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5-01 10:49:5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九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九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动脑筋说出小兔运大南瓜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别辅导

  揭示话题揭示话题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看第一幅图

  老师引导提问:“小兔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的提问:“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南瓜?”

  “小兔想把南瓜运到什么地方去”

  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

  按照老师的问题逐个思考。对于有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要适时的引导,让他把话说完整。

  1、小兔妈妈问小白兔什么问题?

  2、假如你就是这只聪明有机灵的小兔你会想出什么样的好办法让

  学生自己去说一说。

  3、全班交流自己想出的好办法。思考讨论

  大胆的与全班交流

  利用机会培养学生大声说话的习惯。

  讨论评议1、哪种运南瓜的办法最好,引导学生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2、在小兔运南瓜中选出一种你觉得最好的画一幅图。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理由。

  选择并画图。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三、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四、布置作业

  正确地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理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读”教学模式,重在追求阅读主体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小抄写员》这篇课文蕴涵着丰富而强烈的人文素养,反映浓浓的家庭亲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深刻的思想、正确的道理、感人的形象、优美的语言等人文素养来熏陶、感染、塑造学生的灵魂,最终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设计特色]

  一、突出“研读”教学,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读研过程,实现思维互助,产生情感共鸣,充满了人文情怀,培养了研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通过组织性和启发性的语言,引导、点拨、调控、帮助学生研究性阅读,营造课堂教学的最佳氛围。

  [内容简介]

  课题: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制语文第九册第25课《小抄写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切之爱。

  了解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熏陶、感染、塑造学生的灵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读揣摩人物思想感情。

  2、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家庭的亲情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录音机等。

  教学模式:

  “研读”教学模式。

  即:质疑择题——读研反馈——交流解疑——总结提高。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复习,质疑择题:

  1、谈话:有这样一个男孩,他在长达4个月默默忍受父亲误解责怪,偷偷帮父亲抄写邮签挣钱养家,你知道他吗?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抄写员》。

  3、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充分质疑、解疑后留下的悬念?(交流)

  4、师生共同择定中心研读题:“爱:”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是在学生初读到位的基础上,通过质疑谈话,直入开放性的研读专题:“爱:”最具研究价值,是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的纽结点,以辅射全文,收到“牵一发动全身”、“以一当十”的效果,较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探究。]

  二、读研,自主探究

  学生小组内或就近选择学习伙伴,自行补充开放性研读专题,再充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精读课文(找、议、画),研究、解疑,体现个性化学习。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不在于追求统一答案,而在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过程的展开。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各抒己见,思维互助,主动发展。]

  三、交流,合作解疑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汇报,其他学生补充的方式进行学情汇报。在充分交流父爱子、子爱父的研究体验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喜欢的语段,读中感悟,读中抒情。

  其中穿插体现学生见解的问题谈话:

  ①叙利奥陷于矛盾、痛苦之中,他该怎么办呢?

  ②“父亲夜里就这样把头贴近了儿子的胸口,这时睡得正熟哩。”你怎样理解:

  同时通过图片、创造性表演、课件演示等引导学生升华情感,与作者、教材产生“共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读研的课堂交流,体现开放性、多样化和较大的自由度,教师表现为引导、点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同时体现了“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充满人文情怀。]

  三、总结,拓展延伸

  (一)研读教材中的“爱”

  1、研读全册教材:你认为哪些课文体现了这种家庭中人之爱?

  2、小组研读教材:

  查看目录——回顾课文——感悟情爱——感情朗读

  3、交流:

  (二)“研读”生活中的“爱”

  1、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在生活中你还感受到哪些爱?我们应该怎样做?(课件演示)

  2、推荐课外阅读:亚米契斯的代表作《心》(中文名为《爱的教育》)

  3、歌曲结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学会课文的基础上,以点带面进行拓展延伸,学生由研究学习到研究生活,体现了大语文的教育观,更加深化了开放、创新、充满活力的“研究性学习”]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明白为什么说这是一幅画。

  2、学会7个生字,把握诗中出现的反义词。

  3、会正确地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背诵并默写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挂图

  准备:图画若干,课文挂图,生字卡片、田字格

  出示若干画,有大有小,有黑白有彩色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画”,今天我们这节课,就先来研究这个“画”字。请你数一数,这个字共有几画啊?你是怎么来记住它的?那好,让我们一起在田字格里把这个字来写一个。

  谁来带大家读这个字。我们已经给他找了好几个朋友,你还能来说说有关画的词语吗?

