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导入
出示填空:
我们爱你啊,
请学生在横线上填入自己内心最爱的事物
引导: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地大物博的伟大国家,
华夏民族在这块大地上繁衍生息,作为中国人,她是我们应该共同热爱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1、我们爱你啊,中国!
齐读课题,饱含深情地读三遍
二、通读全诗
1.布置:请大家好好读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后想想,你通过朗读这首诗后,对祖国有无进一步地了解,你是否更加地热爱祖国并和同桌好好交流一下还要注意后面的生字要会书写,然后描红临写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3学生读后进行交流,交流后用钢笔描红、临写
三、学习生字新词(略)
四、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师生纠音注意读通顺
五、自主精读全诗
师:我们已经通读了全诗,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说说你对诗的总体感受
指名学生说说
师:这是诗带给我们的初步感受,你如果深入地读,用心去体会,你会体悟到更多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细细地读这首诗
1、布置学生自己认真按要求学习本诗
要求:(1)细读全诗,好好理解诗中的有关词语,然后细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读懂后,展开想象,把自己想象到的、品味到的在书上作批注
2、学生按要求自主精读全诗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布置
1.朗读全诗,尽量能够背诵刚才没有完成的批注回家做好
2.抄写生字新词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材简析:
《“扫一室”与“扫天下”》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十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他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间小小的书房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2、细读课文,理清层次,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3、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通过学习,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受到“任何远大的目标都要从小事着手”的教育。
教学重点:
1、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2、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教学准备:
与教学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许多琐碎的小事,有些同学善于从小事中汲取经验教训,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有些同学则认为事太小,无关紧要,往往忽略不计。那么这些事小吗?它们与同学们眼中的大事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相关的`课文。
2、齐读课题——“扫一室”与“扫天下”。
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推测一下课文可能写些什么?
二、检查预习,全文初探。
1、昨天布置了预习,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这些生字词,你认识了吗?请几位同学度,视情况决定人数。
2、认识了生字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课文。其余学生注意:
①认真听,在你有疑问或有感受的地方做记号。
②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3、讨论交流,理清层次。
①(1)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散。
②(2-5)薛勤告诫陈蕃,不扫一室是扫不了天下的。
③(6)陈蕃的感悟。
(梳理课文顺序,以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为契机,相机进行。)
三、精读课文,深层感悟。
1、自己再小声读读书,你认为陈蕃是个怎样的人?并谈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会谈到“勤奋好学”“志存高远”“懒散”……,引导学生将课文一二三自然段中的内容尽数找出)
2、相机出示句子: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
薛勤一进书房,吓了一跳。
(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陈蕃书房的肮脏,体会出他的懒散、不拘小节,同时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
3、你认为陈蕃这样对吗?可他却怎么认为?指导学生体会“理直气壮”“得意”,试着读出这几句话。
4、如果让你劝劝他,你会怎样说?拿起笔简单列一列你发言的提纲。(将写引入课堂,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悟理,在写中明理。)
5、全班交流。
6、和我们大家的观点一致,薛勤也认为陈蕃的做法欠妥,他是怎样劝诫的?指名生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句子: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吗?
7、如果你是陈蕃,你听了薛勤这句话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陈蕃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找课文答案或交流查找资料。
四、总结课文,提高认识。
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是呀,要想干轰轰烈烈的大事,必须从小事一点一滴积累。那些课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课桌、位洞脏点不要紧;考上清华大学是大事,平日的学习是小事……的同学们,现在你们还认为小事可以不计吗?
五、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从陈蕃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写一写,在下次语文综合实践时交流。
板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
(平凡小事)(轰轰烈烈的伟业)
陈蕃 不扫 只扫
↑(告诫) 从小事做起
薛勤 不扫 更 不能扫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太阳是大家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目的通过各国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表现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爱,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无论是来自哪个国家,拥有怎么样的肤色,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让世界充满爱和信任。
《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儿童诗,充满了童真童趣,作者用儿童的语言表达了太阳是大家的这样一个自然常识,但是作者更想通过它来表达各国人民是平等的,友爱的,只有在和平的世界环境中才能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人民去感受太阳所带来的温暖和明媚。
儿童诗具有鲜明的特点,最主要的就是具有饱满的儿童情感,洋溢着儿童情趣,从而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获得愉快。 《太阳是大家的》属于儿童诗中的抒情诗,整首诗并没有讲究刻意的格式和押韵,但是读起来却又觉得琅琅上口。
因此,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并不是知识点上的理解,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从中去感悟,去想象。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美的感受,让学生自己有所感悟,这才是教学中的重点。并且,三年级的学生本身就对这类形式的文章充满了好奇,所以要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用我是小诗人,我是小主持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彤、陪、霞、趁"四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红彤彤、晚霞、扬起、浪花、睡梦"五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到世界各国人民是平等的,只有在和平友好的环境下人们才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
4.让学生通过想象续写第二自然段,初步体味儿童诗拟人化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说太阳是大家的,并且从中感悟到世界各国人民是平等,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2.感受儿童诗中拟人化的手法,结合自己的想像对第二自然段续写;
3.通过朗读感悟到世界各国人民是平等的,只有在和平友好的环境下人们才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课激情
1.播放歌曲种太阳,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
【播放歌曲种太阳】
师:同学们这首歌叫什么呀?
