样迎接绿色的,我们也读懂了这株丝瓜所带来的变化。现在请大家再读课题——人们迎接绿色,只是迎接这株丝瓜吗?人们还在迎接什么?出示填空:迎接( )
2.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株丝瓜还是那样普通、那样不起眼吗?
师总结:这其实也是作者用这句话开头的用意,引起读者的注意与兴趣,让我们共同感受到,??写完!!
五、布置作业
1.必做:背诵并抄写课文第8自然段。
2.选做:读一读《绿,生命的颜色》这篇文章。
附板书设计:
拆、罩、买、搭、伸、垂
↓
17.迎接绿色
↓
生机与乐趣
【《迎接绿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绿色的卫兵》教学设计03-03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15篇03-04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15篇)05-30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精选15篇07-28
绿色环保创意设计简历封面04-29
《关雎》教学设计03-24
初冬教学设计04-03
《海燕》教学设计04-03
《zcs》教学设计03-26
草原教学设计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