  研究了这个字,接下来老师请你们来欣赏一幅画好吗?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写上“山绿色 水”

  这高山流水看了真迷人啊?那现在请你静静地听听,来,走近些,再走近些,你听到了什么吗?

  没有听到声音,那么古代有个诗人,就把没有听到声音用两个字就概括出来了“无声”,这样连起来就成了两句诗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我们刚才讨论了那么多,他就用了这么两句话表达出来了,你觉得他写得好吗?

  讨论:语言很简洁,用了反义词

  那么在这两句诗里,有好几个字我们没有学过写过,你是怎么来记住他们的?

  教学生字:远色近无声

  谁能连起来再把这两句诗读一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味道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那个画家画好这幅画后呢,总觉得缺点什么,于是他又提笔添上了一些。你看到了什么?

  粉红的桃花是在春天开放的,这说明呀,画家画的景色是春天的,但是在我们生活中,春天过去了,花儿和鸟儿有什么变化呢?

  那在这幅画里呢?春天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地开放着,小鸟看到人走过来了,一点也不害怕。所以诗人说是: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在这里,教师一边引导说,一边板书:春去花还开着,人来鸟不怕。改成“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两句话,谁来带大家读好这两句话。

  这样,四句连起来,就是一首完整的古诗,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画”,谁能连起来读一读。

  这古代的诗句虽然用词精妙,但这五个字五个字地说话,总是和我们现在太不一样,我现在,要请小朋友来做一做翻译家。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行吗?

  我们各请三大组一个代表好吗?其他同学认真听,你可以提意见也可以补充。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一幅有有有有的画。我们还可以说,这是一幅的画,还可以说,这幅画真啊!句式说话。

  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画啊,仿佛也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美丽的高山流水间,小朋友,当我们外出游玩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一些很美很美的景物,那么,如果你看到了,会用什么办法把它带回来和我们分享呢?

  画画、照片、摄象机,这些都是好办法,不过,老师有个更方便,每个人都可以用的方法,你想知道吗?

  那就是请你用“心”把它带回来,你用心记住你看到的东西、想到的,把它写成文章给我们听,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好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设计理念:

  体现语文教学的真实、朴实,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受语言的魅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文章的内容能深深地打动读者,诗人在木牌上加了四个字,却使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语言文字所产生的巨大力量,课文就是让学生感受这种魅力。

  三、教学目标 :

  根据自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的编辑意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有创意的表情达意为重点,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话中有所感悟,并尝试运用语言。

  四、教学过程 :

  (一)、课题切入、引入重点

  1、导入 课题,教师范读(把学生带入情境、打动学生)。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读准字音。

  3、点出语言的魅力,并质疑、归类(从题目入手加了一句话加的内容是春天到了,却使事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是语言的魅力)。

  问题梳理①文中什么语言有魅力。②语言有什么魅力。③语言怎么有魅力。

  (二)、深入课文、体验研究

  1、小组讨论问题

  汇报(春天到了有魅力)

  2、共同研究问题

  (让学生标出文中所出现的人物的前后变化,明白是语言的魅力使他们有了这样的变化)

  指导朗读、假如作者是诗人(以第一人称读),读1、2自然段,注意语气、停顿

  自读、点读。

  3、共同体会语言怎么有魅力、语言有真情,所以有魅力,假如你是行人看到牌子会到什么,小组内互说、自由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迷人的春天和突然的转折什么也看不见,不由的对老妇人的同情)

  4、体会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出示公益广告说说哪儿能体现情。

  污染的鱼在呼唤:别吃我,有毒。

  砍伐了我,您就失去了一个朋友。

  三、跳出课文运用语言出示图片一棵奇形怪状的树旁边树着一块木牌,写着禁止入内,违者罚款。树被栅栏围着,要求学生换换内容(并评价、修改)

  反思:

  第一次读课文时内心深处就被深深地打动了,不知是被诗人的才华,还是行人的善良,还是对那位佝倭的、失明的老人的同情或者欣慰,一种冲动想尽快和孩子们上这一课,于是备课,而且是充分的备课

  课堂上的我有些害羞,更多的是满足。范读时,静静的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的声音,孩子们的呼吸声似乎也飘远了。刚读完,孩子们热烈的掌声,让我羞涩,有些不知所措,但我相信,我的朗读远远不如课文内容更能让他们感动,自读时孩子们读到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时,他们的眼神、他们的表情让我读懂他们的内心。语言有魅力的原因在于它有情。我们的课堂也不例外。

  本课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课堂最后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运用语言即发挥教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孩子们的广告词让我满有一种满足感,他们说到:保护我,就是保护人类自我。

  爱护我吧,我会带来绿色

  如果这棵树是你,愿意受伤害吗?