生:种太阳
【过渡语】师:不仅歌曲中有太阳,课文里也有太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太阳是大家的来,咱们齐读课题。。
【让学生看板书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引导读好题中的重音词“大家”】
二、初读课文,疏通全文
【本环节主要利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读通课文,并且进行随文识字的教学】
1.【过渡语】——-现在就请同学们就自由地读这篇课文,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课文读完两遍后,圈划出生字新词再多读一遍;
【出示课件——初读要求】
【本环节通过文中的四幅画面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初步感知,并且让学生从中感受不同的画面,说说自己眼前出现的画面】
【过渡语】师:看来同学们都读得差不多了,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特别认真,边读还边写,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大
家课文读通顺了吗?
2.认读生字词
师:同学们都这么有自信,那么现在老师就想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老师把课文中生字搬到了大屏幕上,谁来认一认。【出示课件---带拼音的生字】
师:【指导彤字的读音】但是当它组成叠词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变成了第一声。
师:现在把它放在句子中读一读。【让学生齐读】
【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师:看来这些难不倒大家,那么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看看这些字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小组读】
师:现在老师给这些生字找了朋友,同学们看看还认得它们吗?看看大家能不能读准确。
【课件出示词语——--男女比赛读】
师:这些词语中,有哪些字你觉得不太好写的?
生:霞
【运用你有什么好办法的方式进行生字教学,并书写霞字让学生跟写】
【过渡语】师:这些生字词我们都解决了,现在把他们放在文中你们还认得吗?
生:认得
师:同学们这么有自信呀,那我来请四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余的同学可要认真听了,看看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顺了吗?
【指名学生朗读——进行点评】
三 指导精读 积累感悟
【过渡语】师: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一读,可以吗? 生:可以
【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们从老师刚才的朗读中感受到了美吗? 生:感受到了
师:是呀,老师读得时候也从文中感受到了美,朗读的时候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谁也看到了这幅画面呢?
【学生发言交流】
生1:我看到了天上的朵朵白云;
生2;我看到了红彤彤的晚霞。
师:多美呀,你们看到的画面和我看到的是一样的。那么,你从文章第一节的哪些诗句体味到的呢?
生1:西边天上的朵朵白云,变成了红彤彤的晚霞; 生2:从东山上升起的太阳,到西山上就要落下。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幅春联。
2、理解课文中的五幅春联的意思。初步了解春联的一些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教学重点: 理解五幅春联的意思
教学器具: 五幅大红春联
一、展读春联,激发兴趣。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老师把课文中五幅春联请到我们教室里来了。(出示五幅春联)
2、看到这些春联,你最想干什么?(读)
想读就读吧!怎么读都可以,自己默读,朗读,同桌两人读小组读都可以。你想下来读找你的朋友读也可以。
3、样子大家都读完了,你觉得你哪一幅春联读得最好?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吗?
(1)就这一幅春联谁敢跟随他比?(为什么不从左往右呢?)谁敢再跟他比?
(2)还有哪些同学想读别的?谁还想读这一幅?
……
【课堂伊始,教师舍得拿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体现了大纲所讲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这也为下文的理解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理解联意,自主学习。
1、刚才这一段时间的读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春联。你对这些春联有什么想法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第一段内容读一读,想一想。(学生自读)同桌两人可以讨论讨论。
2、谁先来?
(1)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描绘了美丽的春光)
想看一看这美丽的春光吗?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微闭上眼睛,听老师读。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说。
这美丽的春光大家喜欢吗?齐读。
(2)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百业兴”这几个字用来形容我们溧阳最恰当不过了,谁来谈谈?这幅春联正是我们溧阳的写照,谁来把它读的兴旺些(指读)再兴旺些(指读)
谁还想带大家去看一看?(指读)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齐读。
(3)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你觉得这幅春联写的是你的`家庭的请举手,你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的家庭吗?
