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十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九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最后,用STS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四、说课堂教学设计
㈠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小钩码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凹凸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力和压强)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㈡讲授新课
1、通过以上的橡皮膜引出压力的概念。
问题:(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
(2)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呢?
教师提供一枚图钉,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解决以上第二个问题。
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举出其他例子。通过学生的举例,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对压力和重力教师再从三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并强调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a、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b、提出假设:学生进行大胆猜测
c、设计实验:教师根据教材图10-3提供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选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提供的仪器较多,因此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复杂,设计方案时要围绕怎样改变压力、怎样改变受力面积、如何观察和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形变)等来设计。
d、验证假设: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中,要求学生在方框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等内容。例如:选用小方桌模型、细沙、砖块进行实验时,实验过程应写出如下内容:(a)将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砖块,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c)将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的深度并测量;(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与(b)中同样的砖块,观察沙面下陷的深度并测量。
e、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受力面积下,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相同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3、什么叫压强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继续引导学生运用物理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物理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并说明1牛/米2的意义。让学生讨论教材中的图10-4一些物体的压强,知道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4、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这个活动安排在压强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
积;⑶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⑶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图10-5,明辨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进而由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由于教材图10-6中的三幅图都是与受力面积有关的事例,如果先讨论这三幅图,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会认为只有改变受力面积才能增大或减小压强.
㈢小结:
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
㈣布置作业
请学生回去设计与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㈤板书设计
本节板书我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板书,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明确。
第九节 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
3、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二、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3、单位:牛/米(帕)1牛/米=1帕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2、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及文章所寓含的道理。
3、能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教学设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贯穿全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先整体把握课文,然后启发学生去研习课文。先设疑(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与文章内容进行比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让学生从内容、人物、写作特点等方面鉴赏文章,接着教师点拨总结,学生理解记忆并背诵重点,最后是对文章内容的'拓展。
【教学方法】
1、诵读──品析──背诵。
2、设疑──点拨──释疑。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大家对于成语“班门弄斧”都很熟悉吧,谁能解释一下?(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班,鲁班,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时他还是一个顽固、狡诈、阴险的人,通过学习《公输》一文,我们会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二、作者简介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宋国人,墨家学的创始人。他的政治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谈到墨家学,你还想到那一家?(儒家,创始人孔子,代表人物还有孟子、荀子,分别著有《论语》《孟子》《荀子》一书;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
三、研习课文
1、诵读──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⑴ 教师背诵课文,学生找出不懂的字词句。
⑵ 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句。
⑶ 重点词句释疑:
① 实词、虚词。
② 通假字。
③ 句子翻译。
⑷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① 从文中找出答案 ,了解战争的性质(不义)
表明事情起因的句子: 。
结果的句子: 。
② 思考:楚王是怎样放弃攻宋的呢?用一句话概括事情的经过和内容。
明确:墨子劝阻楚王攻打宋国。
2、品析文章:
⑴ 思考讨论:
如果你是墨子的话你想怎样劝阻?(如果你遇到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无缘无故地欺负一个弱小者时,你想怎样处理?)
⑵ 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指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分哪三步?从哪两个方面?
明确: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语言和行动
⑶ 各抒己见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并提出问题。
① 墨子巧妙、锋利的言辞 (批驳的方式: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
② 写作特点: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
③ 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公输:顽固、阴险、狡诈 楚王:虚荣、愚蠢、阴险、狡诈)
④ 给予我们的启示(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可结合美伊之间的战争谈谈自己的想法。
⑷ 问题:
① 墨子为何先劝公输盘?
② 文章着力刻画公输有什么作用?
③ 墨子取胜的原因有哪些?(讲究策略、实力强)
3、理解记忆:
文章先诱使对方说出正确观点,然后指出对方的行为与观点相悖谬,使之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无法争辩。(劝阻公输、楚王的段落)
四、拓展
学习《公输》一课后,我的最大感受是 。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小园、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能从课文第2-6自然段中选一段背诵,并能正确默写。
3、体会比喻句的作用,积累不同的比喻词。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代任务。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三、出示学习要求:
1、四人小组读通课文,说说你心中的感受。
2、自学生字、新词,小组合作听写。
3、小组合作,讨论课后习题。
四、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检查反馈一: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记,说一说。
2、检查反馈二: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最想说?
