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树和天空》优质课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树和天空》优质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导
1.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生活如海,执着作舟,乘舟泛海,方知海之广阔。生活如山,执着作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远。生活如歌,执着作曲,依曲而歌,方知歌之美妙。山高不碍白云飞,虽海枯石烂,而此身尚存,此心永不灭,因为我坚信:唯执着,方能造就最美风景。
教师回应:唯其执着,才会精益求精,才会马到成功。你看,那个奥地利的卡夫卡,只是个银行职员,却笔耕不辍,创作了蜚声世界的《变形记》,创作成了他活着的唯一目的,人生的唯一意义,那《城堡》《变形记》中的主人公,其实就是他自己呀。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写作长诗《画廊》时几乎花尽了十年光阴,就连诗《有太阳的风景》也断断续续用了七年的时光才创作完成,正是凭借这种执着的精神,他才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2.作者简介
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特朗斯特罗姆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mer,1931年4月15日—2015年3月26日),又名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瑞典诗人、心理学家。
1931年4月15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949年,在杂志《当月桂树生长之时》上发表第一首诗发表。1954年,发表《17首诗》。1962年,发表诗集《半完成的天空》。1978年,发表诗集《真实障碍》。2011年10月6日,获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3月26日,因中风去世。
二、读
1.一读划节奏
(1)指名朗读。
(2)划分节奏。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间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2.二读说内容
(1)全班齐读。
(2)谈谈你从诗歌中读到了什么。
回答模式:我从读到了。
示例:
诗句读到的内容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雨对树的重要性
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树对雨的渴望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雨”和“树”紧密相连的关系
第一节树在雨中获得生机
第二节树在等待成长的时机
和我们一样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和树具有共通性
3.三读明主旨
在前面畅谈阅读印象的基础上教师补充写作背景并总结这首诗的主旨。
写作背景:1931年4月15日,特朗斯特罗姆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三岁时,父母离婚,和母亲一起在斯德哥尔摩长大。而斯德哥尔摩群岛Runmar岛上的环境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起点。他很早就对地理和科学,特别是昆虫学产生了兴趣。十几岁时,对艺术表现出兴趣,开始弹钢琴,并很快接触诗歌。在他的诗中,生活世界与大自然向来关系密切,无须附加理智的连接,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自发地发生的、具有大自然特征的显现过程;自然本身就需要一个世界才能来照面,自然立足于存在的实体,共在于人们生存的世界,与人们神秘的想象力。
诗歌主题:《树和天空》主要探讨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诗歌中,“树和天空”的关系,寓示着存在(人与自然)与无限、与永恒的关系。诗歌通过对树和雨的描写,构成了朦胧、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多层次的思考,给读者以启迪。
三、议
1.如何理解这首诗歌中“树”这一意象?
诗人选择“树”作为观照对象,更多的还在于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包括树丰富的生态和文化蕴含。作为生物,树是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的最隆重和充分的表示。它对生命应有的在地下的深度以及永无止境的向上的高度都做了最为坚实而高贵的展览和诠释。于是,树连接了大地与天空,此岸与彼岸,现世与终极——是树,让我们看清了自身的位置和应有的走向。“树”是生命的主体,是积极向上、蓬勃生长的生命的代表。
2.这首诗中的“雪花”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雪花”象征着一个洁白澄净的纯美境界,一种超越了世俗功利、摆脱了欲望和俗物的牵绊、万物融和无间、和谐共存的圆融化境。在这个世界里,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一切存在之间的距离都将泯灭而消失殆尽,只剩下轻轻飘来的一阵宇宙间的清丽气息。
3.这首诗中的“天空”,有怎样的象征义?
“天空”是“树”(自然生物)和“我们”(人类)存在共同的家,代表着自然界。所有生物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
4.这首诗中的“我们”,有怎样的象征义?
“我们”在这里代表人类与自然等存在,“我们”既是自然的旁观者和见证者,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和存在者,“我们”相互关爱与扶持着。
5.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写树和大自然,有什么好处?
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写书和大自然,角度新颖,使诗人与树的视角发生转移,树的走动其实是诗人在树林中走动。树如同无言的智者,把诗人瞬间的感受表达了出来。诗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匆忙,雨过天晴,树林静谧,这优美的情景,又让诗人的内心更加宁静,焕发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6.这首诗的前后两节有着怎样的关系?
这首诗的前后两节有着层次与境界上的相承与递进。前者主动,后者主静。前者充溢着生命的搏击与律动,启示着自然间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而当“雨歇了”,世界便进入一种行动后的安宁、强力后的静谧。那曾因为争取而匆匆走过的躯体,也终于有了夜空下神圣而静穆的“挺拔”闪现。虽然那“挺拔”的姿势只是一次“闪现”,虽然“等待”的只是一个“瞬间”,但是存在的意义不就是在那无休止的搏动中一次又一次地追逐那一层高过一层的瞬间化境吗?