  我已经被缠得够累的了,请你不要

  我之所以满足,是因为孩子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并用他们稚嫩的心表达出他们的情意,这节课不由得使我想到: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点,而且都可以延伸到生活里面,学习每课之前,我们必须将这个点和面联起来。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发挥想象、感受阳光的作用,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时间的宝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环节

  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

  1.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动物王国的朋友(课件)──小老虎,他呀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你们能接受住考验吗?(课件)出示生字

  (1)谁想来试试,你还能给它找个朋友吗?

  (2)小朋友可真行啊,那你能从那么多的生字里面选择一个或几个字来说一句话吗?

  (3)看小朋友说得那么起劲,小老虎也写了一句话

  金子比阳光像更宝贵金子阳光。

  A、请小朋友自由的读一读。

  B、此时你想对小老虎说些什么啊?

  C、那你能帮他改一改吗?

  (课件)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D、你们同意吗?那让我们一起来响亮地读一读,告诉小老虎吧!

  二、讨论、研读句子

  就因为小老虎,不知道金子和阳光究竟是怎样的,才闹了今天这个笑话,不过我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能干的小老师,一定能帮助小老虎认识金子和阳光的。

  1.谁来告诉他金子是怎样的?

  2.阳光像什么呢?(齐答)对啊,阳光像金子,很美,也很宝贵,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小老虎走进课文,去考察一下(课件)、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丽、感受到阳光的作用很大。(指名读题)

  3.下面就请你们四人小组合作,从课文中找出一句或几句话去学一学。

  三、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

  (1)阳光象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A、指名说。(看课件)

  B、小朋友看了这些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啊?

  C、那你现在最想做什么?

  D、自由地读一读,如果你觉得读得不过瘾,,还可以做做动作。(动作演示理解洒遍)

  E、谁愿意来美美地读一读,还有谁想读,哇,那么多小朋友都想读啊,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来读给各位在做的老师听听吧。

  (2)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A、你为什么这么读?

  B、看看还有哪位小朋友能读得更绿一点。

  C、此时你是受阳关哺育的禾苗你想说些什么呢?那你能用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

  (3)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你能把它美美的来读一读吗?还有谁比他读得更好。

  (4)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象长长的锦缎了。(课件)

  A、同桌讨论一下,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B、理解锦缎,实物投影,那老师不明白了,怎么把小河当成锦缎了呀。理解的基础上再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自由读读、个别读、齐读。

  (5)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A、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说说你感到阳光怎么样?(可爱)

  B、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吗?(引导学生做做动作,感受阳光的可爱)并指导朗读。

  三、扩展

  1.刚才小老虎学得可认真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来画一幅阳光下的美景图,送给小老虎吧,如果你还想对小老虎说些什么就请你动手把它写下来。

  2.交流,实物投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总结全文

  今天小老虎的收获可真不少啊,这都是因为有了小朋友的帮助,他才知道原来阳光是那么的美丽,世间万物都享受着阳光,可是小老虎还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值钱、更宝贵呢?你们愿意下节课继续去帮助它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概述

  1、课名:《礼仪展风采》,是思想品德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的一堂思想品德课;

  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10分钟;

  3、本课对应的课标为“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懂得礼仪对个人的要求,讲礼仪有什么意义。

  (2)能够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

  2、过程与方法

  (1)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交流等方式,知晓基本社交礼仪姿势。

  (2)通过多媒体给他们演示相应的影像资料、图片、感受礼仪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乐于以礼待人;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懂得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并能熟练掌握社交的一般礼节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如何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落实礼仪知识,从而展示自己的风采是本框的难点。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学生是中学八年级学生;

  学生对基本生活礼仪知识的欠缺;

  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口头汇报的能力较强;

  学生面临的是青年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人交往,礼貌、礼仪的学习很重要;

  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教师要注意做好调控。

  五、教学策略

  本课以学生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为主,引导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归纳、提炼出主题;

  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在具体教学中,恰当运用角色扮演、自我反省等方法,使学习过程充满趣味。

  六、课前准备

  ⑴、教师准备:

  1、查阅有关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

  2、浏览与礼仪有关的网页;

  3、准备与礼仪有关的图片,制作幻灯片。

  ⑵、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礼仪有关的资料;

  2、思考展示中学生风采的礼仪及做好表演的准备;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生课前问好是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的,所以再熟悉不过,同学们认为“课前问好有无必要”?通过学生发言,导入本课主题——礼仪展风采。

  礼仪习惯的培养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纠正自身的不文明言行。那么,你都知道哪些礼仪知识?