3、检查反馈三:你最喜欢读哪一段,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4、检查反馈四: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抓住了哪个词来写?你用什么方法读懂这篇课文。(诸如:抓中心词--诱人,找“诱人”的语句:抓中心句,画一幅幅四季图:……)
5、检查反馈五:课后习题。重点是第2题,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五、熟读课文,自选默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设计理念】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动、持久性较差。本课设计时注意到这些,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特色】
教师教,重在引导;学生学,重在自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
(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
[利用多媒体生动逼真的有声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轻松的谈话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入课堂,并且自己揭开了题目。]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
[让学生练习边听边看,还要边记,由于是选择自己的所爱,所以特别感兴趣,画面出示句子的一刹那,让学生体验成功。]
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
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
[充分给予学生时间,自读感受,注意字音,尝试读好。并且安排他们体验老师这个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
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学生比较异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
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
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
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叠词、形容词的美妙,在比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叹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问题,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五、创设情景表演巩固
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
2、上台表演,巩固课文内容。
[机械的背诵学生没有丝毫兴趣,创设有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头饰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巩固课文的任务。]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狐狸用“精神胜利法”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尝试,他们都将错过一顿美餐。它告诉我们做事要亲自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二、学生分析:
学生的学习起点并不为零,他们的智慧口袋里装满了东西。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独特感受。
三、设计思路:
1.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让学生感悟道理,积累语言。
四、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酸”等九个字,会认会写“狐”等八个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自读、挑战读、评价读等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五、学习重点分析: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和有感情。
2.识字
六、学习难点分析:读中感悟,明白道理。
七、课前准备:课件、头饰猴子图、狐狸图、写字卡。
八、学习过程:
(一)看图识字,激趣导入
1.看图识字:(课件出示葡萄图,认读“葡萄”)你觉得葡萄成熟了吗?成熟的葡萄把小狐狸吸引过来了。(出示狐狸图,认读“狐狸。”)
2.激趣导课:可是狐狸却说葡萄是酸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3.板书课题:17
酸的和甜的
指名读题,认识“酸”,强调平舌音。
(通过看图,既激发兴趣,又进行分散识字,由此质疑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
(二)初读感知,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
1.激趣引读,感知课文:大家想不想读读这个故事呢?请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下面的树叶。自己读书吧!
2.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自练带拼音的生字:这个有趣的故事发生在葡萄园里。葡萄园里有许多可爱的字宝宝正想和大家交朋友呢!看,它们出来了,你会读吗?(学生先自己练,然后读给你的同位听。)
4.合作识字,交流方法:你认为哪个字难记啊?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5.共同练读不带拼音的字:生字宝宝把帽子摘下来了,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读与齐读相结合。)
6.游戏识词:还有调皮的词娃娃躲在了葡萄里面,和大家捉迷藏呢!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吧!
7.指读课文,了解学情,集体正音。
(通过循序渐进的识字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能力有所提高。这种愉悦的识字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三)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1.播放录音,边读边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看图读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a指导看图:狐狸在干什么呢?
b指导有感情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狐狸非常想吃狐狸的感情来。(指名读,挑战读。)
3.学习第2、3自然段:
a引语:小松鼠和小兔子是怎么想的呢?
b指名读二三自然段。
c总结引读:他们都相信了狐狸的话。这时来了一只小猴子。它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对小松鼠和小兔子说的呢?请自由读4-7自然段。
1.在自读、合作读中学习4-7自然段。
A生自由练读。
B四人小组合作练读。
C请两个小组汇报表演读。在评价中指导读出感情。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读准“跳跃欢吠、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等一些词语的读音;通过了解“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这些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动线索,并在熟读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以此为线索简要复述课文讲述的一件事。
3、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重点: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去果园摘过水果吗?都摘果哪些水果?有什么收获呢?
2.美国作家盖尔.布兰克也去果园摘过桃子,想知道他特别的经历和感受吗?咱们一起来学习《信任》这篇课文吧。
3.板书课题,齐读。
4.揭题:“信任”什么意思?课文主要写了谁信任谁?