指说,生活多么甜蜜呀?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过着这样的生活,怎么样?心里有什么感觉呢?齐读。
(4)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20xx年就要来到,你有什么美好的祝愿吗?(指说)
一起读,把这美好的祝愿带回家。一起读,把这美好的祝愿送给所有人。
(5)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人们十分喜悦)
你能把这喜悦之情读出来吗?指读,齐读。
其实课文对春联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齐读)
3、同学们,新春佳节,我们漫步在大街上,看到家家户户张贴的大红春联,有什么感觉呢?指说。
引导读1、2句和最后一句。
4、其实啊,春联不仅能给我们这么美好的感受,春联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呢!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春联,结合课文2、3小节,说一说你从春联中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读。
(2)你发现了什么?
①⑤词类相同。你具体说一说。别的春联是否也这样呢?
②你还发现了什么?“上下联……”齐读。
③“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你能抑扬顿挫地读一读哪幅春联呢?(指读)
真是和谐动听。如果下功夫……(引读)
④我们就来下功夫背一背这几幅春联吧!
(自背,指背,互背)
关于春联,除了书本上有的,你还知道什么?(联系图)(春联一般都有横批)
此时,这句话的意思你一定明白了吧?范读。板书。
【这部分的教学,我完全放手让学生学习,教师随着学生读的内容,只对一些关键词语或内容进行点拔,往往是三言两语,极其简单明快,却很好地突出了重点】
三、自由拓展,开阔视野。
1、既然是很好的学习,我想课文中的这五幅春联是远远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要的,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许多春联,想把它展示出来吗?
(上黑板贴。)
2、我想,你搜集的这幅春联肯定有深刻的含义,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下面就请你上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指名上台介绍)介绍完让大家自由下位置欣赏。
3、同学们,再过两个月,新春佳节就要到来了,如果过年时你家门上贴的春联是你自己写的,别人一定对你翘起大拇指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尝试着写一写,你可以表达你新年的祝愿,可以赞颂美丽的春光,也可以表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当然也可以写别的。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让你的希望自由驰骋。
(放音乐,学生写)
4、读自己写的春联。
四、作业 。
回家以后,把你写的春联写在纸上,张贴在你家的房门上,好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这种动物吗?喜欢它们吗?课前同学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回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二、整体感知,反馈预习
1、读全文:
指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2、查生字掌握情况(随文)。
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方法:
⑴ 先自己读。
⑵ 再讨论。
⑶ 汇报:
① 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②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③ 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
④ 它们学会了滑翔……飞向蓝天的鸟类。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
⑴ 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
⑵ 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3、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材分析:
1、认识古诗生字,指导书写“蓑”,准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
3、通过对诗歌的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的心。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生字,指导书写“蓑”,准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
3、通过对诗歌的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的心。
重点难点:
能通过读、想象,体验诗歌的境界。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诗人导入,整体感知
1、导入: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两位诗人(板书:吕岩、杨万里)。吕岩,我们对他很陌生;杨万里呢?(引导背诵杨万里的小诗)。看来大家很熟悉它们了。但是老师要说,看似陌生的诗人,其实我们早已耳闻他的大名;看似熟悉的杨万里,但我们并未真正走进他的内心。相信吗?不信,等我们认真学完它们的古诗,你一定会恍然大悟。
2、你们说,怎么学?(读准-〉读懂-〉读出感受)。请同学们慢慢地,认真、仔细地将这两首诗读三遍以上。(老师板书课题)
3、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两首诗。
(评价、正音。指导书写“蓑”字:手和老师一起书空,默记5秒钟)
4、故事读正确,读通了,我们还应该争取把诗歌--(读懂)。请大家借助注释,理解故事的大意。同学们可以单独思考,也可以前后左右相互提醒学习,还可以询问老师。
5、学生说故事大意,老师纠正。
6、从刚才同学对故事的理解,你能发现这两首诗有很多共同点吗?
(1)、都是些孩童的故事。
(2)、都是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
(3)、都表达了诗人向往孩童生活的闲适。
(学生如果说不全:老师相信同学们学完他们的两首古诗,一定还会有更多地发现)
(二)、从形象入手,教学《牧童》
1、让我们先来认识第一位孩童,他是一位--(牧童),大家在电视动画片中看过牧童吗?你印象中的牧童是怎样的?