  活动:礼仪知识大擂台

  1、说一说:

  社交礼仪的掌握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请同学们列举基本的社交礼仪。

  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老师总结:

  社交礼仪有很多,并且就在我们身边,如:路遇熟人主动打招呼;上公交车女士优先,老人孩子优先,主动让座;还有餐桌礼仪、握手礼仪、待客礼仪、电话礼仪等。

  打电话是现代人交往、沟通的很重要的方式,讲究电话礼仪更能展示我们的风采,有助于塑造我们良好的自身形象。

  2、演一演

  请小主持人主持学生表演见面礼仪。(发现优点,提出改进意见,明确认识。)请学生设计、展示古今中外见面时的不同礼仪。

  学生通过现场演示,能够懂得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见面礼仪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无论何种形式都体现了一种礼貌,一种文明。

  3、想一想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表演,我们发现他们都很讲礼仪,面对这些礼仪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对中国古代的传统礼仪、对外国礼仪、对少数民族礼仪。)

  礼仪对我们个人都有哪些要求?

  如此讲礼仪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展示。老师评价并提出希望。

  4、课下思考

  在学校生活中,哪些场合最能展示我们的风采?这些场合都有哪些特定的要求?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

  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⑴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⑵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⑶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⑴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⑵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

  知道实践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哪只白鹤能找到鱼,并懂得其中的原因。教育学生遇事要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指导朗读,进行识字教学,知道三只白鹤各以什么做标志记住鱼的地方。

  难点是弄明白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能找到鱼。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分别画有“三只白鹤、太阳、白云”的粘贴图。

  2.生字生词卡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新课

  指白鹤图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动物白鹤腿细细长长的,嘴尖尖长长的,它这样子最有利于捉鱼了。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有关白鹤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三只白鹤。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注字音,读通课文。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要注意长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对照要求进行评议、改进。

  三、再读课文

  1.以问引读,学习第一段。

  (1)什么时候,三只白鹤在干什么学生读第一句。

  (2)他们——学生接读第二句。

  学习生字“饱、埋”。“饱”是形声字,“埋”是会意字。根据字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字形。看看第一幅挂图,练习朗读第二句。

  (3)连起来练习朗读第一段。

  2.三只白鹤分别用什么标记来记住埋鱼的地点呢

  (1)自由朗读第二段。

  (2)指名三位同学一人读一句,教师板书:第一只太阳底下第二只白云下面第三只柳树旁边。板书生字“第、底、旁”时,让学生留心看老师怎么写,学生跟着书空

  (3)出示与书上第一幅插图内容相似只少了三只白鹤的挂图,利用活动的“白鹤”图,分别演示它们记住的标记。

  3.第二天,三只白鹤按照自己记住的标记去找鱼了,谁能找到呢

  (1)学生自己读读三、四段课文,同座位讨论讨论: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鱼为什么

  (2)大家交流讨论。

  (3)教师利用活动挂图帮助理解:

  ①出示只有背景内容的挂图,利用活动的太阳图,演示“刚刚升起”,注意贴的位置与原先位置不同。

  ②利用活动白鹤演示“朝太阳飞去”。点明此时太阳下的土地已经不是埋鱼的地方了。

  ③贴上活动的“白云”图(与原先位置不同),利用活动“白鹤”演示“朝白云飞去”。点明此时白云下的土地也已经不是埋鱼的地方了。

  ④利用活动“白鹤”演示“飞到河边,落在大柳树旁边”。得出结论:第三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大鱼。因为柳树长在土里,在短时间内是不会移动的。

  4.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复习生字,指导识字、写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学生自己分析,大家交流记字方法。

  3.指导写字。“第”的竹字头约占田字格的四分之一,下面的“弓”要写得扁宽些。“底”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起”的“捺”要长需舒展,托住上边的“已”。

  三、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3。先比较每组字的异同,再自己组词,口头交流,然后写下来。

  2.完成练习4。先让学生自己完成填空,现进行交流、订正。

  四、扩展练习

  课后收集童话或寓言故事,召开一次故事会。

  板书设计

  29三只白鹤

  怎样记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太阳底下 白云下面 柳树旁边

  谁能找到鱼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九篇】相关文章: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8篇11-30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八篇06-15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四篇08-09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9篇08-0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6篇06-02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10篇01-23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五篇11-18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10篇10-09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3篇07-09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七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