那么双方是怎样信任的?信任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呢?相信通过学习,你会找到答案的。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婆家 树荫 跳跃 欢吠 沁人心脾 根深叶茂 馋涎欲滴
小心翼翼 蹦蹦跳跳 掏钱包 沉甸甸
6.指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这次采摘桃子,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默读课文,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2.仔细读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画出有关的语句,写简单的批注。
先自己找,再在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告示牌
a.课件出示:桃子——自采——三里路
b.告示牌上只写了七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它把人们引向什么地方?
c.三里之外真的有桃林吗?作者夫妇找到果园,采摘到了桃子吗?
(2)木桌上的留言
课件出示: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搁着几只竹篮,篮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a.纸条上哪些词最能表现主人对客人的信任?“尽管”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b.你从这张纸条中获得哪些信息?
c.从这张纸条上,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主人?(热情,有礼貌,信任客人,友好……)
d.让我们以主人的语气,把这张纸条读一读。
e.假如你就是作者,你看到这段留言的时候,心情怎样?为什么?
(3)自采桃子。
a.同学们,你们想不想钻进桃林,亲自体验一下自采桃子的乐趣?
(放有关桃林的图片)看到这些桃子,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干什么呢?
b.现在默读第五自然段,看一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沁人心脾”是什么意思?沁,渗入。本课指桃子芳香的气味让人感到非常舒适。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馋涎欲滴”是什么意思?涎,口水。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你感受到了吗?)
c.课文为什么要写果实的长势呢?我们从中又可以体会到什么?
d.师:正因为彼此的信任,我们才能感受到亲手摘桃的愉悦。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从哪里还能感受到桃园主人对我们的信任呢?
(4)无人看管的钱箱
“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师:瞧,主人不担心人们摘了桃子不付钱,不担心大家多摘了桃子少给钱,也不担心有人会把无人看管的钱箱抱走,充分的尊重信任客人,让客人感受到受人尊重的喜悦。
3.文章中多次提到狗和猫,找到有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体会到了什么?
A、从狗对客人的行为,我们联想到什么?
(主人是多么的热情好客,把大黄狗训练的如此盛情,为我们领路。大花猫也旁若无人的躺在钱箱旁。)
师:果园的主人虽然没有出现,但处处与人为善,相信每一位客人。课文通过对狗和猫动作、神态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主人的美好品质。
四、整体回顾,感情升华。
1.
师:这次桃园之行,让我们感受到了被信任的喜悦,所以,当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时,我不禁回头……学生接读
2.
作者为什么不禁回头,为什么久久注视着?你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这份留恋与不舍呢?
4.课件出示:
公路边的告示把人们引向了……,让人们采摘到……;还把人们引向……的境界,让人们感受到……。
五、拓展延伸
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像绵绵的细雨洒落我们的心底,滋润我们的心田。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六、布置作业:
小练笔:如果“我”和丈夫回到家,会怎样告诉家人由信任带来的有趣的摘桃经历?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板书设计:
信任
桃子 —— 自 采 —— 三里路
迎客领路 亲手摘桃 如数付款 愉悦返程
《信任》一课自评
《信任》一课上完后,我感觉有收获也有遗憾。首先,对于本节课的思路自己还比较满意。我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句,问学生:这次采摘桃子,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文章的中心句。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中心句“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人信任的喜悦。”再从中心句切入,让学生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画出有关的语句,写简单的批注。其次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深入理解,让学生在文中体会语言文字的意义,品味感悟桃林主人对客人的信任。最后让学生感受作者被信任的喜悦。其中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深入理解,应该是一个重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我除了引导学生从纸条、猫、狗、红色的箭头等这些侧面描写中去感受主人的信任之外;从“沉甸甸”“小心翼翼”等词中去体会“我们”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了主人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在珍视亲手采摘的果实的同时,更珍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还在自己付款一环节让学生猜测桃林主人是怎么想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走进人物内心,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主人的信任之情。通过三次整体阅读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人物情感已有了基本感知,我还要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走进生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总的来看整节课上,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且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体会,悟出了文中的含义,最终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 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方法和规律等。