2、让我们认真地读,没读懂,细细体会,你一定会从诗句中找到牧童的形象。
3、大家说你从古诗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
[预设一]: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
(你看他,正撑着小肚皮,一路归来,吃饱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趟,有清风明月为伴)
(2)这样的生活真是--?(板书: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3)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展开丰富的联想)
(4)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指导朗读,范读)
[预设二]: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一片葱茏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尔吹出几声清脆的笛声,好不自在)
(2)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铺”:着一“铺”字,让我们想起眼前绿草葱茏,一片生机。
“六七里”:眼前是无限宽阔的原野。随身一躺,都似乎躺进了大自然的怀抱。
(3)你能读出这样的原野吗?
(4)眼前绿草茵茵,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
(清脆悦耳欢快牧童的笛声。你是从哪个字中,听到了这样的笛声。)
“弄”:逗弄的意思。快乐的牧童吹着悠扬的笛声。同学们,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听着晚风中传来的牧笛声(音乐《牧童短笛》)或许,他刚一吹气,老牛便张起头看着牧童;或许,不远处传来了更有远的牧童声,或许老牛一听着笛声,便……或许……
4、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白日老牛牧笛为友,晚上清风明月为伴,真如世外桃园的生活。在这样的怀抱中的牧童,是怎样的牧童?
(板书:童乐)你能读出这样的快乐吗?
5、你向往这样的生活吗?读出你的向往。
6、吕岩又为何要写这样的牧童呢?(展开吕岩小传)你知道了些什么?
7、总结:生于兵荒马乱的吕洞宾更渴望能过上这样安悠、快乐的.生活。谁能读出这种渴望。
(三)、从场景入手,学习《舟过安仁》
1、牧童在清风明月下安然入睡,让我们目光跟随杨万里。在晴空之下,碧波之上,路过安仁,看到了什么?
(课件: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你看到了什么)
2、看到这样的一幕,假如此时你也和杨万里立于船上,心中会发出怎样的疑问?
3、诗人也和我们一样百思不解,左思右想,愣是想不明白。大白天撑着一把雨伞,撑篙、船桨叶放在船上。忽然,他明白了,他--(恍然大悟),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你是从哪里读出了诗人的恍然大悟?--怪生(理解“怪生”)来,谁能读出这样的恍然大悟?(知道朗读)
4、请同学们想象:假如是你,假如你便是杨万里,恍然大悟,你会是怎样的表情?(体验诗人情绪--〉引出童趣)
5、小结:一个“怪生”让我们看出了诗人的恍然大悟,还让我们看到两个有趣的孩童,更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孩童的喜爱之情。
6、如此有趣的一幕,如此可爱的诗人,谁能用你的读书声,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呢?
7、拓展:诗人杨万里,还写过其他描写孩童的诗篇呢。请同学们读读这几首诗,再看看我们今天学的诗歌(轻音乐起),结合起来,你能见到诗人一颗怎样的心?(喜爱儿童,未泯的童心)
8、总结:诗人杨万里就是这样一位对孩童充满喜爱之情,童心未泯的大诗人。杨万里还写了许多其他的田园杂诗,每一首诗的背后,我们都能见到诗人深藏的美好的心。
四、诗人结尾,两手整合。
1、现在我们在读这两首诗(老师范读),你发现他们还有什么共同点?
2、陌生的诗人:吕岩,其实我们早已认识,今天更让我们看到了吕岩对悠闲、安定生活的向往。熟悉的诗人:杨万里,之前我们并没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今天让我们看到了他那颗未泯的童心。千百年前的诗人,今天依然呈现他们那么美好的心,让我们怀着对诗人的崇敬,齐读一遍,老师引读。你们愿意了解更多的诗人吗?那就去读更多的诗,是个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走进诗人内心的路。
第二课时
清平乐村居
课前预热
1同学们,你在农村生活过吗?
2和城里相比,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一、导入
1、时光如水,岁月如流,今天让我们一起慢慢回头,走进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田园,去品味那个时代的乡村生活------一起读:《清平乐?村居》。
2自己读一读这首词,看看和我们平时所学的诗有什么不一样?(读)
交流:(词牌名上下片押韵长短句)
二、初读
1、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争取读得有感情。
2、谁来读一读。(1-2人)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再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我们来交流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A翁媪:根据字形就能猜测它的意思。
在这首词里,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一对年老的夫妻)
相媚好:你认为呢?
吴音:吴的地方话!
醉:知道意思吗?可能是谁喝醉了?你们认为呢?
无赖:调皮的样子。
卧剥:谁知道?(躺、趴)
词语的意思你们都读懂了,这首词你们读懂了吗?谁来说一说。
三、品读。
过渡:刚才有同学提到了“相媚好”,老师还有更深的思考:词中说到“茅檐低小”,足以看出生活的清贫,可为什么他们还这么“相媚好”呢?