四、辨
这首诗歌想想奇特,意境朦胧,人们对其主旨历来有多重解读。你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观点一:这首诗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和人一样,也有情感,也有生命,也会等待美好的未来,人们应该敬畏自然,合乎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观点二:这首诗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很多人忙忙碌碌,急于低头赶路,却忽视抬头看天空。其实,人们在匆忙赶路的同时,也应该偶尔停下来,欣赏身边的美景,静待雪花绽放。
观点三:这首诗歌体现了宇宙间事物的和谐共处。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能和谐共处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在果园里欢快的生活。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各种事物和谐相处,也都在静待美好的瞬间。
五、拓
探析隐喻手法能够较好地理解诗歌主旨。
《树和天空》即运用了隐喻手法。树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它诠释了生命的深度与高度。但是人们埋头于对土地的耕耘与掘进,却渐渐忽略了头顶上那片令人震撼和心悸的星空,忘记了对未知的渴望、对神秘的欣赏、驻足静观与默想,比如对宇宙一声纯粹而又唯美的惊叹!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里的“水仙花”是一种隐喻,那它比喻了什么呢?请以“换一朵水仙花”为话题,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
示例:用面包换一朵水仙花,可以使人抛却许多杂念,感悟人生的真谛,得到精神境界的升华。尤其是一些富人,他们拥有享用不尽的面包,倘若他们能拿出一些来换取水仙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的人生更有意义。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便是如此。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卡内基音乐厅则是他生命中两朵盛开的最艳丽的水仙花。在卡内基功成名就之后,他便不再追逐名利,而是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为了发展美国的科学、文学和美术事业,他创立卡内基协会;为了使匹兹堡的工人阶级子女能得到良好的职业培训,他建立卡内基梅隆大学;为了使普通百姓也能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他投资建造卡内基音乐厅……他一生捐款4亿多美元,始终坚持着他的人生信条:生意人的生涯应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为自己和家庭挣到足够的线,另一方面是用额外的财产为社会服务。
卡内基的经历是面包与水仙花之间权衡的典范。在有了足够面包的同时,不妨停下来看看周边的风景,用一些面包来换取水仙花,将金钱化为无私的大爱;闻闻水仙花的芬芳,感受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喜悦;并把水仙花的香气传向人间,让世间溢满真爱。
《树和天空》优质课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通过朗读全诗,感受诗歌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朦胧的意境。
3.揣摩诗句的含意,通过想象,尝试进入作者在诗歌中所创造的那个奇异的世界。
重点
通过朗读全诗,感受诗歌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朦胧的意境。
难点
揣摩诗句的含义,通过想象,尝试进入作者在诗歌中所创造的那个神奇的世界。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1931年4月15日,特朗斯特罗姆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三岁时,父母离婚,和母亲一起在斯德哥尔摩长大。而斯德哥尔摩群岛上的环境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起点。他很早就对地理和科学,特别是昆虫学产生了兴趣。十几岁时,对艺术表现出兴趣,开始弹钢琴,并很快接触诗歌。在他的诗中,生活世界与大自然向来关系密切,无须附加理智的连接,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自发地发生的、具有大自然特征的显现过程;自然本身就需要一个世界才能来照面,自然立足于存在的实体,共在于人们生存的世界,与人们神秘的想象力。
(二)作者简介:
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特朗斯特罗姆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他一生共发表诗歌200余首,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节:描写、感受一棵在雨中走动的树。
第二节:描写、感受一棵夜晚静穆的树。
四、学习课文
1、请用“/”给全诗标明朗读节奏。
明确: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歌。/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2、《树和天空》中,作者说“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的身边",“我们”是谁?在诗中有什么存在意义?
明确:
“我们”是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是自然生命律动的记录员。
见证了树“在雨中走动”“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停下脚步”和“等待”的情形。即便在“灰色”中也依然可以“汲取雨中的生命”,而那“果园里的黑鹂”更是一个关于生命的积极乐观又欢愉的精灵。真正健全的生命懂得享受自然的每一种赐予,于是在“晴朗的夜晚”才有了它们“挺拔”的身姿。而支撑这一切的,除了对宇宙规律的默认,更多的应该还是对那个雪花绽开的瞬息最为坚执的等待!“雪花”在这里有着丰富的内涵,作为冬天的象征,它不可避免地预示着寒冷,然而它又恰恰使强力的意志得到了最充分的凸显。承续前文,它又是万物对宇宙规律一次充满自信的认可与迎取。
3、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中,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树及其自然界,对此应如何理解?