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 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绘制简单三视图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 “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在这里起到一个呈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高中学生能够较熟练地绘制(识读)平面图和正等轴测图,也 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按照直观感知、 操作确认、思辩求证的认识过程展开,建构正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体系。但学生的空间 思维还受到定向模式的限制,很难发散思考一些个别现象,处理个特殊案例的能力有待 提高,如不可见部分和重叠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3)掌握三视图一般绘图规则。
2.能力目标:
(1)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2)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三视图的作图过程,体验技术图样的魅力
(2)形成科学的空间三围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与态度。
4、教学重点:
(1)掌握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
(2)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识读)。
5、教学难点:
(1) 能规范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
四、教学准备
准备积木,利用塑料胶纸和泡沫制作多个的模型。
五、教学策略及媒体运用
在本节的教学中,将采用“主导—主体(分享—互助提升)”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知识建构——合作探究——总结提升——能力拓展”。
1、通过生活小故事的情景导学,激发学生对“技术语言的种类”进行回顾和复习以及注意在技术活动中选用恰当的技术语言进行交流的重要性,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利用点光源和平行光源、投影机、立体模型、等教具演示投影、正投影下物体形状、大小变化以及正投影的基本特性。并建构三视图概念。
3、学生根据正投影特性,三视图成图原理和方法,利用平行光源、立体模型、合作探究三视图的绘制。
4、学生使用实物展台投影机展示绘制的三视图,师生共同总结三视图的一般规律和规则。由识读三视图练习,体验三视图在技术交流中的作用并拓展学生应用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我”指谁?(出示骆驼图片)
你们见过骆驼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生介绍)
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自豪 养料 足够 多亏
贮存 陷进 铺天盖地 又大又厚
镜子 疼爱 走一趟 脚掌
疙瘩 骆驼 委屈 松散
(生领读,开火车读)
二、初读课文
1、同桌间互相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检查读书情况
出示几句难读的句子: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哪!”
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学生个别读,齐读)
3、流利地读课文
要求:读通句子,不唱读,不复读
(找朋友互相帮助读)
4、比赛读
5、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生字新词(生自由说)
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生说)
三、学习生字
左右结构:镜料够陷铺
上下结构:委
上中下结构:豪
半包围结构:疼趟
独体字:亏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第一课时
一、读读背背
1、读准音
2、读懂
(1)、理解字词:穷、三千界、八百盘、坎井。
(2)、你读懂了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
3、赏句:你喜欢这些名句吗?为什么?
(1)、懂得道理:只有登高才能望远,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才会知道应该学习了解的东西太多了,发展是无止境的。既要树立远大志向,又要象流水和树木那样有根有源,扎扎实实地努力。要坚持进步,否则将被代谢掉,这是历史的规律。要谦虚谨慎,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
(2)、含义深刻,读来受益;语言精练,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易读易背。
4、同桌互背互议。
二、阅读(我是中国人)
1、自读课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从吉鸿昌的所作所为中受到了什么?
2、交流理解。
(1)、一次,吉鸿昌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人走在美国的大街上,让翻译严肃告诉不怀好意的拦路人“我是中国人!”受到对方侮辱。
(2)、吉鸿昌在美国邮局寄东西,大声告诉明知故问的工作人员“我是中国人!”受到对方的嘲笑。
(3)、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吉鸿昌做了个有“我是中国人”、下有英文的牌子,出门挂在胸前,昂首阔步在美国的街头。
3、感受吉鸿昌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及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
三、口语交际——怎样过“六·一”
1、读要求:交际什么?(过“六·一”的好主意,制定活动决议。
2、怎样交际:小组讨论,商量活动建议。各组汇报,最切实可行的为班级决定。讨论分工,分头落实。
3、口语交际。
四、巩固练习
把“读读背背”抄在“名言佳句本”上。
第二、三课时
习作:不出题目,请你自由写
一、读习作要求,结合习作的内容谈谈对自由写的理解。
1、自读思考
2、小组讨论交流
3、指名交流
(1)、“自由写”是我笔写我心,写自己喜欢的、最想写的、最需要写的内容,而不是不用选材了,写什么都行。除了可以写“习作”中提到的“大自然美丽的风光”;写“千姿百态的事物”“各种各样的人”;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写自己的幻想和理想,还可以写……只要是我笔写我心,写什么都行。
(2)、“自由写”同样要注意表达方法,而不是怎么写都成,甚至乱写一气。“习作”中指出:
A、写之前要先定出明确的中心,首先自己必须清楚要告诉别人什么。
B、要按一定顺序写。
C、写具体写清楚
D、自命题目
E、写完修改。
二、在表达方法上面,除了“习作”的要求外,你还有什么补充?自己命题应该怎样做?