(一)自由读:自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二)交流:(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这个问题读懂了吗?谁来说一说。
1、学生发言:我觉得儿子勤劳孝顺,他们才相媚好。
2、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出示: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3、你是怎么理解的?
大儿子正在锄草,他觉得父母年纪大了,想尽孝心,体谅父母。(谁来补充的?你认为呢?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二儿子正在织鸡笼虽然没有哥哥力气大,能干,但也很尽力。
4、小结:夫妻俩看着勤劳能干的大儿、中儿,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么年幼的小儿也让他们喜欢吗?
(三)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1、你是从哪儿读懂的?点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为什么喜欢?(小儿子调皮可爱)
3、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哪些地方写出了小儿的调皮可爱?
无赖:a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蛮不讲理游手好闲)
b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
C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老夫妇对小儿特别喜欢,是对小儿的爱称)
a“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趴)
b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真可爱调皮可爱)
C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可以自己说一说,好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4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
(1)听老师读一读?
(2)你觉得老师哪些词读得好呢?(好在哪儿)
(3)谁能读出小儿的顽皮?
小结过渡:大儿、中儿勤劳孝顺,小儿调皮可爱,难怪他们“醉里吴音相媚好”
过渡:还有什么原因让他们相媚好呢?(再读读课文,想一想)
(四)感悟景美
1、生回答: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这儿的景色很美。
2、你从哪儿读懂的?
3、谁来读读这句话:[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4、从青青草你读懂了什么?(草青草茂盛生机勃勃)
5、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A自由练说
B指名说
6、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草真青啊!)
7、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
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五)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你仿佛听到老两口在说什么?
2、自己说一说,然后同桌讨论讨论,
3、交流:(假如你是老爷爷、老奶奶,你会说什么?)
4、小结:乡村的景色如此优美,农家的生活如此幸福,真令人陶醉呀!
5、指导朗读:女生齐读,男生齐读。
四、感情朗读全文。
1、喜欢这首词吗?自己练习读一读,注意把感情读出来。
2、老师读上阕,谁来读下阕。
3、还有谁愿意读的?你读上阕,老师读下阕。
4、回过头来,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生平:
出示: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任地方官期间,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可是却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教案设计
(1)这样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经历了风风雨雨,饱受了打击,而如今还要面对晚年的凄凉和寂寞。当他看到眼前这一农家的生活时,他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2)羡慕有多深,忧愁就有多深,面对如此美景,诗人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让我们在静静地聆听中走进他的忧愁,读懂他的向往。
5、配乐吟唱。
五拓展积累
1、像这样清新的诗,辛弃疾还写过不少。辛弃疾一生写过600多首词。你读过他的哪些词?
2、学生推荐
宋词历来和唐诗并称双绝。每首宋词都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课后,找来宋词读读,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精彩、表演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表演精彩有趣,都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
3、提高学生细致观察图画的能力。
4、能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四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弄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猴子爬竿、黑熊踩球、山羊走钢丝都很精彩。
教学难点:
对好奇、绝技、喝彩等词的理解;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三、教具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1.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精彩的马戏。
课文中有2个多音字,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喝彩好奇喝好喝水好玩1、谁来读一读?1、大家一块读,每个词语读两遍。
2、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的1-4段,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插图,边读边看边想: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待会儿提出来。
3、小朋友,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马戏节目有很多,那么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节目呢?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2、3、4自然段,并用横线勾出表示节目名称的词语。用波浪线勾出表示观众反应的词语。(板书节目名称,请三位学生上台板书表示观众反应的词语。)
4、(放屏幕)同学们,猴子爬竿逗得观众哈哈大笑,黑熊踩木球引起一阵哄笑,山羊走钢丝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可见这三个节目确实都很精彩,那它们的表演精彩在哪儿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读2、3、4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三个节目都很精彩?读完之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这个问题。(板书:顽皮、紧张、出色)
5、把今天学习的.1-4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要读得有感情。
6、总结:
小朋友,课文主要写了这三个节目,从动物表演的经过和观众的反应都可以看出这三个节目很精彩。那么,动物们能演出这么精彩的节目,是谁的功劳呢?我们下节课再一块儿学习讨论。
7、完成课后第三题。
1、请一人读题目要求。
2、全班齐读词语。
3、用精彩、表演练习说话。
4、抄写第三题的词语。
5、红花题:用精彩、表演书面造句。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项目设计方案11-15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04-04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 撰写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10
教学设计方案06-17
教学设计方案06-19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教学设计方案参考11-1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27
美术教学设计方案07-21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2-11
【精】教学设计方案06-30