明确:
诗人与树的.视角有了转移,树的走动其实是诗人在树林里走动。树在这里犹如无言的智者,通过写树把诗人的瞬间感受表达出来。诗人感觉到了匆忙的人生,又好像黑鹂在树下为“生命”躲雨。雨后天晴,林子静谧。这优美情景,让诗人内心更宁静,焕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4、有人认为《树和天空》中融会了宇宙间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情怀。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树的意象不只是匆忙的人生和对美的期待,还传达了诗人的感悟:宇宙间事物是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也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也在园子里乐观、欢愉地生活。在这里,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事物间没有冲突的理由。阳光或者雨露,阴晴还是雨雪,物类间并没有相互冲突的必然理由,因为默认了这是一种宇宙规律。甚至,对此还应持有迎取的态度,迎取象征严冬的雨雪、迎取顽强精神、迎取纯美。这正是宇宙间的谐和与默契。
5、在古今中外多如牛毛写“树”的诗作里,特朗斯特罗姆的这首《树和天空》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特朗斯特罗姆是营造意境的大师。《树和天空》的意境似乎也有点儿朦胧,仿佛关联着多方面的主题,对此,你如何理解?
明确:
观点一:树是诗中的意象,它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它诠释了生命的深度与高度
观点二:这里运用了隐喻,人们埋头于对土地的耕耘与掘进,却渐渐忽略了头顶上还有着那片令人震撼和心悸的星空,忘记了对未知的渴望、对神秘的欣赏,忘记了驻足静观与默想,更忘记了对宇宙纯美的惊叹!
自我检测
夜巷
苏金伞
小巷的记忆力最坏,
虽有纸糊灯刚走过,
马上又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
一只壁油灯,
抛下的黑影比光还多,
而且还有着消化不良症:
一辆豪华的马车驶入,
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
在肚里翻不过身来。
至于失眠倒是不会的。
也有足以炫耀的地方:星子多,
因为大街上的,
都被明灯赶到这里了;
就像:鱼被渔火赶入河湾。
1937年3月19日
(有删改)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展示的是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夜巷。“夜巷”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人,这样的想象带给读者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
B.诗歌前三句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纸糊灯被人拿着晃晃悠悠地从小巷里走过。随着橘色的灯光一点点向巷子深处移去,刚路过的地方再度被夜色笼罩。
C.小巷不仅“记忆力最坏”,它还患有“消化不良症”。因为小巷是一条细细窄窄的巷子,甚至不能让一辆马车调头。
D.诗歌的第一节紧紧扣住“夜巷”的“夜”字展开描述,如写走过小巷的“纸糊灯”,挂在小巷的“壁油灯”等,它们显示了黑夜里小巷的特征。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小巷的记忆力最坏”“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将小巷拟人化了。
B.诗人用很有意思的比喻,如“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以形写神,写出了小巷的狭窄,读来使人过目不忘。
C.“鱼”代“星子”,“渔火”代“明灯”,“河湾”代“夜巷”,这些借喻产生了美妙的画面,诗歌结尾为暗淡的“夜巷”增添了一抹亮色。
D.诗歌最后一节用动态的事物描写比较静态的画面,动中有静,静中藏动,更加凸显出了小巷的安静、祥和与简陋。
3.拟人化是本诗最显著的特色。请简要分析诗歌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4.有人说,这首诗歌与作者童年时期的农村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A;
2.D;
3.①赋予了小巷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巷的狭窄、黑暗。
②表达了作者对小巷的特殊情感,让读者感到小巷的有趣和亲近感。
4.认可。
①作者选取的意象大多带着乡村气息,如“拢了藕的塘泥”“细蛇”“青蛙”“鱼”“渔火”“河湾”等。②作者借战乱时期的“夜巷”表达了对乡村文明某种程度的依恋。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A项,“这首诗展示的是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夜巷”错误,这首诗写的是“中国都市”,而不是“中国乡村”。
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D项,“简陋”不合诗意,诗歌最后一节中的意象、内容等与“简陋”无关。
3.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结合拟人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即可。一是拟人本身的作用和展现的小巷的特点,二是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首先要表明观点;然后要结合文体特点,从诗歌的意象等角度分析其能够体现“农村”的地方;最后,要结合诗歌的写作时间,分析作者借都市的“夜巷”所表达的对农村生活的情感。
【《树和天空》优质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10-27
矛和盾的集合优质课教学设计10-30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15篇01-20
坐井观天优质课教学设计04-13
《丰碑》优质课教学设计01-23
《那树》教学设计11-27
《树之歌》教学设计02-17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0-23
给予树教学设计04-28
那树教学设计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