1、不同体裁的文章,写景的、写人物的、记事情的,写应用文,如日记、书信、建议书、产品介绍等,除了按“习作”统一要求外,还应按各自的特点去写。
2、命题要概括文章内容,简短通顺,生动吸引人,有兴趣可写象征性命题,如“桃花心木”等。
三、组内交流:写什么?怎样写?
四、完成习作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材简析: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知识目标:
1、学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能力目标: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情感目标:
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课前配乐欣赏西雅图的美丽风光图,从而引出“西雅图”这个城市。
2、教师:西雅图是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原来,那里可是印第安人的领地。印第安人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大家想不想去了解?
3、完成填空练习:( )的土地
4、揭示课题: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5、理解“神圣”,带着神圣的感觉再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词语认读。
圣洁 骏马 雄鹰 潺潺 回荡 滋润 善待
松脂 宝贵 滋养 婴儿 眷恋 闪闪发光
2、理解课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热爱土地)
三、精读课文“神圣”部分。
(一)“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过渡语:印第安人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土地!在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他们与土地的关系,是哪句话?
1、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体会“出生的婴儿”与“母亲的怀抱”的关系,从而引导印第安人与土地的关系。
3、理解“眷恋”的意思,体会感情,指导读出“深深地眷恋”之情。
(二)“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1、过渡语:正因为他们热爱大地,就像婴儿眷恋母亲的怀抱一样,所以他们才说:—————————————.
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体会“家园”、“兄弟”、“姐妹”说明了什么。
(三)“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过渡语:同学们,就是这样美好的家园,就是这样的兄弟姐妹。他们印第安人却永远就要与之分别了。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资料。(课件出示背景资料)
1、同学们,离别之际,他们想再看看这片土地上的什么呢?请认真读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一读,并说说他们留恋的是什么。
3、对比阅读:文中连续用了好几个“每一”,什么意思?把他们去掉,好不好?自己对比着读读这两个句子。
4、指名谈谈自己的理解。
5、练习读出感情。
6、教师引读:在印第安人的眼里,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是难忘的。沙滩美不美?嗡嗡鸣叫的昆虫美吗?他们永远都看不到了。离别之际,他们心中有万分的不舍,让我们把这种感情融入到句子中,好好读一读。
7、齐读。
8、想象:在他们眼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神圣的?(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四、精读“善待”部分。
1、过渡语:西雅图向白人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呢?(善待河水、空气、动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8自然段,边读边想,西雅图要求他们善待什么呢?
2、交流。
3、这部分内容中,有一句话,作者反复三次说了一句话,大家把它找出来,好好读一读。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4、引导学生体会:同学们平时也轻言放弃吗?在什么情况下才放弃?你放弃一件事时,是什么心情?
5、引读,是呀!这是深深的无奈呀,指名读————————;这是万分的不舍呀,指名读————————;这是不放心的叮嘱呀,指名读————————。
6、他们仅仅是要求善待这三种吗?还有什么?
7、教师小结:他们希望善待地球上的一切!
8、配乐朗读: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无奈,带着万分的不舍,带着真诚的叮嘱,配上音乐,再去读读西雅图的话,齐读——————————。
五、结尾部分。
1、过渡语: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发出了怎样的呼吁呢?
(一)“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二)“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2、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并好好读读,体会感情。
3、教师补充:他的呼吁,白人做到了。他们被西雅图对土地的热爱所感动,就把这座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现在,这座城市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六、拓展、升华。
1、过渡语:大地为人类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一切,我们真应该热爱这片热土。
2、不少的作家、诗人,也写出了不少热爱土地的诗歌,下面我们共同欣赏艾青的一首诗。教师配乐朗诵《我爱这土地》。
3、小练笔:同学们,此时此刻,相信同学们有许多的话要对我们脚下的土地说,请拿出你的笔,用上饱含深情的语言,来表达你对土地的热爱。
4、交流,读一读。
七、激情总结。
1、同学们,西雅图说土地是神圣的,仅仅指的是他们脚下的土地吗?(不是)齐说:所有的土地都是神圣的!
2、同学们,为了自己的幸福,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让我们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去保护大地吧!
八、作业。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十篇】相关文章: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十篇12-09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5篇08-13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十篇08-16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十篇06-24
教学设计方案集合五篇05-30
教学设计方案集合9篇05-2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十篇03-09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十篇01-1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十篇01-03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十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